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引言中试车间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工艺试验和中试生产的重要场所。
为了保证中试车间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二、管理目标1. 确保中试车间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
2. 提高中试车间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保障中试车间的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三、中试车间的组织架构1. 中试车间设立专职负责人,负责车间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工作。
2. 中试车间设立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
3. 中试车间根据需要设立相应的工艺、设备、质量等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
四、中试车间的安全管理1. 制定中试车间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消防安全、电气安全、化学品安全等方面的规定。
2.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4.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提前制定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5. 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评估,及时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措施。
五、中试车间的生产管理1. 制定中试车间的生产计划,明确产品研发和试验的目标和时间表。
2. 确保中试车间的设备设施正常运行,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3. 确保中试车间的物料供应和库存管理,及时补充和调整物料。
4. 建立生产记录和数据统计系统,及时采集和分析生产数据,为产品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5. 定期组织生产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提高中试车间的生产技术水平。
六、中试车间的质量管理1. 制定中试车间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产品质量检验、不合格品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2. 建立质量控制点,对关键工艺和关键参数进行监控和检测。
3. 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检验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4. 建立质量记录和质量追溯系统,及时追溯和处理质量问题。
5.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七、中试车间的绩效评估1. 根据中试车间的管理目标和指标,制定绩效评估体系。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中试车间是企业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中试车间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制定中试车间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试车间的管理办法,包括车间组织架构、设备管理、安全生产、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车间组织架构1. 中试车间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车间的日常管理和运行。
2. 管理机构由一名主管负责,下设若干个职能部门,包括生产部、质量部、设备部、安全环保部等。
3. 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同工作,确保车间的正常运行。
三、设备管理1. 中试车间的设备采购、维护和保养工作由设备部门负责。
2. 设备部门应制定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维护和保养。
3. 设备的维修和更换需要提前申请,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4. 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及时报修,设备部门要及时处理。
四、安全生产1. 中试车间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3. 中试车间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高危作业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五、人员管理1. 中试车间的人员招聘、培训和考核工作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
2. 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车间的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并进行招聘。
3. 新员工入职后要进行岗前培训,并签订劳动合同。
4. 中试车间要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素质。
5. 员工的工资、福利和奖惩等问题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处理。
六、质量管理1. 质量部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验标准。
2. 中试车间要建立质量检验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检验和测试。
3. 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整改,并进行追溯和分析,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七、总结中试车间的管理办法对于确保车间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车间组织架构、设备管理、安全生产、人员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中试车间是企业在产品研发和生产阶段进行试验和验证的关键环节,对于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中试车间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中试车间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二、管理目标1. 提高中试车间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2. 提高中试车间的生产效率,保证试验和验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3. 优化中试车间的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 加强中试车间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
三、管理职责1. 中试车间主管负责制定和实施中试车间的管理办法,监督车间运行情况。
2. 中试车间管理员负责车间日常运行管理,包括设备维护、材料采购等。
3. 中试车间技术人员负责试验和验证工作的具体实施,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配合中试车间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四、管理流程1. 中试车间的设备维护a.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
b. 负责设备维修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资质和经验。
c. 建立设备维修记录,记录设备故障、维修情况和维修费用。
2. 中试车间的材料采购a. 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根据试验和验证的需求进行采购。
b.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及时性。
c. 建立材料采购记录,记录采购的材料种类、数量和费用。
3. 中试车间的试验和验证a. 制定试验和验证计划,明确试验的目的、方法和指标。
b. 确保试验和验证过程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c. 记录试验和验证的过程和结果,包括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4. 中试车间的成本控制a. 对中试车间的各项费用进行预算和控制,确保成本在可控范围内。
b.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c. 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找出节约成本的潜力和改进空间。
