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教学设计
三年级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三年级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小事”,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
3、让学生明白身边的“小事”也能反映社会公德和个人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把身边的“小事”说清楚,说具体。
(2)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倾听他人的观点。
2、教学难点(1)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身边的“小事”,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细节,提高文明素养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一些身边“小事”的图片和视频。
2、准备一些纸条,上面写着不同的“小事”描述。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些事情很小,但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板书课题:身边的“小事”)(二)感知“小事”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一些身边常见的“小事”,如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在公园里随手乱扔垃圾等。
2、提问学生:视频中展示了哪些“小事”?你对这些“小事”有什么看法?(三)交流“小事”1、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观察到的身边的“小事”。
2、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交流,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分享“小事”1、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讲台前分享小组内交流的“小事”。
2、其他小组的同学认真倾听,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五)引导思考1、教师展示一些纸条,上面写着不同的“小事”描述,如“有人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小朋友主动帮助老人过马路”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么做?(六)总结观点1、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对身边“小事”的看法和应该采取的行动。
2、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文明行为的重要性和每个人的责任。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范文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身边小事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意见,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身边小事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准备一些关于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表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关于身边小事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
3.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身边的小事进行口语交际,并互相倾听和反馈。
4. 总结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情况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事,并准备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
2. 让学生练习口语交际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分享,评价学生在观察身边小事方面的能力。
2. 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实践,评价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评价学生在倾听他人意见和与他人沟通方面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身边的小事,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邀请家长或社区人士来课堂分享他们身边的小事和经验,丰富学生的视野和知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小事。
2. 教师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一些关于身边小事的图片、视频和文章,用于教学参考。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范文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范文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发现生活中的点滴。
教学内容:1. 开场白:引导学生自由谈论他们对身边小事的关注和体验。
2. 举例说明:教师分享一些身边的小事,并展示如何用口语进行交流。
教学活动:1. 学生自由谈论身边的小事,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教师分享一些身边的小事,并展示如何用口语进行交流。
第二章:观察和描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用口语描述身边小事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观察练习: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身边的小事。
2. 描述练习:学生用口语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小事。
教学活动:1. 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身边的小事,并记录下来。
2. 学生用口语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小事,与他人分享。
第三章:讨论和分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身边小事的深入思考和分析能力。
2. 培养学生用口语进行讨论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观察到的小事,分析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2. 全班分享: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他们观察到的小事,分析其背后的意义和影响。
2. 学生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章:表达和沟通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与他人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口语交流。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身边小事,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
教学活动:1.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中的口语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学生分组讨论身边小事,并共同制定解决方案,进行小组展示。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对身边小事的持续关注和反思能力。
教学内容:2.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活动:2. 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口语交际《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口语交际: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教学目标】通过在班上开展一次有关生活小节的访谈活动,着重训练学生观察、理解、综合、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在争辩的基础上提高语言组织能力,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上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不叠被子,不收拾屋子,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废弃物,等等,有人认为这些都是生活小节,无关紧要,也无须注意,也有人认为这些虽是小节,但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乃至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要高度重视。
我们到底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我们倾听一下来自中学生中的声音!”(大屏幕打出课题)×××报记者站的记者来到我们班,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对“生活小节”的看法。
我希望同学们能畅所欲言,但要注意(大屏幕打出注意事项):1、记者提问要简洁明确,表述清楚;2、各小组回答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二、活动范例:记者:你早上起来叠被子吗?平时收拾自己的房间吗?甲:不叠,也不收拾。
我妈不让我干,我自己也正好懒得干。
乙:叠,收拾,我喜欢整洁的环境。
古人尚且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要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记者:你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废弃物吗?甲:这不很正常吗?乙:不正常。
