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用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儿科常用药PPT课件

抖。 • 使用前仔细检查有无结晶,如有结晶应在热水中振荡,
使结晶充分溶解后再使用。 • 滴注速度应控制在10ml/min。 • 应选择粗直的静脉,勿穿破静脉使药物渗出,以免引起
组织坏死。 • 用药前仔细观察电解质、尿量、肾功能、中心静脉压的
变化,预防因短时间内突然快速输大量液体使循环血量 增加,引起急性肺水肿。 1. 忌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
盐酸肾上腺素(每支1mg*1ml)
适应症:心跳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
常用剂量:严重心率慢和低血压时0.1—0.3ml/kg;气管内滴 入时加1ml生理盐水。
护理要点:
1.不良反应: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惊厥、面色苍白、多汗、 震颤、尿潴留。
2.禁与碱性药物配伍。 3.不可用于普鲁卡因引起的休克。,否则易引起室颤。 4.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时,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
心动过缓;恶心、呕吐。 2.静注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3.静注时应选择粗、直静脉,避免外渗,引起组织
损伤,肌注时选用大肌肉深部注射。 4.中毒解救:口服未满3h可用0.9%氯化钠溶液洗胃,Fra bibliotek不可用硫酸镁导泻。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
解痉药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解痉药
盐酸阿托品(每支0.5mg*1ml)
2.口服时粉剂应融于温水中,不可用沸水溶 解,不可与奶同服。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
脱水及利尿药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脱水及利尿药
25%甘露醇(每袋 250ml)
适应症:脑水肿、青光眼,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 坏死,预防急性少尿症。
护理要点: • 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头痛颤
常用剂量:0.01—0.15mg/kg,2—3h后可重复。 护理要点: 1.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
使结晶充分溶解后再使用。 • 滴注速度应控制在10ml/min。 • 应选择粗直的静脉,勿穿破静脉使药物渗出,以免引起
组织坏死。 • 用药前仔细观察电解质、尿量、肾功能、中心静脉压的
变化,预防因短时间内突然快速输大量液体使循环血量 增加,引起急性肺水肿。 1. 忌与其他药物混合配伍。
盐酸肾上腺素(每支1mg*1ml)
适应症:心跳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的抢救治疗。
常用剂量:严重心率慢和低血压时0.1—0.3ml/kg;气管内滴 入时加1ml生理盐水。
护理要点:
1.不良反应:头痛、心悸、血压升高;惊厥、面色苍白、多汗、 震颤、尿潴留。
2.禁与碱性药物配伍。 3.不可用于普鲁卡因引起的休克。,否则易引起室颤。 4.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时,要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组织坏
心动过缓;恶心、呕吐。 2.静注时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呼吸抑制。 3.静注时应选择粗、直静脉,避免外渗,引起组织
损伤,肌注时选用大肌肉深部注射。 4.中毒解救:口服未满3h可用0.9%氯化钠溶液洗胃,Fra bibliotek不可用硫酸镁导泻。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
解痉药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解痉药
盐酸阿托品(每支0.5mg*1ml)
2.口服时粉剂应融于温水中,不可用沸水溶 解,不可与奶同服。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
脱水及利尿药
儿科抢救车内常用药——脱水及利尿药
25%甘露醇(每袋 250ml)
适应症:脑水肿、青光眼,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小管 坏死,预防急性少尿症。
护理要点: • 不良反应:水、电解质紊乱,充血性心力衰竭,头痛颤
常用剂量:0.01—0.15mg/kg,2—3h后可重复。 护理要点: 1.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
小儿用药护理ppt课件

ppt课件
一、小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期: 肝、肾功能不完善 氯霉素—粒细胞减少 灰婴综合征 巴比妥类、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排泄
缓慢,用药量宜少,间隔适当延长,用药也 不宜过久,否则易发生中毒。
ppt课件
一、小儿用药特点 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阿片类—呼吸中枢抑制,应禁用 氨茶碱—过度兴奋,应慎用 巴比妥类—耐受性大,用量较成人大
4、成人剂量折算
ppt课件
四、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某一哮喘患儿,体重16kg,需静脉滴注 氨茶碱止咳平喘,医嘱予氨茶碱50mg 加入50ml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现有剂量为0.25/2ml/支的氨茶碱注射 液。请问护士应抽吸氨茶碱注射液多少 毫升?
