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A

合集下载

创造学第一章

创造学第一章

第一讲基础概念一、创造1. 创造基本概念概括地认为:创造就是首创或改进的形形色色的事物。

所谓事物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及其变化的现象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都可称为事物。

首创或改进的事物就是创造,例如星云的收缩创造了星球,地壳的运动创造了山脉湖泊……这些属于自然的创造。

再如,古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工具,人类在探寻自然的奥秘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自然科学,在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创造了各种社会科学……这些属于人类的创造。

所谓创造,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进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

有关专家将人类的创造分为“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

“首创”就属于“第一创造性”。

它是指人类历史中出现的重大发明和创造,如中国的“四大发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瓦特的蒸汽机等。

第一创造性是为少数人所拥有的活动。

“改进”是属于第二创造性。

它是指人们在理解和把握某些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加以吸收和溶解,再创造出大量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事物。

第二创造性是较为广泛的社会性活动。

2. 创造的特点(1)目的性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能动性,任何创造性活动者都是有目的的,人们总是为了某种目的而从事创造活动。

像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如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组织机构重组等。

(2)新颖性创造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的最大区别是其具有的新颖性。

新颖性、主要表现在创造活动的结果上。

有些是全新的结果,如电灯的发明,有些是局部的革新,或对原有产品的重新设计等。

(3)否定性“新”的事物总是对“旧”的事物一定程度的否定,创造活动是新事物的产生活动,必然包含对过去或现在事物的否定,即使是全盘接受旧事物而增加某些特性也是对旧事物没有增加的特性所产生结果的否定,这才导致增加新特性。

步行——自行车——汽车——飞机。

(4)过程性尽管有些创造活动很短暂甚至于说不清道不明其中的详细步骤,但是任何创造活动都是一个在时间甚至于空间有一定持续性并且有资源消耗的过程。

创造学讲义PPT课件

创造学讲义PPT课件
当前,创造学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教育、科技、文化、经济等。未来, 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创造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02
创造思维与创造力
创造思维的定义与特点
01
总结词
创造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它强调突破传统框 架,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和观点。
02 详细描述 创造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6W法
总结词
一种问题解决的方法
详细描述
6W法是一种问题解决的方法,它强调从六个方面来分析和思考问题:What(是什 么)、Why(为什么)、Who(谁)、Where(哪里)、When(何时)和How (如何)。这种方法有助于全面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5W2H法
总结词
一种全面思考问题的技巧
鼓励尝试与创新
鼓励人们勇于尝试新事物,不 拘泥于传统思维模式。
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营造宽松、自由、富有创造力 的氛围,让创造力得以充分发 挥。
创造性人才的素质与能力
01
02
03
04
05
总结词
好奇心与探究精 神
丰富的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 良好的沟通与合
问题的能力
作能力
创造性人才具备独特的素 质和能力,这些素质和能 力是创造力的重要体现。
组织创新案例
组织创新案例:谷歌的OKR(目标与 关键成果)制度
谷歌采用OKR(目标与关键成果)制度, 通过明确公司战略目标和关键成果,激 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推动 企业不断创新和高效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
是指通过引入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方 法和管理工具,提高管理效率,提升 企业竞争力。

