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失智老人护理项目设计和管理系统经验
美国失智老人护理设计管理经验解析
美国失智老人护理设计管理经验解析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智老人护理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问题。
美
国在失智老人护理设计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以下将对其进行解析。
首先,美国的失智老人护理设计注重个性化照顾。
由于失智症患者的
病情和照顾需求各不相同,照顾计划应根据每位患者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
美国的护理机构通常采用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和患者及其家人的交流,了
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喜好、利益和能力,以便提供适合他们的护理和环境。
再次,美国的失智老人护理设计追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
在护理机构
的建筑设计中,通常会考虑到患者的安全需求,如非滑动地板、坡道、紧
急呼叫设备等。
此外,护理机构还会提供舒适的环境,如户外花园、温馨
的客厅和卧室,以提供患者舒适的居住体验。
最后,美国的失智老人护理设计注重员工培训与管理。
失智老人的照
顾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护理机构通常会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提
高他们对失智症的理解和护理技术。
同时,护理机构也会实行科学的人员
配置和管理,以确保每位患者都能获得适当的照顾,并减少员工的工作压力。
总之,美国在失智老人护理设计管理方面注重个性化照顾、社交互动、安全与舒适环境以及员工培训与管理。
这些经验值得借鉴,以提供更好的
失智老人护理服务。
美国的老年护理职业标准
美国的老年护理职业标准附录一美国的老年护理职业标准1.老年护理服务的组织所有的老年护理服务必须是有计划、有组织且是由护理人员执行管理。
执行者必须具有学士以上学历且有老年护理及老年长期照料或急性救护机构的工作经验。
2.理论护理人员参与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护理人员以理论的研究及测试作为临床的基础,用理论指导有效的老年护理活动。
3.收集资料老年人的健康状态必须定期、完整、详尽、正确且有系统的评估。
在健康评估中所获得的资料可以和健康照护的成员分享,包括老年人和其家属。
4.护理诊断护理人员使用健康评估资料以决定其护理诊断。
5.护理计划及持续护理护理人员与老年人和适当人选共同制订护理计划。
计划包括共同的目标、优先顺序、护理方式以及评价方法,以满足老年人治疗性、预防性、恢复性和康复性需求。
护理计划可协助老年人达到及维持最高程度的健康、安宁、生活质量和平静的死亡,并帮助老年人得到持续的照顾,即使老年人转到不同环境也能获得继续照顾,且在必要时修改。
6.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依据护理计划的指引提供护理措施,以恢复老年人的功能性能力并且预防并发症和残疾的发生。
护理措施源自护理诊断且以老年护理理论为基础。
7.评价护理人员持续的评价老年人和家属对护理措施的反应,已决定目标完成的进度,并根据评价结果修正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
8.医疗团队合作护理人员与健康保健小组成员合作,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给予老年人照顾服务。
小组成员定期开会以评价对老年人及家属护理计划的有效性,并依需要的改变调整护理计划。
9.研究护理人员参与研究设计以发展有组织的老年人护理知识宣传,并在临床运用。
10.伦理护理人员依据“护理人员守则”作为伦理抉择的指标。
11.专业成长护理人员不仅对护理专业的发展负有责任,而且应该对健康保健人员的专业成长作出贡献。
失智老人护理服务方案设计
失智老人护理服务方案设计失智老人护理服务方案设计一、概述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失智老人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为了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设计一套失智老人护理服务方案,旨在提高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服务内容1. 日常生活照料:包括饮食、起居、卫生等方面的照料。
提供饮食合理搭配的膳食,根据老人的口味和健康状况进行定制。
帮助老人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2. 心理支持:为失智老人提供情感上的陪伴和支持。
与老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抱怨,缓解他们的焦虑和恐惧。
通过游戏、音乐、社交活动等方式提供心理激励,增强老人的自信心。
3. 认知训练:为了延缓失智老人的认知能力下降,提供认知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益智游戏、记忆训练等方式激发老人的大脑活力,保持大脑的健康状态。
同时,提供心理咨询和教育,帮助老人和家属了解失智症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4. 康复护理:为失智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手段改善老人的运动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独立性。
同时,提供药物管理、疼痛管理等服务,确保老人的身体健康。
三、服务流程1. 了解需求:与失智老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2. 护理服务执行:按照制定的护理计划,为老人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支持、认知训练、康复护理等。
3. 定期评估:定期对失智老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服务质量。
