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课件
合集下载
三胚层分化 PPT
![三胚层分化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6e12249195f312b3069a598.png)
三胚层分化
1、胚层分化
• 三胚层形成之后,动物体的组织和器官开始分 化。
• 脊椎动物器官发生的第一阶段是神经胚形成, 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形成。
• 胚胎发育中三个胚层的变化以内胚层最为简单, 中胚层最为复杂,而外胚层则最为特异。
• 内胚层: • 变化大部分涉及膜的外凸和内凹 • ——分化为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
器官建成(organogenesis)
• 胚胎的器官原基形成之后,按各自的方向进一步分化, 并对周围的组织起诱导作用,使有关组织能协调地发 育并进一步相互结合形成器官。
• 胚胎的器官形成涉及两方面的问题: • 一方面是胚层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细胞的分化。 • 上述两方面的变化是同时进行的。 • 内胚层的变化 • 直接从内胚层派生出来的组织,大部分都属于消化道。 • 这些组织再与中胚层、与外胚层形成的组织结合起来, • 形成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以及泄殖系统的一部分。
• 其个体发育由受精卵开始,经囊胚、原肠胚、 三胚层胚、无腿蝌蚪、有腿蝌蚪,变态成为蛙。
• 这个过程反映了系统发展所经历了的单细胞、 单细胞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低 等脊椎动物、鱼类到两栖类的基本过程。
• 蛙的个体发育重演了其祖先的进化过程。
吸器官,排泄器官和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 中胚层: • 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大部分; • 中胚层变化最大,形成的器官也最多 • ——骨胳、肌肉、结缔和上皮四种基本组织没有一样
不是由中胚层参与形成的。
• 中胚层介于内、外胚层之间,与内胚层结合形成脏壁, 与外胚层结合形成体壁。
• 中胚层的生骨节和生肌节,又形成骨骼和骨肉组织。 • 外胚层: • 细胞分化是多种多样的 • ——分化为皮肤上皮,包括皮肤腺和其他皮肤衍生物, • 神经组织、感觉器官和消化管的两端。
1、胚层分化
• 三胚层形成之后,动物体的组织和器官开始分 化。
• 脊椎动物器官发生的第一阶段是神经胚形成, 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形成。
• 胚胎发育中三个胚层的变化以内胚层最为简单, 中胚层最为复杂,而外胚层则最为特异。
• 内胚层: • 变化大部分涉及膜的外凸和内凹 • ——分化为消化管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
器官建成(organogenesis)
• 胚胎的器官原基形成之后,按各自的方向进一步分化, 并对周围的组织起诱导作用,使有关组织能协调地发 育并进一步相互结合形成器官。
• 胚胎的器官形成涉及两方面的问题: • 一方面是胚层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细胞的分化。 • 上述两方面的变化是同时进行的。 • 内胚层的变化 • 直接从内胚层派生出来的组织,大部分都属于消化道。 • 这些组织再与中胚层、与外胚层形成的组织结合起来, • 形成消化系统与呼吸系统,以及泄殖系统的一部分。
• 其个体发育由受精卵开始,经囊胚、原肠胚、 三胚层胚、无腿蝌蚪、有腿蝌蚪,变态成为蛙。
• 这个过程反映了系统发展所经历了的单细胞、 单细胞群体、腔肠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低 等脊椎动物、鱼类到两栖类的基本过程。
• 蛙的个体发育重演了其祖先的进化过程。
吸器官,排泄器官和生殖器官的一部分;
• 中胚层: • 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生殖和排泄器官的大部分; • 中胚层变化最大,形成的器官也最多 • ——骨胳、肌肉、结缔和上皮四种基本组织没有一样
不是由中胚层参与形成的。
• 中胚层介于内、外胚层之间,与内胚层结合形成脏壁, 与外胚层结合形成体壁。
• 中胚层的生骨节和生肌节,又形成骨骼和骨肉组织。 • 外胚层: • 细胞分化是多种多样的 • ——分化为皮肤上皮,包括皮肤腺和其他皮肤衍生物, • 神经组织、感觉器官和消化管的两端。
Ch05神经胚与三胚层的早期分化
![Ch05神经胚与三胚层的早期分化](https://img.taocdn.com/s3/m/691f0432be1e650e52ea998a.png)
表皮外胚层 向中线的推 移给神经管 的弯曲提供 了外部力量。
在三个绞合点(MHP和两个DLHP)上,神经板细胞改变自己的形状, 并发生顶端收缩。
(4) 神经管闭合
左右神经褶被牵引到背中线结合到一起, 神经管随即闭合。某些动物神经褶连接处 的细胞形成神经嵴细胞,但哺乳类神经褶 举起时头部神经嵴细胞就开始迁移。
哺乳动物的三个胚 层特化形成身体各 特化谱系(lineage) 的示意图。
黑色框:一级分层
深灰色框:二级分层
浅灰色阴影区:中胚 层分化;
左侧白色区:内胚层 分化;
右侧白色区:外胚层 分化。
外胚层:神经系统、表皮及附属物、口腔鼻腔肛门上皮、晶状体、 角膜、视网膜、内耳、肾上腺髓质、垂体前叶、牙釉质、颅软骨
