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五课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题及答案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开元末年以后,造成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外重内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皇帝权力过大B.朝中大臣权力膨胀C.地方州县权力过大D.各地节度使势力膨胀2.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重要影响的是( )A.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C.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D.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唐朝覆灭3.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安史之乱”历史剧,剧中不应该...出现的历史人物是( )A.安禄山、史思明B.杨贵妃、杨国忠C.黄巢、朱温D.唐玄宗、唐肃宗4.生活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百姓,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姚崇就任宰相②杨国忠、李林甫危害国家③安史之乱爆发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5.右图中的人物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他是( )A.安禄山B.史思明C.黄巢D.朱温6.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B.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替C.阶级矛盾的严重激化D.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7.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爆发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二、材料分析题8.下面是一组有关唐朝人口的统计数字,分析后回答问题。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时人口数约1900万;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时人口数约4142万;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时人口数约5292万;安史之乱后期,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时人口数约1699万。
(1)唐朝初年,人口不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人口统计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从755年到760年短短的5年时间,人口数为何会急剧减少?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
选择题以下是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北京人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使用打制石器(正确答案)B. 过着群居生活C. 会使用天然火D.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的生产活动?A. 采集(正确答案)B. 狩猎C. 缝制衣服D. 建造房屋关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A. 使用磨制石器B. 种植水稻(正确答案)C. 居住干栏式房屋D. 会挖掘水井下列哪一项不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A.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 种植粟(正确答案)C. 制造彩陶D. 住半地穴式房屋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哪一项成就,标志着我国原始农业出现了重要的发展?A. 种植粟B. 出现贫富分化(正确答案)C. 制造黑陶D. 住半地穴式房屋下列哪一项不是炎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A. 制作乐器琴瑟B. 发明纺织,制作衣裳C. 建造宫室,制作车船(正确答案)D. 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关于黄帝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建造宫室,制作车船B. 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C. 发明弓箭和指南车(正确答案)D. 让部下发明文字、算术和音乐传说时代“禅让”制的最后一位著名部落首领是?A. 黄帝B. 尧C. 舜(正确答案)D. 禹下列哪一项不是远古传说时代的重要历史意义?A. 为后世的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B. 是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C. 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之一(正确答案)D. 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七年级历史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带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带答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1.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
各地的节度使势力膨胀。
2.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
3.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地方上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知识点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4.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
5.人民生活困苦,爆发了大规模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6.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知识点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7.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这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8.这一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藩镇割据材料一“……故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护养孽萌,以成祸根。
敌人乘之,遂擅署吏,以赋税自私,不朝献于廷,……以土地传授子孙。
……” ――《新唐书•方镇表序》材料二“……唐自中世以后,收功弭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以此,……” ――《新唐书•方镇表序》(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什么社会弊病?这种弊病是如何形成的?反映了唐朝藩镇割据的社会弊病。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
这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材料一中的划线部分说明了什么?说明藩镇可以自行委派官吏,不向中央交纳赋税,职位传子或部将,不受中央节制。
(3)材料二中的“而其亡也亦终以此”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唐朝被藩镇势力――朱温所灭。
发生了公元907年。