4. 家庭支持:提供家属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失智老人的行为和需求变化,提供必要的护理技能培训。
四、服务人员培训1. 护理技能培训:培训护理人员的日常生活照料技能,包括饮食搭配、个人卫生、康复护理等。
2. 心理支持培训:培训护理人员与失智老人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
国外老年护理经验
国外老年护理经验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对老年人的护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老年护理涉及生活质量和综合性护理,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涉及许多方面。
因此,政府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可能会在护理实践上有所不同。
考虑到国外的政府和社会背景,以及其他多种因素,本文以美国为例,介绍了老年护理的实践经验。
首先,美国政府对老年护理领域的关注和投资是积极的。
政府提供了丰富的护理资源,如护理险、医疗补贴和老年津贴。
另外,这种政府投资使得护老机构的发展得到了鼓励和支持,提高了老年护理的服务水平。
美国护老服务包括24小时家庭和非家庭护理、入住护理机构护理、老人社区护理、远程护理和支持服务等等。
护理实践让老年人拥有更好的质量生活,他们可以在安全、协作、家庭支持和有限资金的基础上实现这一目标。
此外,美国的护理服务也专注于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护理机构会鼓励老人参与活动,比如访问朋友、参加社交活动和其他类似的活动。
此外,他们还会发展新的社会联系,如与当地护理机构的联系和获得友谊等。
最后,美国护老服务也注意到老年人的自我护理和自治能力的重要性。
护理机构会鼓励老年人通过亲自参与、探索自我照顾的选择、管理疾病和治疗的综合选择,以及积极参与其他活动,如宗教活动、志愿服务和教育研习,来增强自我照顾和自治能力。
以上就是美国老年护理的实践经验。
在美国,护理投资和资源丰富,护理服务体系完善,注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也重视老年人自我护理和自治能力的开发。
未来,会有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以改善老年人护理服务,确保他们能得到良好的护理,拥有幸福的生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长期照护养老服务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美国威斯康星州长期照护改革的经验和启示陈乙南*摘要:威斯康星州长期照护改革的核心就是家庭照护,实现“就地养老”。
老年和残疾资源中心为老人提供赡养服务的便捷入口;照护管理组织提供以参加者为中心的服务,让老人有充分自主选择照护服务的权利;重新设计的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目标成果的切实实现。
该州的改革经验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威斯康星州;长期照护;改革;启示一、引言居家和社区服务(HCBS)是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实行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制度。
它源于在官方和民间形成的“就地养老”的广泛共识,让老人在家里或社区就能得到便利的健康护理和生活照顾。
同时也是出于降低医疗补助成本,减轻财政压力的考虑。
从那时起,社会保障法开始赋予各州HCBS服务医疗补助的豁免权(Medicaid Waiver),免除对HCBS服务在获得联邦医疗补助上的限制,让有机构(养老院、医院等)护理资格的人同样有权利选择参加居家和社区照护并获得医疗补助。
各州政府开始从各方面鼓励开展HCBS服务,并开始限制机构照护的开支和床位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了居家养老。
二、威斯康星州的长期照护改革威斯康星州在老年人长期照护方面一直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
该州目前实行的居家和社区赡养的布局是近三十年来不懈探索改进的结果。
该州早在1981年就开始试行长期照护的社区自由选择项目(COP),帮助老年人继续生活在家庭和社区,参加者可以自主选择赡养的方式和独立的服务提供商。
该项目由州一般财政提供资助,覆盖所有需要长期照护的老人。
到了80年代中期,该州获得了HCBS服务医疗补助的豁免权。
但仍同时实行COP这个州财政支持的项目至今,赡养那些HCBS豁免权补助未能覆盖到的老年人群。
1994年该州又进一步开始发展威斯康星合伙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参加者的选择权利,包括选择初级护理的医生和照顾起居的社工,并进一步把护理重心由养老院和社区设施向家庭转移,同时通过按人支付的方式整合了该州的四个社区服务机构的*作者简介:陈乙南(1965- ),男,江苏南通人,英语语言学硕士,上海商学院教师,邮件地址:********************。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经验及启示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国际经验及启示目录一、内容概括 (2)二、国际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概述 (2)三、国际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4)3.1 发达国家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6)3.2 发展中国家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7)四、国际经验对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启示 (8)4.1 规划层面的启示 (9)4.2 服务层面的启示 (11)4.3 人员层面的启示 (12)4.4 资金层面的启示 (13)五、具体案例研究 (14)5.1 案例一 (16)5.2 案例二 (17)六、完善我国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建议 (18)6.1 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 (20)6.2 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和服务质量监管 (21)6.3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22)6.4 加大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 (24)七、结论与展望 (25)7.1 总结与反思国际经验在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与贡献257.2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27)一、内容概括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国际经验,并从中提炼出对我国的启示。
