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五还”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五还”](https://img.taocdn.com/s3/m/b061909acfc789eb162dc814.png)
“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的“五还”作者:杨奕菡来源:《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37期摘要:传统课堂教学的一般状态是,教师根据自己预设好的问题发问,学生被教师点名一一回答。
课堂教学因预设的封闭式问题而不可能或少有学生资源的涌现,更难发现学生资源碰撞的“意外”,少了互动的“精彩”。
在传统课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呈直线单向状态,其后果主要是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使“学生”仅仅围绕着“教”转。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师生角色观,从“还”开始做起,体悟新基础教育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五还”;课堂教学教师、学生、书本组成了一个课堂,三者缺一不可。
但是,在长期的传统课堂中,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一个课堂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显然,这样的形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新基础教育”研究认为:给孩子一个丰富的课堂,还给孩子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课堂,那才是原汁原味的课堂。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所用时间大概为四分之三,剩下的时间学生大多还用于“大合唱”回答老师的问题上,整个课堂,学生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静听老师讲授,按照老师的要求寻找答案,其中一部分学生几乎很难得到发言机会。
这样的课堂,使大多数学生得不到主动学习,并不能积极参与课堂生活。
整个课堂上要么是学生齐答,要么是“一对一”的问答,缺乏学生个别学习、小组讨论、大组交流、情境表演等多样化结合的选择与组合。
教学组织方式的单一化,限制了单位时间内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限制了学生交流的时间。
学生缺少在小组讨论中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建议,而是在教师的“小步走”引导中去猜测教师期望的答案。
传统课教学中,教师主要按照知识点组织教学,然后按预定的程序进行掌控。
因此,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或内容相关的课堂教学部分都被分割为点状,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课和课之间缺乏层次推进、整体关联,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独立探究的“工具”。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23cec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a.png)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一、教学反思的成分教师应反思的以下三种重要成分: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
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
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
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
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
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
3、教师的陈述。
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
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通用2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1今天上了三年级第一次次习作课,感觉真的很郁闷!不过,我相信通过我这样不断的实践、思考,应该会有进步的!所以,把今天的课堂进行一次反思!本来课堂的状态是这样的:第一课时1.老师谈话引入。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https://img.taocdn.com/s3/m/dc30a16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d8.png)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小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精选5篇)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
或指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
教学随笔即教师在听课或者讲课的过程中所做的简短随手笔录。
下面是小编整理编辑的小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欢迎阅读!小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篇1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
“要小心的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了一点,却实实在在的告诉我们对待后进生不可疏忽大意。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教育好这些后进生,是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
在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学期里,我的班级里有两个后进生,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爱做家庭作业,导致他们两个的学习成绩很差。
几次找家长谈话,效果也不是很好,课堂上,我仔细的观察他们两个,课下,我找他们两个谈话,发现,他们并不是那种学习成绩较差、无可救药的学生。
看来是思想问题,我开始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没过几天,病又犯了,我很生气,同时也有些失望,不想再管他们了,但是我又想如果我放弃了他们,那么他们也许就会越来越放松自己,所以我又不能不管他俩。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真是动脑筋了,一有空就把他两个叫到办公室一边陪他们做作业,一边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几天之后,我发现已经能够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
于是,我及时对进行表扬,没过几天另一个也开始自己完成作业了。
当时我虽然很高兴,但是真的很害怕他们坚持不了几天又不能坚持下去了,但是令我很兴奋的是,他俩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作业的质量也很高,批改他们的家庭作业,不忘加上一句批语,有时是:你能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真高兴;有时是:你可要坚持哦!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的单元自测每次都是考“优”。