五、管理要求1. 中试车间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2. 中试车间必须按照制定的管理办法进行运行,不得擅自改变试验和验证的方法和流程。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中试车间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工艺试验和小批量生产的重要场所,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中试车间的管理,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二、中试车间的职责1. 中试车间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和工艺试验,以验证产品的可行性和生产工艺的稳定性。
2. 中试车间负责小批量生产,为市场推广提供样品和产品供应。
3. 中试车间负责对新设备和新工艺进行试验和评估,为生产线的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4. 中试车间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提供技术支持和改进方案。
三、中试车间的组织架构1. 中试车间设立一个主管,负责车间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
2. 中试车间设立研发团队,包括工艺工程师、技术员和操作工等。
3. 中试车间与其他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中试车间的管理要求1. 安全管理a. 中试车间必须遵守企业的安全规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流程,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
b. 中试车间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防护装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c. 中试车间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设备管理a. 中试车间必须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b. 中试车间必须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
c. 中试车间必须对设备进行合理布局和管理,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进行。
3. 原材料和产品管理a. 中试车间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b. 中试车间必须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
c. 中试车间必须对产品进行合理的存储和保管,防止损坏和污染。
4. 工艺管理a. 中试车间必须建立标准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b. 中试车间必须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和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c. 中试车间必须对工艺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中试车间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试验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中试车间的安全、高效运行,制定中试车间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试车间的管理办法,包括车间管理组织架构、车间设备管理、车间安全管理、车间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车间管理组织架构1. 中试车间管理委员会中试车间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制定中试车间的管理方针和政策,协调解决中试车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2. 中试车间主管中试车间主管负责全面管理中试车间的日常运行,包括生产计划制定、设备维护、人员调配等工作。
同时,中试车间主管还要负责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沟通,确保中试车间的顺利运行。
3. 中试车间技术人员中试车间技术人员是中试车间的核心力量,他们负责新产品的研发和试验工作。
中试车间技术人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各项试验任务。
4. 中试车间安全员中试车间安全员负责制定车间的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监督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
中试车间安全员要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车间的安全运行。
三、车间设备管理1. 设备购置与维护中试车间的设备购置应根据产品研发的需要进行合理规划,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满足要求。
同时,中试车间应建立设备维护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使用规范中试车间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使用规范操作设备,严禁私自改动设备参数或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工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的安全。
3. 设备故障处理中试车间应建立设备故障处理制度,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
对于严重故障,应及时报修,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故障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四、车间安全管理1. 安全培训和教育中试车间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有效地应对各类安全风险。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引言概述:中试车间是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和试验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中试车间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中试车间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一、车间布局和设备管理1.1 合理布局:中试车间应根据工作流程和设备需求进行合理布局,确保各个工作区域之间的流程顺畅,减少物料和人员的交叉干扰。
1.2 设备选型:根据中试车间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安装,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3 设备维护:定期对中试车间的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率。
二、安全管理2.1 安全培训:对中试车间的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操作规程、紧急情况处理和防护措施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2 安全设施:中试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标识、紧急疏散通道等,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安全。
2.3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中试车间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中试车间的安全环境。
三、物料管理3.1 采购管理:中试车间应建立健全的物料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程序和责任,确保物料的及时供应和质量可靠。
3.2 库存管理:对中试车间的物料进行合理的库存管理,包括定期盘点、分类存放和防潮防尘等,确保物料的完好和有效利用。
3.3 消耗管理:对中试车间的物料消耗进行记录和分析,及时补充不足的物料,避免过量消耗和浪费。
四、工艺管理4.1 工艺流程:中试车间应明确工艺流程,并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各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和工艺参数的准确性。
4.2 工艺改进:根据中试车间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工艺改进和优化,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4.3 工艺记录:对中试车间的工艺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操作记录、参数记录和产品检验结果等,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和分析依据。
