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核心是让农村人口市民化

合集下载

2013经济评论第1期-“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2013经济评论第1期-“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经济评论密切关注城镇经济领域热点问题2013年1月4日第1期总第4期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安居”“乐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城镇化列为新“四化”之一,并将其作为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的战略。

新一届中央决策层对城镇化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成为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中央虽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思想,但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和突破点到底在什么方面?地方尚未有相应的具体方案,据国家有关部门介绍,城镇化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投资。

福建、江西、云南、贵州等地纷纷出台城镇化体系建设规划方案,多期望通过以城镇基建项目为载体的投资拉动,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

众多专家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对新型城镇化的不同理解,有的认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消费升级,有的认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制度转型,有的认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中小城市,有的将新型城镇化的重点理解为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有的将新型城镇化理解为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等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客观地看,各级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均有可取之处,但还都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尚缺乏一定的共识。

十八大报告已将新型城镇化列入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新型城镇化已列入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顶层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为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市场需求的萎缩,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倒逼我国经济增长的力量必须从依靠出口拉动转向刺激国内消费;从投资上来看,自2008年以来,一系列大规模政府主导性投资在有效的缓解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通货膨胀、产能过剩等弊端。

在当前经济形势整体下行的压力之下,农村城镇化又成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的潜在动力。

从当前的城镇化来看,2011年,我国按常住人口统计的城镇化率虽然已经达到51.3%,但在统计的6.91亿城镇人口中,包含着约1.8亿左右的外出农民工,在房价高涨的现实背景下,进入城镇的农民工根本无力购买房子;同时,受制于户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体制机制问题,多数农民工在城市也并不能真正享有城镇居民在就业、保障房等方面应有的权利,直接制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

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

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

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

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

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

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

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

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

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

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特征及推进对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特征及推进对策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特征及推进对策作者:林存壮周乐萍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08期摘要:城镇化是我国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内容。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质上是社会权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

本文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特征为着眼点,分析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口向城镇集聚,逐步实现工业集群化发展和农用土地规模化经营,进而增加人均收入,提高人民消费能力,以此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根据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社会综合效益的关键所在。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及特征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已成为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

关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涵,国内研究者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广义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民由农村进入城市就业生活并且逐步成为新市民的过程。

该过程不是简单实现职业和身份的转换,而是让农民在城市扎根落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让农民工在城镇享有和城镇居民同样均等的城市公共服务,并且确保进城农民工在就业、住房、教育、养老、医疗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和完全平等的社会权利。

狭义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获得工作并最终获得城镇永久居住身份、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公共服务而成为城市市民的过程。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质上是社会权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该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阶段:一是转移就业,即完成职业身份转换;二是均享服务,即自身和家庭融入就业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三是获得户籍资格,即取得完整的市民权利,实现社会身份转换;四是心理和文化完全融入城镇,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解读(附全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旨在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下面将对其进行解读。

第一部分:背景与意义本部分阐述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背景,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重要意义。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关键举措。

然而,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城市病、城乡差距等,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总体要求本部分明确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四大原则,推动城市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功能品质、产业支撑、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方面的优化升级,实现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

第三部分: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本部分提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空间布局策略,强调要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要发挥城市群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强城市间的交通、产业、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促进城市功能互补和产业协同发展。

同时,要关注小城镇和乡村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

第四部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部分重点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对于提高城乡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要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住房政策、提供就业培训等手段,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使其享受到城市发展的成果。

第五部分:提高城市质量本部分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城市质量的具体措施。

城市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要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浅谈新型城镇化

浅谈新型城镇化

浅谈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

城镇化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

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

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

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

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的“新”在于以人为本,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人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人是新型城镇化的工作对象和可持续发展要素,这是毫无歧义的概念。

也就是说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人口城镇化承载着释放内需潜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使命。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也就说明了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建高楼大厦,不是建造一个个无人居住的鬼城,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化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单单是房地产化,就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说,新型城镇化是要求现代农业跟房地产业相辅相成。

那么国外在城镇化进程中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以个别发达国家为例,他们的方式主要有:(一)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公共干预政策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达国家。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城镇化肩负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培育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产业协同和要素流动。

同时,加强城市群内部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

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城市,增强其产业集聚和人口吸纳能力,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

通过加强区域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城镇体系。

此外,还要注重发展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地培育具有特色产业、文化内涵和生态优势的小镇,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