ppt课件四、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Nhomakorabea4、以成人剂量折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 ×小儿体重(kg) /50
ppt课件
二、小儿药物的选择
抗生素: 严格掌握适应证,有针对性使用
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原则:一种药物能奏效不用两种 一般限用两种,最多不宜超过三种
ppt课件
ppt课件
二、小儿药物的选择
退热药 <38.5 物理降温 >38.5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ppt课件
二、小儿药物的选择
镇静止惊药 地西泮:新生儿禁用,不宜含乙醇、咖啡因饮料
2、按体表面积计算
每日(次)需要量=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 所需的药量 × 患儿体表面积(㎡) <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1 >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
ppt课件
四、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3、按年龄计算(实用性差)
用于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
一、小儿用药特点
新生儿期: 肝、肾功能不完善 氯霉素—粒细胞减少 灰婴综合征 巴比妥类、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排泄
缓慢,用药量宜少,间隔适当延长,用药也 不宜过久,否则易发生中毒。
ppt课件
一、小儿用药特点 婴幼儿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阿片类—呼吸中枢抑制,应禁用 氨茶碱—过度兴奋,应慎用 巴比妥类—耐受性大,用量较成人大
4、成人剂量折算
ppt课件
四、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某一哮喘患儿,体重16kg,需静脉滴注 氨茶碱止咳平喘,医嘱予氨茶碱50mg 加入50ml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现有剂量为0.25/2ml/支的氨茶碱注射 液。请问护士应抽吸氨茶碱注射液多少 毫升?
ppt课件四、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Nhomakorabea4、以成人剂量折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 ×小儿体重(kg) /50
ppt课件
二、小儿药物的选择
抗生素: 严格掌握适应证,有针对性使用
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原则:一种药物能奏效不用两种 一般限用两种,最多不宜超过三种
ppt课件
ppt课件
二、小儿药物的选择
退热药 <38.5 物理降温 >38.5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ppt课件
二、小儿药物的选择
镇静止惊药 地西泮:新生儿禁用,不宜含乙醇、咖啡因饮料
2、按体表面积计算
每日(次)需要量=每日(次)每平方米体表面积 所需的药量 × 患儿体表面积(㎡) <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x0.035+0.1 >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x0.02+1.05
ppt课件
四、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3、按年龄计算(实用性差)
用于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物
儿科用药PPT参考课件

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30公斤以下:S(㎡)=0.035×kg+0.1
30kg体表面积约为1.0-1.1 ㎡ ,体重每增加 5kg,体表面积约增加0.1 ㎡ >30kg: S(㎡)=(kg-30)×0.02+1.05
2018
7
儿科常用药
抗生素 呼吸系统用药 解热镇痛 镇静、催眠、抗惊厥 胃肠道用药 激素 心血管 利尿、脱水剂
2018
21
(二)呼吸系统用药:
1.止咳祛痰
复方福尔可定糖浆 规格:150ml/瓶 用法:<2岁2.5ml tid 2-5岁5ml 6岁以上 10ml 小儿祛痰合剂: 规格:100ml/瓶 用法:1岁1ml tid
2018
12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头孢二代:对革兰阳性菌作用与一代相近,对革兰阴性菌作用不如 头孢三代
头孢呋辛:在下呼吸道浓度高 规格: 0.75/支, 2g/支 用法:100mg/kd/d,分2~4次给药
2018
13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三代头孢:广谱,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更强。对肝脏、肾脏的毒性 较头孢一代、二代弱。
