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仪的历史
中国历史故事:科学家张衡的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科学家张衡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张衡就是其中之一。
小编整理了《中国历史故事:科学家张衡的故事》,欢迎阅读。
1中国历史故事:张衡发明地动仪张衡是东汉时候杰出的科学家。
他从小就爱想问题,对周围的事物,总要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
在一个夏天的晚上,张衡和爷爷、奶奶在院子里乘凉。
他坐在一张竹床上,仰着头,呆呆地看着天空,还不时举手指指划划,认真地数星星。
张衡对爷爷说:”我数的时间久了,看见有的星星位置移动了,原来在天空的,偏到西边去了。
有的星星出现了,有的星星又不见了。
它们不是在跑动吗?”爷爷说道:”星星确实是会移动的。
你要认识星星,先要看北斗星。
你看那边比较明亮的七颗星,连在一起就像烫衣服的熨斗,很容易找到……”“噢!我找到了!”小张衡很兴奋又问:”那幺,它是怎样移动的呢?”爷爷想了想说:”大约到半夜,它就移到地平线上,到天快亮的时候,这北斗就翻了一个身,倒挂在天空……”这天晚上,张衡一直睡不着,多次起来看北斗。
夜深人静,当他看到那闪烁而明亮的北斗星时,果然倒挂着,他感到多幺高兴啊!他想:这北斗为什幺会这样转来转去,是什幺原因呢?天一亮,他便赶去问爷爷,谁知爷爷也讲不清楚。
于是,他带着这个问题,读天文书去了。
后来,张衡长大了,皇帝得知他文才出众,把张衡召到京城洛阳担任太史令,主要是掌管天文历法的事情。
为了探明自然界的奥秘,年轻的张衡常常一个人关在书房里读书、研究,还常常站在天文台上观察日月星辰。
他想,如果能制造出一种仪器,能够上观天,下察地,预报自然界将要发生的情况,这对人们预防灾害,揭穿那些荒诞的迷信鬼话,该是多幺好啊!于是,张衡把从书本中和观察到的。
七年级地理地球和地球仪
利用地球仪上的时区标示,模拟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解释时区的概念。
演示气候带
通过在地球仪上标注不同气候带,演示全球气候的分布和特点。
测量距离
利用地球仪上的比例尺,学习测量地球上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
观察经纬线
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学习经纬线的定义、特点以及作用。
观察地貌特征
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地貌特征,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
感谢您的观看。
古代对地球的认识
地球的探索历程
地理大发现时代
15-17世纪,随着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人们逐渐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并开始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和文化。
科学考察与探险
19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进行更深入的科学考察和探险活动,如南极科考、深海探测等。
最早的地球仪
据记载,最早的地球仪是由古希腊学者克罗狄斯·托勒密于公元2世纪制作的,它是一个小型、简陋的地球模型,主要用于教学和学术研究。
了解地形地貌
地球仪上通常会标注各个国家和城市的位置,有助于了解不同地区的行政划分。
探索国家、城市等行政区域
通过观察地球仪上的经度,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时区差异,学习时差的计算方法。
学习时区
地球仪的使用方法
03
CHAPTER
地球和地球仪的应用
地球仪是制作地图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态、大小、赤道、两极等数据,进而绘制各种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两极则是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经线连接两极,将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总结词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一个假想圆圈,也是最大的纬线圈,其纬度为0°。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并作为地球上温度和气候的重要分界线。两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分别对应于南极和北极。经线是连接两极的大圆圈,其与赤道垂直,将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元朝的科学成就
地理学
• 元朝时期,都实曾受命考察 了黄河源头。以后,潘昂霄 根据都实的调查写出《河源 志》。这是现存最早的河源 勘察报告,纠正了过去黄河 源的错误认识。 • 元代地理学上的其他重要成 就,还有朱思本的《舆地 图》、汪大渊的《岛夷志 略》。
其它方面…
• 元代棉纺织业取得了突出的发展。在棉纺 织革新家黄道婆的推动下,松江乌泥泾成 为棉纺织业的中心。同时,丝织业也有一 定的发展。 • 元代的制瓷业有新的发展。景德镇是全国 最大的制瓷中心,其中青花瓷最为著名。 此外,元代的冶矿、造船以及印刷等行业 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医药学
