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食品分析》海量填空题(含答案)
食品分析与检测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与检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计 30 分,每小题 2 分)1、采样遵循的原则是( ) 。
2、肉制品新鲜度常用检验方法有( ) 、( ) 、( ) 、( ) 。
3、采样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分别得到的样品为( ) 。
4、分析柑橘类果实及其制品时,用( ) 酸表示, K=0.064, K 是换算为主要酸的系数,即指( ) 。
5、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的鉴别主要检测对象是( ) 。
6、已知测定蔗糖溶液的糖锤度为 35.8oBx,则该糖液的重量百分浓度为( ) 。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8、对于颜色深的食品,测定其酸度的方法有( ) 。
9、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10 、测定痕量水分的食品中的水分含量的方法是( ) 。
11、在测定磷酸盐含量比较高的食品的灰分时,为了使灰化完全,可采取的措施有( ) 。
12、食品中的总酸度是指( ) 。
13、食品感官分析按照应用目的可分为( )按照方法的性质可分为( ) 。
14、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为( ) 。
15、快速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名称有( ) 。
二、是非题(计 10 分,每小题 1 分)1 、测定所有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时都可以用索氏抽提法。
( )2、在测定冰淇淋膨胀率时,加入乙醚的体积为 2.0ml,滴加蒸馏水的体积为 22.0ml,则冰淇淋膨胀率为 92.3% 。
( )3 、测定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前处理。
( ) 4、测定食品中的钾、钠含量时,可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 ) 5 、有效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 )6 、测定含磷脂的结合态脂类的样品中的脂肪含量用巴布科克法。
( )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糖精时,根据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峰面积定量。
( )8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矿物元素的含量。
( )9、VB2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荧光,在 525nm 波长下可以测定其荧光值,从而可以在 525nm 波长下测定食品中 VB2 的含量。
食品分析海量判断题含有答案
念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判断(√ )1、能够经过测定液态食品的相对密度来查验食品的纯度或浓度。
(√) 2 、用一般比重计测试液的相对密度,一定进行温度校订。
(×) 3 、小包装食品如罐头食品,应当每一箱都抽出一瓶作为试样进行剖析。
(×) 4 、经过白酒的味觉查验能够判断白酒的口胃、滋味随和味。
(√) 5 、从原猜中抽出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剖析是为了保证原料的质量。
(√) 6 、能够用索氏提取器提取固体物质。
(√) 7 、亚硫酸及其盐对人体有必定的毒性,所以它们在食品中的残留量一定严格控制。
(×) 8、蘑菇罐头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是用酚酞做为指示剂。
(×) 9、食品的感官查验人员查验前能够使用有气味的化妆品。
(√) 10、在食品的制样过程中,应防备挥发性成分的逸散及防止样品构成和理化性质的变化。
(√) 11 、比旋光法能够测定谷类食品中淀粉的含量。
(√) 12 、丈量筒中液体的相对密度时待测溶液要注满量筒。
(√) 13 、把酒精计插入蒸馏水中读数为0。
(√) 14 、复原糖的测定实验,滴准时应保持微沸状态。
(√) 15 、食品的滋味能够经过味觉查验检查出来。
1、正确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互相独立的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互相靠近的程度。
它代表测定方法的靠谱性。
正确度的高低可用偏差来表示,由有时偏差决定。
( F)1、错误。
应改正为:正确度指单个丈量值与真切值的靠近程度, 反应测定结果的靠谱性。
正确度的高低可用偏差来表示,由系统偏差决定。
或许:精准度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互相独立的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互相靠近的程度。
它代表测定方法的稳固性和重现性。
精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权衡,由有时偏差决定。
2、有时偏差我们能够经过适合的方法防止,比方我们能够经过做空白实验进行防止。
(F)2、错误。
空白试验是除去试剂原由惹起的系统偏差的常用方法。
有时偏差的大小拥有不可以测性,不可以防止,可是能降低到最小;往常经过增添平行测定次数及严格恪守操作规程的方法来减少有时偏差。
食品分析习题库(有答案)
习题一一、填空题1.食品分析必须懂得正确采样,而要做到正确采样则必须做到__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第二,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志________,否则检测结果不仅毫无价值,还会导致错误结论。
2.采样一般分为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检样是指_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_____ ,原始样品是指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_______ ,平均样品是指___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________。
采样的方式有___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_____ ,通常采用__随机抽样结合代表性抽样______方式。
样品采集完后,应该在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贴好标签,标签上应注明的项目有__样品名称,__采样地点___ ,采样日期________ ,_样品批号_______ ,____采样方法_____,采样数量,分析项目,采样人_________。