2018
Tid Tid Tid Tid
11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做先锋皮试)
头孢一代:
头孢硫脒:我国创制,广谱,偏革兰阳性球菌 规格:0.5g/1g/支
用法: 100mg/kg/d,分2-4次给药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克劳)中耳炎亦有疗效 规格:0.125×6包×1盒 用法:<6个月 6个月-1岁 1-6岁 6-12岁 1/2包 1/2包-1包 1包 1-2包 Tid Tid Tid Tid
儿童安全用药ppt课件

ppt课件
17
3.计算好适当剂量
按年龄计算:剂量幅度大、不需十分精确的药 物,如营养类药物等可按年龄计算,比较简 单易行。
从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 体重(kg)/50,此法仅用于未提供小儿剂量 的药物,所得剂量偏小。
注意:如果计算的用药剂量超过成人规定剂
量,则儿童实际用量不能超过成人使用剂量
ppt课件
13
2.选择合适的药物
❖ 止泻药与泻药:对腹泻患儿不主张用止泻药, 除用口服补液疗法防治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外, 可用保护肠粘膜药物,或辅以含双歧杆菌或 乳酸杆菌的制剂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便 秘一般不用泻药,多用调整饮食和松软大便
的通便法。
ppt课件
14
2.选择合适的药物
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婴儿不宜使 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Reye综合征。
1.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
(1)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 (2)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 (3)肝脏解毒功能不足 (4)肾脏排泄功能不足 (5)先天遗传因素
ppt课件
11
2.选择合适的药物
选择用药的主要依据是小儿年龄、病种和病情,同时 要考虑小儿对药物的特殊反应和药物的远期影响。
抗生素:既要掌握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和用药指征,更 要重视其毒副作用的一面。
药物监测意义: 某些药物安全范围窄,剂量略增加即可发生 中毒;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随年龄、体重的增加, 药物代谢及药物反应性呈现较大差异; 即使同年龄患儿,用药个体差异也很大
ppt课件
20
儿童退烧用药
❖ 对乙酰氨基酚 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与成人,儿童用量
15mg/kg,每4小时一次,一天最多4次 合理剂量下安全性高,超剂量有肝损伤 栓剂:不经肝脏,不刺激肠道,比口服起效
小儿用药ppt课件

3
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
要及时关注儿童在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过敏等情况,避免不必要的风 险和损害。
儿童用药相关案例分享
示例1:感冒咳嗽
应根据儿童的体重和年龄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布洛芬、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同时关注 不良反应和用药时间。
示例2:消化不良
孩子经常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可选择口服益生菌、制酸剂等药物,同时注意合理饮食和生活 习惯。
个体化用药
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生 长发育、病史等因素进行个体 化用药,精准计算药物剂量和 给药次数。
跟踪观察
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漏 服、重复用药或停药过早,同 时随时观察儿童在用药期间的 病情和不良反应情况。
儿童用药的常见问题
拒绝用药
过量用药
过敏反应
孩子对药物的味道、气味、口感 等敏感,可以尝试用吸管、匙子、 混悬剂等方式来让孩子顺利服药。
示例3:皮肤过敏
儿童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可选择涂擦外用药物,如肤痒宁、激素类药膏等。
总结
• 儿童用药需要注意其特点和原则,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用药方式。 • 家长和医生要精准计算药物剂量和用药次数,避免过量用药和停药过早。 • 注意儿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过敏等情况,进行相应预防和处理。
小儿用药ppt课件
让孩子吃药一直是家长们的难题,本课件从儿童用药的特点、原则和安全性 入手,分享实用的药物服用技巧和应对常见问题的经验。
儿童用药的特点