神经管(neural tube)。神经管的前端发育为脑, 后端发育为脊髓(spinal cord)。
神经嵴位于神经板和表皮外胚层交界处, 通过迁移,这些细胞能够发育为周围神经 系统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表皮色素 细胞,肾上腺髓质,面部的软骨和硬骨, 以及部分结缔组织等。
表皮外胚层发育为表皮及皮肤衍生物,与 来自间充质的真皮一起形成皮肤。
初级神经胚形成是指由脊索中胚层诱导覆 盖于上面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 皮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次级神经胚形成是指外胚层细胞下陷进入 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再空洞化 (cavitate)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胚胎在多大程度上应用上述神经管构建方 式取决于脊椎动物的种类。如鱼类神经胚 形成属完全次级型;鸟类前端部分神经管 构建属初级型,而后端部分(后肢以后) 神经管构建属次级型。
2.1 初级神经胚形成
神经板 神经褶
神经沟
神经嵴
三胚层分化与分化机理培训课件
![三胚层分化与分化机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57ca54cfc789eb172dc8d3.png)
25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表皮外胚层分化 皮肤和表皮结构起源
2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表皮细胞的起源
神 胚皮:底层细胞分化成表皮后,
经 胚皮脱落 胚
颗粒层细胞含
预
基层
定 基层 (生发层)
Sonic Hedgehog、Pax3等因子是神经管闭合所必需 的。孕妇服用叶酸和适量胆固醇可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风 险。
1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无脑儿
脊柱裂
脊髓脊膜膨出
1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Migrating neural crest cells
2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神经嵴部分衍生物
• 周围神经系統:神经元,包括感觉神经节、交感和 副交感神经节和神经丛;神经胶质;施万细胞
1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MP4
发育生物学研究表明, sonic hedgehog、
pax3 等基因对于神经管闭合起着重要
BMP7
作用。
外胚层
表达
诱导
BMP4 BMP7
背侧
pmasxx31表达
msx1
表达
抑制
神经底板细胞 sonic hedgehog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表皮外胚层分化 皮肤和表皮结构起源
26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表皮细胞的起源
神 胚皮:底层细胞分化成表皮后,
经 胚皮脱落 胚
颗粒层细胞含
预
基层
定 基层 (生发层)
Sonic Hedgehog、Pax3等因子是神经管闭合所必需 的。孕妇服用叶酸和适量胆固醇可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风 险。
17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无脑儿
脊柱裂
脊髓脊膜膨出
18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Migrating neural crest cells
24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神经嵴部分衍生物
• 周围神经系統:神经元,包括感觉神经节、交感和 副交感神经节和神经丛;神经胶质;施万细胞
19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BMP4
发育生物学研究表明, sonic hedgehog、
pax3 等基因对于神经管闭合起着重要
BMP7
作用。
外胚层
表达
诱导
BMP4 BMP7
背侧
pmasxx31表达
msx1
表达
抑制
神经底板细胞 sonic hedgehog
第九章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ppt课件
![第九章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3347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4.png)
❖
中腹部的体节细胞经过增殖失去上皮细
胞特征,变为间充质细胞,构成生骨节
(sclerotome)。将来分化为椎骨软骨细胞,并
最终分化为成体轴骨骼系统(椎骨、肋骨、软骨
和韧带等)
脊索
生皮肌节 生骨节 表皮外胚层
❖
最远离神经管的体节侧部细胞同样出现
形态变化和细胞间的解聚现象---轴下生肌节。将
轴上生皮肌节
分化为四肢和体壁肌肉的前体细胞
轴上生肌节
❖
余下的近神经管部分的细胞向腹侧折弯、
回拢形成一个双层上皮样结构,背面的为中央生
皮节(dermatome)---背部真皮的结缔组织,
腹面的为轴上生肌节---产生横跨脊椎使背部能够
