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课堂教学论文:学科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精品论文: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以《我们的小缆车》一课为例【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对于核心概念建构给我们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和教材编者要自上而下地对核心概念逐级分解和领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自下而上的,从贴近生活,贴近兴趣,贴近儿童的浅而寓意深的举例着手,自然地进入各具体概念细目,并由此逐渐理解、掌握核心概念。
笔者结合《我们的小缆车》一课,分别从“明确核心概念”、“选择适切材料”、“搭建活动支架”,“数据研讨分析”四方面阐述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核心概念适切材料合适支架数据研讨近年来,欧美多个国家的科学教育界提出了“核心概念”的观点,希望以科学文化(包括科学思想和方法)为基础,实现科学课程的进一步综合化,提高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
核心概念是指居于科学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也叫大概念、大观点、核心观念、学科思想等。
发展学生正确的核心概念,比让他们掌握大量事实性的信息更重要。
事实性的科学知识是穷其一生也学不完的!而核心概念是超越一般事实的观念和思想,具有很强的迁移性。
然而笔者发现当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有很多老师设定教学目标时往往只关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很少去思考这一节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以及本单元在整个小学科学教学中所要承担的任务,即主要体现的核心概念。
如果我们不从体现核心概念的高度出发来设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那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必然是松散而混沌的,学生最终所获得的认识结构必然是杂乱无章、层次低下的,也必然无法适应时代需求。
由此可见,核心概念引领下的科学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利用少量的核心概念,在科学学习中实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下面结合《我们的小缆车》一课谈科学课堂中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一、解读参考文本,明确核心概念1.解读标准,明晰课程核心概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明确指出在小学科学课程共有24个核心概念,其中物质科学领域包含10个核心概念,生命科学领域包含7个核心概念;地球科学领域包含4个核心概念;技术领域包含3个核心概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10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论文(10篇)第一篇:造就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一、数形结合进行教学在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常用且高效的方法。
华罗庚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由此可见,数形结合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很大。
特别是在小学生这个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对单纯的数字、算式难免会乏味,极容易导致数学的学习效率低。
而数形结合将图形和数字、算式相结合,更加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
比如,教师在讲解数字的大小比较时,就可以用直观的数轴来促进理解,比较两个正数谁大谁小,就通过画数轴,看哪个数字离原点的距离远,则哪个数字较大。
二、划分学习小组促进共同学习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时,是以大多数人对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为标准调整课堂进度的,但不可避免的,会有学生快于教学进度或落后于教学进度,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从而进行科学的学习小组划分,将对知识理解吸收能力强和弱的学生合理搭配,促进互补学习,以提高班级的总水平和平均水平。
比如,划分小组后,对教师讲解的问题不理解的就可以向小组内理解了的同学询问,学生处于同一个年龄段,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讲解语言有共同之处,更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这样做可以帮助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尽快赶上进度,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同时,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在讲解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再次强化知识点的理解,加强记忆,可谓一举数得。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教学上的一大创新,也是极有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综合运用视听技术,具有独特的视听冲击力,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上的优势,进行辅助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不同于“黑板教学”,课容量大时,黑板教学就会显得繁杂,知识点凌乱而不清,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每一张幻灯片讲解一个知识点,思路清晰,同时,在用演示文稿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唯有充分集中注意力,才能不错过知识点的讲解,否则,幻灯片一旦切换,就会错过相关的知识点。
基于学科思想方法思考与课堂教学实践论文
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思考与课堂教学实践摘要:学科思想与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是一门学科的三大要素,其中学科思想是这这门学科的灵魂。
要达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就必须注重把学科思想方法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本文以“溶液”和“酸碱盐”的复习教学为例,谈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学科思想;学科方法;溶液;酸碱盐“只要考试还没有结束,就总有讲不完的知识和做不完的习题。
”这是许多初中化学教师的深切感受。
是否真的有那么多知识需要教师不辞辛劳地讲解?是否真的有那么多习题需要学生不厌其烦地训练?更进一步,学科教学的精髓和灵魂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搞清楚我们化学教师为什么而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一、为什么教——学生科学素养亟待提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一贯坚持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高度阐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价值,并且构建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要内涵的化学课程三维目标体系。
同时,《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实施的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其中,了解必要科学知识的公民比例为14.67%,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公民比例为9.75%。
对比两者数据,对科学方法的掌握远弱于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反观现实中的义务教育化学课堂,依然有许多课堂的教学生态与课改十年前并没有彻底的变革,课堂上师生更多关注的是学科知识,尤其是陈述性知识的传授和识记,通过强化训练获得一些零散的解题方法,依然过分在意取得的分数。
有效训练催生出的那些所谓化学成绩好的学生,对新情境的问题缺乏分析、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试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板书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试论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一、板书的作用1.视觉作用。
板书通过学生的视觉器官来传递信息,比语言富有直观性。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抓住关键的字、词,借助点、线、面的配合把知识形象而立体地展示出来,使学生对知识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2.概括作用。
板书能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提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3.弥补作用。
