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中国的社会建设

合集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者:樊卡娅来源:《党史文苑》2008年第24期[摘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起点;恢复和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重新确立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30年前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

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的研究,对于我们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取得的丰富经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和新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起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集体,带领人民经过20年的艰辛奋斗,取得了在中国特殊国情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果。

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或影响,毛泽东的探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党的指导思想一度出现了严重的“左”的偏移,并发生了延续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内乱。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曲折。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但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经济建设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

严峻的局势迫使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深入思考,开辟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篇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摘要】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对于中国而言,以十一届三中会为起点,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会作为扭转中国时局的一个关节点,同样对中国现代化的推动起到标志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动力、政治、思想等方面着手,分析全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关键词】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现代化;影响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全面确立。

独立的社会主义中国积极投入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的征程。

但在探索期间出现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等错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针对当时中国发展中的思想、组织、领导、经济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了和扭转。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断然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动力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做出了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发展动力支撑。

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永远都是一个国家成熟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提出了实现工业化,重点发展重工业,通过一五计划的基本结束,使国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国家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有了初步的基础。

邓小平曾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是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大会决定鉴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四人帮”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全党工作重点应该从1979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所以,只有继续承接这个优良的开端,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夯实经济基础,才能为中国的稳健发展提供后备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短短2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和“七一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走向更加辉煌的美好未来。

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的国家因为有了共产党,人民才有出路,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地走向胜利。

我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些著作和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严格按照江总书记关于“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了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自觉做到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与“***”邪教组织的斗争中,能始终坚持鲜明的政治立场。

注重理论学习和加强了自身修养,坚决抵制了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自己的侵蚀,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平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注重日常生活作风的养成,自觉的遵守行里的各项规章制度。

我从事瓦斯抽放观测工时间不是很长,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离工作的实际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能够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端正工作态度,积极的向其他同志请教和学习,能踏实、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我矿的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共产党员应该成为学习的模范,不但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要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努力创造一流的成绩。

只有这样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加倍认真负责,更加严格地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向党员同志看齐,缩小同党员同志的差距,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与历史意义:1. 改革开放新政策:(1)发表《关于改革开放的指示》,提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地整合市场与计划经济;(2)制定了改进改革开放的政策,把改革开放按照一定的步骤推向全国;(3)提出政府对外开放的政策,在政治上使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实现了进一步的交流与互动。

2. 加强党的建设:(1)决定实行领导核心责任制;(2)决定实行政治联系统统一领导;(3)强调改进工作作风,全面推进依法治党。

3. 改变思想方式:(1)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潮;(2)敦促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发展,批评和淘汰旧的思想观念;(3)提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观念。

4.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1)提出完善全国性及地方性法律体系;(2)提出统一行政诉讼制度,推行司法公开制度;(3)立法及公投等制度,加强法律基础建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1. 展现了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1)证明了当时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我国社会主义路线是正确的;(2)加快了改革开放的进程,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真正实施;(3)不仅影响到中国,而且影响了各国及世界,进一步构建了新型国际关系。

2. 开启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径:(1)开放了中国国家经济管理的大门,推动中国国家经济跃上发展的快车;(2)加强了基本制度的建设,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果证明了这种发展路径的正确性;(3)为中国社会建立了潜在的发展模式,释放了改革开放的内生力量,增强了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3. 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基础:(1)让社会主义国家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加快改革开放进程,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完善社会公平政策;(2)转变了安定领导的体制,改进了党的建设,完善了国家法律纠纷解决机制;(3)引导国家坚定国家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为中华民族只争朝夕的奋斗定下了基调。

综上所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转折,开创了历史新纪元,为中国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基础,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重要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八年级下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八年级下册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八年级下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198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并分析其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动作用。

在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一些阻滞和困境。

经济增长率下降,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失衡,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经济改革的重要推动:1.深化农村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农业农村经济改革的战略决策,包括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农民发展家庭经济等。

这些改革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推动了农村社会变革。

举例说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得农民可以流转土地使用权,使得土地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利用。

许多农村家庭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农家乐等,增加了收入来源。

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2.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系。

这些改革举措包括推动企业改革,开展股份制改革,吸收外商投资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经济迅猛增长,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举例说明:金融市场的改革带来了中国股票市场的崛起。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吸引了国内外的投资者,并提高了中国企业的融资能力。

同时,外资的引入也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高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政治改革的重要探索:1.加强党的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党对农村、城市和经济改革的领导。

党的领导保证了改革稳步推进,避免了改革乱象的出现。

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了充分肯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

举例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农村经济合作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上所取得的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上所取得的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上所取得的成就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改革上取得了许多成就,下面列举一些重要的方面:经济改革:1. 实行开放政策,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 建立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了私营经济和市场竞争,促进了经济市场化和资源优化配置。

