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

合集下载

第八章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第八章侵犯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1. 侵犯的强度同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但超过一定限度的 受阻后,却不一定导致侵犯;
2. 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 比;
3. 挫折强度一定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 性越小;预期惩罚一定时,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二)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社会心理学家贝克威兹认为个体在遭受到挫折之后将 做出什么反应,表现怎样的行为,是由环境内在的 线索或者说环境提供的刺激来引导的。
ler(1941)修正: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
挫折 (目的阻碍)
侵犯的激发
其他反应 (如退缩)
外向侵犯
内向侵犯 (如自杀)
直接侵犯 替代侵犯
四、有关侵犯的生物学解释
❖ 生物进化学
❖ 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非常强调人类行为 进化和发展过程。凯瑞斯细致地论证了:
❖ ①侵犯的能力是人类固有的; ❖ ②侵犯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在青春期中表现得最明显 ❖ ③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青春期时的身体侵犯只扮演
着不太重要的角色; ❖ ④在青春期和成人早期中,与男孩相比,女孩更多
地使用人际支配和人际惩罚的等替代性方式。
四、有关侵犯的生物学解释
行为遗传学 ❖ 行为遗传学领域也有大量的研究试图证明遗传因素在人类
侵犯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其中孪生子、染色体差异、被 收养者与亲生父母的比较等研究是比较常见的。 ❖ 激素活动说 ❖ 人们很早就发现,雄性激素在动物的侵犯行为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诸如睾丸激素之类的雄性激素之所以能够影响 动物的侵犯行为,是因为它们能够在动物身上起到两种作 用:组织和激活。
3.奖励性诱因
❖对于主动的侵犯行为而言,更有效的 诱因是主体对行为后果的积极预期。 如果主体预期的结果是奖励性的,这 种预期对侵犯行为就有很大的诱发力。

幼儿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认识

幼儿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认识
2.3 幼儿在接纳倾向维度对两种社会行为的认识 表 3 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接纳倾向的方差分析表
SS
MS
df
F
sig
社会行为
15.650 15.650 1 27.258* .000
性别
.061 .061
1
.101 .101
年龄
9.643 3.214
3
5.277 .003
性别*年龄
5.976 1.992
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F0.05=3.270,p<0.05,通过简单效应分 析,4 岁幼儿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接纳倾向存在性别差异,描述性 统计表明女孩的分数高于男孩分数,即 4 岁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接纳 这两种社会行为。
2.4 幼儿在社会地位维度对两种社会行为的认识 表 4 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社会地位的方差分析表
讨论31幼儿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幼儿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显示幼儿更倾向于认为亲社会行为的出现是有意的这个研究结果与幼儿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父母和老师经常教育幼儿做一个好孩子要有爱心乐于帮助其他小朋友周围成长的环境往往也是对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表示更多的赞扬所以在幼儿的头脑中会认为友好和互助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因此幼儿对亲社会行为会表现出较高的社会动机和有意性的认识这也促使幼儿更倾向于接纳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儿童他们认为这样的儿童才是好孩子才乐于和他们交往因此亲社会行为的幼儿就具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结论都与前人的研究基本一致
3
3.270* .027
社会行为*年龄
.500 .167
3
.290 .832
社会行为*性别
.023 .023
1
.040 .843
社会行为*性别*年龄 1.365 .455

第十讲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第十讲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第十讲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一、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与利他主义的定义☐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任何以利于他人为目标所采取的行动。

☐利他主义(altruism):即使需要助人者付出代价,仍愿意帮助他人。

2、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一、进化心理学的解释:为了基因的保存。

☐近亲选择:人们偏好直接指向血亲的利他行为。

证据:人们在灾难中寻找家人比寻找朋友的可能性大得多。

☐互惠规范:帮助对方能够增加对方将来帮助自己的可能性☐学习社会规范:自然选择使得学习社会规范成为我们基因组成的一部分。

人们要学习的规范之一就是帮助他人。

☐二、社会交换:助人的成本与报酬。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真正的利他主义是不存在的,只有报酬大于成本时人们才会助人。

☐三、移情-利他主义假设(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巴特森(batson,1991)认为人们常常纯粹是出于善心而助人。

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帮助他人,即使自己可能付出代价。

当移情发生的时候,会试图出于纯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

☐移情:把我们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Batson,2002的研究☐2*2因素设计,自变量:1、移情;2、利己☐研究程序:☐大学生被试听录音,内容为一个出了车祸的学生需要帮助他人帮助补课。