五、质量管理5.1 质量控制:中试车间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检验、质量评估和质量反馈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中试部管理办法
产品中试部(组)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解决由研发人员研制出来的产品在批量生产时,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不成熟,成品率低,市场返修率高;或者,缺乏有效的工艺工装,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无法商品化,同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商品化进程,特成立产品中试部(组)。
为很好的完成产品产品中试如下使命:验证与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质量问题包括设计原因导致的产品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缺陷,也包括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可制造性差,可维修性/可服务性达不到要求),为生产和市场服务,加快研发成果商品化的进程。
特制定本办法。
一、主要任务首先,建设好中试业务流程体系,以保证复杂的中试过程有条不紊,并加速中试进程。
中试流程必须嵌入到新产品研发流程中,而且要尽可能实现并行操作,而非开发-中试的串行操作,以便加快新产品上市周期。
其次,使新产品达到预定的质量水平,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实验室测试、试制,发现新产品的规格错误、设计错误并予以排除。
第三,中试阶段要使新产品具有可制造性,即在研发过程结束后,新产品可立即投入批量生产。
这就需要在中试阶段的小批量试制过程中,完成新产品的制造工艺验证、量产用工艺设备、量产用测试设备的准备工作,甚至新产品的订单履行过程的完整验证和就绪。
第四,中试阶段要使新产品做好批量销售、售后服务的准备工作。
二、部门职能1. 产品试制负责根据工程样机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以验证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同时培养有关生产技术人员。
试制过程通常是在生产线上进行而不是在研发实验室完成,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专用的试产线或共用生产线。
2. 产品测试制定测试规范,对工程样机及试制产品进行充分的测试,发现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缺陷,保证产品质量。
比如,可包括软、硬件、系统测试,以及环境可靠性测试。
3. 工艺设计负责生产工艺设计,保证可生产性,提高工效及质量(如成品率、直通率)。
4. (测试)装备开发主要是生产线使用的测试装备开发,对于很多IT产品,由于测试的内容很多,工作量大,其中测试装备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如自动测试软件、ICT工装。
中试部(组)管理办法
产品中试部(组)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解决由研发人员研制出来的产品在批量生产时,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不成熟,成品率低,市场返修率高;或者,缺乏有效的工艺工装,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无法商品化,同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商品化进程,特成立产品中试部(组)。
为很好的完成产品产品中试如下使命:验证与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质量问题包括设计原因导致的产品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缺陷,也包括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可制造性差,可维修性/可服务性达不到要求),为生产和市场服务,加快研发成果商品化的进程。
特制定本办法。
一、主要任务首先,建设好中试业务流程体系,以保证复杂的中试过程有条不紊,并加速中试进程。
中试流程必须嵌入到新产品研发流程中,而且要尽可能实现并行操作,而非开发-中试的串行操作,以便加快新产品上市周期。
其次,使新产品达到预定的质量水平,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实验室测试、试制,发现新产品的规格错误、设计错误并予以排除。
第三,中试阶段要使新产品具有可制造性,即在研发过程结束后,新产品可立即投入批量生产。
这就需要在中试阶段的小批量试制过程中,完成新产品的制造工艺验证、量产用工艺设备、量产用测试设备的准备工作,甚至新产品的订单履行过程的完整验证和就绪。
第四,中试阶段要使新产品做好批量销售、售后服务的准备工作。
二、部门职能1. 产品试制负责根据工程样机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以验证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同时培养有关生产技术人员。
试制过程通常是在生产线上进行而不是在研发实验室完成,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专用的试产线或共用生产线。
2. 产品测试制定测试规范,对工程样机及试制产品进行充分的测试,发现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缺陷,保证产品质量。
比如,可包括软、硬件、系统测试,以及环境可靠性测试。
3. 工艺设计负责生产工艺设计,保证可生产性,提高工效及质量(如成品率、直通率)。
4. (测试)装备开发主要是生产线使用的测试装备开发,对于很多IT产品,由于测试的内容很多,工作量大,其中测试装备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如自动测试软件、ICT工装。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引言概述:中试车间是企业研发和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中试车间,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制定中试车间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中试车间管理办法的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中试车间的组织架构1.1 中试车间的职责和任务:详细描述中试车间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包括产品试制、工艺验证、设备调试等。
1.2 中试车间的人员配置:介绍中试车间所需的各类人员,包括技术人员、工程师、操作人员等,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2. 中试车间的设备管理2.1 设备的选型和采购:说明中试车间设备的选型原则和采购流程,确保设备能够满足中试需求。
2.2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详细介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2.3 设备的安全管理:强调设备的安全使用,包括操作规范、安全防护措施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中试车间的材料管理3.1 材料的采购和入库管理:说明材料的采购流程和入库管理要求,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中试需求。
3.2 材料的使用和消耗管理:介绍材料的使用和消耗管理措施,包括领用、记录和盘点等,确保材料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3.3 材料的存储和保管:详细描述材料的存储和保管要求,包括温湿度控制、分类存放等,确保材料的安全和保存质量。
4. 中试车间的工艺管理4.1 工艺流程的制定和优化:阐述中试车间工艺流程的制定和优化原则,确保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4.2 工艺参数的调试和控制:介绍工艺参数的调试和控制方法,确保中试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3 工艺记录和分析:强调工艺记录和分析的重要性,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和问题解决,以提高工艺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5. 中试车间的安全管理5.1 安全教育和培训:说明中试车间安全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确保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2 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介绍中试车间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的流程和措施,确保中试车间的安全环境。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中试车间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和研发场所,为了保证中试车间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制定了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试车间的管理要求、操作规范、安全措施以及相关流程。