随堂巩固案 1.公元755年,掀起反唐叛乱的是( A ) A.安禄山、史思明 B.安禄山、史朝义 C.安庆绪、史朝义 D.安庆绪、史思明2.唐朝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这里的“藩镇”是指( D ) A.人口集中的地方城镇 B.京畿附近负责守卫的城镇 C.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D.边境重要地区设置的军镇3.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C ) A.陈胜 B.张角 C.黄巢 D.朱温 4.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B ) A.刘裕建立刘宋 B.朱温建立后梁 C.曹丕建立魏国 D.王莽建立新朝选择题 1.“安史之乱”是一场( C ) A.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势力的斗争 B.人民反抗暴政的斗争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D.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 2.(日照市中考)“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的诗句与哪一项有关?( A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3.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D ) A.三藩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安史之乱 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C )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5.唐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 D )①唐朝后期政治更加黑暗②灾荒连年③唐朝后期土地集中兼并严重④战火连绵不断,人民无法生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即“五代”),按先后顺序排列这五个政权正确的是( B ) A.后梁、后汉、后唐、后周、后晋 B.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C.后晋、后梁、后周、后汉、后唐 D.后周、后汉、后晋、后唐、后梁 7.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持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 ) A.手握重兵的武将 B.饱读读书的儒生 C.前朝的皇亲国戚 D.豪门大户的后代8.即使在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单元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巩固练习)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巩固练习)一、单选题【基础题】1.(2022·湖北黄冈·七年级期末)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如“鼎”“爵”等往往是尊卑关系的象征,进而用来代表品位序列和秩序。
从夏商到西周.这种制度日益成熟.如在使用鼎的数量上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
这反映了A.冶炼技术的提高B.铸造工艺的完善C.等级制度的发展D.分封制的崩溃2.(2022年中考真题•河南)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láo:浊酒),变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ú:高粱)酒”。
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A.河姆渡出土的陶钵B.二里头出土的铜爵C.司母戊鼎D.商鞅铜方量3.(2021年中考真题•昆明)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夏朝时开始出现最早的青铜礼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下列为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二里头铜鼎B.司母戊鼎C.利簋D.三星堆青铜面具4.(2022·湖北十堰·七年级期末)歌曲《中国字》中唱到:“上中下,人口手,弓车舟,坐立走,中国人写中国字有中国心有中国情……”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字”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5.(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期末)文字,是犬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根据所学,你认为下列对甲骨文的认知准确的是A.是中国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一种文字B.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C.最早是在夏朝发现,标志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此开始D.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其中约40%是形声字6.(2022·河北承德·七年级期末)2021年是小莹的本命年,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刻有甲骨文“牛”字的项坠,甲骨文“牛”字的造字方法是()A.形声B.假借C.会意D.象形【能力题】7.(2022·河南信阳·七年级期末)下列图片所示是河南博物院的馆藏文物--春秋时期青铜器云纹铜禁和莲鹤方壶,由图片可看出当时的青铜器()A.纹饰精美,制作精湛B.泥范铸造,工序复杂C.数量增多,用途广泛D.用料考究,科学严谨8.(2022年中考真题•广安)2021年中考真题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五课(附答案)
第5课“和同为一家”1:对新疆的管理: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2、唐朝与各民族政权的关系:吐蕃(西藏)的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通婚,吐蕃(西藏)的尺带珠丹(上书“和同为一家”)与唐朝金城公主通婚。
3.4⑴战争征服后设置机构。
唐初,唐太宗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给予适当安置;后来唐太宗和武则天分别在西突厥地区设立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管理西域。
⑵册封首领。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还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难找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⑶联姻“和亲”。
文成公主入吐蕃与松赞干布成亲,加强了唐朝与吐蕃的联系,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结婚后,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本课考点精练一、选择题:1、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A、吐蕃B、回鹘C、突厥D、靺鞨2、回纥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A、藏族B、满族C、维吾尔族D、彝族3、下列事件发生在8世纪初的是()A、科举制的创立B、唐朝的建立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D、金城公主入吐蕃4、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的唐朝皇帝是()A、唐太宗B、唐玄宗C、唐高祖D、武则天5、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A、回纥B、六诏C、靺鞨D、吐蕃6、下列民族的首领中,经唐玄宗册封过的有()①回纥②突厥③靺鞨④南诏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A、秦兵马俑B、大昭寺会盟碑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D、敦煌莫高窟8、唐太宗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的真正原因是()A、唐太宗具备“天可汗”的素质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唐朝国力的强大D、唐朝是世界的中心二:连线a、回纥 1、满族的祖先b、吐蕃 2、彝族和白族的祖先c、六诏 3、藏族的祖先d、靺鞨 4、维吾尔族的祖先三、填表(完成唐与吐蕃友好交往表)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学案(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学案(带答案)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2.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3.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的统治,了解统治者的作为与王朝盛衰的关系。
【学习重点】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学习难点】安史之乱【自主学习】一.安史之乱1.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
社会矛盾。
②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
③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的局面。
④边将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概况:①起止时间:年----年②人物:和。
③路线:叛军从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又攻下潼关,逼近。
