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办法
外协厂管理制度

外协厂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外协厂的管理,提高外协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员工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外协厂管理制度是公司内部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委托的外协厂。
第三条外协厂管理制度遵循“合法合规、公平公正、安全环保、互利共赢”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责任第四条公司设立外协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委托外协厂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外协管理部门具体职责包括:制定并管理外协厂管理制度、管理外协合同、组织外协厂管理人员培训、监督外协厂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
第六条外协厂管理人员应当履行好责任,严格遵守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规定,保障外协合同的履行。
第三章合同管理第七条公司与外协厂签订外协合同,明确产品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期限及价格等具体内容。
第八条外协合同应当经过双方签字确认,方为有效。
第九条外协合同严禁违法违规的行为,一经发现立即终止合同,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第十条外协厂应当认真履行外协合同,按时交付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第四章生产管理第十一条外协厂应当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生产计划、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检验等环节。
第十二条外协厂应当加强原材料采购管理,确保原材料来源合法合规,并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第十三条外协厂应当注重生产过程控制,严格按照产品生产标准操作,严格执行生产作业指导书,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第十四条外协厂应当建立完善的产品检验体系,对产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标准要求。
第五章安全环保第十五条外协厂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做好安全生产记录。
第十六条外协厂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环保法规,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未经许可不得私自排放污染物。
第十七条外协厂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有效防范和处理生产中可能发生的事故。
第六章质量管理第十八条外协厂应当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九条外协厂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外协管理办法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外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完善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外协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二级单位、分公司。
各子公司可参照本管理办法制定相关制度,并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三条外协是指将公司具有相对独立作业性质和非核心技术的辅助生产线(作业工序)、技术要求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辅助性作业,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式全部或部分委托外单位承担的一种协作形式,分为辅助生产性外协、非生产性外协、劳务派遣三类。
第四条辅助生产性外协包括(一)辅助生产作业外协:在线的辅助生产操作、生产准备环节的产品储运和加工、副产品回收利用、产品包装发运、人工装卸清理、保卫看护服务等;(二)设备维护、设备检修等;(三)公路运输和公路交通运输设备的修理;(四)因采购、供应进入公司生产现场进行相关作业的用工。
第五条非生产性外协包括(一)厂容、绿化外协,包括绿地养护、道路清扫、路灯杆保洁等;(二)公司主厂区内和厂区外单位的生活后勤服务,包括生产现场保洁、生活后勤(保洁、车棚、澡堂、食堂等)服务。
第六条公司外协管理原则:(一)统一管理和专业管理相结合;(二)费用和用工总量控制;(三)项目外协、管理责任不外协;(四)外协单位实行准入制。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外协管理基本模式(一)外协业务按辅助生产性作业、设备维检、公路运输等类别实行分专业归口管理,分别由人力资源部、装备部、制造部归口管理;(二)专业管理部门按照“一体化”的管理思路,对外协单位的管理纳入公司专业管理体系,进行指导评价;(三)项目单位是外协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对外协项目、外协人员、外协单位进行日常管理,提出评价意见。
第八条各归口管理部门(包括人力资源部、装备部、制造部)职责划分为:(一)人力资源部负责劳务派遣、辅助生产作业外协管理;(二)装备部负责设备维护、设备检修外协管理以及厂容、绿化外协管理;(三)制造部负责公路运输、公路交通运输设备修理的外协管理。
外协加工作业指导书

外协加工作业指导书一、作业背景外协加工是指企业将一部份生产工序或者产品委托给外部供应商进行加工,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目的。
为了保证外协加工作业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交货准时率,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明确外协加工的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作业流程1. 外协加工需求确认1.1 企业内部部门提出外协加工需求,并填写《外协加工申请单》。
1.2 申请单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并提交给采购部门。
