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 (1)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绪论名词解释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药物传递系统/DDS)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实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中国的第一部药典是《唐本草》;新中国的第一部药典为195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知识要点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及其选择原则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基本形式。
药物疗效主要决定于药物本身,但在一定条件下,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发挥也可起到关键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药物的释放、吸收的影响。
其选择原则为:①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②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③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④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与浸出制剂名词解释1.浸渍法:浸渍法是用定量的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的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的一种方法。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的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从其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
3.汤剂:汤剂系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
4.酒剂:酒剂又称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5.酊剂:酊剂系指药品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6.糖浆剂: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知识要点1.湿法粉碎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之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即加液研磨法)。
通常选用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妨碍药效的液体。
湿法粉碎是因水或其他液体以小分子渗入药物颗粒的裂隙,减少其分子间的引力而利于粉碎;对某些有较强刺激性或毒性的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尘飞扬。
药剂学概论-第六章-散剂、颗粒剂与胶囊剂
均匀混合的措施:
③混合时间(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混合时间)
④其他: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 如处方中有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中其它组分 吸收该液体。常用吸收剂有磷酸钙、白陶土、 蔗糖和葡萄糖等。若有易吸湿性组分,则应针 对吸湿原因加以解决。
第三节 固体制剂的常用辅料
辅料:指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所用的赋形 剂和附加剂。
固体制剂
常用的固体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片剂、滴丸剂、膜剂等
固体制剂的共性: (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 生产制造 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 (2)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 (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 膜,被吸收入血。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物料 准备
②各组分的粒度与密度: 若密度及粒度差异较大时, 应将密度小(质轻)或粒径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 中,再放入密度大(质重)或粒径小者,并选择 适宜的混合时间。
等量递增法(配研法):药物 各组分的量相差悬殊时常用
方法:先取量少的组分及等量 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 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 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 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 分为止。
不稳定药物的粉碎。
(四)粉碎设备
冲击柱式粉碎机 万能粉碎机
冲击、剪切、摩擦及 物料间的撞击
适用于性质不同的
物料。球因磨粉碎机过程
会发热,故不适用
万
于含挥发性成分、
能
遇热发黏的物料
粉
碎
机
锤击式粉碎机
球磨机示意图
适用于物料微粉碎,贵重物料、无菌粉碎、干湿法粉碎。 粉碎时间较长,粉碎效率低
振动磨
2、设备类型的影响(混合机的形状及尺寸,内 部插入物,材质及表面情况等。)
第十二章 颗粒剂