3.样品的制备是指___对样品进行粉碎,混匀,缩分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保证样品十分均匀_________。
4.样品的预处理的目的是(消除干扰因素,完整保留被测组分,是被测组分浓缩),预处理的方法有(有机物破坏法,溶剂提取法,蒸馏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食品分析的内容包括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害物质的分析,微生物检验,食品的感官鉴定,其中的(食品营养成份的分析,食品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有害物质的分析)属于理化检验的内容。
6.干法灰化是把样品放入(高温炉)中高温灼烧至(残灰为白色或浅灰色)。
湿法消化是在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样品中_(有机)________________物质分解,氧化,而使____(待测成分)___________物质转化为无机状态存在于消化液中。
食品分析试卷(有答案)(食品分析期末复习资料)
《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一、填空题(1分/空,共40分)1、费林试剂由甲、乙溶液组成,甲为硫酸铜溶液,乙为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溶液。
2、国家标准规定的对各类食品的检测项目都是从人的感官、理化、卫生三个方面进行。
3、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包括样品的采集、制备、预处理、样品的检验和结果计算。
4、人的感觉可以分为视觉、嗅觉、听觉、味觉和触觉。
5、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测量方法有密度计法、密度瓶法、比重天平法。
6、糖锤计在蒸馏水中为 0 ºBx ,读数为35ºBx时蔗糖的质量浓度为 35% 。
7、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分为食品营养成分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有毒有害物质分析、食品感官鉴定。
(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检验仪器分析)8、样品的制备的目的是保证样品十分均匀,使样品其中任何部分都能代表被测物料的成分。
9、利用旋光仪测定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旋光法。
10、液体及半固体样品如植物油、酒类,取样量为。
11、均匀的固体样品如奶粉,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次数可按(填公式)决定,所以,200袋面粉采样 10 次。
12、还原糖通常用氧化剂斐林试剂为标准溶液进行测定。
指示剂是次甲基蓝。
13、堆状的散粒状样品,则应在一堆样品的四周及顶部分上、中、下三个部位,用双套回转采样管插入取样。
14、纯蔗糖溶液的折射率随浓度升高而增加。
蔗糖中固形物含量越高,折射率也越高。
15、测量食品的折射率可以用阿贝折射仪和手提式折射仪。
二、选择题(1.5分/题,共36分)1、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 C )A、比重计法B、折光法C、旋光法D、容量法2、用普通比重计测出的是( A )A、相对密度B、质量分数C、糖液浓度D、酒精浓度3、乳稠计的读数为20时,相当于( C )A、相对密度为20B、相对密度为20%C、相对密度为1.020D、相对密度为0.204、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 D )A、体积B、容积C、重量D、质量5、发酵酒指含糖或淀粉原料经过糖化后( B )而制得的酒。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列哪一项不是常用的测定方法?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 卡尔·费休法D. 重量法答案:D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3.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哪种方法可以同时测定脂肪和非脂固形物?A. 索氏提取法B. 酸水解法C. 罗西-戈尔德法D. 巴布科克法答案:C4.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酶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滴定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A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中,哪种方法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A. 2,6-二氯酚靛酚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二、填空题1.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中,______法适用于水分含量较高的食品。
答案:直接干燥2.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时,需要将样品中的氮转化为______,然后通过滴定测定氮含量。
答案:氨3.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方法中,______法适用于脂肪含量较低的食品。
答案:索氏提取4.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中,酶法测定时,需要使用______酶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答案:淀粉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中,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时,维生素C将______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
答案:2,6-二氯酚靛酚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直接干燥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直接干燥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使样品中的水分蒸发,然后通过称量样品前后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2. 描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
答案:凯氏定氮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消化、蒸馏、滴定和计算。