1.3 采购部门根据需求确认外协加工的具体内容、数量、交期等,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2.1 采购部门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包括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
2.2 评估结果由采购部门编制《供应商评估报告》,并提交给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
2.3 根据评估报告,相关部门负责人决定选择哪家供应商进行外协加工,并填写《供应商选择通知书》。
3. 外协加工合同签订3.1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明确外协加工的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期限等。
3.2 双方达成一致后,签订《外协加工合同》并加盖公章。
4. 外协加工作业准备4.1 采购部门根据外协加工合同的要求,准备相关的生产资料、工艺流程、样品等。
4.2 将准备好的生产资料和样品送至供应商,并进行详细的作业说明和培训。
5. 外协加工作业执行5.1 供应商按照作业说明和培训要求进行生产加工。
5.2 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加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5.3 如有问题或者变更需求,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商议解决。
6. 产品验收和交付6.1 供应商完成加工后,按照合同约定的交货期限交付产品。
6.2 采购部门对产品进行验收,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功能性能等。
6.3 如发现问题或者不合格品,及时与供应商商议解决,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要求。
7. 外协加工结算7.1 采购部门核对供应商的加工数量和质量,确认无误后进行结算。
7.2 结算金额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加工情况确定。
外协管理与进度控制作业指导书

交货期
20%
19%以上 13~19% 10~13% 10%以下 每月考核
价格
15%
15%以上 12~15% 10~12% 10%以下 每月考核
管理与服务 20%
17%以上 15~17% 10~15% 10%以下 每年一次
合计
100% 90%以上 80 一 90% 70—80% 70%以下 年度考核
6.1.2.2 考核统计依据与考核方法:
据。 1.5 为生管部委外管理人员提供标准作业流程和入职培训资料;
2.0 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提供物料委托外协厂商进行加工的委外业务管理。 2.2 适用于公司对外协厂商的评估和鉴定、考核、等级管理。
3.0 参考: 3.1《供应商管理程序》 3.2 ERP 系统相关 SOP 文件 3.3 公司相关 ISO9001:2008 质量体系文件
好好学习社区
6.1.1:流程说明:具体流程请参照《供应商管理程序》执行;
德信诚培训网
6.1.2 外协厂商考核及等级评定的项目与标准:
6.1.2.1 考核项目与考核表:
考核项目
分配分值 A 级厂商
考核标准与配分 B 级厂商 C 级厂商
淘汰厂商
备注
质量
45%
39%以上 35~39% 30~35% 30%以下 每月考核
核; 5.3 总经理生产执行助理:协同生管部主任对外协厂商的产能/交期配合情况进行评估
和定期复核;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5.4 品管部:
德信诚培训网
5.4.1 品管部主任:协同生管部主任对外协厂商的交货品质/服务情况进行评估、定期
复核;
5.4.2 品管工程师:负责外协厂商来料的品质资料分析与审核;
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书

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书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书第一章导言1.1 作业指导书的目的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外协厂的管理工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交货周期。
1.2 作业指导书的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所有外协厂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1.3 作业指导书的组织结构本作业指导书包括以下章节:第一章导言第二章外协厂管理的原则和目标第三章外协厂的组织结构第四章外协厂的设备和设施第五章外协厂的作业流程第六章外协厂的质量管理第七章外协厂的安全管理第二章外协厂管理的原则和目标2.1 原则(1)合理利用资源:外协厂需要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
(2)精确计划:外协厂需要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作业,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3)灵活应变:外协厂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作业流程。
2.2 目标(1)提高效率:外协厂需要通过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提高产品质量:外协厂需要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保证交货周期:外协厂需要按时完成任务,确保交货周期得到满足。
第三章外协厂的组织结构3.1 组织架构外协厂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
3.2 职责分工(1)董事会负责决策、制定规章制度和监督管理工作。
(2)管理层负责制定战略、管理业务和人员培训等工作。
(3)各职能部门负责具体的生产、质量和安全管理等工作。
第四章外协厂的设备和设施4.1 设备采购外协厂需要采购符合生产需求的设备,并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维修和保养。
4.2 设施管理外协厂需要对厂房、办公室和其他设施进行规划和管理,确保作业环境良好。
第五章外协厂的作业流程5.1 生产计划外协厂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并确保按时完成。
5.2 作业过程管理外协厂需要对作业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生产、包装和出货等环节。
5.3 库存管理外协厂需要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库存管理,确保库存水平符合需求。
某企业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手册