弯曲的脊椎肌肉
中央生皮肌节
轴下生 肌节 轴下生皮肌节
体节特化受脊索和神经管壁细胞等产生和分泌的特异性 蛋白所诱导
1. Primary neurulation: 由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并最终离开外胚层表面而形成 中空的神经管。绝大多数脊椎动物前部神经管的形成采用此 种方式。
外胚层细胞的命运:背部中线区 的细胞将形成脑和脊髓;中线区外侧 的细胞将生成皮肤;上述二者相交处 的细胞为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它们将迁移各处形成外周神 经元、色素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第九章 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
Von Baer定律(原肠胚以前的发育阶段看作一个点):
❖ 在胚胎中,动物的一般特征比特化特征出现早。所有脊椎动 物在原肠胚后不久的发育非常相似。如:鳃裂、脊索、原肾 等。
❖ 一般特征发育成较特化特征,较特化特征最后发育成完全特 化的特征。如皮肤
❖ 高等动物和低等动物在早期胚胎发育时期相似,但在成体时 有差异
03-4第三章 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4——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
![03-4第三章 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4——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https://img.taocdn.com/s3/m/bf4c061bc281e53a5802ff21.png)
27
一、神经胚形成
当神经管后端合拢时,视泡(optic vesicle) 从前脑两侧面凸出来;
早期胚胎脑的膨胀主要是脑腔增加的结果,与 组织生长关系不大。
28
一、神经胚形成
2. 神经嵴 神经嵴细胞来源于外胚层,起源于神经管最靠背
部的区域。 神经嵴细胞的发育命运取决于其迁移抵达的位置。
54
9
二、中胚层
二、中胚层
(1)膜内成骨: ¾ 由间充质直接转化为骨组织; ¾ 头部的扁平颅骨。 ¾ 由来自神经嵴的间充质细胞与头部上皮细胞胞外基
质相互作用形成骨组织; ¾ BMP(骨形成蛋白)
膜内成骨的过程: ¾ 间充质细胞:松散→结节 9 毛细血管→钙盐 9 骨原细胞→成骨细胞
(osteooblast) →基质(胶原纤 维-蛋白多糖) ¾ 成骨细胞→骨细胞(osteocytes) ¾ 类骨质(osteoid) →骨基质
二、中胚层
迁移:最靠近神经管的体 节细胞向腹面迁移
9 生骨节细胞→脊椎软骨细 胞→中轴骨骼(脊椎、肋 骨、软骨和韧带)
49
50
二、中胚层
保留:生皮肌节 (dermamyotome)
9 生皮节(dermatome): 背侧,→背部皮肤的间充 质结缔组织,即真皮;
9 生肌节(myotome):内 侧, →横跨脊椎,能使背 部弯曲的椎骨肌肉。
第四节 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
三胚层形成之后,动物体的组织和器官开始分 化。 脊椎动物器官发生的第一阶段是神经胚形成, 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形成。 胚胎发育中三个胚层的变化以内胚层最为简单, 中胚层最为复杂,外胚层最为特异。
第四节 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
1
2
第四节 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
一、神经胚形成
当神经管后端合拢时,视泡(optic vesicle) 从前脑两侧面凸出来;
早期胚胎脑的膨胀主要是脑腔增加的结果,与 组织生长关系不大。
28
一、神经胚形成
2. 神经嵴 神经嵴细胞来源于外胚层,起源于神经管最靠背
部的区域。 神经嵴细胞的发育命运取决于其迁移抵达的位置。
54
9
二、中胚层
二、中胚层
(1)膜内成骨: ¾ 由间充质直接转化为骨组织; ¾ 头部的扁平颅骨。 ¾ 由来自神经嵴的间充质细胞与头部上皮细胞胞外基
质相互作用形成骨组织; ¾ BMP(骨形成蛋白)
膜内成骨的过程: ¾ 间充质细胞:松散→结节 9 毛细血管→钙盐 9 骨原细胞→成骨细胞
(osteooblast) →基质(胶原纤 维-蛋白多糖) ¾ 成骨细胞→骨细胞(osteocytes) ¾ 类骨质(osteoid) →骨基质
二、中胚层
迁移:最靠近神经管的体 节细胞向腹面迁移
9 生骨节细胞→脊椎软骨细 胞→中轴骨骼(脊椎、肋 骨、软骨和韧带)
49
50
二、中胚层
保留:生皮肌节 (dermamyotome)
9 生皮节(dermatome): 背侧,→背部皮肤的间充 质结缔组织,即真皮;
9 生肌节(myotome):内 侧, →横跨脊椎,能使背 部弯曲的椎骨肌肉。
第四节 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
三胚层形成之后,动物体的组织和器官开始分 化。 脊椎动物器官发生的第一阶段是神经胚形成, 最终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形成。 胚胎发育中三个胚层的变化以内胚层最为简单, 中胚层最为复杂,外胚层最为特异。
第四节 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
1
2
第四节 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