3. 加快推动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保护,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4. 实行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推动了企业效益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5. 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建立了现代金融市场,并逐步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

政治改革:1. 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提高政府效率。

2. 推行依法治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了法治保障和司法改革。

3. 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和反腐败工作,严惩腐败分子,维护了党和国家的纪律权威。

文化改革:1. 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2. 倡导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促进了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体制改革:1. 推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制度。

2. 加强教育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

3.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

4. 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

5. 建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只是一些主要的成就,中国在这些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指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以下是该会议以来制定的一些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
1. 基本路线:确定了中国国内建设的基本方向,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一边倒”到“两个凡是”再到“四个全面”的发展路线。

2. 对外开放政策: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外商投资,推动经济与世界市场的对接,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

3. 农村改革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鼓励农民自主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 城市改革政策: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城市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5. 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推行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国有企业改革创新,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

6. 教育改革政策:实行素质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的质量。

7. 科技创新政策: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科技企业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升级。

8. 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了不同地区的发展战略,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开发,东北地区振兴。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这些政策和战略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会议。

会议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关于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问题。

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正式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这次会议上,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决策,其中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

这些决策的实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议提出了农村改革的方针,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收购价格,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更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其次,会议提出了城市改革的方针,放开了对城市居民的户口限制,使得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更加自由,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另外,会议还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允许国有企业自主经营,实行了市场化的经营机制,这些举措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会议,中国的经济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这次会议为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繁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这次会议,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为中国的社会稳定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这次会议还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会议,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这次会议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24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题24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课题24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及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间1978年12月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意义(1)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3)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文化大革命”结束≠“左”倾错误消除1976年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但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社会主义建设依然“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并未完全消除。

二、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1)背景: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开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内容。

(4)意义。

①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促进了城市的改革。

2.城市改革:(1)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挫伤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3)原则: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4)内容。

(5)意义:增强了企业活力,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乡镇企业: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

(2)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即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但没有获得土地所有权。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经济特区的创办: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国家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4、概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答:一、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发展道路,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提高了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

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2、公平公正和民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三、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日益完善。

2、中国经济增长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稳步推动
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六、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七、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八、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
九、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原因以及如何缓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对所有制结构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与调整。

主要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行这样一种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及所有制性质和结构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

就是说,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取决于该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取决于所有制性质和结构。

我国是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此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同时,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创造,应当参与收益分配,根据它们在商品生产中贡献的大小取得相应的报酬。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虽然我们反对平均主义,提倡按劳分配,但在实际生活中,这一分配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特别是一些人还误认为平均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

结果,在这一认识支配下,按劳分配的原则得不到很好贯彻,导致严重的“吃大锅饭”现象,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我们又误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资本主义的作法,一概加以排斥,结果抑制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分配制度方面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的同时,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等其他分配形式,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促进了劳动效率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整体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 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 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 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困 难和难题,突出的是: 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 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可以在前进中解决,也只有在前进中才能 解决。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1982年全国人大全面修改宪法后,全国人 大又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制定了200多 部现行有效的法律。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 有效的地方性法规。 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深入贯彻,以宪法为基础 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逐步完备。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7、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关于 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以科学发展 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党的重要指导方针。 人民解放军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 揽,以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为主线,以军 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 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走 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第五节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中国政府 坚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 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致力于建 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 界,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工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议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开放型经济日益完善。

改革的红利惠及社会各个领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指导下,我国的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治体制改革收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完善。

但是,在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诸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异越来越大,就业问题,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政治体制改革不完善而引起的社会阶层分化,社会矛盾加剧等;涉及社会民生领域的改革滞后而带来的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

这些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和矛盾,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更给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埋下隐患。

因此,促进社会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改革的深入完善,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直面问题,拓宽思路,寻求缓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针对城乡差距问题。

(一)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要重视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予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和城市相同的发展机会,鼓励企业因地制宜的到农村地区投资建厂,发展特色农业模式,带动当地农村居民就业。

(二)让9亿农民从扩大内需中受益,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具体措施有: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帮助农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民农业收入。

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

二、针对地区差异问题。

(一)国家侧重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法律、政策等配套措施保障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落实。

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技术、人才的流动,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工作、生活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要立足自身实际状况,利用当地区域经济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的经济产业;不要盲目接受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秉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规划产业结构,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是实施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路线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共产党田间地头工作思考和决策的重要里程碑。

一、立足国情,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指导思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安排。

具体而言,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突出党的领导,完善各级党组织架构和制度,推出“教育、系统、专业、常规”等新政,并重新审视党的纪律,增强党的活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强化党的自我教育功能。

二、明确方向,重点完善国家制度鉴于发展的总基调是稳定、改革、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精心设计,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和战略定位,提出“四个坚持”,指出要把经济建设放在改革的首位,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坚决反对一切搞右倾思想和还原资本主义制度,努力打造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利用外资,加快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同时明确,重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调整国家财政政策;完善全面加强法治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对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管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防范社会危害,完善社会结构。

