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体城市设计
南京市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
2021/10/10
23
2021/10/10
24
地下空间规划利用
2021/10/10
25
中心区的有机生长:横向伸展;纵向生长(地面地下空间);弹性用地
长20期21/性10/10 不确定性
相对稳定的框架结构(生态、交通系统)
弹性生长的空间形态
26
5.塑造各具特色的 城市功能区形象
5.1 核心区 5.2 中央活动带 5.3 环湖文化休闲区 5.4 滨江休闲景观带
“一城三区”多中 心格局中的重要一 极
自然环境条件最独 特的新市区中心
区域协调
2021/10/10
有序发展
功能多元
特色塑造
4
3.认识基地条件特征
山与江之间, 自然条件优越
以农用地为主, 用地潜力较大
坐拥江河湖水, 以水为自然特色
中部建设地区, 启动难度较大
2021/10/10
5
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
50%,商务办公占三产就业人口15%,人均办公面积20m²计,南 京需商务办公面积900万m² 。假设商务办公60%~70%集中在市级 中心,约为540~630万m² 。假设新街口集中200万m² 、河西副 中心100万m² ,仙林、东山新市区中心各50万m² ,浦口中心区 商务办公量按150万m²预留。 行政:按主要区政设施相对集中布局,参照同等规模城市行政办公中心 建设规模,行政中心建筑面积按10万m²左右预留。 体育:参照国家“三馆一场” 标准,规划体育健身用地15公顷左右, 建筑面积约8万m² 。 文化:包括会展中心、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影视中心等,参照国 家相关标准和同类城市设施规模,规划预留用地约25公顷。
长江湿地
目标:生态环境优良、滨水景观丰富、水城有机融合、地方特色鲜明的滨水公共空间。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
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规划管理行为,保障城市规划实施质量,维护社会公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城市与乡村规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南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规划活动,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城市规划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安全和节能,推动城市建设科学、合理、绿色、人文。
第四条城市规划应当依法依规,以公共利益为宗旨,注重与经济、环境、文化等领域的协调与融合,尊重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居民意愿,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第五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城市规划,是指依法制定、发布并向社会公开的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风貌保护规划等,以及涉及城市规划的分区分步实施、城市用地的审批和管理等规划工作。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制定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障安全、提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内容,保障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平衡协调、社会福利最大化、公众参与和建议的合理反映。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结合城市环境和发展实际,经过民主协商和科学论证,制订规划方案,并执行公众参与、政府审查、公众评议、法定程序,最终由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应当经过勘误、调整、修改等程序,并征求公众、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意见,报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九条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应当坚持分类编制、分步实施、协调联动、细化管理的原则,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规划主题、范围、方向和空间布局,保障城市特色、提高品质、促进发展。
第十条城市专项规划应当区分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城市,考虑市场需求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需求,细化规划内容,并按照法定程序和民主协商的要求,经过公众参与、政府审查、公众评议等程序,由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0.15•【字号】宁政发[2013]285号•【施行日期】2013.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的通知(宁政发〔2013〕28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3年10月15日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内容,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南京城市特色的把握。
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内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南京市规划局。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彰显南京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范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范各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城市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共23页word资料
《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城乡总体规划》任务书一、项目背景汤山位于南京市东郊,处于长三角城镇密集区沪宁城镇带上,是南京市通往苏锡常都市圈和上海都市圈的重要门户地区;境内有沪宁高速、宁杭公路等便捷的对外交通联系,规划南京二环、三环等市内重要交通通道经过汤山,有规划轨道16号线通过,与主城、仙林副城、东山副城、龙潭新城和其他城镇联系便捷。
汤山是南京主城外围重要的城镇组团,也是江宁区“一核三元”的重点发展空间组成部分,是南京市重要的以温泉资源为特色的旅游休闲新城,江宁区东北部地区综合服务中心。
一方面一批优秀重大项目的建成与推进,为汤山片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随着南京城市空间的快速拓展和城市功能结构的优化升级,汤山片区的发展优势也在不断显现。
自2019年以来,先后组织了《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概念规划》《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南京汤山新城启动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汤山风景区北部地区概念规划》、《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对地区发展、空间塑造、产业布局、生态保护都提出了规划思路与目标。