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因为,我没有放弃他们。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后进生,要想让他们有所提高,老师一定要抓住他们的弱点,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给予他们的信心,给予他们的关怀,这样让学生从内心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找到提高的办法,从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办法的确是很好的,我想这些宝贵的经验都会为我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小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篇2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最新-小学教学反思10篇
![最新-小学教学反思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703e37227916888486d7dd.png)
《小学教学反思》小学教学反思(1):小学教育教学反思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情感和思想都在发展,因而,我们的造句、习作、阅读理解的指导也得跟上去。
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造句还是照搬二、三年级的句子。
这个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作业和考试只求稳妥、只关心得分。
因为她怕错,怕丢分,怕老师和家长批评,而不敢去想。
久而久之,将失去表达力、思考力和生活观察力。
长大了,还能干什么?!如何让学生进入讲读课文状态?采取师生对话式讲读课文,即,或跟着老师的话题走,或跟着学生的话题走。
严格要求有话跟我说,说给大家听。
不准私下说话。
这样,师生的心灵才能碰撞出火花,教学才可进入状态。
吵杂、喧闹不是好课堂,一言堂也不是好课堂。
中国教育管理是行政式运作,不是靠表彰来鼓励老师工作,就是靠文件和检查来督促老师工作。
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
教学论文的一般构成:提出观点,简述理论,常用方法,教学案例(这一项是最重要的,要靠自我平时收集)。
这样的文章,让读者明确主旨,懂得道理,掌握方法,看得懂你是如何教学的。
其实,小学完全能够采用新课标来教学。
老师们不敢这样做是有各种原因的。
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均分排队,老师们只能分分必争,不敢放开手脚抓素质、打基础。
我们的教学构成了天天围绕试题转,学一节考一节,差什么补什么,考什么背什么。
素质教学需要老师情感和思想的投入,要付出极大的精力,是复杂、长远的工程。
而应试教学精力和时光投入少、形式单一:讲题目、做题目,背答案。
教育方式很简单,那就是骂、打、罚。
老年教师固守着师道尊严,年轻教师是在题海中长大的,新课标的真正实施还任重道远。
我们的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勇于牺牲眼前的利益,敢于同旧体制作斗争。
为了拯救孩子,振兴民族。
我们老师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小学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而教学,不是为了分数而教学。
小学教学反思(2):小学教学反思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叙事)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叙事)](https://img.taocdn.com/s3/m/2f9428d75fbfc77da269b18e.png)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在前几天的口语交际课上我深有感触。
《怕什么》一课中县令和年轻的差役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时兴趣盎然,我觉得也很有意思。
于是我突发奇想,让同学们自由搭配,编一段对话,然后说给大家听。
于是教室里欢呼雀跃,都找到自己如意搭档,再商量对话的主题。
经过一个中午的准备,下午准备验收,同学们纷纷上台表演,谈话的内容多半是你放学以后玩什么的主题,咸思宇哪一组说的内容是电脑游戏很有创意。
到了高仪达和于雷上台表演,这两位一胖一瘦,一高一矮,竟然演起了师傅和徒弟的故事。
其中高仪达有这样一句对白:没想到为师三十天云游,我的天啊,你竟然把冰箱里的好吃的都吃光了,你倒是给师傅留点啊!”阴阳怪气指手画脚的,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和课堂上的端端正正截然不同。
我惊奇的发现其实不是孩子们不会表演,只是老师没有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压抑着自己童趣,埋没着自己的才华!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做一
个有激情的教师吧,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自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语文教育讲座心得体会(精选5篇)
![语文教育讲座心得体会(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769bd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a.png)
语文教育讲座心得体会语文教育讲座心得体会(精选5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
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育讲座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育讲座心得体会17月14、15日,我参加了在昌乐二中召开的全县语文教师培训会。
会上,听取了四位教师的报告,他们分别是XX区幸福街的王安存,寿光圣城街道西关的张丽,我的同事张秀红,XX市实小的张云杰。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通过培训,我受益匪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一、要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挫折。
张丽老师和张云杰老师在报告中都提到了自己有些坎坷的教学经历,谈到这些,他们没有抱怨,而是认为,正是这些坎坷的经历,才让自己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张云杰老师说:“不要抱怨生活对你的不公,坎坷也是一种财富。
”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人的一生中,挫折和失意是难免的。
在教师的工作中更会经常遇到挫折和困难。
如需要不能满足,动机不能实现,教育学生的方法受挫,管理班级的效果不佳,课堂教学不如人意,所教学生成绩不理想,在教学考核中得分不高,评先晋职中未能入围……如果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理解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想办法悦纳自己的职业,就能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走出精神的低谷。
这两位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你把教师职业当作一种事业而不仅是一个饭碗,把教育岗位当作一种创造性地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而不是一种负担,那么我们从工作中得到的就会是欢乐,而不是烦恼和悲伤。