☐移情条件的控制:通过指导语改变被试的移情程度。

高移情条件下,要求想象该学生遇到这样的事件感受是怎样的,低移情条件下,要求被试不要关注该学生的感觉。

☐利己条件的控制:研究者改变不帮助该学生的代价,高代价条件中,被试知道该学生下周将回班级上课。

那么被试将会因为拒绝帮助他而感到不舒服。

低代价条件:该学生会在家学习,不会来上课,被试不必面对他,并为没有帮助而感到内疚。

☐结果:在高移情条件下,无论代价高低,人们都愿意提供帮助。

在低移情条件下,认为将在课堂上遇到该学生的人比认为不会遇到她的人,愿意提供帮助的要多得多。

幼儿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认识

幼儿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认识

为的认识。研 究结果表 明 : 1 、 幼儿在有意性 、 社会动机 、 社会 地位、 消极影响、 接纳倾 向上对亲社会行为和 攻击行 为的认识存在差异 ; 2 、 幼 儿对两种社会行 为的认 识从 同情 上看年龄差异显著 ; 3 、 幼儿对 两种社会行 为的认 识从有意性和接 纳倾向上看 年龄 和性别的 交
幼 儿 对 亲 社 舍 行 为和 攻 击 行 为 趵 i / t i R
南京 师 范大 学心理 学 院 高素芳
[ 摘
贡 拮
要] 本 文运 用 儿 童 社 会 行 为 访谈 问 卷 , 对7 2名 4 — 7 岁 幼 儿 进 行 问卷 访 谈 , 研 究 了不 同性 别 不 同年 龄 幼 儿 对 亲 社 会 行 为 和 攻 击 行
互 作 用显 著 。 [ 关键词] 幼 儿 亲 社 会 行 为 攻 击 行 为 认 识
O、 引 言
社会 行为是对社 会刺激 产生的 内隐或外显 的反应 , 其表现形 式包 括 表情 、 姿态 、 言语 、 语气 、 活动等, 是 衡量个体社会性发 展的指标 , 因此 研 究者可 以通 过研究儿 童的社会行 为进而判断 其社会性发展 的程度 。 从 行为 的社会 意义 、 对他 人是否有利 这个角度 可以将社会行 为划分为
2 . 1 幼儿在有意性维度对 两种社 会行为的认识 表1 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有意性的方差分析表
S S MS d f F mg
社会行 为
3 . 6 4 4 3 . 6 4 4

