小区域控制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6.1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概述
(2)采用高斯正形投影3°带,投影面为测区抵偿高程面或 测区平均高程面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任意带,投影面为 1985国家高程基准面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3)小测区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 统。
(4)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
任务6 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
6.1 控制测量概述
控制测量的作用是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保 证必要的测量精度。所以不论传统的技术和现代测 量技术,控制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 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先建立控制网,然后根据 控制网进行碎部测量或测设。
控制测量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在工程勘测的 测图阶段,需要进行控制测量;在工程施工阶段, 要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在工程竣工后的营运阶段, 为建筑物变形观测而需要进行的专用控制测量。
国家平面控制网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 三、四等。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导 线测量法。国家平面控制网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和工程建 设的基本控制,也为空间科学技术和军事提供精确的点位坐 标、距离、方位资料,并为研究地球大小和形状、足大比例尺测图和城市建设 施工的需要,布设城市平面控制网。城市平 面控制网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下布设,按城 市范围大小布设不同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分 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一、二级小三角网, 一、二、三级导线网和图根导线网。
6.1.3小地区控制网
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测定图根 点位置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在小于15 km2的范围内 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地区控制网。是为大比例尺测图和工 程建设而建立的平面控制网。包括首级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
小区域控制测量(3)
闭合导线计算实例
点 观测角
改正数
号 (°′″) (″)/
改正角
(°′″)
1
2 107 48 30
+13
107 48 43
3
73 00 20
+12
73 00 32
4
89 33 50
+12
89 34 02
1
89 36 30
+13
89 36 43
2
总 359 59 10 和
辅 助 计 算
+50 360 00 00
时应同时观测竖角,以便进行倾斜改正。若
用钢尺丈量,则钢尺必须经过鉴定。
5.4 经纬仪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的目的: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1、闭合导线内业计算 1)角度闭合差计算 2)角度改正计算
3)逐边计算方位角
4)、坐标增量计算 5)、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
6)、坐标增量改正数计算
7)、坐标增量改正计算 8)、坐标计算
2、图根控制测量:面积在0.5km以下的测区,图根控
制网可作为首级控制。
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 制点,简称 图根点。 测定图根点位置的工作,称为 图根控制测 量。图根点的密度(包括高级点),取决于测图 比例尺和地物、地貌的复杂程度。
二、高程控制测量(测定H)
布设原则:由高级到低、从整体到局部。 国家高程控制网:一、二、三、四等。 城市高程控制网:二、三、四等。 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三、四等及图根水准。
国家控制测量 城市控制测量 小区
图根控制测量
一、国家控制测量
分为:国家平面控制测量和国家高程控制测量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 国家控制网。它是全 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定地球的形状和 大小提供研究资料。
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五章小区域控制测量6.1 控制测量概述为了减少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累计,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这几个基本原则说明我们的测量工作是首先建立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然后在控制网的基础上再进行施工测量、碎部测量等工作。
另外这几个基本原则还有一层含义:控制测量是先布设能控制一个大范围、大区域的高等级控制网,然后由高等级控制网逐级加密,直至最低等级的图根控制网,控制网的范围也会一级一级的减小。
如图,要测量图上的这块区域,可以现在测区的范围内选定一些对整体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组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就称为控制网,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就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用来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控制测量用来测定控制点的高程。
1.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主要包括GPS控制网、三角网和导线网。
GPS控制网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建立的。
三角网是指地面上一系列的点构成连续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形成的网状结构就是三角网。
导线的概念在前面就已经讲过了,将地面上一系列的控制点依次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折线就是导线。
由导线所构成的控制网就是导线网。
导线测量是本章中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网主要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建立。