创造学

创造学

创造活动的含义
• 创造活动是受自觉的创造目的所调节的一种积 极主动的综合性运动形式。 • 创造活动一般分为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创造 的外部活动指一切可见的、外在的运动形式, 也就是主体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物质活动, 如创造活动中的注意、观察、绘图、试验、制 作等。创造的内部活动是指内隐的、主体自身 的运动形式,如思考、想象、推测、阅读、运 算等。
2.创造的本质特征及定义 2.创造的本质特征及定义
• • • • 首创性和新颖性 主体性和能动性 目的性和控制性 功利性和价值性
• 创造是主体为实现一定目的,控制客体以 有灵感思维参与的高智能劳动,产生有社 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的活动。
二、创造学
• 创造学是研究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及其它领域的创造活动,探索其过程、特 点、规律和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 • 创造学是一门软科学性质的学科,专门研 究创造力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 学习创造学的主要目的是开发创造主体的 创造力,从而提高创造水平。
• 发明的能力——以新的没计、新的组合, 发明的能力——以新的没计、新的组合, 新的方法产生首创的有社会意义的产品。 • 除旧立新的能力——破除和抛弃旧的东西, 除旧立新的能力——破除和抛弃旧的东西, —— 代之以自己认为合乎真理的新东西的一种 能力,最典型的例子是哥白尼在天文学理 沦上除旧立新的创举。 • 突出的创造能力——类似前述创立或创建 突出的创造能力——类似前述创立或创建 的层级。
2.一批创造技法问世 • 1931年,克劳福德制定“特性列举法”。 1931年,克劳福德制定“特性列举法” • 1938年,奥斯本制定“头脑风暴 1938年,奥斯本制定“ 法”(BS法)后来又制定了著名的的“检 (BS法 后来又制定了著名的的“ 核表法” 核表法”。 • 1942年,兹维基制定“形态分析法”。 1942年,兹维基制定“形态分析法” • 1944年弋登制定“综摄法”。 1944年弋登制定“综摄法”

创造学试卷A参考答案

创造学试卷A参考答案

创造学试卷A参考答案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智力激励法2、准备期、孕育期、验证期3、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4、接近5、创造欲望、创造思维、创造方法6、设问法(组合、“加一加”三个答案均对)7、知识因素、能力因素、人格因素、环境因素8、6个人一组、每个人写下3个设想、时间为5分钟内9、20、10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1、×2、√3、×4、×5、×6、√7、√8、√9、×10、√三、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creatology、brain storming、innovation、invention、creative problem solving(每个1分)2、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谁去做(Who)、何时做(When)、何处做(Where)(3分)怎么做(How to)、做多少(How much)(5分)3、希望点列举法:了解人们的需求心理——列举、收集希望点——希望点的分析与鉴别(2.5分)缺点列举法:首先要具有一定的“不满心理”和追求完美的精神,对那些爱挑毛病的人一定要多加关注,留意他们的牢骚。

——通过征集用户信息、对比同类产品以及召开缺点列举会等方法获取有关缺点信息。

——分析、整理缺点信息,确定创新目标。

——针对主要缺点进行改进或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将其缺点用于他处,变废为宝,化有害为有利。

(5分)4、创造学的第一条基本原理——创造力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

(2分)创造学的第二条基本原理——人们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教育和训练而不断被激发出来,并转化为显性的创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的。

(5分)5 、创造力可以分为狭义创造力,即创造潜力(简称创造力)和广义创造力(又称创造能力)。

(2分)创造潜力即狭义创造力,是指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

创造力实质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伴随大脑的进化而形成的自然结果,是大脑的一种先天的自然属性。

创造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创造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创造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创造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创新B. 模仿C. 保守D. 跟随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创造学中的常见思维技巧?A. 逆向思维B. 联想思维C. 线性思维D. 扩散思维答案:C3. 创造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鼓励尝试B. 避免失败C. 接受多样性D. 鼓励质疑答案:B4. 创造学认为,创新的起点是什么?A. 问题B. 答案C. 理论D. 经验答案:A5. 在创造学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创新的障碍?A. 思维定势B. 知识匮乏C. 环境压力D. 积极态度答案:D6. 创造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创新思维的特点?A. 独创性B. 灵活性C. 保守性D. 多角度性答案:C7. 创造学认为,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A. 多角度思考B. 跨学科学习C. 单一思维模式D. 鼓励想象力答案:C8. 创造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创新的动机?A. 个人兴趣B. 社会需求C. 金钱利益D. 学术追求答案:C9. 在创造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创新过程中的常见步骤?A. 问题识别B. 信息收集C. 立即决策D. 解决方案生成答案:C10. 创造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创新成果的评估标准?A. 创新性B. 实用性C. 风险性D. 可持续性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创造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创造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2. 描述创造学中的“头脑风暴”方法,并说明其在团队创新中的作用。