板书是用文字表达的语言,只要不擦掉,便一直呈现在黑板上,能弥补教师讲课的声音瞬间即逝的缺陷。
学生注视板书,思考其内容,就能留下深刻印象,加强记忆。
4.强化作用。
一般是在讲解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时进行板书,并且在关键的地方圈圈点点,或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因此,它能强化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
二、板书的类型板书的种类很多,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最佳的板书形式。
常用的板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提纲式。
是按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讲解顺序,提纲挈领地编排书写的形式。
这种形式能突出教学的重点,便于学生抓要领,掌握学习内容的层次和结构,培养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词语式。
它的特点是简明扼要,富有启发性,通过几个含有内在联系的关键词语引起学生连贯思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表格式。
如教学内容有明显分项的特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表格,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提炼出简要的词语填入表格,或师边讲解边把关键词语填入表格,还可先把内容分类有目的的按一定位置书写,归纳、总结时再形成表格。
4.线索式(推理式)。
以教材提供的线索(时间、地点等)为主,反应教学主要内容,使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一目了然。
这种板书指导性强,使复杂过程化繁为简,便于学生和回忆。
5.图示式。
在板书中辅有一定意义的线条、箭头、符号等组成某种文字图形的板书方法。
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6.总分式。
适合于先总体叙述后分述,或先讲整体结构后分别讲解细微结构的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1. 引言英语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今天的教学环境中已经显得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将讨论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2. 分组学习分组学习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同样适用。
通过将学生分为小组,可以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组长,记录员等,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3. 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形式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
通过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单词和句子相关的游戏,如抢答游戏、拼字比赛等。
这些游戏既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又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4. 情景教学情景教学强调将学习内容和真实生活情境相结合。
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例如,在学习关于购物的英语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模拟购物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运用相关的英语知识。
这种情景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5. 创新使用教具教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黑板和教科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创新使用教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动画、视频等,可以生动有趣地呈现课程内容;使用教学软件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互动学习。
这些创新使用教具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和积极学习。
6. 不同能力水平的差异化教学小学英语学生的能力水平各不相同。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任务;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巩固性的任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篇第一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颠覆传统观念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下发展起来的电子教学技术,其与传统教学观念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冲突,在对该项教学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两个方面进行注意:一方面是要注重教学观念上的转变,迎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需要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颠覆,使得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另一方面则是要把握住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尺度,既要突出该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辅助地位,又要避免对该种教学方法过于倚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语文教学不偏离正常的轨道,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下去。
二、挖掘学生潜力在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进行应用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对学生的潜力进行挖掘,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学生探究精神、自主能力的提升。
首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情景营造方面具有着较大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对这一项优势进行发挥,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情景的塑造,使得学生能够被课文的情景所感染,进而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与之相关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可以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融入到故事情景之中,进而对乌鸦喝水这则故事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意义产生深入的思考;其次,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发散。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勇于提问,敢于探究,既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又要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认识。
因此,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寻找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思考。
仍旧以《乌鸦喝水》这一课为例,很多学生在学习该课时都对乌鸦喝水的行为存在质疑,网络上也有人就乌鸦喝水问题进行了多种验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就该问题组织学生对乌鸦喝水的真实性进行讨论,并利用多媒体设备对网络上的几种猜想进行展示。
历史学科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历史学科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围绕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正成为素质教育形势下教育界同行研究的热点,许多学科也都有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成果。
但受追求升学率、功利性选择专业的影响,历史学科普遍被认为是副科,倍受“冷落”。
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特别是本地区历史教学普遍地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虽有了一些探索,大多数在课堂上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比较陈旧、亟待改变。
我们认为应该使教师在使用教材上有自主性,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主性,应该让教师成为“教”的主体,应该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