某企业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手册1. 简介本手册旨在指导某企业外协厂的管理工作,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并执行相关管理职责。
外协厂是某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其管理工作对于保障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本手册将详细介绍外协厂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外协厂管理的重要性外协厂管理是指对外协厂的各项活动进行计划、组织、调度、协调和控制的管理过程。
外协厂作为某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对于产品质量、交付时间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加强对外协厂的管理,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3. 外协厂管理流程3.1 选择外协厂在选择外协厂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产品质量:外协厂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交付能力:外协厂是否有足够的产能保证按时交付产品;•价格合理性:外协厂的报价是否合理,能否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合作态度:外协厂是否积极合作,能够与某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2 签订合同在与外协厂签订合同时,需要明确以下事项:•合同条款:包括产品规格、数量、质量要求、交付时间等;•价格和付款方式;•违约责任;•合同期限。
3.3 生产过程监控在外协厂进行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控,确保产品符合预期的质量要求。
监控工作包括:•检查外协厂的生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检查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是否符合标准;•抽查产品样品进行质量检验;•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现场检查。
3.4 交付验收在外协厂完成产品生产后,需要进行交付验收工作。
验收包括以下环节:•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预期的要求;•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确认产品数量和交货日期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确认产品质保期限。
3.5 绩效评估定期对外协厂的绩效进行评估,以便进行持续改进。
评估内容包括:•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退货率等指标;•交付能力:按时交货率、交货准确率等指标;•合作态度:与某企业的沟通合作情况。
4. 外协厂管理注意事项•遵守合同约定,确保自身权益不受损害;•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问题和纠纷;•定期开展外协厂培训,提升其质量管理能力;•对外协厂的工厂环境、设备和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建立信任和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外协管理办法

外协管理办法一、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的外协业务,确保外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交付期和成本控制,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外协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产品零部件的加工、原材料的采购、技术服务的外包等。
三、职责分工1、需求部门提出外协需求,并填写《外协需求申请表》,详细说明外协的内容、要求、数量、交付期等。
负责对外协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样品等进行确认。
参与对外协供应商的考察和评估。
2、采购部门负责寻找、筛选和评估外协供应商,建立《外协供应商名录》。
与外协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签订《外协合同》。
负责对外协供应商的日常沟通和协调,跟进外协业务的进度。
3、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外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规范。
对外协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和验收,出具《检验报告》。
负责对外协供应商的质量问题进行反馈和处理,督促其改进质量。
4、财务部门负责对外协业务的成本核算和费用支付。
参与对外协供应商的价格谈判,审核《外协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四、外协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1、选择原则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能够满足公司的外协需求。
具有良好的信誉和业绩,质量稳定可靠。
价格合理,具有竞争力。
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响应及时。
2、选择流程采购部门根据需求部门提出的外协需求,通过网络搜索、行业推荐、供应商自荐等方式,收集潜在的外协供应商信息。
对潜在的外协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排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对筛选后的外协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体系、人员素质等情况。
要求外协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文件、产品样本、业绩报告等资料。
组织需求部门、质量部门等相关人员对潜在的外协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供应商的资质、能力、信誉、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外协供应商,并将其纳入《外协供应商名录》。
3、管理措施建立外协供应商档案,记录其基本信息、合作情况、质量表现、价格水平等。
外协管理办法