(二)酒溶性颗粒剂 ➢ 酒溶性颗粒剂加入白酒后即溶解成为澄清的药酒,可代替药酒服用。 ➢ 1. 提取 常选用与欲饮白酒相同含醇量的乙醇为溶剂(常用60%左右乙醇)。 ➢ 2. 制粒、干燥、整粒及包装等 同水溶性颗粒剂。所制成颗粒剂的量,一般以能冲泡成药酒
➢ 3) 流化喷雾制粒:过热空气使干浸膏细粉与适宜辅料呈悬浮流化状态,再喷入黏合剂(或中药提 取物)液体,使粉末聚结成粒,继续流化干燥获得干颗粒的方法。
➢ 4) 干法制粒:将干浸膏细粉与适宜的干燥黏合剂等辅料混匀,经干挤制粒机压成薄片,再粉碎成 颗粒。
➢ 4. 干燥 制得的湿颗粒应迅速干燥,放置过久湿颗粒易结块或变形。一般应控制水分在2%以内。 ➢ 5. 整粒 干燥后的颗粒可能有结块、粘连等现象,需再过筛。一般过一号筛除去粗大颗粒,再过四
第二节 颗粒剂的制备
一、可溶性颗粒剂的制备 (一)水溶性颗粒剂 ➢ 水溶性颗粒剂制备的一般工艺流程:
中药提取
精制
辅料
制粒
干燥
整粒
包装
➢ 1. 中药提取 一般采用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可用双提法提取。
➢ 2. 精制 常采用水提醇沉法
3. 制粒
(1)辅料:最常用的是糖粉和糊精。 (2) 制粒:常用挤出制粒、快速搅拌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干法制粒等方法。 ➢ 1) 挤出制粒:取干燥的糖粉与糊精,混合均匀,加入稠浸膏搅拌混匀,必要时加适量50%~70% 乙醇调整湿度,制成软材,其软硬度一般以“手捏成团,轻压即散”为原则。
➢ 辅料的用量根据清膏相对密度、黏性强弱适当调整,一般清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 3: 1, 也 可单用糖粉为辅料,辅料总量一般不宜超过清膏量的5倍。若采用干膏粉制粒,一般不超过干膏量 的2倍。
颗粒剂——中药药剂学
颗粒剂的制备
1 药材的处理 2 辅料 3 制颗粒 4 干燥 5 整粒 6 包装
1.药材的处理
依据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不同,采用不同 的提取方法。
如煎煮、回流、渗漉、双提法等。
除杂后的药液浓缩至稠膏,或制成干浸膏 粉备用。
煎煮法
➢ 一般流程 ➢ 稠膏的比重一般为1.30-1.35 ➢ 水煮醇沉淀法
流化喷雾制粒
又称沸腾制粒,是先将药粉呈流化态,再 将药液或粘合剂以雾状间歇喷入,使粉 末被润湿而凝结成多孔状颗粒。
干法制粒 是将药粉直接压成薄片,再打碎成颗粒。
包衣锅滚转制粒
是先将药粉置包衣锅中再喷入粘合剂制粒。
4.干燥
湿颗粒干燥温度一般60-80℃,应逐渐升温。
➢ 若干燥湿颗粒时温度迅速上升,将使颗粒表面干燥过 快而形成一层硬壳影响内部水分继续蒸发,造成所谓 “假干”。
含醇量相同溶于白酒后保持澄明度。一般以60度的白 酒计算。 ➢ 所加赋形剂应能溶于欲饮白酒中,通常加糖或其他可 溶性矫味剂。 ➢ 一般每包颗粒的剂量,应以能冲泡成药酒0.25-0.5kg 为宜,由病人根据规定量饮用。
制法
1.提取采用渗漉法或浸渍法、回流法等方法, 以60%左右乙醇为溶剂(或欲饮白酒的含醇度 数),提取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稠膏状,备用。
颗粒剂
§1. 概述
一 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
颗粒剂(granulas)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 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 状制剂。
冲剂?
特点
(在汤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较其他一些固体制剂吸收快、作用迅速。 2.较液体制剂稳定性好。 3.服用、运输、贮藏方便。
发展
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现已经成为主要的中成药固体剂型之一。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 颗粒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3100000002
第一节 概述
学习要点:
1.颗粒剂的特点
2.颗粒剂的分类
一、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
1.颗粒剂(冲剂、冲服剂):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饮片细粉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
2.粒度范围
中药配方颗粒——单味中药颗粒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3100000101
第十三章 颗粒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3100000001
考试大纲: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一)基本要求
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二)颗粒剂的制备
1.可溶颗粒的制备
(1)制备工艺与应用
(2)不同制粒方法及其应用
2.混悬颗粒
制备要点
3.泡腾颗粒
制备要点与应用
(三)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质量要求与检查
3.颗粒剂的特点:
①量小,用、带量稳定
④包衣——防潮、缓释、肠溶
药剂学试题药物的剂型分类与特点解析
药剂学试题药物的剂型分类与特点解析药物的剂型分类在药剂学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方式。
本文将对常见的药物剂型进行分类,并分析它们的特点。
一、固体剂型1. 片剂:片剂是将药物压制成片状,通常由活性成分、辅料和填充剂组成。
片剂易于储存和使用,便于控制剂量。
例如,阿司匹林片、维生素C片等。
2. 胶囊剂:胶囊剂由外壳和内部药物组成。
胶囊壳可以是明胶或植物性胶囊,内部药物可以是粉剂或颗粒。
胶囊剂易于使用和储存,并且药物可以更好地保护。
例如,维生素E软胶囊、抗生素胶囊等。
3. 颗粒剂:颗粒剂由固体颗粒组成,颗粒可以通过挤压、制粒或涂层等工艺制成。
颗粒剂易于溶解和吸收,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
例如,颗粒剂生物素颗粒、肠胃颗粒等。
二、液体剂型1. 口服液:口服液是指服用时直接口服的液体剂型。
它具有剂量准确、易于服用的特点。
常见的口服液包括糖浆、悬浮液和溶液。
例如,感冒糖浆、止咳悬浮液等。