二、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支撑,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要根据不同城镇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内部,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集群。

中心城市要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可以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发展配套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要加强城镇与农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便捷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的互联互通,缩短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人员和物资的流动。

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镇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

新型城镇化六大关键

新型城镇化六大关键

新型城镇化六大关键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房地产管理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多种改革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如何让城镇化发挥其扩大内需的潜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前行,是未来改革创新的重要问题。

人如何市民化“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和核心。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城镇发展要有多元的产业支撑、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和合理的户籍制度安排,帮助农民工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三维转换。

首先,产业支撑及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城镇发展要有多元的产业基础来保障进城人口有稳定的就业。

要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来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

要构建进城人口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扶持体系,使进城人口更好地融进城市,帮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回归创业。

其次,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是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突破口。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包括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要逐步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第三,户籍制度改革是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保障。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

户籍制度要在深化配套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实现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的有效衔接,并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依据居住证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要采取“分类指导,因城而异,因群而异”的原则,按城市类型、经济规模和人口特征采取不同的户籍迁移管理办法。

新型城镇化六大关键

新型城镇化六大关键

新型城镇化六大关键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土地制度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城市投融资体制改革、户籍制度和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房地产管理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多种改革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如何让城镇化发挥其扩大内需的潜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宏观经济的稳步前行,是未来改革创新的重要问题。

人如何市民化“人”是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和核心。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城镇发展要有多元的产业支撑、完善的公共服务保障和合理的户籍制度安排,帮助农民工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三维转换。

首先,产业支撑及转移人口稳定就业是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城镇发展要有多元的产业基础来保障进城人口有稳定的就业。

要强化城镇化的产业支撑,促进产城融合,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来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

要构建进城人口的职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扶持体系,使进城人口更好地融进城市,帮助外岀打工的农民工回归创业。

其次,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是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突破口。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岀,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

包括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要逐步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第三,户籍制度改革是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保障。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

户籍制度要在深化配套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实现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的有效衔接,并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依据居住证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要采取“分类指导,因城而异,因群而异”的原则,按城市类型、经济规模和人口特征采取不同的户籍迁移管理办法。

中 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中 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新型城镇化成为了必然选择。

那么,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究竟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这就需要关注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保障他们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不仅要解决他们的户籍问题,更要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在城镇中找到合适的工作。

同时,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农民工子女能够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在医疗方面,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进城农民能够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其次,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产业是城镇化的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对于一些传统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为城镇化提供新的动力。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创新驱动,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再者,要加强城镇规划和建设。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城镇发展的蓝图,要坚持规划先行,注重统筹协调。

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城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人口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城镇的发展边界和空间布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

完善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打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保障能源供应和通信畅通,提高城镇的运行效率。

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城镇绿色发展。

加强对城镇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高城镇的绿化覆盖率,减少污染排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另外,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_方辉振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_方辉振

DOI:10.16029/ki.1008-410x.2013.04.004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4期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方辉振 黄 科 [摘 要]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和权益保障问题,二是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实现人由“乡”到“城”的转变。

新型城镇化之“新”在于强调人本、公正与和谐,并在推进过程中力求实现三大转变,即从“物本”转向“人本”,从“效率”转向“公平”,从“征服”转向“和谐”。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此要尽量降低农民工城镇化门槛和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建设包容性城镇和大力实施“三融合”工程。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难题是调整农民市民化的利益格局,其中最现实的是要解决“钱从哪里来”和“人到哪里去”的问题;根本出路仍在于发挥改革红利、加快相关制度的改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核心;人的城镇化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4-0063-06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新科技被视作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最主要的两件大事。

近期,新型城镇化成为热门词语,从中央政府的政策文件到学界的热烈争论,再到民间的热切期盼,都指向新型城镇化这个焦点。

新型城镇化这个“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作为中国发展方式转型的引擎已得到了公认,但对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却有多种不同的解读[1]。

本文试就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做一探讨。

一、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人由“乡”到“城”的转变城市化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内容的社会经济演进过程,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解读。

人口学认为城市化主要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及其带来的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经济学认为主要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的过程,社会学认为主要是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生、发展和扩散的过程,地理学认为城市化主要是人口、产业等由乡村地域景观向城市地域景观的转化和集中过程。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途径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实现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途径。

一、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合理的城镇布局和形态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

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规划各类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

大城市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转移、技术扩散、人才交流等方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缓解“大城市病”。

