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一、引言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但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细菌、病毒、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消毒和实验废物处理,可能会对实验人员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一)消毒范围实验室的消毒范围应包括实验台面、仪器设备、地面、墙壁、门窗、通风设施等。
(二)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法(1)紫外线消毒:在无人的情况下,使用紫外线灯对实验室进行照射消毒,每次照射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高温消毒:对于耐高温的实验器具,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可以采用高温干热或湿热消毒的方法,干热消毒温度一般为 160-180℃,时间为 1-2 小时;湿热消毒温度一般为 121℃,时间为 15-30分钟。
2、化学消毒法(1)含氯消毒剂消毒:适用于地面、墙壁、门窗等表面的消毒,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消毒浓度一般为 500-1000mg/L,作用时间为 30 分钟。
(2)75%乙醇消毒:适用于仪器设备表面、实验台面等的消毒,直接擦拭即可。
(3)过氧乙酸消毒:适用于空气消毒,使用浓度为 02%-05%,喷雾消毒,作用时间为 30 分钟。
(三)消毒频率1、日常消毒(1)实验台面、仪器设备表面每天实验结束后进行消毒。
(2)地面、墙壁、门窗每周至少消毒一次。
(3)通风设施每月至少消毒一次。
2、特殊情况消毒(1)当实验室发生传染病疫情时,应立即进行全面消毒。
(2)当实验过程中发生污染时,应及时对污染区域进行消毒。
(四)消毒记录实验室消毒应做好记录,包括消毒日期、消毒区域、消毒方法、消毒人员等信息。
三、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一)实验废物分类1、感染性废物:指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如实验动物尸体、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
2、病理性废物: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实验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需要有严格的废弃物处理制度。
以下是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具体要求。
实验室污物处理及消毒1、含有生物危险物的临床标本及被污染的一次性用品,应在试验完成后,用黄色塑料袋包装好,并存储于垃圾房。
2、可重复使用的实验用品及器材,在完成实验后,应在操作台或实验区域内经紫外灯近距离照射消毒2小时以上,或在有机氯含量1000mg/L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再交有关人员进行高压消毒和煮沸洗刷。
3、试管、吸管、注射器等实验用具,在有机氯含量mg/L 消毒液内浸泡1小时以上,再经高压灭菌后取出洗涤或丢弃。
4、培养物或实验室垃圾,在离开实验室前必须经高压消毒灭菌。
不允许积存垃圾和实验室废弃物。
已装满的应定期运走。
在去污染或最终处置之前,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方,通常在实验室区内。
5、实验室废弃物应置于适当的密封且防漏中安全运出。
有害气体、气溶胶、污水、废液应经适当的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要求。
6、如果实验过程中标本或含标本的前消化处理液被打翻污染了操作台或地面,应以吸满70%酒精的卫生纸覆盖污染区,15分钟以后卫生纸方可移去。
7、实验室内未经消毒的污水禁止直接排入公共排水系统,更不允许混入居民生活垃圾。
废物的处理程序:1、工作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并设置标识。
根据医疗废物的类别,将医疗废物分置于符合要求的包装袋或者内,并做好个人防护。
2、专人负责收集检验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废物。
3、首先在科室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化学消毒灭活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专人负责收集废弃标本及耗材等废物,并按运送要求送到废物存停放点。
5、医疗废物交接:根据医院要求,由专人每天固定时间到检验科废物暂时存放点收集,并做好登记交接。
意外事故的处理1、如果发生意外,必须立即通知实验室主管人员,并在有关人员的指导监督下对出事现场进行处理。
实验室消毒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1. 背景实验室是各大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为保障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卫生,维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制定实验室消毒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 目的为加强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工作,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健康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科研、实验教学等单位实验室和实验生产部门,以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4. 废弃物分类废弃物应按照物性、性质和危害程度分别对其进行分类,不同分类应分别进行储存、处置和处理。
4.1 生活垃圾在实验室中产生的除具有药物、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污染源之外,不能再利用或进行物质加工利用的垃圾,如文具、瓷器、玻璃制品等。
4.2 化学废物在实验室中产生的有机物质、无机物质、常规药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及腐蚀性废弃物,如废气、废液、废渣、废弃容器等。
4.3 放射性废物在实验室中产生的带放射性的废水、废气、废渣、废料、废容器等。
4.4 污染源在实验室中产生的含有生物污染、病毒、致病微生物、病因菌等的实验提取物、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被污染物以及危险废弃物。
5. 废弃物处理5.1 生活垃圾的处理生活垃圾应按照设施规划要求进行储存和分类处置。
5.2 化学废物的处理化学废物按照其性质分类进行储存、处理和处置。
转运至化工公司和环保公司进行回收、处理和处置。
5.3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放射性废物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安全管理要求储存和转移到经过互相检验合格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置或保存。
5.4 污染源废物的处理污染源废物须按照国家有关建议进行分类、标记处理。
转运至国定医院等具有专门技术和设备的单位进行处理和处置。
6. 废弃物储存6.1 生活垃圾的储存生活垃圾应该及时进行分类、包装、储存,防止腐烂,避免产生臭味、扰民或感染。
