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练习题
高中语文 1.2 黄州快哉亭记作业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1.2 黄州快哉亭记作业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43875487524de518964b7dc7.png)
第1单元-2黄州快哉亭记李仕才[基础巩固层次(A)]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肆.大(sì)倏.忽(shū)谪.居(zhé)开阖.(hé)B.瓮牗.(yǒu)洗濯.(zuó)指数.(shǔ)憔悴.(cuì)C.骇.目(hài)舟楫.(jí)骋骛.(wù)庶.人(shù)D.沟壑.(hè)飒.然(sà)衣襟.(jīn)骚.人(sāo)【解析】“濯”读“zhuó”。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B.其势益.张益:更加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解析】“胜”译为“经得住、能承担”。
【答案】 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于..赤壁之下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①玉之言,盖.有讽焉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①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②此世所以..不传也【解析】A项,至,到了;于,介词,表动作对象。
B项,却、竟然。
D项,均表示“……原因”。
只有C项,“盖”,①为“大概”,②是表原因连词。
【答案】 C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C.有风飒然至者D.以其无礼于郑,且贰于楚也【解析】A、B、D项都是状语后置句,C项是定语后置句。
【答案】 C[阅读提升层次(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花捧阁记朱徽距城西南可里许,有古禅林曰福胜寺。
寺颇宏豁轩敞,门庑回衍,殿宇岿然。
环城内外梵刹约可数,惟福胜最著。
殿后有园,园多茂林修竹,间以杉松。
每入其中,翠盖攒天,浓阴覆地,茏葱之景,与夫清远之韵,袭人衣裾。
憩坐少顷,顿觉躁念消而浮情释。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黄州快哉亭记试题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黄州快哉亭记试题 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53e412f90b1c59eef9c7b461.png)
2 黄州快哉亭记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肆.大(sì)倏.忽(shū)谪.居(zhé)开阖.(hé)B.瓮牖.(yǒu)洗濯.(zhuó)睥.睨(bì)憔悴.(cuì)C.骇.目(hài)舟楫.(jí)骋骛.(wù)庶.人(shù)D.沟壑.(hè)飒.然(sà)衣襟.(jīn)骚.人(sāo)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
B.其势益.张益:更加。
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
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
3.翻译下列句子。
(1)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2)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4.文学常识填空。
《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是,字,眉山人。
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三人合称。
著有。
5.本文统揽全篇的词语是“”,“黄州快哉亭”的修建者是,命名者是。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小明在老师的教诲下终于认识到逃课的危害,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心悦诚服地在班会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B.由于家乡雨水不足,土地贫瘠,经过全村人的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要安土重迁....到另一个地方。
C.青年人理想高远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人今天听了一首歌,就想当一个歌唱家,明天听了一场报告,就想当科学家,这山望着那山......高.,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
D.世界一号选手林丹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1︰2不敌老将陈宏,这让他卫冕冠军的征程戛然而止....。
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习题 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
![粤教版-语文-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习题 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https://img.taocdn.com/s3/m/03e18a478762caaedc33d42f.png)
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
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而已。
《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
”但世上没有什么“无不相同”的人和事,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超过了苏轼。
(选自《光明日报》曾枣庄)美字体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赏美文苏轼和苏辙父亲苏洵连同苏轼、苏辙两兄弟,世人尊称“三苏”。
“二苏”的名字很有意思,都与“车”有关,里面大有乾坤:“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在车的最显眼处,最易惹祸;“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课内挖掘】苏辙改对显才华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
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
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
”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
”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
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
(选自谷风冀雨的博客) 【课外运用】兄弟情深(节选)苏辙说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轼说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苏东坡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称建用、杨尧咨、弟辙做大雨联句。
称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
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头”。
众皆倾倒。
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
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贯注于词作之中。