2019年汤山旅游风景区升级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9年3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南京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明确加快推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了配合南京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目标,就汤山片区开展街道域总体规划方案征集,以期在该地区规划形成一个形象鲜明、结构清晰、空间连续、生态环境优美的典型示范区,并与周边地区相互呼应和协调,有效指导建设实施。
二、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1月实施)(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9)(3)《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2019年版)(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年版)(5)《江苏省城乡统筹规划编制要点》(6)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域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南京行动纲要》(7)《南京市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试行)》(8)《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9)《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9-2030)(10)《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新城总体规划》(2009-2030)(11)《南京汤山新城温泉片区(SEc032)控制性详细规划》(12)《南京市汤山地区汤水西路以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3)《江宁汤山方山国家地质公园规划》(14)《南京汤山新城南片区概念策划和城市设计》(15)《南京市青龙山—大连山生态廊道保护与利用规划》(16)《阳山碑材&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设计保护规划》(17)《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上峰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18)汤山志(19)其他相关规划、规范三、规划设计范围(见附图)规划范围:汤山街道行政区域总体规划(即街道域规划)范围,面积约172平方公里。
城市超大尺度空间的营造——南京奥体中心总体设计
南京 奥体 中心位 于 南京 市 河西 新 城 区 中心 区
域, 其西 南部 为南京 地铁一 号线终 点站 , 规划 中的
地铁 二 号线 在其 东面 。奥体 中心 占地面 积 8 . 9 6公 顷, 总建 筑面积 约 4 万 平方米 , 0 总投 资约 2 亿元 , 1 主要 包括 主体育 场 ( 含热 身场 ) 体 育馆 、 泳馆 、 、 游 网
球 中心 、 闻中心 以及 交通工 程 、 境景观 、 新 环 能源 中
南 京奥 体 中心总体 布局 可概括 为“ 二场二 馆二 中心 , 四条 坡道 一 圆环 ” 见 图 1。 ( ) ()“ 1 二场 ” ,指 的是 主体 育场 及训 练场 : 育 体
场用 以举 办十运 会 的开 、 闭幕 式 以及 田径 、 足球 比
南 京奥 体 中心 建筑 以主体 育场 为 中心 , 场馆 各 通 过一 架 空 7米 高 等景 观 高架 平 台连 成一 体 。这
样 高效 的总体 规 划 设计 , 目前 在 世界 上 也 是唯 一 的。东广 场奥体 中心 的主入 口。 这座 对称 的放射 状 路 边广 场的 中部是 圆形水 池 , 一条 由东 向西延伸 的 通 道 , 水池 分作 两半 。西 部公 园有 8个 户外篮 球 将 场、 4个 门球 场 和足 够 供 足 球 和 曲 棍球 同时 进 行 的开放 场地 , 西南 角有一 个儿 童乐 园 。向 阳河是 奥 体 中心最安 静 的地 方 。 阳河 沿线从 奥体 中心 的北 向 部边 界一直 延伸 到西部 公 园。 南部 奥体 最具艺 术气 质的部 分 , 行步 道 的弧度 大胆地 设计 成弯 曲而富 人 有 弹性 状 。环形 的 中央大平 台 , 结 了奥体 中心其 连
城市总体特色格局建构方法——以南京浦口中心城区概念性城市设计为例
B ii n rl t aatr rme kN ni u o e t l i o c pu l ra udn Ge eaCi Ch rc a wo : ajgP kuC nr tC ne taUb n l g y eF n aC y
D s n xmp / n h n h i u hi Y n a q n e i a lWa g e g u S n i ,a g i i g gE e C , Sj e Jn a
的特色到底是什么”这一首要问题的认识模糊
素纷 乱繁杂, 在实际规 划建 设操 作 中对 “ 营造
什 么城 市特色 ”往往不 能达成理 J 生共识,个 人
和文化快餐化,城市建设面临干城一面、特 不清。对于城市这样一个巨系统而言,城市要
情感、专业领域判断及集体 l 生 的利益判断之间
往 往存在难 以调和 的矛盾。 要 回答某 一个具体 城 市 的 “ 市特色 到底 是什 么”并 非易事 。 城
e olt .rs v ui on e oure s v . d f c i al re a i es ar s i st ut e, t r i e a i r t ul , c urey an un t on intt o on r e ch, t ck o c l ur na u e,ntgr t f s es oni r r ga z a acer t em e san ba p i tu t e, d s cie i ha a t rfame or. eor niesch r t i i el sc nt d ur n s at s r cur an pe f s ct c r c e al i y r w k
础 研 究 , 秉 持文 化 优 先 、 自然优 先 、整体 优 先 的 原 则 ,对 特 色 要 素和 城 市 空 间 结构 进 行 关 联 整合 , 最 终 确 定 城 市 特 色格 局 。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凸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市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容,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城市特色的把握。
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市规划局。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彰显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各层次城市设计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1.4 基本原则1.4.1 以人为本从市民角度出发,由满足人的基本功能需求转向满足审美、认知及体验需求,促进公共资源合理使用,引导慢行交通出行,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1.4.2 特色美观在特有山水环境、人文背景下,建立城市空间秩序,突出城市整体空间形象,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美化城市景观环境。
1.4.3 生态低碳围绕能源消耗、经济转型、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强化城市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方便性,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1.4.4 综合协调各层次城市设计应相互衔接,空间特色要素控制应相互协调,加强多种功能融合及各类空间要素关联,加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
“世界文学之都”--南京城市形象定位及设计
选择棉麻质地,将具有诗意的图形印刷在棉麻布上,外观
皖南徽州古村落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20
的色彩可以选用典雅的蓝色以及古朴的黄灰色,以书本
(15):104-105.