1 生长发育中的儿童对剂量敏感性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生理特点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年龄 和体重等指标来计算剂量。
2 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针对儿童的药物常用于解热镇痛、感冒咳嗽、消化系统等症状,但是要严格遵守药物的 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小儿合理用药ppt课件

•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 福平及维生素B2在pH值相 对偏碱时,解离型增加, 生物利用度降低。
新生儿胆汁分泌较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
2.胃肠道外给药 新生儿婴幼儿皮下脂肪少,肌肉未充分发育,疾病时末梢 循环欠佳,皮下注射给药吸收不良,故病情较重时应以静 脉给药途径为首选。 新生儿及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肤黏膜给药易经 皮肤吸收;甚至婴儿穿戴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时,部分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因萘经皮吸收,导致溶血 性贫血的发生。
引起依从性差的原因 许多因素可致依从性差,包
括给药方案、疾病、患儿、医 生、家长、治疗环境等。
内容概要
1
儿童体质时期特点
2 小儿生理特点对药物药动学影响 3 小儿生理特点对药物药效学影响 4 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
一、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
小儿用药剂量一直是儿科治疗工作中既重要又复杂的问 题。由于小儿的年龄、体重逐年增加,体质各不相同,用 药的适宜剂量也就有较大的差别。一定要谨慎计算并认真 核对。
一、母亲用药与新生儿 1.撤药综合征
麻醉性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易引起“撤药综合征”, 即由于孕妇长期用某些药物使胎儿成瘾,胎儿娩出后 由于药物供应中断而出现戒断症状。 治疗方法:使小儿安静并防止惊厥,一般主张用 原药过渡,控制了戒断症状后,再渐减用量至停药。
二、用药依从性
小儿不遵照医嘱用药较为常 见。依从性差可致用药量不足 或过量而影响疗效。
• 2.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 近年来广为推荐的药物剂量是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认为该
法科学性强,既适用于成人,又适用于各年龄小儿,可按一个 标准准确地给药,但计算方法较复杂,首先需知各年龄的体表 面积,还要记住每平方米用药量。 • 体重在30kg以下者,可按下式计算体表面积: • 体表面积(m2)=0.035(m2/kg)×体重(kg)+0.1(m2) • 体重在30~50kg者,应按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 依次递增.
新生儿胆汁分泌较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
2.胃肠道外给药 新生儿婴幼儿皮下脂肪少,肌肉未充分发育,疾病时末梢 循环欠佳,皮下注射给药吸收不良,故病情较重时应以静 脉给药途径为首选。 新生儿及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皮肤黏膜给药易经 皮肤吸收;甚至婴儿穿戴用樟脑丸保存的衣物时,部分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可因萘经皮吸收,导致溶血 性贫血的发生。
引起依从性差的原因 许多因素可致依从性差,包
括给药方案、疾病、患儿、医 生、家长、治疗环境等。
内容概要
1
儿童体质时期特点
2 小儿生理特点对药物药动学影响 3 小儿生理特点对药物药效学影响 4 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
一、小儿给药剂量的计算
小儿用药剂量一直是儿科治疗工作中既重要又复杂的问 题。由于小儿的年龄、体重逐年增加,体质各不相同,用 药的适宜剂量也就有较大的差别。一定要谨慎计算并认真 核对。
一、母亲用药与新生儿 1.撤药综合征
麻醉性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易引起“撤药综合征”, 即由于孕妇长期用某些药物使胎儿成瘾,胎儿娩出后 由于药物供应中断而出现戒断症状。 治疗方法:使小儿安静并防止惊厥,一般主张用 原药过渡,控制了戒断症状后,再渐减用量至停药。
二、用药依从性
小儿不遵照医嘱用药较为常 见。依从性差可致用药量不足 或过量而影响疗效。
• 2.根据体表面积计算
• 近年来广为推荐的药物剂量是按小儿体表面积计算,认为该
法科学性强,既适用于成人,又适用于各年龄小儿,可按一个 标准准确地给药,但计算方法较复杂,首先需知各年龄的体表 面积,还要记住每平方米用药量。 • 体重在30kg以下者,可按下式计算体表面积: • 体表面积(m2)=0.035(m2/kg)×体重(kg)+0.1(m2) • 体重在30~50kg者,应按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2, 依次递增.