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
④结果:安史叛军被平定。
3.危害: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唐朝的国势从此。
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黄巢起义:①原因:唐朝后期,统治,专权,的态势越来越严重。
人民赋役,又遇连年的。
②概况:起义军在领导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
2.唐朝灭亡:年,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唐朝灭亡后,北方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等个政权,再加上北方的。
史称“五代十国”。
2.影响: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的延续。
北方政权更迭,政局。
南方地区政局,经济也有一定发展。
②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的历史影响和的密切联系,使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合作探究】1.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腐败。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
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更给叛军反叛的绝好机会。
这是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
此外,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同步练习(含答案)
2.5 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选择题1.如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ǒu)。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A.铸造业方面B.制瓷业方面C.造船业方面D.纺织业方面2.考古学研究不仅在补史、证史方面具有功用,而且在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时,也具有它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观察下列考古图片,其中表述错误的是()A.礼器印证了青铜器有维护等级的作用B.铭文印证了青铜器是承载文字的工具C.编铙印证了商代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D.兵器印证了商代战争规模大且次数多3.如图图片具有的共同历史价值是()A.研究青铜文明时期的青铜器特征B.研究古代花鸟虫鱼的生物进化过程C.研究古代历史文物所蕴含的艺术价值D.研究二里头遗址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4.青铜器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而作。
重832.84千克,至少需要1000千克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
这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业()①规模宏大②组织严密③分工细致④种类单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如图为青铜器“卫盉”。
其铭文记载了周恭王三年(公元前920年),裘卫用礼器和礼服换取了矩伯大片耕地。
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
材料说明当时的西周()A.青铜铸造技术高超B.自然经济开始形成C.出现了土地转让情况D.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6.2016年是殷墟妇好墓考古发现40周年,首都博物馆为此举办了《王后母亲女将》展览。
该墓共出土礼器、乐器、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马具、艺术品、杂项八大类青铜制品468件。
由此可以推论出殷商时期()A.农业落后,未出现青铜农具B.技术进步,青铜器品种多样C.战争频繁,武器均用青铜铸造D.社会发展,广泛使用青铜制品7.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数量众多,但对各级王公贵族在祭祀时使用青铜器的规则非常严格,史书记载:“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课青铜器和甲骨文-自定义类型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五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它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
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2.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历史朝代是我国的()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3. 有了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记录的工具,从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通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中华文明得以塑造与传扬。
这说明甲骨文()A. 兼收并蓄,中西合璧B. 一脉相承,从未改变C.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D. 口耳相传,内容丰富4.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中华文明高度发达的是。
()A. 青铜器和甲骨文B. 史学和文学C. 书法和绘画D. 雕刻和石窟5.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把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6. 有学者认为文明起源的标志是: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已知道冶炼金属。
按照此标准,你认为我国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 半坡时期B. 夏朝C. 商周D. 秦汉7. 历史文物是后人lia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西汉8. 2013年,甲骨文首次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甲骨文入选的理由应是A. 为商朝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证据B. 对于研究儒家思想有重要意义C. 记载西汉人对秦朝灭亡的反思D. 有力证明西汉初已发明造纸术9.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出现了青铜器、甲骨文和分封制。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预习学案,含答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学习目标】1.把握夏商西周更迭的大体史实2.感受王朝的更替关于咱们的启发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知识提要】1.“家天下”的夏代;2.商汤灭夏3.武王伐纣【课前预习】1.“家天下”的夏代(1)成立时刻:(2)建立者:(3)都城:(4)夏代成立的意义:是我国历史上国家。
(5)禹身后,继承王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代替了禅让制。
夏代筑有城堡和,而且组建,制定刑法,设置牢狱,成立起。
2.商汤灭夏(1)夏代衰亡的缘故:(2)商朝成立:①成立时刻:②建立者:③都城:(3)盘庚迁都:商朝前期多次迁都。
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伺候商朝的统治稳固下来。
因此,商朝又称为。
(4)商朝设置治理各项事务的官员,成立了庞大的军队,活动地域和阻碍远远超过夏代,是那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3.武王伐纣(1)商朝衰亡的缘故:(2)西周的成立①成立时刻:②建立者:③都城:(3)西周的经济进一步进展,全国土地归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的土地,只有利用权,不能。
农作物品种增多,已有浇灌。
手工艺分工较细,原始磁器制作比较普遍,建筑物上开始利用。
(4)西周末年,王室势力日趋虚弱。
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
年,成立东周,都城在。
【分组讨论】1.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削进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仍是倒退?说说你的方式。
2.想一想,启是如何继承王位的?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3.从夏代和商朝衰亡的历史,咱们取得了什么启发?4.做一做,夏、商、西周的大体史实列表呈现出来。
5.如何推算公元纪年。
