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质量认证标准与执行CCC内部质量审核
c认证CCC工厂审查准备要求
![c认证CCC工厂审查准备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e1797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6.png)
C认证CCC工厂审查准备要求什么是C认证CCCC认证CCC是指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中国政府对进入中国市场销售的一系列强制性产品进行质量与安全性审核的制度要求。
C认证CCC涉及范围广泛,包括电子、机械、化工、汽车等大部分工业制品。
在中国市场,凡是需要上市、销售的商品都必须通过C认证CCC审批。
未通过C认证CCC审批的商品不得销售和广告宣传。
工厂审查准备要求C认证CCC工厂审查准备是指为了符合C认证CCC”工厂审核”有关标准要求而准备的一系列工作。
C认证CCC审查是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保障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工厂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实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C认证CCC审查是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进行审核,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实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具有全面规范化和标准化的优点。
因此,工厂在准备C认证CCC工厂审查时,要尽可能地完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2.组织专人负责C认证CCC审查准备C认证CCC审查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企业难以全部理解和实现。
因此,必须明确责任,对审查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将审核的要求分解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进行跟踪。
3.详细准备企业文件资料C认证CCC审查不但要求有严格的安全措施,还要对制造工艺、原材料和成品进行详细的资料准备。
因此,在C认证CCC审查准备中,要对以下方面进行详细准备:企业资质证明、产品图纸、质量标准、外观及安全特征、安全规格、制造工艺、质量检测等资料准备。
4.加强现场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工厂应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和安全,防止出现问题引起企业信誉及产品质量问题。
在审查前和审查过程中都应注意现场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审查要求。
C认证CCC工厂审查准备要求较为严格,企业在准备工作时需认真对待,并分别按照要求进行配合。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认真对待审查准备工作,才能最终通过审查并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内部审核检查表(CCC内审检查表)
![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内部审核检查表(CCC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d96af0a3b9d528ea81c7794d.png)
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内部审核检查表(CCC内审检查表)(□环境□3C质量)受审核部门:3C质量负责人注:“审核结果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表示(有不符合时要记录不符合内容,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不适用部份用“/”表示。
表单编号:THQF-ISO-04 A0 16.01.19 保存期限:3年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内部审核检查表(□环境□3C质量)受审核部门:采购注:“审核结果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表示(有不符合时要记录不符合内容,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不适用部份用“/”表示。
表单编号:THQF-ISO-04 A0 16.01.19 保存期限:3年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内部审核检查表(□环境□3C质量)受审核部门:生产注:“审核结果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表示(有不符合时要记录不符合内容,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不适用部份用“/”表示。
表单编号:THQF-ISO-04 A0 16.01.19保存期限:3年CCC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内部审核检查表受审核部门: 生产注:“审核结果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表示(有不符合时要记录不符合内容,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不适用部份用“/”表示。
表单编号:THQF-ISO-04 A0 16.01.19 保存期限:3年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内部审核检查表受审核部门:技术注:“审核结果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表示(有不符合时要记录不符合内容,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不适用部份用“/”表示。
表单编号:THQF-ISO-04 A0 16.01.19保存期限:3年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内部审核检查表(□环境□3C质量)受审核部门:生产注:“审核结果栏”:符合“○”,轻微不符合“△”,严重不符合“×”表示(有不符合时要记录不符合内容,并要求受审核部门当事)人签名确认。
CCC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CCC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https://img.taocdn.com/s3/m/f31c4fb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e.png)
五、审批结论
能够持续满足认证要求
编制人/日期Biblioteka 审批人/日期不符合项报告
ZBR-28
受审核部门
综合部
部门负责人
内审员
审 核 日期
一、不符合事实描述
未收集关于国家认监委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注销、暂停、撤销实施规
则的公告
审核员:
二、不符合标准条款
不符合“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中条款 第 2.1 条的要求。
检查结论 符合 不符合
1. 确保执行认证用标准或技术要求
符合 不符合
1 职责
2.确保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要求
3.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缺 认,不加贴认证标志
符合 不符合 符合 不符合
2.1 工厂应具 备以下文件
