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博士说中药|《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痈疽疔种,一切无名肿毒”,究竟是何方神圣?
疔毒痈疽、淋巴管炎(红线)民间偏方秘方
疔毒痈疽、淋巴管炎(红线)民间偏方秘方【临床特点】1.疔疮是中医外科病名。
大多发于颜面及四肢末梢,形小根深,其状如钉故名。
轻症:初起顶部大多有脓头一点,四周坚硬,或痛,或痒,常伴有寒热、头晕、口干、大便干结、小便发黄等,重症:本病发展迅速,如见疮顶忽然黑陷,没有脓汁,四周皮肤发紫,全身发高热,干呕心烦,口干,水喝得很多,大便秘结或肚子泻,乱说乱动,或不知人事,呼吸困难,舌苔干黄或干黑,脉多数实,则为“疔毒走黄”(败血症),最为危急,应及早治疗。
2.痈比疮疽更大,呈红色,生在肌肉深部,疮口一片,还有2~3个脓头,流脓,疼痛,多发寒热。
成脓穿溃后,流出奶黄色浓稠的脓液,有的有血液混杂流出。
3.疽疮口有洞,流水。
4.手指感染(指疔、蛇头疔)常见的有化脓性指头炎和甲沟炎,中医称为“指疔”、“蛇头疔”。
多因手指受创伤后细菌感染而造成,疔毒内攻易引起全身高热、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严重的可有神志不清,引起败血症,叫“疔毒走黄”。
5.化脓性指头炎手指末端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时可如鸡啄样跳痛,并有发热。
最后变软,呈青灰色。
6.甲沟炎开始时仅指甲一侧轻度红、肿、热痛,如处理不当,可绕指甲根部皮下蔓延,甚至延及对侧和指甲下,形成甲下脓肿。
7.淋巴管炎(红线)常发生在四肢。
当四肢发生疖子、虫咬或其他急性炎症时,在病变或咬伤部位的上方皮肤出现发红的线条,很快向上延伸。
有的人“红线”发硬,触摸时很痛。
这条“红线”就是发炎的淋巴管。
如果病变在下肢、腹股沟(大腿与腹部之间)的淋巴管,常会肿痛。
如果病变在上肢,腋部淋巴结也常会肿痛。
此外,还有全身怕冷、体温升高、头痛等。
患淋巴管炎时,不可挤压、按摩“红线”,免得疾病扩散。
【治疗】1.疔毒(1)雄黄、大黄、巴豆(去壳、心、皮)或巴豆霜各生用10克,共合一处捣如泥,以飞面(或面粉)陈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重者35丸,轻者21丸于热水送下。
体弱者慎用。
(2)香油、滷水各30克共装玻璃瓶内,摇荡匀和即成,用时将瓶振荡再下再用,倒出后用炭火化开,另用铜钱1个,扣在疮上,使疮头正在钱孔露出,然后用秫秸捻结实,沾药向钱孔肉疮头上点2或3次。
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的中药
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的中药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医药对此类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
下面将就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的中药进行介绍。
首先,对于痈肿疮毒的治疗,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连翘、板蓝根、生地黄等。
这些中药通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抗菌止痛等功效,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红肿,加速疮口愈合。
例如,黄连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的作用,适用于湿热毒疮、脓肿疖癣等病症。
黄芩入药可清热解毒,宣肺泻火,用于急性痈肿蜂窝组织炎等病症。
连翘则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作用,可用于痈疽、疖肿等疾病的治疗。
板蓝根常用于感冒风热、急性扁桃体炎等急性炎症,对痈肿疮毒也有一定的疗效。
生地黄能清热解毒、凉血祛风,对于痈疽肿毒、疮疖疔肿等皮肤病也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其次,对于瘰疬痰核的治疗,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当归、白术等。
这些中药通常具有益气补血、祛瘀消肿、调理气血等功效,对于纾解瘰疬痰核有着显著的疗效。
例如,人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渴、补血安神的作用,对于瘰疬痰核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疾病愈合。
黄芪入药能益气固表,对于瘰疬痰核有着良好的调理作用。
当归能养血活血,对于瘰疬痰核有着明显的疗效。
白术能健脾胃、止泻渗湿、固脱止汗、解郁定志,可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等疾病。
除了以上介绍的中药之外,中医药还注重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症状特点和病情轻重来选用不同的中药,因人而异,术业有专攻。
另外,中医药在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的同时,还会配合外治法,如煎煮药物浸泡、敷洗刮痧、热敷、贴敷等,以加快疾病愈合。