这是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
记者:你会随地吐痰吗?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看待?甲:不就一口痰吗,吐哪不都一样!乙:不能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的行为虽方便了自己,但污染了环境,干扰了他人,损害了公众利益,最后反过来,自己个人还是受害者。
“非典”时期,一辆公交车上由于一名乘客毫不顾忌地大声咳嗽,结果引发全车乘客集体要求下车。
现在虽不是非常时期,但同样要注意公共卫生,因为公共卫生代表着公共利益。
记者:其他同学怎样看待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此题可让同学们争论)丙: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注不注意都不要紧,我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再说升学考试要得高分又不看这些小事。
丁:这些虽是生活中的小节,但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些生活小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文化教养,也折射出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整体素质。
生活小节与文明礼仪——语文口语交际课设计
语文教学中的礼仪教育案例生活小节与文明礼仪——语文口语交际课设计设计意图:“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育学生注意生活小节,正确认识文明礼仪的内涵,提高个人的修养。
交际目标:1、学会用事理、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不空发议论2、学会在辩论时,互相尊重,注意说话的语速、语气。
3、正确认识注意生活小节在社会交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
交际内容:我们到底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活动时间:2006-12-19(星期二下午第二节课)活动地点:九(六)班教室参与人员:九(六)班全体师生主持人:代阳(班长)高洋(语文科代表)实施步骤:1、活动内容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使学生有比较充分的搜集资料的准备时间。
2、让学生事先写好发言提纲,把材料作成卡片。
3、课上交流对“生活小节”的认识。
4、对交流情况作出总结。
活动指导:1、分组自由结合6人一组,小组内可以先制定出活动计划,分工完成。
2、讨论前搜集准备有关材料。
比如名人注意或不注意生活小节的事例,社会上关于生活小节的流行观点,关于生活小节的名言警句,等等。
3、定好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要注意用事理、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不要空发议论。
4、观点要鲜明,意见不一时,可以争论,弹药尊重对方;也可以对别人可看法加以补充、修正。
5、准备过程中预算发言用时。
注意事项:1、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急于评判学生的对错,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答案。
2、提示学生发言的时间限制,力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而且能训练演讲人才。
活动小结:1、学生发言积极,对“要不要关注生活小节”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是:生活经验的不足,思想较单纯,对问题认识不够深刻。
2、个别小组认识深刻,活动条理清晰,表现出比较成熟的迹象。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通用
互动评价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发现优点 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03
教学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与分享
01
02
0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 组4-5人,围绕“身边的 小事”展开讨论,分享自 己的经历和感受。
分享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 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其他同学可补充或提问。
自评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 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互评
学生之间根据评价标准相互评价,发现彼此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 地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教师评价与总结
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的口语交际表现,结合评价标准,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肯定 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 通用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活动设计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建议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口语交际课程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口语交际课程,使学生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观点。
增强学生的社交能力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制定评价标准
语言表达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准确地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语言是
否流畅、有条理。
交际技巧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适当的交际 技巧,如倾听、回应、引导等,与 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内容理解
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交际话题的 内涵和外延,是否能够抓住重点、 深入剖析。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范文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日常交际中的一些基本用语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他们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4. 通过对身边小事的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日常交际中的问候、介绍、道别等基本用语。
2. 学习如何在日常交际中表达感谢、道歉、求助等。
3. 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并进行简单的争论和讨论。
4. 学习如何描述身边的小事,并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日常交际中的基本用语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描述,并对小事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教学法,模拟日常交际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交际用语。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小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小故事、图片等教学资源,用于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和讲解交际用语和表达方式。
3. 准备课堂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身边的小事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这些小事的意义和影响。
2. 新课内容:讲解和示范日常交际中的基本用语和表达方式,如问候、介绍、道别、感谢、道歉、求助等。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身边的小事,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描述,并对小事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4. 分享和讨论: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小事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5.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身边的小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交际用语和表达方式进行描述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范文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平凡小事,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培养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身边的小事,了解小事背后的意义。
2. 学会用口语表达身边的小事,培养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关注身边的小事,学会用口语表达。
2. 难点:如何将小事表达得具体、生动、有感情。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身边的小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小事。