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网称为水准网。
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直接水准测量有困难的地区。
一、国家基本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依据),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
1.国家平面控制网我国的国家平面控制网是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三、四等方法建立起来的。
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法。
目前我国正采用GPS控制测量逐步取代三角测量。
简述小区域控制测量的流程
简述小区域控制测量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小区域控制测量是为满足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和工程测量的需要,在较小区域内建立的控制网。
小区域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在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水准尺、钢尺、测钎、标杆等工具的使用,及掌握某地面点的高程、水平距离和角度的测量的基础上。
能较熟练地利用这些知识、工具进行某小区的测绘并能准确对测量后的数据处理、绘出小区平面图,掌握测绘的方法和步骤,为以后的工程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原理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限制误差的传播,满足测图或施工的需要,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整体,或使整体的工程能分区施工放样,这就必须遵循测量工作的原则,即:“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也就是说,在作局部测量或碎部测量之前,先要进行整体的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指的是在整个测区范围内测定一些起控制作用的点的精确位置,以统一全测区的测量工作。
它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布设方法主要有三角网和导线网两钟。
按其精度分成一、二、三、四等。
其中一等网精度最高,逐级降低;而控制的密度,则是一等网最小,逐级增大。
如图,一等三角网一般称为一等三角锁,它在全国范围内,沿经纬线方向布设,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
它除作扩展低等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之外,还为测量学科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精确数据。
二等三角网布设于一等三角锁环内,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
三、四等网是二等网的进一步加密,以满足测图和各项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某些局部地区,如果采用三角测量有困难时,也可用同等级的导线测量代替。
其中一、二等导线测量,又称为精密导线测量。
城市平面控制网布设也分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亦即上述国家平面控制的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网,或一、二、三级导线网,最后再布设直接为测绘大比例尺图所用的图根小三角和图根导线。
小区域平面控制网,可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分级建立测区首级控制和图根控制。
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分为两种方法:1.三、四等水准测量
2.三角高程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
一、顺序:“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一般一对尺交替使用。
(红黑双面尺是有一对的,两把尺的红面底端刻划分别是4.687、4.787两种,黑面是一样的,都是0起步)
二、读数:黑面“三丝法”(上、下、中丝)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后视(黑面) 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 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 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 中丝读数
二、 Ⅲ、Ⅳ等水准测量的计算与记录格式
1.后视=100×|上丝读数-下丝读数|
2.前后视距差d1=后视距-前视距
d1要求:三等≤±3m , 四等≤±5m
3.视距差累计值∑d1-前站的视距差累计值∑d1-1+本站的前后视距差d1。
∑d1要求:三等≤±6m , 四等≤±10m
4.黑红面读数差=黑面中丝+K-红面中丝.(K=4.787mm或4.687mm)
要求:三等≤±2mm , 四等≤±3mm
5.黑面高差h黑=黑面后视中丝-黑面前视中丝
6.红面高差h红=红面后视中丝-红面前视中丝
7.黑红面高差之差=h黑-(h红+0.1mm)
要求:三等≤±3mm , 四等≤±5mm
(什么时候加0.1m,什么时候减0.1m ? 用黑面高差跟红面高差相比较,如果红面大就减0.1m,如果红面小就加0.1m)
8.高差中数=[h黑+(h红+0.1m)]/2
9.水准路线总长L=∑后视距+∑前视距。
小地区控制测量
二、国家控制网
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 (triangulation network)组成。
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 网(leveling network)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图形1: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一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
3.支导线(open traverse)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图形: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单结点导线(导线网)
三、导线的外业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测水平角 3、量水平边长 4、测连接角、连接边
要求:
相邻导线点要通视 便于量距、架设仪器 具有控制意义 边长符合规范规定(特别注意避免短边)
点 号
观测角
改
正 数
坐标方位 角
距离
坐标增量 改正后的
△x
△ y
△x
△ y
坐标值
x
y
1
2 107 48 30 +13 125 30 00 105.22 53 18 43 80.18
3 73 00 20 +12 4 89 33 50 +12 306 19 15 129.34
215 53 17 78.16 1 89 36 30 +13