储存时间不宜过长,及时进行清理、处理或转运。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消除微生物感染风险,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验室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内各实验室的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工作。
第三条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实验室消毒第四条实验室应合理布局,每个工作区域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备、手消毒用品,操作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手的清洁和消毒。
第五条实验室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处理,湿式清扫,遇到有污染时立即消毒、清洗。
第六条无菌间和超净工作台必须保持清洁,每天至少用75%酒精进行清洁消毒1次。
无菌间应当配备空气消毒设备。
第七条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无害化处理,并有记录。
第八条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每天开始工作前和结束工作后,台面和地面应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若发生标本外溢、溅洒表面,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min-60min,再擦,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一次,每周大扫除一次。
抹布、拖把专室专用。
第九条无菌物品及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第十条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入污池、消毒或灭菌)。
第十一条实验室每次检测完毕后应进行紫外线消毒车消毒。
第三章实验废物处理第十二条实验室产生的各种垃圾按照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第十三条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废物收集容器,对不同类型的废物进行分类收集。
第十四条实验室废物处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培训。
第十五条实验室废物处理应遵循安全、环保、资源化的原则,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如高温蒸汽灭菌、化学消毒、焚烧等。
第十六条实验室废物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范本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范本第一部分: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一)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内的设备、台面、容器、工具等的消毒处理。
二、消毒规定(一)实验室内的设备、台面、容器、工具等,每天使用完毕后应当进行消毒处理。
(二)消毒应当采用适当的消毒药剂或消毒器械,并严格按照消毒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三)严禁直接接触未经消毒处理的实验室物品,如有需要,应当使用消毒过的手套、夹子等工具进行操作。
三、消毒程序(一)使用完毕的设备、台面等应当先进行清洗,然后进行消毒处理。
(二)消毒药剂的配制应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控制药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三)消毒处理后,应当彻底清洗干净,避免残留消毒药剂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四、消毒记录(一)每一次消毒处理都应当记录下来,包括消毒的具体时间、消毒的具体内容、使用的消毒药剂等信息。
(二)消毒记录应当保存至少半年以上,以备查阅。
第二部分: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一)为了保障废弃物的安全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各类废弃物的处理工作。
二、废弃物分类(一)实验室废弃物应当按照不同的性质进行分类,包括化学废弃物、生物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等。
(二)废弃物分类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确保分类准确。
三、废弃物储存与运输(一)废弃物应当储存在专门的容器中,并严密封闭,以避免废弃物对实验室和环境造成污染。
(二)废弃物的运输应当遵守相关的运输规定,确保废弃物不会泄漏和散发出来。
四、废弃物处理(一)废弃物的处理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进行,包括化学废弃物应当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生物废弃物应当进行适当的灭菌处理等。
(二)废弃物处理过程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废物处理的安全有效。
五、废弃物记录与报告(一)废弃物处理过程应当记录下来,包括废弃物的生成时间、处理时间、处理方式等信息。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6篇)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目的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防止污染。
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合理有效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及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于实验室工作环境、实验台面、工作服、移液器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实验室所有废弃标本、使用过的耗材等。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3职责3.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消毒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的收集和处理。
3.2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废弃物处理的监督检查。
____具体要求4.1实验室清洁消毒4.1.1消毒液配制4.1.1.1配制2g/L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终浓度为2g/L有效氯消毒液。
4.1.1.2各实验区的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
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根据本SOP重新配制。
4.1.2紫外消毒4.1.2.1紫外消毒须根据需要设定时间,通常为____分钟,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4.1.2.2消毒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4.1.3实验室消毒清洁程序4.1.3.1每次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对各区进行全面消毒。