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真情实感的关于兄弟亲情的词便如汩汩清泉喷涌而出。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检测:第一单元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检测:第一单元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https://img.taocdn.com/s3/m/f8266fd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f.png)
第 2 课黄州快哉亭记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 ||,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 ||。
其实 ||,“三苏”都是通才、全才 ||,父子三人不单在文学史||,并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敬的地位 ||,不过苏轼的贡献更大 ||,影响更深远而已 ||。
《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同样 ||。
”但世上没有什么“无不同样”的人和事 ||,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别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强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超出了苏轼 ||。
(选自《光明天报》曾枣庄)美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箫起灭中||。
字体赏美文苏轼和苏辙父亲苏洵连同苏轼、苏辙两兄弟 ||,世人尊称“三苏”||。
“二苏”的名字很存心思 ||,都与“车”有关 ||,里面大有乾坤:“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 ||,在车的最惹眼处 ||,最易惹祸;“辙”是车轮压出的印迹 ||,有功而不赏 ||,有难而不担 ||。
“知子莫如父”||,苏洵深知两个儿子的性情性格 ||,“大苏”性不忍事||,每遇不平事||,马上“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心中冒犯许多人||,就取名为“轼”||,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前怕狼后怕虎 ||,三思尔后行 ||。
对于宁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自由洒脱 ||,大可不用担忧吉凶 ||。
在苏轼十二岁 ||,苏辙八岁那年 ||,苏老泉作了一篇“名二子说” ||,颇见取名的良苦专心 ||。
元丰二年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在湖州 (浙江湖州 )被捕 ||。
狱中 ||,苏轼想到此次难逃一劫 ||,恳求好意的狱卒将两首诗转交弟弟苏辙 ||。
此中一首这样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时夜雨独伤神 ||。
与君世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 ||。
”苏辙读了这首近乎是交代后事的“绝命书” ||,泪如泉涌||,心如刀绞 ||。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文档第一单元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1Word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文档第一单元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1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177c4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44.png)
第 2 课黄州快哉亭记1.古今异义(1)至于赤壁之下。
..古义:至,到;于,介词。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2)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古义:一一指着数出来,形容清楚了然。
今义:数字。
(3)将何往而非病.。
古义:忧虑、不快乐。
今义:疾病。
(4)窃会计之余功。
..古义:指征收钱粮等公务。
今义:①监察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样记账凭据,办理账务,编制各样有关报表等。
②担当会计工作的人员。
2.一词多义王披襟当之:迎着.(1)当木兰当户织:对着.有积石横当.其垠:阻拦以览观江流之胜.:美好的风景(2)胜因此伤心憔倅而不可以胜.者:禁得住,忍得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成功.此其因此为“快哉”者也:表原由..(3)因此此皆骚人思士之因此伤心憔倅而不可以..胜者:用来的情景不以物伤性:由于.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把(4)以照之以明月:用.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来3.词类活用(1)名之曰“快哉”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西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往西。
.(3)亦足以称快世俗:使动用法,使称快。
..(4)蓬户瓮牖: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5)穷耳目之胜:使动用法,使尽兴(享受)。
.(6)动心骇目: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7)草木队列:名词作动词,摆列成行。
..4.文言句式(1)谪居齐安:省略句,谪居(于 )齐安。
(2)振之以清风:状语后置,以清风振之。
(3)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判断句。
(4)将何往而非病:宾语前置,“何往” 即“ 往何”,到哪里。
5.翻译以下句子(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行久视。
译文:白日能看见船只出没在亭子前,夜里能听见鱼龙悲鸣于亭子下边,情景变化迅疾,令人胆战心惊,不行久看。
(2)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队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译文:往西看见武昌的群山,冈峦起伏,草木筏列成行,每当烟雾消尽日光泻出,渔夫樵夫的居舍都能够一一指着数出来。
高中语文1.2《黄州快哉亭记》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1.2《黄州快哉亭记》同步练习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570aa4623c1ec5da50e27030.png)
黄州快哉亭记误用“抢白”《新民晚报》2011年12月29日刊有一篇文章《寻找“郭兴福”》。
作者是知名画家,为画巨型历史画,遍寻郭兴福(郭是我军1964年大比武的明星,“文革”罹大难,1985年亡于车祸)的照片而不得。
作者联络过军博、南京军区,皆无果。
一日,军人后代吴某说自己父亲的“部下有位名人,有一位你一定知道,大比武的英雄——”。
“‘郭兴福!’我抢白了一句。
”最后,“郭兴福1981年的照片终于出现在我的信箱里”。
文中“抢白”一词用错了。
何谓“抢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当面责备或讽刺”。
画家意外得到郭兴福的线索,肯定是激动与感谢,何来责备与讽刺?——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李光羽走近作者简介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
字子由,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与其父兄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进士,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作品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擅长政论和史论。
有《栾城集》传世。