首先将样品与硫酸和催化剂混合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产生氨;然后将产生的氨通过蒸馏转化为氨气;接着用标准酸溶液滴定氨气;最后根据滴定结果计算蛋白质含量。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是:A. 凯氏定氮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气相色谱法答案:A2.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主要作用是:A. 增加食品色泽B. 延长食品保质期C. 改善食品口感D.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答案:B二、填空题1. 食品中的_______是影响食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微生物2. 食品中的_______含量过高会导致食品变质。
答案:水分三、判断题1.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可以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检测。
()答案:√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随意添加。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作用及其常见的种类。
答案: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延缓食品氧化过程,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丁基羟基甲苯)、TBHQ(叔丁基羟基苯并喹啉)等。
2. 描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答案: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能够准确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五、计算题1. 假设某食品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10g/100g,根据凯氏定氮法的计算公式,计算该食品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以克计)。
答案:根据凯氏定氮法,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公式为:蛋白质含量(g/100g)=(氮含量×6.25)/样品重量(g)。
假设氮含量为1.4g/100g,则蛋白质含量=(1.4×6.25)/100=0.875g。
六、论述题1. 论述食品中添加色素的利弊,并说明如何合理使用色素。
答案:食品中添加色素可以增强食品的色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但过量使用色素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合理使用色素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安全无毒的色素,控制添加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性。
以上为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的完整内容。
食品分析详细答案
食品分析详细答案1、思考题:1、采样一般分哪几个步骤进行?答:一般分三步,依次获得检样、原始样品和平均样品。
1、检样: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称为检样。
2、原始样品: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3、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称为平均样品。
2、什么叫四分法?答:将样品按照测定要求磨细,过一定孔径的筛子,然后混合,平铺成圆形,分成四等分,取相对的两份混合,然后再平分,直到达到自己的要求3、什么是样品的制备?目的是什么?答:样品的制备:指对采取的样品的分取、粉碎及混匀等过程。
样品制备的目的:在于得到一个十分均匀的试验样品,使混合的样品在取任何部分检验时都能代表全部样品的成分。
4、为什么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常见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答:样品处理的目的:①使样品中的被测成分转化为便于测定的状态;②消除共存成分在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和干扰;③浓缩富集被测成分。
样品处理的方法:(1)溶剂提取法: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一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之溶解分离的方法,称为溶剂提取法。
1)浸提法:2)萃取法:(2)有机物破坏法:在高温或强烈氧化条件下,使食品中有机物质分解,并在加热过程中成气态而散逸掉。
1)干法灰化:2)湿法消化:(3)蒸馏法:(4)色层分离法:(5)磺化法和皂化法:(6) 沉淀法:。
5、你认为在一项常量分析中,应如何根据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来指导你的操作?答:(一)误差的来源: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不可避免,但可尽量减小。
通常用:准确度、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精密度、绝对偏差与相对偏差、绝对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来表示。
(二)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通常包括全部准确数字和一位不确定的可疑数字,即在有效数字中,最后一位是可疑的,而且只能上下差1。
试验中记录的数字不仅代表了数量的大小,而且还反映出测量的准确程度,记录数据或计算结果应保留几位数字,需要根据使用仪器的准确度或测定方法来确定。
12本科《食品分析》考试题型及思考题完整答案 (1)
《食品分析》考试题型一、填空题(20空×1分=20分)二、单项选择题(10题×1分=10分)三、判断题(10题×1分=10分)四、名词解释(5题×2分=10分)五、简答题(5题×5分=25分)六、详答题(8分+7分=15分)七、综合题(10分)设计一实验,以某法测定某样品中某成分的含量(要求:写出原理、操作概要及计算公式)名词解释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在国际间通用的标准。
每年10月14日为国际标准日。
2.国际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标准,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行的团体标准,包括知名跨国企业标准在内的其他国际上公认先进的标准。
3.食品分析的性质: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2. 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