2. 注射剂:注射剂是经过无菌处理的液体剂型,常用于快速治疗或严重病情。
按照注射部位的不同,注射剂可以分为皮下注射剂、肌肉注射剂和静脉注射剂。
例如,青霉素注射液、针剂类抗生素等。
3. 滴剂:滴剂是指通过滴管给药的液体剂型。
滴剂具有剂量易调节、给药方便的特点,适用于眼部、鼻腔等局部给药。
例如,眼药水、鼻腔滴剂等。
三、半固体剂型1. 膏剂:膏剂是一种半固态剂型,由基质和活性成分组成。
膏剂可以分为水膏剂和油膏剂,具有局部作用和渗透性好的特点。
例如,保湿膏剂、舒缓膏剂等。
2. 凝胶剂:凝胶剂是指具有凝胶状的半固态剂型,通常由高分子聚合物和溶剂组成。
凝胶剂具有粘稠度高、吸附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局部治疗和修复伤口。
例如,消炎凝胶、创可帖等。
四、气雾剂型1. 气雾剂:气雾剂由药物、推进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可以形成雾状喷射。
气雾剂适用于口腔喷雾、鼻腔给药和肺部吸入等应用场景。
例如,止痛喷雾、喉咙喷剂等。
五、其他剂型1. 贴剂:贴剂是将药物颗粒、粉末或液体置于基质中,附着在药物表面。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辅料的用量不宜超过稠膏量的A.9倍B.8倍C.7倍D.6倍E.5倍2.感冒清热颗粒属于下列哪种颗粒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块形冲剂E.酒溶性颗粒剂3.有关水溶性颗粒剂干燥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湿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上升C.干燥程度控制水分在2%以内D.干燥温度一般为85~90℃E.可用烘箱或沸腾干燥设备4.下列关于颗粒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服用剂量较大B.吸收、起效较快C.产品质量不太稳定D.易霉败变质E.不易吸湿结块5.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A.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B.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干燥—制颗粒—整粒—包装C.原料药提取—干燥—提取液精制—制颗粒—整粒—包装D.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制颗粒—整粒—干燥—包装E.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整粒—制颗粒—干燥—包装6.对颗粒剂软材质量判断的经验(软材标准)是A.度适中,捏即成型B.手捏成团,轻按即散C.要有足够的水分D.要控制水分在12%以下E.要控制有效成分含量7.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加入方法是A.与稠膏混匀制成软材B.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湿颗粒中C.用乙醇溶解后喷于整粒后的干颗粒中D.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整粒中筛出的细粉中,混匀后再与其余干颗粒混匀E.以上方法都可以8.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是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A.8.0%B.6.0%C. 9.0%D.15.0%E.12.0%9.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A.3%以内B.4%以内C.5%以内D.6%以内E.9%以内10.下列关于制软材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软材过干,粘性不足,可提高乙醇的浓度B.若软材过软,药料易黏附筛网或成条状,可提高乙醇的浓度C.若软材过干,粉粒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D.若软材过黏,可提高乙醇的浓度E.若细粉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11.挤出制粒的关键工艺是A.控制辅料的用量B.制软材C.控制制粒的温度D.搅拌的速度E.控制水分12.制备颗粒剂时,稠膏:糖粉:糊精一般为A.1:2:1B.1:3:1C.1:4:1D.1:5:1E.1:6:113.下列关于泡腾性颗粒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泡腾性颗粒剂必须控制干颗粒的水分,以免服用前酸碱发生反应B.泡腾崩解剂分为有机酸和弱碱C.泡腾颗粒剂具速溶性D.常制成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均匀而得E.可选用石炭酸作为崩解剂14.阿胶泡腾颗粒剂在制备过程中,可选用的崩解剂为 A.柠檬酸和碳酸氢钠B.硫酸钠和磷酸C.枸椽酸和硫酸氢钠D.枸椽酸和硫酸钠E.碳酸钠和聚乙二醇15.适用于无糖型、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A.快速搅拌混合制粒B.干法制粒C.挤出制粒D.滚转制粒E.流化喷雾制粒16.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不包括A.粒度检查B.水分检查C.溶化性检查D.不溶物检查E.装量差异检查17.挥发性成分常用的包合材料是A.可溶性淀粉B.糊精C.聚乙二醇D.β-环糊精E.乳糖18.快速搅拌制粒时,为控制粒度的大小可调整A.药物的粉碎度B.搅拌浆叶和制粒刀的转速C.药料沿器壁旋转的速度D.混合时间E.雾化压力19.小青龙颗粒属于下列哪种颗粒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块形冲剂E.酒溶性颗粒剂20.下列哪项为影响泡腾颗粒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A.泡腾崩解剂的用量B.泡腾崩解剂的种类选择C.酸、碱性颗粒的制备方法D.颗粒混合的速度E.干燥颗粒的含水量21.湿颗粒干燥温度一般控制为A.100℃以上B.80-100℃C.60-80℃D.60℃以下E.50℃以下22.下列哪种颗粒剂适于糖尿病人服用A.泡腾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酒溶性颗粒剂D.