4.与认证机构保持联络并协调有关认证事宜
5.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 其实施和保持 6.认证/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符合
不符合
检查条款
检查内容
工厂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的标识、
7 不合格品的 隔离和处置进行控制,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
控制
检测,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建记录
检查结论 符合 不符合
8 内部质量审 核
9 认证产品的 一致性
10 产品的包 装、搬运、储
存
8.1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程序,确保 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 质量体系审核结果 8.2 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 诉,应保存记录,并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 工厂应对生产的产品与提交认证检验合格产品的一致 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9.1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产品的受控零 部件/材料与提交申请认证的受控零部件/材料备案清 单保持一致,如有变更应向认证机构申报确认。 9.2 工厂应保证产品规格型号、铭牌、说明书、包装符 合相应标准要求,并与申报认证产品一致。
C质量认证标准与执行—最新CCC认证控制程序
![C质量认证标准与执行—最新CCC认证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746e0d867ec102de3bd890d.png)
1目的通过加强对产品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的设计、生产和服务过程及认i正的申报和认证标志的设汁、使用和管理等的控制,使产品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的要求和国家行业的安全标准及中国强制认证要求。
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一致和认证标志的正确使用.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列入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的我公司产品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的设计、生产、服务过程和产品认证过程及取得认i正证书后(3C认证)的维持和认证标志的使用。
其它产品认证参照执行。
3定义无4职责公司质量总监任公司质量负责人,对本公司的质量负责,并组织制左与产品认证有关的质量体系的各项活动程序和检査实施情况4.2质疑负责人职责4.2.1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左》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组织开展产品认证工作:4.2.2根据有关法规及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建立产品认证组,并指左负责认证联络的工程师。
4. 2. 3组织制订与产品认证有关的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并审批,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4. 2. 4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4. 2. 5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4. 2. 6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4.2. 5对重大质虽问题在向总经理报告的同时,有权向认证机构报告:4.3产品认证组职责产品认证组归属研发中心4. 3.1熟悉产品认证有关法规、标准、产品认证规则和程序,负责办理申报产品认证手续,并负责认证报批文件资料的归档。
4. 3. 2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产品认证信息。
4. 3.3独立、公正地执行产品认证规则和程序,与研发工程师协调与产品认证有关的关键性材料的设计、更改、代用和其它方而设计:4.3.4,如研发中心、采购等部门对认证产品提岀更改要求时,在更改获得有关部门人员确认后,负责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确认批准,未经批准有权制止更改代用:4. 3.5协助品管部、生产部对产品认证后一致性及认证标志的使用进行控制,如发现与型式试验报告不一致的问题时,及时反映有关部门和公司质呈:负责人,4. 3. 6在产品认证期间及认证后监督复査中积极主动配合审査组的工作:4. 3. 7负责模压、印刷认证标志的申请工作及认证标志的申购工作。
CCC内审检查表
![CCC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642ee5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0.png)
1.2
5.0管理职责
询问各岗位人员能力与否符合规定;当资源发生变化时,与否采用措施保证资源满足认证产品稳定生产(理解近一年来工厂配套设施旳变化状况,特别是强检项目必备设备旳配备状况)
3
1.2
6.3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询问质量负责人与否有能力胜任?
4
1.2
6.3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询问公司资源与否充足、合适、如何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
6
10
7.5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
有无顾客对产品旳投诉,特别是对认证产品不符合原则规定投诉?若有,采用了何种措施?
有关文献与否确认对生产过程中对环境规定?如有,生产现场与否已满足规定?
11
4.4
6.2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查阅生产部与否有效版本旳《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2
4.4
6.2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查看生产设备维修计划和多种记录(3~5份)确认其计划实行旳符合性和有效性
13
4.5
与否明确了生产过程中产品一致性旳检查项目?有无文献规定?
14
7
8.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生产现场对不合格品如何控制?
15
7
8.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抽查不合格品记录(3-5份),对照现场确认与否符合规定规定(标记\隔离\处置)?
16
7
8.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抽查返工(修)品记录,确认其操作与否按规定执行?
17
7
8.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对需要采用纠正旳/或避免措施旳不合格品与否按规定采用了相应有效措施,效果如何?
询问总检及进货检查人员与否按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了控制
27
7
8.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电线电缆产品CCC认证工厂检查各条款不符合项常见常见问题总结