3. 有效酸度:指被测液中H+的浓度,准确的说应是溶液中H+的活度,所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那部分酸的浓度,常用pH值表示。
其大小可借酸度计(pH计)来测定。
4. 总酸度: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它包括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其大小可借碱滴定来测定,又可称为“可滴定酸度”。
5. 挥发酸:食品中易挥的有机酸,如甲酸,醋酸及丁酸等低碳链的直链脂肪酸。
其大小可通过蒸馏发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6. 油脂的皂化价:中和1 g 油脂中的全部脂肪酸(游离+ 结合的)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7. 油脂的碘值:100 g 油脂所吸收的氯化碘或溴化碘换算成碘的质量(g)8. 油脂的酸价:中和1 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9.油脂的过氧化物值:过氧化值滴定1 g 油脂所需用( 0.002 mol/L )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0.折光法:利用折射率确定物质浓度,纯度和判断物质品质的分析方法称为折光法。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些?A. 滴定法B. 重量法C. 色谱法D. 所有以上答案:D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3.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几种?A. 干燥法B. 蒸馏法C. 卡尔费休法D. 所有以上答案:D4.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哪种?A. 索氏提取法B. 气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5.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是什么?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滴定法答案:B二、填空题6.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非常重要。
答案:蛋白质7.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有助于了解食品的新鲜度和保存状态。
答案:水分8.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是评估食品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答案:脂肪9.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可以反映食品的抗氧化能力。
答案:维生素C10. 食品中_______含量的测定有助于了解食品的矿物质组成。
答案:矿物质三、简答题11. 简述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及其应用。
答案: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技术。
在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添加剂、维生素、脂肪酸等组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2. 说明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重要性及其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答案: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对于评估食品的新鲜度、保存期限和加工品质至关重要。
水分含量过高可能导致食品易腐败变质,而水分含量过低则可能影响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四、论述题13. 论述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案: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凯氏定氮法,该方法基于氮元素与蛋白质含量的定量关系。
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缺点是耗时较长,需要使用硫酸和碱性溶液,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12本科《食品分析》考试题型及思考题完整答案 (1)
《食品分析》考试题型一、填空题(20空×1分=20分)二、单项选择题(10题×1分=10分)三、判断题(10题×1分=10分)四、名词解释(5题×2分=10分)五、简答题(5题×5分=25分)六、详答题(8分+7分=15分)七、综合题(10分)设计一实验,以某法测定某样品中某成分的含量(要求:写出原理、操作概要及计算公式)名词解释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在国际间通用的标准。
每年10月14日为国际标准日。
2.国际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标准,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行的团体标准,包括知名跨国企业标准在内的其他国际上公认先进的标准。
3.食品分析的性质: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价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2. 采样: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工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
3. 有效酸度:指被测液中H+的浓度,准确的说应是溶液中H+的活度,所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那部分酸的浓度,常用pH值表示。
其大小可借酸度计(pH计)来测定。
4. 总酸度: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它包括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其大小可借碱滴定来测定,又可称为“可滴定酸度”。
5. 挥发酸:食品中易挥的有机酸,如甲酸,醋酸及丁酸等低碳链的直链脂肪酸。
其大小可通过蒸馏发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6. 油脂的皂化价:中和1 g 油脂中的全部脂肪酸(游离+ 结合的)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7. 油脂的碘值:100 g 油脂所吸收的氯化碘或溴化碘换算成碘的质量(g)8. 油脂的酸价:中和1 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9.油脂的过氧化物值:过氧化值滴定1 g 油脂所需用( 0.002 mol/L )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