小儿用药PPT课件

※舒巴坦:青霉烷砜,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一种,除此外还 有克拉维酸、他唑巴坦等,与β-内酰胺抗生素合用有明显 协同作用。
9
碳青霉素烯类
• 美罗培南(美平)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对许多耐头孢菌素类的细菌(需氧或厌氧G+、G-) 均有较强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胃肠道、过敏反应、肝肾功能、肌肉阵 挛、精神错乱 【注意事项】:稀释后可冰箱内存放24小时
儿科常见用药
1
主要内容
• 儿科用药特点 • 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 小儿给药方法 • 儿科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抗感染药物(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及抗结核药物)
2
小儿用药特点
• 药物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 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 • 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 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影响 • 已发生电解质紊乱
19
平喘药
(一)平喘药 • 硫酸沙丁胺醇 舒喘宁 【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肺气肿
等 • 硫酸特布他林 博利康尼 【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气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以及肺部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等。
20
祛痰平喘药
• 氨茶碱( 25mg/10ml) 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注意事项 】局部刺激性较大。静注或静滴量过大、浓度 过高或速度过快,都可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甚至 血压剧降、谵妄、惊厥、休克等。必须稀释后缓慢滴注, 注射时间不少于10分钟,避免与维生素C,促皮质素,去 甲肾上腺素配伍
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呼吸道 出血等。 • 奥美拉唑 (洛赛克) 不与其他抗酸药合用。口服应吞服,不宜嚼碎。 • 雷尼替丁(餐后服) 用药后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偶见皮疹
32
9
碳青霉素烯类
• 美罗培南(美平)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泰能)
对许多耐头孢菌素类的细菌(需氧或厌氧G+、G-) 均有较强抗菌活性; 【不良反应】:胃肠道、过敏反应、肝肾功能、肌肉阵 挛、精神错乱 【注意事项】:稀释后可冰箱内存放24小时
儿科常见用药
1
主要内容
• 儿科用药特点 • 小儿药物剂量计算 • 小儿给药方法 • 儿科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抗感染药物(抗生素、抗真菌、抗病毒及抗结核药物)
2
小儿用药特点
• 药物代谢及解毒功能较差 • 药物易透过血脑屏障 • 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 胎儿、乳儿可受母亲用药影响 • 已发生电解质紊乱
19
平喘药
(一)平喘药 • 硫酸沙丁胺醇 舒喘宁 【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及肺气肿
等 • 硫酸特布他林 博利康尼 【适应症】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气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以及肺部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等。
20
祛痰平喘药
• 氨茶碱( 25mg/10ml) 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注意事项 】局部刺激性较大。静注或静滴量过大、浓度 过高或速度过快,都可引起头晕、心悸、心律失常,甚至 血压剧降、谵妄、惊厥、休克等。必须稀释后缓慢滴注, 注射时间不少于10分钟,避免与维生素C,促皮质素,去 甲肾上腺素配伍
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上呼吸道 出血等。 • 奥美拉唑 (洛赛克) 不与其他抗酸药合用。口服应吞服,不宜嚼碎。 • 雷尼替丁(餐后服) 用药后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偶见皮疹
32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ppt课件

*
解热镇痛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属对症治疗,诊断不明者慎用 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可以交替使用,常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每隔4-6小时一次交替使用 一般不推荐注射制剂 不可滥用激素退热,除非有严重炎症反应(T>41℃)
感冒的概念与分类
*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8¥
普通感冒的病因
病原体 病毒 鼻病毒、冠状病毒:症状多在鼻部;最常见 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鼻咽部炎症 流感、副流感病毒 腺病毒等 细菌 仅为原发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
*
解热镇痛药物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阿司匹林:仅限于风湿热,川崎病等免疫疾病 尼美舒利:限制使用,肝肾损伤
一、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婴幼儿年龄、发育情况选择药物 新生儿慎用易引起溶血和黄疸的药物,以免加重甚至导致核黄疸 2岁以内的幼儿用药应慎重,很多药品说明书以2岁为界限 避免使用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如氟喹诺酮类影响幼小动物软骨发育,儿童禁用 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成人不同 敏感-各种兴奋剂、阿片类、利尿剂等 不敏感-中枢镇静剂、阿托品、洋地黄等 慎用或禁用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
*
四、选择药物剂型
常用药物剂型 —— 口服剂型:片剂、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 注射剂型:与成人相同 皮肤粘膜给药剂型:贴剂、栓剂、软膏等 吸入或雾化剂型:气雾剂、干粉、雾化液等 剂型选择的依据 —— 尽量选择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避免由剂量分割造成的不便或不良后果 尽量选择小儿易于接受的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减少喂药困难 对于没有小儿剂型的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儿童用量进行准确分割,避免药物过量造成的毒性反应
临床实际计算方法 儿童用药量=儿童体重(kg)×给定儿童剂量 mg/(kg·d) 注:给定儿童剂量由药品说明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