神经胚与三胚层的早期分化
![神经胚与三胚层的早期分化](https://img.taocdn.com/s3/m/56bf3851360cba1aa911da56.png)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经过原肠作用后,胚胎已具有外、中、内 三个胚层,它们是动物体所有器官形成的 细胞基础(器官原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表皮外胚层 向中线的推 移给神经管 的弯曲提供 了外部力量。
本章知识要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外胚层分化与神经管的形成
外胚层的分化 神经管 神经嵴
2、中胚层分化与体节形成
中胚层的早期分化 体节的分化和诱导机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外胚层分化与神经管的形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外胚层分化
脊椎动物外胚层将形成三个主要部分: 表皮外胚 层、神经嵴和神经管。 人胚发育到第三周末,背部的部分外胚层细胞受中 胚层特别是脊索中胚层的诱导,特化形成神经外胚 层,这部分形态上呈柱状的胚胎结构称为神经板( neural plate)。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神经板的整形
神经板沿前后轴通过集中延伸而伸长,导 致神经板变窄,随后弯曲形成神经管。
多层细胞嵌插形成几层; 神经板细胞增殖沿前后轴(头尾)方向进 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神经板弯曲形成神经沟
神经板两侧首先弯曲上翘形成神经褶。
细胞形状的改变和细胞顶部的收缩驱动神经褶的形成。
神经胚形成主要由两种方式:初级神经胚形 成(primary neurulation)和次级神经胚形 成(secondary neurulation)。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经过原肠作用后,胚胎已具有外、中、内 三个胚层,它们是动物体所有器官形成的 细胞基础(器官原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表皮外胚层 向中线的推 移给神经管 的弯曲提供 了外部力量。
本章知识要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外胚层分化与神经管的形成
外胚层的分化 神经管 神经嵴
2、中胚层分化与体节形成
中胚层的早期分化 体节的分化和诱导机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外胚层分化与神经管的形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 外胚层分化
脊椎动物外胚层将形成三个主要部分: 表皮外胚 层、神经嵴和神经管。 人胚发育到第三周末,背部的部分外胚层细胞受中 胚层特别是脊索中胚层的诱导,特化形成神经外胚 层,这部分形态上呈柱状的胚胎结构称为神经板( neural plate)。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 神经板的整形
神经板沿前后轴通过集中延伸而伸长,导 致神经板变窄,随后弯曲形成神经管。
多层细胞嵌插形成几层; 神经板细胞增殖沿前后轴(头尾)方向进 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 神经板弯曲形成神经沟
神经板两侧首先弯曲上翘形成神经褶。
细胞形状的改变和细胞顶部的收缩驱动神经褶的形成。
神经胚形成主要由两种方式:初级神经胚形 成(primary neurulation)和次级神经胚形 成(secondary neurulation)。
05-神经胚与三胚层的早期分化
![05-神经胚与三胚层的早期分化](https://img.taocdn.com/s3/m/f78226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4b.png)
三、中段中胚层
管,即肾和生殖管道前体。
四、侧板中胚层
中段中胚层每边的外侧为侧板中胚层(lateral plate mesoderm)。侧板中胚层在水平方向上分 成背部位于外胚层下方的背部体节中胚层 (somatic mesoderm)和腹部位于内胚层上方的 脏壁中胚层(splanchnic mesoderin)。体节中胚 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是体腔,从未来颈区延伸 到身体后部。
二、神经管的形成
神经管的形成方式有两种:初级神经胚形成 (primary neurulation)和次级神经胚形成 (secondary neurulation)。初级神经胚形成是指由 神经板周围的细胞(主要是脊索中胚层细胞)诱导 覆盖于其上的神经板细胞增殖、内陷并与表皮细 胞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次级神经胚形成是指 外胚层细胞下陷先形成一实心的细胞索,接着细 胞索发生空洞化(cavitation)形成神经管。
躯干区神经嵴细胞的迁移途径
Neural Crest Cell Migration in the Trunk of the Chick Embryo
(3)迷走区和骶区神经嵴
这些神经嵴细胞形成肠的副交感神经节。在鸡胚中,颈 部神经嵴细胞位于l~7体节的对面,而荐骨神经嵴细胞位 于第28体节的后面。
2.次级神经胚形成 次级神经胚形成包括由预定外胚层和内胚层