二、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现今的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存在费时多,收效却不高,教师辛苦,学生乏味,老师讲得多,学生读书少,语文学习实效差,最终形成“课内损失课外补,老师学生都辛苦”的现象。
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宗旨。
所以,张云杰提出:“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要回归本位。
”“要教学生一生有用的语文。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以儿童为主体,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情境
![《玲玲的画》二年级语文教案:以儿童为主体,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情境](https://img.taocdn.com/s3/m/0a81813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9.png)
今天我带领二年级的小学生们进行了一堂非常有趣的语文课,课程主题是《玲玲的画》。
在这堂课上,我采用了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情境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学习知识。
我利用童话故事《玲玲的画》来引出今天的话题。
通过讲述玲玲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只要我们肯用心去发掘,就能够让这些特点闪耀出色彩。
在故事讲解之后,我用PPT演示了一些玲玲的画作品,带领孩子们发现画作品中的小细节,了解玲玲画作品的艺术魅力与风格特点。
接着,我在班里设置了三个工作坊,包括绘画、观察和分享。
这些工作坊分别针对孩子们观察、理解和输出知识的不同能力,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玲玲的画》这个话题。
在绘画工作坊中,孩子们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于《玲玲的画》的理解;在观察工作坊中,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些画作品,学习如何挖掘细节;在分享工作坊中,孩子们有机会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互相学习和提升。
我通过讲解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拉开了今天课程的收官。
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孩子们回顾这堂课,提升对于《玲玲的画》这个话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启发,学会用心去感受、观察和理解画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这是一堂非常有趣且充实的语文课,孩子们体验到了多元化、开放式的课堂情境教学方法带来的学习快乐和成就感。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https://img.taocdn.com/s3/m/e775988a6bec0975f465e252.png)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摘要:随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贯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基本职责就是自主学习。
相对于自己的服务对象,教师角色基本职责的一种基本解读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能够快乐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学生教育主体主导点拨知识经济陶行之在武汉大学讲学时,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放在桌子上,又在桌子上放了一把米,然后按住鸡头强迫鸡吃米。
可是鸡只叫不吃,最后他又把鸡的嘴巴掰开把米塞进鸡嘴里,但是公鸡奋力挣扎还是不肯吃。
这时陶行之先生放下公鸡后退了几步,大公鸡就自己吃起米来了。
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学生主动参与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要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一、让学生主动探索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
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
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
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
其次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
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讲《爬山虎的脚》一课中,我让学生结组互提问题,互相解决,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提出疑难问题,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
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要当好导演1、注重情感交流。
打好亲情牌老师全心全意爱护每一位学生,满腔热情、满腔爱,和学生心心相印,时刻关注每位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关怀;学校重视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许多重要的活动积极邀请家长参与。
教学教育叙事(通用8篇)
![教学教育叙事(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69f67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66.png)
教学教育叙事(通用8篇)教学教育叙事篇1听a老师和b教师以“同课异构“形式上《夸父逐日》这篇古文。
a教师在课堂上,首先用英雄人物的故事引出新课。
在检查学生的导学案完成情况时,学生读课文,教师正字音,每个注音写板书;教师提问题,学生给答案,一问一答判正误。
在让学生的理解课文意思的自主提问环节,教师也要先把问题集中,待各组讨论后再点名回答。
整堂课有板有眼,按时结束。
这堂课,似乎一切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师预设的任务。
可回味起来,总觉得老师不敢把学生放开手去,正音、释词、译句,事事都得亲手领着才放心。
其实,这一课的拼音字词都相对容易,何苦这么操心?在各组研讨提出的问题中,还有一些妙问,却生生地被教师整理后的几个问题淹没了。
大家集中在这几个问题上,其余的问题完全置之不理。
不知在整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是否更多地强调了自己的主观认识,而忽略了学生的真实体会呢?少了学生主体性地介入的课堂,缺少灵动思维的迸发,少有动态巧妙的生成。
课堂,仅仅就是一个教师主宰的课堂。
b教师的课堂却是另一个样子,她用李宁点燃奥运火炬的画面引入新课,在检查预习效果时采用抢答的方式,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了。
接下来,又是开展描写桃林美景,扩写故事的小组活动,又是鼓励同学们说出和夸父有同样精神的人。
快结尾时,还要朗诵诗句,鼓励学生勇敢追逐梦想。
学生们持不同的观点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最后拖堂近8分钟,只好草草结束。
这堂课,学生充分站到了台前,抢答激发起竞争的欲望,创作调动起积极的思维。
学生很活跃,生成的点也多,可是有些点已经远离课堂目标了。