![电线电缆产品CCC认证工厂检查各条款不符合项常见常见问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898114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b.png)
电线电缆产品CCC认证工厂检查各条款不符合项常见常见问题总结一、职责和资源1、在检查认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时,发现:企业于2006-9-27取得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200601010516XXXX,已在产品上印有CCC标志。
已申请印刷/模压批准,形式发票编号:SQ28178,尚未汇款取得批准书。
不符合认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不符合条款:第1.1c)条2、在检查认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时,发现:在公司成品仓库中存放有:ZR-BV 450/750V 2.5 (生产日期2010-2-25 数量:蓝39卷×200m;绿40卷×200m;黄绿双色40卷×200m;黄色42卷×200m;白10卷×200m;红40卷×200m),其产品表面印字“ZR-BV 450/750V 2.5 CCC 上海XXX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该型号产品不属于CCC认证范围,但在该产品及其在产品每卷上均有一张合格证,合格证上也均印刷有CCC标志。
不符合认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要求。
不符合条款:第1.1c)条3、在检查现场资源时,发现:GSD5kV高压试验台(编号:2404)未安装试区周围应有金属接地栅栏,进出口门连锁,不能满足人员安全和防护要求。
不符合GB/T3048.8-1994中有关高压试验场地的要求。
不符合条款:第1.2条4、在检查现场资源时,发现:检测设备缺少符合JB/T4278.10-1993标准要求的工频火花机。
GSD5kV高压试验台(编号:2404)未安装试区周围应有金属接地栅栏,进出口门连锁,不能满足人员安全和防护要求。
不符合GB/T3048.8-1994中有关高压试验场地的要求。
检验试验人员的能力不满足本职工作的要求,不能进行结构尺寸的测量。
不符合条款:第1.2条二、文件和记录1、在检查文件和记录时,发现:企业外来文件缺:关键原材料标准(铜导体、PVC电缆料)。
CCC认证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CCC认证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b8d87d7855270722182ef748.png)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1.目的明确内部质量审核的控制要求和职责分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为质量保证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2.适用范围适用于质量体系中内部质量审核活动的控制和实施。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内审活动的总体控制和管理。
3.2内审组长负责内审的实施、编制内部审核报告及组织跟踪验证。
3.3各岗位人员负责职能范围内接受审核的准备工作,以及审核后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跟踪自查。
4.工作程序4.1本公司定期对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内审每年不少于一次,当发生重大质量问题或大量顾客投诉时,应增加内审频次。
4.2本公司应依据质量保证目标运行的情况、审核活动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及重要程度以及前一次内外部审核的结果,过程的业绩及顾客、第三方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的投诉等综合情况策划编制《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由审核组长编制,质量负责人批准。
4.3审核组应按计划组织审核。
现场审核时按见面会现场审核总结会的程序进行。
现场审核做好记录。
审核员应具有审核资格,且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开具《不符合项报告》。
4.4审核结束,审核组应提交内审报告给质量负责人。
4.5存在不符合项的责任人须针对《不符合项报告》的内容和要求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所采取纠正预防措施情况由审核员跟踪验证。
4.6内部质量审核过程中形成的质量记录应妥善保管,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5.相关文件5.1 Q/JY-QP-0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5.2 Q/JY-QP-013《产品变更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6.1 Q/JY-QR-025《内审计划表》6.2 Q/JY-QR-026《内审现场记录》6.3 Q/JY-QR-027《不符合项报告》6.4 Q/JY-QR-028《内审报告》。
C认证条件、流程及相关规程
![C认证条件、流程及相关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951a719e3143323868936e.png)
3C认证流程一、CCC认证申请步骤1、向指定认证机构提交意向申请书,应包括如下内容:申请人信息,制造商信息,如: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方式等;生产厂信息(包括质量体系的状况和体系获证情况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商标等;另外,还需提供产品的相关资料,如:产品说明书、使用维修手册、产品总装图、工作(电气)原理图、线路图、部件配置图、产品安全性能检验报告、安全关键件一览表等。
报关,报检若申请的产品是电工产品,需做电磁兼容型式试验,还需补充提供下述技术资料1. 电磁兼容性技术标准;2. 可能影响安全性能的产品变更情况说明;海关事务论坛3. 产品电磁兼容性能检验报告(按型号提供);4. 所有的有电磁兼容要求的电磁兼容关键件一览表。
报关报检,外汇核销,出口退税,通关咨询如果所申请的产品是已获证型号产品的变更,或与已获证产品有联系,申请人应在申请书中做出说明。
报关报检,外汇核销,出口退税,通关咨询2、原则上按型号提出申请。
不同生产厂生产的同型号产品或同一生产厂在不同地点生产的同型号产品,应分别申请。
报关报检,外汇核销,出口退税,通关咨询3、CCC认证机构会同分包实验室审查申请资料后,划分产品单元,并就检测所依据的标准、检测项目和所需样品数量同申请人达成一致意见后,由分包实验室向CCC报产品检测费用。
报关报检,外汇核销,出口退税,通关咨询4、CCC认证机构会同业务代表根据生产厂的质量体系状况,确定生产厂质量体系的审核天数,并确定相应的体系审核费。
海关事务论坛5、CCC认证机构向申请人寄发CCC产品认证报价单。
报价单包括认证收费的详细内容、产品名称型号、检测标准和样品数量等。
6、申请人在报价单上签字盖章并返回后,CCC认证机构向业务代表下达任务通知书,委托业务代表与申请人签订认证合同,并向申请人发正式申请书。
申请书中包括有需补送的资料、申请方的责任及需附送的《质量体系情况调查表》等。
报关,报检1. 申请人已按照要求填写好并签字盖章后,返回报价单、正式《申请书》和产品认证合同;2. 申请人已提交所有要求的申请资料;3. 申请人已按照送样清单将样品送到指定地点;4. 申请人按合同约定的方式支付相关费用。
3C内审一整套资料汇编
![3C内审一整套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b0fbf1be0c22590103029d7d.png)
3C内审资料 编制:批准:二Ο一九年六月十五日年度内审计划计划人:批准人:计划日期:2019.01.05 批准日期:2019.01.05内审实施计划及通知SRD-025 第2次 为确保认证产品符合CCC认证要求,公司将于2019年06月15日进行全面检查,请各部门认真准备并指派专人在审核时作为代表/陪审员接受审核。