细胞形成间质细胞,随即这些细胞在表皮外胚层 下面聚集形成髓索(medullary cord)。间质-上皮转 换完成之后,髓索的中央部分发生空洞化 (cavitation),形成几个中空的内腔(lumen)。这些 内腔联合形成一个位于中央的腔。
当生骨节细胞和体壁及四肢肌细胞前体从体节中 迁移出来,最靠近神经管的体节细胞向腹面迁 移,保留下来的体节上皮形成双层实心上皮,称 为生皮肌节(dermamyotome)。生皮肌节的背层 称为生皮节(dermatome),产生背部皮肤的间充 质结缔组织,即真皮(身体其他区域真皮由另外 的间充质细胞形成,并非来自体节),而其内层 细胞称为生肌节(myotome),产生横跨脊椎使背 部能够弯曲的脊椎肌肉
03-4第三章 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4——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
![03-4第三章 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4——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https://img.taocdn.com/s3/m/bf4c061bc281e53a5802ff21.png)
一、神经胚形成
人类胚胎的神经管闭合缺陷症
19
20
一、神经胚形成
神经管与相邻外胚层细胞分离可能与细胞黏连 分子有关
一、神经胚形成
2)次级神经胚形成 髓索(medullary cord)
形成; 髓索空洞化形成神经管。 蛙胚、鸡胚:腰椎、尾椎。
21
22
一、神经胚形成
I. 蛙胚 背唇细胞不卷入胚胎内,而向腹面生长; 胚唇顶端不断生长的区域称为脊索神经铰合
二、中胚层
¾ 体节细胞分化的机制:周围组织诱导 9 生骨节:Sonic hedgehog蛋白(体节腹中部脊索和神经管
底板分泌) 9 生皮节:神经营养蛋白3(NT-3,神经管分泌) 9 生肌节: 围绕体轴的轴上肌受背部神经管分泌的Wnt家族成员的诱导; 形成四肢和体壁肌肉系统的轴下肌受表皮分泌的Wnt和侧板中
6
1
一、神经胚形成
一、神经胚形成
鱼类(大部分):次级神经胚形成;
鸟类:前端——初级神经胚形成,后肢以后—— 次级神经胚形成;
两栖类:大部分——初级神经胚形成,尾部—— 次级神经胚形成;
小鼠(人):35体节前——初级神经胚形成, 35体节后——次级神经胚形成。
1)初级神经胚形成 神经板形成 神经底板形成 神经板变形和弯曲,神经沟形成 神经沟闭合形成神经管
5
一、神经胚形成
神经胚形成方式: 9 初级神经胚形成(primary neurulation):由脊
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 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9 次级神经胚形成(secondary neurulation) :外 胚层细胞下陷进入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在细 胞索中心产生空洞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索诱导、细胞固有运动(集中延伸)
❖ 神经底板(neural floor plate)形成: 神经板中线处细胞 鸡-鹌加高、变窄
❖ 神经板的弯曲:
正常发育 神经板
预定表皮 外胚层
神经板内外力量 E-粘附蛋白
神经沟
神经管
❖ 神经管的闭合: 一点或多点愈合,受遗传和环境因子影响
体节 神经褶 亨氏节
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神经管的分化
神经管向中枢神经系统分化的3个层面
❖ 解剖学水平:神经管及其管腔膨大和收缩而形成脑 室和脊髓的中央管
❖ 组织学水平:神经管壁细胞发生重排形成脑和脊髓 ❖ 细胞学水平:神经上皮细胞本身分化成身体中不同
神经板
表皮层
胚孔
脊索
横切 正中纵切
神经褶
神经管 神经褶愈合
原肠 残余囊胚腔
肠腔 中胚层
内胚层
肝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鸡
两栖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初级神经胚形成过程
❖ 神经板(neural plate)的形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鱼 蝾螈
玳瑁
鸡
猪
牛
兔
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神经胚形成概述
神经胚(neurulation)—— 预定神经外胚层形成神经管的 过程,是中轴器官分化的阶段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
神经管(neural tube)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其方式分 初级神经胚形成(primary neurulation)和次级神经胚形 成(secondary neurulation)两种。
1. Primary neurulation: 由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并最终离开外胚层表面而形成 中空的神经管。绝大多数脊椎动物前部神经管的形成采用 此种方式。
特点: 具有迁移性。 分化命运:因发生的部位和迁移目的地不同而不同。 可分化为感觉、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 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表皮中的色素细胞;头骨软骨和结 缔组织等。