文章首先概述了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带来的挑战,特别是在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方面的需求急剧增加。
文章详细分析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在构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服务模式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这些国家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机制、综合性的服务提供网络以及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计划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文章也指出了国际经验对中国在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启示意义,如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多元化筹资、借鉴先进服务模式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等。
文章总结了国际经验对中国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借鉴意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考,以期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美国残疾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及其启示
美国残疾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及其启示摘要: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他们生活状况的好坏,福利的高低往往可以反映一国的社会发展水平。
残疾人长期护理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美国是发展长期护理最早的国家,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残疾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介绍和研究,希望对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残疾人;长期护理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2长期护理(Long-Term Care,LTC)是一种针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慢性身、心疾病患者提供广泛服务的护理模式。
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残疾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由于部分老年人因某些疾病也会导致精神的神志不清或身体的行动不便,因此本文的残疾人也将这一部分老年人包括在内。
本文试通过对美国的残疾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的介绍和研究,提出对中国残疾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些启示。
一、立法规范与责任机构(一)美国关于残疾人的法案。
美国目前仍然没有针对残疾人长期护理制度的专门法律,然而针对残疾人的不同现状和要求,在法律上分别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和保障。
下面,本人将从时间的先后顺序对美国残疾人相关的法案进行简要介绍。
192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国家康复法》,扩大了职业康复覆盖的范围,不再专门针对退伍军人而是包括所有的残疾人,都有资格获得职业康复,这是美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所有残疾人权益的法律。
①最具深远影响和奠基作用的是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提出了面向因残障、无法工作者提供收入保障的美国老年社会保障残障保险。
1965年,通过《社会保障修正案》,建立老年人、残障健康保险制度。
1956年,美国制定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保险法》,内容包括: 65 岁以下的投保工人、残疾时间达一年以上的丧偶人员、50-59 岁的残疾离异妇女以及投保个人的残疾子女。
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残疾人康复法》,明确联邦康复服务署为法定主管机关,地方政府设立职业康复机构以执行康复计划,中央给予80%经费补助。
浅论美国老人护理建筑的设计理论与原则
浅论美国老人护理建筑的设计理论与原则
美国老人护理建筑的设计理论及原则在当代建筑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老人护理
是一项复杂的服务,需要考虑的方面非常多,针对不同的老人设定的目标不尽相同,因此
老年护理设施设计原则非常重要,它既要满足老人的个人需求,又要为老人提供充分安全、舒适的环境。