的形式传递南京文化,使现代感与传统美感良好结合[28]。 [19]…毛鸿瑾,耿婉馨,李丹,等 . 传统元素在文创产品中
第五,设计信笺礼品套装。信笺选用宣纸材质,可以更好
图 1… 秦淮风景区设计图 (图片来源:手绘)
《 清 平 乐·莲 开 欲 遍 》 云:“ 莲 开 欲 遍。 一 夜 秋 声 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长是西风堪怨。莫愁家住溪边。采莲心 事年年。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诗词讲述的是莫 愁女的故事,相传莫愁女勤劳、善良,丈夫远征边塞,十载杳 无音信,她将愁苦化为善心,扶贫济难数年,大家在她死后 为怀念她,为她树立女像[18]。女像旁海棠花环抱,女像后 更是有古典建筑,此处可以得到莲花、海棠花、古典花窗等 元素,体现莫愁女高尚而谦虚的特点[19]。色彩上以红色和 黄色为主,体现莫愁女博施济众的高尚品德;以绿色为辅, 表现莫愁女的善良、勤劳等品质[20](见图 2)。
的体现——以南京城墙文创产品设计为例[J]. 艺
地展现诗词画意,在信笺上题诗词,以弘扬南京古诗词文
术科技,2020,33(24):28-29.
化[29]。第六,将城市形象设计应用到背包、手机壳等物 [20]…居雨欣 . 刘国钧故居装饰图案的研究[J]. 艺术科
品上,这符合消费群体将情感物化的心理,让受众在使用
设计南京城市形象时,选取诗句中的著名景点、相关文化 历史故事作为一个总的抽象元素,从张蒙的“金陵文化 与古诗词”图形设计图中提取一些元素[15]。
《泊秦淮》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 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从中可以得到船、戏台、 灯笼等元素,再增添舞龙和人物的元素,体现秦淮区的热闹 场景[16]。色彩上采用红色、黄色,与秦淮区夜色的灯火相 呼应,体现出秦淮区的繁华热闹和灯火辉煌[17](见图1)。
南京江北浦口中心地区城市设计
SOM Reply: Metro system has been updated to match with regional plan. The bus system has been further clarified with priority access routes and bus terminal locations. The tram route has been modified to serve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ite. Multimodal connections have been clarified between bus, metro, tram, pedestrian routes, bicycles, and ferries. Possible one-way road pairs in the CBD have been identified.
七里河与定向河界面
CBD Qili & Dingxiang River Interface
专家意见 Expert Panel Comments
2. 结合城市地形地貌和沿江特点,处理好滨江、滨河及沿路的城市 界面;进一步对中轴线及滨水地段的用地功能进行分析,优化用地 布局,增强水系、绿地等开敞空间的可达性。 SOM反馈: 规划将优化两侧水系的界面与建筑体量。有关城市界面研究也将融 入城市设计导则的工作中。 青龙绿带与居住和医疗社区紧密联系,并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鉴于文化项目的市场潜力有限,文化功能将集中于中央公园周边。 医疗功能的布局则主要考虑到达公共交通服务的便利性。 2. Integrate city topography and riverfront character to deal with the city edge along river and road. Further analyze the land use along the central axis and the riverfront, optimize land use distribution, and enhance the accessibility to the open space such as water system and green space. SOM Reply: Edges and massing along the west and east boundary rivers are refined. Urban edge study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urban design guideline. Green dragon is closely linked to residential and medical community and provide a place for recreation. Due to the limited cultural marketing requirement, culture program is concentrated around central park. Medical use distribution mainly considers convenience to transit service.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二、规划背景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9年底,《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成果(报批稿)正式形成。
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布局,成为引领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发展的基本依据。
为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引导江宁区健康有序发展,南京市规划局决定会同江宁区政府组织编制区总体规划,其目的就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总定位、总规模和总布局,结合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在《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成为江宁区指导“十二五”以至更长时期城乡发展的基本依据,并可以作为指导所在江宁区规划城镇单元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江宁区行政区域,包括9个街道,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要兼顾与周边区县的协调。
