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选修课论文(河工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总结
第一章、微观经济学导论
一、经济学:研究经济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问题的科学。
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效率。
1、稀缺
●稀缺即有限,即相对于人类社会无穷的欲望而言,生产
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自然资源),资本,企业家才能
2、效率:是指最有效的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又称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
三、经济社会的四个基本问题
1、生产什么物品和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4、谁做出经济决策、以什么程序做出决策?
四、经济制度
1、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的一种经济。
2、计划经济(指令经济):是以计划调节作为主要资源配置手段的一种经济。
所有的社会都既带有市场成分又带有指令成分,是一种混合经济(一种经济为主,一种经济为辅)。
五、生产可能性边界
1、定义: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
2、假设前提:
①资源总量既定②充分就业③生产技术不变④生产两种产品
3、生产可能性边界图像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生产可能线以外的任何一点,表示现有技术条件不可能实现的产量组合。
微观经济分析框架图
由此图论述微观经济学如下:
第二章、供求理论与市场均衡
一、需求
1、需求是购买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2、需求的影响因素:①该商品的价格②消费者收入③相关商品价格④消费者的偏好⑤价格预期
3、需求曲线:表明需求规律的曲线
4、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5、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二、供给
1、供给是供给欲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
2、供给的影响因素:①商品的价格②生产的技术水平③生产的成本④相关商品的价格⑤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3、供给函数
4、供给法则: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供给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5、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生产量的增加,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动:某种商品价格以外的因素(成本、技术)发生变化,导致供给量变化,形成整个供给曲线的位置移动。三、均衡理论
1、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双方在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
是一个价格自发决定的过程。
2、供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供给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
3、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价格政策
①支持价格(最低价格):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②限制价格(最高价格):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须品价格的上涨而规定的该产品的最高价格。
第三章、弹性理论
1、弹性反映的是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的敏感程度(敏感性)。
2、弹性系数:表示弹性的大小。
=因变量变动的比率/自变量变动的比率
3、弹性分类:
①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的变化率/价格的变化率
大于1说明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小于1说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等于1说明需求是单位弹性的。
②供给的价格弹性=供给量的变化率/价格的变化率
大于1说明供给是富有弹性的,小于1说明供给是缺乏弹性的,等于1说明供给是单位弹性的。
③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变化率/收入的变化率
为正说明这种商品是正常商品,为负说明说明是低档商品。
④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其他的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系数为正说明两种商品为替代品,系数为负说明为互补品。
第四章、消费者理论
1、两种方法分析:
①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②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边际效用递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特定商品或服务,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即效用的增量不断递减。
3、理性的消费者会选择一个可以承受的商品组合点,使支出的各种商品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以使其效用最大化。
4、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第五章、生产理论
1、交易成本﹥组织成本→企业规模扩大→组织成本增加;
交易成本﹤组织成本→企业规模缩小→组织成本减少;
交易成本=组织成本→企业规模不变→企业与市场的边界确定。
2
3、第一产业 (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 (流通和服务业)
4、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5、生产函数:表明在技术可行的范围内企业最有效的状态。
Q = f(L、K)
6、生产理论分析中的两个时期
在短期内,某些投入要素是变动的,但至有一种投入要素是固定不变的。
在长期内,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变动的。
7、总产量TP:投入一定量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AP: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MP: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8、产量曲线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而后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以后,再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