包括实验台面、地板。
4.1.3.2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湿布覆盖污染处____分钟,再进行擦拭,随后用清水擦洗,并作记录。
4.1.3.3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台面进行清洁,紫外灯照射____分钟。
4.1.3.4实验结束后,开启室内紫外灯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照射消毒至少____分钟。
4.1.3.5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各区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清洁。
4.1.3.6每次对使用过的移液器、镊子用____%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4.1.3.7每周将待清洁工作服高压灭菌后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天洗涤4.1.4生物安全柜消毒消毒、清洁方法a、一项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容器和设备应用____%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后取出。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的消毒和实验废物处理工作,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和卫生,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消毒管理第二条实验室消毒是指通过杀灭或抑制实验室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活动,以消除危害健康的细菌、病毒等的方法。
第三条实验室消毒的频率和方式应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必要时可参考相关行业的规定和标准。
第四条实验室消毒的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
(一)物理消毒:采用物理方法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如高温灭菌、紫外线消毒等。
(二)化学消毒:采用化学药品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如漂白粉、酒精等。
第五条在进行实验室消毒时,实验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第六条实验室消毒后,应进行相应的检测和验证,确保消毒效果符合相关要求。
第七条实验室消毒的记录应详细、准确,并保存一定的时间。
第三章实验废物处理管理第八条实验废物处理是指对实验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运输和最终处理的工作。
第九条实验废物应根据其性质进行合理分类和分装,确保废物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一)化学废物:包括有机废物、无机废物、腐蚀性废物、易燃性废物等。
(二)生物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医疗废物等。
(三)辐射废物:包括放射性废物等。
(四)其他废物:包括固体废物、液体废物等。
第十条实验废物的收集和储存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要求,遵守相关规定。
第十一条实验废物的运输和最终处理应由专业机构或单位负责,确保废物处理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第十二条实验室内发现实验废物泄漏、丢失等情况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第十三条对于未按照本制度进行实验室消毒和废物处理工作的,或者存在违反规定行为的,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扣除相应的工资。
第十四条对于认真履行实验室消毒和废物处理工作的人员,将给予相应的表彰和奖励。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实验室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研场所,必然需要保持整洁干净和安全卫生。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实验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下面将针对实验室消毒和废弃物处理进行详细说明和讲述。
实验室消毒管理1. 谁负责实验室消毒实验室负责人或者实验室管理员应当负责实验室的消毒管理,以保证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
他们应该掌握清洁剂的种类和用途,清洁方法和消杀程序,以确保实验室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应当周期性做哪些消毒工作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各种设备、仪器、实验台等物体进行消毒工作。
具体消毒周期为:日常使用的实验用具、工具或耗材至少每天消毒一次;实验室地面、实验室台面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实验室通风系统、空调送风口、排风口每月至少消毒一次;实验室入口门把手、开关、栏杆和厕所等一些公共部分应至少每天消毒一次。
3. 如何保证消毒效果在进行实验室消毒时,应该根据使用的物品和设备用合适的清洁剂进行消毒。
消毒剂的选择应当以是否有效杀灭目标细菌和病毒为关键,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
对于要求高效消毒的地方,可以使用专门的消毒机、紫外线灯等设备。
每次消毒完毕后,应当进行检查,确保彻底消毒,无死角。
废弃物处理管理1. 应当分类处理哪些废弃物实验室的废弃物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化学废弃物,如废液和废涂覆剂等;另一种是生物医学废弃物,如动植物组织、生化制品、病毒等。
由于生物医学废弃物具有感染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威胁,所以应该重点管理。
2. 应当如何储存废弃物每种废弃物应当储存在不同的收集桶中,每个收集桶上应标注明其储存内容、危险性质、存储期限等信息。
废液和废涂覆剂应当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并尽快妥善处理。
对于生物医学废弃物,应当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3. 应当如何处理废弃物实验室的废弃物应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管理要求进行处理。
对于无害化的废弃物,如废纸、废玻璃等,应当分类归集后送给专门垃圾处理公司进行综合处理。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是实验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同时保护环境免受污染。
下面将从实验室消毒和实验废物处理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1.实验室消毒的目的是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洁净,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交叉感染。