2. 角色扮演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身边的小事,引发学生对身边小事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几个身边小事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小事背后的意义。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的小事,进行口语表达。
5. 讨论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培养交际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观察身边小事的作业,让学生学会用口语表达。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角色扮演等。
2. 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言准确性、流畅性和表达技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身边的小事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
3. 作业模板:为学生提供一份课后作业的模板,以便他们能够规范地完成作业。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学习身边小事的意义,进行案例分析。
2. 第二课时: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经验。
3. 第三课时:总结提升,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教学评估。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口语交际中常用的一些表达方式;2.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场景,帮助学生掌握情景语言应用;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的意识和能力;4.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际规范,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口语表达方式;2.难点: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语态、用词、发音等细节,构建正常良好的交际习惯。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PPT或者实物道具提出一个“小事”场景,如同桌在写作业时用嘴巴吹纸,或者同学在课堂上打瞌睡;2.询问学生对这种现象持何态度,并引导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境。
(二)讲解1.在教室中挑选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提供正确说法、错误说法、合理的改进方法等示范和讲解;2.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实际演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常用的对话表达方式;3.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语调、语气等方面的细节问题。
(三)操练1.小组活动:老师将实物或者图片与一些“小事”情境搭配,让学生在小组中练习论述这些情境下应该如何交流,掌握语言应用;2.对话训练: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习惯养成小计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多注意语言细节的表达,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四)归纳总结1.让学生总结、归纳前面所学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细节的敏感度;2.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准备一些口语表达的练习材料,进行集体展示。
(五)拓展应用1.鼓励学生将学到的口语技巧应用到生活中,彰显自我风采;2.指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遵守语言交际规范,养成良好交际习惯。
四、教学评估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针对性提示、帮助以及小组活动、对话训练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己编写几句表达方式,实际应用到生活中;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记录身边的一些“小事”,并总结出正确的交际方式和应对策略。
《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课件
(1)上面两则材料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细节很重要,细节决定成败。
(2)一位名人说得好:“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看法 。(3分)
中学生就应该从现在做起,在思想上重视细 节,在行为上注意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
【积累】关于小节的名言警句
• 细节决定成败。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正方:要注意生活小节
• 反方:不要注意生活小节
• 第一环节:攻辩 • 第二环节:结辩
反方
• 《史记》中有言:“大行不顾细谨,大礼 不辞小让。”曾国藩以方圆谋人生,坚持 着这样的信条: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而 是抓住根本,抓住主要矛盾,从大局去考 虑问题;爱因斯坦不拘于衣衫褴褛,提出 了“相对论”……众多言论与事实证明不 必注意生活中的小节,方能成就大事业。
材料二:忽视细节的代价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临近黄河岸边有一片村庄,为 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巍峨的长堤。一天,有个老农 偶尔发现蚂蚁窝一下子猛增了许多。老农心想:这些蚂蚁 窝究竟会不会影响长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报告,路上 遇见了他的儿子。老农的儿子听后不以为然地说:那么坚 固的长堤,还害怕几只小小蚂蚁吗?随即拉着老农一起下 田了。当天晚上风雨交加,黄河水暴涨。咆哮的河水从蚂 蚁窝始而渗透,继而喷射,终于冲决长堤,淹没了沿岸的 大片村庄和田野。这就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成 语的来历。
• ○对出口转弯的作用没有理解
• 德国设计师根据地形、地势,在每一个地铁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 这样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烦吗?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吗?当二号线地 铁投入使用后,人们才发现这一转弯的奥秘。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 家里开着空调,同时又开着门窗,你一定会心疼你每月多付的电费。想 想看,一条地铁增加点转弯出口,省下了多少电,每天又省下了多少运 营成本。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教案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认识到身边的“小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小事的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身边的“小事”并学会表达。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运用恰当的语气和表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关注对方的反馈,进行有效互动。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会表达和交流。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2 互动教学法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对方的反馈,进行有效互动,提高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学材料准备与身边“小事”相关的图片、故事、案例等教学材料。
准备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口语表达。
4.2 教学场地选择一个宽敞、安静的教室进行教学。
布置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身边“小事”的图片或案例,引发学生对身边小事的关注。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小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教学实践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围绕身边小事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3 互动反馈让学生分组进行口语表达,其他同学进行倾听和评价,给予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5.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身边小事的重要性。
5.5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观察身边的“小事”,并记录下来。
部编版《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7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懂得只要是对社会有利,对他人有帮助的事就是好事,学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逐步养成做小事的好习惯。
2.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观察、评价,与同学分享感受,身边的小事有哪些,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文明现象。