在应用中药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的过程中,对于患者来说也需要注意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理。
一方面,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多喝水以帮助排毒。
另一方面,避免受风受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疾病康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药治疗痈肿疮毒、瘰疬痰核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有些患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西医药治疗、手术治疗等。
本草纲目中的中医典故草药的奇妙功效
本草纲目中的中医典故草药的奇妙功效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著作,被誉为中医药的百科全书。
其中所记载的草药不仅有详细的药材描述和用途,还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典故。
这些典故通过草药的奇妙功效,传达出了中医草药治疗疾病的智慧和经验。
下面将以几种常见的草药为例,探讨其中的中医典故和其奇妙功效。
1.川芎:活血化瘀的利器川芎是一味常见的中药,它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经常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各种症状,如痛经、跌打损伤等。
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川芎在古代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
传说中有一位名叫姜婆婆的老中医,她年轻时曾因身患重病而被人遗弃,但她凭借川芎的奇妙功效,最终自愈并成为了一位世界级的名医。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出了川芎的强大功效,也体现了中医草药治疗疾病的卓越疗效。
2.黄芩:清热解毒的金牌草药黄芩是一种中草药,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和抗炎作用。
在本草纲目中,黄芩还有一个典故。
传说在古代,一位名叫张仲景的草药医师,因心系民众健康而经常四处行医。
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中毒的患者,病情十分严重。
经过他的精心治疗,最终使用了黄芩这味奇药,使得患者康复了。
这个故事象征着黄芩的神奇功效,并表达了中医医师对人类健康的无私奉献精神。
3.当归:养血补血的至宝当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被誉为女性的补血佳品。
在本草纲目中,当归有一个典故与一位传奇中医关联在一起。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时中的中医,他因掌握了当归的奇妙功效,而赢得了无数患者的敬仰和信赖。
李时中不仅擅长治疗各种妇产科疾病,还精通用当归调理养颜。
他将当归作为一种重要药材,广泛应用于女性的养颜护肤中。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当归的养血功效,也体现了中医草药在美容养颜上的独到见解。
4.枸杞:滋补肝肾的圣草枸杞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的功效。
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时中的中医,他因在治疗肝肾疾病方面的出色表现而被誉为中医界的泰斗。
李时中经常用枸杞来治疗肝肾不足所引起的疾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疔痈方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疔痈方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所有的药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项和适用人群后,才可以进行服用。
对于中药方剂疔痈方来说也是一样,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山甲(
所有的药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项和适用人群后,才可以进行服用。
对于中药方剂疔痈方来说也是一样,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山甲(蛤粉炒)12g,全蜈蚣 2.2g,皂刺12g,乳香9g,没药9g,天花粉18g,知母18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理气、活血化瘀,拔毒祛腐,以通络而消肿。
主脑疽,乳痈,多发性疔肿。
【用法用量】按:本方方名,《古今名方》引作“疔痈汤”。
【注意】妊娠禁用。
【临床应用】多发性疖病:某男,35岁。
患多发性疔病,数月不愈,项部此发彼起,3-4天即有新者兴,而原发者仍未稍艾,以至项部包括将愈及新出者不下7-8处,干痂、脓血、肿块挤满全项,头部仰俯不便,旋转更难,灼热疼痛,夜不成寐。
曾用多种疗法,效果不着。