5 . 5 2 3 *

. 0 2 2
亲社会行 为和反社会行 为。亲社会 行为是积极 的社会行为 , 一般包括 性 别 . 5 4 8 . 5 4 8 1 . 7 2 2 . 3 9 9 帮助 、 谦让 、 分享 、 合作 、 安慰 和关心 , 反社会行为是消极 的社会行为 , 儿 年 龄 . 3 2 1 . 1 0 7 3 . 1 4 1 . 9 3 5 童的消极行为最具代表性的是攻击行为。 在对社会行为的研究 中, 研究 者大都集中在行为的外在表现 、 影响 年龄 眭别 8 . 0 8 2 2 . 6 9 4 3 3 . 5 4 8 * . 0 1 9 因素 、 对后期行为 的影响 、 内在的心理机制等方面 , 而在影响 因素方面 , 社会行为 年龄 1 . 8 4 6 . 6 1 5 3 . 9 3 3 . 4 3 0 大都集 中于对外部 因素的研究 , 对社会行 为认 识的 内部 因素的研究还 比较缺乏 , 如对亲社 会行为 的研 究内容大多 集中在儿童 亲社会 行为 的 社会行为 性别 . O 1 9 . 0 1 9 1 . 0 2 9 . 8 6 6 培养 、 儿童亲社会行 为的发展研 究 、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因素 与国内外 亲 社会行为 年龄 陛别 2 . 6 2 0 . 8 7 3 3 1 . 3 2 4 . 2 7 4 社会研 究结果 的介 绍与评价 四方面 , 其余 的研究主要是 亲社会行 为的 表现 与亲社会意 向的调 查等方面 。T i e d e ma n n 早在 1 7 8 7 年就 已经 观察 注: 表示 p < O . 0 5( 下同) 到一周岁 的婴儿会 与别人分享他感兴趣 的活动或玩具 。国内有关 以幼 结果显示 , 社会 行为的主效应 显著 , F = 5 . 5 2 3 , p < O . 0 5 , 说明幼 儿对 儿 园幼 儿为被 试的研 究表明幼儿园小班 的幼儿就存 在以利他行 为为 目 不同社会行 为有意性 的认识 有差异 , 通 过描述性统计 发现幼儿对 亲社 的的互助行 为 , 随着 年龄的增长 , 儿童 的利他行为也呈增长趋 势。瑞士 会 行为 的认识分 数高于攻击 行为 , 即幼 儿更 倾 向于认 为亲社会行 为的 苏 黎世大学 E r n s t F e h r 等人 在 2 0 0 8 年对 儿童亲 社会行为 发展进行 的新 出现是有 意的。 实验研究 表明 , 3 — 8 岁的儿 童亲社会行 为随年龄 的增加而 增加 , 3 — 4岁 年龄和性别 的交互作用显著 , = 3 . 5 4 8 , p < 0 . 0 5 。通过 进一 步简单 的儿童表现得 自私 , 7 — 8 岁 的儿童表现 出更多 的利他行为 。总之 , 在认 效应分析 , 7 岁幼儿对 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有意性的认识存在性别差 知角度对亲社会行 为的研究 比较缺 乏 , 尚需进一 步的研究 。 异, 描述性统计发 现女孩 比男孩 的认识分 数高 , 说明 7 岁女孩 比男孩更 对攻击行 为认识 的研究 , 研究者 已经探讨 了儿 童对攻击行 为的价 倾 向于认为亲社会行为和攻击 行为的出现是有 意的。 值判断 、 对 攻击行 为的责任和对攻击 儿童 的接纳 的理解 以及攻 击行为 2 . 2幼儿在社会动机维度对两种社会行 为的认识 的影响 因素。研究表 明儿 童可 以很 好的区分攻击行 为 , 在价值 判断方 表2 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社会动机的方差分析表 面, 儿 童早 期攻击行为 被认为是 “ 不 好” 的行 为, 随着年龄 的增 长 , 儿童 S S MS d f F s l g 形成 自己的道德观 念以后 , 对攻击 行为 的认识就 会做 出 自己的判 断 。 社 会行 为 8 . 6 0 4 8 . 6 0 4 l l 5 . 4 2 2 * . O o o 责任方 面儿童认为攻击 儿童要为他 们的行为负 责 , 不愿接纳他 们。影 响 因素方 面儿童 的认 知是主要 因素 , 包括儿 童对 社会行为 的认 识和对 性 别 . 6 0 2 . 6 0 2 1 . 6 8 2 . 4 l 2 情景信息 的识别等 , 道奇 发现 , 当儿童把 自己所面临的消极后果知觉为 年 龄 2 . 0 4 8 . 6 8 3 3 . 7 7 3 . 5 1 3 同伴有 意造成 的时候 , 他一般倾 向于对同伴做 出报复性攻 击; 反之 , 如 果他认 为 同伴是 由于意外 或 出于善意 的动机 而给他造 成 了消 极后果 性别 年龄 2 . 2 2 9 . 7 4 3 3 . 8 4 2 . 4 7 6 时, 他一般倾 向于化 解其 报复动机。但是从整体上看 , 对攻击行 为认识 社会行为 年龄 . 5 0 1 . 1 6 7 3 3 o o . 8 2 6 的研究还 不全 面 , 缺乏系统性。对一种行为的认识 , 我们应该从为什 么 会 出现这种行 为, 出现这种行为的动机是什么 , 它会带来怎样 的后果 以 社会行为 陛别 . 1 6 3 . 1 6 3 1 _ 2 9 1 . 5 9 1 及对这种行为应做 出什 么反应等方面来进行 。 社会行为 I 生别 年龄 . 6 1 2 . 2 0 4 3 . 3 6 5 . 7 7 8 因此 本文从 行为的有意性 、 社会动机 、 社会地位 、 消极影 响 、 接纳倾 向、 同情六个维度对亲社会行为 和攻击行为 的认识进行研究 。 结 果显示 , 社会 行为 的主效应 显著 , F o = 1 5 . 4 2 2 , p < O . 0 5 , 说 明幼 儿 1 . 方 法 对不同社会行 为在社会动机 上的认识有差 异 , 描述性统 计表 明幼 儿对 1 . 1 被试 亲社会行 为的认 识分数高 于对攻击行为 的认识分数 , 即幼儿认 为亲社 采 用随机抽样法 , 从 太原市 、 晋 中市 、 德 州市各幼儿 园共选取 7 2 名 会 行为的社会动机最强 。 幼儿作为被试 , 其中4 岁2 O 名( 男1 1 名, 女9 名) , 5 岁2 5 名( 男1 7 名, 女 2 . 3 幼儿在接纳倾 向维度对两种社会行 为的认识 8 名) , 6 岁l 5 名( 男7 名, 女8 名) , 7 岁1 2 名( 男3 名, 女9 名) 。 表 3幼儿对两种社会行为接纳倾 向的方差分析表