10.折光法:利用折射率确定物质浓度,纯度和判断物质品质的分析方法称为折光法。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中的三大营养素?A. 蛋白质B. 碳水化合物C. 维生素D. 矿物质答案:D2.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通常如何测定?A. 直接称重B. 干燥法C. 蒸馏法D. 离心法答案:B3. 食品中的脂肪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提取?A. 蒸馏B. 离心C. 溶剂提取D. 过滤答案:C4.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A5.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口感B.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C. 延长食品保质期D. 改变食品颜色答案:C6. 食品中添加的色素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营养价值B. 延长保质期C. 增加食品口感D. 改善食品外观答案:D7. 食品中添加的香精主要作用是什么?A. 改善食品外观B. 延长保质期C. 增加食品口感D. 增加食品香气答案:D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A. 甜味剂B. 防腐剂C. 抗氧化剂D. 维生素答案:D9. 食品中添加的乳化剂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口感B. 延长保质期C. 防止食品氧化D. 改善食品的稳定性答案:D10. 食品中添加的增稠剂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口感B. 改善食品的稳定性C. 延长保质期D. 增加食品香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分析中常用的干燥法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真空干燥法;红外干燥法2. 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可以防止食品的______。
答案:氧化3.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可以增加食品的______。
答案:甜度4.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可以防止食品的______。
答案:腐败5. 食品中添加的色素可以改善食品的______。
答案:外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要说明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目的。
答案: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18)1、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
2、密度计的类型有:普通密度计、锤度计、乳稠计、波美计。
3、食品的物性测定是指色度测定、黏度测定和质构测定。
4、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5、肉制品常用的发色剂是亚硝酸盐(钠)和硝酸盐(钠),ADI值分别为0-0.2mg/kg和0-5mg/kg。
二、名词解释(4×3)变旋光作用:具有光学活性的还原糖类(如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溶解后,其旋光度起初迅速变化,然后渐渐变化缓慢,最后达到恒定值,这种现象称为变旋光作用。
有效酸度:指被测溶液中H+的溶度,准确的说应是溶液中H+的活度,所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那部分酸的浓度,常用pH来表示,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
总糖: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单糖的蔗糖的总量。
总灰分:食品的灰分常称为-。
在总灰分中,按其溶解性还可分为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
其中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可溶性的钾、钠、钙、镁等氧化物和盐类含量。
水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砂和铁、铝等氧化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含量。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环境污染混入产品中的泥砂及样品组织中的微量氧化硅含量。
三、简答题(4×5)1、怎样提高分析测试的准确度?(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2)减少测定误差(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随机误差(4)消除测量过程中系统误差(5)标准曲线的回归2、水分测定有哪几种主要方法?采用时各有什么特点?(1)干燥法。
水分是样品中唯一的挥发物质;可以较彻底的去除水分;在加热过程中,如果样品中其他组分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由此而引起的质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2)蒸馏法。
快速,设备简单经济、管理方便,准确度能够满足常规分析的要求。
对于谷类、干果、油类、香料等样品,分析结果准确,特别是对于香料,蒸馏法是惟一的、公认的水分测定法。
食品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分析中,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的常用方法是()。
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高铁酸钾法C. 索氏提取法D. 凯氏定氮法答案:B2. 在食品分析中,测定蛋白质含量时,通常使用的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高铁酸钾法D. 比色法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中常见的添加剂?()A. 防腐剂B. 稳定剂C. 食用色素D. 重金属盐答案:D二、填空题4. 食品中脂肪的提取通常采用________法,这是一种基于溶解度差异的提取方法。
答案:索氏提取法5.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通常采用________反应,通过颜色变化来定量。