实现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落实兴趣基础上的学生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抓住这一强烈的需求,借助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人感到与集体不可分割,实现资源集体共享,相互产生心理相容、互赖,转化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培养能与别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的时代公民。
本人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尝试,进行了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课前准备:(一)分组将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性别的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4或5人,一般前后围坐在一起,以便教师启发诱导以后,学生面对面的进行讨论,每组选一名知识水平较高、有组织能力、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主持课堂小组(二)制定和公布小组合作学习和竞赛规则1.每个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小组成员学会教学内容2.无论什么问题,在请教教师之前,应先请教同组成员,实在解决不了,再请教老师。
3.小组内可以小声讨论4.抢答问题时,每个小组成员只有一次答题机会,抢答之前,组内可以自由讨论,取得答题权以后,只能由一人发言,防止小组内出现一言堂。
英语学科教育论文--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与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导入与情境创设的重要性摘要:小学英语课堂中导入和情境创设非常重要,导入的好坏,关系着一堂好课的呈现,情境创设又是准确呈现知识的必要方法。
导入要求:快、准、新。
快速导入,准确切入知识点,切入点新颖。
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英语课堂的吸引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来。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构成了高效的英语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导入情境创设小学英语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
每位英语教师都在竭尽脑汁的探索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践,以期能从教学实践和反思中有所收获,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业务能力的提高,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更好地反哺教学活动,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生。
新课程标准的主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的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内部潜能,展现外因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通过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对本学科知识的学习、感悟和反思,个人认为导入和情境创设在英语教学方面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
这两方面都是学生学习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外因,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其作用。
如果我们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外因对内因的促进作用,那么我们的英语教学将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从这点来讲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和情境创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好的课堂导入能顺利地激发学生兴趣,好的情境创设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教学引导顺畅,学生学得轻松,师生相容度高,继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精彩的导入和情境创设也是教师开展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分点来阐述他们的重要作用。
一、首先,我们来讨论巧设课堂导入的重要性课堂导入要求“快、准、新”。
“快”速从导入切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导入要简短精炼,在设计上要与新知识的学习有很强的联系。
所占时间较短,迅速进入新知识的呈现。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论文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
这个主题的论文应该如何写呢?技术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对策及融合案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本质是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现状1.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内涵认识存在偏差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在理解上有偏差,不全面。
2.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开展存在懒惰、畏惧的心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展首先需要学科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行有机融合。
有些教师不想动,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教龄偏大的教师对新技术的使用缺乏信心,不愿使用。
3.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需掌握的技术操作有待提高信息技术是进行融合的工具,技术不到位,融合就不能有效顺利地进行,对于非信息技术专业的教师而言,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也是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篇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通过精心筛选的,都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名著和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每一篇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课文,挖掘文章中蕴藏的传统文化内涵,如爱国主义精神、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等,通过向学生讲解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重视课堂氛围的活跃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对于高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十分重要。在教学创新发展的今天,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需求。改变师生零互动的教学现状,在教学活动中多与学生交流,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来,推动语文教学的进步。比如在讲解《鸿门宴》时,教师可以就“鸿门宴”这个话题与学生聊一聊。教师要先与学生分享生活经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一些学生说他们不想学画画,妈妈为了说服他们拜师学画,答应带他们去迪斯尼乐园,这对他们来说就像一场“鸿门宴”。学生参与进来,课堂氛围逐渐活跃起来,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分享的事件去判断其对于“鸿门宴”的理解。
1.有利于我国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文化也呈现多样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文化的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西方文化观念的渗透和入侵,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比如,一些学生热衷于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但却对清明节、重阳节了解甚少。一大部分学生从小就习得一口流利的外语,但是却不能准确的利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交流。这些现象令我们堪忧,如果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不到继承和发展,那么它们就将在全球化趋势下慢慢消亡,这个民族也将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生是继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的主体,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中寓言故事、古诗词、民间故事、对联的学习,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优秀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应对全球文化的冲击。