现发审核计划给各部门,如有异议,请于06月15日前报综合部。
为使内审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请各部门积极协助,给与有关人员以时间及资源上的支持和配合。
1 审核目的:验证公司现行质量体系与《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的符合程度及有效性;检查公司持续稳定的生产能否符合认证要求,检查公司现场生产的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
2 审核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本公司程序文件及质量管理体系其他文件。
3 审核范围: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场所和过程;4 审核覆盖产品:体系覆盖的所有产品。
5 审核时间:2019年06月15日首次会议时间:06月15日08时00分末次会议时间:06月15日17时00分6 审核组成员:组长:(A)组员:B) (C) 指导老师: (全程参与)7 现场审核期间请被审核方有关人员参加下列活动:首、末次会议:最高管理者或其他代表及与审核有关的管理人员参加。
审核活动:按审核日程安排,被审核方有关人员在本岗位。
SRD-026审核员:日期:2019年06月15日SRD-026审核员:日期:2019年06月15日SRD-026审核员:日期:2019年06月15日SRD-026审核员:日期:2019年06月15日SRD-026审核员:日期:2019年06月15日。
CCC内审报告
![CCC内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8a5006a6c30c2259019e98.png)
内审报告BZDQ/JL—8.2—05 审核目的:检查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及3C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充分性、有效性、满足外部审核准则的程度。
内审依据:GB/T 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BZDQ/SC—2006《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审查要求、《3C强制认证使用控制程序》,支持性文件、合同、适用的法律法规。
内审范围:管理手册(原《质量手册》)及3C认证产品覆盖的所有部门、场所、过程内审组成员:组长:组员:本次内审采取了逐个部门进行内审的方式,共进行了2天,在这2天的时间里,审核组一行4人,严格依照内审检查表、内审日程安排,对各受审部门进行认真的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我公司从2007年度内审及外审后继续贯彻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改版《管理手册》,组织学习《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在经过近1年的运行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一、进一步完善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及3C程序1.本公司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确定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质量方针,体现了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体现了满足顾客要求和持续改进,能够满足标准5.3要求;所制定的质量目标切合实际,并按照5.4.1条款要求,将此目标进行了分解。
2.按照标准要求及公司实际运行情况修订了《管理手册》。
3.通过审核发现这些体系文件运行基本符合要求,有的地方还值得通过“PDCA”循环改进,ISO9001标准的要求执行效果良好,关于3C产品一致性的要求得到了很好落实。
二、提供了充分的资源1.本公司组织机构能够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部门设置合理,人员配备齐全,并与时俱进的对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进行修订,目前人员配备基本满足各岗位及本公司发展需要、所制定的培训计划执行良好。
2.基础设施健全、充分:生产用的机械设备、检验设备、计量器具、运输车辆、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等完好、充足,为正常工作提供了保障。
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d97504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f.png)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本文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CNCA-00C—005)中规定的通用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各类产品的具体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详见认证机构发布的各类产品的《强制性产品认证认证实施细则》中的相关要求)】工厂是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其质量保证能力应持续符合认证要求,生产的产品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保证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
1 职责和资源1.1 职责工厂应规定与认证要求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并在本组织管理层中指定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应使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确保本文件的要求在工厂得到有效地建立、实施和保持;(b)确保产品一致性以及产品与标准的符合性;(c)正确使用CCC证书和标志,确保加施CCC标志产品的证书状态持续有效。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质量负责人可同时担任认证技术负责人。
1。
2资源工厂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检验试验仪器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认证依据标准要求产品的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认证质量有影响的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应建立并保持适宜的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和设施。
对于需以租赁方式使用的外部资源,工厂应确保外部资源的持续可获得性和正确使用;工厂应保存与外部资源相关的记录,如合同协议、使用记录等。
2 文件和记录2。
1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确保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必要的外来文件和记录进行有效控制。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不低于该产品的认证依据标准要求。
对可能影响产品一致性的主要内容,工厂应有必要的图纸、样板、关键件清单、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等设计文件,并确保文件的持续有效性。
