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研究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题

1、传奇:唐传奇就是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家笔法,传闻奇异事。宋代话本小说中也有“传奇”一类。元末明初时也有人将元杂剧称为“传奇”。明传奇,戏剧之长者。自从宋元南戏在明代规范化、典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传奇就成为不包括杂剧在内的明清中长篇戏曲剧本的总称。

2、“三言”“二拍”:“三言”即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合称。“二拍”则是明代凌蒙初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

3、单线网络型艺术结构

单线式结构,就是俗称“一条道跑到黑”的结构,小说的情节按一个线索,一个方向发展下去,直到故事结束。单线式结构很容易掌握,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是如果篇幅很长的作品也使用这样的结构,就显得枯燥了,而且这种结构缺乏变化,缺乏表现力。“网状结构”就是指小说的结构仿佛一张大网,其中有拎起全篇的主线,又有纵横其中的支线,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情节,都像是一根根网绳,经作者针密线细、巧夺天工地编织进去,成为整个一张大网的有机组成部分。抽掉或割断其中的任何一根,整张网就会破裂以至散开。用张竹坡的话说,就是“一百回是一回,必须放开眼光作一回读,乃知其起尽处”。意即《红楼梦》尽管分了一百二十回,但就其结构,就其内部联系而言,却是一个整体,断然不可分割。割裂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就会损害相关的甚或看似无关、却有着不易察觉的内在伏脉的人物或故事的逻辑性与合理性。所以一百二十回要当它一回来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红楼梦》的艺术与思想底蕴。

4、《三国演义》毛本:三国演义》,流传甚久,各时代都有人在罗贯中的原稿上加以修改和勘正,造成版本众多,故有X本、X本之说。清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重新勘定的版本,叫做《第一才子书——三国志演义》。这就是我们现在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也就是今天流传最广的《三国演义》版本。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对原文的删改,着重突出了“尊刘贬曹”、“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等原文没有的观点。

5、《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

6、特征化人物性格结构的单一和谐性:1、单一性:指这类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占决定性位置,足以撑得起整个形象。

2、稳定性:指人物主要特征及其他因素基本稳定不变,类似雕塑,处于古典的静穆状态。

3、和谐性:指形象内部诸因素非常和谐,没有现象与本质、理智与感情的矛盾。

7、四大谴责小说:曾朴《孽海花》、刘鹗《老残游记》、吴趼人《官场现形记》、李宝嘉(李伯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8、“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所谓“极骇人之事”,就是采用夸张渲染的艺术手法叙事写人,以突出人物超现实的神与奇;所谓“极近人之笔”,就是一种写实,即在渲染人物超人、超现实的行为时,以表现其真实心理。这一特色在中国古代小说、小说理论的发展中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理论意义。)(【写极骇人之事用极近人之笔】小说中人物描写技法之一。写极骇人之事以表现人物之伟大,用极近人之笔以体现人物之平凡,从而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自然近情。

9、单线网络型结构艺术:人物传记体代表作是《金瓶梅》

10英雄传奇小说:把英雄人物的传奇性和现实性、超常性与平凡性结合起来刻划其性格,以“近人之笔”写“骇人之举”。作品既注重对英雄人物的本质特征和传奇行为极力加以夸张渲染,把他们塑造成高度理想化的典型,同时也注意描写他们与常人接近的一面,以富于生活气息的细节把他们置于真实合理的具体环境中,使得这些英雄既可敬可佩,又可亲可信。

二、问答题

1、简述神话和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

答:1、意识结构(情节构思间架)2、积极浪漫主义创作精神和创作方法 3、题材故事成为小说的情节来源

2、简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中史书与讲史的结合的特点。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三国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宋代说话中,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同时皮影戏、傀儡戏、南戏、院本也有搬演三国故事的,此时三国故事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所刊《三国志评话》。与此同时,戏剧舞台上也大量搬演三国故事,现存剧目即有四十多种,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会、白帝城托孤等重要情节皆已具备。

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创作出杰出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文人素养与民间文艺的结合。一方面,作者充分运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其它一些史籍所提供的材料,凡涉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均与史实相符;另一方面,作者又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形成“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面目。

3、明代小说较之前代小说有哪些方面的进步?

1明代摆脱历史故事对小说创作的束缚,转向现实题材,对平常生活作细致的描写,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以《金瓶梅》为代表

2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兴起并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面。其中爱情婚姻题材占有重要地位,表现了对爱情婚姻自主要求的肯定和对封建礼教及门第观念的批判,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乐小舍拚生觅偶》

描写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生活与思想的作品,显示了明代拟话本新的思想特色,比如歌颂小商人的勤劳诚实、互相帮助的友情以及对发财致富的追求等。这是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和在社会上活跃的表现,是明中叶以后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产物

3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潮的出现,如主张自由民主、反对夫权等的小说类型兴起。

4明代描写冤狱诉讼的公案小说兴起,李春芳著《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

4、简要表示古代写实人物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5、“写极骇人之事,却尽用极近人之笔”:所谓“极骇人之事”,就是采用夸张渲染的艺术手法叙事写人,以突出人物超现实的神与奇;所谓“极近人之笔”,就是一种写实,即在渲染人物超人、超现实的行为时,以表现其真实心理。这一特色在中国古代小说、小说理论的发展中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理论意义。)(【写极骇人之事用极近人之笔】小说中人物描写技法之一。写极骇人之事以表现人物之伟大,用极近人之笔以体现人物之平凡,从而使读者感到真实可信、自然近情。

6、简述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 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虽然,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史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