2.实验室应制定消毒计划,确定不同区域的消毒频次和方式。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如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如用消毒剂擦拭)和生物消毒(如高温蒸汽灭菌)。
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消毒知识培训,了解不同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使用要求,提高对消毒工作的重视程度。
4.消毒剂的选择应根据实验室需要和杀菌效果来确定。
实验室应建立消毒剂的采购和使用记录,并定期检查消毒剂的存储条件和有效期限。
5.实验室消毒时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
消毒剂使用后要适当通风,避免呼吸到有害气体。
二、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1.实验废物包括化学废物、生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等,这些废物在未经处理之前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建立严格的处理制度。
2.实验室应制定废物分类收集和存储的标准和流程。
不同类型的废物应有专门的容器进行收集,并标明废物类型和相关危险标识。
3.废物收集和贮存区域应设在安全通风的地方,避免接触到火源和易燃物品。
废物容器应定期检查,确保密闭和无漏底。
4.废物处理应根据废物性质和相关法规进行,包括化学废物的分装、中和和固化处理,生物废物的高温灭菌和焚烧处理,放射性废物的密封收集和放射性废物埋藏等。
5.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废物处理的培训,了解废物分类和处理的基本知识,提高废物管理的水平和安全意识。
以上就是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的内容。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消毒和废物处理的监管和培训,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室的卫生环境和废物处理水平,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的保护。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工作,保障实验室环境卫生与人员健康安全,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二、实验室消毒管理1. 实验室定期消毒实验室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定期消毒:- 实验室日常工作结束后,使用5%含氯消毒液对实验台面、仪器设备、工具等进行擦拭消毒。
- 实验室每周使用10%含氯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拖洗消毒。
- 实验室每月进行一次彻底消毒。
使用2%过氧乙酸酮过氧化物溶液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对实验室进行喷洒消毒。
2. 实验室消毒工具管理实验室应建立消毒工具管理制度,包括:- 每个实验室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消毒棉球、消毒纸巾、消毒剂等工具,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 每次使用后,消毒工具必须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二次消毒。
- 消毒工具必须储存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受潮和灰尘污染。
三、实验废物处理管理1. 实验废物分级管理实验室应将实验废物根据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包括:- 溶液废液:包括有机溶剂、酸性废液、碱性废液等,必须集中存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并标明成分和风险级别。
- 固体废物:包括过期的试剂、破损的玻璃器皿、用过的滤纸等,必须分类存放,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2. 实验废物处理实验废物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处理:- 酸性废液和碱性废液应中和至中性后,严禁直接排放到下水道。
- 有机溶剂废液必须进行储存和回收处理,并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明火处理。
- 固体废物必须正确分类,包装密封后交由专业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 废旧电子设备和电池等有害废物必须妥善存放,并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处置。
3. 实验废物记录与报告实验室应建立实验废物记录与报告制度,包括:- 每个实验室必须建立废物记录册,记录废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日期、处理方式等信息。
- 实验室应定期编制实验废物报告,包括废物产生情况、处理情况和废物处理方案等内容,并向主管部门进行报送。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范文1. 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1.1 实验室消毒的目的及重要性实验室消毒是保障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实验操作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各类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减少实验室内传染病的发生,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2 实验室消毒的程序和方法1.2.1 消毒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室消毒之前,要仔细检查并清除实验室内的杂物,确保无隐患。
同时,确认所用消毒剂是否符合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
1.2.2 消毒操作步骤1.2.2.1 根据实验室类别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
1.2.2.2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制备并稀释消毒剂。
1.2.2.3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1.2.2.4 将消毒剂均匀喷洒或涂抹在实验室各个表面,包括操作台面、器具和仪器设备等。
1.2.2.5 等待消毒剂按照要求的时间进行作用,不得过早擦拭或清洗。
1.2.2.6 按照要求进行彻底清洗和擦拭,确保消毒剂残留量达到要求。
1.2.3 消毒后的处理消毒完毕后,要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器具和工具进行清洗和干燥,以免消毒剂残留影响下次实验。
同时,定期检查消毒效果,如有需要,及时进行重新消毒。
2. 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2.1 废弃物分类与标识2.1.1 将废弃物分为不同类别,如有害废弃物、可回收物、普通废弃物等,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2.1.2 使用标识或标签明确标识每类废弃物的性质和处理方法,以便于员工正确识别和处理。
2.2 废弃物的收集和储存2.2.1 设立专门的收集区域或容器,按照废弃物的类别进行分类收集。