【自我检测】1. 夏代成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19世纪前期B、19世纪后期C、21世纪前期D、21世纪后期2. 从夏、商、西周衰亡当中,咱们取得的历史教训是( )A、进展经济,提高国力B、建设军队,保疆固土C、社会改革,增强活力D、勤政爱民,和谐社会3.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定都时刻最长、定都朝代最多的城市。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时练(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唐朝朝政日趋衰败是在()A.贞观初年B.贞观末年C.开元初年D.开元末年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唐末农民起义()A.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C. 平定了安史之乱D. 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3、唐玄宗统治后期,一身兼任三地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A.李林甫B.杨国忠C.安禄山D.史思明4、下列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A、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B、天灾人祸,战火连绵C、唐玄宗任用奸臣,朝政腐败D、唐朝内地兵力空虚5、“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生平。
促使唐朝形式急转直下的是()A.黄巾起义 B.玄武门之变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6、唐朝由盛转衰、逐渐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有()①安史之乱②藩镇割据③宦官专权④黄巢起义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7、唐玄宗任人唯亲,此处人不包括()A.高力士B.李林甫C.杨国忠D.魏征8、唐宪宗提高宰相的权威,平定藩镇的叛乱,致使“中外咸理,纪律再张”,出现“唐室中兴”的盛况。
唐朝藩镇割据形成的原因是()A. 镇压农民起义B. 中央放权C. 镇压安史之乱D. 分封制的实行9、唐朝灭亡的标志是()A.763年,平定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被镇压C.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D.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10、下列有关安史之乱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北方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B、唐朝从此由盛转衰C、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D、唐朝的中央权力强大11、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A.安史之乱B.七国之乱C.八王之乱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12、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时期,使我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课后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课后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1-—11课练习题与答案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李渊D.李世民2.隋朝统一全国是在:A.581年 B.605年.589年 D.611年3.下列制度属于隋朝开创的是:A.均田制、行省制B.分封制、井田制.郡县制、租调制D.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南水北调.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5.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6.下列关于隋朝时期的洛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大运河的中心B.隋朝定为东都.商业盛极一时D.李渊在此起兵反隋7.在隋朝大运河中,最南面的一段运河称为:A.永济渠B.广通渠.江南河D.灵渠8.曾三次派人去台湾的隋朝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隋炀帝D.唐太宗9.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兼并严重B.奢侈腐化,滥用民力.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二、多项选择题10.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A.隋朝官仓储粮多B.造船技术水平高.洛阳商业盛极一时D.开凿大运河11.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是: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化得到交流.南方经济发展,南北差距缩小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三、材料解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炀帝大业二年)隋之极盛也。
承其全实,遂恣荒淫。
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
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
及亲征吐谷浑,驻军青海,士卒死者十二三。
又三驾东征辽泽,皆举百余万众,吊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
——杜佑《通典•历代盛衰户口》请回答:①上述材料认为隋朝由盛而速灭的原因是什么?②这段材料列举了哪些征发农民的史实?参考答案一 1.B 2.3.D 4.5.B 6.D 7.8.9.B二 10.ABD 11.AD三 12、①隋亡原因在于:隋炀帝统治残暴,把沉重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和唐朝衰亡 知识梳理(含习题)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知识梳理】(按照平时要求,把相关内容在书上逐页做好标记)一、安史之乱(23——24页)1、背景、原因:①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根本原因)。
②各地的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于一身,势力膨胀。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③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时间:755年----763年3、叛乱者:安禄山、史思明(安史之乱)4、概况:(1)从河北南下,攻占洛阳、潼关,逼近长安。
(2)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为帝(唐肃宗)。
(3)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于763年,叛军被平定。
5、影响:(1)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地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2)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24页)1、原因、背景:(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根本原因),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无力控制藩镇。
(2)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有遇到连年灾荒,无以为生。
2、过程: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3、结果:起义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4、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25页)1、五代:唐朝灭亡后,在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十国:南方地区出现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
