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草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艺术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毕业生具备粉体材料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外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技术知识:工程图学、机械基础、电工电子学等方面的知识。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知识:了解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般原理和专业知识;掌握粉体材料合成制备、加工、结构与性能测定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熟悉国家关于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开发及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具有研究、改进粉体材料性能、开发、设计新材料的初步能力。

2、能力结构要求

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

3、素质结构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四、核心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纳米材料科学导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粉体工程、材料合成与加工工程及热工过程及设备。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基础实验、专业实验,机械制造(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上机、课程实习、创新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技方法训练(工程设计训练)、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集中实践周共44周。

六、主要指标:

课内(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总学时2496(其中实验232学时、上机120学时、听力64学时),集中实践环节共44周;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总计200学分,综合教育40学分。

七、学制:四年

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符号说明:★:核心课程〇:普通课程、其它

注:总学分:200,总学时:2496,实践周数44周,理论教育156学分;课程名称后括弧内数字为课内学时数,括弧外数字为学分数。

十二、培养计划课程分学期计划表

注:课程名称后数字为学分数

十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说明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三部分:人文社科实践环节、工程基础实践环节及工程专业实践环节。

(一)人文社会实践环节:

1、信息检索实践: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条目的检索,信息内容的获取,整理与分析。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能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料

2、马克思主义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科学性、实践性的理解,从而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经济管理实践:通过到工厂、车间的实践,使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一般过程,提高学生对工业产品设计、制造的经济性的理解、管理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工程基础实践环节:

1、计算机实践:要求学生集中时间上机操作,巩固所学的计算机方面的理论知识,迅速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

2、设计性物理实验: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内容、方法、过程,用所学过的物理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验中的现象与问题,从而改变过去被动地验证某个定理的局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数学建模:要求学生在数学建模中,掌握实际问题数学化的基本过程与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理解。

4、金工实习:通过对机械加工常见工程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一般过程与规律,获得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为后续理论课打下基础。

5、电工电子实习:要求学生学习电子器件制作的理论和技术并进行操作训练,从而加深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解。

6、电工电子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先通过该课程设计的训练,达到能独立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目的的单元电路,从而加强对电工与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7、创新设计:创新设计课程是工业技术创新教育的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创新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结合课外科技活动,向学生灌输创新思想、创新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训练学生在工程技术和科学实验方面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去接受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设计,学生通过独立编写创新设计的开题报告,拟订创新设计的工作计划、技术方案与步骤,解决创新设计中的实际遇到的困难,设法排除创新设计实验的故障等,完成预定创新设计方案并最终完成有一定新颖性与实用价值创新设计(或设计作品)的教学活动。

8.设计性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全面考虑化学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各方面的实验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创新意识。综合设计性化学实验是在学习了一定的理论原理和初步掌握了一些实验技能以后,根据教学要求安排不同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即教师提出一系列题目,学生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内容,然后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再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等。掌握学习与创新新技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与方法。实验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的教与发现式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能独立观察问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