相关知识到宋代,游记散文追随着唐代游记散文的踪迹,在内容和形式上更臻完美。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游记作者数量增多,作品硕果累累。
作家突出的有: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晁补之、陆游、范成大、王质、宋熹、周密等,他们都写有不少名篇佳作。
——罗昭伦《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阅读方法》识记字音沅.水(yuán) 子瞻.(zhān)东西一舍.(shè)风开云阖.(hé) 舟楫.(jí) 草木行.列(háng)皆可指数.(shǔ)骋骛..(chěng wù)而风何与.焉(yù)会.计(kuài)蓬户瓮牖..(wèng yǒu)濯.长江之清流(zhuó) 揖.西山之白云(yī)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B)A.肆.大(sì)倏.忽(shū)谪.居(zhé)开阖.(hé)B.瓮牗.(yǒu) 洗濯.(zhuó) 指数.(shù) 憔悴.(cuì)C.骇.目(hài) 舟楫.(jí) 骋骛.(wù) 庶.人(shù)D.沟壑.(hè) 飒.然(sà) 衣襟.(jīn) 骚.人(sāo)解析:B项,“数”读shǔ。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2习题: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 Word版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2习题: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5ffde16f1aff00bed51e82.png)
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
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而已。
《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
”但世上没有什么“无不相同”的人和事,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超过了苏轼。
(选自《光明日报》曾枣庄)【课内挖掘】苏辙改对显才华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
山上一位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
老道出了个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
”苏轼不假思索,立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工稳,不如改一改。
”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道:“何水能如河水清?”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叫好。
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
(选自谷风冀雨的博客) 【课外运用】兄弟情深(节选)苏辙说苏轼:“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苏轼说苏辙:“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苏东坡从刘巨门下读书时,夏日在学舍与同窗称建用、杨尧咨、弟辙做大雨联句。
称建用曰,“庭松偃盖如醉”;杨尧咨曰,“夏雨新凉似秋”。
苏轼对曰:“有客高吟拥鼻”;最后苏辙对曰:“无人共吃馒头”。
众皆倾倒。
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
而苏轼将这种并肩携手、患难与共的手足亲情,贯注于词作之中。
那一首首发自肺腑、贯注着充沛真情实感的关于兄弟亲情的词便如汩汩清泉喷涌而出。
(选自旭日东升的博客)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B.其势益.张益:更加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D.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解析:D项,胜:忍受、承担。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练习2黄州快哉亭记
![粤教版-语文-高二选修《唐宋散文选读》练习2黄州快哉亭记](https://img.taocdn.com/s3/m/f4a189ac011ca300a7c3905d.png)
2黄州快哉亭记误用“抢白”《新民晚报》2011年12月29日刊有一篇文章《寻找“郭兴福”》。
作者是知名画家,为画巨型历史画,遍寻郭兴福(郭是我军1964年大比武的明星,“文革”罹大难,1985年亡于车祸)的照片而不得。
作者联络过军博、南京军区,皆无果。
一日,军人后代吴某说自己父亲的“部下有位名人,有一位你一定知道,大比武的英雄——”。
“‘郭兴福!’我抢白了一句。
”最后,“郭兴福1981年的照片终于出现在我的信箱里”。
文中“抢白”一词用错了。
何谓“抢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当面责备或讽刺”。
画家意外得到郭兴福的线索,肯定是激动与感谢,何来责备与讽刺?——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李光羽走近作者简介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
字子由,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与其父兄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进士,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
作品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擅长政论和史论。
有《栾城集》传世。
相关知识到宋代,游记散文追随着唐代游记散文的踪迹,在内容和形式上更臻完美。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游记作者数量增多,作品硕果累累。
作家突出的有:苏舜钦、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晁补之、陆游、范成大、王质、宋熹、周密等,他们都写有不少名篇佳作。
——罗昭伦《我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阅读方法》识记字音沅.水(yuán)子瞻.(zhān)东西一舍.(shè)风开云阖.(hé) 舟楫.(jí) 草木行.列(háng)皆可指数.(shǔ)骋骛..(chěng wù)而风何与.焉(yù)会.计(kuài)蓬户瓮牖..(wèng yǒu)濯.长江之清流(zhuó) 揖.西山之白云(yī)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B)A.肆.大(sì)倏.忽(shū)谪.居(zhé)开阖.(hé)B.瓮牗.(yǒu) 洗濯.(zhuó) 指数.(shù) 憔悴.(cuì) C.骇.目(hài) 舟楫.(jí) 骋骛.(wù) 庶.人(shù)D.沟壑.(hè) 飒.然(sà) 衣襟.(jīn) 骚.人(sāo)解析:B项,“数”读shǔ。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2黄州快哉亭记达标训练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2黄州快哉亭记达标训练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a18961a6aaea998fcc220edc.png)
黄州快哉亭记课时训练2黄州快哉亭记一、夯基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南.合湘、沅,北.合汉、沔B.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C.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D.草木行列..解析:D项,名词用作动词,成行排列。
A项,名词作状语,在南方/名词作状语,在北方。
B项,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C项,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答案:D2.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A.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B.快哉,此风C.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D.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解析:A项与例句相同,均为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