2、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衔接“十二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1)江宁区现状描述与分析;(2)江宁区重要发展要素分析;(3)江宁区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4)江宁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5)江宁区空间布局规划;(6)江宁区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7)江宁区“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4、工作深度江宁区是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拓展为主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冲突激烈。
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区总体规划可在“类县域规划”的深度上,关注区总体规划的编制重点。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知识讲解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内容,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南京城市特色的把握。
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内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南京市规划局。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彰显南京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范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范各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1.4 基本原则1.4.1 以人为本从市民角度出发,由满足人的基本功能需求转向满足审美、认知及体验需求,促进公共资源合理使用,引导慢行交通出行,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1.4.2 特色美观在南京特有山水环境、人文背景下,建立城市空间秩序,突出城市整体空间形象,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美化城市景观环境。
1.4.3 生态低碳围绕能源消耗、经济转型、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强化城市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方便性,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1.4.4 综合协调各层次城市设计应相互衔接,空间特色要素控制应相互协调,加强多种功能融合及各类空间要素关联,加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
南京市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技术标准(试行)南京市规划局2013年12月一、总则1、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地块城市设计工作,规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内容、形式、制图标准等要求,特制定本标准并试行。
2、本标准适用于对《南京市出让地块城市设计工作暂行规定》(宁规字〔2013〕431号)明确的需提出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地块。
在规划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地段城市设计)阶段,以及单独编制地块城市设计(已编制的上位规划中尚未明确地块城市设计图则)时,应遵守本规定。
3、本技术标准作为地块规划条件的组成部分,强调地块城市设计图则的简明有效、便于操作,并能确保建筑设计的灵活性。
本图则编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合理性原则——图则内容应在满足地块规划条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和该地段城市设计研究的相关要求。
(2)有效实施原则——突出图则对城市空间秩序的有效控制引导,利于规划管理的具体实施和控制。
(3)可操作性原则——图则制定应因地制宜,图则内容和表达应简单、准确和明晰,便于土地出让和规划管控中各环节的操作。
(4)灵活性原则——图则制定以控制城市空间秩序中不利情况的发生为基本目的,同时为用地布局和建筑设计留出空间。
4、位于城市中心区以及其他一般地区的地块应按照本标准执行;位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风景(名胜)区内的地块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二、内容与要求1、地块城市设计及其图则是对各层次上位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落实和表达,是对地块规划条件的补充和完善,其主要内容是在地块层面对“空间形态、交通流线、地下空间、界面类型、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以及其他方面”提出城市设计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具体地块编制本图则应根据该地块所涉及问题的具体情况,在本技术标准所列的地块城市设计内容框架中,选择需要表述的内容提出控制与引导的要求。
特殊情况,也可适当增补表述内容。
2、图则的具体要求在“图则说明”中以文字形式归类表述,包含对各大类问题进行综述的“控制引导意图”和对各分项提出要求的具体“说明”两个部分。
内容·方法·成果——南京总体城市设计专题研究纲要
② 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区指高层禁建 区及局部 可建高层但需要经过严格论证 的地 区 ; 高层 建筑优先发展区指鼓励高层建筑开发的地区; 高层建筑普通控制区指在满足空间景观 历 史文化 ,开敞空间要求前提下可适当建设高
层 的地 区 。
定位 .而更强 调要 素的存 在 与否 、大 体位置 以及 整体结 构关 系的清 晰明确 。 同时鉴 于大尺 度城 市设计研 究成 果 图 面 表 达 结 构 性 强但 操 作 性 弱 的 特 点 , 成果宜 合理采 用文 字控制 辅助 的方式 通过策 略 、导 则阐述 图面 结构要 素的 控 制要点 。
( )成 果控 制 程 度 严 格 化。 这 2 主 要体现 在分 项研究成 果进 行整合 的 过 程 中,如 有矛 盾 出现 建议协 调工作 向控制 程度更 为严格 的方 向偏移 。例
如 某 一 分 项 研 究 中 确 立 的 优 先 发 展 区