第六讲反社会行为

第六讲反社会行为

(二)学校原因
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预防和控制 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为重大的责任。而 目前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教育导向错误。最近几年虽然提出了素质 教育的口号,但这是一种断层的教育概念, 它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不衔接的。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 从教师、家长到学生,没有一方会接受所谓 的素质教育。因此,在素质教育或整个教育 理念中事实上存在着自我矛盾自我否定的东 西,它必然异化了素质教育而使它形同虚设。
另外,电脑游戏的普及,大量具有宣泄功 能的战争游戏,让很多青少年迷恋,他们在游 戏中,体会自己控制他人、攻击他人的成就感 和力量感。
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 耳濡目染会给人以影响。这种影响年深日久就 会显现出来。例如,美国学者曾进行了一项长 达22年的追踪研究,专家们首先测出211名8-9 岁的男孩最喜欢的三个电视剧所具有的暴力水 平,在这些孩子长到18-19岁时的追踪测试显 示,儿童时代的暴力偏好越强,他们此时侵犯 行为的水平就越高。又过了12年,研究者再次 测量发现,这些人的侵犯性水平依然与他们儿 童时代的暴力偏好强弱直接对应。

(二)女性青少年涉案原因和领域增多
一些青少年为了解脱身心压力或寻求精神刺激, 吸食毒品,沉溺于感官刺激,并因吸毒引发贩 毒、卖淫等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四、原因探究
(一)社会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正在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给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会化带来了许多 不利的影响。
首先,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 失衡。随着改革开放层次和程度的深入,大量青少年劳 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造成了大范围的失业和失范现象, 一些人因此陷入生计困境,也就容易滋长各种违法犯罪。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认为,中 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闲散未成年人,在未成年犯中 闲散未成年人比例高达61.2%。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摘要:攻击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是童年期较为常见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行为,也是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儿童的攻击行为有男女和年龄的差异。

同时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是多样化的。

了解了儿童产生攻击行为的原因后,进一步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

关键词:攻击行为性别差异年龄差异1 引言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

就攻击行为的方式看,它通常划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

身体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打人、踢人和损坏、抢夺他人财物等;言语攻击是指攻击者通过口头言语形式直接对被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骂人、羞辱、嘲笑、讽刺、起外号等;关系攻击则是指攻击者故意操纵和破坏他人的同伴关系从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如为了伤害或控制他人有目的地终止友谊或认同,散布谣言致使同伴排斥或拒绝他人等。

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儿童的一种主要社会行为,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重要指标。

大量理论研究与实践表明,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是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危害较大。

经常受到攻击的儿童通常会导致情绪抑郁、焦虑紧张、注意力分散、自卑孤僻、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下降和失眠,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自杀;而对攻击者来讲,攻击他人则可能会造成以后的暴力犯罪或行为失调,因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现象。

心理学家韦斯特曾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70%的暴力少年犯在13岁就被确认为有攻击性行为,而且儿童的攻击性水平越高,今后的犯罪可能性越大。

也就是说,儿童攻击性行为是今后各种行为问题的先兆。

2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2.1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一些研究者认为,女性的攻击性低于男性(Ez21。

tt,1994:Maeeoby&Jaek一in,1974);而另一些研究者(Cotton,1994:Sheldon&Chesney一1ind,1993)认为性别差异并不存在。