首先,把握老人需求是实现老年护理设施设计的基础。
老人护理设施要尊重老人的特
定需求,特别是老年人身体及心智上脆弱的特点,用自己设计的建筑物来满足老年人的需要。
例如,空间的设计要满足老年人的视觉、声音等因素,同时考虑他们的康复活动,建
议开间个性及安全的房间,让他们在护理建筑内尽可能地保持自由和舒适。
其次,建筑师必须充分考虑老年护理建筑中可能出现信息技术的应用。
老年护理中新
出现的技术,如家庭自动化监测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护理的服务质量,提高老人的
生活质量。
建筑师应当综合考虑信息技术及其安装设施的要求,为老年护理设施的设计、
安装及使用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
最后,老人护理建筑的设计应以安全为本。
护士,医护人员及居民的安全应被视为首
要考虑的因素,建筑师应当详细地考察室内外环境,针对不同情况来制定安全准则,制定
出有利于老人及照看他们的人员的安全措施。
综上所述,美国老人护理建筑的设计理论与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既可以满足老年人
的特定需求,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且要求要特别注意到安全要求。
正是由于这些重要的原则与理论,才让老人护理建筑能够精益求精,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美国长期照护机构评述及启示
美国长期照护机构评述及启示长期照护服务机构是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发展的基石,经过多年发展,美国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市场相对成熟,其长期照护将健康照顾和日常生活协助进行整合,为需求者提供医疗护理、社会服务和个人支持[1]。
美国长期照护服务机构的设置、监管等都为我国长期照护服务机构发展提供借鉴。
1 美国长期照护机构的主要类型1.1 持续照料的退休老年人社区持续照料的退休老年人社区(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ies,CCRC)是一种大型非营利性的老年人独立生活高级社区。
以社区为基础,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
不同于我国老年人到家庭所在社区进行医疗保健的社区养老模式,它是一种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住房、居民服务和健康照顾的机构[2]。
住宅类型包括普通住房、别墅、联排别墅等,入住老人只拥有租住权,不能通过购买获得房屋产权。
社区包含生活自理单元、生活协助单元、特殊护理单元三种功能区,实现了健康照顾、生活协助、康复服务甚至临终关怀的一站式服务。
1.2 护理院护理院是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3]。
其服务重点在于医疗保健,适用于需要每日不间断监管和医疗服务的老人。
护理院的房间通常为独立单间或者共享房间,由于入住老人对医疗护理的高度需求并且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所以只有介护区。
部分护理院有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特殊护理区。
1.3 辅助生活住宅辅助生活住宅设计的重点是为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便利。
运营者可以是营利性公司、非营利组织或政府。
辅助生活住宅中居住的老年人仅需要日常护理,其中,40%的居民需要至少三种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帮助,包括吃饭、如厕、洗澡等服务。
房间能容纳轮椅通行,各州的住宅设计都符合本地方的相关老年人法规。
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建设做法和建议
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建设做法和建议现在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让人担忧,尤其是失智症。
大家可能都知道,失智症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但它不仅仅是记性不好那么简单,症状还包括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困难、定向力丧失等等,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不小的困扰。
照顾这些老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你看,一个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脑袋也开始“不灵光”了,生活中从吃饭、穿衣到走路、洗澡,都需要别人帮忙。
特别是失智症的老人,他们往往忘记了自己在哪里,甚至连家人是谁都搞不清楚。
家属们本来是想好好照顾,但光是自己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就够大了。
咱们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真的不能马虎。
得给照护工作者做个“长效”的培训,光靠着爱心和责任心是不够的,得学学怎么和失智症患者沟通,怎么让他们感到安全舒适。
你想想,老人已经记不清自己家在哪里了,突然有个陌生人对他笑着说话,他能不害怕吗?所以,照护者的耐心和技巧必须到位,不能一开始就想着“哎呀,老了,反正啥也记不住”,那样只会让老人更加迷茫和不安。
不过,不光是照护者需要专业培训,社会环境也得适应这些老年人的需求。
比如,公共设施得多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走廊要宽敞些,楼梯要有扶手,门把手要设计得好,让老年人可以轻松开关。
老年人住的地方,也最好有专门的失智症护理区,墙壁上可以贴一些大字,提醒他们这里是家。
你说,这些小细节,不就是老年人能不能安享晚年的一大关键吗?再说了,家里的人也是照护体系的一部分。
其实啊,失智症的照护不仅是医生护士的事,更多时候是家人给老人带来温暖和支持。
可是,说实话,很多家人都觉得很头疼。
照顾一个失智症的老人,就像是每天跟“迷路的小猫”打交道。