答案: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创意生成的方法,要求参与者自由地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无论这些想法多么离奇或不切实际。

在团队创新中,头脑风暴可以激发成员的创造力,促进信息交流,增加团队的创新产出。

3. 举例说明创造学中的“逆向思维”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创造学概述》PPT课件

《创造学概述》PPT课件

22
a
人才培养目标
1.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 专家
2.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3.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 4.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5.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
23
a
1.1.2 创新与教育
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是教育的责任 实现这一责任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38
a
普林斯顿大学的成就
著名的相对论大师爱因斯坦、数学大师冯诺依曼·阿廷 等都在这里从事过研究。历届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中, 有20多位是这所学校的教授。著名的科学家华罗庚、 姜伯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李政道、杨振 宁都曾担任过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院研究员。普 林斯顿大学还为美国培养了两位总统、有1000多名普 林斯顿大学的毕业生先后担任过美国国会参议员、众 议员、联邦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州长和州政府的高 级官员。
二是产出结构不合理,作为生产要素的科技成果 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截至2006年底,中国 已拥有专利成果330多万项,但实际转化率不足 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而发达国家科技 成果的70%~80%可以进入生产领域,“85%的 美国人均收入增长来自于科学技术的提升”。
20
a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的突出问题
37
a
有趣的问题:2009年美国大学排名
1 Harvard University哈佛大学 2 Princeton 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 (并列第一) 3 Yale University耶鲁大学 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学 院 5 Stanford University斯坦福大学 6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加州理工学院

创造学题库及答案详解

创造学题库及答案详解

创造学题库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创造学的核心概念是:A. 创新思维B. 问题解决C. 知识积累D. 技能掌握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创造学中的常用思维技巧?A. 逆向思维B. 类比思维C. 线性思维D. 联想思维答案:C3. 创造学研究的目的是:A. 提高个人创造力B.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创造学中,_________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重新组合,产生新观点或新方法的过程。

答案:创新思维5. 创造学认为,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结合。

答案:实践;理论三、判断题6. 创造学只是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事情,与普通人无关。

()答案:错误7. 创造学鼓励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以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8. 简述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答案:创造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适应性。

9. 阐述创造学中的“头脑风暴”方法。

答案:头脑风暴是一种集体创意生成的方法,它鼓励参与者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不论这些想法是否实际或可行。

这种方法通过集体智慧的汇聚,可以激发出创新的火花,有助于解决复杂问题或开发新产品。

五、论述题10. 论述创造学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创造学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创新思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掌握创造学可以帮助个人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其次,创造学培养的跨学科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个人在多变的工作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最后,创造学鼓励终身学习,有助于个人不断更新知识,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六、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创造学在其中的应用。

案例:某公司面临产品创新的挑战,决定采用创造学的方法来激发团队的创新思维。

《创造学概述》课件

《创造学概述》课件

培养观察力
学会观察,发现事物的不同之 处,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
激发想象力
通过联想、想象,拓展思维空 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实践与探索
鼓励尝试新事物,积极参与实 践活动,积累经验,提升创造
力。
创造力的激发途径
挑战传统观念
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思 路。
反思与自省
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突破 自我限制。
05
创造技法与实践
创造技法的概念和分类
创造技法概念
创造技法是指在创造过程中所采 用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激发创新 思维,产生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
创造技法分类
创造技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 行分类,如基于思维方法的技法 、基于创造过程的技法和基于行 业领域的技法等。
常用创造技法介绍
头脑风暴法
六顶思考帽法
知识储备
个体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 ,包括学科知识、经验知识等

思维能力
个体需要具备分析、综合、联 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
个体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能 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产生
新颖的想法。
情感和动机
个体需要具备积极的情感和动 机,能够推动自己不断探索和
创新。
创造力的主要特征
新颖性
创造力产生的成果是新 颖的,不同于已有的想
02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创造力的定义
01
02
03
创造力定义
创造力是指个体产生新颖 、独特且有价值的想法、 观念或成果的能力。
创造力的普遍性
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 一种潜能,每个人都有可 能发挥创造力。
创造力的可培养性
通过学习和实践,个体可 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水平 。