2.2.2 对于有害废弃物,要使用符合要求的密闭容器,并标明有害物质的性质和危险性标识。
2.2.3 废弃物的储存区域要保持干燥、通风,并避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2.3 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2.3.1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和类别,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如垃圾焚烧、物质回收或专业公司处理等。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实验室是科研学习和实践的基础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卫生与安全,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本文将针对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一、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1. 定期消毒:实验室应制定定期消毒计划,根据实验情况和使用频率确定消毒的周期和方式。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
物理消毒指的是使用高温、紫外线或电离辐射等物理手段杀灭病原微生物,而化学消毒指的是使用消毒剂进行杀菌。
两者均应根据不同实验室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消毒记录:实验室应设立专门的消毒记录表,用于记录消毒的日期、消毒方法和操作人员等信息。
消毒记录的填写应及时准确,并保存一段时间以备查验。
3. 消毒剂的储存与使用:实验室应统一规定消毒剂的储存位置,保证其密封存放,避免与有机物混合或存放在明火附近。
同时,消毒剂的使用量应根据需要准确测量,避免过量使用。
4. 实验室卫生管理:实验室在进行日常实验活动前,应保证工作台面、试剂架、仪器设备等区域的卫生和整洁。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垃圾和废弃物,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
二、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 废弃物分类:实验室应根据不同种类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
常见的废弃物包括化学废液、有机溶剂废液、实验药品废物、生物实验废物等。
根据废弃物的性质进行分类有利于后续的处理和处置。
2. 废弃物收集容器:实验室应配置相应的废弃物收集容器,包括专门的废液收集瓶、废品收集桶等。
容器应具备密封性和耐腐蚀性能,以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存放。
3. 废弃物处理流程: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
首先,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并做好相应的标识,以防混淆。
其次,按照规定的容器进行收集和存放。
最后,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处理方法,选择合适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如投放到特定的处理设施或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4. 废弃物处理记录: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处理记录,包括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和操作人员等信息。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预防实验室感染,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工作,实验室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医学实验室等。
第三条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分类管理、科学处理、安全环保的原则。
第四条实验室应当设立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组织,明确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工作。
第二章实验室消毒管理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制定消毒工作计划,明确消毒对象、消毒方法、消毒频率等。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配备有效的消毒设施和消毒剂,定期检查消毒设施和消毒剂的有效性。
第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掌握消毒知识和技能,按照消毒操作规程进行消毒工作。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对实验室空气、物品表面、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九条实验室的无菌操作区域应当保持无菌状态,使用的无菌物品应当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
第十条实验室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当按照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第三章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管理第十二条实验室废弃物应当按照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分别放置在指定的容器内。
第十三条实验室产生的有害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废化学试剂、废消毒剂、废药品、废培养基等,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四条实验室产生的其他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废弃的实验器材、纸张、包装材料等,应当按照单位内部垃圾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和伤害他人。
第十六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废弃物处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与责任第十七条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工作应当纳入单位感染控制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监督和评价。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模板范本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保障实验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实验室的消毒与废弃物处理。
第三条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工作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内部环境的卫生安全。
第二章实验室消毒管理第四条实验室应每天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实验室内部的清洁卫生。