2
125 30 00
-61.10 +47.90 +76.61 -63.32
500.00 500.00
∑ 359 59 10 +50
392.90 +0.09
f 3595910 3600000 50 f容 60 4 120
小区域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概述1、测量的原则: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这里的“整体”是指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其含义为控制测量应按由高等级到低等级逐级加密进行,直至最低等级的图根控制测量(mapping control survey),再在图根控制点上安置仪器进行碎部测量或测设工作。
2、控制测量:以较高的精度测定地面少数与整体有关点的相对位置。
(x、y、H),为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提供依据和精度的工作。
3、控制网:在测区内选定若干控制点而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
4、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称测定点位的(x,y)坐标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点位的H坐标为高程控制测量。
5、国家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
国家控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及《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按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由高级到低级逐级加密点位建立的。
6、平面控制测量(1)国家平面控制测量★我国的国家平面控制网(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是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三、四等方法建立起来的。
★经典方法主要由三角测量(triangulation)法、导线测量(traverse survey)法。
另外,还有卫星大地测量,如GPS卫星定位。
★一等三角锁(triangulation chain)沿经线和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锁长200~250公里,构成许多锁环。
构成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
一等三角锁内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20~30公里。
★二等三角测量有两种布网形式,一种是由纵横交叉的两条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环划分成4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4个空白部分用二等补充网填充,称纵横锁系布网方案;另一种是在一等锁环内布设全面二等三角网(triangulation network),称全面布网方案。
测量学6小地区控制测量
二、国家控制 网的概念
为了统一全国各地区的测量工作,必须进行全国性的 控制测量,以建立国家控制网,供整个国民经济规划 和国防建设等使用。国家控制网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 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是采用三角测量方法建立的,即 在全国范围内将控制点组成一系列的三角形,通过测 定所有三角形的内角,推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国家 控制网也是按照“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的 原则布设的。国家平面控制网按其精度可分为一、二、 三、四等四个等级。
根据坐标方位角的定义,它是 从坐标轴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 至某边的水平角。因此有相同 端点的两条边,右侧边的坐标 方位角就等于左侧边的坐标方 位角加上两边之间的夹角,同 一条边的正反方位角相差180°。 即沿导线前进方向:
1
4
上式中包含具相同端点两条边 的方位角关系以及正反方位角 的关系。
2
3
5
α前=α后-180°+β左 =α后+180°-β右。
(四) 起始边方位角的测定
与高级已知点连接的导线,因有已知边方 位角,只需观测连接角便可以推算各边的 方位角,然后推算各点的坐标。对于不与 高级已知点相连接的闭合导线,则可用罗 盘仪测定一条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便可推 算其他各边的方位角,并推算各点的坐标。
(五) 导线测量记录
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有规定的表格。
二、 经纬仪附合导线计算 附合导线计算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公式
不同。 (一)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从一已知边方位角出发, 使用观测角推算至另一条已知边,推算方位角与已知 方位角之差。 (二)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推算出的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应与已知值相同,以 此作为计算的检核。 (三) 坐标增量的计算 根据导线各边的方位角和边长,计算各坐标增量,计 算方法与闭合导线相同。
第6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三、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重点: 方位角的概念及推算、坐标正算与反算的概念、导线内业计算四等水准测量 2、教学难点: 导线内业计算
四、教材处理意见
以教材为主,参考其他同类教材,制作电子教案。
五、作业选题的建议
1、
2、习题:P62-63
六、第六章(三次授课)教案、讲稿附后
Lecture1
重庆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教案 周 次 第 10 周,第 1 次课
AB 345 180 130 360 35
六:象限角 以子午线的南端或北端为准量至直线的锐角。 七、用罗盘仪测磁方位角 1、罗盘仪的构造 磁针、刻度盘、读数设备 2、使用 1)安置罗盘仪于直线的一端,对中,整平。 2)松开磁针固定螺旋,使它自由转动。
(校核)
3)用望远镜瞄准直线的另一端点,约磁针停止时,读数磁针北端所指的读数(例镜读南端)
17=14-13=15-16 0.1
1 h 平=18= 2 (15+16 0.1 )
每页水准测量计算校核 高差
(3 8) (6 7) (15 16) 218
(偶数站)
(3 8) (6 7) (15 16) 218 0.1 (奇数站)
J b 测日,半测日较差 40
3、量边 钢尺一盘量距往返丈量 4、连测 独立地区(只有一个控制点)测起始方位角 非独立地区(已知两个以上的控制点)测连接角 。
Lecture3:
三、导线内业计算 按规定的表格计算,角度取至秒, x, y 的数位与边长的小数位相 ,步之有校核。 (一)闭合导线计算 1、编号,将已知数据填入表格中。
-360 +360
起 起•
土木工程测量 第七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讲解