3、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特点:①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②北方政权更迭,政局动荡不安;南方地区,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发展.5、评价、影响: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时练习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黄巢起义()A.推翻了唐朝的统治B.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C.平定了安史之乱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2.从下表中可读出的信息包括()政权名称存亡时间开国国君国君身份后梁907﹣923年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923﹣936年李存勖河东节度使后晋936﹣946年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947﹣950年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后周951﹣960年郭威邺都留守①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②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③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④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无以为生,发动大规模起义。
起义军在黄巢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
这段话不能说明唐末农民起义()A.推翻了唐朝统治B.波及范围比较广C.与藩镇割据并存D.涌现出杰出将领4.下列选项中,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A.玄武门之变B.陈桥兵变C.安史之乱D.巨鹿之战5.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再次进入了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历史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以下对五代十国的评价哪条不符合史实()A.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的延续B.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均为武将C.五代在北方,十国都在南方D.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趋势6.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唐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全景。
下列诗句中反映安史之乱的是()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白居易)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7.如果你想了解唐朝衰亡的历史,下列哪些历史人物的经历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参考()①安禄山②史思明③朱温④张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亡的因素有()①安史之乱②藩镇割据③宦官专权④黄巢起义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9.在中国封建社会,往往出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象,唐朝灭亡后进入的分裂时期是()A.春秋战国B.三国鼎立C.五代十国D.魏晋南北朝10.《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复习题
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导学案)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时间:出现地点:代表:发展: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公益高超。
青铜器用途: 。
制作方法:代表作品:定义:发现:1899年,清朝人首次发现,至今超过16万片记载:包括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等很多方面的内容甲骨文评价: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影响: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由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从开始。
造字特点: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二、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1。
青铜器出现时间,制作方法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2.1899年,清朝人首次发现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中约40%都是.3。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三、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1。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 )A。
约公元前3070年 B。
约公元前2070年C。
约公元前1800年 D.约公元前1600年2。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尧时期B.舜时期C.禹时期D.黄帝时期3.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西周时期D。
原始社会末期4.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
“中华第一鼎”指的是( )A.后母戊鼎 B.毛公鼎 C.大盂铜鼎D。
商朝虎耳铜鼎4.下列器具中,不属于夏、商、西周的人们使用过的是()A.青铜器 B。
玉器 C。
陶瓷器 D.铁器5.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编钟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 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5.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靠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 C.西周D.春秋6.下面不属于商朝后期青铜器的用途的是()A.饮食B.祭祀 C.军事D.婚庆7。
【习题课件】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C.必须削弱地方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 D.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
6.“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这 首诗描述的是( D )
A.春秋战国时期 B.三国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五代十国时期
7.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A
A.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C.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D.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5.下面是某同学归纳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
你认为最重要的“教训”应当是( C )
朝代 事件
西汉初期 七国之乱
唐朝中叶 安史之乱
唐朝末年 朱温篡唐
原因
分封诸侯
外重内轻
节度使权势加大
影响 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唐朝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 教训
A.国家是否统一仅仅取决于皇帝的素质 B.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后作业---《高效课时通》
课后作业
1.唐朝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 早朝。”这两句诗反映的情况,直接导致了( )
A
A.安史之乱的爆发
B.藩镇割据的混战
C.黄巢起义的发生
D.唐朝走向了衰亡
2.“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中对安史之乱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4.“天宝年间,边镇兵力达50万。平卢、范阳、河东三地之间地域相连, 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强,拥兵20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8 万。”材料反映了唐玄宗后期( B ) A.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外重内轻局面形成 C.外戚宦官专权乱政 D.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4. (2021·临沂中考)如图所示文物又称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 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 文物名单。该文物( C ) A.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B.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独立铸造 C.是商代铸造的一种青铜礼器 D.现在已被列入出国展览名单