第五条实验室消毒应采用专业消毒药剂,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消毒过程中,应戴上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避免接触消毒剂。
第六条实验室常用设施和仪器的消毒频率和方法如下:1. 桌面、操作台、试剂架等实验台面,应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保持干燥;2. 实验室地板应每天湿拖清洁;3. 光学显微镜和其他光学仪器,应每天使用消毒纸巾擦拭;4. 传染性疾病实验室专用仪器和设施,应每次使用后进行专业消毒,确保彻底杀灭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
第七条实验室垃圾桶要定期清理,杂物和废纸应分类投放,并定期送往专门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第三章废弃物处理管理第八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和处理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第九条实验室的废弃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医疗废弃物:包含病人分泌物、体液和其他与传染性疾病有关的废弃物,应按照传染病防控规定进行专门处理;2. 化学废弃物:包含化学试剂瓶、废弃液体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按照《危险废物管理条例》进行专门处理;3. 一般废弃物:包括纸张、塑料、装修废料等一般生活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投放。
第十条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如下:1. 医疗废弃物:由专门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置;2. 化学废弃物:应与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签订合同,委托其进行处置;3. 一般废弃物:应严格执行分类投放规定,由专门的垃圾处理公司进行收集和处理。
第四章废弃物管理第十一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减量化原则: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2. 分类投放原则:将废弃物按照不同性质进行分类投放;3. 定期清理原则:定期清理废弃物,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模版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模版一、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1. 实验室消毒的目的和原则实验室消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感染,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实验室消毒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周期性、制度化和标准化。
2. 实验室消毒的责任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消毒的主要责任人,他应当制定和执行消毒计划,并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消毒操作。
实验室工作人员有责任按照要求正确使用消毒剂、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
3. 实验室消毒的频率和方法实验室应当根据实施科研项目的特点、实验室设备、实验操作等因素确定消毒的频率。
常规性的消毒操作包括定期对实验台面、操作台、仪器设备、试剂瓶、容器等进行消毒。
4. 实验室消毒的具体操作(1)清洁消毒准备:使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戴好消毒手套和口罩,准备消毒剂、棉签、纸巾等。
确保工作区域干净整洁,消毒剂充足。
(2)实验台面消毒:使用适量的消毒剂,用湿润的纸巾擦拭实验台面,确保消毒剂充分覆盖整个实验台面,并尽量避免残留。
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实验要求和安全要求。
(3)仪器设备消毒:根据仪器设备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消毒方式,比如使用消毒液擦拭或浸泡。
(4)试剂瓶、容器消毒:使用适量的消毒剂将试剂瓶、容器放置在消毒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5)个人防护消毒:实验人员应按要求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并在实验结束后进行手部消毒。
5. 实验室消毒记录和监督实验室消毒操作应当有相应的记录,包括消毒剂的种类、消毒操作的时间、消毒剂的浓度等信息。
同时,实验室应有专人负责监督和检查实验室的消毒情况,定期进行消毒效果检测。
二、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 废弃物分类和收集实验室废弃物应根据性质和危险程度分类收集。
常见的废弃物包括化学废液、废弃试剂、废弃固体等。
实验室应有相应的废弃物容器,并标明废弃物的种类和危险性。
2. 废弃物临时存放和封存废弃物应当及时临时存放在指定的存放区域,避免堆放在通道或其他不适合的地方。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模版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卫生,规范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工作,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实验室内的一切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工作。
第三条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的原则:安全、科学、规范、高效。
第四条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的目标:预防实验室内的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降低环境及人员对实验室产生的污染。
第五条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的责任:实验室主任负责本实验室的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工作,并委托专人负责操作与管理。
第二章实验室消毒第六条实验室消毒的分类:常规消毒和特殊消毒。
第七条常规消毒:对实验室内的工作台、器皿、地面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实验室内的卫生环境。
第八条特殊消毒:对发生传染病病例、实验失败产生的有害微生物以及其他需要进行特殊消毒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消毒措施。
第九条实验室消毒的方法: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
第十条物理消毒:采用高温蒸汽灭菌、紫外线照射、过滤等方法进行消毒。
第十一条化学消毒:采用酒精、醋酸、过氧化氢等化学物质进行消毒,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第十二条生物消毒:通过使用抗菌剂、抗生素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活动。