三、开辟新征程,着力推进综合国力建设为深入实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应改革把国家和社会共同资源长期配置机制,提高国家重大投资决策的效率。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改革历史沿革的负担,重新塑造各级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国民经济质量监督管理,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引进世界先进经验和技术,建立国际一流科研院所,确立中国科技学术界的国际领先地位,加强国防建设,构建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社会发展共同体。

同时,要建立高效现代政府体系,实行改革强化管理绩效考核,全面减轻负担和加强财政责任财政。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成功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新事业。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认真学习领会这方面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续写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 1我们党在近百年的斗争中积累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路。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在近代中国,为了改变中华民族悲惨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探索和顽强抗争,诸多主义、主张和方案曾轮番登场,但都未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才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3000字【精选文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3000字【精选文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 3000字【精选文档】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在这条正确路线指引下,在坚决推进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紧紧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开辟了党的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国家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经济领域,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大大提高。

在政治领域,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安定因素甚多,但是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在思想领域,那种死气沉沉的僵化局面,已被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潮流所冲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景象正在逐步形成。

在文化领域,科技、教育、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事业逢勃发展,欣欣向荣。

在军事国防领域,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外交领域和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外交格局的调整、“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践,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总之,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这条路线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的政策创新,使中国共产党焕发了青春,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认真地、全面地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从指导思想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指导方针.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

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已经历了30个春秋。

这30年,是艰辛开拓的30年,也是辉煌胜利的30年。

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正确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转折点,是我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它在党的建设方面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在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及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重新确立了我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由于我党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正确清醒的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缺乏认识和准备,使得党内“左”倾思想逐步发展,党内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盛行,这些思想观念都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去开动脑筋,不去想问题,本本主义,思想僵化、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盛行,这些严重败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传统。

历史证明,不端正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于是,文革后邓小平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伟大气魄,率先举起“解放思想”的大旗,向党中央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明确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支持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的大讨论,破除个人迷信,在这基础上,他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路线。

正是在这个思想路线指导下,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应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只有这样,我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态度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态度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态度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拥有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种有利条件。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背景是中国经济和社会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陷入了停滞状态,经济发展滞缓,农村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城市人口的贫困和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也受到挑战。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1.改革开放战略的制定:会议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明确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合理财政体制的改革:会议对财政体制进行了重要改革,取消了中央和地方之间以及地方之间的专项税收和转移支付,实行了税收和预算分权的原则。

这些措施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今后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3.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确定了农村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这一决定推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实现了农村经济大踏步的发展,同时也启动了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先河。

4.加强法制建设:会议强调要加强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依法治国的决定》,明确要求执法公正、权力受制于法律,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法律体制和法治建设的发展。

5.改变教育和科技政策:会议决定推动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的改革,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这些措施推动了中国教育和科技的进步,为中国今后的现代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其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是至关重要的。

这次会议的决定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对整个中国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中国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建设、旅游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

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是社会事业最主要的特征。

一、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及其机构性分析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

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也就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

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两者互为表里,相互支撑,互为基础。

一般而言,经济结构变动调整在前,带动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调整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持续变化。

所以,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必须协调,相辅相成。

经济结构不能孤军独进,社会结构可以稍稍后于经济结构,但这种滞后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经济结构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但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还是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的水平。

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是由若干个分结构组成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

以就业结构为例:1978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状况是,一产占 70.5%,二产占17.3%,三产占12.2%;2008年变化为一产占 39.6%,二产占27.2%,三产占33.2%。

1978年我国的二、三产业职工人数只有11835万人,2008年二、三产业有 46826万人,30年共增加3499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66万人。

非农产业的劳力从 1997年开始,已经占50.1%,超过了50%的临界点,进入了工业化国家的就业结构。

又如城乡结构,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17.9%,2008年则为 45.7%,平均每年提高0.91个百分点。

197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有17245万人,2008年达到60667万人,30年增加了4.34亿人,平均每年增加1447万人。

再如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转变为由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个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

这样大的社会结构变动,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自周秦以来,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是个农业社会的结构。

直到1978年,农民仍占 82.1%。

真正发生这个大变局,转变为工业国家社会结构的是这 30年。

但因为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大发展、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候,没有适时抓好社会体制的改革,没有适时抓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因而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比较,现在的社会结构是落后了。

二、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等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贪污腐败等大案要案频发,一些地方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增加,诈骗、抢劫、盗窃等刑事犯罪案件上升,特别是各种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近来又发生虐杀儿童、富士康民工跳楼事件。

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显然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办法来解决,也显然不能只用经济的理论和方法来应对。

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是分阶段推进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势变了,就要采取不同的战略和策略。