外协管理办法一、总则为规范公司外协业务管理,提高外协供应商服务质量,做好外协工作的组织、监督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二、合用范围本办法合用于公司所有外协业务的组织、实施、验收等方面的管理。
三、基本要求1. 公司对外协业务采用委托购买的方式;2. 外协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签订的合同履行义务;3. 公司成立外协工作组,负责外协业务的推进和管理;4. 外协工作组负责建立外协供应商库,维护库内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完整性;5. 外协工作组负责评估外协供应商的质量、信誉、管理、技术和安全等方面的能力,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供应商资质等级;6. 外协工作组负责对外协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随时掌握外协供应商的业务动态;7. 外协工作组负责制定并实施外协业务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外协供应商资质评估的重要依据;8.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采购。
四、组织结构1. 公司成立外协工作组,由公司领导任命外协业务专员担任外协工作组长,其他人员由各部门推荐,并根据需要调整。
2. 外协工作组定期向公司工程技术部汇报外协业务的工作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3. 公司工程技术部对外协业务进行综合管理和监督,并支持外协工作组开展相关工作。
五、外协供应商管理1. 外协工作组建立外协供应商库,包括供应商基本信息、历史业绩、人员构成等。
2. 外协供应商的准入标准:须具备法人资格、有经营户口、有相应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资金实力。
3. 外协供应商的准入程序:供应商资料填写、审核、审批、签订合同、发放采购单等。
4. 外协供应商的评估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安全管理、信誉度等指标。
5. 外协供应商的评估程序:由外协工作组发放评估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按照等级划分,并通知相关部门。
6. 外协供应商的考核标准:包括交货期、质量标准、服务态度、协助解决问题、履约能力等指标。
7. 外协供应商的考核程序:由外协工作组发放考核表,对供应商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供应商。
公司外协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外协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外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外协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外协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外协工作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二)效益优先原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外协单位;(三)资源共享原则: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公司资源利用率;(四)风险管理原则:加强外协过程中的风险防控,确保公司利益。
第二章外协单位管理第四条外协单位的选择:(一)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对外协单位进行公开招标,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二)招标过程中,充分考虑外协单位的资质、业绩、信誉等因素;(三)签订外协合同前,对外协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实际生产能力、质量水平和服务态度。
第五条外协合同管理:(一)外协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工期、质量、费用、违约责任等;(二)合同签订后,及时报公司相关部门备案;(三)合同履行过程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合同条款得到执行。
第六条外协单位考核:(一)根据合同约定,对外协单位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质量、进度、服务、费用等方面;(二)考核结果作为续签合同、调整合作关系的依据。
第三章外协工作流程第七条外协工作流程:(一)需求提出:各部门根据生产需求,提出外协申请;(二)审批流程:外协申请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报公司相关部门审核;(三)招标采购:按照招标程序,选择合适的外协单位;(四)合同签订:与外协单位签订外协合同;(五)合同履行:监督外协单位按合同要求履行职责;(六)合同终止:合同履行完毕或因故终止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
第四章风险管理第八条外协风险识别:(一)合同风险:合同条款不明确、履行不到位等;(二)质量风险:外协产品或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三)进度风险:外协单位无法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四)费用风险:外协费用超出预算。
外协管理办法

外协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的外协管理,确保外协业务的顺利进行,提高公司的整体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外协业务的部门和人员。
二、外协的定义和分类(一)外协的定义外协是指公司将部分生产、加工、服务等业务委托给外部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完成的行为。
(二)外协的分类1、生产外协:将公司的部分生产环节委托给外部厂商进行加工生产。
2、技术外协:委托外部机构或专家进行技术研发、技术咨询等服务。
3、服务外协:如物流运输、设备维修保养等服务外包。
三、外协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一)供应商的选择标准1、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公司的业务需求。
2、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商业口碑,无不良记录。
3、提供合理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