无糖型颗粒剂E.混悬型颗粒剂23.颗粒剂整粒的目的是A.除去粗大颗粒及细粉使颗粒均匀B.提高稳定性C.提高生物利用度D.便于服用E.减少服用量二、B型题[1~4]A.除去部分杂质,减小颗粒吸湿性作用 B.矫味及黏合作用C.防止挥发性成分散失的作用D.使颗粒遇水后疏松,迅速溶解的作用 E.节约其他赋形剂兼具治疗作用1.糖粉作为赋形剂具有2.水提液用乙醇沉淀具有3.β-环糊精包合具有4.药材细粉作赋形剂[5~8]A.可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5.由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制成,遇水产二氧化碳气体6.制颗粒时有不溶性药物细粉加入7.包括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8.系将药材提取物及辅料混匀制粒,用模具压制成块(机压法)即得[9~12]A.沸腾制粒机B.箱式干燥器C.干法制粒D.挤出制粒E.快速搅拌制粒9.用于颗粒干燥10.颗粒外形圆整、大小均匀、流动性好11.颗粒呈带有一定棱角的小块状12.制备颗粒时需制软材,并适于黏性较差的药料制粒[13~16]A.挤出制粒B.整粒C.干燥D.β-环糊精包合E.含水量≤2%13.使颗粒剂均匀的操作方法14.含挥发油的颗粒15.制备时筛网目数应为10~14目16.颗粒干燥程度应为[17 ~19]A.水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C.泡腾性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17.溶化性检查中要求不得有焦屑等异物的是18.所含有效成分及所加辅料应能溶于白酒19.加水能完全溶解呈澄清溶液的颗粒剂[20 ~23]A.±10%B.±8%C.±7%D.±5%E.±3%20.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g及1g以下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1.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g以上至1.5g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2.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5g以上至6g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3.颗粒剂标示装量为6g以上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4~27]A.β-环糊精B.糖粉C.淀粉D.乳糖E.糊精24.为淀粉水解产物,用量过多导致颗粒过硬的是25.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的是26.吸湿性低、性质稳定的新型颗粒剂辅料27.为可溶性颗粒剂优良赋形剂,并有矫味和粘合作用[28~30]A.加水进行调整B.加辅料或细粉进行调整C.加浸膏粉进行调整D.加高浓度的乙醇进行调整E.加入粘合剂进行调整28.制颗粒软材太干,粘性不足29.制颗粒软材过软30.制颗粒软材过粘三、X型题1.生产中颗粒剂的制粒方法主要有A.挤出制粒B.喷雾干燥制粒C.湿法混合制粒D.塑制法制粒E.滴制法制粒2.颗粒剂的特点是A.吸收、奏效较快B.服用携带方便C.表面积大,质量不稳定D.服用剂量较小E.制备工艺适合大生产3.制备颗粒剂常用辅料为A.糖粉B.糊精C.明胶D.酒精E.可溶性淀粉4.制颗粒主要的方法为A.挤出制粒B.快速搅拌制粒C.流化喷雾制粒D.过筛法E.干法制粒5.有关水溶性颗粒剂干燥注意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湿颗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升高C.颗粒干燥程度适宜控制在5%以内D.干燥温度一般以60~80℃为宜E.可用烘箱或沸腾干燥设备干燥6.颗粒剂按溶解性能和溶解状态可分为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性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7.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小青龙颗粒提取中采用了双提法B.小青龙颗粒属于混悬型颗粒剂C.小青龙颗粒处方中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D.处方中白芍、五味子、甘草采用水提醇沉法E.法半夏、干姜采用醇提8.下列哪些可用作泡腾崩解剂A.酒石酸和硫酸钠B.酒石酸和碳酸氢钠C.酒石酸和碳酸钠D.枸椽酸和碳酸钠E.枸椽酸和亚硫酸钠9.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过程包括A.制软材B.制颗粒C.干燥D.整粒E.药材的提取10.下述关于酒溶性颗粒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药材多以80%的乙醇提取B.所含有效成分应既溶于水又溶于醇C.一般不能加矫味剂D.药材可采用渗漉法、回流法提取E.制粒、干燥、整粒等工艺与水溶性颗粒剂相同11.下列关于混悬性颗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方中含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药材可粉碎成细粉入药B.处方中的贵重细料药粉碎成细粉入药C.干燥温度一般应在60℃以下D.水冲后形成澄清溶液E.必要时可加入助悬剂12.下述关于颗粒剂质量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外观应干燥,颗粒大小均匀,色泽一致B.泡腾性颗粒剂遇水应立即产生二氧化面气体并呈泡腾状C.可溶性颗粒剂的溶化性检查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混浊D.颗粒剂无需进行装量差异检查E.不含原生药粉的颗粒剂细菌数不超过1000个/g四、问答题1.颗粒剂制备时,处方药料的提取及精制方法主要有哪些?2.颗粒剂制粒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哪些?3.简述颗粒剂的含义和分类4.试述颗粒剂制备的关键工艺。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三章 颗粒剂