这是我们的基本经验。

新阶段的任务,是要在继续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重点进行社会建设,抓好社会管理。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四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1)社会事业建设过去我们一般把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统一称为社会事业,其实,从实践看,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事业建设,也应该是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福祉和前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享受到了一定水平的公共服务。

但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有些地区和有些部门把发展经济强调到了唯一的地步,致使科、教、文、卫、体等的建设相对滞后了,出现了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

这也是社会矛盾增加的原因之一。

要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近年的实践看,应该再加“业有所就”,并放在第一,这是民生之本,就像农民要有田种一样,城镇居民如果没有就业,一切就无从谈起。

所以,各地正在推进解决零就业家庭的问题,是一项善举。

搞好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就是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

(2)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社会体制合理和社会规范有序的社会。

我国已经从农业、农村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整个社会体制就要相应变化,应该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好新的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社会才能和谐有序进行。

在社会体制方面,就当前来说,应该建设好中央和地方的体制、城市和乡村的体制、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流动体制、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协调体制,等等。

有学者提出要重建社会,形成国家、市场、社会三足鼎立的格局,是有道理的。

建设新的社会体制,这是个大问题,需要从长计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下现存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与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相称,必须首先破除,不能再犹豫不决。

新的社会体制,就将在破除这些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

新社会新体制要有新的社会规范。

中国的农业社会几千年,农业文明很发达、完整,现在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就应建设好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社会规范。

例如应该建好保证新社会生产、生活有序进行的法律、法规,人人有遵法守规的习惯,要建设好适应新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当然,在原来的农业文明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优秀传统的规范,还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使之逐渐融合到新的社会规范中,形成新的中华文明。

(3)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完善社会管理,保证社会正常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个决定符合客观实际需要,各地区正在贯彻落实,效果是好的。

从几年来的实践看,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要重视县域社会的管理。

现在的县城都已发展起来了,少则几万人,多则几十万人,大马路、大商场、楼堂馆所都建立起来了,但基层组织、社区建设等还没有跟上来,多数还是由城关镇统管,基本上还是农村式的管理,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社会治安状况也不佳。

这些城镇总共有几千万、上亿人口,还处于没有相应有效的组织管理的局面,这种状况亟需改善。

要通过建立社区组织,完善基层社区管理网络,增强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使城镇社会管理完善起来。

二是在发达地区,因为有宽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把基层社区做大了,原来有的居委会是个自治组织,没有脱产干部。

现在有不少城市的居委会(也叫社区),派去了十多人、几十人的脱产干部(多数是事业编制),使基层自治组织行政化。

(4)调整社会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两个结构一定要协调,相辅相成。

现在的任务是加快社会结构调整的步伐,构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结构的核心是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阶层结构的标志性指标是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比重。

2008年,我国的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人数只占总就业人员的23%,离现代化国家应有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还有很大距离。

前面讲过,即使达到工业化社会中期水平的社会阶层结构也还差很多。

由此也可看到,社会建设任务的繁重。

三、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如何抓好社会建设?现成的经验就是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社会建设。

好在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功已为我们创造了进行社会建设的雄厚的物质基础,有了进行社会建设的条件,而且经济建设要持续发展,也要求通过社会建设提供科学、人才、智力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支撑,有着客观的需求。

所以,在当今中国,重点推进社会建设,就是抓住了解决矛盾的关键,其他许多矛盾也可得到较好的解决。

关于进行社会建设,有以下几点。

(1)要重申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开展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研讨。

弄清楚什么是社会建设,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建设,怎样进行社会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在全党、全国取得共识。

科学发展一定是包含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当前,出现了经济报喜社会报忧的局面。

把经济社会看作一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已从经济方面转到社会方面,着力解决好社会建设方面的问题,就非常必要。

据调查,在相当多的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社会矛盾和问题反而越多,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高,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的呼声很高。

(2)推进社会建设要有组织保证。

60多年来,国家建设有一条基本经验,凡是中央决定的战略任务,都必须在组织上落实,要有组织、有干部去贯彻执行才能实现。

如果只停留在会议、文件上,那往往就会落空。

计划生育是天大的难事,但自上至下建立了计生委,坚持认真贯彻实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新农村建设已经进行了五年,会议开了,六个“一号文件”发下去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三农问题还是层出不穷,原因是多方面的,没有在组织上落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一大建设,现在又成为亟待加强的领域,应该建立一个相应的机构,从组织上落实这个战略任务。

社会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社会事业、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等方面的工作,都已经有了相应的机构和部门在做。

现在要紧的是整合这些社会工作的资源,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把这件大事办好。

所以,要像当年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组建国家计划委员会那样,组建一个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

社会建设工作委员会的任务主要就是对整个社会建设进行宏观协调统筹,规划,组织,调控,使各项社会建设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