中小城市要发挥其在区域经济中的节点作用,加强与大城市的联系与合作,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培育特色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同时,要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增强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力。

小城镇要发挥其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和服务业,为农村人口就近转移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同时,要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改善人居环境。

此外,还要加强城市群的建设,促进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和协同发展,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

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

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在城镇落户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要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鼓励企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支持农业转移人口自主创业。

同时,要完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维护农业转移人口的合法权益。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

新时期的城镇化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将深入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主要载体是城市群和都市圈,重要载体是县城。

统筹大中小城镇协同发展,使得百姓享有更高品质的都市生活。

《一》当下城镇化特征(1)经济全球化放缓,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

过去几十年,在经济全球化下,中国改革开放主动参与“外循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今天,疫情当下、俄乌冲突、中美竞争等国际问题突出,经济全球化放缓,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

国内资源需求得不到满足、国内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全球绿色发展趋势和应对气候变化要求还没有达到等等,为了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

中国提出“十四五”循环经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人口聚集核心城市,收缩型城市人口流失。

过去几十年,在轰轰烈烈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流入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人口流入更大的城市。

中国核心城市快速崛起,人口数量指数增加,这些城市主要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有成都、杭州、郑州、西安等15个新一线城市等等。

大城市的兴起,必定会对小城市造成影响,“人口在逐渐减少的城市”,我们称为“收缩型城市”。

“收缩型城市”有四类模式,资源枯竭、产业变迁、偏远城市、大城市周边,这几种模式都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引导发生的。

城镇化过程中人口不断向核心城市集聚,必定有小城市的人口减少,在城镇化的大趋势下,我们能够做的就是避免陷入这样的小城市。

新型城镇化下更加指明:以人为中心建设城市。

(3)人口出生率减缓,人口总量增长放缓。

过去几十年,在“改革开放”和“城镇化”这两个伟大的革命下,国富民强了、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口”红利。

但不幸的是,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正在大幅度减小,逐渐接近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将达到顶峰,随后中国将会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人口净增长48万人。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摘要: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最大机遇,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时机。

然而现行的传统城镇化模式存在诸多发展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而探索人的城镇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城镇化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农民工市民化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人的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还面临诸多难题。

正视其存在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是切实推进人的城镇化的关键步骤,有利于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人的城镇化;农民工;市民化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好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推进新型城镇化,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点就在农民工的市民化。

因此,实现人的城镇化和地的城镇化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进城农民工实现“职业上从农业到非农业、地域上从农村到城镇、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三维转换,这是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点,也是解决我国现阶段人的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地的城镇化这一问题的着眼点。

1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现实意义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69亿人。

如果按《中小城市绿皮书》的预测,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到2030年,国家需要解决4~5亿农民工的完全市民化问题。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问题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问题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问题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实施,其核心任务是推动农民向城镇转移并实现市民化。

而土地流转作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实现农地的有效利用和流转,为城镇化提供土地资源。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同时对人口流动也会产生影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流转问题主要包括资源配置不均衡、土地产权不明确、流转市场不规范等方面。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土地资源紧缺,而一些农村地区土地闲置严重,造成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

土地产权不明确也是限制土地流转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存在导致土地流转难以顺利推进,使流转程序复杂化。

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程度也是土地流转问题的关键,目前土地流转市场不规范,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大,制约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土地流转对人口流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土地流转可以带动人口流动。

农村地区的土地流入城市后,产生了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了人口的流动。

土地流转对农村留守人口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由于土地流转带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使得农村留守人口增多,农村社会结构和家庭格局发生了变化。

农村留守人口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留守人口的老龄化和未成年人的教育、保障等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土地流转也对人口流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方面,土地流转带来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也会给城市带来各种问题,比如城市人口过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压力增大、居住条件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土地流转也会加大农村人口贫困和城乡差距问题。

由于土地流转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不少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补偿款并不足以支撑他们在城市谋生,使得他们面临更大的生活困难和贫困化的风险。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流转问题与人口流动有着密切的关联。

土地流转虽然在促进农村转型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配置不均衡、土地产权不明确、流转市场不规范等问题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

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

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

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

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3)聚集效益佳。

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

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

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

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

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

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义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义有利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于工业化。

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水平首次超过5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低30%左右。