答案:格里斯试剂三、简答题6. 简述食品中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对食品保存的影响。
答案:食品中水分活度是指食品中水分的能量状态,与纯水相比,它反映了水分与食品成分结合的程度。
水分活度对食品保存有重要影响,因为它决定了微生物生长的可能性和食品中化学反应的速率。
低水分活度可以限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7. 说明为什么要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并列举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污染源。
答案: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是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污染源包括:不洁的原料、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不适当的储存条件以及从业人员的个人卫生问题。
四、计算题8. 某食品样品经凯氏定氮法测定,样品消化后产生的氨气体积为25.0 mL,使用2.00 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消耗体积为10.0 mL。
如果食品样品的质量为2.5 g,请计算该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假设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
答案:首先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 n(NH_3) = \frac{25.0 \, \text{mL}}{22400 \, \text{mL/mol}}= 0.00112 \, \text{mol} \]然后计算硫酸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 n(H_2SO_4) = 2.00 \, \text{mol/L} \times 10.0 \, \text{mL} \times 10^{-3} \, \text{L/mL} = 0.02 \, \text{mol} \]由于硫酸和氨气在滴定过程中是1:2的关系,所以蛋白质中氮的物质的量为:\[ n(N) = \frac{0.02 \, \text{mol}}{2} = 0.01 \, \text{mol} \]接着计算蛋白质的质量:\[ m(\text{蛋白质}) = n(N) \times \frac{100 \,\text{g/mol}}{16 \, \text{g/mol}} = 0.01 \, \text{mol} \times 6.25 \, \text{g/mol} = 0.0625 \, \text{g} \]最后计算蛋白质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text{质量分数} = \frac{0.0625 \, \text{g}}{2.5 \,\text{g}} \times 100\% = 2.5\% \]五、论述题9. 论述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
《食品分析》海量填空题(含答案)
填空题1、根据水在食品中所处的状态不同以及与非水组分结合强弱的不同,可把食品中的水划分为以下三类:自由水、亲和水和结合水。
2、采样是指在产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根据采样的过程有不同阶段,样品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和平均样品三种。
3、采用常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计算时含氮量乘以换算系数得出蛋白质的含量。
4、分析食品中无机成分时,一般须破坏有机物质,破坏有机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法。
测定灰分时,灰化温度的范围一般是 500-600 ,一般可根据灰分颜色呈黑色来判断样品灰化是否完全。
5、食品中的有效酸度大小可以用 PH值来测定。
1.食品分析根据分析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2.食用油脂中脂肪约占90%,、类脂约占10%。
3.电化学法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4. KF试剂中碘的作用是氧化剂、和指示剂。
5. 脂类总量的测定方法有索氏抽提法、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碱性乙醚提取法、氯仿—甲醇法、罗紫哥特里法等。
6.乳品脂肪的测定方法有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盖勃氏法7.灰分的测定内容包括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二)水分1、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玻璃称量瓶、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
因为面包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2、取一洁净的称量瓶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称得重量为3.1200g,准确称取全脂乳2.0008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105℃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得质量为4.8250g,则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为 14.8%3、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4、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
[VIP专享]《食品分析》海量填空题(含答案)
填空题1、根据水在食品中所处的状态不同以及与非水组分结合强弱的不同,可把食品中的水划分为以下三类:自由水、亲和水和结合水。
2、采样是指在产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根据采样的过程有不同阶段,样品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和平均样品三种。
3、采用常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计算时含氮量乘以换算系数得出蛋白质的含量。
4、分析食品中无机成分时,一般须破坏有机物质,破坏有机物质常用的方法有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法。
测定灰分时,灰化温度的范围一般是 500-600 ,一般可根据灰分颜色呈黑色来判断样品灰化是否完全。
5、食品中的有效酸度大小可以用 PH值来测定。
1.食品分析根据分析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2.食用油脂中脂肪约占90%,、类脂约占10%。