4、具备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售后服务保障。
(二)供应商的评估流程1、收集潜在供应商的信息,包括其基本情况、业务范围、生产能力等。
2、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生产设备、工艺流程、质量管理等情况。
3、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或进行小批量试生产,评估其产品质量和交货能力。
4、综合评估供应商的各项指标,确定合格的外协供应商名单。
四、外协合同的签订(一)合同的主要内容1、外协业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产品规格、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期等。
2、价格和付款方式。
3、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质量责任、知识产权保护、保密条款等。
4、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
(二)合同的审批流程1、由业务部门起草合同文本,并填写合同审批表。
2、依次经过相关部门(如采购、质量、法务等)的审核。
3、最终由公司领导审批签字后生效。
五、外协业务的执行与监控(一)业务执行1、业务部门负责与外协供应商沟通协调,确保外协业务按照合同要求进行。
2、向外协供应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生产资料。
(二)监控措施1、定期对外协供应商的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进行检查。
2、要求外协供应商定期提交生产报告和质量检验报告。
3、对于重要的外协业务,可以派驻专人进行现场监控。
某企业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手册

某企业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手册某企业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手册目录:1. 引言2. 外协厂管理的重要性3. 外协厂管理的原则4. 外协厂合作流程4.1. 外协厂成立4.2. 外协合同签订4.3. 管理外协厂4.4. 评估外协厂绩效5. 外协厂日常管理事项5.1. 人员管理5.2. 生产管理5.3. 质量管理5.4. 安全管理6. 管理外协厂的挑战与应对策略7. 外协厂管理的监督与改进7.1. 监督外协厂7.2. 改进外协厂管理8. 结束语1. 引言本手册旨在为某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对外协厂管理的指导,以确保外协厂能够按照合同要求高效运作,并达到预期目标。
该手册将介绍外协厂管理的重要性、原则、合作流程以及日常管理事项,并提供解决挑战和改进管理的策略。
2. 外协厂管理的重要性外协厂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有效的外协厂管理可以确保外协厂能够按时、按质完成生产任务,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外协厂管理还能够提高合作双方的沟通效率和工作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关系。
3. 外协厂管理的原则外协厂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合作共赢: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共同实现利益最大化。
- 透明公正:信息共享、相互沟通和决策公开透明。
- 依法经营: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 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降低风险损失。
4. 外协厂合作流程4.1. 外协厂成立- 审核外协厂的法人资质、生产设备、生产能力等相关信息。
- 进行外协厂的初步评估,确定是否合作。
- 确定外协厂的生产任务和合作方式。
4.2. 外协合同签订- 确定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生产任务、交付时间、质量要求等合同条款。
- 确定合同的变更和终止条件。
- 确定双方的保密协议。
4.3. 管理外协厂- 指定专人负责外协厂管理,负责与外协厂沟通协调。
- 定期与外协厂进行沟通,了解生产进展、解决问题。
- 对外协厂进行监督,确保其按照合同要求完成生产任务。
一、外协管理办法简版

一、外协管理办法一、外协管理办法1. 引言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外协工作,提高外协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外协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涉及外协的项目。
2. 外协定义外协是指通过与外部供应商或承包商签订合同,将部分工作外包给外部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外协工作是满足特定需求、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方式。
3. 外协管理流程外协管理包括以下流程:3.1 所需外协工作的确定在项目启动的初期,需明确哪些工作需要外协承接。
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确保外协工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2 寻找外协供应商为了找到合适的外协供应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寻找:- 搜索互联网和行业网站- 参加行业展览和招投标会议- 借助专业中介机构的帮助3.3 外协供应商评估对于找到的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具备合适的技术能力、经验和信誉度。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供应商的注册资格和资质证书- 供应商的参考项目和客户评价- 供应商的从业年限和专业人才情况3.4 外协合同签订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后,签订外协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 外协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交付标准- 外协工作的价格和支付方式- 外协工作的交付时间和验收标准3.5 外协工作监督与管理在外协工作进行过程中,应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包括但不限于:- 定期与外协供应商进行进展沟通- 审查外协工作的过程和成果- 确保外协工作达到预期要求3.6 外协工作验收与结算在外协工作完成后,进行工作的验收和结算。