B项,主谓倒装句。
C项,宾语前置。
D项,介宾短语后置。
答案:A二、延伸阅读(导学号5080000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东轩记[宋]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
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
既至,敝不可处,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厅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
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
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莫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
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②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
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死生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知能优化演练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知能优化演练](https://img.taocdn.com/s3/m/606936540740be1e650e9abb.png)
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知能优化演练【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假设..。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那么舟楫出没于.其前,夜那么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因此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南合.湘、沅合:汇合B、以览观江流之胜.胜:景观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睥睨:斜眼看D、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数:计算解析:选C。
睥睨:斜着眼睛看,谓伺机夺取。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至于赤壁之.下即其庐之.西南为亭B、波流浸灌,与海相假设..假设..入前为寿C、昼那么舟楫出没于.其前乃设九宾礼于.庭D、以.览观江流之胜亦足以.称快世俗解析:选B。
假设:相似/代词,你。
A项,助词,的。
C项,介词,在。
D项,目的连词,来。
3、以下各句对文章的阐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从亭的建筑和命名写起,极力描绘渲染江景的壮观,以及观览江景、凭吊古迹的快意。
B、长江流出西陵峡以后,地势逐渐平坦,汇集了湘水、沅水、汉水、沔水后,水势进一步增大。
正基于此景,张梦得先生建了快哉亭。
C、关于那个亭子,苏轼十分喜爱,不仅因为这所亭子所见宽敞,能够看到方圆几十里的风景,更因为那个面临长江的亭子能给人以开阔的心情。
D、文段辞采精美,运用对偶,音韵和谐,婉约含蓄,表现作者的赏景之乐。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文档第一单元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1Word含答案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宋散文选读文档第一单元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1Word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391b42af45b307e87197b0.png)
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1.古今异义 (1)至于..赤壁之下。
古义:至,到;于,介词。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2)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古义:一一指着数出来,形容清楚了然。
今义:数字。
(3)将何往而非病.。
古义:忧愁、不快乐。
今义:疾病。
(4)窃会计..之余功。
古义:指征收钱粮等公事。
今义:①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账凭证,处理账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②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2.一词多义(1)当⎩⎪⎨⎪⎧王披襟当.之:迎着木兰当.户织:对着有积石横当.其垠:阻挡(2)胜⎩⎪⎨⎪⎧以览观江流之胜.:美好的景色……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禁得住,忍得住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3)所以⎩⎨⎧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表原因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 胜者:用来……的(景象)(4)以⎩⎪⎨⎪⎧不以.物伤性:因为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把照之以.明月:用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来3.词类活用(1)名.之曰“快哉”: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西.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往西。
(3)亦足以称快..世俗:使动用法,使……称快。
(4)蓬.户瓮.牖: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5)穷.耳目之胜:使动用法,使……尽情(享受)。
(6)动.心骇.目: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7)草木行列..:名词作动词,排列成行。
4.文言句式(1)谪居齐安:省略句,谪居(于)齐安。
(2)振之以清风:状语后置,以清风振之。
(3)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判断句。
(4)将何往而非病:宾语前置,“何往”即“往何”,到哪里。
5.翻译下列句子(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译文:白天能看见船只出没在亭子前,夜里能听见鱼龙悲鸣于亭子下面,景象变化迅疾,令人触目惊心,不可久看。
(2)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 练习 含解析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 练习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1e42625acfa1c7aa00cc68.png)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肆.大(sì) 倏.忽(shū)谪.居(zhé) 开阖.(hé)B.瓮牗.(yǒu) 洗濯.(zhuó)指数.(shù) 憔悴.(cuì)C.骇.目(hài) 舟楫.(jí)骋骛.(wù) 庶.人(shù)D.沟壑.(hè) 飒.然(sà)衣襟.(jīn) 骚.人(sāo)解析:选B。
“数”读“shǔ”。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B.其势益.张益:更加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解析:选D。