参考文献 : [ 【 凯文 ・ 1 美】 】 林奇 城市意 向【 】 益萍 . M. 方 何晓军 . 北京 : 译 华夏 出版社 , 0 2 2 0 [ [ ED 培根 . 城市设计【 】黄富 2 美】 l 】 等 M 厢. 朱琪 , 编译 .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
规划与设计
P ANN NG AN ES N L I DD GI
文章编号 :0 9 60 (011- 0 8 0 10 — 0 02 1) 0 2— 7 0 中图分类号 :U 8 T 94 文献标识码 : A
基 金项 目: 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 ( 98 5 ) 5 70 2 课题成果 0
m o n an w ae , iy a d b u e a d I e m so h eh d n e p ea in l e d n y n r lv n u t i , tr ct n o lv r . n tr fte m t o ,it r r t t a a i g wa so ee a t o r o t o e , i m a ep r e t n l t d e h i u s a d ct -tu t r — ro rn il r l t k n it u c m s c t i g e c p i a su y tc n q e n i sr cu e p irp i cp e a ea l a e n o y o y c n i e ai n frm o ee fc i esu y A sf r h t d r d c in 2 i p c p o e e t lm e t o s r t o r fe t td . o esu yp o u t ,1 9 ct s a e i r v m n e n s d o v t o y m e a es tf rh a el ss ec e n u d l e y it g ai n o u u — t de r d cs wh c o l r e o t sw l a k th sa d g ie i sb n e r t ff rs b su i sp o u t, ih c u d n o o s o g i a c i u u es a emo p oo y a dp a n n d i itain. h w u d n et ct f t r c r h l g n ln i ga m n sr t o y p o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知识讲解
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试行)编制说明为进一步凸显南京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定位和山水城林特色,提高城市设计成果质量,规范各类城市设计的编制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为基础,结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规划内容,南京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南京市城市设计导则》。
本《导则》通过明确城市设计编制的技术要求,有助于编制单位加强对南京城市特色的把握。
各城市设计项目可根据自身特点对设计内容进行拓展,鼓励对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本《导则》于2013年10 月起试行,《导则》中所确定的市级特色意图区以及空间特色要素等内容,随着城市设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和适当增补。
本《导则》由南京市规划局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至南京市规划局。
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进一步彰显南京城市空间特色,提高城市设计编制质量,规范城市设计编制技术要求,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管理,特制定本导则。
1.2 指导思想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 的目标定位,坚持“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南京“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1.3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市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工作,重在明确和规范各层次城市设计内容和设计成果要求。
1.4 基本原则1.4.1 以人为本从市民角度出发,由满足人的基本功能需求转向满足审美、认知及体验需求,促进公共资源合理使用,引导慢行交通出行,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
1.4.2 特色美观在南京特有山水环境、人文背景下,建立城市空间秩序,突出城市整体空间形象,彰显城市空间特色,美化城市景观环境。
1.4.3 生态低碳围绕能源消耗、经济转型、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强化城市空间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方便性,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1.4.4 综合协调各层次城市设计应相互衔接,空间特色要素控制应相互协调,加强多种功能融合及各类空间要素关联,加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
新时期中国城市的空间重构与转型发展——以南京南部新城整体城市设计为例
展理念 建构新的城市空间结构 与形 态。
KEYW O RDS:s a i l h r c e i tc n t p ta c a a t rs i s i he
n w e i d;s a i lr sr c u i g a d ta s t n e p ro p ta e tu t r n n r n ii ; o
设 达到 “ 生态 、文化 和谐 量质并进 彰显 特色 、提升文化成为新 的城市发展 目标 。本文通 过 南京南部新城整体城市设计在 南京城市 发展 中 从宏观 与微观所起 到的重要作 用,来探讨新时 期 城市空 间发展结构重组 的可能性 .它需要我们 面
对 以往 发 展 所 形 成 的现 实 问题 ,建 立 新 的城 市 发
T OUT W OW N OF N HE S H NE T ANJ NG I
段
进
DUAN i Jn
【 要 】 基 于 当代 中 国城 镇 发展 转 型 的趋 势 , 本 摘
向。在城 市空间的结构 、形 态和 环境 方面己经形
成 了 许 多 问题 。城 市 发 展 方 式 面 临转 型 ,那 么城
城 市繁荣 的同时 .问题 也 曰显突出。空间发展 无
序 资源枯竭 、环境恶化 、贫富差距 增大 城 市
用?