第三章实验废物处理第十三条实验废物的分类:化学废物、生物废物和辐射废物。
第十四条化学废物: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药品废液、废物瓶等,必须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垃圾桶。
第十五条生物废物:实验中产生的生物标本、菌种、细胞等,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第十六条辐射废物:实验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处理和处置,确保环境和人员的安全。
第十七条实验废物的处理方法:储存、中和、分装、焚烧、无害化处理等。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第十八条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相关培训。
第十九条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的管理人员必须清楚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一、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1. 实验室消毒的必要性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常常接触到各种细菌、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卫生与安全,必须定期进行实验室的消毒工作,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实验质量的影响。
2. 实验室消毒的程序实验室消毒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消毒计划: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和卫生标准,制定合理的消毒计划,确定消毒的频率和方法。
(2)选择消毒剂:根据实验室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消毒剂,如酒精、紫外线辐射等。
(3)清洁工作:在进行消毒之前,要先进行清洁工作,包括清洁工作台、实验仪器和试剂瓶等。
(4)消毒操作:按照消毒剂的要求和标准操作,进行实验室的消毒工作,确保消毒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5)记录和检查:对消毒工作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消毒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3. 实验室消毒的安全要求实验室消毒工作涉及到一些有害物质和操作,需要注意以下安全要求:(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实验室消毒工作时,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等。
(2)操作规范:根据消毒剂的特点和要求,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尽量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3)通风设施:确保实验室的通风设施正常运行,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和污染物。
(4)储存和处置:储存和处置消毒剂时,要遵循相关的储存和处置规定,防止泄露和污染环境。
二、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1. 实验废物的分类和处理(1)生化废物:包括生物培养基、细菌培养物、动植物组织等。
应当采取灭菌处理、焚烧或安全填埋等方式处理。
(2)化学废物:包括有机溶剂、酸、碱、重金属等。
应当按照有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尽量减少污染和环境损害。
(3)放射性废物:包括放射性标记物和放射性物质。
应当按照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储存和处置,防止辐射和污染。
(4)其他废物:包括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
应当按照垃圾分类制度进行分类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试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试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一、试验室消毒管理制度1. 试验室消毒的目的试验室材料和设备常常接触各种微生物和有害物质,对试验者和环境产生危害。
为了保证试验人员的健康和试验的精准性,必需定期对试验室进行消毒处理。
2. 试验室消毒的方法常规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消毒,化学消毒和生物消毒。
例如,紫外线消毒、热气消毒、干热消毒、电热消毒、蒸汽消毒、乙醛消毒等。
3. 试验室消毒的时间和频率试验室需要定期消毒,消毒的时间和频率应依据试验室的用途和环境条件以及使用次数来决议。
消毒的频率为每周一次。
而对于在试验中长时间存在的脏物,应适时进行清理和消毒。
4. 试验室消毒的责任试验室消毒由试验室管理人员负责,要建立试验室环境卫生责任清单,规定试验室管理人员和试验室工作人员的消毒责任,并记录相关消毒工作。
5. 试验室消毒的相关规定a) 除锁定试验室门外,不请示不许任何人员进入试验室。
b) 消毒前应进行物品的分类整理,依照处理方式整齐放置。
c) 消毒前应先进行拖地清洁。
d) 相关人员在进行消毒处理的工作之前,都应具备肯定的消毒学问,特别是需要把握消毒方法和操作流程。
二、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 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记废弃物的分类依据它们的特性和来源分为不同类别。
并依据不同类别的废弃物贴上不同的标签,以便进行识别和分装。
2. 废弃物的处理标准废弃物的处理标准应当遵从环保的原则,尽可能地避开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尤其是对于特别有害的化学物品,应依据相关法规进行正确的处理。
3. 废弃物的收集和临时存储废弃物应当在指定的地点妥当收集并进行分类。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等不安全品应实行特别措施,进行临时存储。
4. 废弃物的安全运输在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之前,需要对废弃物进行肯定的预处理。
包括对废弃物的分类和包装,依据不同的类别和特性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5. 废弃物的最后处理废弃物的最后处理方式应遵从环保的原则,以达到资源回收和环境友好的目的。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一、消毒管理1. 实验室应该每天进行清洁,特别是实验台、地面、抽屉等应当进行消毒处理。
2. 对于新开展的实验室或新置办的设备,应先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消毒有效。
3. 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接受消毒操作的培训,了解不同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其消毒的能力。
4. 每种消毒剂都应明确规定其使用的适宜范围、使用期限和作用时间,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5. 每种消毒剂的使用记录应当保存,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其消毒作用的有效性。