胜:忍受、承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于..赤壁之下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①玉之言,盖.有讽焉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①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②此世所以..不传也解析:选C。
①大概;②连词,表原因。
A项,至,到了;于,介词,表动作对象。
B项,却、竟然。
D项,均表示“……原因”。
4.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C.有风飒然至者D.以其无礼于郑,且贰于楚也解析:选C。
A、B、D三项都是状语后臵句;C项,定语后臵句。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练习题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024aa76c85ec3a87c2c5db.png)
黄州快哉亭记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就是( )A、肆.大(sì)倏.忽(shū) 谪.居(zhé) 开阖.(hé)B、瓮牖.(yǒu)洗濯.(zhuó)睥.睨(bì)憔悴.(cuì)C、骇.目(hài) 舟楫.(jí)骋骛.(wù)庶.人(shù)D、沟壑.(hè)飒.然(sà) 衣襟.(jīn)骚.人(sāo)解析:ACD三项都就是正确的,只有B项中“睥"读音应为“pì”。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就是( )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
B、其势益.张益:更加.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
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
解析:ABC三项都就是正确的,只有D项错误,D中“胜”应理解为忍受、承担。
答案:D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②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翻译,首先要坚持一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所谓直译,就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答案:①如今,张梦得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患,利用办理公务的余暇,在山水之间纵情游玩,这表明她的心胸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②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这就是人本身处境的不同,与风有什么关系呢?4、文学常识填空。
《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就是_________,字_________,眉山人。
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三人合称_________.著有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作者作品的知识.“三苏"在古代文学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牢记她们与她们的作品。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练习题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黄州快哉亭记》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0bb888650e52ea551898e4.png)
黄州快哉亭记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就是( )A、肆.大(sì) 倏.忽(shū) 谪.居(zhé) 开阖.(hé)B、瓮牖.(yǒu) 洗濯.(zhuó) 睥.睨(bì) 憔悴.(cuì)C、骇.目(hài) 舟楫.(jí) 骋骛.(wù) 庶.人(shù)D、沟壑.(hè) 飒.然(sà) 衣襟.(jīn) 骚.人(sāo)解析:ACD三项都就是正确的,只有B项中“睥”读音应为“pì”。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就是( )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
B、其势益.张益:更加。
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
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
解析:ABC三项都就是正确的,只有D项错误,D中“胜”应理解为忍受、承担。
答案:D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②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翻译,首先要坚持一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所谓直译,就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答案:①如今,张梦得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患,利用办理公务的余暇,在山水之间纵情游玩,这表明她的心胸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②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这就是人本身处境的不同,与风有什么关系呢?4、文学常识填空。
《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就是_________,字_________,眉山人。
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三人合称_________。
著有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作者作品的知识。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1.2《黄州快哉亭记》知能优化演练练习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
![粤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 1.2《黄州快哉亭记》知能优化演练练习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382418eecfc789eb172dc8ec.png)
一、语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合.湘、沅合:汇合B.以览观江流之胜.胜:景观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睥睨:斜眼看D.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数:计算解析:选C。
睥睨:斜着眼睛看,谓伺机夺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至于赤壁之.下即其庐之.西南为亭B.波流浸灌,与海相若.若.入前为寿C.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乃设九宾礼于.庭 D.以.览观江流之胜亦足以.称快世俗解析:选B。
若:相似/代词,你。
A项,助词,的。
C项,介词,在。
D项,目的连词,来。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亭的建造和命名写起,极力描绘渲染江景的壮观,以及观览江景、凭吊古迹的快意。
B.长江流出西陵峡以后,地势逐渐平坦,汇集了湘水、沅水、汉水、沔水后,水势进一步增大。
正基于此景,张梦得先生建了快哉亭。
C.对于这个亭子,苏轼十分喜欢,不仅因为这所亭子所见宽敞,能够看到方圆几十里的风景,更因为这个面临长江的亭子能给人以开阔的心情。
D.文段辞采精美,运用对偶,音韵和谐,婉约含蓄,表现作者的赏景之乐。
解析:选D。
“婉约含蓄”错,应是“雄放雅致”。