脉弦数,舌苔微黄,全身不适。
因思久病入络,应以疏通经络,清热解毒为主。
此方(皂刺用6g)治疗。
服药一剂,全夜熟睡,几无痛感,头部活动自如。
原方稍事加减,连服十余剂而愈。
【摘录】《临证录》
看了上文对于疔痈方的介绍,我们对于疔痈方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生活常识分享。
本草纲目药材名字
本草纲目药材名字
《本草纲目》是古代著名的药物学书籍,被称为中医世界的百科全书。
其中记载了大量的草药名字,有些草药在现代中医学中仍有着重要的
地位。
接下来,我将介绍其中一些草药的名称及其主要功能。
1. 人参
人参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草药,被称为药王之王。
它具有壮阳
补气、益精血、健脾开胃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疲劳乏力、神经衰弱、
贫血等症状。
2. 五味子
五味子是一种常用草药,具有收敛止泻、涩肠固精、开胃化痰等功能。
在现代中医学中,五味子常被用于治疗腹泻、遗精、便秘等症状。
3. 当归
当归是一种女人最喜欢的中草药之一,具有调经止痛、滋补血液、美
容养颜等作用。
在现代中医学中,当归被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病、贫血、月经不调等症状。
4. 熟地黄
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益精填髓等作用。
在现
代中医学中,熟地黄被广泛用于治疗肾虚、失眠、腰膝酸软等症状。
5. 金樱子
金樱子是一种用于治疗痰喘咳嗽的中药材,具有止咳化痰、平喘开窍
等作用。
在现代中医学中,金樱子被广泛用于治疗哮喘、咳嗽等症状。
以上是《本草纲目》中的一些常用草药名字及其主要功能。
这些草药
在现代中医学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方案中。
但是在使用这些草药时,请务必咨询医生的意见,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本草纲目全文
本草纲目全文引言《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巨著之一,由明代李时中编撰而成。
该书于16世纪中叶出版,共收录草木矿物等物质共1892种,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药用价值、制备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
《本草纲目》对于研究中医药学、了解古代医药知识及药物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你提供《本草纲目》的全文概述,并为你呈现该经典文献的部分内容。
《本草纲目》全文概述《本草纲目》总分16卷,内容详实,涵盖了众多药物的描述和使用方法,并结合了作者自己的实践经验。
下面是《本草纲目》的章节目录:•第一卷:疏顿、才储、杂砂、川杂、品味、禁忌•第二卷:禽下载、草木下载、树木下载、五谷下载、菜果下载•第三卷:山药类、菌藻类、百草类、草编、海草编、诊法•第四卷:金属类、石类、骨角类、茸毛类、石城类、草编•第五卷:禽饮、草饮、木饮、谷饮、菜果饮•第六卷:补益类、热寒类、风湿类、瘀血类、癃闭类•第七卷:五官类、口齿类、耳鼻类、齿龈类、五孩类•第八卷:禽药类、草药类、木药类、菜果药类、谷药类•第九卷:药用禽鸟类、药用草木类、药用树木类、药用菜果类、药用谷类•第十卷:辟恶类、毒草类、驱虫类、解毒类、解暑类•第十一卷:上品类、中品类、下品类、安命类、福人类•第十二卷:湿热类、湿毒类、痰湿类、暖阳类、温阳类•第十三卷:行血类、散风类、消食类、化痰类、泻下类•第十四卷:补营类、扶正类、养荣类、止痛类、安抚类•第十五卷:健忘类、化斑类、埋伏类、控蛊类、镇痛类•第十六卷:禁药类、庶药类、难治类、杂编类、营养类本草纲目示例内容下面是《本草纲目》中有关草木类的一段示例内容:【草木类】茵陈:苦味寒,无毒。
主消痰,除湿,破积,补中。
治胸满咳逆,痰迷心胸引鼻不得卧;小便反多,身体浮肿,腰腿疼痛;内风兼膏血不着。
率水服之。
茈神:苦味寒,无毒。
主肝风,头风耳聋,腋痂癣疥。
治面目疮痈疡、耳聋、漏病;身面黑色,吐涎水,即疗。
蓍:苦味寒,无毒。
主咳逆上气,消渴,止泄。
《明医堂跟诊日记》——以毒攻毒,肿瘤妙药话“马钱”
《明医堂跟诊日记》——以毒攻毒,肿瘤妙药话“马钱”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以毒攻毒话“马钱”南方医科大学梁燕婷上中药课的时候,中药老师就提到过马钱子是一味好药,但现在临床会用的并不多见。
《中药大辞典》记载,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是马前树干燥成熟的种子,始记载于《本草纲目》,曰:“番木鳖生回回国,今西土卭州诸处皆有之。
”也就是说,该药是西域的舶来货。
马钱子苦,寒。
有大毒;具有通络、强筋、散结、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
“马钱子、马钱子,马前吃了马后死”,是中医界里常说的俗语。
误服、过服或炮制不得法,则中毒,轻者肌肉抽搐,咽下困难,全身不安,重者呼吸麻痹而死亡。
以其有剧毒,向为医家所畏用。
其实,只要炮制恰当,运用得当,可起重病,疗沉疴。
在读《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时候,我发现张锡纯是擅长用马钱子的大家。
他认识到马钱子用途有二:一是开通经络、透达关节,治疗中风痿痹,用汤药送制马钱子二分(约0.8克);二是健胃。