二、甲骨文
含义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龟__甲__和牛、羊等_兽___骨_上的文字
人物
清朝人王___懿__荣__首次发现甲骨文
发掘 内容 地位
地点
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 _商__周__时代甲骨
涉及祭___祀__、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_天__文__历___法_等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__中__国__文___字的形成与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基础主干落实 重点案例探析 素养达标评价
基础主干落实
一、青铜器 1.发展过程 (1)出现:我国在黄河流域的多个遗址出土了距今5 000-4 000年的铜器,如山 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铜容器残片,甘肃_齐__家__文__化__遗址出土了铜镜。 (2)发展:_商__朝__以后,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 _礼__器__,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_国__家__权__力__的象征。 2.主要特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_高__超__。
明的重大成果。我国早在商朝时期便有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商朝“体
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指( A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草书
【解析】商周时期的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
较为完整的文字。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与知识扩展:第五课
典型例题1、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铜车马D、盂鼎答案:B分析:这是一道考察我国历史上在世界排第一的考题,要求学生史实、概念清楚。
2、“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解释是()A、夏朝人是禹的后代B、夏朝已经制定了刑法C、夏朝阶级矛盾尖锐D、禹刑极为残忍答案:B分析:这道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来完成,这是一道几个选项都符合题意但是必须选择最佳选项的试题,该题的难点在于它的三个选项A、B、C都是正确的选项,但是该题提干的意思是要说明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已具有了国家所必备的条件——国家机器。
就这个中心意思来说B是最佳选项。
“夏朝人是禹的后代”没有表现出提干的意思,而夏朝阶级矛盾尖锐虽然表明了提干的意思,但是又没有突出时代的特点,因此不能选。
选题角度:第一题是一道最佳选择题。
主要考查的是我国历史的世界第一。
并通过对我国辉煌历史的了解来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第二题也是一道最佳选择题。
主要考查的是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标志,即国家的产生。
并且说明国家机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习题精选填空题1.夏朝建立了______和______,制定了_______,设置了______。
夏朝的国家机构,是_____压迫____和____的工具。
2.商朝的创建者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_等大臣,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建都在________。
3.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天的_________西部和_______南部一带。
夏朝最后一个国王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答案:1.政府机构军队刑法监狱奴隶主阶级奴隶平民2.伊尹亳3.河南山西桀双项选择题1.夏朝和商朝的创建者是A.夏朝的禹B.夏朝的桀C.商朝的汤D.商朝盘庚2.夏朝的青铜器主要是A.酒器B.乐器C.兵器D.农具答案:1.AC 2.AC识图题观察右图,请回答:①此图所绘器具的名称是什么?②它是什么朝代制造的?有什么特点?③它的制造说明当时何种制造业发达?答案:①司母戊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第五课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第五课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唐朝时,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的政权是:
A.朝鲜B.高丽C.新罗D.百济
2.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最多的是:
A.新罗人B.日本人C.天竺人D.大食人
3.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A.玄奘B.张骞C.班超D.甘英
4、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5.与唐朝通商往来的国家有()
A.60多个
B.70多个
C.80多个
D.90多个
6.居唐朝进口之首的是哪一国的物产?()
A.天竺
B.日本
C.新罗
D.波斯
7.《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
8.隋唐的哪些物品输入波斯?()
①丝绸②瓷器③钱币④纸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填空题
1._________世纪后期,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第五课海内存知
己习题。
新罗商人的足迹,从中原地区往东南一直达到_________。
2.隋唐时候,西亚的主要国家先有_________,后有_________。
3.大食在唐_________宗时,遣使来长安通好。
此后100多年里,入唐使节近_________次之多。
在_________,大食人建立了伊斯兰
教礼拜寺。
三、列举
举出唐朝时候我国同印度和阿拉伯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史实。
四、问答题
1.说一说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关系,历史试题《第五课海内存知己习题》。
2.说一说唐朝与天竺的友好关系。
参考答案
一、1.C2.B3.A4.B5.B6.C7.A8.C
二、1.七江浙2.波斯大食3.高宗四十广州
三、我国的造纸术传入天竺。
唐朝派人到天竺学习熬糖法。
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大食人在广州建立伊斯兰教礼拜寺。
中国的造纸、
纺织、制瓷等技术,传入大食。
四、
1.(1)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有13次之多。
同来的还有留学生、留学僧等。
日本留学生里,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
(2)唐朝和日本贸易繁盛。
日本大量出士唐货币“开元通宝”,中国境内也发现日本银币“和同开珎”。
(3)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日本的都城平城京的建筑样式,几乎同长安一样。
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日本士大夫热衷学习中国
书法。
唐朝的饮食和风俗习惯传入日本。
日本今天的一些习俗,如
重阳节登高,就来自唐朝。
2.(1)今天的印度半岛各国,唐朝时称为天竺。
唐和天竺往来
不绝。
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
杰出的使者。
(2)我国的纸张和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入天竺,天竺从此结束了
用桦树皮和贝叶写字的时代。
(3)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学习熬制砂糖的技术。
天竺的数学、天文、医学,编入唐朝的书籍。
唐朝乐舞里有天竺乐舞。
隋唐的石窟
艺术、佛塔寺院建筑样式,也吸收了天竺的风格。
3.因为唐朝前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
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
国影响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中国人也被外国称
为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