验收合格后,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结算。
4. 外协管理的注意事项在外协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合适的外协供应商,确保其具备所需技能和经验。
- 管理外协过程中的风险和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
- 对外协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
-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 在外协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验收和结算,确保权益的实现。
外协管理制度办法

外协管理制度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外部协力单位的管理,规范外协工作流程,保障外协工作安全、稳定、有序进行,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外协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与外部协力单位的业务合作,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维修保养、工程施工、物流运输等。
第三条外协管理应坚持“五统一、两协调”的原则:统一思想认识,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管理要求,统一监督检查,统一服务保障。
协调内外部关系,协调协力单位合理利益诉求,协调工作推进。
第四条外协管理应遵循“谁委托、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委托部门和责任单位,建立健全外协管理工作机制。
第五条外协管理应坚持“脚踏实地、务实创新”的原则,不断提高外协管理水平。
第六条公司的外协管理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外协单位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外协单位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第七条外协管理应注重人文关怀,切实维护协力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增强外协单位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第八条外协管理制度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由公司办公室负责具体执行。
第二章外协单位的评审及资质管理第一条对外协单位的资质和信誉进行评估,确保外协单位具备开展工作的合法资质和能力。
第二条公司负责开展外协单位的资质审查,审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资质、资信记录、工作业绩等。
第三条对已合作的外协单位应定期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其工作质量和信誉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外协单位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对表现较差的外协单位进行警告、终止合作等处理。
第四条外协单位在合作华利应提供相关法人资格证明、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明材料,并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第五条公司应建立外协单位的档案,对外协单位信息进行归档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资质、合作协议、业绩评价等。
第六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对外协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了解外协单位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第三章项目委托管理第一条公司与外协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后,由委托部门向外协单位下达具体项目委托任务书,明确委托内容、工作要求、工期等。
外协加工作业指导书

外协加工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扩大,外协加工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为了确保外协加工的顺利进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外协加工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外协加工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确保他们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加工作业,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时间的达到要求。
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外协加工部门的员工。
三、作业流程1. 接收任务外协加工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和定单,接收到外协加工任务。
任务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要求、数量、交货日期等。
2. 材料准备根据接收到的任务要求,外协加工人员准备所需的加工材料。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3. 设备设置根据产品的加工要求,外协加工人员设置加工设备,包括调整设备的参数、更换刀具等。
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产品加工要求。
4. 加工操作根据产品的加工工艺和要求,外协加工人员进行加工操作。
包括切削、焊接、打磨等工序。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5. 检验与调整完成加工后,外协加工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
包括尺寸、外观、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6. 包装和交货加工完成的产品经过包装,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外协加工人员按照交货要求,及时将产品交付给生产部门或者客户。