所掌握的创造学两个基本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技法

所掌握的创造学两个基本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技法

所掌握的创造学两个基本原理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技法
创造学包含两个基本原理:
1. 创造性都是可以被学习和培养的:人们可以通过创新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来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2. 创造性的本质是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它们:创造活动是面向未来的,目的是解决未知的问题或预测未来的趋势。

创造性的过程需要涉及领域知识、经验和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创新思维方法和创造技法包括但不限于:
1. 多元思维:通过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结合各种不同的资料、信息和思想,来引发新的关联和想法。

2. 归纳思维:通过从事实和观察数据中归纳总结,发现潜在规律和趋势,然后以此来解决问题。

3. 逆向思维:采用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来寻求创新、开拓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反脆弱思维:通过寻找风险、不确定性和变化的机会,从中学习和增强自我能力。

5. 创造技法:使用包括侧面思考、随机指定、想象练习在内的创造性技巧来推动创新思维。

《创造学》课程说明

《创造学》课程说明

霖,闻学术似雨露,甚至有人说,到大学就是为领悟学术、获取知识

而来。然而,殊不知,还有比知识更重要东西,这就是创造力。
创造力产生于我们的思维,创造力与想象力是孪生姊妹。爱因斯
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 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劳厄说:“重要 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创造学》课程教学大纲
主讲教师
王云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不竭动力。”21世纪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创新意 识、创新精神和和创新能力。我校党委书记伍世安同志在北京参加十
六大时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没有创新,就是一潭死水;没有创新,
就将永远停滞不前。江西财大需要创新的老师,需要创新的学生,我
⒊教学要求: ⑴在讲述过程中,提出大量问题使学生思考并回答,通过对学生 解答的分析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⑵在学生学习前与学习后进行这十大创造思维能力测量,以分析 学生这一素质提高的程度。 ⑶讲解思维定势及它的作用,进行心理及思维定势控制的练习。 第六章 创造概述(4学时) ⒈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创造工程的含义及创造发明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理解十大创造原理的实质。 ⒉内容安排 ⑴创造工程的含义 ⑵创造原理 ⑶创造发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⒊教学要求: 重点讲述十大创造原理。在教学中多用案例分析创造发明的过程 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 十大创造技法训练(8学时) ⒈教学目的:
《习惯性思维的突破与驾驭》等多篇有关思维训练的文章,特别对习
惯性思维的形成与突破有所研究,从1999年开始一直从事逻辑学教 学,并把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内容穿插于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

创造学六种创造技法

创造学六种创造技法

创造学六种创造技法
创造学是一门研究创造力的学科,它探讨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东西。

在创造学中,有许多种创造技法,其中六种比较常见。

首先,是拓展思维的技法。

这种技法通过不断地尝试新的事物,尝试不同的方法来激发创造力。

例如,可以尝试观察周围的环境,或者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一个问题。

其次,是联想思维的技法。

这种技法通过将不同的想法联系起来来产生新的想法。

例如,可以将一个问题与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寻找共性和不同点,从而创造出新的解决方案。

第三,是反转思维的技法。

这种技法通过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

例如,可以将一个问题反过来思考,或者想象一个与问题相反的情况,从而创造出新的创意。

第四,是设计思维的技法。

这种技法通过以用户为中心,将问题转化为需要解决的需求,寻找最优解。

例如,可以通过用户调研,找到用户真正的需求,从而创造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第五,是故事思维的技法。

这种技法通过将问题转化为故事来创造创意。

例如,可以通过想象一个故事情节或者一个角色,来寻找符合故事情境的创意。

最后,是实验思维的技法。

这种技法通过不断尝试和试错,迭代优化,从而创造出最优解。

例如,可以通过不断的实验来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创造创新的产品或者服务。

以上这些创造技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价值。

创造学概要

创造学概要

1.创造学,研究创造发明和创新的心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主要包括创造心理学和创造工程。