• 在元朝,中医药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传统医药学 此时深受外来医药学的影响,大量吸收、使用由 阿拉伯人、波斯人甚印度人传来的“海药”。 • 《回回药方》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医药学典籍,包 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等,是一部内 容丰富、具有中西合璧特色的医学典籍。 • 朱震亨著有《局方发挥》等医学著作。其学说传 入日本,形成日本汉医中的丹溪学派。
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 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而我们的历史学教授们 却不热心于让我们的后代了解,距今七、八百年 的元朝,才是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与国家力量唯 一领先于世界的辉煌时期;尽管元朝只有短短的 百年左右时间。 当我们扼腕叹息明、清以来中国的科学技术 的相对水平江河日下时,我们实在应该回味、反 思一下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元朝的历史往 事。
在历史教科书里汉唐无疑是我们的历史学家所推崇的强大帝国而我们的历史学教授们却不热心于让我们的后代了解距今七八百年的元朝才是中国历史上科学技术与国家力量唯一领先于世界的辉煌时期
元朝的科学成就
• • • • • •
天文学 数学 医药学 农学 地理学 其他
地球仪 小故事
关于“地球仪”的故事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知识类答题节目,那期主要是地理知识,有个小女孩,也就10岁左右的样子,答对了所有的题目。
无论是国家位置、风土人情,还是湖泊、海洋等等,她都特别了解,台下的父母真是羡慕嫉妒恨。
主持人问她什么时候学会这些知识的,有没有什么秘诀?她笑着说,小的时候过生日,父母送给了她一个非常漂亮的地球仪,然后她就天天趴在地球仪上玩。
一边玩一边问,想着长大了要去地球上每个地方转转,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对孩子来说,好奇心是他们探索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
一个地球仪,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解答对世界、对旅行、对未知的好奇问题。
你要知道,当父母面对孩子问出的那些“为什么”时,让孩子主动探索远比你直接告诉他答案要好很多。
地球仪,可以说是每个孩子探索世界的起点。
在国外,地图和地球仪是每个教室都必备的教具。
而我们国内很多人认为,地球仪只是用来学习地理的,这种想法太狭隘。
西方国家的老师认为,地球仪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自我探索能力而存在的。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与阅读枯燥的文字书籍相比,地球仪能带来更直观,更感性的知识和信息。
叹为观止:史上那些精密而复杂的天文仪
叹为观⽌:史上那些精密⽽复杂的天⽂仪当前浏览器不⽀持播放⾳乐或语⾳,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As I Crossed A Bridge Of Dreams Stephan Micus - Implosions利维坦按:相信古代⼈⽐现代⼈有更多的时间仰望星空,⼀度占星、天⽂和航海都会⽤到星盘。
现在⼀般认为,最早的星盘是公元前200年古希腊⼈发明的,这种仪器⽤途其实⾮常⼴泛,包括定位和预测太阳、⽉亮、⾦星、⽕星相关天体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本地时间和经纬度,三⾓测距等。
⼀个1208年的波斯星盘第⾕·布拉赫的六分仪,⽤来测量恒星之间的⾓距离恰好这两天在看托勒密的均轮和本轮系统,有兴趣的还可以看看伽⾥略写的那本《关于托勒密和哥⽩尼两⼤世界体系的对话》(北京⼤学出版社,2006)。
⽂/Debra Kelly译/丹尼尔原⽂//2015/09/13/10-incredible-astronomical-instruments-that-existed-before-galileo/⼈类⾃古以来就对太阳、⽉亮和⿊夜如痴如醉。
多亏了伽利略和哥⽩尼这样的天⽂学家,天⽂学才有了长⾜的发展,⼏千年来天⽂学家们也孜孜不倦地研究着恒星与⾏星的运动规律。
⼀些古代的天⽂⼯具极其复杂,⼈们要花费数年才能弄懂它们的原理。
沃伦⽥历法(Warren Field Calendar)(建议Wifi环境下浏览)科学家们尽管早在1976年便从空中发现了沃伦牧场历法,但⼀直到2004年苏格兰国家遗产基⾦会才把它挖掘出来。
尽管如此,⼜过了⼗年⼈们才敢承认这是⼀座逆天神迹,正如伯明翰⼤学⼀个考古团队对它的称呼——“⼈类记录时间的起点”。
这部历法由12个成弧形排列的坑组成,总长达54⽶。
每个坑同步于⼀个朔望⽉,还有对⽉运周期的更正机制。
由于⾃然年中并没有⼀组朔望⽉,因此阴历⽆法周期性循环。
让⼈惊叹的是,在造出巨⽯阵的6000年前,沃伦牧场的这个由12个坑组成的系统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牛顿和地球仪的故事
牛顿和地球仪的故事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曾和朋友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牛顿通过几天彻夜不眠之后,做成了一个地球仪,把它放在桌上,请他的朋友观看。
虽然现在地球仪很容易获得,但在当时地球仪难得一见。