【 关键词】新时期 特 色;空间重构 与转型 ;整体
城 市 设 计
ABS TRAC Ba e nt e t n i o a e e o m e t s d o a st n l v l p n h r i d te d o i a S t wn , h s p p r a a y e h r n f Ch n ’ o s t i a e n l z s t e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04月21日来源:【规划编制进展】 鉴于国务院批准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近期目标已经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2000年4月6日,市政府批准同意南京市规划局开展总体规划的调整工作。
6月14日,市政府成立总体规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15个区县和25个相关部门。
规划局成立了总体规划调整工作领导小组。
本规划由南京市规划局和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联合编制。
2001年7月7日,南京总体规划调整成果通过国内专家组评审通过。
8月30日,建设部建规函[2001]259号认定同意了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
【规划内容介绍】指导思想:1、立足宏观战略的思考;2、体现区域发展的思路;3、坚持空间布局规划与经济发展协同的理念;4、表达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宗旨;5、妥善处理好弹性和刚性的关系;6、妥善处理好长远与近期、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规划范围和期限: 现行总体规划规划期为2010年(近期2000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现行总体规划范围分为市域—南京都市圈—主城,本次规划调整对此没有修改。
市域以及主城范围也没有改变,仅对南京都市圈作局部调整:鉴于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把以南京为核心的宁镇扬地区称为“南京都市圈”,本次规划调整把现行总体规划中的“南京都市圈”改称“都市发展区”。
都市发展区范围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撤并,以乡镇为完整单位作了局部调整。
主要规划调整内容:城市性质: 对国务院批准的现行总体规划明确南京城市的性质: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不做调整。
城市发展目标: 本次规划在对南京未来发展的宏观区域背景分析以及南京区域竞争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把南京建设成为: 充满经济活力的城市——长江下游现代化的中心城市 富有文化特色的城市——国际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 最佳人居环境的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江滨城市城市发展布局: 本次规划调整延续现行总体规划把都市发展区作为南京城市化重点推进的地区和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的主要空间,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深化: 1、都市发展区范围稍作调整。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30)》学习资料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附件1《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二、规划背景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2009年底,《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成果(报批稿)正式形成。
规划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三个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规模和布局,成为引领南京全市以及各个区县发展的基本依据。
为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引导江宁区健康有序发展,南京市规划局决定会同江宁区政府组织编制区总体规划,其目的就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总目标、总定位、总规模和总布局,结合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优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意见》,在《江宁区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的功能定位、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和近期建设重点,成为江宁区指导“十二五”以至更长时期城乡发展的基本依据,并可以作为指导所在江宁区规划城镇单元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
三、主要内容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江宁区行政区域,包括9个街道,总面积1573平方公里。
规划研究要兼顾与周边区县的协调。
2、规划期限现状基准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至2015年(衔接“十二五”规划),远期至2030年(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可进行远景展望。
3、编制重点(1)江宁区现状描述与分析;(2)江宁区重要发展要素分析;(3)江宁区城市性质和主要职能分析;(4)江宁区人口和用地规模的落实分解;(5)江宁区空间布局规划;(6)江宁区功能结构划分及主要功能的空间分布;(7)江宁区“十二五”发展和建设重点的引导和落实。
4、工作深度江宁区是城市空间以外延快速拓展为主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与农业、生态空间保护的矛盾冲突激烈。