3.电化学法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4. KF试剂中碘的作用是氧化剂、和指示剂。
5. 脂类总量的测定方法有索氏抽提法、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碱性乙醚提取法、氯仿—甲醇法、罗紫哥特里法等。
6.乳品脂肪的测定方法有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盖勃氏法7.灰分的测定内容包括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二)水分1、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玻璃称量瓶、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
因为面包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2、取一洁净的称量瓶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称得重量为3.1200g,准确称取全脂乳2.0008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105℃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得质量为4.8250g,则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为 14.8%3、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4、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
食品分析复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复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不是食品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色谱法B. 质谱法C. 热重分析法D. 光谱法答案:C2.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通常用于防止哪种微生物的生长?A. 病毒B. 细菌C. 真菌D. 原生动物答案:B3.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蒸馏法B. 干燥法C. 离心法D. 过滤法答案:B4.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酸碱滴定法D. 高效液相色谱法答案:A5. 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通常用于防止哪种物质的氧化?A. 维生素B. 脂肪酸C. 碳水化合物D. 矿物质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答案:维生素2.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
答案:增味剂3.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防止食品变质。
答案:防腐剂4.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增加食品的稳定性。
答案:乳化剂5. 食品中添加的______可以提高食品的色泽。
答案:着色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目的。
答案: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同时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2. 描述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有哪些?答案:食品分析中常用的色谱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3. 阐述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的作用。
答案:抗氧化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食品中的油脂氧化,从而避免产生不良的气味、味道和颜色,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
4. 说明食品中添加的矿物质对人体有哪些益处。
答案:添加的矿物质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等,有助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如果一个食品样品的水分含量为10%,蛋白质含量为20%,脂肪为30%,碳水化合物为40%,计算该样品的总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
1、根据水在食品中所处的状态不同以及与非水组分结合强弱的不同,可把食品中的水划分
为以下三类:自由水、亲和水和结合水。
2、采样是指在产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根据采样的过程有不
同阶段,样品可分为检样、原始样和平均样品三种。
3、采用常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计算时含氮量乘以换算系数得出蛋白
质的含量。
4、分析食品中无机成分时,一般须破坏有机物质,破坏有机物质常用的方法有
干法灰化和湿法消化法。
测定灰分时,灰化温度的范围一般是 500-600 ,一般可根据灰分颜色呈黑色来判断样品灰化是否完全。
5、食品中的有效酸度大小可以用 PH值来测定。
1.食品分析根据分析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2.食用油脂中脂肪约占90%,、类脂约占10%。
3.电化学法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用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4. KF试剂中碘的作用是氧化剂、和指示剂。
5. 脂类总量的测定方法有索氏抽提法、巴布科克氏法和盖勃氏法、碱性乙醚提取
法、氯仿—甲醇法、罗紫哥特里法等。
6.乳品脂肪的测定方法有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盖勃氏法
7.灰分的测定内容包括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二)水分
1、测定面包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玻璃称量瓶、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
因为面包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2、取一洁净的称量瓶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后称得重量为3.1200g,准确称取全脂乳2.0008g放入称量瓶中,置于105℃的干燥箱内干燥至恒重,称得质量为4.8250g,则全脂乳粉的水分含量为 14.8%