躯干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Dorsolateral migration pathway:由背部向侧翼、再向腹部的迁移,位于 表皮与体节之间,分化为色素细胞。
Ventral migration pathway: 进入体节的的迁移,有的在体节中形成背根 神经节,有的穿越体节的前半区分化为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细胞。
迁移机制:即将迁移前表达Slug蛋白,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Slug mRNA导 致其不迁移;E-和N-cadherin在迁移前表达,在迁移时停止表达。
神经褶 心包突 听基板 体节
表皮外胚层 神经嵴
神经管
前神经孔
心包突 体节
羊膜边
神经沟
后神经孔
正常
无脑畸形
脊柱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secondary neurulation ❖ 外胚层下陷形成实心细胞索
(髓索),然后中空 ❖ 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后端
神经管
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神经板→内陷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神经褶→背部愈合成神经管,同时与表皮外 胚层脱离。如爪蟾大部分神经管、鸟类中前部 神经管、小鼠35体节以前的神经管构建等;
神经管可以理解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原基,由 它可进一步分化为前端的脑和后端的脊髓。
实验下
表外与神经管脱离受不同的细胞粘连分子表达调节(N-选 择蛋白和N-CAM取代原来的E-细胞选择蛋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鸡神经胚形成时表皮细胞的弯曲
神经褶形成
神经褶上举
预定表皮外胚层
脊索
预定神经板
过渡带 神经板
表皮外胚层
神经沟形成 契形细胞
外胚层细胞文的档仅命供参运考,:不背能作部为科中学依线据,区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的细胞将形成脑和脊髓;中线区外侧 神经板
神经褶
的细胞将生成皮肤;上述二者相交处
的细胞为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它们将迁移各处形成外周神
经元、色素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表皮层
神经嵴
以外的四肢所有中胚层 ❖ 头部间质(head mesenchyme)---面部结缔组织和肌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锚定
背侧绞合点 中间绞合点
人类胚胎的神经管闭合缺陷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不同区域的神经管的封口时间不同。第二区封口失败,胚胎的 前脑不发育,即致死性的无脑症;第5区不封口导致脊柱裂口症。
Sonic Hedgehog、Pax3等因子是神经管闭合所必需的。孕妇 服用叶酸和适量的胆固醇可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风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中胚层(mesoderm)
神经胚期,中胚层将分化为5个区域
❖ 胚胎背部中央的脊索中胚层(chorda m.)---脊索 ❖ 背中胚层(dorsal m.)又称轴旁中胚层(paraxial m.)-
--体节(生皮节、生肌节、生骨节) ❖ 中间中胚层(intermediate m.)---泌尿系统和生殖器官 ❖ 侧中胚层(lateral m.)---心脏、血管、体腔壁和除肌肉
类型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脑的分区
3个原始脑泡
脑壁
脑腔
前脑 中脑
后脑
5个次生脑泡
端脑 间脑 中脑
后脑 髓脑
脊髓
2)、神经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生部位: 神经管闭合处的神经管细胞和与神经管 相接的外表层细胞,它们间质细胞化而成为神经嵴细胞。
❖ 神经底板(neural floor plate)形成: 神经板中线处细胞 鸡-鹌加高、变窄
❖ 神经板的弯曲:
正常发育 神经板
预定表皮 外胚层
神经板内外力量 E-粘附蛋白
神经沟
神经管
❖ 神经管的闭合: 一点或多点愈合,受遗传和环境因子影响
体节 神经褶 亨氏节
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神经管的分化
神经管向中枢神经系统分化的3个层面
❖ 解剖学水平:神经管及其管腔膨大和收缩而形成脑 室和脊髓的中央管
❖ 组织学水平:神经管壁细胞发生重排形成脑和脊髓 ❖ 细胞学水平:神经上皮细胞本身分化成身体中不同
神经板
表皮层
胚孔
脊索
横切 正中纵切
神经褶
神经管 神经褶愈合
原肠 残余囊胚腔
肠腔 中胚层
内胚层
肝突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鸡
两栖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初级神经胚形成过程
❖ 神经板(neural plate)的形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鱼 蝾螈