幼儿心理学教案-13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幼儿心理学教案-13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课程:幼儿心理学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专业、班级
授课地点
教室
课题名称
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亲社会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掌握培养亲社会行为和矫正攻击性的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
情感目标:唤醒学生对儿童行为的观察意识,重视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及对其攻击行为的干预和矫正。
1)在教育、教养儿童的过程中,为儿童提供亲社会行为的榜样,特别注意儿童同伴学习榜样。
2)家长、教师应注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为儿童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
3)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故事书、电视节目等多种途径为幼儿提供分享、合作、助人等良好行为榜样。
2.移情训练法
3.创设实践条件和机会,提供指导和帮助
4.及时强化、巩固亲社会行为
二、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又称侵犯行为,是一种有意的直接或间接伤害他人或他物的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会造成社会交往困难从而阻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一)攻击行为的发展
最早指向同伴的攻击行为大约在1岁末时被观察到。这个时期恰好是儿童对自己所
是否产生亲社会行为?
行为发展知识点讲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在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视频观看】播放书中马普研究所视频,提问:这位2岁儿童在做什么,他是否产生亲
讨论:家长一般会怎么做?这位爸爸高明在何处?
思考:视频中这位2岁儿童在做什么,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有物、自主性以及同伴交往感兴趣的时期。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3.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
–社会文化 –电视媒介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家庭 –同伴相互作用 (3)移情 ——主要途径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4.促进移情能力发展的策略 (1)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2)学会识别他人的情绪 (3)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 满足心理需要,减少受挫心理; • 提供宣泄压力的途径 • 减少对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和强化
小结
亲社会行为的基本概念、注意事项; 攻击性行为的基本概念、注意事项。
2. 幼儿期攻击行为的特点 • 攻击行为的起因 • 攻击行为的方式 • 攻击行为的类型 • 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3.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 模仿: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 • 经验的积累与强化 • 挫折 • 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4. 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应对策略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 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 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 • 攻击行为分为两种类型:
工具性攻击:为了获得想得到的东西采取的抢夺 、推搡等行为; 敌意攻击:为了伤害他人而采取的攻击行为。 幼儿攻击的方式主要有: 身体攻击、语言攻击、物品攻击和关系攻击等
二、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 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主讲:郝少毅
一、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亲社会行为:是指做出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 2.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如自己的玩具
给人看、送人、拿出玩具参与别人的行动。 (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的个别差

学前心理学 角色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完整教案

学前心理学 角色行为 亲社会行为 攻击性行为完整教案

性别角色:Eg.男生养家,女生做饭。

男生要勇敢,女生要细心。

男生可以翘腿,女生坐姿要端庄。

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男女两性是由遗传决定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1)第一阶段。

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性别概念。

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二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

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大约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

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2)第二阶段。

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

但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

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3)第三阶段。

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

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

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

幼儿社会行为

幼儿社会行为
幼儿社会行为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 幼儿社会行为概述 • 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行为 • 同伴关系与幼儿社会行为 • 师幼关系与幼儿社会行为 • 媒体接触与幼儿社会行为 • 总结与展望
01
幼儿社会行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幼儿社会行为是指幼儿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所表现 出来的行为,包括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合作行 为等。
媒体接触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模仿行为
幼儿通过媒体接触,容易模仿其中的角色和行为 ,包括语言、动作和表情等。
价值观形成
媒体内容所传递的价值观会对幼儿产生深远影响 ,塑造其对社会、道德和人际关系的认知。
社交技能
媒体接触过多可能导致幼儿缺乏面对面的社交经 验,影响其社交技能的发展。
选择合适媒体内容,引导幼儿良好发展
亲子关系与幼儿社会行为
Chapter
亲子关系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情感支持
积极的亲子关系为幼儿提供情感 上的安全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
社会信任感和积极情感。
行为模仿
幼儿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学 习并模仿社会行为,亲子关系的质 量直接影响幼儿行为学习的效果。
规则意识
亲子关系中的规则教育有助于幼儿 形成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为幼儿 未来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师幼关系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影响
情感支持
01
良好的师幼关系为幼儿提供情感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助于
幼儿形成积极的社会情感。
模仿学习
02
幼儿通过观察教师的行为来模仿和学习社会行为,师幼关系的
质量直接影响模仿学习的效果。
社会技能培养
03
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可以传授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如分