4.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时作业:第2课 黄州快哉亭记](https://img.taocdn.com/s3/m/6e50b55d964bcf84b9d57b67.png)
第一单元 第2课一、基础积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南合.湘、沅 合:汇合 B .以览观江流之胜.胜:胜景 C .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睥睨:窥视 D .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数:数出来 【答案】C【解析】睥睨:斜着眼睛看,谓伺机夺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庶人安.得共之风雨不动安.如山 B.⎩⎪⎨⎪⎧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家祭无忘告乃.翁 C.⎩⎪⎨⎪⎧ 不以.物伤性不赂者以.赂者丧 D.⎩⎪⎨⎪⎧窃.会计之余功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答案】C【解析】A 项,第一个“安”是代词,怎么;第二个“安”是形容词,安稳。
B 项,第一个“乃”是副词,竟然;第二个“乃”是代词,你的。
C 项,两个“以”均为介词,因为。
D 项,第一个“窃”是动词,利用;第二个“窃”是谦词,私自。
3.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以览观江流之胜.B .名胜.古迹C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D .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答案】D【解析】D 项,动词,能承担,能承受。
A 、B 、C 三项均为名词,优美的景色。
4.下列各项中,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草木行列B.动心骇目C.蓬户瓮牖D.举目而足【答案】D【解析】A项,“行列”是名词用作动词,排列成行。
B项,“动”和“骇”是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C项,“蓬”和“瓮”是名词用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D项,没有词类活用。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题。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玉之言,盖有讽.焉讽:劝谏B.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忍受C.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濯:洗涤D.王披襟当.之当:面对【答案】A【解析】讽:讥讽,讽刺。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而风何与.焉B.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将何适.而非快C.玉之言,盖有讽焉.而风何与焉.D.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此独大王之.雄风耳【答案】C【解析】A项,第一个“与”是介词,和;第二个“与”是动词,参与。
《黄州快哉亭记》练习题(有答案)
![《黄州快哉亭记》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104bd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5.png)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南合沅、湘合:汇合B. 而人有遇不遇之变遇:遇到时机,得到重用C. 为何适而非快适:安适D.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胜:胜景,景观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至于赤壁之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C、玉之言盖有讽焉盖失强援,不能独完D、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此世所以不传也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与海相若若入前为寿B、盖亭之所见鱼,我所欲也C、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举目而足位尊而无功4.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亭的建造和命名写起,极力描绘渲染江景的壮观,以及观览江景,凭吊古迹的快意。
B. 文章紧扣题目,七次说及“快”字,借景抒情,巧妙道出人生哲理:心中坦然,无所不快。
C. 全文围绕“快哉”二字立意,从写景、叙事中引出议论,景、事、情、理四者互为交融。
D. 文章辞采精美,排比对偶的运用,使文章婉约含蓄,表现作者“不以物伤性”的乐观情绪。
E、作者畅言“快哉”,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
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览观江流之胜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B.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D.将何适而非快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6.下列句中的“所以”与“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中的“所以”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A.草木行列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B.西望武昌诸山环之而上C.动心骇目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D.将何适而非快火尚足以明也8.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B.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C.快哉,此风!D.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9.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叙事兼描述之笔写出了江水的浩淼壮阔,为快哉亭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州快哉亭记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肆.大(sì)倏.忽(shū)谪.居(zhé)开阖.(hé)
B.瓮牖.(yǒu)洗濯.(zhuó)睥.睨(bì)憔悴.(cuì)
C.骇.目(hài)舟楫.(jí)骋骛.(wù)庶.人(shù)
D.沟壑.(hè)飒.然(sà)衣襟.(jīn)骚.人(sāo)
解析:ACD三项都是正确的,只有B项中“睥”读音应为“pì”。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窃.会计之余功窃:利用。
B.其势益.张益:更加。
C.不以.物伤性以:因为。
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成功。
解析:ABC三项都是正确的,只有D项错误,D中“胜”应理解为忍受、承担。
答案:D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②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
文言翻译,首先要坚持一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
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
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答案:①如今,张梦得君不把贬官当作忧患,利用办理公务的余暇,在山水之间纵情游玩,这表明他的心胸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
②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这是人本身处境的不同,与风有什么关系呢?