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
城市和工程高程控制网
城市和工程高程控制网是以国家水准网为基础建 立的,其高程控制测量精度等级的划分以此为二、 三、四、五等。
各等均可采用水准测量法,四等以下可采用电磁 波测距和三角高程法,五等还可采用GPS拟合高程 测量法。
平面控制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
一、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称为 导
线。这些控制点,称为导线点。导线测量就是依次测 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值;根据起算数据,推 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用经纬仪测量转折角,用钢尺测定边长的导线,称为 经纬仪导线;若用光电测距仪测定导线边长,则称为 电磁波测距导线。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地区平面控制网常用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地物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区、视线障碍较多的隐 蔽区和带状地区,多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根据测区 的不同情况和要求, 导线可布设成下列三种形式: 闭合导线、附合导线、支导线三种。
对于独立地区周围无高级控制点时,可假定某点坐标,用罗盘仪 测定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作为起算数据。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一)几个基本公式 1、坐标方位角(grid bearing)的推算(回顾)
前 后 左 180 或: 前 后 右 180
注意:若计算出的方位角>360°,则减去360°; 若为负值,则加上360°。
平面控制测量
三角测量 最传统,它是将各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一系列三角形,这些三 角形构成的控制网称为三角锁,是三角网的一种类型。所有三角 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测量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全部三角形内角, 根据起算点的坐标与起算边的方位角,推算全部边长与方位角, 从而计算出各点的坐标,这项工作称为三角测量。 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将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这种图形构成的 控制网称为导线网,也称导线,转折点(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测量相邻导线边之间的水平角与导线边长,根据起算点的平面坐 标和起算边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坐标,这项工作称为导线测量。
测量学 小地区控制测量
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第一节控制测量概述一、控制测量的意义作用:1 控制误差积累2 便于分块测量和事后的拼接目的:为地形图测绘和各种工程测量提供控制基础和起算基准实质:测定具有较高精度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的点位原则:从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满足国家和行业测量规范环境与资源学院地形测绘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测量工作步骤环境与资源学院相关名词小地区(小区域):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影响的范围。
控制点:具有精确可靠平面坐标或高程的测量基准点。
控制网:由控制点分布和测量方法所决定组成的图形(或由控制点组成的几何图形)控制测量:对控制网进行布设、观测、计算,确定控制点位置的工作碎部测量:测定地物、地貌特征点位置的测量工作。
环境与资源学院二、控制测量概述(一)控制测量分类按内容分:平面控制测量:测定各平面控制点的坐标X 、Y 。
高程控制测量:测定各高程控制点的高程H 。
按精度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三级 按方法分:天文测量、常规测量(三角测量、导线测量、水准测量)、卫星定位测量按区域分:国家控制测量、城市控制测量、小区域工程控制测量环境与资源学院(二)国家控制网平面控制测量:其布设形式有三角测量、精密导线测量、GPS网高程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国家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
利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按照相关测量规范测得。
环境与资源学院(1)三角测量各三角形向某一个方向延伸推进而连成锁状,称三角锁三角形向各方向扩展而连成网状,称为三角网按精度不同全国性平面控制网分为一、二、三、四等。
观测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并至少测量其中一条边长,作为起算边。
这种三角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并进行这种控制测量称为三角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概述和原则
B1 118.62 12 122.05 23 120.33 34 116.64 4C 128.70
1.求角度闭合差 2.求改正数分为 3.改正后的角值
fβ=64″ -10 4*-11 -10 B 138 18 26 1 150 20 31 2 173 11 01 3 204 44 37 4 108 55 55 C 138 00 08
99.86
4C 125.80 -27.16
417.21
332.12
fx=0.08
fy=-0.18
0.20/606.34=1/3000
≤1/120000(首级) ≤1/80000(加密)
≤1/40000
≤1/80000 ≤1/45000 ≤1/20000
二级小三角
0.5
≤±10.0
≤1/20000
≤1/10000
三、图根测量 直接供地形测图使用的控制点,称为图根控制点,简称图 根点 测定图根点位置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的作用有二: 1、直接作测站点使用,进行碎部测量 2、做为临时增设测站点的依据
4.推算各导线的坐标方位角
AB 112 18 24 B1 70 36 50 12 40 57 21 23 34 08 22 34 58 52 59 4C 347 48 02 CD 305 49 02
5.求算坐标增量
B1 39.37
111.89
12 92.17
80.00
23 99.59
67.53
34 60.28
在城市或厂矿等地区,一般应在上述国家控制点的基础上, 根据测区的大小、城市规划和施工测量的要求,布设 不同等级
的城市平面控制网,以供地形测图和施工放样使用。 图根点的
小区域控制测量
测量方法: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GPS高程测量
概念:测定点的高程(H)的工作;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建立.