当时,即使科学家也不能轻易做成。
所以,当朋友到牛顿的家吃晚饭时,他看见桌上的地球仪确实很好奇。
朋友环顾地球仪四周,对牛顿说:“你是从哪里弄到这个地球仪的?你是买来的吗?”牛顿回答说:“很早就有了。
它自然而然地出现,甚至在我父亲还没有出世的时候,就在那里了。
”这时,他的朋友说:“你在说什么呀?你知道,我不是第一次在这张桌上用餐。
我以前从未见过。
你在哪里买的?”“我决不是买来的。
它只是刚刚才自己出现的。
”“你在开我的玩笑吗?这个地球仪怎么可能自己出现呢?请说点实际的话吧。
没有人创造,这个地球仪怎么可能存在呢?不要做这样的傻瓜!”“是的,你说得对。
我实际上花了几天工夫才做成这个地球仪,送给你。
但这里要说说我的观点:我说这仿制的地球仪自己刚刚出现的,你嘲笑我。
但你为什么始终坚持认为真地球是自然出现的呢?它比地球仪更复杂吗、更精密,难道它会偶然出现吗?”朋友沉思了下,说“也许你是对的。
如果不是神创造的,它不可能存在”牛顿(1642—1727)是这一大批基督徒科学家的杰出代表。
他18岁进剑桥大学学习,竟然在27岁时就当上了剑桥大学的教授,这足以证明他的成就是多么辉煌。
他的科研领域涉及数学、物理和天文学。
牛顿虽然在科学上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但他更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他毕生认为,人类理性的能力有限,不能包容一切经验。
所以,他研究圣经的兴趣不在研究科学之下。
据统计,牛顿所发表的科学著作只占他所有著作的16%,其他84%的著作是他生前未出版的神学作品,总数字超过140万字。
他写道:“我深信圣经是神的话,圣经是人受神默示写成的。
因此,我每天都研读圣经。
”“据我研究的结果,圣经记载之信而有证,实在远非世俗的历史所能比拟的。
”牛顿研究天文学,察觉到神的手的工作,他说“无神论是无知的。
中国历史地理复习资料详解
历史地理文献第一类:以记载山川为主的地理学著作:1)《山海经》:最早记载山川为主的著作。
成熟于战国时代,《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东山经》、《西山经》、《中山经》、《南山经》、《北山经》各1卷,《海经》有8卷,包括《海外经》东、南、西、北各1卷,《海内经》东、南、西、北各1卷,《大荒经》5卷,包括东、南、西、北、经各1卷。
《海经》叙述海中和沿海边远山区以及四海之外的国家和地区。
而《山经》是全书的精华,地学价值重要,堪称我国最早山岳地理书。
2)《尚书*禹贡》:《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古老的地理文献之一。
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不详。
全文1189字,分为,九州、导山、岛水、五服等四个部分。
“九州”是以名山大川为标志的自然地理区域,具体分为:冀、徐、青、兖、荆、豫、扬、雍、梁等九州。
“导山”列举山丘名称和地势,注意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山的特点。
“导水”记载了当时的河流大势。
“五服”指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书中对古代黄河流域的记载较为详细,是我国古代综合性的地理名著,堪称我国古代地理著作的始祖,在我国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历代地理学专著产生直接影响3)《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经过实地考察对地理现象做了比较深刻的观察和了解,之初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堆积形成的,雁荡山的奇观是由于雨水冲刷形成的,认识到了河水的冲蚀作用以及物候与气候的关系,指出地势的高低对物候出现时间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4)《徐霞客游记》:我国著名的旅游地理著作。
作者徐霞客。
全书目录分为10卷,卷分上、下,实为20卷,约40万字。
该书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分布、类型成因,这是该书最重要最富有地学价值的内容,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研究石灰岩地貌的科学文献。
徐霞客经过时代考察,确认金沙江是长江的正源,澄清《禹贡》以来“岷山导江”的错误观点。
书中对于明代农业、手工业、交通、民族分布均有记载,为研究明朝的历史地理提供了详细的资料。
2019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课件第二单元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1、经线的形状
北极 经 线 所 指 示 的 方 向
南极
南北
半圆形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经线 经度
0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0°经线,是计算东西经度的起点。1884年国际会议决定用通过英国格林 威治(Greenwich)天文台原址子午仪中心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
20°W和160°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大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 砖国家”。
国家 国民 世界
经济 排名
中国 72981
2
巴西 24746
6
俄国 18496 9