二、管理要求1. 中试车间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
2. 中试车间应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 中试车间的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4. 中试车间应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包括设备管理、实验操作、安全管理等方面。
5. 中试车间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实验数据、设备维护情况等重要信息。
三、操作规范1. 中试车间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操作经验,并接受必要的培训。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实验,严禁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3. 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实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4.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卫生要求,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5.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四、安全措施1. 中试车间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防火、防爆、防毒等方面的措施。
2. 中试车间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警示标识等。
3. 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4. 中试车间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5. 中试车间应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事故并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
五、相关流程1. 中试车间的使用申请:使用人员应提前提交使用申请,经管理人员审核后方可使用。
2. 实验设备的准备:使用人员应提前检查实验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3. 实验操作:使用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安全和数据记录。
4.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使用人员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5. 实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用人员应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引言中试车间是企业在新产品研发阶段进行中试生产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中试车间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产品研发的成功率和质量,制定本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二、管理目标1. 确保中试车间的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中试车间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研发进度和质量。
3. 优化中试车间的资源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
三、组织架构1. 中试车间设立车间主任,负责车间的日常管理和生产组织。
2. 车间主任下设生产、安全、质量、设备等部门,各部门负责相应的工作内容。
3. 车间主任可以根据需要设立项目组,负责具体的产品研发项目。
四、安全管理1. 制定并执行中试车间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消防、用电、化学品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2.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
4. 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五、质量管理1. 制定并执行中试车间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产品检验、记录、不良品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2. 建立质量档案,记录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检验结果。
3. 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对产品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4. 加强对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六、设备管理1.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置、维护、保养等信息。
2.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加强对设备的使用培训,提高员工对设备的操作技能。
4. 定期进行设备更新和升级,以满足产品研发的需求。
七、生产管理1. 制定生产计划,明确产品研发的时间节点和产量要求。
2. 组织生产人员进行生产作业,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4. 定期进行生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评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八、资源管理1. 合理配置中试车间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江苏省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江苏省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01、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我省化工行业科技创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断链"问题,规范化工中试基地、中试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化工中试是指化学(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在实验室试验成功后、大规模量产前,为验证工艺的可行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探索解决工业化规模生产关键技术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
本办法所称化工中试基地(以下简称:“中试基地”)是指为化工中试项目提供场地和条件,进行一定规模验证性生产的科研性生产组织场所,包括技术和检测共享平台、小规模生产厂房(场地)、公用水电气设施、环保集中处理设施等。
本办法所称化工中试项目(以下简称:“中试项目”)是指为开展化工中试而建设的完整的工艺过程装置,包括必要的建构筑物、工艺操作单元、水电气分配系统、自动控制和安全连锁系统、环保治理等设施。
第三条中试基地、中试项目建设应当遵循技术先进、风险可控、符合产业发展需求、资源要素合理利用的原则。
02、中试基地管理第四条中试基地须在化工园区内建设,符合化工园区发展规划。
在长江、太湖等重点流域内选址建设中试基地应当符合相关管控要求。
第五条中试基地内不得建设工业化生产项目和工业化生产装置。
第六条在设区市推荐的基础上,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合理布局、总量控制的原则,筛选省内基础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较高的化工园区试点开展化工中试基地建设。
第七条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报建审批手续。
第八条中试基地应当由独立法人单位实施建设、负责运行管理,并配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第九条中试基地内水电气供应、环保处理、应急处置等公共基础设施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且满足基地内中试项目需要。