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理论

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理论

合作行为
儿童期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之合作)
• 定义:合作指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 协调,共同完成某一任务的行为。 • 起源于出生后第二年
• 发展趋势:
– 绝大多数18~24 个月的儿童可进行合作游戏。同时,他们 也表现出更多的与成人合作的倾向。 – 随着年龄的增长, 合作的目的性、稳定性逐渐增强, 合作范 围不断扩大,逐渐由两人间的合作发展到三、四人之间乃至 更多的人之间的合作。 – 合作及合作解决问题的策略随年龄不断提高,并且日趋多样、 复杂和有效。
帮助行为
儿童期四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之帮助)
– 紧急情境: – 非紧急情境:
• 起源于婴儿期
– 观察三组婴幼儿(年龄为18 ,24 ,30 个月) 在家里帮助
父母做家务(如整理散乱的杂志、叠衣服、扫地和整理床 铺) 的情况,发现65 %的18个月的婴儿和所有的30 个月的 幼儿能够,也愿意帮助成人做这些家务。
•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1)幼儿在与父母温和抚养的关系中接触他们的价值观 (2)亲社会准则是被内化了的准则、规范和价值观
2.社会学习理 论 • 幼儿亲社会行为主要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
• 用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来解释行为获得过程 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 认知—情感变量和自我强化是行为的控制机制,通过自我控制的奖赏 和处罚来调节行为 自我强化: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变现符合甚 至超过这一标准时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奖励;反之,则进行惩罚
亲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阶段
阶段1 享乐主义的自我关注水平(学前期和小学低年级)
助人与不助人的理由包括个人的直接得益、将来的互惠,或者是 由于自己需要或喜欢某人才关心他(她)

第七章 亲社会行为与攻击

第七章 亲社会行为与攻击

(三)对助人行为的归因 偏见 助人经历 (四)与求助者的相似性 (五)观察学习 (六)对助人行为理论的学习: 如何增加助人行为
第二节 攻击行为
• 什么是攻击行为? • 为什么会有攻击行为? • 攻击行为的个体差异 • 攻击行为的情境决定因素
一、攻击行为的概述
(一)定义 • 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
(二)社会交换 • 追求报酬对代价的最大化
• 获得预期回报—他人日后对自己的帮助 • 获得现时回报—自我价值、自尊 • 缓解消极情绪—沮丧、内疚、压力的缓解
• 利他(C. Daniel Batson, 1991) • 移情(empathy 同理心):把我们自己置身于他人的位
置,并以那个人的方式体验事件和情绪的能力。 • 移情-利他主义假设(empathy altruism hypothesis):当我们对另一个人产生移情,会出于纯 粹的利他主义理由来帮助这个人。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低移情 高移情 见到 不见到
• 移情-利他主义假设
闲着棒子,教坏孩子?
• 1994,Buntaub-Ricklefs等,对449位父母进行 调查,93%的父母小时候挨过打,87%的父母赞 成它作为惩罚的一种形式。 • 1994,Strassberg等,273名儿童接受调查,6 %的孩子母亲不用体罚;68%的儿童被母亲打过 屁股;26%的儿童受到过母亲严重的体罚。 • 1994,Straus & Kantor,6002个家庭接受调查, 58%的男孩和44%女孩在青少年时期受过体罚。 他们更可能出现的问题:
人来学习社会行为
(三)媒体对于攻击行为的影响 • 影视作品 • 网络信息 • 电子游戏

亲社会行为的提高和攻击性行为的预防策略

亲社会行为的提高和攻击性行为的预防策略

体育已然成为目前最热门的几个行业之一,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和从事者也是越来越多。

但是随着参与人数的逐渐增多,出现在体育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也是不断地出现在大众的眼中,使得体育参与者出现对运动既喜欢又害怕的心理。

给大家归纳什么属于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以及我们作为体育教练或者体育老师怎么样去提高和预防它们。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SUMMER SAFETY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或者团体有益的行为。

比如说足球场上为了避免他人受伤而采取收脚行为;篮球运动中的收肘行为;羽毛球运动中球打到对手主动道歉等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针对运动中出现的亲社会行为,我们如何有效地去往这方面培养或者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呢?二、亲社会行为的关键点SUMMER SAFETY给大家归纳了以下五点:L价值澄清法作为体育教师让学生借助前辈的启发帮助和环境的影响,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与他人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发现自身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价值观逐步进行澄清,然后依据自己选择的价值观行事。