印度 18393 10
2011年金砖国家的经济
南非 4081
29
国家 南非
位置 非洲南部
地形 高原
俄罗斯 巴西 印度
欧洲东部 亚洲北部 南美洲 东部
1)A点在B点的什么 方向? 西北
2)C点在D点的什么 方向? 西南
3)A点的纬度为 55 °N
4)B点的纬度为 15 ° N
5)C点的经度为 42 ° E
6)D点的经度为 130 ° E
观察上图,判断中国的纬度位置:
大部分地区位于: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 度
大部分地区位于:A.热带 B.温带 C.寒带
中 国 在 世 界 的 位 置
观察右侧地图,完成问题:
• 中国的半球位置: A.北半球B.南半球 A A.东半球B.西半球 A
• 中国最西端的经度 73。E 中国最东端的经度 135。E
• 中国东西跨越约 60 度; 根据经度相差15度,时间即 相差1小时计算,中国最东端 和最西端的时间大约相差 4 小时。
介绍中国港口博物馆文物地球仪
介绍中国港口博物馆文物地球仪在中国港口博物馆里,有一个文物地球仪,那可真是个特别的存在。
这地球仪就像是一位来自历史深处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里,却仿佛能诉说千言万语。
它的表面有些许斑驳,就像岁月在老人脸上刻下的皱纹,每一道痕迹里都藏着故事。
你看那上面绘制的大陆和海洋,虽然没有现代地球仪那么精确,但却有一种古朴的美。
就好比一幅古老的水墨画,尽管不如现代油画那般写实细腻,可那韵味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地球仪的颜色,像是经过了时光的晕染。
那些陆地的颜色像是古老的土黄纸张的颜色,透着一种陈旧的温暖。
海洋的蓝色也不是那种鲜亮的蓝,而是带着点淡淡的灰蓝,就像阴天时大海的颜色,深沉又神秘。
它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花花绿绿、色彩鲜明的地球仪,它是低调的,却有着让人无法忽视的魅力。
你走近去看,会发现那些国家和地区的标注,字都小小的,有些地方甚至因为年代久远都有些模糊了。
可这模糊就像是记忆的模糊一样,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
它就像一个神秘的宝藏地图,虽然有些地方看不太清了,但你就是能感觉到它背后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这地球仪说不定曾经在某个航海家的船舱里待过呢?在那个没有卫星导航的年代,航海家们就靠着类似这样的地球仪,带着梦想和勇气,驶向未知的海洋。
他们看着地球仪上那一块一块的陆地,就像看着远方的希望。
这地球仪就像是他们的指南针,引导着他们去探索新的世界。
这文物地球仪的支架也很有特色。
它不是那种现代的简约金属支架,而是木质的,木纹就像岁月的河流,蜿蜒在支架上。
这木质支架稳稳地托着地球仪,就像大地稳稳地承载着世间万物。
你能想象当时制作这个地球仪的工匠吗?他一定是怀着敬畏之心,精心打造每一个部件。
就像一个母亲精心为孩子编织毛衣一样,一针一线都充满了感情。
这个地球仪放在博物馆里,就像一颗明珠被珍藏起来。
它周围的灯光打在上面,像是给它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它虽然不能像现代地球仪那样旋转起来,快速地给你展示世界的全貌,可是当你站在它面前,慢慢地转动自己的视角去看它的时候,你能感受到时间的流淌。
我的心爱之物地球仪作文600字
我的心爱之物地球仪作文600字
我的心爱之物——地球仪
一、从出生开始就回避不开的尘世
谁能想到,从苦苦挣扎、摸索着长大,我已经离开了那个天真无邪的年纪,迎来了懂事的岁月。
随着此次进入我的生活,我自然而然地逐渐拥抱着一件物品,它便是我心爱的定格时光的地球仪。
二、细道心中点的回忆
每当我拿起它,看见蓝球形的地球,我就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话:“守望相助,地球温暖如春”。
这句话指引我记起了儿时常与爷爷一同坐在客厅里,看着地球仪时,那段温暖的回忆。
三、尊重历史,看见贴近生活
地球仪不仅代表我爷爷给每一代子孙传承了对历史、科学文化的尊重,更是那些此刻正与我一同历经成长坎坷的朋友传递着温暖的友谊。
它带给我们理解世界的了解,与世界的融合,不断谱写着和谐与平等的曲子。
四、走进科技,追寻前行
科技日新月异,机器越来越多,发展迅速。
历史可以重复,却永远不一样。
拿起手中的机器,我感受到了一种奇妙的力量,一种可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五、地球仪蓝色的勃勃生气
地球仪如同蓝色的海洋,前行的使命号角,响彻浩瀚星空,威风凛凛。
在看着它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历史记载的过去,现在的和未来的梦想纠缠不清,回忆弥漫着人间的温暖浓浓情意。
六、地球仪及其启示
地球仪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和谐友爱、绿色可持续的世界。
它提醒人们要有更加关爱地球及世界和平的眼光,并以此勉励着每一个人身体力行,为实现这个理想去努力奋斗。
七、永恒的回声,地球仪无涯
讲述着青春故事,记录着永恒的纪念,地球仪将我们连接在一起,不管是今天,昨天还是明天,我们都将和它永远在一起,直至地老天荒!。
知识点总结地球仪
知识点总结地球仪
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包括地球球体、支架、转动轴和天球等部分。
地球球体是地球仪的主体
部分,通常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其表面覆盖着地球地形特征、国界线、海洋等地理
信息。
支架是地球球体的支撑结构,其作用是将地球球体固定在适当位置上。
转动轴是地
球仪上的一个轴,可以使地球球体绕着它进行旋转运动,模拟地球的自转。