课堂教学论文:课程教学如何贴近学生
课堂教学论文:课程教学如何贴近学生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课堂教学论文:课程教学如何贴近学生殷书建不管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现代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题研究中,如何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探讨,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对此,我们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方法要适合学生。
课堂教学是老师根据教材内容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过程。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
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一种教学方法,并不一定适合不同的教学内容。
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结果看,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其教学效果是有区别的,甚至有好与差的区别。
教材内容是死的,但怎样把教材内容盘活,调动学生的各种课堂学习因素,使课堂教学效果优化和最大化,这就是教学方法问题。
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能机械古板,更不能模式化。
对于一堂课而言,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机动灵活地采用适当的、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既不拘泥于传统,也不限于一种,只要恰当并行之有效,就是好方法。
第二,教学内容的解读要贴近学生。
盘活教学内容,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施教对象有足够的了解。
老师在解读教学内容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要通过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以通俗易懂的解读把教学内容授之于学生,使学生在老师的解读中不断内化吸收为自己的东西。
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阅历,了解学生的思想,甚至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等等。
老师要能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想学生所想,从学生的生活和内心去理解教学内容、解读教材内容。
这样,老师的教学才有针对性,从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的解读,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理解课本知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第三,教学辅助材料的选用要贴近学生。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摘要:新课改犹如春风袭来,减负势在必行。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立足课堂,所以优质高效的课堂让学生翘首以待,让教师不断追求践行。
我粗浅地认为高效课堂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好课前、课中的充分准备,转变角色和教学观念,运用灵活的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真正做到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方式; 教师; 学生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思想冲击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容量大多、时间少的问题。
在减负的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优质高效性的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高度概括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较大容量的真正有效的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锤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要让学生像在超市里选购东西一样,我们的准备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参与是积极主动的。
高效课堂绝不是只图眼前热闹的应景之举,而是实实在在的求真务实的活动。
“让学生动起来”不再是一句高呼的口号,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热闹,充满活力!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仍是我们在不断实践和摸索的课题。
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教师要吃透课标,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师积累知识和业务再提高的过程,提高备课实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打造高效课堂之关键。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
浅议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激发学生潜能,鼓励探索创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家长、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主动地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
在此基础上,我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论文: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
建设高效的语文课堂针对我校制定的“关于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指出要找准课堂教学的薄弱点,不断采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总结出符合我校实际、具有鲜明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对于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我也一直很迷茫,苦于没有良方。
对于校长提出的高效课堂心存向往,期待能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金钥匙。
随后,我认真学习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领悟课堂结构的实质。
通过学习,我明确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明明确确提出来,写出来,挂起来,目标必须变成全体学生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要完成的任务,目标要具体可操作,不能笼统模糊,更不能大而全,成为学科目标。
目标还要为“达标”服务,最后回归目标,检测达成度。
在学生“先学”的环节,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维和体验的过程,有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
教师不要过早做裁判,不要着急完不成任务,要做军师,静观其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轻声慢步巡视在学生间(不要听到高跟鞋和手机的响声),发现各种“问题”,更要关注“后进生”。
在先学阶段,一定要让学生“板演”,展示错误,课堂是允许犯错误的地方,知错改错,就是进步,抓住底部,整体抬高。
“后教”以先学为基础,教师的任务就是启发点拨,放手让学生自己走路,不能牵着走、扶着走,甚至画地为牢,让学生在教师规定的圈子中按照规定动作活动,一定要让学生的思维发散,为了目标让学生想尽各种办法。
教师启发要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点在要害处、点在模糊处、点在容易出错处、点在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地方。
课堂练习要“精挑细选”,一个环节完成一个任务,重点环节一定要“敲响”,承前启后,环节紧扣,程序递进,螺旋攀升。
不能前松后紧,致使拓展训练无法实现,让孩子们没有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桃子”,优等生吃不饱。
练习的题型一定要精心设计。
有了以上初步的学习和大概的整体把握,为我的进一步课改做好了思想准备。
亲临取经很幸运,有机会能随校长去阳泉十二中实地取经,一睹庐山真面目。
课堂教学小论文:课堂教学九字诀
课堂教学小论文:课堂教学九字诀导读:本文课堂教学小论文:课堂教学九字诀,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课堂教学小论文:课堂教学九字诀乔福志导,即导语。