国医大师朱良春朱老亦擅长用马钱子,配金狗脊、瓦楞子等药,治疗胃癌;配鹿角片、露蜂房等药,制成龙马起废丹,治疗外伤性截瘫;配紫河车、血竭等药,制成健脑散,治疗脑震荡后遗症;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曾用制马钱子,加露蜂房、全蝎等药,治疗乳腺癌和胃癌,疗效显著。
在肿瘤科耳熟能详的平消片,也是常用的抗肿瘤中成药,其组成有制马钱子、枳壳、仙鹤草等,可以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
在明医堂学习的时候,我发现李保平老师也擅长用制马钱子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曾有一位肺部恶性占位病人前来复诊。
因肿瘤已经侵犯了纵隔,只能暂行姑息性手术,也就是说,切除部分肿瘤,姑且缓解症状。
尽管已经做完手术,但是胸痛、胸闷、咳嗽等症状依旧让患者非常难受。
家属对老师说,只要他不“痛死”就行了。
老师开的其中一个处方是仙方岐黄散,其中主要成分含有制马前子、壁虎、三七和八厘麻等。
现在,他精神好转,能吃得下东西,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患者服药前后状态差别明显,之前脸色不自然,颧骨处有阵阵红晕,亦即是“虚阳上泛”,而现在面色正常,只是稍有萎黄。
本草纲目中医典故解读草木之王与药物功效
本草纲目中医典故解读草木之王与药物功效草木天然的馈赠是中医药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草纲目作为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系统地总结记录了大量草木植物的功效与特点。
其中,不乏被誉为草木之王的植物,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通过解读本草纲目中的医典故事,深入探究这些草木之王的功效,使读者对中药的应用与草木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人参:滋补圣药人参,被誉为是草木之王中的上品,其药用价值远非寻常。
本草纲目中记录着一个有关人参的传奇故事。
相传,明代医学家杨继洲在研究人参药性时,将人参种在半亩田地,几年之后,这片土地竟然因为人参生长得扎根且茂盛,土壤也逐渐改善了。
这个故事传播开来,成为我们了解人参的来源之一。
人参主要生长在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恶劣环境中,因此具有强烈的生命力。
中医药学认为人参具有滋补气血、强健元气的功效。
在治疗疲劳羸弱、气虚心悸等症状方面,人参被视为无可替代的珍贵中草药。
二、麻黄:通窍圣药本草纲目中记录了麻黄的药用特性,表明其在中医药学中的重要性。
麻黄主要生长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具有扩张支气管、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
关于麻黄的传奇故事也被记录在本草纲目中。
相传,春秋时期的著名医师扁鹊曾在山中看到一只病重的猛兽。
它不断地嗅闻一种叫做麻黄的植物,神奇地康复了。
于是,扁鹊将麻黄应用到了医学中,并发现了麻黄的奇特功效。
这个故事成为后来使用麻黄治病的根据。
三、当归:川科圣药当归被誉为女性的之王,也是中医药中备受推崇的草木之一。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当归的故事和实践经验。
相传,明代的一位医生发现一位女红颜常服食当归,容颜终年如花,便向她请教了关于当归的用法。
这个故事反映了当归对女性美貌的保护作用,也体现了当归在中医药中的地位。
当归被广泛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如痛经、月经不调以及更年期综合症等。
当归还有活血化瘀的特性,可用于治疗创伤、瘀血等病症。
主要用于热毒疮痈的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
主要用于热毒疮痈的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本草纲目》)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
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5~8月采取全草。
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气微,味微苦而稍黏,以色黄绿、整齐、无杂质者为佳。
生用或鲜用。
【历史】紫花地丁首载于《千金要方》,称其为“紫花地丁草”。
其异名有“箭头草”(《救荒本草》)、“独行虎”(《本草纲目》)、地丁草(《本草再新》)、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以其治疗疔疮肿毒。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其“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明确记载了紫花地丁的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作用。
《滇南本草》言其“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多毒症”,其中“破血”之说,较《本草纲目》之功用主治有所增新。
《岭南采药录》较以往本草所载不同之处在于,认为紫花地丁可“作泻药及吐药”。