天球是地球仪
的一个辅助结构,其作用是模拟地球上的星空和天体运动。
地球仪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地形结构、地理位置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中,地球仪可以作为视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的地理现象和
地球形状。
在地理学研究中,地球仪可以用来模拟地球上的地形特征、气候分布、地理位
置等,帮助地理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
在天文学领域,地球仪可以用来观测天体运动、模拟日月星等天文现象,帮助天文学家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
地球仪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制作简单的地球模型,
用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地理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球仪的制作工艺也不断得
到改进和完善。
现代地球仪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具备更加真实的地球形状和地理信息,并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地球仪是人类认识和了解地球的重要工具,其使用范围涵盖了教学、科研、天
文观测等多个领域。
通过地球仪,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和地球形状,
促进地理知识的传播和科学研究的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球仪将会得到更加
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完善。
测绘发展历史
测绘发展历史
测绘学是一门与地图制作、土地调查、地球测量、遥感等相关的学科。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的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
下
面从几个时期具体介绍测绘的发展历史。
1. 古代测绘时期(公元前2000年-公元15世纪)
在古代,可能是以所需之物的长度来确定,如儿童的身高,屋子的长
度等。
古代测绘先行者主要来自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等地。
他们带
来了测量角度,使地球上的地形、独特的区域和自然事件的位置得以
正确了解及绘制。
2. 近代测绘时期(15世纪-19世纪)
近代测绘主要通过人工进行,依靠测绘工具提高效率。
发明的测绘工
具包括:地球仪(1492年)、卡西尼投影(1678年)、望远镜、准直
仪和海拔计等。
这些工具的使用,使得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大大提高。
3. 现代测绘时期(20世纪-21世纪)
现代测绘的技术突飞猛进,随着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卫星导航技
术的快速发展,测绘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地理信息系统(GIS)
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使得测绘的数据信息变得更加准确、全面和实时。
总之,随着历史的演变,测绘学不断发展,技术不断进步。
现在,测绘学已经成为当代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和管理地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5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以及经纬度的划分等基本地理知识。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基本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地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球和地球仪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知识基础差异。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需要对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仪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学生应具备观察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地理知识打下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以及经纬度的划分,掌握使用地球仪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概念、经纬度的划分以及使用地球仪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地球仪的制作原理、经纬度的划分及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分组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地图、地球仪模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地球仪模型为导入,激发学生对地球和地球仪的好奇心,引发学生思考。