规划更注重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边界的划定、生态保护与利用、镇村撤并、重点工业园区的集中布局引导、旅游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内容。
南京市总体规划(2007-2030)内容提要
南京市总体规划(2007-2030)
1.总规回顾
2.总体发展目标(城市性质、职能、发展目标、发展规模等)
3.区域合作
4.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城乡人口分布、城乡统筹)
5.都市区(土地利用、中心城区、主城、副城、新城、新市镇)
6.综合交通(铁路、公路、航空、货运物流、综合客运枢纽、城市道路、跨江通道、公共交通-轨道及路面、静态交通)
7.名城保护
8.住区建设(居住用地布局规划、社区公共设施配套)
9.公共服务(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保障)
10.产业布局(工业、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商贸业、科技产业)
11.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绿地系统)
12.岸线利用(城市生活岸线、港口产业岸线)
13.市政设施(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
14.综合防灾(防洪、抗震、消防)
15.地下空间
16.总体城市设计
17.规划实施(近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引领南京城市建设20年后,经国务院批准的现行《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即将到期,为此2008年7月南京市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工作力求“突出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南京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定位和要求,统筹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城市建设与郊县发展,产业发展与文化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彰显等方面的关系,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和兄弟城市好的经验做法,严格按照程序推进,确保规划修编的高质量、高水平”(蒋宏坤,2008)。
本次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用地建设的范围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等,具体将围绕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两大部分开展18个专题研究和18个专项规划,总体城市设计隶属其中专题研究之一——意图从构筑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形象和加强城市土地利用调控角度出发,通过对南京自然山水特征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把握,以及对南京现有相关城市设计研究成果的整合与优化,明确南京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框架与发展思路,为南京总体规划相关内容的修编提供依据,并为下一步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南。
第一章空间特色与面临问题1一、空间特色与发展趋势1二、面临问题2第二章城市设计3一、总体格局3二、特定意图区4三、空间景观5四、高度分区7第三章空间优化意向与优化策略9一、优化意向9二、优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相关规划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南京总体空间形态格局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南京总体规划用地总平面图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南京控规高度控制整合图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12•南京总体城市设计专题空间特色山已有 特’丈空山体 图1.1城市特色变迁示意第一章空间特色与面临问题一、空间特色与发展趋势“山、水、城、林”长期以来一直是南京城市空间的鲜明特色,但随着时代变迁产生了进一步的内涵扩展。
其中,“山水”形态逐步从以钟山、秦淮河、玄武湖为代表的小型山水格局向以老山、牛首山、长江为代表的大型山水格局转化,同时近年来以汤泉、珍珠泉为代表的建设开发也给“水”要素注入了新的内容与活力;“城”要素从原先南京城内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明城墙扩展至城市物质空间开发,并且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展开,物质空间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力度愈发凸现;“林”从林荫道扩展为南京城内丰富的道路绿化、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伴随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与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各种资源的数量不断增长,价值不断彰显(图1.1)。
这一格局背景下,归纳南京城市特色发展趋势为—一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努力寻找城镇建设发展与虎踞龙盘,襟江带湖的自然格局、以及沧桑久远,精品荟萃的历史人文生态资源的再度协调与交融(图1.2)。
* 各怦水体 百面&二、面临问题南京城市空间形态优化主要面临的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四方面:1、如何串联——“山、水”要素的优化针对零散分布的历史资源点与局部范围的开敞空间,如何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加强系统联系。