第十条省发改、科技、工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对中试基地运行情况进行评估论证,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能源管理等方面成效显著的,由省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领导小组认定为江苏省化工中试示范基地。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中试车间是企业进行新产品试制和试验生产的重要场所,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中试车间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制定本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二、中试车间管理职责1. 中试车间负责人:负责中试车间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维护、人员安排、工作计划制定等。
2. 中试车间操作人员:负责根据工作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 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中试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包括事故预防、应急措施制定等。
三、中试车间设备管理1. 设备维护:定期对中试车间的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禁止擅自改动设备设置。
3. 设备保养:操作人员应按照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四、中试车间工作流程1. 试验计划制定:根据新产品试制的需求,制定中试车间的试验计划,明确试验目标和工作内容。
2. 实验操作:按照试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3.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评估试验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报告编写:根据实验结果,编写中试报告,包括试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5. 问题反馈:及时反馈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求解决方案。
五、中试车间安全管理1. 安全培训:对中试车间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设备使用、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2. 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安全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3.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中试车间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六、中试车间绩效评估1. 定期评估:根据中试车间的工作情况和试验结果,定期进行绩效评估,评估指标包括试验效率、产品质量等。
2. 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优化中试车间的管理和工作流程。
七、附则1.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中试车间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引言概述:中试车间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场所,为了保证中试车间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中试车间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
一、设备管理:1.1 设备维护:定期对中试车间的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1.2 设备使用记录:建立设备使用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等,以便追溯和管理。
1.3 设备更新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试车间的设备也需要不断更新升级,保持其与时俱进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
二、人员管理:2.1 岗位职责明确:明确中试车间的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每一个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清晰自己的职责,提高工作效率。
2.2 培训和考核:定期进行培训,提升中试车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进行考核,评估人员的工作能力。
2.3 人员流动管理:根据中试车间的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的流动,确保每一个岗位都有合适的人员来担任,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安全管理:3.1 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中试车间的人员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3.2 安全设施:确保中试车间的安全设施齐全,包括消防设备、防护装备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3.3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中试车间的安全运行。
四、环境管理:4.1 温湿度控制:根据中试车间的工艺要求,合理控制温湿度,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4.2 噪音控制: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对中试车间人员的影响,保护员工的听力健康。
4.3 废物处理:建立废物处理制度,合理处理中试车间产生的废物,保护环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中试车间管理办法涉及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可以提高中试车间的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质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中试车间是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阶段进行实验和试验生产的重要场所。
为了确保中试车间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的成功率,制定中试车间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二、管理目标1. 确保中试车间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
2. 提高中试车间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 优化中试车间的资源配置,提高利用率。
4. 加强中试车间的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能。
三、管理职责1. 车间主管负责整体中试车间的管理和运行,包括安全、生产、质量等方面。
2. 安全主管负责制定和执行中试车间的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安全操作。
3. 生产主管负责制定中试车间的生产计划,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4. 质量主管负责制定中试车间的质量控制标准,监督产品质量。
5. 设备主管负责中试车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安全管理1. 制定中试车间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安全措施和操作流程。
2.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急救箱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检查结果。
五、生产管理1. 制定中试车间的生产计划,明确产品研发和工艺改进的目标和时间节点。
2. 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所需材料、设备等准时到位。
3. 建立生产数据统计和分析系统,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 定期进行生产效率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六、质量管理1. 制定中试车间的质量控制标准,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
2.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3. 建立质量记录和追溯体系,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并进行分析和改进。
4. 定期进行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七、设备管理1. 制定中试车间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
2. 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
3. 提前预防设备故障,定期进行设备性能评估和更新。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