2.地球的形状:通过观察地球仪模型、地球图片等,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理解地球仪的概念。
3.地球仪的制作原理:讲解地球仪的制作原理,让学生理解经纬度的划分及应用。
4.经纬度的划分:讲解经纬度的划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球仪查找地理位置。
5.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地球仪制作和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地球和地球仪 复习
北极
南极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0°经线: 本初子午线
在英国格林尼治 天文台的旧址, 有座子午宫。那 里有一条宽十几 厘米,长十多米 的铜制子午线。 铜制子午线嵌在 大理石中间,笔 直地从子午宫伸 出,它就是本初 子午线地地面标 志。
20°
40°
80°
180°
经度范围: 0 °-180 °
600 00
D
00 300 400
C
500
注:地轴连接南北两极并穿过地心
地 心
地轴
地球自转轴
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 球边面的交点
赤道 到南北两极的 距离相等的圆圈 南极 地轴南段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最小的纬线圈是?
南北极
最大纬线圈是?
西
东 纬线东西延伸,
指示 东西 方向
90°
60°
40° 20°
1.最大纬度是: 90°(南极、北极)
20°
40°
180°
经度范围: 0 °-180 °
90° 60° 30°
0° 30° 60° 90°
经度范围: 0 °-180 °
90°W
30°W
60°E 0°
30°E 90°E
60°W
东经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____, 西经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____。
90°W
30°W
30°E 0°
90°E 60°E
2、特殊纬线: 0 ° 、23.5 ° 、66.5 ° 、90 °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三等份): 低纬:0 °- 30 ° 高纬:60 °- 90 ° 中纬:30 °- 60 °
课堂小结
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圆圈 东西方向
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克拉特斯地球仪
图鉴III CWI.I.ECTIOSS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克拉特斯地球仪文、图/关力、席会东人类对大地轮廓的探索与想象,一如对星空的观测和凝望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近乎本能的追求。
西方从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时代开始,先后出现了不同的大地观和地球说。
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罗马世界的地理知识和地图技术的持续发展,催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一一克拉特斯地球仪。
马鲁斯的克拉特斯(Crates of Mallus)是古希腊斯多葛派(Stoics)哲学家、希腊语文法学家,是帕加马(Pergamon,今土耳其Bergama)王国图书馆的首任馆长。
他是阐釋学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是对荷马等人经典作品的注释,他认为荷马是用诗歌的形式表述科学的或哲学的原理。
公元前168年,克拉特斯作为帕加马的使臣出访罗马,在因伤羁留期间,他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因博学和雄辩而受到尊敬,并推动了罗马学者语法研究和文学批评的发展。
克拉特斯在世界地图学史上的重要贡献是他在公元前150年前后创制的地球仪。
克拉特斯创制这个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的初衷,是为了阐述他对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Odysseus)航海历程的理解,可见其首要动机是文学和历史的,而非地理和科学的。
根据斯特拉波(Strabo)《地理学》等著作的记述,人们可以复原重构克拉特斯所制作的“地球仪”。
这个地球仪表现了荷马以来古希腊人的“地圆说”以及古希腊学者对已知世界大小的计算结果,描绘了古希腊人所知和所想象的大地,即地球由水陆共同构成,其中大陆有四个:第一个大陆是已知人居世界(Oecumene),大致包括欧洲、亚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第二个大陆是与已知世界东西对称的未知周边北方大陆(Perioeci),大约相当于中北美洲,这两块大陆构成北半球;第三个大陆是与已知大陆南北对应的炎热南方大陆(Antoeci),大约相当于非洲南部地区;第四个大陆是与未知北方大陆南北相对的未知南方大陆(Antipodes),大约相当于南美洲、大洋洲及南极洲。