2.2 工厂应确保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及使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2.3 工厂应确保记录的清晰、完整、可追溯,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与质量相关的记录保存期应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在本次检查中能够获得前次检查后的记录,且至少不低于24个月。
CCC质量认证标准与执行26
![CCC质量认证标准与执行26](https://img.taocdn.com/s3/m/a2d08e9ca8956bec0875e30d.png)
4.1.3 与质量活动有关的记录: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记录、设计和开发、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记录、供应商评价记录、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记录、不合格品控制记录、质量计划相关记录、服务及顾客投诉记录等。
4.6 记录的保存期限
按产品实际使用的有效期确定保存期限,并记于“质量记录清单”中。对于保存期超过三年的记录,可集中保存于档案室,但需标识清楚所属的部门、记录的名称和年份。
4.7 记录的借阅
4.7.1 借阅记录时,应登记并规定归还日期。必要时需经部门主管批准后方可借阅。
4.7.2 借阅的记录不得更改、遗失、损坏和拆页。
4.9.3 修订记录应同时在“质量记录清单”中注明失效日期与生效日期。
4.10 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产品的变更。
5 相关文件
5.1 Q/DQ·RH-QP03-2003《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Q/DQ·RH-QR04-01质量记录清单
3 职责
3.1 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质检部,主管领导是质量负责人。
3.2 质检部负责产品实现的过程、监视和测量、计量、审核和评审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记录的管理。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管理。
3.4 记录的填写人员对记录的真实、准确、清晰和完整性负责。
4 程序
4.1 记录的X围
4.1.1 凡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的记录、报告以及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均属于记录X围。
4.8.3 需做永久保存的记录,由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记录上标注“永久保存”字样。
CCC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CCC内部质量审核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439c60335727a5e9856a61d9.png)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CCC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1.目 的
为明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程序,并审查质量活动及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验证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适 用 范 围
本程序适用于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3.引 用 文 件
3.1 DXC-23 《管理评审程序》
3.2 DXC-25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 职 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任命内审组长,并批准每次内审计划;
4.2 内审组长负责组织每次内审活动,包括制订审核计划、编制审核清单、实施审核、
提出审核报告及不符合项的验证、结案;
5.程 序
5.1 内部质量审核一般每年二次;
5.2 管理者代表任命每次内审组长;
5.5 内审组长组织每次内审活动;
5.5.1 组织内审员制订内审计划,内审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5.5.1.1 审核目的、范围、日期;
5.5.1.2 审核的依据;
5.5.1.3 受审核的部门、审核的主要项目、时间安排及审核员分工等。
ccc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ccc质量管理体系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5cb9a3b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8.png)
ccc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CCC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不合格品的控制:生产者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检测。
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并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2. 内部质量审核:生产者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
对生产者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3.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生产者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生产者应制定关键元器件、零部件的清单,明确它们的供应商、材质。
生产者应建立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4. 包装、搬运和储存: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管理体系标准。
C认证内审检查表范例
![C认证内审检查表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690251d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a.png)
公司名称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公司名称
CCC认证内审检查表。
CE FCC CCC认证标准
![CE FCC CCC认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e3efc1ffc4ffe473368ab50.png)