比如,在分析夸父形象特点时,有的说“夸父是自私的人,他把黄河、渭河的水都喝光了,人们会受灾”;有的说“天会下雨,河水还会有的”;有的说“夸父是因为那时太阳太厉害,造成旱灾才去赶走太阳”;有的说“那时水源丰富,但光照不足,夸父是去要把太阳追回来的”……快20分钟了,学生就在“夸父把河水喝干对不对”、“夸父为什么追赶太阳”这些问题上纠缠不清。
给小孩子讲课的技巧
![给小孩子讲课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ca46334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53.png)
给小孩子讲课的技巧孩子的学习是家长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重点之一。
尤其是在给小孩子上课时,如何让他们积极参与、愉快学习成为一项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您给小孩子讲课时更加生动有趣。
一、创造互动学习环境小孩子喜欢参与其中,因此在课堂上创造互动学习的环境非常重要。
您可以引入一些互动游戏,例如问答环节、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
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使用生动形象的示例小孩子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使用生动形象的示例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您可以采用一些动画、图片、手势或故事,生动地演示、解释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三、注重课堂节奏与变化小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在给他们讲课时,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控制和变化。
通过合理的安排,间歇性地引入一些活动、游戏或休息时间,可以让孩子们精力充沛地投入到课堂中。
同时,合理的进度安排和转换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四、引导问题解决能力给小孩子讲课时,可以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您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们自由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同时,您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五、赞扬与鼓励小孩子在学习中需要得到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这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当孩子们取得进步或完成任务时,请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
同时,要注意对孩子们的评价方式,注重鼓励和肯定,避免过多的批评和指责。
六、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是有效讲课的关键。
您可以主动与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设置合适的教学内容。
同时,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与支持,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感。
在给小孩子讲课时,您需要把握好课堂节奏,使用生动形象的示例,创造互动学习环境,并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语文周教学反思(共8篇)
![小学语文周教学反思(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e7453bed630b1c59eeb526.png)
篇一: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第二周)教学反思作为班主任,一开学就对新生进行学习和生活常规的培养。
这一工作是需要耐心和细心的。
可能我自己觉得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但学生可能还没真正记住,或许一时又忘了。
所以,我就反复地唠叨,时刻提醒。
在副班主任的配合帮助下,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如何排队、收发本子、课前准备做些什么等。
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很开心。
孩子的许多知识是通过游戏和接触实物等方式,轻轻松松地学到的。
而进入一年级后,每天要上六、七节课,且上课要求思想集中,很多事情都需孩子独立完成。
作为班主任,做好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的教育引导,让孩子更快适应新的环境,十分重要。
我尽量把目光撒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读,小组读,小老师教读等多种形式,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总之,我认为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从生活出发,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精心设计教案,适合儿童的心理成为儿童中的一员走人课堂,以他们所喜爱的形式和他们一起互动,才会实现新的课标理念,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篇二: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第一周)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第一周)新的学期开始了,新的挑战也来临了。
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虽然在开学前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但面对开学时的一大堆繁杂的琐事,还是使我觉得有些措手不及。
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
短短一星期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当老师的辛苦和喜悦。
一年级小朋友课堂自制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比较短,我在开学的这第一周里,我不断在课堂中一边上课,一边纠正他们回答问题的站姿,语音语调,提示回答问题要声音响亮,回答问题要完整,等等。
此外,及时还要提醒上课要集中思想,不能开小差,提示他们上课应有的规定。
除此之外,一年级的小朋友容易分心,所以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变换形式,让学生保持新鲜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
在入学准备的课程里,我在教授生字时,不断的加入游戏活动,谜语情节,让他们不断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朗读。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2f72da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d.png)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如何有效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是一个极富挑战的话题。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下面我将分享五个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开展幼儿科学教育。
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孩子探索欲望孩子天生好奇,对身边的事物充满探索欲。