3.愿意并能积极参与做好事活动,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小学生做好事也是为社会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收集身边的小事和自己做的小事。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
上节课,老师跟大家讲了“观察身边的小事”的原因。
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讨论“我们身边的小事”还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2.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别人的小事有哪些。
(3—5名学生) 3.其次,学生讲述自己做过的小事有哪些?(3—5名学生)4.讨论并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讲了自己做的小事和别人做的小事。
那么,老师想问一问:到现在有没有人还不会做好事呢?5.学生再次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小事我们可以做?6.看书进一步学习:除了你们说的这些事情我们可以做,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可以做呢?我们一起看看书上为我们讲了哪些事情。
7.讲一讲身边的小事,并谈一谈感想。
教学目标教学反思: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身边的小事,每件小事都有不同的含义,让学生知道了解其中的道理。
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课我上得相对成功,因为我以学生为本,让他们去思考问题,互相探讨问题。
他们在这中间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身边的“小事”能在小组中简单讲述身边的令人感到温暖或不文明的行为,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能汇总小组意见,汇总意见时能尽量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有一些是令人感到温暖的,值得我们学习的;有一些是不文明的,需要大家去改正和防范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板书课题)二、观察插图,谈论感受。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口语交际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在倾听他人观点方面仍有待提高。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过于关注自己的发言,而忽略了其他同学的观点。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注重团队协作。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其次,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性不够强。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教学中加强指导,教授一些表达技巧,如如何使用连接词、如何先总后分地陈述观点等。此外,鼓励学生多进行口语练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口语交际技巧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针对这一情况,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以便更好地掌握口语交际技巧。
-例: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注意倾听他人观点,表达自己看法时语言清晰、有条理。
b.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身边的小事。
-例:学生能够运用“今天我遇到了一件小事,让我感触很深……”等句型,描述自己遇到的小事。
c.培养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意识,学会从生活中的小事发现美好。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小事,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增强生活情趣。
3.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讲述身边的小事,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 交流分享,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交流等交际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小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小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运用口语表达出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口语交际记录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让学生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3. 实践环节:让学生讲述身边的小事,进行交流分享,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倾听、表达、交流,提高交际能力。
5. 总结环节: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2. 主体部分:关注身边小事、发现生活美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小事,记录下来,并尝试用口语表达出来。
2. 家长监督,签字确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教师要注重实践环节,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关注身边的小事,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教案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学会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进行有效的沟通。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倾听他人观点、表达自己看法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场景和基本技巧。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能够做到倾听、表达、反馈等综合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口语交际技巧。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
4.2 课堂讲解讲解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如倾听、表达、反馈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3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练习口语交际技巧。
4.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口语交际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4.5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进一步巩固所学口语交际技巧。
4.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
第五章:作业布置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内容通过对学生课堂参与度、情景模拟表现、小组讨论活跃度等方面的评估,了解学生对口语交际技巧的掌握程度。
6.2 评估方法采用教师观察、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
6.3 评估结果处理根据评估结果,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亮点总结本节课教学中成功的环节,如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为后续教学提供借鉴。
7.2 教学不足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时间安排、学生参与度等,并提出改进措施。
7.3 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思,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章:拓展活动8.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课件(精品)
1、记者提问要简洁明 确表述清楚; 2、各小组回答要观点 鲜明,有理有据。
记者:你早上起来叠被子吗?平时收拾 自己的房间吗? 甲:不叠,也不收拾。我妈不让我干, 我自己也正好懒得干。 乙:叠,收拾,我喜欢整洁的环境。 古人尚且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我要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记者:你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乱扔废弃物吗? 甲:这不很正常吗? 乙:不正常。这是不讲文明,不 讲卫生的行为。
戊:那也有名人不拘小节的,清代 名臣纪晓岚外号“纪大烟袋”,他敢在 朝廷大员与当朝天子面前毫无拘束地抽 烟,这一点也没影响他的名人形象。还 有曾为美国总统的林肯,当他还是律师 的时候,曾在法庭上小声给别人讲笑话, 结果两人一起放声大笑,扰乱法庭秩序, 被罚款10美元,这一点也没影响他后来 成为美国总统。
记者:你会随地吐痰吗?你对这种行为怎 样看待? 甲:不就一口痰吗,吐哪不都一样! 乙:不能随地吐痰。随地吐痰的行为虽方 便了自己,但污染了环境,干扰了他人, 损害了公众利益,最后反过来,自己个人 还是受害者。“非典”时期,一辆公交车 上由于一名乘客毫不顾忌地大声咳嗽,结 果引发全车乘客集体要求下车。现在虽不 是非常时期,但同样要注意公共卫生,因 为公共卫生代表着公共利益。
欢迎走进中考语文天地!
“不叠被子,不收拾屋子,在公共场 所大声喧哗,乱扔废弃物,等等,有人 认为这些都是生活小节,无关紧要,也 无须注意,也有人认为这些虽是小节, 但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乃至整个民族 的文明程度,要高度重视。我们到底要 不要注意生活小节?我们倾听一下来自 中学生中的声音!”