地球仪和生肖动物的故事
地球仪和生肖动物的故事篇一: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小男孩叫小明,他非常喜欢探险和收集各种奇怪的物品。
一天,他发现了一颗奇怪的地球仪,这颗地球仪看起来非常古老,上面标注着各种国家和地区,还有许多神秘的符号和标记。
小明对这颗地球仪充满了好奇,他开始研究起来,想知道这颗地球仪背后有什么故事。
于是,他开始寻找答案,通过阅读书籍和询问长辈,他了解到了一些关于地球仪的历史和知识。
原来,地球仪最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明的,他们最早发现了地球的圆周率,并绘制了最早的地球仪。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探索,人们不断改进和完善了地球仪的设计,使得地球仪变得更加准确和实用。
小明还对十二生肖感到好奇,他想知道这些生肖是什么,它们为什么能够代表中国人的生命和命运。
通过查阅资料,小明了解到了十二生肖的来历和含义。
原来,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
每个生肖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和故事,它们代表着人类的生命和命运,象征着好运和幸福。
小明对这个地球仪和十二生肖充满了敬畏和好奇,他决定将它们收藏起来,永远铭记这些神奇的文化和历史。
从此以后,小明变得更加热爱学习和探索,他相信只要不断努力,就能够发现更多的知识和奇迹。
篇二: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男孩叫小明,他非常喜欢探险和收集各种奇怪的物品。
一天,他偶然发现了一颗奇怪的地球仪,上面标着各种国家和地区,但是却没有标注中国的位置。
小明对这个地球仪非常感兴趣,他开始研究上面的国家和地区,并思考为什么没有中国的位置。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一个声音,原来是他的父亲回家了。
小明的父亲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对小明提出了一个挑战:让小明用手中的地球仪找到中国的位置。
小明感到非常惊讶和兴奋,他立刻拿起地球仪开始寻找中国的位置。
经过一番搜索,小明终于找到了中国的位置,但是他发现中国的位置非常不显眼,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掩盖。
小明感到非常沮丧,他认为中国应该被更好地标注在地球仪上,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国家。
十一个还存在世界上的最古老的东西
十一个还存在世界上的最古老的东西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东西是什么吗?应该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一下现在还存在的最古老物品。
第一个是啤酒配方,公元前3000年,它们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
第二个是最古老的乐器,发现于德国,至今有四万多年的历史,是一只长笛。
第三个是最古老的颜色,存在于世间有11亿年,是目前最古老的物品。
这个颜色是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深处的岩石中提取的亮粉色色素。
第四个是人体雕塑,是在德国发现的,距今有三万多到四万年的历史。
第五个是钱包,也是发现于德国,距今有四千五百年。
第六个是厕所,有两千年的历史,在克里特发现。
这种厕所是最简单的冲洗厕所,不过最早的厕所应该是中国才对,因为在《周礼》中有记载,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建了厕所。
第七个是假肢,在埃及发现,目前有三千年的历史。
不得不说古人真的很有智慧,连假肢这种现代化物品都会制作。
第八个是硬币,是在古时的希腊城发现的,有着两千七百年的历史,现在存放于土耳其。
第九个是最古老的避孕套。
在古埃及,公元前2000多年存在的物品。
真是令人不敢相信,这种东西竟然也有,不过古埃及人并不是跟我们现在的用法一样,而是将这个东西当成装饰品挂在身上。
第十个东西是旋律记录,在殷商古城的废墟里发现,至今有三千四百年的历史。
第十一个是古老的鸵鸟蛋地球仪,在意大利发现,现在有五百一十年的历史。
不过这些都是外国的数据,笔者觉得如果真的要算最古老的物品,那上面的排行榜一半都是我们中国,毕竟我国可是有许久的历史的国家。
读者们觉得,我国的哪种东西是最古老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笔者。
七年级地理 地球和地球仪 补充阅读:麦哲伦和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麦哲伦和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1519 年 9 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分乘五艘船,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
这时,一个难题便摆在面前,怎样找到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峡,以便穿过美洲大陆(当时还没有巴拿马运河)。
他们沿着南美洲海岸线航行了几个月也没有找到这个海峡。
1520 年8 月,船队继续南下。
10 月21 日,在南纬52 的海岸发现了一个很深的水道,麦哲伦命令船队由此向西航行。
这条水道波涛汹涌,两岸悬崖壁立,迂回曲折,最狭处只有数百米,形势极为险要。