明明是自家的老人,一天问三四遍“我是谁啊?这里是哪里?”家属会累得快崩溃了,心里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但失智症患者的记忆就像是漏水的水桶,倒进多少,流失多少,他们不是故意不记得的。
这样一想,心态一下子就能放松很多,至少少了一些抱怨,心里多了些理解。
失智老人护理区的设计理念分析
失智老人护理区的设计理念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失智症治疗环境的概念养老及老年护理已经成为全社会需要关心的问题,因此不能单靠某一方面(如机构养老)的孤军奋战即能达到理想效果,经过多方学习及社会调查,我们对于失智症的治疗环境提出这样的理念:以失智年长者为中心,辅以整个社会环境(如家族亲友)、养老机构的运行性环境(照顾理念)及物理性环境(也即空间构成)三位一体的整合性环境理念,其图形模式如下图1:图1 以失智年长者为中心,三位一体的整合性环境形塑理念另外,我们对失智症老人各阶段的病情发展情况及所需照护情况也做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以便更好的了解失智症老人的行为模式、照护需求以及重点:失智症行为与障碍大脑老化⑴50岁:记忆力衰退(钥匙、停车、姓名);⑵60岁:注意力变差(空间、感觉);⑶70岁:思考力障碍(抽象、语言;)⑷85岁:容易失智症。
主要障碍⑴记忆障碍——记忆丧失;⑵辨识障碍——时间、空间、人物;⑶认知障碍——失认、失语、失行(理解力、判断力衰退);⑷执行能力障碍、人际关系障碍。
行为障碍不安、幻觉、焦躁、徘徊、失禁、异食、长期卧床。
失智程度与照护量需求关系如下初期阶段(轻度、主要表现为健忘,持续时间约2-4年),在此阶段,失智老人照护需求量较低,并随着症状进一步加重,照护需求量也逐渐上升;中期阶段(中度,主要表现为行为及思想意识混乱,但仍有相当的日常活动能力,持续时间约2-8年),在此阶段,老人处于高度危险阶段,因此日常照护需求量为最高;末期阶段(重度,失智,会逐渐丧失基本生活能力,出现无法辨识家人、语言沟通障碍、进食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持续时间为1-3年),在此阶段,照护需求量相对中期阶段有所降低,直至老人离世。
失智者危险状况发生率统计如下跌倒:%;坠落:%;烫伤:%;碰撞:%;吞食杂物:%;中毒:%;溺水:%;其他:%。
过往经验中失智老人自理产品的设计逻辑
张艳河 ZHANG Y anhe 车奇鸿 CHE Qihong 田丹舟 TIAN Danzhou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510642 Guangzhou Guangdong)03摘要:为了增强失智老人自理能力,本研究从过往经验视角探讨了自理产品的设计逻辑。
失智老人在过往经验的帮助下先从产品形式中解构产品线索,然后根据过往经验的清晰度和相似性识别产品及其内容。
与此对应,自理产品的设计逻辑是以过往经验为基础、以线索为载体、以清晰度与相似度为核心的引导逻辑,包括熟悉引导、迁移引导、重复引导和易学引导四种子逻辑。
本研究根据此逻辑创作了失智老人音乐疗愈产品,该结果表明引导逻辑对自理产品设计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 过往经验;失智老人;自理产品;设计逻辑Abst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elf-care ability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design logic of self-care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st experience. With the help of past experience,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fi rst deconstruct the product clue from the product form, and then identify the product and its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clarity and similarity of past experience. Correspondingly, the design logic of self-care products is a guidance logic based on past experience, with clues as the carrier, and with clarity and similarity as the core, including four sub-logics: familiarity guidance, migration guidance, repetition guidance, and easy to learn guidance. Based on this logic, this research created a music therapy product for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which shows that the guiding logic has guiding value for self-care product design.Key words: past user experience ; elderly dementia ; self-care product ; design logic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2095-0705.2023.02.003收稿日期:2022-12-05*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8BG139)。
失智老人 智能化护理方案
失智老人智能化护理方案
1. 智能化监控系统:使用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对老人的活动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老人的行动、位置、睡眠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老人的异常行为或跌倒等危险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
2. 健康管理应用程序: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应用程序,帮助他们记录血压、血糖、体重等健康指标,并提供健康建议和提醒。