CE 认证基本知识1 CE 标记CE-MARKING 即 CE 标签,贴在产品显著位置,以表明产品符合欧共体相关标准.具 有 CE-MARKING 的产品无须进一步检验便可在欧盟成员国销售.产品上的 CE 标记意味着 厂商宣布了该产品已达到相应指令的基本要求, 同时, 也意味着该产品可以在欧盟地区合法 销售. 无 CE 标签的产品,不准进入欧盟市场.这是欧盟关于市场准入的强制性措施.CE 标 签符号如下:2 CE 认证具有市场准入和抗风险两重性CE 认证具有市场准入性: CE 标记认证是产品进入欧盟国家及欧盟自由贸易协会国家市场的通行证. 为各国产品在 欧洲市场进行贸易提供了统一的最低技术标准,简化了贸易程序. 欧盟委员会强制性地规定: 何国家的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都必须是已获得 CE 认证的产品.没有进行 CE 认证的 产品是不得进入欧盟市场的. CE 认证具有抗风险两重性: CE 认证是对产品质量最有效的保证,贴有 CE 标记的产品将减除或降低产品在欧洲市 场上的将要出现的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 1.被市场监督机构查核不符合基本安全与卫生要求的风险; 2.被消费者协会或该类保护团体指控的风险; 3.出于竞争而被同行指控的风险等产品的生产商必须对这些风险承担法律责任和赔偿 责任. 欧洲法律规定: 对于被查证核实的擅自行销者,处罚从重.向由欧盟成员国批准的认证机构申请进行 CE 标记认证,可以最大程度地获取市场监督机构的信任,并能有效地预防那些不负责任的 指控情况的出现,在面临诉讼的情况下,CE 认证标志将成为有力的技术证据.3 CE 标记认证须完善的文件出口商在出口产品之前需准备完整的技术构成档案文件(TCF) ,其中应包含如下文件: · 检验报告 · 符合声明(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 · 相关证件复印件 · 描述产品的技术性文件 · 工厂的质量保证文件 · 由指定机构确认声明(COC--Confirmation of Confomity)CE 标记的适用(国家)范围奥地利,比利时,丹麦,英国,芬兰,法国,德国,希腊,意大利,爱尔兰,荷兰,葡 萄牙,西班牙,瑞典,卢森堡,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等十八国.4 有关产品 CE 标记认证的新方法指令针对不同种类的产品,CE 目前包括二十五条技术指令.它们分别为: 简单压力容器,玩具,建筑产品,电磁兼容,机械,个人防护设备,非自动称量仪器, 可移植医疗器械,普通医疗器械,燃气炉具,无线电及电信终端设备,锅炉,民用爆破器材, 低电压,通讯卫星地面站,升降设备,使用爆炸性气体的设备,娱乐用船只,非简单压力容 器,载人的索道装置,体外诊断医疗器械,航海设备,由液体或气体燃料燃烧的新型热水锅 炉,跨欧公共高速列车系统,家用电冰箱或电冷柜及组合节能性能.5 欧盟委员会颁布的 CE 标记指令类别基本指令: 它适用于所有产品的制造商,涉及的范围包括贸易,强制性责任和其他许多问题.真正 理解这些指令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产品已经被强制执行这些指令的制造 商.例如:CE 认证,符合性评估,通用产品安全和产品的义务,这些指令的适用范围非常 广,有些会涉及大部分的产品和供应商,如通用产品安全指令和符合性评估程序及 CE 认证 准则等等. 通用指令: 涉及的则是某一专业范围内的产品,如针对低电压产品的 LVD 指令及针对会产生电磁 干扰的产品的 EMC 指令.专业产品指令:专门适用于一些特定的产品,如电信设备和医疗 设备等危险性较高的产品. CE 证书如下:CCC 认证CCC 认证的概念 产品质量认证— 是由经认可的产品认证机构,依据规定的认证程序和特定产品的认证 标准(产品技术标准和质量体系标准)对认证产品进行检测,并对其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进行 审核,确认合格后发给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过程. 强制性产品认证— 国家对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安全,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施强 制认证制度,国家定期发布《强制认证产品目录》 ,在"目录"中的产品只有通过强制性认证, 才可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 我国原有强制性认证包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电工委员会实施的"长城"标志认证 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施的"CCIB"标志认证.随着我国加入 WTO,各项与贸易有关的 活动(包括产品认证)必须在 WTO 的规则下进行,以适应 WTO 的要求.2001 年经国务院 决定把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 组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并成立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统一负责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对于国家实施强制性认证的产品, 由国家认监委公布统一的产品目录, 确定统一的产品技术 标准和认证实施程序,制定统一的认证标志,规定统一的收费标准.中国强制认证 CCC 标志— 根据我国加入 WTO 的承诺和体现国民待遇的原则,国家对强制性产品认 证使用统一标志.新的国家强制性认证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英文缩写"CCC".中国强制认证实施后,取代原来的"长城 CCEE"和商检的 "CCIB"标志.目前的"CCC"认证标志分为四类,分别为: 1,CCC+S 2,CCC+EMC 3,CCC+S&E 4,CCC+F 安全认证标志 电磁兼容类认证标志 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标志 消防认证标志上述四类标志每类都有大小五种规格. 认证规则和程序 1 适用范围 1)CNCA-01C-014:电动工具; 2)CNCA-01C-016: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 3)CNCA-01C-017:音视频设备; 4)CNCA-01C-018: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EMC) ; 5)CNCA-01C-019:卫星电视广播接收机(EMC) ; 6)CNCA-01C-020:信息技术设备; 7)CNCA-01C-021:金融及贸易结算电子设备(EMC) ; 8)CNCA-01C-022:照明电器; 9)CNCA-07C-031:电信终端设备2 引用文件 1)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 2)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 3) 《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 ; 4)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动工具 (CNCA-01C-014:2001); 5)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CNCA-01C-016:2001); 6)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音视频设备 (CNCA-01C-017:2001); 7)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音视频设备-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设备与部件(电磁兼容) (CNCA-01C-018:2001); 8)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音视频设备-卫星电视广播接收机 (电磁兼容)(CNCA-01C-019:2001); 9)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技术设备(CNCA-01C-020:2001); 10)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技术设备-金融及贸易结算电子设备 (电磁兼容) (CNCA-01C-021:2001); 11) 《电气电子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照明电器 (CNCA-01C-022:2001); 12) 《电信设备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电信终端设备 (CNCA-07C-031:2001).3 认证的基本环节 3.1 认证申请和受理 3.2 型式试验 3.3 初始工厂审查 3.4 认证结果评价和批准 3.5 获证后的监督FCC 认证介绍FCC(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1934 年由 COMMUNICATIONACT 建立是美国政府的一个独立机构, 于 直接对国会负责.FCC 通过控制无线电广播,电视,电信,卫星和电缆来协调 国内和国际的通信.