在一个皎洁的月夜,船员们发现南岸有多处袅袅的轻烟,就把那里称为“火地”,这就是“火地岛”的由来。
1520 年11 月 28 日,他们继续向前,终于走出了水道,重新进入了浩瀚无垠的大海,到达了太平洋。
人们多年设想并寻找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这两大洋的海峡,终于成功了,为了纪念麦哲伦和他的船队的功劳,后人把这个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
驶出麦哲伦海峡,船队向西北方向航行,越过赤道,转而向西。
在这 3 个多月的航行中,海上风平浪静,没有大风大浪。
船员们都说:“这真是一个太平之洋啊!”从此,这一大片广阔的水域就有了“太平洋”的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其实,这只是一个巧合,太平洋并非总是风平浪静,只是在每年的 2、3、4 月很少有大风大浪罢了。
船队在茫茫的太平洋上航行,一路上,船员们历尽千辛万苦,于 1521 年 3 月到达菲律宾群岛。
麦哲伦因为介入当地土著人的纠纷而身亡。
船员们决定继续西航,他们艰难地横渡过印度洋,再绕过好望角,于 1522 年9 月回到西班牙。
就这样,经过 3 年的时间,麦哲伦及他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项壮举——第一次环球航海。
去时的 256 人和5 艘船,回时仅剩 18 人和1 艘船,麦哲伦本人也为之献身。
麦哲伦和他的船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自东向西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也第一次向人们证实了一个无可置疑的真理:地球的确是球形的。
从此,人们真正相信了地球是一个圆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仪的历史
作者:隋鑫龙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52期
地球仪,成为了学习地理和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伙伴,然而小伙伴是何时诞生的?它的发明者又是谁?
一、地球仪的诞生
地球仪的诞生是一个人类对地球认知的渐进过程。
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哲学学派就已经假定地球是个球体,这个推测后来得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证。
而活跃在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地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埃拉脱色尼,则成功地完成了地球周长的测量,再次证明了地球球体说。
公元前150年左右,古希腊帕加马皇家图书馆馆长、学者克拉特斯制作出了据记载最古老的地球仪。
也有一种说法,地球仪是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数学家托勒密发明的。
并且后来的地图都是在托勒密地图的基础之上绘制的,这个传统一直沿袭到14世纪。
现存最古老的地球仪(下图)收藏在纽伦堡博物馆,它的制作者是15世纪德国的航海家、地理学家、商人马丁·贝海姆。
1492年,也就是哥伦布西行印度的那一年,贝海姆在画家格洛肯东的协助下,制成了一个地球仪。
因为这个地球仪完成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同年,所以尚无美洲。
中國最早地球仪
我国最早的地球仪是由元代的西域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元朝廷督造。
元世祖至元四年,任职司天台的札马鲁丁在元大都设观象台,制作我国最早的地球仪。
《元史·天文志》是这样描述的:“其制以木为圆球,七分为水,其色绿:三分为土地,其色白,画江河湖海脉络贯穿于其中。
画作小方井,以计幅员之广袤,道里之远近。
”这种海陆分布的比例与现代地球仪的71%:29%比例基本一致。
札马鲁丁制造的这架地球仪比马丁·贝海姆的记录整整早了225年!”
到了明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后,为向中国传授古希腊的地圆说,亲自制作地球仪,并著有《坤舆万国全图》。
受其影响,学者李之藻和朝廷各制成一架地球仪。
这些地球仪扩充了纬度,包括了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整个地球纬度,也弥补了我国以前不知经度的空白,并标注了五洲,使当朝人能以此了解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新知识。
喜爱科学的康熙皇帝敕命在朝的传教士会同一些朝廷官员制作了一个地球仪,球面的图像、刻度及相关的文字叙述等大体沿用利玛窦的绘制方法。
这件仪器的制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圆说”理论在中国得到巩固,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对世界地理知识的认识水平。
明、清两朝制造的地球仪现仅存3件,其中2件存于故宫博物院,1件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今天,在我国国内出版发行的地球仪有1600多种款式规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出现磁悬浮地球仪、电子点读语音地球仪、语音地球仪、视频地球仪等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