第十三章 颗粒剂 (1分)颗粒剂(冲剂、冲服剂):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饮片细粉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
中药配方颗粒--单味中药颗粒剂。
粒度范围:能通过5号筛的细粉+不能通过1号筛的粗粉不得过15%。
1、特点:①量小,方便。
②色香味佳。
③适于工业生产,质量稳定。
④包衣--防潮、缓释、肠溶。
⑤缺点:具吸湿性;颗粒松散,细粉较多。
2、分类:按溶解性能和状态分:可溶颗粒(水溶、酒溶),混悬颗粒,泡腾颗粒。
水溶颗粒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饮片提取→纯化→加辅料→制(软材)颗粒→干燥→整粒→质检→包装。
1.饮片的提取:煎煮法。
含挥发油:双提法(水蒸气蒸馏法+煎煮法)。
2.提取液的纯化: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或联用。
3.辅料:糖粉、糊精。
芳香挥发性药物采用β-环糊精包合的作用:使液体药物粉末化、增加油性药物的溶解度以及颗粒剂的稳定性。
4.制(软材)颗粒:挤出制粒2大考点:①软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过软--湿度大, 过黏--黏性大,加高浓度乙醇、迅速过筛。
太干--黏性不足,加黏合剂。
②辅料用量:清膏:糖粉:糊精=1:3:1。
辅料总用量:清膏≤5倍;干膏≤2倍。
口诀:软材干湿黏度好。
手捏成团轻触散。
清膏糖粉糊精比。
131是要牢记(一生一世要牢记)。
辅料总量5和2。
清膏料多干膏少。
5.干燥:干燥温度:60~80℃、逐渐上升。
干燥设备:沸腾干燥床、烘箱、烘房。
干燥程度:制备过程中含水量≤2.0%(注意区别于颗粒剂的含水量6.0%)。
6.整粒:挥发性成分的加入:在整粒后。
①溶于适量乙醇,雾化喷洒于干燥的颗粒上,密闭放置,闷吸均匀。
②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混入。
酒溶颗粒剂的制备:制备流程同水溶颗粒剂。
1.提取: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法。
2.溶剂:60%左右的乙醇(以欲制药酒的含醇量为准)。
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混悬颗粒剂:含药材细粉,用水冲后不能全部溶解,成混悬性液体。
粉碎过六号筛:含热敏性成分,含挥发性成分,淀粉较多,贵重细料药,干燥温度<60℃。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概述含义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量赋形剂或与部分药材细粉混匀,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剂型。
习称冲剂,冲服剂。
凡单剂量颗粒压制成块状的习称块形冲剂。
特点冲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味道可口、体积小,服用、贮藏及运输均较方便,深受患者欢迎。
但颗粒剂易吸潮,必须注意包装和保存,含有多量糖,成本也较高。
概述[分类]颗粒剂一般按其溶解性能、形状进行分类。
按溶解性能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及泡腾颗粒剂。
可溶性颗粒剂绝大多数为水溶性颗粒剂,如感冒退热颗粒剂、板蓝根颗粒剂等。
有些颗粒剂辅料单用蔗糖粉的水溶性颗粒称“干糖浆”。
另外,还有酒溶性颗粒剂,如养血愈风酒冲剂,每包颗粒剂加一定量饮用酒,溶解后即成药酒。
混悬性颗粒剂,如橘红颗粒剂、复脉颗粒剂等,加开水成混悬状,服用。
泡腾颗粒剂,如山楂泡腾冲剂,其组成中除一般辅料外,还含有枸橼酸或酒石酸与适量的碳酸氢钠,遇水时产生二氧化碳气泡。
按成品形状可分为颗粒状、块状冲剂,以前者应用最多。
后者是将干燥的颗粒加润滑剂后,经压块机压制成一定重量的块状物,如刺五加颗粒剂。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见本节质量检查项。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 第八章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及膜剂
三、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物料
粉碎 过筛 混合
制软材
制粒
干燥
整粒
质量检查
分剂量
颗粒剂
湿法制粒
制软材(捏合):药物+辅料
润湿剂 粘合剂
软材 制湿颗粒:通过筛网挤出制粒 湿颗粒干燥: 整粒:
一步制粒法:流化(沸腾)制粒,流 化制粒可在一台机器内完成混合、制 粒、干燥,因此称为 一步制粒法。
外观
水分
硬胶囊内容物<9.0% 装量差异 崩解度与溶出度
第五节 滴丸剂
一、定义: 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 基质加热溶化混匀后,滴入不相 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 成的小丸状制剂。
二、特点:
1、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2、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 受热时间短,可增加其稳定性。 3、容纳液态药物量大,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 4、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吸收迅速、生物利 用度高。
三、滴丸剂常用基质 -不等温溶胶和凝较的互变形
水溶性基质
PEG类(PEG6000,PEG4000) 肥皂类(硬脂酸钠) 甘油明胶等。 脂溶性基质 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 植物油、虫蜡等
四、常用冷却液 1、水性冷却液:水、不同浓度的乙
醇等。 2、油性冷却液:液体石蜡、植物油、 二甲基硅油和其混合物等。
五、制备工艺
膜剂的一般处方组成: 主药 成膜材料(PVA等) 增塑剂(甘油、山梨醇等) 表面活性剂(Tween80) 填充剂(CaCO3、SiO2、淀粉等) 着色剂(色素、TiO2) 脱膜剂(液体石蜡)
制备方法:
1、匀浆制膜法-----PVA
中药药剂学第十章颗粒剂习题
