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转移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三农"问题可以概括为农业落后,农民贫困,农村不稳,其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象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这在决策层和经济理论界已取得了共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有的还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来抓,这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绵阳市2003年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达92万人,占全市农村总劳动力万人的%,创劳务收入亿元,农民人均实现劳务收入89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出现了加快转移步伐,提前进入非农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做法,另一方面,大量的就业岗位又找不到人员,出现"民工荒"的现象。殊不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要健康有序地开展此项工作,需要我们认真进行思考。
一、转移主体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成为制约转移程度的瓶颈。
一是我国多数农民思想观念保守,法律意识淡薄,小农意识强烈,重土厌迁,小富则安,缺乏风险意识和投资创业精神。许多农民认为土地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保障,不愿意离开土地,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土地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是一种可以流转的商品。这些落后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践证明,思想观念改变与否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构成直接制约和影响。
二是转移主体的文化素质较低。据我们对2003年绵阳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仅万人,占%。影响着转移的程度和步伐。(1)农村剩余劳动力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要求。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在减少,而质量要求却又在不断提高,这样,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有所提高,要转移出去相对来说比较困难。(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影响了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妨碍了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只能实现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近年来,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增加,但他们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敢完全摆脱农业,放弃土地承包权,仍然利用闲暇时间或用家庭辅助劳动力来经营农业。绝大多数已转移的劳动力,属于亦工亦农型,就业岗位并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低层次转移,一旦受到国家大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就很容易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可见,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二、转移载体的承受能力不足,制约着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进度和规模。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遵循比较利益原则,即它的流动由工资收入高低导向,而工资收入的高低又取决于吸纳劳动力的载体的发展情况。在我国现阶段,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般来说有三大去向: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大中城市。一是乡镇企业数量较多,但层次偏低,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经营状态不佳,自身职工的解决尚且困难,更遑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小城镇建设质量不高,一些地方为了"政绩",用行政手段"造城",结果是无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作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也严重滞后,实际上是"有城无市",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极其有限。三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表现为城市基础设施及市政建设提供不足,就目前的水平尚且无法覆盖到已在城市就业和即将来城市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加之现在有的地方搞城市建设,却没有适当的产业支持,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城市失业人员再就业解决就很困难,更无法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有效的就业供给。
三、农民工没有完全地享受到公民的平等权利,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
农民工数量截止目前已有一亿之众,数量虽然巨大,但是,却长期处于弱势群体。比如,不平等的就业权利、不平等的生活权利、就业存在着身份歧视、生活存在着户籍歧视。在就业条件、就业范围、工作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不到公民的

平等待遇,如就业户口限制、就业职业限制、同工不能同酬、同工不能同保障等,甚至连一点廉价的工资还经常拖欠无法按时兑现。
四、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农村教育程度高度相关,在农村,传统思想的禁锢与经济发展的落后造成了其教育质量的低下进而人力资本存量不高。一方面层次较高的劳动力大量输出,另一方面留守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得不到提升,前景堪忧。现行的教育体制落后的农村要使劳动力素质提高,广大农民显得力不从心。现在实施的各项杯水车薪的培训项目又存在各自为战,投入重复,多头培训的不良现象。第三是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劳动技能的提高和职业几能的鉴定缺乏完善的服务。
五、农村劳动力资本流动的负作用日益明显。
从供给角度看,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并非农村中真正剩余的无效劳动力,而是身体素质较好,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中坚力量,促使他们转移出来的动力与其说是农村就业的饱和,不如说是城乡预期比较收入差异的扩大。受此影响,一方面加剧了城乡劳动力的就业竞争程度;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中宝贵而有价值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减少。据绵阳市的资料显示,2003年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20-40岁的劳动力占90%左右。从需求角度看,现代化的非农产业就业能力的增强需要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结构的不断调整,而工资水平的上涨刚性使得在资本、劳动双重过剩的情况下,资本的边际成本相对较小,从而雇主们不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更愿意追加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这使劳动力需求处于萎缩状态。结果是既不利于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影响经济安全,又造成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力资本逐渐贬值的局面,这样的负面效应是盲目转移所必须重新审视的。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的选择。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要有效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必须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稳健原则:一是转移应以不构成对农业产业人力资本的掠夺为限;二是转移改变了经济社会结构,配套改革必须跟上;三是对待转移问题应该积极,但不能着急;四是转移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就业载体的承受能力;五是转移的同时应当巩固、防止回流。本着这样的原则,我们应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开辟一条供给有方、制度跟上、内部消化,外部吸纳,国际转移的通道。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离不开非农产业的拉力,农业内部组织的改造及技术进步的推力共同作用。但在目前条件下,与其在城镇拉力不足的情况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的高层次转移,不如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立足农村、农业,积极在农村创造条件,就地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浅层次转移。即农业内部转移(它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养殖业等方面转移)和农村内部转移(它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转移)。
(一)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1)农村教育思想现实化。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接受新鲜事物的动力不足,单靠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是很难转变的,强制转变更不是办法,唯一的途径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实惠。(2)农村教育投资多元化。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规模在进一步扩大,需要不断改善教学设施和引进高素质的师资,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这仅凭政府财政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应发掘社会组织、机构、企业及个人的教育投资渠道,充实教育资金来源。(3)农村教育方法多样化。根据我国国情,农村大部分学生今后的出路不是进入高等学校继续深造,而是务工务农。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农村的教育应当是基础教育、大众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兼带动发展成人教育,在保证基础较好的学生能顺利升学的同时,更要满足无法升学的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需要,以使之在农业和非农产业岗位上能胜任工作。(4)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体系。(5)调整不合理的制度设置和政策规定,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公民应有的平等权利。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农业内部就业领域。农业是以动植物生产为中心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但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产业,而仅仅是一个生产部门,农业再生产各个环节--产前、产中、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