3、测定样品中水分含量:对于样品是易分解的食品,通常用减压干燥方法;对于样品中含有较多易挥发的成分,通常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于样品中水分含量为痕量,通常选用卡尔费休法。
4、共沸蒸馏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有苯、甲苯、二甲苯。
5、测定蔬菜中水分含量时,要求准备的仪器设备有:分析天平、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称量瓶。
因为蔬菜中水分含量>14%, 故通常采用两步干燥法进行测定,恒重要求两次测量结果之差小于2mg 。
6、糖果中水分测定应采用减压干燥法,温度一般为55-65℃,真空度为40~53kPa。
(三)灰分
1、样品中灰分的过程中,加速样品灰化的方法有:加入去离子水;加入疏松剂碳酸铵;加入几滴硝酸或双氧水;加入助灰化剂硝酸镁、醋酸镁。
2、样品灰分测定前,瓷坩埚的预处理方法为用盐酸(1+4)溶液煮1-2h,洗净晾干后在外壁及盖上标记,置于马弗炉上恒重。
做标记应用三氯化铁(5g/L)和等量蓝墨水的混合液。
马佛炉的灰化温度一般为550℃,灰化结束后,待马弗炉温度降到200℃时取出坩埚。
(四)酸度
1、测定食品酸度时,要求所用的水必须为新煮沸后并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
2、测定总挥发酸的时候,因一部分酸是以结合态的形式存在,通常我们加入适量磷酸使结合态的挥发酸离析。
3、食品中的总酸度测定,一般以食品中具有代表性的酸的含量来表示。
牛乳酸度以乳酸表示,肉、水产品以乳酸表示,蔬菜类以草酸,苹果类、柑橘类水果分别以苹果酸、柠檬酸表示。
4、食品的酸度通常用总酸度(滴定酸度)、挥发酸度、有效酸度来表示,测定方法分别为直接/酸碱滴定法、蒸馏法、电位法。
(五)脂类
1、测定食品中脂类时,常用的提取剂中乙醚和石油醚只能直接提取游离的脂肪。
2、测定牛乳中脂肪含量时,常用的方法有碱性乙醚提取法/罗紫—哥特法和巴布科克氏法。
3、测定含磷脂较多的鱼、肉、蛋制品中脂肪含量常采用氯仿-甲醇法。
测定一般
食品中总脂肪含量常采用酸水解法。
4、准确取干燥后的奶粉2.0000g,采用碱性乙醚法测奶粉中脂肪的含量,接收瓶恒重后质量为112.2000g,装样品的接收瓶三次干燥结果分别为
112.5240g、112.5215g、112.5230g,那么该全脂奶粉中脂肪含量为。
(六)蛋白质、氨基酸
1、采用凯氏定氮法,添加CuSO4和K2SO4的作用是催化作用、作碱性反应的指示剂、消化终点的指示剂和提高溶液的沸点,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2、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步骤分为湿法消化,碱化蒸馏;硼酸吸收;盐酸标定。
3、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氨基酸总量,取等量的两份样品,分别在两份样品中加入中性红和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分别呈琥珀色和淡蓝颜色。
4、食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电位滴定法、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该方法的作用原理是利用氨基酸的两性性质,甲醛的作用是固定氨基。
(七)糖类
1、测定样品中糖类时,常用的澄清剂有中性醋酸铅,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硫酸铜和氢氧化钠。
2、某样品经水解后,其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为20.0%,若换算为淀粉,则其含量为 18.0% 若换算为蔗糖,则其含量为19.0%
5、提取样品中糖类时,常用的提取剂有水、乙醇;一般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滴定法和高锰酸钾法,分别选择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做澄清剂,果蔬中还原糖提取时澄清剂应选择直接滴定法。
6、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含量的时候,滴定必须在沸腾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本反应以次甲基蓝的氧化态蓝色变为无色的还原态,来指示滴定终点。
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氧气又会被氧化成蓝色氧化型,此外氧化亚铜极其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保持沸腾,使上升蒸汽防止氧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
7、费林试剂由甲、乙溶液组成,甲为硫酸铜和次甲基,乙为氢氧化钠、碱性酒石酸铜、亚铁氰化钾
(八)维生素
1、测定脂溶性维生素的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比色法。
2、测定蔬菜中V C含量时,加入草酸溶液的作用是防止V C被氧化。
3、固液层析法分离样品,主要是利用固体吸附剂表面对不同组分吸附力的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
4、液液层析法分离样品,主要是利用样品的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配比不同。
(九)矿物质
1、测定食品中汞含量时,一般不能用干法灰化进行预处理。
2、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分离浓缩方法是金属螯合物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
3、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时,通常要加入哪种类型试剂:还原剂;掩蔽剂;鏊合剂来排除干扰。
4、分光光度法测样品中铁的含量时,加入盐酸羟胺试剂可防止三价铁转变为二价
铁。
5、测定微量元素时,消除其他元素干扰的方法是金属螯合物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色谱法。
(十)感官
1、感官检验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和嗜好型感官检验。
2、从生理角度看,人的基本味觉包括酸,甜,苦,咸味四种,其中人对苦味最敏感。
5、最容易产生感觉疲劳的是嗅觉。
2.水分活度值的测定方法有Aw测定仪法和扩散法
3.食品中灰分的测定项目主要有总灰分、水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4.电化学法测定pH值用玻璃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5.中国营养学会把碳水化合物分为糖、寡糖、多糖3大类。
6.食品中总灰分测定的方法主要有直接灰化法、硫酸灰化法、醋酸镁灰化法。
7.乳品脂肪的测定方法有罗紫-哥特里法、巴布科克氏法、盖勃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