—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
己:还有现代“欧元之父”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也是一个不拘小 节的人,他不仅一度留长发,擅长画油 画,还在60多岁时与一位20多岁的女孩 再度结婚,婚后喜得贵子,确实非常有 个性,生活充满色彩。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表的意见,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说话时仪态大方,音量适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和观察身边的“小事”,在课上进行交流与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知道做好事是有爱心的表现,不做不文明的事,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1、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表的意见,并能把握主要内容。
2、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课前准备】:学生提前收集身边的小事和自己做的小事。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出课题: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聊聊身边的“小事”。
(PPT出示滴水的水龙头图片)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出示两种情况下的图片)身边的小事有不文明的行为,也有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
二、开启新课(一)身边的不文明行为1.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看看这视频中都有什么行为?身边的“小事”(板书:身边的小事)请看视频。
2.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不文明行为?3.观察插图,谈论感受(1)说说图上的内容。
(出去旅游,跑到树上拍照;到处涂涂写写。
)(2)谈谈你的看法。
预设:这种随意跑到大树或雕像上拍照的行为太不文明了,不光会损坏大树,还很危险,出现意外,损人损己,后悔就晚了。
预设:旅游时,在墙上等处留下字迹,是非常自私、不文明的行为,留下字迹,美好的景物就会面貌全非。
4.课前我们收集了一些行为,各组请把不文明行为汇报单拿出来(出示交流建议)(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流的要求是……5.先小组内交流,再由组长汇总,尽可能反映每个人的想法。
(出示汇报小贴士)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说说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全班交流——身边不文明的行为,其他同学适时补充,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6.汇总如下身边不文明的行为(板书:不文明的行为)。
统编版三年级上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公开课教案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教学目标1.能用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表意见。
2.说话时仪态大方,音量适中。
3.使学生明白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1.能用简单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表意见。
2.说话时仪态大方,音量适中。
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视频《城市不文明现象》。
2.生交流: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不文明现象?3.师小结:是的,同学们,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每件小事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身边的小事”。
(板书:身边的小事)学生齐读。
二、互动交流1.出示书本前两幅插图。
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两幅图分别描绘的是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事”?这些小事做的对吗?为什么?2.出示书本后两幅插图。
问:同学们,这两幅图又描绘的是什么?这些小事做的对吗?为什么?3.同学们讨论的真热烈!那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小事”?和同桌交流交流。
三、小组交流1.同学们前后位组合,和小组同学交流你发现的不文明的行为,或是令人感到温暖的行为,再谈谈你对这些行为的看法。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小组成员轮流讲一讲身边的“小事”,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讲话要清楚,声音要洪亮,条理要清晰,想好内容再讲。
学会倾听,不要打断同伴讲话,有要补充的必须等同伴讲完再说。
2.小组内自由交流,选出优秀选手。
四、全班交流1.每组推荐一个代表,汇总小组同学谈到的“小事”,和其他小组交流。
每组代表竞争最佳总结奖。
最佳总结奖的获奖标准:声音洪亮,仪态大方吐字清楚,讲普通话。
条理清晰,能尽可能反映小组每个人的想法。
做文明听众。
不懂可以提问,但必须等同学说完。
提问时要把话讲清楚,而且要有礼貌。
若自己想补充,必须等同学说完。
2.请评委准备好。
邀请老师或者其他同学做最佳总结奖的评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
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
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该如何看待生活小节的问题。
那么。
生活中我们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呢?
1.通过在班上开展一次有关生活小节的访谈活动,着重训练学生观察、理解、综合、表达的能力。
一、情景导入
古人常说:“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不要注意生活小节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的的确确在中学生当中有的人平时很不注意生活小节,认为只要功课好就行了,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也仅仅看重分数,由此学生一心追求高分而不顾及其他。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这节课让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吧!
二、方法指导
1.讨论前搜集准备有关材料。
比如,名人注意或不注意生活小节的事例,社会上关于生活小节的流行观点,关于生活小节的名言警句,等等。
2.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要注意用事理、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不要空发议论。
3.意见不一时,可以争论,但要尊重对方;也可以对别人的看法加以补充、修正。
三、合作探究
1.班主任宣布口语交际活动开始。
2.学生分成两大组(A赞成应该注意生活小节;B生活中不用注意生活小节)
3,。
提问题,双方发表自己观点。
活动范例:
问题一:你早上起来叠被子吗?平时收拾自己的房间吗?
反:不叠,也不收拾。
我妈不让我干,我自己也正好懒得干。
正:叠,收拾,我喜欢整洁的环境。
古人尚且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要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问题二:你会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废弃物吗?
反:这不很正常吗?
正:不正常。
这是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的行为。
问题三:你会随地吐痰吗?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看待?
反:不就一口痰吗,吐哪不都一样!