涉及美国 50 多个州,哥伦比亚以及美国所属地区,为确保 与生命财产有关的无线电和电线通信产品的安全性,FCC 的工程技术部 (Offic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负责委员会的技术 支持,同时负责设备认可方面的事务.许多无线电应用产品,通讯产品和数字产 品要进入美国市场,都要求 FCC 的认可.FCC 委员会调查和研究产品安全性的 各个阶段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同时 FCC 也包括无线电装置,航空器的 检测等等. 根据美国联邦通讯法规相关部分(CFR 47 部分)中规定,凡进入美国的电子 类产品都需要进行电磁兼容认证(一些有关条款特别规定的产品除外),其中比 较常见的认证方式有三种:Certification,DoC,Verification. 这三种产品的认证方式和程序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产品可选择的认证方式在FCC 中有相关的规定.其认证的严格程度递减.针对这三种认证,FCC 委员会对各试验室也有相关的要求. 目前, 美国已连续几年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美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因此对美出口不容小觑.美国的产品技术标准,进口法规的严谨堪称世界第一, 了解美国市场准入规则将会帮助我国产品进一步打开美国市场. 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管理进口和使用无线电频率装置,包括电脑, 传真机,电子装置,无线电接收和传输设备,无线电遥控玩具,电话,个人电脑 以及其他可能伤害人身安全的产品.这些产品如果想出口到美国,必须通过由政府授权的实验室根据 FCC 技术标准来进行的检测和批准.进口商和海关代理人 要申报每个无线电频率装置符合 FCC 标准,即 FCC 许可证.FCC 认证流程1.符合性声明:产品负责方(制造商或进口商)将产品在 FCC 指定的合格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做出检测报告,若产品符合 FCC 标准,则在产品上加贴 相应标签,在用户使用手册中声明有关符合 FCC 标准规定,并保留检测报告以 备 FCC 索要.2.申请 ID,先申请一个 FRN,用来填写其它的表格.如果申请人是第一次申请 FCC ID,就需要申请一个永久性的 Grantee Code.在等待 FCC 批准分发给申请人 Grantee Code 的同时,申请人应抓紧时间将设备进行检测.待准 备好所有 FCC 要求提交的材料并且检测报告已经完成时, FCC 应该已经批准了Grantee Code.申请人用这个 Code,检测报告和要求的材料在网上完成 FCC Form 731 和 Form 159.FCC 收到 Form 159 和汇款后,就开始受理认证的申请.FCC 受理 ID 申请的平均时间为 60 天.受理结束时,FCC 会将 FCC ID 的 Original Grant 寄给申请人.申请人拿到证书后就可以 出售或出口相应产品了.FCC 认证样机1.每个申请认证型号至少提供一台合格样机.(推荐二台或二台以上) 2.提供的样机必须保证是正式合格样机, 其内部电器结构和外观必须和 以后出口的批量样机一致 3.样机上的商标型号必须清晰可靠办理 FCC 认证需提交的资料申请认证产品的生产厂商和申请认证方的全称和详细的联系 通信地址.将提供给用户的认证产品的安装和使用手册的副本. (如该产 品还没有用户手册,则可提供相关内容的草稿副本)产品电气原理图及工作原理说明. (如产品有接地或天线,应 加以描述)有关产品的工作振荡频率表,表中应列出信号的传播路径和 相应振荡频率.其它一些需要说明的产品特点.备注说明 1.相关的文件资料需为中英文两种. 2.为缩短认证周期,提供的资料最好为电子文档形式. 3.在认证过程中,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可能需要企业补交其它额 外相关资料FCC 认证收费标准1. Certification(认可验证) 大多数用于一般无线电产品申请方面. 必须由 FCC 委员会人员审查 实验报告,经核准后发给认可证书. 2. Declaration of Conformity (DoC) 这类申请产品主要针对于 IT 产品和周边辅助设备. 不需 FCC 委员会 人员审查测试报告,厂商可使用自我认证的方式. 自我认证测试报告 必须由经 NVLAP 标准认可实验室发出. FCC Class A 的产品可延用 自我认证方法,申请程序不需经由 FCC 委员会审核.认证方式 Certification Doc 约 25,000 约 17,000 四周 三周备注 该报价含资料 审查, 测试, 报 告和证书费用FCCCFR47 Part15 Part18。
国家ccc认证标准
![国家ccc认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8a533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d.png)
国家ccc认证标准中国ccc认证标准是在2005年颁布的,旨在保护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的安全。
这是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一套认证制度,旨在防止电子电气产品及服务影响社会及环境的安全,保证电子电气产品及服务的安全风险控制到可接受的水平。
这套标准共分为四大条款:一、产品类别、质量要求及安全性要求1、根据《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颁布电子电气产品安全性能鉴定标准目录》,将电子电气产品分为四大类,即基本类、无线电类、电能类、电磁兼容类,每一类都需要符合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定的各类及不同的安全性要求。
2、对于每一类电子电气产品还要符合质量要求,保证产品理论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结构安全,有效的管理及控制措施,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满足安全性要求,并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人身及财产安全。
二、产品检测流程1、产品准备阶段,此阶段包括:收集认质量要求资料;检查认质量要求;检查样品库存及产品编号;编制检测方案;环境条件准备;变送器准备及使用。
2、产品检测阶段,此阶段包括:检查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检查器件校准;观察及测量产品是否满足安全性要求;检查整机极性;测量整机安全及稳定性;测量电池供电系统是否具有可靠性;检测电池漏电;进行持续测试;进行电气安全性测试;3、产品检验阶段,此阶段包括: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认质量要求;检查安全性能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检查整体健康及安全状态;检查贴片及外观质量;检查安全标志及耐力;检查为安全使用提供的说明书的准确性;校验检测结果;1、认证申报阶段,此阶段分为:新申请认证、变更认证、续订认证三类,需要向认证机构提交完整信息及报名;2、审核认证阶段,此阶段分为:文件审核、产品检验、技术交货及售后服务审核,此阶段由认证机构及认证专家组成的审核团队一起完成;3、认证结果宣布阶段,此阶段要求完成认证机构向参与者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报告认证结果。
四、发放标识根据认证结果为完成认证的产品及其维护服务,由国家质技监发放CCC标识,以表明产品安全性及合格性,并维护其安全使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通过策划和实施内部审核,查明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是否符合策划安排及强制性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保证体系内部审核。
3 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聘任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并规定其职责。