比如,我们可以多让学生接触价值观正确的学长或者长辈,认清并及时修正自己一些不恰当的观点。

2.榜样教育法体育老师和父母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在他们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还要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对媒体信息、或者对伙伴的选择。

比如,我们在为人处世或者运动场上,应当保持应有的礼貌,做事谦虚,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对抱团交友有一个正确的选择依据。

3.自我概念训练过分展现自我的倾向性会使他失去对别人需要、兴趣、感受的敏感性,因此,体育教师或者教练应当训练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提高自己身体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上。

比如,我们在篮球教学中,不应让学生树立为别人而学,为他人的兴致而动的观点,应当让学生知道,自己参加运动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学习篮球技能为主要目的。

4.责任心训练责任心是个人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动因,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责任心来达到亲社会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谢!
关你屁事!”一场争吵,直到那男子的行李从车窗扔出,他随后被推搡而下。

汽车又平稳地行驶在山路上,女司机掠了一下头发,按响了录音机。车快 到山顶,拐过弯去就要下山了,车左侧是劈山开的路,右侧是百丈悬崖。汽 车悄悄地加速了,女司机脸上十分平静,双手紧握着方向盘,眼睛里淌出晶 莹的泪水。一歹徒似乎觉察到了什么,说:“慢点开,慢点开, 你***想干 什么?”女司机并不说话,车速越来越快。歹徒企图扑上去抢方向盘,汽车
解释二:对会举止失措的害怕。(在任何紧
急事态中,为了作出反应,就必须把自己正在做的事 情停下来,去从事某种不寻常的、没有预料到的、超 出常规的行为。在单个人时,他可以毫不犹豫地采取 行动,但由于其他人的在场,他会比较冷静,观察一 下其他人的反应,以免举止失措而受到嘲笑。 )
(二)榜样的示范作用:引发亲社会行为 (三)情景的模糊性:制约亲社会行为 (四)其它外部因素
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 (Kitty Genovese)的姑娘返回 她的公寓,被一歹徒持刀杀害 。 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遇害者 的38个邻居在整个案发的35分 钟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 人还走到窗前看了很长时间。 然而,在遇害者与歹徒搏斗的 30多分钟里,居然没有一个人 去援助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 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 一件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现实。
前 不愉快产生攻击。


1、任务挫折、人为挫折、言语侮辱、对照组;实验后
允许被试攻击对方;

5.1 4.1 3.8 2.1
对照组 任务 人为 言语侮辱 当宣泄(紧张释放)后攻击就停止; 间接攻击:狗的理论;自己人效应;
(三)、社会学习与攻击
班杜拉“拳击玩偶”实验
率比较 高。 6、性唤起:观看黄色电影,攻击性,中性, 结果看黄色更有攻击性和考虑后果的能力,增加暴
力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雄激素 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缺乏
攻击人格因素
1、可能是一种特质:在22年的研究中,7-8岁的
儿童,到30岁也比较有攻击性。 2、其他人格变量:低自我价值感容易产生攻击; 盲目性的人容易受别人的暗示产生攻击。 3、行为异常者:A型行为模式,社会化异常者, 反社会人格。 四、预防和控制攻击 (一)提高生活质量(二)惩罚攻击者 (三)矫正儿童的攻击行为(四)唤起同理心 (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节、攻击的理论
(一)攻击的生物因素
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 斗争本能 热带丽鱼攻击同类的雄性,没有同类的雄性,就
攻击其它类的雄性,没有雄性就攻击雌性。 2、遗传学的观点 XYY的男性攻击性比较强; 3、生理机制 颞叶是暴力的病理原因;下丘脑是 情绪中枢; 刺激猴子的下丘脑产生不同的反应;刺激雄性首 领产生对下属雄性;而刺激下属雄性则产生退缩。
三、亲社会行为的干预与培养(自学)
第十三章 攻击行为
人类的社会行为分: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利他 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侵犯
第一节 攻击行为的概述
(一)含义:攻击是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 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行为的多样性,间接性;动机性;伤害他人。
婴幼儿期 幼儿期 学龄儿童期 成人期
二.亲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
一、注意(注意他人的需要、对帮助时机的知觉) 二、评价、解释(代价和利益、道德准则、自我) 三、计划过程

助人的决策过程
紧急事件的注意
该事件的解释 个人责任的评估 求助能力评估 得失衡量、行动与否 他人的存在 (责任分散,1/3/2+1) 天气、噪音等
(1)观察学习,网络对孩子的影响
(2)童年的经历,父母的放任与粗暴的体罚;
(3)影视的影响, 30 岁 罪
男 女