第十章、颗粒剂学习要点:1掌握颗粒剂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熟悉各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3了解颗粒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A型题]1.在挤出法制粒中制备软材很关键,其判断方法为()A手捏成团,重按即散B手捏成团,轻按即散C手捏成团,重按不散D手捏成团,轻按不散E手捏成团,按之不散注解:制软材是挤出法制粒中最关键的一步,判断标准为“手捏成团,轻按即散”或“握之成团、轻压即散”。
2.糖粉与糊精是颗粒剂制备中常用的辅料,其与稠膏比例一般为()A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2B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3C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1D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2E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13.颗粒剂制备中若软材过粘而形成团块不易通过筛网,可采取()措施解决A加药材细粉B加适量高浓度的乙醇C加适量粘合剂D加大投料量E拧紧过筛用筛网注解:软材过软时可酌加加药材细粉;软材太干而粘性不足可加适量粘合剂;软材过粘必须降低粘度,而加高浓度的乙醇可以起到分散的作用,而加大投料量及拧紧过筛用筛网对解决该问题没有帮助。
4.一般()制粒方法多用于无糖型及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A挤出制粒法B快速搅拌制粒C流化喷雾制粒D干法制粒E包衣锅滚转制粒5.酒溶性颗粒剂一般以()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剂A 40%B 50%C 60%D 70%E 80%6.混悬性颗粒剂的药料处理原则错误的是()A热敏性成分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B糖粘性成分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C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宜粉碎成细粉D贵重细料药宜粉碎成细粉E含淀粉较多的药物宜粉碎成细粉注解:混悬性颗粒剂药料处理时,一般性药材以水为溶剂,煎煮提取,而有些药材需要粉碎成粉。
一般含热敏性成分、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及淀粉较多的药物、贵重细料药宜粉碎成细粉。
7.泡腾性颗粒剂的泡腾物料为A酒石酸与碳酸钠B枸橼酸与碳酸钠C枸橼酸与碳酸氢钠D酒石酸与碳酸氢钠E A+C注解:泡腾性颗粒剂的泡腾物料为有机酸(酒石酸、枸橼酸)与弱碱(碳酸钠、碳酸氢钠)。
中药药剂学课件PPT第15章颗粒剂
第三节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粘合剂 或润湿剂
主药 辅料 质 量 检 查
粉 碎
过 筛
混 合
制 粒
干 燥
整 粒
包 衣
分 剂 量
颗粒剂
粉碎
三维混合
制粒机
1.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 一、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 水溶性颗粒剂加水后应能完全溶解呈澄清 溶液,无焦屑等杂质。其制备工艺流程为:
辅料
提取
精制
制粒
干燥
药物 遇水,产生 CO2 有机酸或弱碱 药液呈泡腾状态 中和反应
注意:酸或碱分别制粒
38
泡腾性颗粒剂制备的基本步骤
药 物 稠 膏 或 干 膏 细 粉
酸性颗粒
干燥
混合--整粒—包装
+
碱性颗粒
干燥
例:阿胶泡腾颗粒剂
39
5.块状冲剂的制备 模压法 机压法 复方罗布麻颗粒剂
中药提取物 药材原粉 + 辅料(糖粉) 包装
1 湿法制粒 湿法制粒 将药物稠膏和干膏细粉加入 适宜湿润剂(不同浓度乙醇)制成软材, 挤压过筛制成颗粒的方法(挤出转动制 粒等);
(1) 挤出制粒 药粉加入黏合 剂制成软材后,用强制挤压的 方式使其通过具有一定孔径和 筛网或孔板而制粒的方法
(2) 高速搅拌制粒
药粉、辅料、黏合 剂加入容器内,因 高速旋转的切割刀 与搅拌浆的作用, 完成混合并制成颗 粒剂的方法 特点 快 密闭,无污染 均匀,流动性好
特点
药物不经湿和热 缩短工时 保证均一性 提高稳定性和溶散性 辅料用量不超2倍
22
制粒常用辅料
1
2
3
填充剂
润湿剂
粘合剂
制粒常用辅料——填充剂
2015中药药剂学重点 2
中药制剂与剂型1.概念中药药剂学:研究的内容:配制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2.剂型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根据药品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研究制剂制备工艺和理论的科学,称为制剂学。
第一节中药制剂的剂型分类与选择一、中药制剂的原料制备中药制剂的原料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总提取物、有效部位、有效成分)。
1.中药材来源于动物、矿物、植物,经过简单加工或未经加工而取得药用部位的生药材。
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城乡集贸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
2.中药饮片该定义强调了中药饮片作为药品的法定地位。
3.中药提取物凡是经过一定的提取方式从植物、动物、矿物中制得的用于制剂生产的挥发油、油脂、浸膏、流浸膏、干浸膏、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等均为提取物。
有效部位:是指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一类或数类成分组成的提取物,其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应占提取物的50%以上三、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根据疾病防治需要起效快慢:静脉注射>吸入给药>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或舌下给药>口服液体制剂>口服固体制剂>皮肤给药。