近代《上海常用中草药》言其:“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
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疔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
”主治疾病有所扩展。
《中草药手册》载:“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淋巴结核,黄疸,肾炎,膀胱炎,关节肿痛,便血,鼻出血,眼结膜炎,前列腺炎。
”从主治疾病体现了紫花地丁除了能清热解毒之外,又具有清热凉血和清热利湿的作用,较前之本草有了较大的发展。
【性能】苦、辛,寒。
主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应用】一、痈肿疮毒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
《本草正义》誉其为“痈肿疔毒通用之药”,历来为治痈肿疮毒之要药,尤善治疔疮。
紫花地丁善治疮痈疔疮,本草收载用法众多。
如《本草纲目》引孙天仁集效方,以紫花地丁草,以白面和成,盐醋浸一宿,贴之,治痈疽发背、无名诸肿;并引录《卫生易简方》,以紫花地丁根,日干,以罐盛,烧烟对疮熏之,出黄水,治一切恶疮;或以去粗皮紫花地丁根,同白蒺藜为末,以油和涂,治瘰疬疔疮,发背诸肿。
胡博士说中药|山豆根:含一片就让李时珍解除咽痛的一味药
胡博士说中药|山豆根:含一片就让李时珍解除咽痛的一味药山豆根,又名苦豆根、南豆根、广豆根。
清热解毒药之一,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证。
据记载,山豆根产于广南的像小槐树,高一尺左右,石鼠啃食其根,所以岭南人捕鼠,取出肠胃晒干,解毒清热非常有效。
《本草纲目》记之:“含之咽汁,解咽喉肿毒,极妙。
”关于这个功效,据传说,李时珍还亲自体会了一下这山豆根的妙用呢!李时珍与山豆根的传说传说,李时珍为了撰写《本草纲目》,亲自到各地区的高山密林里采药试药。
当他来到广西的时候,水土不服,加上天气炎热,他得病了,咽喉不适,不能言语,但他依然继续上山采药。
这天,他来到了山上,看到了一棵似槐非槐的小树,想记录下来,又怕搞错。
恰巧,有一采药的药农经过,李时珍因为不能言语,心急如焚,便用手势乱比划。
药农见他不能言语,于是笑着摘下一株植物,连根拔起,将根洗净,切下一片,让李时珍含着,一盏茶的功夫,药到病除,咽喉感觉轻松,也能言语了。
他马上向药农请教,药农说,这药,曼妙如豆,八月采根用之,当地人都叫它“山豆根”,能治疗喉痛、喉痈、喉痹、牙龈肿痛等等。
于是,李时珍把它的用法、功效、形状都详细记录下来,写进了《本草纲目》里。
山豆根的来源和作用产地:分布我国南部。
主产广西。
性味:苦,寒,有毒。
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用法用量:煎服,3-6g。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1.本品有毒,过量服用易引起呕吐、腹泻、胸闷、心悸等副作用,故用量不宜过大。
2.脾胃虚寒者慎用。
山豆根的服用《本草纲目》:“解诸药毒,止痛,消疮肿毒,发热咳嗽,治人及马急黄,杀小虫。
”因此,山豆根可以治疗:1 咽喉肿痛。
功善清肺火,解热毒,利咽消肿,为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
凡热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者均可用之。
2 牙龈肿痛。
本品苦寒,入胃经,清胃火,故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均可应用。
3 湿热黄疸。
版权说明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热解毒药之蒲公英
《中药学》学习笔记:清热解毒药之蒲公英《新修本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 、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Kitag. 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鲜用或生用。
【性味归经】苦,甘,寒。
归肝、胃经。
【功效与应用】《本草新编》: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借世人不知用之。
阳明之火,每至燎原,用白虎汤以泻火,未免太伤胃气。
盖胃中之火盛,由于胃中土衰也,泻火而土愈衰矣。
故用白虎汤以泻胃火,乃一时之极宜,而不可恃之为经久也。
蒲公英亦泻胃火之药,但其气甚平,既能泻火,又不损土,可以长服久服而无碍。
凡系阳明之火起者,俱可大剂服之,火退而胃气自生。
但其泻火之力甚微,必须多用,一两,少亦五、六钱,始可散邪辅正耳。
或问,蒲公英泻火,止泻阳明之火,不识各经之火,亦可尽消之乎?曰,火之最烈者,无过阳明之焰,阳明之火降,而各经余火无不尽消。
蒲公英虽非各经之药,而各经之火,见蒲公英而尽伏,即谓蒲公英能消各经之火,亦无不可也。
或问,蒲公英与金银花,同是消痈化疡之物,二物毕竟孰胜?夫蒲公英止入阳明、太阴二经,而金银花则无经不入,蒲公英不可与金银花同于功用也。
然金银花得蒲公英而其功更大。
1.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热毒痈肿疮疡及内痈等证。
本品苦以泄降,甘以解毒,寒能清热兼散滞气,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
治痈肿疔毒,常配伍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如五味消毒饮。