我们要善用这一特点,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科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主动学习。
比如可以组织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亲身体验水的三态变化,或者实验制作简易的电路等。
通过这些互动性强的活动,孩子们会主动投入,从而增强对科学的喜爱。
创设多元情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除了感性的体验,我们还要引导孩子们运用科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探索蜘蛛网的奥秘时,可以提出”蜘蛛为什么能在空中织出网?““蜘蛛网的结构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动手尝试,最终得出。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究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开放课堂,培养创新意识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给孩子们创新的空间,鼓励他们大胆猜想、积极探索。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尝试各种解决方案。
比如在学习光的反射时,不仅要让孩子们理解光的反射规律,还要鼓励他们思考”如何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设计出有趣的玩具”。
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也增强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融入生活情境,提升学习兴趣科学教育不能囿于课堂,我们要注重将科学知识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烹饪时解释食物的营养成分,在户外活动时观察自然现象,在游戏中体验力学原理等。
通过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发挥家校合力,共同支持成长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两大重要场域,我们要发挥这两个场域的协同效应,共同支持孩子的科学学习。
一方面,我们要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科学学习情况,并给出适当的指导建议;另一方面,也要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来,增进家校合作。
给孩子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空间──《普罗米修斯》教后记-精选文档
![给孩子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空间──《普罗米修斯》教后记-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2f9312a52ea551811a6870e.png)
给孩子一个开放、平等的学习空间──《普罗米修斯》教后记孩子是爱幻想的,越是离奇曲折的故事越能激发起他们阅读的欲望。
当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进希腊神话──古希腊人所创造的民间口头文学宝藏,走进普罗米修斯──勇敢、坚强、博爱、无私的化身时,我和孩子们都醉了。
课堂气氛的热烈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我提出要学生边读边想象远古时代的人们生活暗无天日的情景,学生思路很宽,侃侃而谈;当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火还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你能想象出人们得到火种后的欣喜若狂的样子吗?”孩子们兴趣盎然,妙语如珠;当我问道:“普罗米修斯还会承受哪些痛苦和折磨?”孩子们各抒己见、个性十足;当我故意设疑:“普罗米修斯有机会避免这些磨难吗?”孩子们针锋相对,互不服输。
课后,我努力使亢奋的心平静下来,思考着、品味着……思考一:确保学生做阅读的主人,才能收获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体验。
有人说: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成为作者、主人公的知音。
美丽的语言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与作者,与主人公的对话过程。
而对话的媒介是文本,因此,必须要让孩子与文本亲密接触,去触摸语言文字,将静止的语言符号转化成富有个性的体验。
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核心的一条就是要让学生认识、了解普罗米修斯这个伟大的盗火者,感受其身上的高贵品质。
如何了解、感受呢?教师的分析讲解显然是不足取的。
那就要简化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在教学中我从整体入手,文本感悟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适当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注重朗读指导,利用教材文本留有空白的有限资源,让学生通过想象说话发展语言,深入体会普罗米修斯内心感情,从语言学习和课外阅读等方面适当地延伸拓展,体现开放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反复感受文本语言,潜心研读、品词析句,感悟普罗米修斯的高大形象,从而巧妙地突破课文重点。
学生在读书、思考后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善良、勇敢、聪明、敢作敢当、意志坚定、关心人类,愿为人类带来幸福、无怨无悔……一个个富含着学生独特体验的答案彰显着学生成为阅读主人的魅力。
如何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如何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4f5ce759f7ec4afe04a1dfab.png)
如何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 、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一种“告诉”学生书本的知识,更多的是给学生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
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处,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时,我们接触到两组形近字,“猫”和“喵”“垫”和“热”这一直就是教学的难点,我请孩子们自己思考,竟然有这样的答案:“猫”和“喵”小花猫是一种动物,我们估且把它看们是一种猎物,因此它就有了一个“犬”,小猫叫时候要用嘴,因此就有了一个“口”。
对于“垫”和“热”得出了以下答案:如果你坐在地上感到热,那么就请你在下面垫点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喜事也一次次的感动着我,别“告诉”他们,他们会知道得更多! 2 、引领孩子们去读书我们的教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那么我们只有应用好例子,才能教给孩子们更多的学习方法,当然,接下来的是更多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提高。
2023年父母课堂的读后感(精选5篇)
![2023年父母课堂的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e4c02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2.png)
2023年父母课堂的读后感(精选5篇)父母课堂的读后感1非常幸运读到《父母课堂》。