四、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外协加工人员在接收材料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材料符合要求,并做好材料的标识和记录。
2. 加工过程控制:外协加工人员在加工过程中,要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和精度。
3. 检验控制:外协加工人员在加工完成后,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检验结果要进行记录和归档。
4. 非合格品处理:如果发现产品不合格,外协加工人员要及时报告,并按照质量管理流程进行处理,包括修复、返工或者报废等。
五、安全生产外协加工人员在进行加工作业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某食品公司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书

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书GMP的要求一、良好生产规范——个人卫生1 员工的疾病控制及卫生:1.1 健康检查:●所有食品操作人员必须在上岗前在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法》的培训,取得合格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并按要求每年复检一次。
●病假超出一个月者,需在健康检查复检后,方可重返工作岗位。
●所有健康证需存档。
1.2所有人在每次进入车间前、进食后或从卫生间返回,以及接触过废物、垃圾后,均需立即按要求洗手。
在车间入口的预进间配备足够的洗手龙头。
1.3患任何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或外伤者,均必须撤离直接接触食物的工作岗位及环境,以避免污染到原料、生产过程或成品。
●手部出现小创口时,需立即通知QC、生产主管或QA,用创可贴包扎好再佩戴医用指套或一次性手套方可返回岗位继续工作。
●员工必须向生产主管如实汇报健康状况或疾病情况。
1.4公司内不容许在任何地方随地吐痰。
吐痰只有在卫生间的马桶或水池内,那里可以立即被清洗或冲净。
1.5生产区域内不容许吸烟。
任何吃东西、喝东西、吃口香糖等行为不容许发生在生产区域。
1.6手指甲必须修剪整齐,长度不可超过0.3mm并保持清洁。
2.衣着、首饰及个人物品:2.1 无论生产或停工,任何时候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佩戴发网后才能进入生产车间。
2.2 包装区员工与包制区员工的工作环境区分。
2.3 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发网和口罩。
发网孔径小至不至于有头发漏出。
戴发网的标准以盖过双耳,完全遮住头发为准。
2.4 上衣兜内不容许放任何物品。
2.5 生产区内不容许穿短裤。
2.6 生产区内不容许戴任何首饰和手表。
2.7 生产区内不容许戴假睫毛、假指甲或涂指甲油。
2.8 个人物品不容许带入生产区域。
2.9 生产区域内只容许使用圆珠笔,不得使用铅笔和钢笔。
2.10 更衣室内任何个人物品不得放在更衣柜外。
2.11 厂内所用手套必须完整、卫生,并由非渗透性材料制成。
2.12 任何情况下的药物治疗均不容许在生产区、包装区或仓库内进行,以预防潜在的污染产品的危险。
外协生产管理办法

外协生产管理办法概述为保障公司生产效率和质量,规范外协生产过程,特制定此外协生产管理办法。
该办法的适用于公司与外部供应商及承包商之间的生产业务合作,旨在确保外协生产工作的统一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基本要求1.与外协厂商签订书面合同。
2.确认外协商生产标准和品质要求,达到公司同等生产标准。
3.确认外协商安全生产守则要求,并保证员工人身安全。
4.对外协生产过程实行严格的质量检核系统,保证产品质量。
5.严格控制外协商的原材料采购、生产环节、溯源保留,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
业务流程开发设计1.研发部门与外协商沟通产品开发需求和原型。
2.确认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并纳入外协合同。
合同签订1.确认价格和质量标准,签订合同。
2.立即开具发票或收据,付款进度安排须与生产进度同步并向财务部门特别申请备付款项。
生产计划1.根据业务量、交货期和品质要求,安排生产计划。
2.检查外协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有真实章、标签等标示,确认物流时仍然保持完好,进行及时收货。
质量管理1.严控过程中所需原材料的采购环节,要求外协商提供进货明细和样品。
2.根据公司的质量标准,制定外协商检验要求,并建立产品检测分级报告。
3.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智能化生产监控系统,及时掌握外协商的生产情况和进度。
4.确认库房验货要点及退货流程,避免不良品被误用。
生产考核1.根据生产计划,对外协商进行时间、品质、数量的考核。
2.及时发布考核结果,对达标单位进行激励奖励。
财务结算1.定期审核外协商的财务报销凭证及基础支出明细。
2.建立应付账款管理制度,保证付款准确。
需注意点1.清楚明确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2.定期拜访一线员工处理紧急情况。
3.每年对外协商的业务合作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和审查。
4.按照公司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外协商签订保密协议。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外协生产管理办法,严格把控外协厂商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厂商的安全生产。
为保障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整体运营提供了重要依据,是企业实现稳健运营的必备管理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协厂管理作业指导书GMP的要求一、良好生产规范——个人卫生1 员工的疾病控制及卫生:1.1 健康检查:●所有食品操作人员必须在上岗前在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法》的培训,取得合格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并按要求每年复检一次。
●病假超出一个月者,需在健康检查复检后,方可重返工作岗位。
●所有健康证需存档。
1.2所有人在每次进入车间前、进食后或从卫生间返回,以及接触过废物、垃圾后,均需立即按要求洗手。
在车间入口的预进间配备足够的洗手龙头。
1.3患任何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或外伤者,均必须撤离直接接触食物的工作岗位及环境,以避免污染到原料、生产过程或成品。
●手部出现小创口时,需立即通知QC、生产主管或QA,用创可贴包扎好再佩戴医用指套或一次性手套方可返回岗位继续工作。
●员工必须向生产主管如实汇报健康状况或疾病情况。
1.4公司内不容许在任何地方随地吐痰。