治乳痈,可单用,鲜品内服或捣敷,也可与全瓜蒌、金银花等药同用。
若配鱼腥草、芦根、冬瓜仁,可用于肺痈咳吐脓痰,胸痛等证。
配赤芍、牡丹皮、大黄等,可用于肠痈热毒壅盛之证。
与板兰根、玄参等配伍,还可用于咽喉肿痛。
鲜品外敷,可用治毒蛇咬伤。
2.利湿通淋,用于湿热黄疸及小便淋沥涩痛,前者多与茵陈、栀子等配伍,后者多和白茅根、金钱草等同用。
蒲公英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在过去一般仅用于乳痈、疮肿。
近年来本品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发现它除了有良好的清热解毒作用之外,尚有利尿、缓泻的功效。
治疗一切疔疮痈疽无名肿毒等未破溃者
治疗一切疔疮痈疽无名肿毒等未破溃者。
-此乃江西上高县锦江镇株桥村王桂芳老人所传,他治无名肿毒远近有名,从不收人钱财,好-了买条烟,或是几瓶酒给他就满足了。
人心肠特别好。
-老人经常来我这里配药,但从不到我这里配齐,他只看中我的蜈蚣和银朱,因为别的地方的-蜈蚣很小,我这里的好大,银朱是毒药,药店不卖给他,有一年他得带状庖症,余留神经痛好几个月不好-,我跟他治好以后,他有一天突然来找我:陈医师,说句老实话,这个方子我是受人之托不能轻易告诉别-人,但是我现在老了,儿子他们又不肯学,留着进黄土也实在化不来,我也没有精力去跟人配方了,我现-在告诉你算了,我在你这里配了几次药,我想你也知道个大概了,再说这个药别的地方也配不到,干脆告-诉你,也感谢你帮我治好了病,你得了这个方以后,我也不图你什么,以后我们两老婆子到你这里看病,-你不挣我的钱就好了,当然本钱一定要收。
-听到这里我真的喜出望外,当即满口答应。
据老人讲此方来自一老妇,靠此方养活一家入-,远近疔疽痈毒都找她拿药,并说这个妇女心事不好,开始蜈蚣放足量,待疮快要好了则减少蜈蚣,以延-长病程,得人钱财。
-说了这么多,无非要朋友们不要轻易认为这是个普通的方,看后就丢到九霄云外!!有时-候我们看到有用的东西,如果不马上行动去配药试药,很可能就丢一旁。
过久就忘了。
如果这样大家辛苦-发上来的经验有什么用,不是枉费工夫!-请大家记住如果你拥有这个方以后就再也不要切开排脓了,因为它会箍毒,透顶,自己排-脓!-方如下:大蜈蚣6只,全虫4克,上二梅4克,银朱3克,生肌拔毒散一瓶,樟脑4克,研末-醋调外敷。
我一般在鱼石酯膏上洒一点以上药粉即可。
注:上二梅是上好的冰片-。
生肌拔毒散象皮:象皮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皮。
取象皮浸泡约3天,洗净,稍闷,晒至八成干,再沾水一次,至内外湿度一致,切成厚约之毫米的薄片,晒干。
象皮用于生肌,敛疮。
止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溃疡久不收口之症。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中药佳方〗《神验疔毒丸》痈毒、疖肿皆获奇效
〖中药佳方〗《神验疔毒丸》痈毒、疖肿皆获奇效【中药佳方】《神验疔毒丸》痈毒、疖肿皆获奇效神验疔毒丸,用之于一切痈毒、疖肿,皆获奇效。
热疖痈毒皆由火毒内盛而致,火毒郁结于皮肤肌肉,致血热肉腐,疮痈肿毒引起化脓之症状。
乃属于疮疡疾病之范围,基本表现为红、肿、热、痛,易成溃疡,且易成脓。
《内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
而《内经》又有所说,俱言因荣气逆而作也,遍看诸疮疡论中,多言火热相搏,热化为脓者。
此疾多营逆则血郁,气郁则热聚为脓,故为痈肿。
此因热胜则阳气内郁,故浮肿暴作,荣气亦逆于肉里,聚为痈脓之肿。
吾收藏先贤一方,原名为原名疔疮丸,或名神验疔毒丸、疔疮走黄丸。
余常用之,百发百中。
推而用之于一切痈毒、疖肿,皆获奇效。
余以其治疗之效既彰,而治痈之效,由余经验而得,乃改以今名——痈疔百效丸。
疔疮丸原为清代医家卢成琰氏方,陈修园医书中亦予附载。
【配方】:巴豆(去皮膜)10g、明雄黄10g、生大黄10g。
【用法】:各研细末,再共研极细末,加飞罗面,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轻者每服四五丸,重者每服七八丸。
如极重或疔疮走黄者,可服十至十一二丸,用白开水送下。
【功能】:一切疔疮;湿痰流注,梅疮初起。
【疗效】:务使患者得三五次之大泻,症乃可愈。
体虚,俟泻二三次后,与以冷开水或稀薄粥以饮之,泻可立止。
每泻一次,则痛苦与肿势必减轻一次。
即已走黄者,亦可救治,真为疔疮之特效方。
【评论】:罗华昌医生评,吾赞成只要对疾病康复有益方,皆可学习用之参考之。
此上方对一切有痈毒、疖肿者,?可作一中医爱好者有益之参考,有此类疾病患者,不建议完全照方照药使用,应根据具体症状找有经验临床中医辨证用药,加减使用,切勿自行用药而备误导!?。
介绍一下本草纲目
介绍一下本草纲目哎,你知道吗?说到《本草纲目》,那可真是一本了不起的宝贝书啊!这书啊,就像是咱们中药界的一本百科全书,里面啥都有,啥都讲,简直就是咱们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你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连互联网都还不知道是啥玩意的年代,李时珍老先生愣是凭着一双脚、一双手,还有那颗对医学无比热爱的心,走遍了大江南北,搜集了各种奇花异草、珍稀药材,然后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编成了这本《本草纲目》。