各大中城市约有2.5亿农民工,相当一部分没有稳定的就业和固定居所。

即使一些已经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村户籍居民,也难以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成为被边缘化的“市民”。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有利于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就业、子女上学、公共服务、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让这部分农民在城市能够定居下来、发展得好。

这对于促进投资和消费、进而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创新社会管理。

大量的流动人口对我国社会管理提出很大挑战。

如何调动流动人口建设流入地的积极性,保障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各项社会福利,让流动人口不至于因心态失衡引发行为失控,已经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可回避的紧迫问题。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证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居民依法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各级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土地的生活保障功能,但其作为生产资料的经济发展功能尚未充分体现。

人多地少的农村土地供求状况造成过多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耕地上,农民难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来实现增产增收。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减少农村人口。

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万元,为1:3.43,而国际上通常城乡差距是1:1.5。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

关于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深入了解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和问题,探索推进市民化的有效路径,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状(一)农业转移人口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截至_____年,我区农业转移人口数量已达到_____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_____%。

(二)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中,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比例逐渐增加。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加大了对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力度,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技能和竞争力。

(三)居住条件逐步改善部分农业转移人口通过购买商品房、租赁住房等方式在城镇定居,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此外,政府也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为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住房保障。

三、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问题(一)户籍制度改革仍需深化尽管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和障碍。

如一些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仍然较高,农业转移人口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仍存在差距。

(二)就业质量不高农业转移人口大多从事低技能、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就业稳定性差,职业发展空间有限。

同时,他们在就业过程中还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不足、工资拖欠等问题。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镇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供给能力还不能满足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

例如,学校学位紧张,导致农业转移人口子女入学难;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融入城市困难由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等原因,农业转移人口在融入城市社会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他们在社交、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压力,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

四、推进我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建议(一)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大城市落户门槛,简化落户手续,逐步消除户籍制度背后的福利差异。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是关乎未来中国发展命运的重大抉择。

由于历史的规制和现实的要求,政府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而政府的角色定位将直接影响城镇化的质量和成败。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不应该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揽的管制者和建设者,而应该是全新理念的提倡者和实践者、科学规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完善者、公民权利的守护者和仲裁者。

这些既是对政府角色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标签:新型城镇化;政府;角色;定位21世纪是城市化的新纪元。

美国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断言:“21世纪有两件大事影响了人类进程,一件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另一件是中国的城镇化。

”[1]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化规模之大、影响程度之深。

党的十八大以后,新型城镇化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积极引导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按照徐勇教授的观点,当前的城镇化有三种类型,即市场推动型的城镇化、工业推动型的城镇化以及政府推动型的城镇化[2]。

无论这三种中的哪一种,政府在其中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城镇化战略的日益凸显,意味着原来主要由市场(企业)推动的城镇化,将更多地转变为政府推动的城镇化;意味着政府将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

因此,政府的角色如何定位,直接关系城镇化的质量和成败。

为此,笔者认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应该有明确的界定,政府的权力应该有清晰的边界。

也就是说,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应当致力于全新理念的提倡和实践,致力于科学规划的制订和执行,致力于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完善,致力于公民权利的守护和仲裁。

一、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一)全新理念的提倡者和实践者理念是指导思想,是行动指南。

新型城镇化要有新的理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让农村人口市民化
作者:易宪容
来源:《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第04期
命题三:农民变市民的重要性及解决之道
城镇化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让农民进城及农民的市民化。

单纯的城市版图扩张绝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长足进展。

而近期,城镇化更被决策层赋予了新的内涵。

也就是说,无论是2013 年还是未来几年,政府都会把城镇化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增长之动力。

并通过城镇化来带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

或如有人所说,城镇化将是未来经济发展之红利。

农民变市民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十八大后,新一届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未来经济发展之重心及经济增长之动力,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方向也是对的,也与现代文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相合拍。

笔者认为,政府还应把“城镇化” 推进一步,使之变为“城市化”。

也就是说,我们“城镇化”的核心,不仅仅是让农民走出来到离农村不远的乡镇居住,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实现产业的转型,同时完善乡镇城市服务功能。

此外,就当前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态势来看,不仅城乡之间存在严重差距,而且地方与地方之间、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未来中国城市的发展也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对把城市化的发展仅是限制在“镇”上,根本就无法满足中国现实城市化的发展要求。

只有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城市化”才能使传统的农村与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得以调整及融合,并满足现代中国多元化的城市发展要求,才能让农民真正进入城市,让农民人口真正地市民化。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到,城市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农村居民转换为城市居民,并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实现个体城市社会化的转化。