中试车间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中试车间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用于验证和改进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
为了保证中试车间的高效运行和质量控制,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二、管理目标1. 提高中试车间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 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3. 降低生产成本;4. 提升中试车间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三、组织架构1. 中试车间设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包括车间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控制人员等;2. 车间主任负责车间日常管理和生产计划的制定;3.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指导和工艺改进;4. 质量控制人员负责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四、设备管理1. 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 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明确设备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3. 建立设备使用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
五、生产管理1. 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任务和时间节点;2. 严格执行生产计划,确保产品按时完成;3. 设立生产数据统计系统,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4. 建立生产记录,包括生产数量、质量检测结果等,方便追溯和分析。
六、质量管理1. 制定质量控制方案,明确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2. 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方案,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3. 建立质量档案,记录产品质量检测结果和问题处理情况;4. 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七、安全管理1.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车间内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流程;2. 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培训,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八、员工管理1. 建立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技术和管理能力;2. 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学习;3. 设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和提高绩效。
九、环境保护1. 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和标准,确保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2.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和评估车间的环境状况;3. 推行节能减排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废物排放。
中试部(组)管理办法(工艺、中试岗位职责)
产品中试部(组)管理办法(试行)为了解决由研发人员研制出来的产品在批量生产时,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工艺不成熟,成品率低,市场返修率高;或者,缺乏有效的工艺工装,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无法商品化,同时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商品化进程,特成立产品中试部(组)。
为很好的完成产品产品中试如下使命:验证与完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质量问题包括设计原因导致的产品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缺陷,也包括由于设计原因引起的可制造性差,可维修性/可服务性达不到要求),为生产和市场服务,加快研发成果商品化的进程.特制定本办法。
一、主要任务首先,建设好中试业务流程体系,以保证复杂的中试过程有条不紊,并加速中试进程。
中试流程必须嵌入到新产品研发流程中,而且要尽可能实现并行操作,而非开发—中试的串行操作,以便加快新产品上市周期.其次,使新产品达到预定的质量水平,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实验室测试、试制,发现新产品的规格错误、设计错误并予以排除.第三,中试阶段要使新产品具有可制造性,即在研发过程结束后,新产品可立即投入批量生产。
这就需要在中试阶段的小批量试制过程中,完成新产品的制造工艺验证、量产用工艺设备、量产用测试设备的准备工作,甚至新产品的订单履行过程的完整验证和就绪。
第四,中试阶段要使新产品做好批量销售、售后服务的准备工作。
二、部门职能1。
产品试制负责根据工程样机进行小批量试生产,以验证生产工艺及产品品质,同时培养有关生产技术人员。
试制过程通常是在生产线上进行而不是在研发实验室完成,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专用的试产线或共用生产线.2。
产品测试制定测试规范,对工程样机及试制产品进行充分的测试,发现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缺陷,保证产品质量.比如,可包括软、硬件、系统测试,以及环境可靠性测试。
3。
工艺设计负责生产工艺设计,保证可生产性,提高工效及质量(如成品率、直通率).4. (测试)装备开发主要是生产线使用的测试装备开发,对于很多IT产品,由于测试的内容很多,工作量大,其中测试装备开发是非常重要的,如自动测试软件、ICT工装.目的是保证快速有效的生产(测试),提高测试的充分性(遍历性),保证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有限公司
作业文件
中试管理办法
2010-01-11 发布 2010-01-11 实施
XXX有限公司发布
1.目的
明确中试部工作职责和新产品转中试过程的输入及输出,指导新产品转中试过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研发中心/传感器与算法部转入中试的产品。
3.术语与定义(略)
4. 职责
4.1 中试部
4.1.1接收项目经理下达的中试任务书,接收、审核、确认研发转中试技术文件资料的完整性,并接收工程样机等物品的移交;
4.1.2学习消化新产品技术资料,对新产品生产、测试环境、质量控制难点及关键点进行规划,编制与转化成适用于生产使用的工艺文件、检验文件、规范等;
4.1.3 向生产计划部提交新产品中试计划;
4.1.4 产品中试:组织各部门资源进行小批量中试,以验证生产工艺、产品可制造性、可测试性以及产品品质,同时培养生产技术人员;
4.1.5产品测试与验证:根据研发中心提供的产品企业标准、产品需求规格书、检验规范、测试用例、测试报告等资料,结合相关的国家、行业等标准,制订生产和检验过程中的测试规范与方案,对工程样机及中试产品进行充分的测试与验证,包括软、硬件、系统以及环境、可靠性等测试,确认产品功能、性能、结构与外观等方面是否达到质量指标要求。
对中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报,并跟踪问题的解决进度,在中试结束后组织编写试产报告,组织中试评审,输出中试评审记录以及中试报告;
4.1.6工艺设计与工艺改善:负责生产工艺流程设计与工艺技术改善,提高生产效率及保障产品质量;
4.1.7工装治具接收与制作:接收研发转中试输入的工装治具,以及在产品转量产后,根据生产数量,提出工装治具制作需求;
4.1.8 中试过程产品数据管理: 负责中试过程生产技术、工艺文件、BOM清单、EC变更等数据、文件管理工作;
4.1.9 参与研发各个阶段的技术评审,以确认新产品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测试性等满足要求。
4.2研发中心/传感器算法部
4.2.1 负责提供转中试所需要的文件资料、工程样机、工装治具等输入信息;
4.2.2 负责提供新产品中试过程的产品知识培训以及技术指导;
4.2.3 负责中试过程问题的分析与改进。
4.3 品质管理部
4.3.1负责接收与转化中试过程的质量检验、标准等文件,指导新产品来料、过程及成品的检验工作;
4.3.2 负责新产品中试过程的可靠性验证与测试;
4.3.3 负责中产过程的产品检验与测试。
4.4生产计划部
4.4.1接收中试部发出的新产品中试计划,确认中试数量及所需物料,所有欠缺物料的采购订单的下达及到料跟进;
4.4.2 根据中试计划,安排车间配合中试部完成中试过程。
5.工作流程及各阶段工作说明
6.相关记录
7. 相关文件
(无)
8. 本文件更改记录
9. 附件
9.1 附件1:
中试输入信息清单与要求
9.2 附件2:
新产品中试输出信息清单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