这得多大的毅力,多深的学问啊!翻开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里面不仅有咱们常见的金银花、菊花这些清热解毒的好帮手,还有那些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神秘莫测的灵芝、人参,它们可都是传说中的仙草,能治病救人,延年益寿呢!而且啊,每种药材都配上了详细的图画,让人一看就明白,这可比现在的说明书还要直观易懂。
最让我佩服的是,李时珍老先生不仅记录了药材的样子、生长的地方,还详细写了它们能治什么病,怎么用才最有效。
比如说,咱们平时感冒了,喝点姜汤发发汗,这方法就是从《本草纲目》里学来的。
还有啊,如果不小心被蛇咬了,书里还教你怎么用草药来解毒呢!这简直就是一本家庭必备的小药箱啊!而且啊,这本书的语言也特别接地气,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都是用咱们老百姓能听懂的话来说的。
比如说,他形容一种药材“味辛性温”,咱们一听就知道这药吃了可能会有点辣,但是能暖身子。
这样的描述方式,让咱们这些门外汉也能轻松上手,学会怎么用药。
更有趣的是啊,《本草纲目》里还有一些关于药材的趣闻轶事呢!比如说啊,有一种药材叫“何首乌”,传说吃了它能让人头发变黑,返老还童。
虽然这有点夸张了哈,但是也能看出咱们老祖宗对药材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总之啊,《本草纲目》这本书啊,就是咱们中药文化的瑰宝。
它不仅教会了我们怎么认识药材、怎么用药治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咱们老祖宗那种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每次翻开这本书啊,我都觉得像是在跟一位智慧的老中医对话一样,心里头那个暖啊、那个敬佩啊!真是没法用言语来形容啊!。
本草纲目折耳根的记载
本草纲目折耳根的记载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草药学著作,由明朝医学家李时珍所著。
在《本草纲目》中,折耳根被归类于草本植物类别,并被描述为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药材。
折耳根的性味归经被认为是苦、寒,归肺、胃经。
据记载,折耳根在药用上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痈肿疮毒、水肿等症状。
折耳根的用法用量为鲜品可捣汁饮服,干品可研粉或煎汤服用。
此外,折耳根也常用于中药复方中,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以增强药效或调节药性。
从药用角度来看,折耳根在中医药理论中被认为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药用时应遵医嘱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
除了药用价值外,折耳根在植物学和生态学上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对其生长习性、生态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一植物资源。
总的来说,折耳根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在《本草纲目》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其药用价值和研究意义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和了解。
每日学一味中药丨《本草纲目》藏的一朵花
每日学一味中药丨《本草纲目》藏的一朵花
《本草纲目》:“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癖、杨梅诸恶疮。
散热解毒。
”
大部分人们了解金银花,只知道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但并不知道金银花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加工后,会使金银花的药效完全挥发出来,最常见的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清热解毒。
金银花的主要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
1、痈肿疔疮:清热解毒,散痈消肿
2、外感风热,温病初起,金银花善于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
3、热毒血痢:金银花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效用。
4、尚可用治咽喉肿痛、小儿热疮及痱子。
相关搭配:
①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身热头痛,咽痛口渴,常与连翘、薄荷、牛蒡子等同用——银翘散(《温病条辨》)。
②治痈疮初起,红肿热痛者,可单用本品煎服,并用药渣外敷患处,亦可与皂角刺、穿山甲、白芷配伍——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
③治暑温,发热烦渴,头痛无汗,与香薷、厚朴、连翘同用——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注意事项:金银花副作用包括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加重痛经等;忌脾胃虚寒及疮疡属阴者服用。
李时珍:“三七能治一切血病”!-《本草纲目》,看完惊到你!