吐痰只有在卫生间的马桶或水池内,那里可以立即被清洗或冲净。
1.5生产区域内不容许吸烟。
任何吃东西、喝东西、吃口香糖等行为不容许发生在生产区域。
1.6手指甲必须修剪整齐,长度不可超过0.3mm并保持清洁。
2.衣着、首饰及个人物品:2.1 无论生产或停工,任何时候人员必须更换工作服,佩戴发网后才能进入生产车间。
2.2 包装区员工与包制区员工的工作环境区分。
2.3 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发网和口罩。
发网孔径小至不至于有头发漏出。
戴发网的标准以盖过双耳,完全遮住头发为准。
2.4 上衣兜内不容许放任何物品。
2.5 生产区内不容许穿短裤。
2.6 生产区内不容许戴任何首饰和手表。
2.7 生产区内不容许戴假睫毛、假指甲或涂指甲油。
2.8 个人物品不容许带入生产区域。
2.9 生产区域内只容许使用圆珠笔,不得使用铅笔和钢笔。
2.10 更衣室内任何个人物品不得放在更衣柜外。
2.11 厂内所用手套必须完整、卫生,并由非渗透性材料制成。
2.12 任何情况下的药物治疗均不容许在生产区、包装区或仓库内进行,以预防潜在的污染产品的危险。
3 参观人员、管理人员和合同人员:三全公司的GMP的标准和要求完全适用于所有的参观人员、管理人员和合同人员4 对工作服的要求:4.1 公司为所有相关人员提供工作服和工作鞋。
工作服以白色或浅色为宜。
工作服和工作鞋不得穿出厂区。
公司将提供合理的换衣时间、洗衣服4.2 工作服和围裙等必须至少每天更换一次,需要时可增加更换频率。
换下的工作服和围裙等需立即集中,不得摆放在生产区域。
4.3 任何工作服、工作鞋不得穿进卫生间。
二、良好生产规范——操作行为规范1. 食物产品和食物直接接触的容器具不得存放于厂区外部。
2. 原料由原料专用通道运入车间,拆去外包装后进入车间。
成品由成品专用通道运至成品仓库,不允许交叉运送原料和成品。
3.包装区人员和包制区人员分别在专用的更衣室更换工作服并经专用的通道进入车间打开。
5. 操作工不容许坐在、站在原料、包装材料、容器、产品或地台板上。
6. 垫仓板必须保持干燥、清洁、完好。
木制垫仓板不容许在车间内使用和摆放。
7. 在仓库及厂区内储存货物时必须保持距离至少30厘米远,以便清洁和虫害控制之用。
8. 容器具必须随时保持清洁,用后及时集中清洗。
保证每次使用已清洁好的容器具,以免异物污染9. 拒用材料、次品及物料在车间的存放点必须明确标识。
10. 运输原料和成品的叉车应完全分开使用、清洗及存放,避免生熟交叉污染。
11. 储存货物的名称、编号、数量、生产日期、批号(入库日期)、状态以及存放日期,均需明确标识。
12. 所有溢出的货物必须立即清理干净。
13. 任何原料及包装的外包装纸箱在使用之前,必须用吸尘器或刷子将表面清除干净,方可使用。
14. 废物不容许在厂内外积累,必须随时清理干净。
15. 垃圾桶内必须随时保持清洁,放入垃圾袋后方可使用。
16. 清洁干净的容器或工具,需存放在指定地点,不得在厂区内任意摆放。
17. 干区的清洗,最好使用吸尘器。
18. 易受昆虫污染的原料,储存30后必须作再次检查,并每30天检查一次直至用完为止。
每次的检查日期需注明在每个垫仓板的最底一层的货箱上。
19. 设备上与产品接触部位所用的润滑油为食品级润滑油20. 用于过滤的滤网和滤布为食品级尼龙,不可使用不锈钢材质的滤网21. 食物容器具、工具:●食物用容器具及工具不容许直接接触地面或不清洁的表面。
●容器具需明确标识其盛放内容及可食用或非食用,同时也可使用颜色标识加以区分。
●容器的标示必须干净、完整、正确.●所有容器具必须加盖。
任何原料和半成品在摆放时,必须加盖或覆盖保鲜膜。
●工具必须受控并及时清洁,以预防夹杂物和微生物对食物的污染。
●木制或木柄及竹制工具不允许使用,以免其碎片造成异物污染,而且木制品易受潮,有潜在的微生物污染的危险。
22. 产品环境●墙壁、门、窗、天花板无破损及无涂层剥落●有冷凝水滴落的空调通风口处、冷库风扇下不得进行生产操作及摆放物料●不得将垃圾清入地沟,地沟内水流畅通,无异味●地漏必须加盖,以防止虫害由地漏进入车间●设备、管道、工具、容器上不得缠绕胶带、线绳、铁丝等物件,以防止脱落造成产品异物污染●灭蝇灯于夏季时应至少每周清理一次生产过程中风幕帘和排风扇应正常开启,排风扇外部应加密封的滤网清洗一、清洗:1、清洗的分类:1.1 按清洗方式可分为干洗和湿洗1.2 按清洗频率可划分为常规清洗和定期清洗2、清洗的步骤:2.1预洗:初步将设备、工具、容器等表面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2.2主洗:用热的去污溶液和清洁的布或刷子清洗2.3 冲洗:用清水将设备、工具、容器等表面的清洗剂冲洗干净2.4 消毒:用适当的杀菌剂并要有充足的接触时间给杀菌剂发挥作用3、清洗的职责3.1 操作工:负责对操作范围内的设备、操作台、产品容器和使用的工具进行清洗3.2 生产组长/主任●按照清洗程序的要求,负责组织安排管辖区域的清洗,包括设备、检测仪器、操作台、产品接触的工具及容器、冷库、固定设施、墙壁、地面、地沟等●负责督导员工按照良好清洗规范操作●负责检查管辖范围的清洗结果和清洗效果,如实填写清洗记录●当清洗检查结果不合格时,负责落实纠正行动按时、按质完成3.3品保人员:●负责协调安排整个生产线的常规清洗和定期清洗●负责督导生产组长/主任履行职责,进行合理的分工,保证清洗程序有效实施●负责督导员工按照良好清洗规范操作●负责检查整个生产线的清洗结果和清洗效果●当清洗检查结果不合格时,负责落实纠正行动按时、按质完成3.4 在线QC●负责清洗液和消毒液的配置●负责清洗过程的监控,确保清洗程序正确实施,督导员工按照良好清洗规范操作●当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时,负责同生产组长/主任或生产主管、QC主任、QC主管及时沟通,提出适当的纠正行动,并跟踪直至完成●负责检查清洗结果,并填写清洗检查记录3.5 QC主任●负责督导在线QC正确配置、使用清洗剂和消毒液●负责监控整个生产线的清洗过程和清洗效果,确保清洗程序正确实施,督导员工按照良好清洗规范操作●负责督导在线QC进行合理有效的监控,帮助协调解决发现不规范行为时的沟通障碍●当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时,负责同生产组长/主任或生产主管及时沟通,提出适当的纠正行动,并跟踪纠正行动直至完成●负责检查清洗结果3.6 公司品保主管●负责督导QC主任/在线QC正确配置清洗剂和消毒剂●负责监控生产线的定期清洗,确保清洗程序正确实施及清洗结果合格●当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时,及时同主任/主管进行沟通,并提出纠正措施,并跟踪至纠正行动完成●负责对QC的清洗检查结果进行检测与核实●负责检查定期清洗的结果4、清洗工具4.1 清洗工具的划分●食品接触工具:用于清洗直接与食品接触的容器、设备、操作台面、工具等●过敏原工具:专门用于清洗过敏原食品的工具●非食品接触的工具:用于清洗不直接与食品接触的操作台底部、门、窗、墙壁等●地面工具:专门用于清洗地面的工具●地漏工具:专门用于清洗地漏的工具4.2 清洗工具的颜色划分●食品接触的工具:兰色,如兰色毛巾、兰色胶盆、兰色柄的刷子●过敏原接触的工具:红色,如红色毛巾、红色胶盆、红色柄的刷子等●非食品接触的工具:黄色,如黄色毛巾、黄色胶盆、黄色柄的刷子等●地面及地漏工具:黑色,如黑色柄的扫帚、黑色胶箱等5、良好清洗规范5.1 遵守清洗顺序,遵照清洗程序5.2 正确区分使用清洗工具5.3 清洗过程中符合良好生产规范,避免交叉污染5.4 妥善清洗并保管清洗工具四、清洗工具的控制1、控制要求●生产工具与清洁工具应区分,不可交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