正:不能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的行为虽方便了自己,但污染了环境,干扰了他人,损害了公众利益,最后反过来,自己个人还是受害者。
“非典”时期,一辆公交车上由于一名乘客毫不顾忌地大声咳嗽,结果引发全车乘客集体要求下车。
现在虽不是非常时期,但同样要注意公共卫生,因为公共卫生代表着公共利益。
班主任提问:其他同学怎样看待以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此题可让同学们争论)
反: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注不注意都不要紧,我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再说升学考试要得高分又不看这些小事。
正:这些虽是生活中的小节,但也不容忽视,因为这些生活小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文化教养,也折射出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整体素质。
在周恩来任外交部长时,他在去会谈,会见外宾时,都会整理自己的服装,钉好所有的扣子,并扣好,摆整齐。
他注意小节的事引来了别人的发问。
他说:“外交无小事,我代表了国家就不应马虎,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即使再小的事情都要认真完成。
”
反:那也有名人不拘小节的,清代名臣纪晓岚外号“纪大烟袋”,他敢在朝廷大员与当朝天子面前毫无拘束地抽烟,这一点也没影响他的名人形象。
还有曾为美国总统的林肯,当他还是律师的时候,曾在法庭上小声给别人讲笑话,结果两人一起放声大笑,扰乱法庭秩序,被罚款10美元,这一点也没影响他后来成为美国总统。
反:对,还有现代“欧元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不仅一度留长发,擅长画油画,还在60多岁时与一位20多岁的女孩再度结婚,婚后喜得贵子,确实非常有个性,生活充满色彩。
正:前面两位同学说得是极少数现象,并不是所有的“成大事者”都“不拘小节”。
有一个美国人曾经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列下了几条人生信条:
1、节制:食不可过饱,饮不得过量;
2、缄默: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
3、秩序:生活物品要放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
4、清洁:身体、衣着和居所要力求清洁;
……
这些信条激励着这位美国人,使他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美国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
正:是的,生活中的大节就是由许多小节组成的,所以那些不利于弘扬道德,不利于人类先进文明传承的言行的小节,我们一定要摒弃。
堂堂华夏,自古即以礼仪之邦著称。
当历史推演至今,古人的话虽不必完全照搬,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精神是必须记取的。
……
班主任总结:同学们争论得非常热烈,有理有据难分伯仲,但人是社会性的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的。
按照刚才争论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发展下去,放眼8年后,让现实社会来检验哪一类人最受欢迎。
(大屏幕打出:这是××公司招聘处)
班主任:历史又走过8年,不注意小节的甲同学和非常注重个人修养的乙同学大学毕业后不约而同地来到这家知名的公司应聘,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现场的情况:
甲:很傲气地递过名牌大学的毕业证、自荐表后,满不在乎地站在那里等,还用手不停地擤鼻涕,老板问话时,回答起来指手画脚,唾沫直飞……
乙:仪态大方的走来,不卑不亢地递过自己的毕业证、自荐表,静静地等待负责人看完后,文雅得体地回答老板提出的问题。
结果:老板十分鄙夷地从上到下扫了甲同学几眼,轻描淡写几句话把他打发走了,甲生
气地把自荐表掷在地上。
老板笑容可掬地告诉乙同学静候佳音,乙礼貌地谢过后走了。
班主任总结:由以上两位同学的竞职现实可以看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
因为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是社交中的无声语言,是个人性格品质、情趣、素养、精神世界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
坏的习惯会在不知不觉中使我们自己错失良机。
由此看来,个人行为举止(生活小节)不是一件小事,在人际交往中,应使自己的行为举止符合文明规范的要求。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塑造良好性格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从现在起规范自己的行为,让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更文明更强大。
我们该不该注意生活小节?我想每位同学的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
四、课堂小结
船多江不碍,礼多人不怪。
关注生活小节,探索别人身上的美德,寻找自己身上的恶习。
生活最重要的是礼貌,关注生活小节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莎士比亚说:“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
”关注生活小节能助你培养美德,美化自身形象,让你的生命永葆青春。
五、拓展延伸
(一)礼仪格言
1、“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2、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
3、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纪》
4、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旧唐书》
5、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管子心术下》
6、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葛洪(晋)
7、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
--李之秋(宋)
8、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刘少奇
(二)礼仪民谚
1、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中国民谚
2、没道理的事不做,没根据的话不说。
--中国民谚
3、船多江不碍,礼多人不怪。
--中国民谚
4、人前莫吹捧,人后莫挑拨。
--中国民谚
5、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中国民谚
6、虚伪的迎合是友谊的毒剂,诚恳的批评是友谊的厚礼。
--中国民谚
7、有礼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标志,但是缺乏礼貌却一定使人显得愚蠢。
--中国民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