2、如何保护——“山、水、林”要素的保护及其与“城”要素间的协调如何保护具有城市格局价值的山水空间与历史地区;如何保护山水风光与特色风貌不受建设开发的过多影响。
3、如何展现——“城”要素的感知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展,如何针对不同地域,结合区位、用地与现状优势形成区域意象,体现区域特色,增强区域感知。
4、如何塑造——“城”要素的挖掘与提升针对滨江城市轮廓特色不明的问题,如何塑造南京滨江地区的空间意象;如何针对城市局部重点地段,塑造有窗口价值的展示景观。
第二章城市设计一、总体格局通过对历史空间格局、开敞空间格局、开发建设格局、景观空间格局的分析和整合,形成城市格局的结构性框架。
1、历史空间格局历史片区:老城片区、明城墙、混合遗产片区;历史节点:老城、浦镇机厂—龙虎巷、六合文庙、瓜埠、淳溪;历史轴线:中山路、御道街、中华路。
2、开敞空间格局外围郊野山水环:东平山、老山、牛首祖堂、青龙山、龙潭、板桥、汤山、禄口、玉带、桥林;环主城山水环:紫金山、雨花台—菊花台、幕府山、秦淮河、主城建成区;明城墙山水环:明城墙、护城河、玄武湖、白鹭洲、莫愁湖、前湖、琵琶湖绿楔:联系上述三个山水环的城市绿楔3、开发建设格局老城——主城——副城——新城副城:江北副城、仙林副城、东山副城;新城:龙潭、桥林、板桥、滨江、汤山、禄口、永阳、淳溪。
4、空间景观格局中心节点:湖南路、鼓楼、新街口—大行宫、河西地区、浦口中心、仙林中心、东山新市区、红花机场中心等;门户节点: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三桥、东杨坊立交、马群立交等景观节点:紫金山、狮子山、电视塔、紫峰大厦、明故宫、中华门、奥体中心、火车站等。
二、特定意图区1、城市空间特色区在历史文化、自然山水、现代风貌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相关要素相对集中的区域。
(1)、自然山水特定意图区大型山水:钟山、幕府山、牛首山、青龙山、老山、长江及滨江风光带、秦淮河、玄武湖;小型山水:莫愁湖、狮子山、清凉山、北极阁-九华山、前湖、琵琶湖、白鹭洲等。
(2)、历史文化特定意图区明城墙风光带、明故宫特定意图区、鼓楼—清凉山特定意图区、城南特定意图区、下关特定意图区、浦镇机厂-龙虎巷特定意图区、淳溪镇特定意图区、六合文庙地区特定意图区。
(3)、现代风貌特定意图区老城商务中心,河西中心区,红花机场片区,南京南站片区,东山中心区,浦口中心区、双闸中心区、仙林中心区。
2、城市景观敏感区内部并无丰富的能够体现独特意象的要素,但是对于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感知有着重要影响的地区。
(1)、城市道路敏感区一级道路敏感区、二级道路敏感区;(2)、城市节点敏感区一级节点敏感区、二级节点敏感区;(3)、景观视线敏感区城市对景敏感区、城市高视点敏感区。
三、空间景观1、重要景观视线明确18条一级城市景观视线与19条二级城市景观视线。
(1)一级景观视线(严格控制视线范围内的建筑高度,确保视线景观不被遮挡和破坏)狮子山一紫金山;狮子山一电视塔一清凉山;明故宫一富贵山;午朝门一御道街;长江大桥一紫金山;紫金山南向视线区;鼓楼一北极阁一九华山一紫金山;小红山一紫金山;小红山一玄武湖;新庄立交一紫金山;新庄立交一玄武湖;环湖路一玄武湖;火车站广场一玄武湖;仙林中心区一紫金山;台城一玄武湖;燕子矶一八卦洲;中华门一新街口;中山门一新街口。
(2)二级景观视线(主体景观不受影响情况下,控制范围内建筑高度可以适当突破,但须经过严格的技术论证)明故宫一紫金山;马群立交一紫金山;东杨坊立交一紫金山;花神庙立交一老城;宁杭立交一紫金山;江心洲一奥体中心;长江大桥一幕府山;长江大桥一狮子山;长江大桥一明发滨江;长江二桥一紫金山;长江三桥一牛首山;长江三桥一老山;浦口中心区一佛手湖一老山;浦口中心区一新街口;中华门一雨花台;电视塔顶层旋宫一紫金山,商贸大厦顶层旋宫一紫金山,紫峰大厦旋宫一紫金山。
2、重要天际轮廓线明确5条重要的城市天际线(图2.1),严格控制对天际线形成有重要影响的局部视线景观,遵循整体设计原则,突出景观特征。
滨江南岸天际线,滨江特征;滨江北岸天际线,滨江临山特征;玄武湖周边天际线,滨湖特征;紫金山周边天际线,临山特征;新街口周边天际线,现代都市特征图2.1重要城市天际轮廓线分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12•南京总体城市设计专题四、高度分区1、高度分区示意基于高度现状、历史人文要素、开敞空间要素、景观视线要素、相关土地利用规划、已有城市设计成果、规划区域意向等内容的分析与整合,形成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区域、高层建筑优先发展区、高层建筑普通控制区的分布示意。
高层建筑的严格控制区域:高层禁建区及局部可建高层但需要经过严格论证的地区;高层建筑优先发展区:鼓励高层建筑开发的地区;高层建筑普通控制区:在满足空间景观、历史文化、开敞空间要求前提下可适当建设的地区。
2、高度结构示意明确“三环圈层网络控制、片区多点优先”的建设开发高度结构:(1)三环圈层网络控制外环:老山、牛首山、青龙山、栖霞山及相关外环公路两侧防护绿地构成;中环:主城外环公路两侧防护绿地结合长江南岸滨水绿地构成;内环:明城墙、秦淮河及周边绿带、老城内部相关历史保护地带构成;加之三环圈层之间彼此联系的楔形绿色空间,形成网络化的高层建筑严格控制区。
(2)片区多点优先除老城(格局保护)、江心洲(生态保护)、八卦洲(生态保护)之外,其它意象区域结合地段区位、用地功能及相关城市设计成果设立一到多个高层建筑优先发展区。
0 --册冽、第曾M n ?洸工南京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12•南京总体城市设计专题第三章空间优化意向与优化策略一、优化意向总结南京未来空间形态控制意向为:1、3个圈层明城墙山水圈层、环主城山水圈层、外围郊野山水圈层——保护格局体系,塑造山水特色2、20个区域老城、河西、城南、城北、江北、东山、仙林、雄州、桥林、板桥、大厂、新尧、龙潭、滨江、汤山、禄口、八卦洲、江心洲、秣陵、淳化——强化空间特征,培育空间意象。
3、12条路径宁马、宁杭、沪宁、机场、宁镇、宁合、宁通、宁淮、宁蚌、宁盐高速、绕城公路、绕越公路——引导认知路径,保护节点景观。
4、43个节点25个中心节点、18个门户节点——培育高层区域,塑造节点景观。
5、42条视线18条一级景观视线、19条二级景观视线、5条天际轮廓线——保护空间视线,突出景观特征。
6、9个历史要素中山大道、御道街、中华路3条历史轴线、城墙风光带、明故宫、鼓楼—清凉山、城南、下关、浦镇机厂-龙虎巷、淳溪镇、六合文庙6个重要历史地段——保护历史轴线,加强风貌控制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