1
2
2
§6-2 导线测量
Part One
6.2.1 导线的布设形式
导线:将相邻控制点(导线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导线边的水平距离和两相邻导线边的水平夹角,然后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求出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6.4.2 观测值类型交会测量
一、测边交会
6.4.2 观测值类型交会测量
二、测边角后方交会
1
§6-5 坐标换带计算
Part One
6.5.1 高斯投影正算公式
6.5.2 高斯投影反算公式
6-6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与检核
一、前方交会测量
6.4.2 图形类型交会测量
概念:分别在一个已知点(A)和待定点(P)上安置仪器,观测水平角α,γ和检查角θ,进而确定P点的坐标 计算方法: 计算出β=180-( α+γ ) 按照前方交会的计算方法步骤求出P点的平面坐标并进行检核 侧方交会测量
6.4.2 图形类型交会测量
概念:仅在待定点P上安置仪器,观测水平角α,β,γ和检查角θ,进而确定P点的平面坐标 计算公式为: 注意:在选定P时,应避免其落在危险圆上! 后方交会测量
图根控制网:直接供测图使用的控制网,其节点称为图根点,测定图根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04
6.1.1 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
6.1.2 平面控制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区域控制测量导线测量导线测量是平面控制测量的一种方法。
所谓导线就是由测区内选定的控制点组成的连续折线,见图6-1所示。
折线的转折点A 、B 、C 、E 、F 称为导线点;转折边D AB 、D BC 、D CE 、D EF 称为导线边;水平角B β,C β,E β称为转折角,其中B β、E β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左侧,叫做左角,C β在导线前进方向的右侧,叫做右角;AB α称为起始边D AB 的坐标方位角。
导线测量主要是测定导线边长及其转折角,然后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图6-1 导线示意图一、导线的形式根据测区的情况和要求,导线可以布设成以下几种常用形式:1.闭合导线。
如图6-2a)所示,由某一高级控制点出发最后又回到该点,组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它适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作测图控制。
2.附合导线。
如图6-2b)所示,自某一高级控制点出发最后附合到另一高级控制点上的导线,它适用于带状地区的测图控制,此外也广泛用于公路、铁路、管道、河道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控制点的建立。
3.支导线。
如图6-2c)所示,从一控制点出发,即不闭合也不附合于另一控制点上的单一导线,这种导线没有已知点进行校核,错误不易发现,所以导线的点数不得超过2~3个。
图6-2 导线的布置形式示意图二、导线的等级除国家精密导线外,在公路工程测量中,限据测区范围和精度要求,导线测量可分为三等、四等、一级、二级和三级导线五个等级。
各级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如表6-1所列。
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表6-1等级附合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 每边测距中误差(mm) 测角 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测回数DJ 1 DJ 2 DJ 6 三等302.0131.81/55 000n 6.3± 6 10 — 四等 20 1.0 13 2.5 1/35 000n 5± 4 6 — 一级 10 0.5 17 5.0 1/15 000n 10± —24二级 6 0.3 30 8.0 1/10 000 n 16± — 1 3三级 — — — 20.0 1/2000 n 30±— 1 2第二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工作分外业和内业。