这些应用程序还可以与医生或护理人员共享数据,以便他们及时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
3. 智能药盒:使用智能药盒帮助老人按时服药。
药盒可以设置提醒时间,并且可以记录老人的服药情况,以便护理人员或家人监督。
4. 定位设备:为老人配备定位设备,如手环或吊坠,以便在老人走失时能够快速找到他们的位置。
5. 智能家居系统:利用智能家居系统,如智能灯光、智能窗帘等,为老人提供更加便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老人的需求自动调整,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6. 心理健康支持: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如通过语音助手播放音乐、故事或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以缓解老人的孤独和焦虑。
7.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智能化护理方案的效果,并根据老人的需求和状况进行调整。
美国开展老年人长期护理简介及启示
集 中消费者需 求 , 病人舒适 、 使 安全 的场所 , 为病人 提供住房 有的 A F 提供特殊服务 , LS 例如老年痴呆症患者 , A F 在 L S中一 个病人 可以租住 一个 房间或一个完整 的单元 ,每个单元有一
11 临终关一 H si ae亦称安 养院 因已有 诸多资讯 .. 4  ̄(opc cr) e 介绍 , 本文不再赘述。 1 家庭护理 ( o ae 许 多老人和 伤病者在家 中接受 . 2 H me cr) 员 上 门服务 , 司员工 承担护 理及康 复任 务 , 公 接受 病人 和家 的护理 时间 : 重危 临终 病人 可长 达 2 h护 理 , 的则是 每 日 4 有 短 时间 或一周几 次 的照顾 。家庭 探访 护士定 期上 门探视 病 人, 了解基 本情况 , 制定护理计 划 ; 完成病人 所需 的护 理技术 操作 , 如胰 岛素注 射 、 气管 切开 、 留置导尿 管 、 胃管 造 口护 理
cr a ) l 为居家 的病人提供服务 。 ae i ] ' d  ̄- j 1 . 技术护理部 门 .1 1 某些医院有技术护理单元 , 这些部门经 行政部门许可作 为长期护 理机构为病人提供全 面的或某些专 业 的技术服 务( 例如 “ 深切治疗 部 ”, ) 由注 册护 士给予 各种 注 的需求 和健 康问题作 出评 估 , 定护理计 划 , 实施护 理 、 制 并 监 测病情 变化 、 护理质量 , 导并 协同助理护士完成病人 的基础 指 护理。住在这里的病人病情稳定而非急性期 , 除接受医疗护理
理 则 是 由家 庭探 访 护 士 H m itnre和 家庭 护 理 员 (o e o e v i us) s Hm
以及伤 口、 褥疮 换药等( 但不包括静 脉输液)检查病人服 药情 , 况, 向病人及 家属作 相关疾 病 的卫生宣 教 , 以及检 查指导 助
国外养老院对认知症老人的有趣设计与管理方式
国外养老院对认知症老人的有趣设计与管理方式这家位于德国马格德堡的维塔纳斯失智老人护理中心,住着120多位认知症老人。
从硬件设计上,这家专业机构就充分考虑了人性化、个性化的需求。
比如养老院的墙纸都是用的暖色调,墙上挂的画都色彩明亮。
比如针对认知症老人健忘的特点,做非常精心的设计。
像其中一位老人最喜欢家里的一只小狗,他的门口就挂着一只绒毛玩具小狗,这样子老人每次回去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了。
为了给老人营造家的感觉,每一间房间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她们入住前,工作人员会去老人的家中测量房间,和老人一同决定带哪些家具来,这就意味着,养老院里家具、花草的布置都和老人自己家中可以很接近。
在整个养老院,老人们按照不同的照护方式被安排在不同的区域。
二楼,是专门运用“个人传记”心理治疗法来护理的区域,一共住着33位老人。
这种心理疗法由德国的埃文·伯姆教授提出,在他看来,认知症老人希望自己仍然是有用的,需要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自信。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为每一位老人建立独特的个人传记。
每位老人在入院时,院方都会通过与老人及其家属的沟通,获得老人的过往生活经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大量信息。
有了这些背景资料,护理人员就能制订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院方负责人介绍道:“比如有一位老太太,她过去是教德语和数学的。
她来我们这儿的时候总是吵着想回家,我们通过一定的方法了解到她的记忆停留在18岁的学习时期,就让她做数学题、听写等,然后她每天都会做这些,后来她呆在这里就感觉像在家里一样了。
”荷兰失智天堂村小镇就是位于里瓦斯的一个村,这里共有180名住户,其中近三分之一是认知症老人。
这里没有高墙护栏,整个环境被设计成完全开放的空间。
老人的家属随时可以造访,老人被送到这里时,养老院会专门安排一个多学科的专家组,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理疗师在内,一同与家属商议,制定护理计划。
护理人员每天会记录下老人的状况或出现的问题,每半年与家属沟通一次,不断更新护理计划。
浅谈失智症老人产品设计思路
浅谈失智症老人产品设计思路失智症,最常见为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
阿尔兹海默病(AD)尚无法治愈,设计研究主要致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失智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结合失智症患者的行为表现,总结了不同阶段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需求以及解决路径,接而梳理了相关的产品设计思路,以期为设计和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标签:失智症;需求;产品设计思路一、失智症失智症,又叫痴呆症。
失智症是影响记忆,思维,行为和情感的进行性脑综合症的统称。
其中最著名的形式是阿尔茨海默氏病(AD),俗称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氏病(AD)影响广泛,全球每3秒钟就将有1例痴呆患者产生[1]。
失智症主要影响老年人,患者面临渐进性的认知功能退化,直至完全痴呆。
绝大多数失智症是无法治愈的,但可以通过非药物治疗延缓病程发展。