玳瑁
鸡
猪
牛
兔
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一节 神经胚形成概述
神经胚(neurulation)—— 预定神经外胚层形成神经管的 过程,是中轴器官分化的阶段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形成
神经管(neural tube)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基,其方式分 初级神经胚形成(primary neurulation)和次级神经胚形 成(secondary neurulation)两种。
1. Primary neurulation: 由外胚层细胞增殖、内陷并最终离开外胚层表面而形成 中空的神经管。绝大多数脊椎动物前部神经管的形成采用 此种方式。
特点: 具有迁移性。 分化命运:因发生的部位和迁移目的地不同而不同。 可分化为感觉、交感及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和胶质细 胞;肾上腺髓质细胞;表皮中的色素细胞;头骨软骨和结 缔组织等。
躯干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Dorsolateral migration pathway:由背部向侧翼、再向腹部的迁移,位于 表皮与体节之间,分化为色素细胞。
Ventral migration pathway: 进入体节的的迁移,有的在体节中形成背根 神经节,有的穿越体节的前半区分化为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细胞。
迁移机制:即将迁移前表达Slug蛋白,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Slug mRNA导 致其不迁移;E-和N-cadherin在迁移前表达,在迁移时停止表达。
神经褶 心包突 听基板 体节
表皮外胚层 神经嵴
神经管
前神经孔
心包突 体节
羊膜边
神经沟
后神经孔
正常
无脑畸形
脊柱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 secondary neurulation ❖ 外胚层下陷形成实心细胞索
(髓索),然后中空 ❖ 鱼类和其他脊椎动物的后端
神经管
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神经板→内陷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神经褶→背部愈合成神经管,同时与表皮外 胚层脱离。如爪蟾大部分神经管、鸟类中前部 神经管、小鼠35体节以前的神经管构建等;
神经管可以理解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原基,由 它可进一步分化为前端的脑和后端的脊髓。
实验下
表外与神经管脱离受不同的细胞粘连分子表达调节(N-选 择蛋白和N-CAM取代原来的E-细胞选择蛋白)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鸡神经胚形成时表皮细胞的弯曲
神经褶形成
神经褶上举
预定表皮外胚层
脊索
预定神经板
过渡带 神经板
表皮外胚层
神经沟形成 契形细胞
外胚层细胞文的档仅命供参运考,:不背能作部为科中学依线据,区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的细胞将形成脑和脊髓;中线区外侧 神经板
神经褶
的细胞将生成皮肤;上述二者相交处
的细胞为神经嵴细胞(neural
crest),它们将迁移各处形成外周神
经元、色素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
表皮层
神经嵴
以外的四肢所有中胚层 ❖ 头部间质(head mesenchyme)---面部结缔组织和肌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锚定
背侧绞合点 中间绞合点
人类胚胎的神经管闭合缺陷症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不同区域的神经管的封口时间不同。第二区封口失败,胚胎的 前脑不发育,即致死性的无脑症;第5区不封口导致脊柱裂口症。
Sonic Hedgehog、Pax3等因子是神经管闭合所必需的。孕妇 服用叶酸和适量的胆固醇可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风险。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二节 中胚层(mesoderm)
神经胚期,中胚层将分化为5个区域
❖ 胚胎背部中央的脊索中胚层(chorda m.)---脊索 ❖ 背中胚层(dorsal m.)又称轴旁中胚层(paraxial m.)-
--体节(生皮节、生肌节、生骨节) ❖ 中间中胚层(intermediate m.)---泌尿系统和生殖器官 ❖ 侧中胚层(lateral m.)---心脏、血管、体腔壁和除肌肉
类型的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脑的分区
3个原始脑泡
脑壁
脑腔
前脑 中脑
后脑
5个次生脑泡
端脑 间脑 中脑
后脑 髓脑
脊髓
2)、神经嵴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发生部位: 神经管闭合处的神经管细胞和与神经管 相接的外表层细胞,它们间质细胞化而成为神经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