急症患者: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水溶性基质)等速效剂型慢性病患者:丸剂、片剂、膏药及长效缓释制剂皮肤疾患:软膏剂、涂膜剂、洗剂、搽剂腔道病变:栓剂、灌肠剂(二)、根据药物性质有效成分易为胃肠道破坏,或不被胃肠道吸收,或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或因肝脏首过效应易失效者——不宜设计为口服剂型(多选题)。
活性成分间易产生沉淀等配伍变化的组方,含水中不溶、难溶或不稳定成分的药物——不宜设计制成注射剂、口服液等水性液体制剂。
(三)、根据“用、产、带、运、贮”五方便的要求方便服用、有利生产、适于携带、便于运输、利于贮藏。
第二节中药制剂卫生与稳定性一、制剂卫生(一)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1.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及表示无菌的制剂和原辅料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
2015年执业药师药剂学颗粒剂概念
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89号华天新城长城阁5楼第1页共1页颗粒剂概念颗粒剂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若粒径在105-500微米范围内,又称为细粒剂。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片剂优点一、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二、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小;三、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及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包衣加以保护,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四、服用、携带、运输等较方便;五、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容易达到。
药物透皮吸收途径与条件药物透皮吸收是包括药物的释放、穿透和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
是指敷贴在皮肤上的药物,通过汗腺通道,角质层转运与表皮深层转运而被吸收的过程,称之为透皮吸收,古人早有“皮肤隔而毛窍通”的精辟论述。
清代名医徐洄溪说“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也说明了中药外用可经皮肤吸收,达到调畅气血,平和阴阳,疏通脏腑的作用。
透皮吸收是药物通过皮肤吸收作用而达到用药与治病目的,无疑先要从皮肤生理结构谈起。
皮肤是由很多层组织构成,主要分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其中在真皮下脂肪组织的毛囊脂腺、汗腺均开口在表皮。
表皮最外层是角质层,由致密的角质化无生命细胞层层叠叠给皮肤造就一道天然屏障。
药物透皮吸收要经过如下的三条途径才可到达病灶;毛囊;完整的角质层和汗腺。
当药物穿过表皮最外层细胞或角质层细胞之间进入皮内时,角质层对药物穿透屏障起限速作用,药物一旦通过角质层扩散速度就会增强。
中药药剂学课件(北京中医药大学) 9-颗粒剂
第十章颗粒剂第一节概述一、颗粒剂(granula)的含义与特点含义:药材提取物制粒或 + 适宜辅料干燥颗粒状剂型药材细粉特点:剂量缩小,易携带、运输,服用方便,味甜适口;需密闭包装,否则易潮解。
分类水溶性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块状冲剂制粒(granulation )----将粉末、块状物、溶液、熔融液等状态的物料,制成具有一定形态和大小的颗粒的操作。
二、制粒1、制粒的目的(1)改善物料的流动性:使粒子具有良好流动性,在药物的包装、充填等方面易实现自动化、连续化、定量化。
(2)防止由于粒度、密度的差异而引起的成分离析现象:有利于各种成分的均匀混合。
(3)防止操作过程的粉尘飞扬及粘壁。
(4)调整堆密度,改善溶解性能。
(5)使压片过程中压力能够均匀传递。
2.制粒方法挤出(转动)制粒高速搅拌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喷雾干燥制粒干法制粒(滚压法重压法)l)湿法制粒在原料粉末中加入粘合液,靠粘合液的架桥或粘结作用使粉末聚结一起;或将药物稠膏和干膏细粉加入适宜湿润剂制成软材,挤压过筛制成颗粒的方法(挤出转动制粒等);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喷射成雾状,在热风中迅速干燥而得球形颗粒(流化喷雾制粒)。
2)干法制粒不加入任何液体,先将粉末压缩成大片或薄片,然后粉碎成所需大小的颗粒。
制粒方法简介1.湿法制粒1)湿法制粒机理湿法制粒过程中,首先是在粉粒表面与液体产生粉粒间粘着力,粉粒间存在的液体量与存在状态对制成颗粒的强度有影响。
当将液体加入到粉粒层时,液体首先进入到粉粒部分空隙,与液体接触的粉粒相互粘结、结聚成颗粒。
液体在粉粒间存在的状态:(1)悬摆状( pendular state ) 液体量较小时,形成悬摆状(图A), 空气成连续相,液体成分散相,粉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来源于架桥液体的气-液界面张力。
(2)索带状( funicular state ) 适当增加液体量时,液体成连续相,空气成分散相,呈索带状(图 B) ,颗粒的凝聚强度取决于悬摆架桥液的界面张力和毛细管引力。
药剂学第二章 散剂和颗粒剂
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一、粉体学简介(一)粉体学的概念粉体学(mlcromeritics)是研究固体粒子集合体(称为粉体)的表面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等内容的应用科学。
粉体的各方面性质在固体制剂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二)粉体的性质1.粉体的粒子大小、粒度分布和粒径的测定方法(1)粉体的粒子大小和粒度分布①定方向径:即在显微镜下按同一方向测得的粒子径。
②等价径:即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
③体积等价径:即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球体的直径,可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得。