外业工作一般包括选点、测角和量边;内业工作是根据外业的观测成果经过计算,最后求得各导线点的平面直角坐标。
本节要介绍的是外业中的几项工作。
一、选点导线点位置的选择,除了满足导线的等级、用途及工程的特殊要求外,选点前应进行实地踏勘,根据地形情况和已有控制点的分布等确定布点方案,并在实地选定位置。
在实地选点时应注意下列几点:(1)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周围地形;(2)相邻两导线点间要互相通视,便于测量水平角:(3)导线应沿着平坦、土质坚实的地面设置,以便于丈量距离;(4)导线边长要选得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不应悬殊过大;(5)导线点位置须能安置仪器,便于保存。
(6)导线点应尽量靠近路线位置。
导线点位置选好后要在地面上标定下来,一般方法是打一木桩并在桩顶中心钉一小铁钉。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导线点,则应埋入石桩或混凝土桩,桩顶刻凿十字或浇入锯有十字的钢筋作标志。
为了便于日后寻找使用,最好将重要的导线点及其附近的地物绘成草图,注明尺寸,如图6-3所示。
草图导线点相关位置P3李庄7.23m 化肥厂8.15m 独立树 6.14m图6-3 导线点之标记图二、测角导线的水平角即转折角,是用经纬仪按测回法进行观测的。
在导线点上可以测量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或右角。
一般在附合导线中,测量导线的左角,在闭合导线中均测内角。
当导线与高级点连接时,需测出各连接角,如图6-2b)中的ϕ1,ϕ2角。
如果是在没有高级点的独立地区布设导线时,测出起始边的方位角以确定导线的方向,或假定起始边方位角。
第三节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导线测量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各导线点的平面直角坐标,因此外业工作结束后就要进行内业计算,以求得导线点的坐标。
一、坐标计算的基本公式1.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及已知边长和坐标方位角计算未知点的坐标,即坐标的正算。
如图6-5所示,设A为已知点,B为未知点,当A点的坐标XA 、YA 和边长DAB 、坐标方位角αAB 均为已知时,则可求得B点的坐标XB 、YB 。
由图可知:⎭⎬⎫+=+=AB A B AB A B Y Y Y X X X ∆∆ (6-1)其中,坐标增量的计算公式为:⎭⎬⎫⋅=⋅=AB AB AB AB AB AB sin cos α∆α∆D Y D X (6-2)式中∆X AB , ∆Y AB 的正负号应根据cos AB α、sin AB α的正负号决定,所以式(6-1)又可写成:⎭⎬⎫⋅+=⋅+=AB AB A B AB AB A B sin cos ααD Y Y D X X (6-3)图6-5 导线坐标计算示意图2.由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反算其坐标方位角和边长,即坐标的反算如图6-5所示,若设A 、B 为两已知点,其坐标分别为X A 、Y A 和X B 、Y B 则可得:ABABAB tan X Y ∆∆α=(6-4)D AB =ABABAB AB cos sin α∆α∆X Y =(6-5)或D AB =2AB 2AB )()(Y X ∆∆+(6-6)上式中∆X AB =X B =X A , ∆Y AB =Y B -Y A 。
由式(6-4)可求得AB α。
AB α求得后,又可由(6-5)式算出两个D AB ,并作相互校核。
如果仅尾数略有差异,就取中数作为最后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按(6-4))式计算出来的坐标方位角是有正负号的,因此,还应按坐标增量∆X 和∆Y 的正负号最后确定AB 边的坐标方位角。
即:若按(6-4)式计算的坐标方位角为:XY∆∆α1tan -=' (6-7)则AB 边的坐标方位角AB α参见图6-11应为: 在第Ⅰ象限,即当∆X >0,∆Y >0时,αα'=AB 在第Ⅱ象限,即当∆X <0,∆Y >0时,αα'-︒=180AB在第Ⅲ象限,即当∆X <0,∆Y <0时,αα'+︒=180AB (6-8) 在第Ⅳ象限,即当∆X >0,∆Y <0时,αα'-︒=360AB 也就是当∆X >0时,应给α'加360°;当 ∆X <0时,应给α'加180°才是所求AB 边的坐标方位角。