1930年代起源于美国创始人奥斯本,80年代由许立言从日本引进中国。

创造学主要研究创新和创造的规律。

创造学的基本原理是:人人都能创造。

2.创造有4要素是指环境、创造者、创造过程、创造目标产品或服务。

特瑞莎·阿玛贝尔认为个体创造力的3元素是创造动机、领域技能和创造技能;团队创新的3要素是组织目标、组织资源和管理实践。

3.创新分为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

渐进式创新通常是指在现有形式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它或者是改进现有的东西或者把现有的形式或技术重新配置应用于其他用途。

相比较而言,突破式创新则是全新的东西,不是现有的技术或方法。

4.创造思维有很多种形式,其中以英国的创新思维大师爱德华•德•波诺提出的“六顶思考帽”最为有名,它可以使思维变得更具有建设性、计划性和创新性(参加讨论的人戴上蓝、绿、黄、黑、红和白色六种不同颜色的帽子,扮演不同的角色,运用戴帽、摘帽、换帽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人因素对思维的影响)。

5.著名的创造学家——奥斯本,帕内斯,吉尔福特,罗伯特·斯滕伯格,特瑞莎·阿玛贝尔,斯考特·艾萨克森,高桥诚,傅世侠,袁张度,谢燮正,夏定海,李嘉曾,李全起,孙家胜,茹德山,罗玲玲,马种会等。

6.创造力是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产生新的精神成果或物质成果的思维与行为能力的总和。

特点有:“活动”观、“思维”观、“人格”观、“能力”观;创造力的组成: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行为能力、基础能力。

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行为的关系:创造力在一般或绝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行为能力的结合;创造性思维对创造性行为有指导作用,是创造力的核心;在一定的条件下,创造力可以只通过创造性思维能;在个别情况下,创造力也可以只通过创造性行为能力表现出来。

7.创造力的基本性质:普遍性——指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一般都具有创造力;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个人创造时间的有限性和创造时机的随机性;社会性——指创造力同人类社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能较好地反映社会发展的水平;能动性——指创造力能对客观世界产生强烈的反作用,造成深远的影响;可开发性——创造力的一个鲜明特点,意味着创造力存在可以挖掘的潜在优势;8.创造力五层次(美国心理学家泰勒根据创造成果的新颖程度和价值大小)分类:表达式创造力——少年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创造力;生产式创造力——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创造力;发明式创造力——通过发明成果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如设计新产品、发明新工具等;革新式创造力——对旧事物进行较大的变革和创新所表现的创造力,如改革工艺流程、完成技术改造等;高深创造力——在科学、技术、生产、文化、艺术等领域获得重大创造发明成果,产生深远影响的创造力。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

头脑风暴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有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

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

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

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头脑风暴法的要求①组织形式参加人数一般为5~10人(课堂教学也可以班为单位),最好由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者组成;会议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设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对设想不作评论。

设记录员1~2人,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②会议类型设想开发型:这是为获取大量的设想、为课题寻找多种解题思路而召开的会议,因此,要求参与者要善于想象,语言表达能力要强。

设想论证型;这是为将众多的设想归纳转换成实用型方案召开的会议。

要求与会者善于归纳、善于分析判断。

③会前准备工作会议要明确主题。

会议主题提前通报给与会人员,让与会者有一定准备;选好主持人。

主持人要熟悉并掌握该技法的要点和操作要素,摸清主题现状和发展趋势;参与者要有一定的训练基础,懂得该会议提倡的原则和方法;会前可进行柔化训练,即对缺乏创新锻炼者进行打破常规思考,转变思维角度的训练活动,以减少思维惯性,从单调的紧张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以饱满的创造热情投入激励设想活动。

④会议原则为使与会者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和激励,达到较高效率,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原则:——禁止批评和评论,也不要自谦。

对别人提出的任何想法都不能批判、不得阻拦。

即使自己认为是幼稚的、错误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设想,亦不得予以驳斥;同时也不允许自我批判,在心理上调动每一个与会者的积极性,彻底防止出现一些“扼杀性语句”和“自我扼杀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