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力争做到新颖独特,切不可随意;导语要简短凝练,切不可冗长占去许多时间;语音要抑扬顿挫,语速要缓急适中,具有节奏感、美感;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导语方式有开门见山式、复习巩固式、漫画式、问题式、歌曲式、故事式,新闻式等等。
设,即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新、趣、近、情的特点。
“新”指新颖,具有时代感,如最近发生的事件,尽量避免用那些陈年旧事为例。
“趣”即趣味性,能引起学生注意,产生浓厚兴趣。
“近”指与学生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接近的事例或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
“情”即所创设的情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或心灵上的震撼。
引,即引导。
教师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方法和技巧,掌握科学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要尽可能做到含而不露、引而不发。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和动力,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来实现的,通过一系列互相紧密联系、丝丝人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读,指阅读教材。
分为泛读和精读。
泛读是指学生课前预习时粗略地阅读教材,目的是理清教材章节脉络,把握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精读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仔细阅读,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找出问题答案的目的。
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理解、识记、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
思,即思考。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掌握思维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提出问题、指导阅读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基本思维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学科教育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民族学校课堂教学的利弊分析
学科教育论文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民族学校课堂教学的利弊分析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教育需要与时俱进,搭乘信息高速公路。
现代科技文明依靠教育来普及传播。
反之,教育又要吸收现代文明的科技成果,特别需要吸收现代教育技术的传播工具,提高教育效率。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而共生共存的关系。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民族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信息技术在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推广与应用,为克服民族地区地缘劣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并且为举步维艰中的民族教育改革带来希望。
1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利弊分析1.1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现代教学设计的最高目标。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特别是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为实现这个最高目标变为可能。
教学设计层面上讲,目前只是从有限的网络资源中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等初级加工阶段,而原创性的教学软件资源不可能在网络上免费推广使用。
另外,受到多媒体发展水平及普通教师利用计算机系统软件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创水平能力等的影响和局限性,高层次系统化的教学设计目标在目前网络教学层面上无法实现。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甚至更高层次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也只能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实际中无法做到,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因此,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目前阶段不能广泛的普及推广甚至替代延续漫漫数千年的传统教学。
而且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定位只是辅助教学手段,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特别是民族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民族学校教学中推广多媒体任然处于教学实践的初步探索中。
1.2 采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内容的平台课堂内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做法是课堂主要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这种做法比较自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相关内容交流、记笔记也有一些有利之处,同时随堂展示教师的板书艺术等技能。
随着多媒体技术引进课堂,呈现课堂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趋势,而且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有效地融为一体,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最为主要的是节省课堂板书的时间成本,教师可以支配这部分时间去做进行课堂讨论等科学探究方面的探索,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课堂教学论文:学科课堂教学摘要:学校是知识传授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如何开展?作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我深深的感觉到将知识传授的主阵地--课堂作为心理教育主场的重要性,随时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时每刻,随学科知识迁移默化,逐渐渗透到人文、自然知识的传授中。
这样才能随时通过对学生的智能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及其他各种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有着和谐的关系,从而促使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本文就将着重从个别学科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谈谈自已的看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学科教学课堂教学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历史时期。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素质教育中起着基础性、动因性的作用。
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长期被忽视,致使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变革,新、旧观念的对撞,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生活节奏的紧张,竞争日益加剧,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等等。
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已成为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关键性问题。
我校作为省重点中学,肩负着为高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而重点中学的学生虽学业优秀,认知水平高,但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社会与家庭的高期望,面临着学业发展与全面素质发展的巨大矛盾,使得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难以真正认识和完善自我。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得到尊重和获得成功的快乐。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班队活动等途径进行,但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有效地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利用学科知识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毕竟高中学生主要学习时间集中在课堂上,而事实上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教书育人的有心人,在备课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作用,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