如果没有让农民进城并让他们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并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那么这种城市化并不是真正的城市化。

比如,尽管当前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务工,但他们在城市没有根基,没有所必需的住房、城市身份、平等就业与教育机会等,只能从事最低收入工作等。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1.3%,但按户籍人口仅约为35%。

两种人口统计相差16.3%,或者说有1.8 亿农民没有进城。

正如不少研究者指出,当前中国的这种城市化只是“伪城市化”,农民进城也只是“过客”,而没有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可见,城镇化的核心或实质就是让农民进城及农民的市民化。

这种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反映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空间扩张,景观、社会及生活方式等新的城市环境的形成。

在这种过程
中,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向城镇聚集,并在这种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中同时把城市的生活方式向城市周边扩散,并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演进过程中形成新的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等。

也就是说,如果城镇化不能让农村人口城市聚集、中小城市人口向大中城市聚集,让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而仅是建筑更多的钢筋水泥空盒,那么这种城镇化不仅是伪城镇化,也不可能成经济增长之动力,是不可持续的。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十分有新意的提法,是目前所提倡的有质量的城镇化。

如果这样,这种城镇化将成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因为农民进城,不仅需要提供大量的基本居住条件或住房,而且会完全改变农民生活方式、消费与收入水平,真正改变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在这里,不仅会生发出大量的农村居民对住房的消费需求,而且也能够让进城后的农民各种消费水平全面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就业机会增加。

国内城市就能够在这个过程扩张与发展,它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巨大消费的新增长点。

如果农民进城享有平等的教育与就业机会,如果农民收入水平全面提升,只要现有的农民居民消费水平达到当前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中国会涌现一个巨大的消费需求,至少要让中国GDP 增长要翻一倍以上。

同时,在这种城镇化过程中,也是农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及土地使用方式等发生重大变革的节点。

因为,农民进城就可让农民土地重新集约流动与经营,中国现代新农业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现实。

可以说,只有实现了让农民真正成为市民的城镇化才能真正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消费增长点及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之动力。

单纯的城市扩张绝不是新型城镇化
最近关于城镇化的讨论与信息蜂拥而来。

这些讨论的重点都放在城镇化增加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增加,放在农民进入城市住房需求增长、城市化将培养6 亿中产阶层的消费等方面。

这种对城镇化的理解,与最近中央所强调的城镇化的含义有较大偏离。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无论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基本上都把“城镇化”看作是未来经济增长之动力。

而这种城镇化更多的是城市版图的扩张(比如城市群的出现)、城市基本建设投资增加、城市人口增加所带来的住房需求成长等。

可以说,这仅是对早几年城镇化的理解与延伸。

如果说未来中国的城镇化是所谓的城市版图的扩张,那么这种“城镇化”要走多远是不确定的。

就当前全国所掀起城镇化进入“炒版图”概念的现象来看,实际上与中央政府所提倡的有质量的城镇化是有很大差别的。

因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城镇化是有质量的城镇化。

即“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其中包括构建科
学合理的城市布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我们应该看到,有质量的城镇化的核心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但实际上,当前各地方及政府职能部门所强调的城镇化与有质量的城镇化是不同的。

比如,当前国家部门所强调的打造新的城市群,地方政府所提出加快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建设、要求建筑业总产值如何突破、提倡打破行政区约束进行跨地区资源配置及打造地方特色的城镇群建设等,基本上仍然是在前十年的城市发展思路走。

即这种城镇化仅是强调城市扩张,并以此扩张来带动整个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及带动相关产业成长与繁荣。

虽然这样的城镇化可把生态文明融入到城镇化过程,建设智能、绿色、低碳的现代住宅,但是,这仅是在旧有的思路加上一个技术性的建筑标准,而这些内容只要相关部门颁布一个新的建筑标准,并没有真正把握有质量的城镇化的核心。

总之,有质量的城镇化最为核心的应该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是要让农民进城。

而要让农民进城,政府的经济政策并非就城市空间的扩张上,而应该对中国当前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制度等进行改革,以便为农民转换成为市民创造条件。

只有这样,农民才能进城,才能让有质量的城镇化得以实现。

否则,中国城镇化仅是“炒版图”概念,既无法发展繁荣,也不可持续。

(原载于《投资北京》杂志,作者系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