李时珍:“三七能治一切血病”!-《本草纲目》,看完惊到你!“三七,金不换,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
又云:凡杖仆伤损,瘀血淋漓者,随机嚼烂,罨之即止;清肿者,即消散。
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
产后服,亦良。
大抵此药气味温,甘微苦,乃阳时,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与血竭相似。
”——《本草纲目》止血的原理是要收缩部分血管,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血,增进血小板集合,以缩短凝血时光,克制纤维蛋白溶酶溶解,施展止血效应。
而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素和槲皮素就具有止血的功效。
在生活中,常见的出血症有以下几个:鼻出血有专家试验:三七粉治疗鼻出血100例。
证明:温开水服用三七粉3g,每天2次,连用7d。
总有效率为94%,治愈率为89%。
说明三七粉有显著的止血功效。
胃出血三七粉对胃出血的治疗原理主要运用了三七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既可排除淤血,还可以对引起胃出血的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具有根本性的治疗作用。
眼前房出血外伤性房前出血是眼外伤的一种常见病。
临床上单用三七片口服治疗外伤性房前出血,发现三七的化瘀功能促进了前房积血的溶解和吸收,服药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因此认为单用三七口服治疗是安全高效的,可作为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常规用药。
另外,打成粉服用吸收会更好。
消化道出血类疾病三七能缩短凝血时间,三七总皂苷稀释后低浓度对血管有收缩作用,高浓度有扩张作用,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缩短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
有报道采用白笈粉、三七粉联合服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
皮外伤出血外用时若有出血,可将三七粉撒于患处后,用绷带或白布包扎,有止血、消炎作用。
1、如皮肤擦伤同时肿痛者,将三七粉用香油调成糊状,敷于局部,外用白布包扎。
2、如果单纯肿胀、疼痛等,皮肤无损伤,可将三七粉用黄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用白布包扎。
3、损伤合并骨折及脱臼者,应在处理骨折脱臼后敷药,疗效颇佳。
习武之人常备此药,受益非浅。
本草纲目治肺癌的药方有什么
本草纲目治肺癌的药方有什么蟾蜍、俗称癞蛤蟆,浑身是宝,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珍贵药物。
根据历代本草、中国药典、中药炮制规范等典籍资料记载蟾蜍制品药效和国内众多医学家及民间临床经验,治疗顽固疾病,有与其它药物不可比拟的特殊疗效作用。
而蟾蜍体内所生之蛆蚘其罕见珍贵,民间历来有“癞蛤蟆生蛆就是宝”的说法,所说的宝是指它所具有的药物,药理作用极其神奇,它能治疗古代期间很多难以治愈的疾病。
其实,早在300多年的以前明朝的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对于蟾蜍蛆虫独特的药用价值,神奇的疗效就曾有过详细明确的记载四十二卷1301页。
蟾蜍蛆虫主要含有蟾酥、几丁质、天然凝集素、多种氨基酸、蛋白质、sod、矿物质等,能够治疗多种顽疾。
但自然界中天然生蛆者为数千万分之一,可遇而不可求。
因此,癞蛤蟆所生之蛆,自古至今一直为医家求索难得之中药珍品。
更由于近代以来,人类和动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断地被破坏致使人们很难采集到天然的蟾蜍蛆虫,根本不能满足日常临床需要,由于没有批量的蟾蜍蛆虫,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把它的药用价值也就淡忘了。
目前,国内外医药市场对蟾蜍及其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如何获得具有高生物活性的蟾蜍制品一直是一个不可克服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通过中国研究人员的反复探索和实践,活蟾蜍体内自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蛆,这可以有效地将蟾蜍的药用活性成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蟾蜍蛆,最终获得高纯度的蟾蜍蛆,广泛使用药用成分,保留蟾蜍的所有药用活性成分。
近年来日本、韩国、西欧及美国医药专家加大对蟾蜍药理成份的研究力度,用于攻克属于全球性的各类疾病,因为它的药理作用能兴奋呼吸中枢、强心利尿、抗衰感染、并能镇痛、麻醉、促进溃疡创口愈合,对升高白血球、抗放射线、抗癌、促进男女性机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均具有显著的疗效。
确切地说,对治疗各种癌症、疮漏、乙肝、肝硬化腹水及艾滋病等配入各种相关之对症方药中,即可药到病除,效果惊人的神奇。
根据最新临床实验证明,服用以蟾蜍蛆虫为主配伍的纯中药制剂一疗程,对治疗肝硬化腹水及各种水肿有效率100%,治愈率高达98%.适应症:肝硬化腹水、肺气水及各种水肿、大三阳、小三阳,对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白血病、骨髓炎、骨结核有特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博士说中药|《本草纲目》说它能治“痈疽疔种,一切无名
肿毒”,究竟是何方神圣?
野菊花,又名苦薏,“薏乃莲子之心,此物味苦似之,故与之同名。
”
野菊花味苦、辛、微寒,是清热解毒药之一。
能清热解毒,用于痈疽疔疖,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外洗也用治湿疹、湿疮、风疹痒痛等。
野菊花的医案《本草纲目》收录:痈疽疔种,一切无名肿毒
1、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热服取汗,以渣傅之则愈。
《孙氏集效方》
2、用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握,共捣,入酒一碗,绞汁服,以渣傅之,取汗即愈。
或六月六日采苍耳叶,九月九日采野菊花,为末,每酒三钱,亦可。
《卫生简易方》
天泡湿疮:
野菊花根,枣木,煎汤洗之。
——《医学集成》
瘰疬未破:
野菊花捣烂,煎酒服,以渣傅之自消,不消亦自破也。
——《瑞竹堂经验方》
野菊花的来源和作用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