4.文学常识填空。
《黄州快哉亭记》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眉山人。
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三人合称_________。
著有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作者作品的知识。
“三苏”在古代文学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牢记他们和他们的作品。
答案:苏辙子由三苏《栾城集》
5.本文统揽全篇的词语是“___________”,“黄州快哉亭”的修建者是__________,命名者是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可以到文中筛选提取相关信息。
答案:快哉张梦得(张怀民)苏轼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小明在老师的教诲下终于认识到逃课的危害,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
.......,心悦诚服地在班会上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B.由于家乡雨水不足,土地贫瘠,经过全村人的多次讨论,最后决定要安土重迁
....到另一个地方。
C.青年人理想高远本是一件好事,但有些人今天听了一首歌,就想当一个歌唱家,明天听了
一场报告,就想当科学家,这山望着那山高
.......,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
D.世界一号选手林丹在2005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1:2不敌老将陈宏,这让他卫
冕冠军的征程戛然而止
....。
解析:A项中“胳膊拧不过大腿”多指势力小的一方战胜不了势力大的一方,而句中小明是心悦诚服的,不合语境。
B项中“安土重迁”是指在家乡住惯了,很不愿意搬迁。
D项中“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C 项中“这山望着那山高”比喻对自己目前的工作或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的工作、别的环境更好。
相当于“见异思迁”。
答案:C
一、阅读理解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何往而非病.病:忧愁,怨恨
B.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胜:胜景,景观
C.将何适.而非快适:安适
D.王披襟当.之当:对着,迎着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赤壁之下②至于
B.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①玉之言盖.有讽焉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①此其所以
..不传也
..为快哉者也②此世所以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对“快哉”看法的一组是()
①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②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③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④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⑤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
⑥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0.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畅言“快哉”,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
B.文中的“不以物伤性”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的生活理想是一致的。
C.作文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
D.文章既写出了作者登临览胜的快意之情,又含有不平之气。
11.把文中画横线的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解析:ABD三项都是正确的,只有C项错误, C中“适”应理解为到,往。
答案:C
8.解析: ABD三项均相同。
A是“到了……”,B是“却、竟然”,D均表示“……原因”。
只有C项盖①为“大概”,②是表原因连词。
答案:C
9.解析:六句中①是筑亭目的及亭的命名,⑤是与亭名相关的典故,均不是作者对“快哉”的看法。
答案:B
10.解析:ACD三项都是正确的,只有B项错误。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的思想境界显然远远高出一般的迁客骚人,苏辙以纵情山水,心胸旷达,随遇而安慰藉他人并自慰,也在一般迁客骚人之列。
答案:B
11.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翻译,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答案: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连绵不断的群山,幽静偏僻的沟谷,宽广的森林,古老的树木,清风吹拂着它,明月照耀着它,这都是引起文人思士情绪悲伤、容貌憔悴,而且不能忍受的东西,哪里看得出它是快乐的呢?
二、写作训练
12.本文语言凝练生动,骈散结合。
“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等都是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运用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依据给出的文字,续写一个段落,句式要大体相同。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________,也是人生一笔___________的储蓄。
这储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点为“扩展语句”、“仿用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对偶、排比”。
参考答案:读书获利丰厚是发现未知的钥匙是追求真理的阶梯是超越前贤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