二、患者的需求和解决路径失智症的病程发展大致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在早期阶段,患者短期记忆和学习能力减退,执行日常任务时变得缓慢。
患者早期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在中期阶段,患者短期记忆减退更加严重,他们会反复相同的言语和行为,难以执行计划性活动,在穿衣、洗澡等活动中需要寻求帮助,有时也会忘记曾经熟悉的人,总体呈部分自理的生活状态。
此阶段患者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变化,有些会选择隐瞒、逃避社交,所以慢慢变得孤僻和情绪化。
到了晚期阶段,老人基本无法自理,过去的记忆也逐渐丧失,认知能力严重下降,生理上也伴随诸多问题。
老人无法认知和使用工具,失语,沟通极度困难。
很多老人伴随着视力障碍、听觉障碍等,可能逐渐失去咀嚼和吞咽能力,膀胱功能损坏,最终在轮椅中度过余生。
根据失智症老人病症表现,可以看出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求,并分析得出解决路径:(1)早期和部分中期患者面临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产品应该在患者独立生活和延缓肢体和智力退化方面提供解决方案。
(2)中期患者拥有部分自理能力,更有可能产生焦虑、激越行为等精神行为症状,但其深层原因是孤独、生活受挫,导致情绪失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智症不是单纯的一种疾病,而是一组认知功能区全面或者持续减退的症候群,美国养老机构中大约60%的老人都患有认知障碍疾病,其中阿尔兹海默病是导致失智症最多的一个病因。
根据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美国有510万的65岁以上美国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到2030年将达到770万人,增长率达到50%。
而在中国,失智老人的数量超过了1000万人,但是能入住专门护理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占总数不到10%。
美国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专门针对失智老人的“特别护理单元(SCUs)”,也被称为痴呆症护理单元。
随着失智老人数量的增多以及市场对失智护理需求的多样化,这些“特别护理单元”不单单针对机构内的老人提供服务,也为轻度失智老人提供家庭咨询,照护支持及社区治疗等服务。
美国失智老人护理的三种方式独立式失智养老机构由于老人患病的特性,他们不大可能参与到较大规模的集体活动。
作为独立式护理机构可以提供活动的灵活度,也增加了护理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表1)失智护理和其他护理类型组合式的养老机构将失智老人安排在“介助”和“介护”护理单元中,组成一个组团或者形成一个片区。
这样在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更高效的配置资源,最大程度的保证老人的安全。
这样形式也称为“房中房”。
(表2)将失智护理直接融入到社区中有些养老机构认为应该把失智老人混合在大型社区中,为失智老人提供一些特殊的活动或者服务,在大型社区中失智老人能更加规律的生活并和其他老人减少差异。
功能区设计要点美国对失智老人以独立式失智养老机构和组合式养老机构为主要类型。
其护理机构在居住单元、公共服务区、花园和后勤办公服务区这四个功能区有以下设计要点需要注意:居住单元通常在护理失智老人的组团中,一般设计8至12床的居住单元,其中居住单元总数的10%至15%为双人间,主要提供给老年夫妇或者希望合住的老人使用。
在房间的空间尺度上,“小空间”是失智养老机构的一个特点,美国研究和运营机构认为:在“小空间”里,失智老人可以减少压力和焦虑,他们可以更加舒心的生活。
在平面布局上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内走廊把居住单元联系在一起,并和公共区域并置在组团内(图一);另一种形式是以餐厅和活动室等公共空间为中心,居住单元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平面布局。
(图二)图一:居住单元与公共区域连接在一起图二:居住单元以公共区域为中心展开居住单元的卧室和餐厨房间有以下要点需要注意:居住单元中的门可以做成分体门。
关上门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是敞开的状态,这样方便照护员在照护的过程中保持视线的通畅和快速定位护理老人。
(图三)安置装饰架,架子上可以放置个性化的艺术品增加个性化,另外可以安置挂钩方便挂置一些衣物。
一般安装在离地面1.8米的地方,位于墙上并可从走廊里看见。
(图三)设置靠窗口的座位,座位可以是内嵌式的,这样还具有收纳功能,也可以提供给拜访者交谈的地方,同样也可以增加房间的个性化。
(图三)厨房的使用程度会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大而减小。
在餐厨房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个集中式厨房和餐厅,因为这样可以鼓励失智老人通过感官的刺激找寻食物。
多个组团组合的机构中,食物可以在中央食堂供应,在每个组团内均设置餐厅,这样员工更容易照顾那些选择用餐时间和根据自己吃饭节奏选择的老人。
(图四)除了设置餐桌外,还可以设置一个大桌子,主要是开展一些烹饪课程或者在餐厅开展活动。
(图四)通过窗子的设计,可以使老人和室外景观有视线上的交流。
(图四)图三:居住单元的卧室图四:居住单元的餐厨厅公共服务区失智老人养老机构一般由3至5个组团组成,可容纳30至50位老人。
公共服务区是把各组团联系在起来的功能空间:图五:三个失智护理组团组成的独立式失智养老护理机构平面示意入口门厅的设计,以失智护理为主的养老机构的门厅不同于其他类型机构的设计。
因为由于患病的原因老人不适合经常来来往往的在门厅活动,设计时要把入口和老人活动的区域有所隔离。
门厅入口主要是为访问者,老人家人和工作人员设计的。
门厅的设计应该让人感到是受到欢迎的,安心和舒适的。
同时也要提供到行政区域的直接的访问通道。
(图五)多功能房设计,主要功能是用于大型的集体活动,如音乐、舞蹈、运动或者和家人团聚用餐的时候,同时这个房间还有时用作员工培训和志愿者会议。
(图五)要考虑家人与老人用餐或独处的私人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一起喝茶或者一起聊天的场所,这个房间同时也可以作为员工会议的房间。
(图五)客厅是一个组团的核心。