在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健康心理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那么,在中学如何具体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留心处处皆学问"。
各科教师如果都做教书育人的有心人,在课堂教学上结合学科特点做点文章,当一个心理健康咨询师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教会学生如何塑造良好的个性,如何培养良好的处世能力,适应社会。
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1.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将学科知识适时拓展,挖掘学科知识的内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处于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能力趋于成熟,但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客观环境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从被人照顾到自理自学、从佼佼者到默默无闻者的转变,使他们心理产生很大压力,甚至于开始否定自已,这时他们更需要一个更清楚的头脑,一种轻松的心态。
于是我们在物理课上讲解压力的概念时对同学们说:"物体间有压力,必定要相互接触且有形变,而长期的心理压力也会使人的正常心理发生形变,形变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也就不能恢复原状了。
学会调节、释放心理负荷,变心理压力为学习动力;学好物理压力抛开心理压力,你会天天进步。
"在物理中学习参照系时作如下提醒:"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在不同的参照系中会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要学会正确分析。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总满足于初中、小学时的骄人业绩而不愿面对现实,更不能只看到现在的暂时落后而自暴自弃。
我们要保持的心态是:以昨天的成功为参照系,时刻勉励自已,我能行!以现实的环境为参照系,用勤奋证实自已,我能行!"同样,在处理与同学、老师、朋友的关系时,遇到矛盾要善于多变换参照系来思考问题,要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来替别人考虑问题,"用一个善意的微笑来拉近两个陌生的心灵","用两句温馨的话语来化解一个僵硬的面孔"。
善解人意,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
在物理课堂上讲《声波的反射--回声》时,我应用了诗人汪国真一首诗《回声》中的几句话:"你哭它就哭,你笑它就笑;你赞美它,它赞美你;你骂它,它骂你;千万不要和它争吵,最后一声总是它的。
"学生在耐心体会和琢磨诗句的同时,体会如何与人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真诚为圆心,以友善为半径的圆","用真诚去换取对方一个笑脸。
"同样,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也照样可以要求学生应具备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的健康心理。
2.注重学科发展历史的丰富内涵物理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人类在反复修正、反复深化中改造着自然。
在光学的教学中,我们通过对光的本质的认识过程中三大时期的具体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追求真知,就要有不畏挫折的顽强意志。
如17世纪牛顿提出了微粒说,人们因牛顿的威望而排斥了波动说,以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学生进一步理解到科学家是不能讲名人效应的,追求真理就要用实验说话,不能盲从大师。
在认识能量守恒的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它的规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但在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永动机--十三世纪到十八世纪中期人们研究了几百年,无数次失败的实验宣告了它永远不能诞生的命运。
在总结永动机的设计方案时教育学生:"永动机只能是个神话,是我们眼前的一片海市蜃楼。
一种不需消耗其它能量而可以不断创造新能量的机器,是不存在的,它已被置于科学之外。
而我们在学习中,也应该稳扎稳打,脚踏实地。
每天祈求自已成功而不愿付出努力的人是不会有所作为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知识的财富不能不劳而获,学习中没有'永动机',勤奋和智慧才是成功的源泉,空想不行动是没有用的!"3.重视自然学科实验的潜移默化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利用实验研究物理学问题不仅能增强观察和分析能力,帮助同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的教学目的,而且还可以在其中贯穿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格执行实验室守则,培养学生规范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对公物的责任意识和人身安全意识;鼓励学生手、脑并用,大胆创新,将实验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统筹观念及动手能力;在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上,要求学生做到严密、一丝不苟,强调观测和记录应以事实为基础,绝不能乱凑数据、弄虚作假,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虚假的实验不会得出正确、科学的结论;虚伪的人不会得到真正的朋友和事业的成功!实验教学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由这个化学教学案例中的化学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出。
但是在课堂上举这样的幽默笑话产生的教育效果从知识上远不及上面的化学教学案例。
后者肯定是满教室的哄堂大笑,活跃的是课堂气氛,而前者是教室里学生安安静静的理性思考,给人以心理智慧的启迪。
由此可见,用心地设计几个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星星之火",必然能照亮学生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时迷茫而又有时"黑暗"的心田。
4.注意不同领域科学家、文学家、学术伟人的风范熏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思想家,是他们的忘我精神揭开自然界的一层层神秘面纱,从而不断地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各学科中优秀的科学成果及其发明者创造者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
马克思在图书馆看书的椅子下的地面坐出了两条深痕,是他对科学知识的不懈追求,也才有了后来的《资本论》;安培追赶马车的执着;居里夫人四年提镭不懈;法拉第为科学的忍气吞声及明察秋毫;普朗克的大胆假设;伦琴在实验室中的奋战;卢瑟福对实验的精密要求及在培养科学后备力量方面的突出贡献等等,都是将心育融入课堂教学的一个个"亮点"。
我们在课堂上应能感觉到学生们听到居里夫人的话:"镭是应该属于全人类的"时的心灵震憾;牛顿的高瞻远瞩:"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犹如一针兴奋剂;菲涅耳和阿拉果挑战泊松亮斑带来的不仅是波动光学的繁荣,而且教会了学生如何自信地面对生活的考验;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揭开了闪电--一种人们感到最神秘、最可怕的自然现象的谜底,迷信被破除了,而他为科学甘冒生命危险的壮举和他病逝后简单的墓志铭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身边的所有学生。
可见,在学科教学中用伟人的事例去感动学生,学生在深入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百折不挠、谨逊严谨、远见卓识的人格魅力和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情感。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新世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现有的书本知识,通过开展与学科教学相联系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个实实在在的扎实工作,教给学生健康的处世哲学,勇敢地面对社会,从小扬起生活的风帆,不畏艰险,昂首阔步走向成熟。
这样才能使中小学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才能扬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追求完美的人性。
参考文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国兴《高中班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班华王正勇《教学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薛彦华王慧《学生的学习活动》河北教育出版社张爱华刘毅伟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