程 度
观看电影的多少 低 中 高
低 中

攻击的情景与人格因素
攻击的情景因素
1、高温 2、拥挤
3、责任分散,去个性化
4、服从权威 5、暴力年代:在70年中,50个国家参战国战后杀人
二、亲社会行为的内部影响因素
(一)认知因素
与道德成熟水平成正比
(二)情绪因素
1、共情
2、爱心:慈爱、友爱、情爱、博爱; 3、心境 4、内疚
(三)人格特征
利他人格——有强烈的社会动机;相信自己对事 情有影响力;有适合情境需要的特殊能力;同 情理解他人;责任感。
宗教信仰和长期利他主义
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altruism)指不期望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 的帮助他人的行为。 自我利他主义(ego—)减轻不安、自我价值 纯 (pure—)他人幸福
二.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研究
——通过创立一定的实验情境或假设情境,观察 个体行为特点,在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和利益取 向等方面来评价个体的亲社会水平。

黑头鸥吃掉其他鸥鸟的幼鸟 南极帝王企鹅将同伴推入海中看有没有猎食的鲸鱼
人类行为更易受社会环境的塑造---社会化 南方绅士荣誉文化----侮辱
(二)、挫折攻击假说
挫折引起攻击?排队插队(前3名、12名),往后看
一眼,20秒后道歉、离开; 那个人说:这是我的位置,注意点,1分; 威胁,骂人,推,2分; 攻 击 口头 非言语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亲社会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
(一)旁观者效应
——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 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 会抑制利他行为。
原因:
解释一:责任扩散。(为了对处于困境中地人提供 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 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 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 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 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
却像离弦的箭向悬崖冲去......
第十二章 亲社会行为
——利他与助人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一.亲社会行为的介定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 ,泛指一切符合社
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密切的两个概念: 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特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
助人者
时间 心情 内疚感 人格
受助者
所处困境紧急性 是否值得帮助 性别 是否招人喜欢
环境因素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利他行为与亲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三、亲社会行为发生与发展的理论阐释
[案例]吉诺维斯事件
1964年的一天, 美国纽约,凌
一个让人看后 心里有说不出味道的 故事



山间公路上三名持枪歹徙居然盯上漂亮的女司机,强迫中巴停下, 要带女司机下车去“玩玩”,女司机情急呼救,全车乘客噤若寒蝉。 只有一中年瘦弱男子应声奋起,却被打伤在地。男子气极.奋起大 呼全车人制止暴行,却无人响应.任凭女司机被拖至山林草丛。半 个时辰后,三歹徒与衣衫不整的女司机归来。车又将行,女司机要 被打伤流血的瘦弱男子下车。男子不肯,僵持起来。 “喂,你下车吧,我的车不拉你!” 中年男子急了,说:“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我想救你还错吗?” “你救我?你救我什么了?”女司机矢口否认,引得几个乘客窃笑。 中年男子气极,恨自已身无大侠之力!救人未救成,可也不该得此 被驱逐下车的结果呀,他坚决不下。“再说我买票了,我有权坐 车!” 女司机扬起脸无情地说:“不下车,我就不开。”
外向侵犯 侵犯的激发
直接侵犯
挫折
(目的受阻)
内向侵犯
间接侵犯
其它反应 (补偿、压抑、合理化等)
(二)分类
1、是否违反社会准则:反社会与亲社会攻击; 2、攻击的方式: 言语(verbal)攻击(使用语言、表情) 动作(behavioral)攻击(使用身体特殊部位及武器) 3、动机的不同: 报复性(retaliatory):教训对方 工具性(instrumental):达到自己的目标 4、攻击对象:外罚性与内罚性攻击;
没想到的是,满车刚才还对暴行熟视无睹的乘客们.此刻却如刚刚睡醒般,
齐心协力地劝那男子下车:“你快下去吧,我们还有事呢,耽搁不起!”有 几位力大的乘客甚至想上前拖这中年男子下车,使人想起莫泊桑笔下《羊脂 球》里的情节。 三个歹徒咧着嘴笑.得意地笑了。其中有个黑皮无赖毫不
知耻地说:“哥们把她玩恣了!”另外两个歹徒也胡言乱语:“她是我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