二、坐标方位角的推算为了计算导线点的坐标,首先应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以下简称方位角)。
如果导线和国家控制点或测区的高级点进行了连接,则导线各边的方位角是由已知边的方位角来推算;如果测区附近没有高级控制点可以连接,称为独立测区,则须测量起始边的方位角,再以此观测方位角来推算导线各边的方位角。
如图6-6所示,设A 、B 、C 为导线点,AB 边的方位角AB α为已知,导线点B 的左角为β左现在来推算BC 边的方位角BC α。
由正反方位角的关系,可知:BC α=AB α-180°则从图中可以看出:BC α=AB α+β左=AB α-180°+β左(6-9)根据方位角不大于360°的定义,当用上式算出的方位角大于360°,则减去360°即可。
当用右角推算方位角时,如图6-7所示:BA α=AB α+180°则从图中可以看出 BC α=αBA +180°-β右 (6-10) 用(6-10)式计算BC α时,如果AB α+180°后仍小于β右时,则应加360°后再减β右。
根据上述推导,得到导线边坐标方位角的一般推算公式为:+β左后前αα=±180° (6-11)-β右 式中:后前、αα——是导线点的前边方位角和后边方位角。
如图6-8所示,以导线的前进方向为参考,导线点B 的后边是AB 边,其方位角为前α;前边是BC 边,其方位角为后α。
图6-7 坐标方位角推算示意图图6-8 坐标方位角推算标准图180°前的正负号取用,是当α后<180°时,用“+”号;当α后>180°时, 用“-”号。
导线的转折角是左角(β左)就加上;右角(β右)就减去。
三、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闭合导线从几何上看,是一多边形,见图6-9所示。
其内角和在理论上应满足下列关系:∑β理=180°·(n -2)但由于测角时不可避免地有误差存在,使实测得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这样就产生了角度闭合差,以f β来表示,则:f β=∑β测-∑β理图6-9闭合导线示意图或 f β=∑β测-(n -2)·180°(6-12)式中:n ——闭合导线的转折角数; ∑β测——观测角的总和。
算出角度闭合差之后,如果f β值不超过允许误差的限度,(一般为±40n ,n ——角度个数),说明角度观测符合要求,即可进行角度闭合差调整,使调整后的角值满足理论上的要求。
由于导线的各内角是采用相同的仪器和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观测的,所以对于每—个角度来讲,可以认为它们产生的误差大致相同,因此在调整角度闭合差时,可将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于每个观测内角中。
设以V βi 表示各观测角的改正数,β测i 表示观测角,i β表示改正后的角值,则:nf V βi β-=(6-13)i β=β测i +V βi(i =1,2,…n )当上式不能整除时;则可将余数凑整到导线中短边相邻的角上,这是因为在短边测角时由于仪器对中、照准所引起的误差较大。
各内角的改正数之和应等于角度闭合差,但符号相反,即∑V β=-f β。
改正后的各内角值之和应等于理论值,即∑βi =(n -2)·180°。
例一某导线是一个四边形闭合导线。
四个内角的观测值总和∑β测=359°59′14″。
由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计算可知:∑β理=(4-2)·180°=360°则角度闭合差为:f β=∑β测-∑β理=-46″按要求允许的角度闭合误差为:f β允=±40″n =±40″4=±1′20″则f β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可以进行角度闭合差调整。
依照(6-13)式得各角的改正数为V βi =-n f β=n64''-=+11.5″ 由于不是整秒,分配时每个角平均分配+11″,短边角的改正数为+12″。
改正后的各内角值之和应等于360°。
2.坐标方位角推算根据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AB α及改正后(调整后)的内角值βi ,按(6-11)式依次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