④有效径:即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因此又称Stocks径。
⑤筛分径:即用筛分法测得的直径,一般用粗细筛孔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来表示。
粉体的大小不可能均匀一致,而是存在着粒度分布的问题,分布不均会导致制剂的分剂量不准、可压性变化以及粒子密度变化等问题。
因此,研究粒度分布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用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体粒子群中的百分比。
练习题配伍选择题A.定方向径B.等价径C.体积等价径D.有效径E.筛分径1.粉体粒子的外接圆的直径称为[答疑编号501242020101]『正确答案』B2.根据沉降公式(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称为[答疑编号501242020102]『正确答案』D(2)粉体粒径的测定方法①显微镜法:显微镜法是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像测得粒径的方法。
光学显微镜可以测定0.5~100μm级粒径。
测定时应注意避免粒子间的重叠,以免产生测定的误差,同时测定的粒子的数目应该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需测定200~500个粒子。
②库尔特记数法:库尔特记数法是在测定管中装入电解质溶液,将粒子群混悬在电解质溶液中,测定管壁上有一细孔,孔电极间有一定电压,当粒子通过细孔时,由于电阻发生改变使电流变化并记录于记录器上,最后可将电信号换算成粒径。
可以用该方法求得粒度分布。
本法可以用于测定混悬剂、乳剂、脂质体、粉末药物等的粒径分布。
2021年中药药剂学复习题精编(简答题、计算题、课本各章问答题)
中药药剂学复习题一、简答题1.简述中药药剂学的任务(1)继承和整理中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为发展中药药剂奠定基础;(2)充分吸收和应用现代药剂学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加速实现中药剂型现代化;(3)加强中药药剂学基本理论的研究,是加快中药药剂学“从经验开发向现代科学技术开发”过渡的重要研究内容;(4)积极寻找药剂新辅料,以适应中药药剂某些特点的需要。
2.简述水提醇沉法的操作要点操作要点是:(1)浓缩:最好采用减压低温;(2分)(2)加醇的方式:分次醇沉或以梯度递增方式逐步提高乙醇浓度,且应慢加快搅;(3)冷藏与处理:加乙醇时药液温度不能太高,含醇药液应慢慢降至室温(2分),静置藏后,先虹吸上清液,下层稠液再慢慢抽滤。
(1分)3.简述热原的含义及其基本性质热原: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2分)基本性质:水溶性(1分);耐热性(1分);滤过性(1分);不挥发性(1分);其他性质,如被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氧化等(1分)。
4.简述在片剂制备过程中,压片前常需要先制成颗粒的目的(1)增加物料的流动性(2)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以减少药片的松裂(3)避免粉末分层(4)避免细粉飞扬5.简述增溶的原理及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溶。
(1分)增溶原理: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其疏水部分会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胶束,被增溶的物质以不同方式与胶束相结合。
(2分)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1)增加难溶性成分的溶解度;(2)用于中药提取的辅助剂。
6.简述注射剂的特点优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2)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药物;(3)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4)可使药物发挥定位定向的局部作用。
缺点:(1)质量要求高,制备过程需要特定的条件与设备,生产费用较大,价格较高;(2)使用不便,注射时疼痛;(3)一旦注入机体,其对机体的作用难以逆转,若使用不当易发生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含义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量赋形剂或与部分药材细粉混匀,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剂型。
习称冲剂,冲服剂。
凡单剂量颗粒压制成块状的习称块形冲剂。
特点冲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用时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味道可口、体积小,服用、贮藏及运输均较方便,深受患者欢迎。
但颗粒剂易吸潮,必须注意包装和保存,含有多量糖,成本也较高。
概述[分类]颗粒剂一般按其溶解性能、形状进行分类。
按溶解性能可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性颗粒剂及泡腾颗粒剂。
可溶性颗粒剂绝大多数为水溶性颗粒剂,如感冒退热颗粒剂、板蓝根颗粒剂等。
有些颗粒剂辅料单用蔗糖粉的水溶性颗粒称“干糖浆”。
另外,还有酒溶性颗粒剂,如养血愈风酒冲剂,每包颗粒剂加一定量饮用酒,溶解后即成药酒。
混悬性颗粒剂,如橘红颗粒剂、复脉颗粒剂等,加开水成混悬状,服用。
泡腾颗粒剂,如山楂泡腾冲剂,其组成中除一般辅料外,还含有枸橼酸或酒石酸与适量的碳酸氢钠,遇水时产生二氧化碳气泡。
按成品形状可分为颗粒状、块状冲剂,以前者应用最多。
后者是将干燥的颗粒加润滑剂后,经压块机压制成一定重量的块状物,如刺五加颗粒剂。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见本节质量检查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