要把客厅营造成老人熟悉的环境,包括家具。
这个空间应该类似于住宅的客厅,要把家具成组的布置。
(图五)花园增加老人户外的活动可以减少他们的焦虑或者沮丧,养老护理机构通过提供散步空间可以老人整体改善身体健康。
几乎所有的照护机构的中央都有容易老人进出的花园。
花园必须是安全可靠的,即使老人在无家庭成员或护理人员的陪伴下仍然可以感觉到舒适。
图六:花园平面示意围栏的安全高度不得低于1.8米。
为了防止老人有被监禁感和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围栏必须做一定得装饰。
同时在设计中不应该包含任何水平的元素,以防攀爬。
散步行走的路径要连续并可以容纳两个人并排走,而且可以洄游到入口点。
材料的选择要慎重,防止行人绊倒。
周边要有安全照明,防止夜间的老人散步发生危险。
在花园舒适的区域布置可以让老人坐下来的座椅,创造老人偶遇的机会,方便老人之间的交流。
后勤办公服务区护理员的工作区域是与老人活动区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需要提供给医疗护理人员用于记录、问询和发药等用途的房间和行政人员用于方便讨论和协调工作的房间。
护理人员需要的房间通常都属于小空间,他们需要精心策划把基础设施这块的成本降到最小。
员工职业发展区域和员工的私人空间,特别是私人空间的设置,员工要远离与工作的要求和压力,不同于职业发展空间。
行政区域可能需要与居住区域分开,以最小化游客来减少对老人的困扰。
员工的入口应该在视觉上是独立的。
实际案例斯瑞林克护理中心位于明尼苏达州诺斯菲尔德的斯瑞林克护理中心,是一家主要以失智和临终关怀为主营业务的养老机构。
这家投资325万美元,建筑面积为2200平米的养老机构拥有12床的失智老人照护和8床的临终关爱。
失智老人护理和临终关怀护理的机构也补充了整个斯瑞林克护理中心的全链条化的服务。
项目坐落于整个场地的主入口处,是人们进入整个场地的第一印象。
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整体给人一种亲近和开放的环境。
从材料和颜色的选择到建筑的风格,形式和比例的把握上都与整个区域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邻里空间的感觉。
希望给患有不同阶段失智症的老人设计像家一样的建筑,让老人远离传统养老机构符号、对象、空间的模式,同时创造一个安全环境,为那些爱“游走”的轻度失智老人和需要依靠护理的重度老人提供可靠的照护。
在失智组团中,电视的画面里显示当天的活动安排,电影或者一些图像,这些都可以改善失智老人的病情。
在临终关怀组团中设置了儿童的游戏室,因为孩子的笑容可以带给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一种欢笑的气氛。
父母在照看孩子的同时。
也可以在家庭休息室里放松一下。
临终关怀组团的居住单元的墙上设计了窗户,这样可以让病情严重的老人在床上也可以看到公共活动区域里的活动。
失智组团和临终关怀组团是没有走廊的,这样的设计可以保持公共活动区域内的视线通透,也减少了失智老人在小房间里面的不舒适。
游走对于失智老人来说是一种病态表现,这样在公共空间的游走代替了有死角的走廊,老人在进入门口或者进入到公共区域都可以被工作人员观察,而不会出有90度转弯死角的狭长走道。
机构的另一亮点是两个护理组团通过一个精美的两层高玻璃屋联系起来,它提供给老人、家人以及员工使用,这个玻璃屋可以给希望获得舒适体验的老人提供一种平静的安慰。
因为明尼苏达地区冬天的时间比较长,设计团队希望一年四季都可以让老人们感受到自然,在这个玻璃屋里面,通过设计一道水幕可以给来访者或者家人带来一丝平静的安慰。
莱加西持续照料退休社区位于德克萨斯州普莱诺城的北侧的柳树湾,有一家为达拉斯犹太人社区服务的莱加西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
他们的服务客户是那些希望提高自身的晚年生活质量和改善自己养老环境的老人,设计的主旨是为老人们提供一个“邻里感”的社区。
其建筑面积是38000平方米,建筑高度在一层至四层,社区中为活跃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和失智老人都提供了相应的护理服务。
持续照料退休社区的项目基地三边都有主要道路,在基地的北侧有一条小溪并且生长着天然橡树和其他植被。
场地东侧为主入口,通过入口后,沿着小溪和橡树到达建筑的主入口,建筑师利用景观元素完成了从城市空间到养老空间的过渡。
东西向延展开来的老年公寓即可以享受北侧溪水的景观,也可以享受南侧场地景观庭院。
独栋的适老化别墅规划在场地的西侧。
而“介助”、“介护”和“失智”组团安排在整个场地的南侧和西侧。
活跃老人可以选择独栋的适老型别墅,也可以选择四层的老人公寓,老人公寓的居住单元可以在单人间至三人间中选择,老人公寓与中央的公共活动区相连,这个公共活动区给老人提供,从社交活动到康复护理各种各样的服务活动空间。
公共活动区的另一侧与三层的可以护理40床的“介助”组团和供服务人员使用的行政办公区域。
临近“介助”组团的是一个18床的失智组团。
“介护”组团是一层楼的独立机构,可以护理60床的“介护”老人。
尽管这四种组团自身的居住环境在设计上有所区别需求,但是也要追求室内和室外的设计的一致性,包括在灯光和家具上的一致性。
因为这样可以形成不同功能的无缝对接。
比如患病的老人走错到别的组团,也不会感到紧张或者焦虑;或者组团内发生突发状况,其他组团可以提供支持,这样可以提高护理的效率。
在护理老人时,护理人员应该在私下里观察老人。
庭院的实际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通过三个室外的景观庭院来调节整个养老社区的功能和景观。
从庭院的功能性来说,通过室外庭院的设计,来鼓励生活在社区中的老人在公共活动区域建立更多的非正式的会面,公共活动区域被安排在自然交通的步道,与周边各个组团的主要交通空间链接,三个室外庭院的有机组合可以增加了老人们多次偶遇的机会,这样的偶遇,更容易让老人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
这三个庭院景观同时控制自然光进入室内,并且全天提供景观内的自然景观、水景和小品。
庭院景观的视线提供一种方向的引导和提供情感舒适的氛围。
这三个庭院可以控制自然光进入室内,并且全天提供室外的绿植景观,水景和小品。
通透的庭院景观的提供一种视线的引导,也给人一种情感舒适的氛围。
由于年纪的原因眼镜是看不清楚的,老人只有在保证室外和室内充足的自然光和人工采光的环境中才会感觉到舒适,但是要避免炫光。
如果一天之中在建筑设施之中供给充足的自然光,那么居住在其中的老人会感觉到舒适和对他们生活上和心理上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仔细的分析来确定窗子的位置和大小是提高老人周围环境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