3.2 质检部负责制订“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并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3.3 在质量负责人主持下,质检部组织实施审核,编制有关审核的文件、报告和资料。
3.4 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审核,并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措施。
4 程序
4.1 质检部推荐、质量负责人聘任内部质量审核员,被聘人员应具有一定资格、有管理工作经验、熟悉审核工作,并经过培训。
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2 编制年度内审计划
4.2.1 质检部负责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制订“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
一般情况下,每年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所涉及的部门审核1~2次,对重要部门根据总经理的指令
可临时增加审核次数。
4.2.2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由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
a)公司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
b)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变更时。
c)第二、三方审核之前。
d)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之前。
e)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发生顾客连续投诉时。
4.2.3 由审核组长策划审核并编制“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交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
b)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
c)审核组成员。
d)审核时间、地点。
e)受审部门及审核要点。
f)预定时间,持续时间。
g)开会时间。
h)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4.3 审核准备
4.3.1 在质量负责人主持下,成立审核组(一般由3~4人组成),质量负责人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
成员适当分工。
组长负责本次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
内审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3.2 准备审核专用文件:“质量审核通知单”、“质量审核计划”、“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不符合报告”。
4.3.3 收集审核的依据文件:质量体系文件、法律法规、合同、技术标准和有关制度、技术规范、质量计划和管理文件等。
4.3.4 审核组长提前一周向受审核部门发出“质量审核通知”及本次“质量审核计划”。
4.3.5 受审核部门收到“质量审核计划”后,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若对审核日期和审核的主要项目有异议,应提前两天通知质检部,经协商后可以另行安排。
4.4 审核实施
4.4.1 召开首次会议。
a)参加会议人员:公司领导、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与会者签到,并由质检部保留会议记录。
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
4.4.2 审核员根据“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进行现场审核(检查),必要时还要增加相关内容的检查,确保审核的独立性。
4.4.3 审核员通过交谈、阅读文件、检查现场、收集证据,核实被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按规定做好记录。
4.4.4 审核人员填写“质量审核现场检查记录表”,若发现问题,由该项工作的负责人或操作者确认,以保证不符合项能够被理解,以利于纠正。
4.4.5 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召集审核组成员会议,讨论审核结果,确认不合格项,并填写“不合格项报告”。
4.4.6 末次会议
a)参加会议人员:最高领导者、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并由质检部保留会议记录。
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布审核结果,宣读《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宣读不符合报告。
提出制订纠正措施的建议及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
由组织领导讲话。
c)由质检部发放“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到各相关部门。
4.5 审核报告
4.5.1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或授权的审核员)编写,经审核组长签署后,报质量负责人批准。
4.5.2 审核报告的内容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发言人名单。
c)审核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d)不合格项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f)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g)不符合项分布情况。
4.5.3 审核报告发放范围:总经理、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质检部、受审核部门、不合格项涉及的有关部门。
4.6 审核后的跟踪
4.6.1 受审核部门管理者在收到“不符合报告”后,应确保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及其产生的原因,填写“纠正措施报告表”中的纠正措施栏,交审核员和质量负责人确认后,组织实施。
4.6.2 审核员跟踪实施结果(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并填写“纠正措施报告表”中的相应栏目。
必要时,审核组长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以便协调处理相关问题。
4.6.3 对短期内不能纠正的不合格项,责任部门应制订纠正措施计划,交质检部确认。
审核员对其进行跟踪监督,写出跟踪审核报告。
4.6.4 纠正措施计划的发放范围:总经理、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质检部、不合格项涉及的有关部门。
4.7 质量审核报告、记录、文件由质检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保存。
4.8 质量审核结果是质量改进的输入。
5 相关文件
5.1 Q/DQ·RH-QP04-20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 记录
6.1 Q/DQ·RH-QR11-01内部审核计划
6.2 Q/DQ·RH-QR11-02内部审核通知
6.3 Q/DQ·RH-QR11-03内审检查记录表
6.4 Q/DQ·RH-QR11-04不合格报告
6.5 Q/DQ·RH-QR11-05内部审核报告
6.6 Q/DQ·RH-QR11-06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