我一直认为,每个孩子来到我们身边,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但为人父母本能的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与孩子一起生活,将他们养育成人,是一个极富挑战性、极易让人筋疲力尽的过程,仅仅有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每一个孩子所有的母亲都是好母亲,但与孩子共同成长则更需要智慧和耐力,并且需要具有阳光和开放的心态。
首先通过书中无数家长教育的心得体会让我看到优秀的孩子之所以让老师省心,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在细节注重对孩子优良品格的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注重孩子的情商教育和素质教育,最终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变得并非对立与矛盾。
这一点,很值得广大教师与家长研读与思索。
其次学习到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默默的陪伴下,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延续和拓展,会伴随孩子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最终走向社会,会终身受益。
从孩子无意识地学、去做,到孩子有意识地去学、去做,这就是孩子自我成长的标志。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教育不仅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爱化为涓涓细流,时刻滋润孩子成长的心田,与孩子合拍。
最后启迪我们和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不属于你,不属于我,他终究属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
不要因为虚荣心而一味地在孩子成绩方面与别人攀比,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全面地成长。
家长们不应该急功近利,要用教育的眼光和心理看待学校与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点一滴成长,多一点耐心与爱心,让孩子各方面的基础都打扎实了,让他把阅读、乐学、热爱集体、与人为善等好的习惯自然形成。
我们常常学的: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老师,超越老师;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父母,超越父母!在功利社会,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我们不要联手”折磨“我们的孩子,而应该积极和老师们一起,用心陪伴孩子,启迪孩子低头奋斗的智慧,培养孩子抬头看天的情怀,塑造孩子阳光开放的心态!父母课堂的读后感2不记得孩子从哪天开始拿回一本书——《父母课堂》。
一年级语文老师小随笔5篇
![一年级语文老师小随笔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23dc5e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1.png)
一年级语文老师小随笔5篇语文课程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那么身为一个老师,你知道怎么写一年级语文老师教学随笔题目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一年级语文老师小随笔5篇,希望你喜欢。
一年级语文老师小随笔1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
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范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47c1aff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0.png)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就是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一念及此,我不由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也结结实实成了我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一、创设情境,披文入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每节课上,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语言、眼睛、动作……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用情感去融化语言。
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语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创造“开放的课堂”1、让孩子尽情地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课堂上,千万别让我们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
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在生活中学语文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我们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
全国十大课堂教学模式
![全国十大课堂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ac36252af90242a895e5ae.png)
全国十大课堂教学模式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
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
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
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
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
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一个幵放的课堂
一、给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
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一组形近字,鸟” 和乌”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请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次又一次地使我感动。
我深刻地领悟到:别告诉”他(孩子),他会知道得更多!
二、在实践中养成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
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
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我引领学生阅读了《我们的地球》、《茫茫的宇宙》、《地球》等书籍,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宇宙、地球方面的知识,加强了自身的环保意识。
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三、从生活中发现学习资源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
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