二、垃圾处理管理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当对实验废物进行分类存放,包括化学废物、生物废物、垃圾及其他废弃物品。
2. 化学废物应当妥善标记,个别化学废物应当单独存放,如易爆物、有毒物等。
化学废物应当集中存放,并定期委托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3. 生物废物应当分类存放,包括感染性、非感染性、锐器等,不同种类的生物废物应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
一般性的生物废物可以通过医用垃圾处理公司加以处理。
4. 垃圾和其他废弃物品应当分类存放,并扔进专门的垃圾桶。
5. 实验室中存在易燃和易爆废弃物时,应标记并尽快运往处理站点。
三、废物回收管理1. 废纸、废塑料、废铝、废电池等废物,应当妥善分拣回收。
回收的废物应按照相关的安全处置方法进行二次利用或投放到经过许可的废物回收站点。
2. 实验教学中的老师应当向学生讲解废物的回收与再利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废物回收习惯。
3. 每个学年度结束时,应对实验室的废物回收情况总结,对于回收良好的实验室,应该进行表彰、奖励,并督促那些回收程度过低的实验室进行改善。
四、废物处置处理监管1. 实验废物应得到及时的处置处理,遵循当地政府的规定,不得进行私自丢弃或混放的行为。
2. 实验废物处理应专业化,并且统一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不能存在私自处理的情况。
3. 实验室废物处理单位应加强对受理的废物进行监管,保障其处理的安全性和环保合规性。
2024年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
2024年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引言:实验室是科研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场所,而消毒与废弃物处理则成为保证实验室环境安全、健康以及防止污染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2024年的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对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的管理。
一、实验室消毒管理1.消毒责任实验室的主管人员、实验室负责人以及所有实验人员都应该共同肩负起实验室消毒的责任,确保实验室的环境干净、卫生。
2.消毒计划制定实验室消毒计划,明确消毒的时间、频率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根据实验室使用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区域、设备的消毒频率,保证实验室的各个区域都能得到有效的消毒。
3.消毒材料和方法选择根据实验室的具体需求、材料的安全性,选择适合实验室使用的消毒材料和方法。
并要求实验人员掌握正确的消毒操作技巧,确保消毒的彻底性和高效性。
4.消毒记录和监管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消毒记录制度,记录消毒的时间、频率、消毒材料和方法。
加强对实验室消毒工作的监管,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实验室消毒工作的有效性和符合标准要求。
5.消毒知识培训加强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消毒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消毒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提供详细的消毒操作指南和培训材料,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具备正确的消毒知识和技能。
二、废弃物处理管理1.废弃物分类根据不同的废弃物特性,进行分类处理,分为有害废弃物、一般废弃物和可回收物。
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废弃物进行准确的分类和标记,确保废弃物的正确处理。
2.废弃物储存和收集建立规范的废弃物储存和收集机制,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储存和有效收集。
设置废弃物的储存容器,并定期对废弃物进行清理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3.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根据不同的废弃物特性和特定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废弃物处理方式。
有害废弃物应采取专业机构进行处理,一般废弃物应选择环保方法进行处理,可回收物要进行分类收集和再利用。
4.废弃物处理记录和监管建立完善的废弃物管理记录制度,记录废弃物的储存、收集和处理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消毒与实验废物处理管理制度
检验科的工作场所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更衣室、储藏室、培养室和试剂室;半污染区指卫生通道、、缓冲间;污染区包括标本收集、存放、处理室、检测室。
1、实验室污染区的消毒。
实验室污染区的各种表面消毒包括:
、桌椅等表面的消毒: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抹擦1次,地面用湿拖把擦1次,禁用干抹布干扫,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
下班前用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抹擦1次。
、各种表面也可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表面照射消毒。
、若被明显污染,如具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洒落于表面,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3000 mg/L有效氯溶液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物表面,保持30min~60min,再擦,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h。
2、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
、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器材、检验单、废弃标本及相关人员的消毒。
、消毒原则: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应分别进行常规清洁、消毒处理。
清洁区和污染区的消毒要求、方法和重点有所不同,若清洁区和污染区无明显界限,按污染区处理。
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数次,湿式清洁台面、地面1次;
污染区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各擦拭1次,空气选用循环风动态消毒法消毒处理,废弃标本应分类进行消毒处理后排放。
半污染区环境消毒同污染区,工作衣、帽每周换洗2次,所有清洁消毒器材(抹布、拖把、容器)不得与污染区或半污染区共用。
工作人员每次下班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1min~2min。
结核病专业检验室工作人员,每次连续佩戴口罩不得超过4h,工作衣若有明显致病菌污染或从事烈性菌标本检验后,应随时更换,及时进行消毒灭菌。
、检验单的消毒:污染检验单送出前用消毒器消毒3~5分钟。
、空气的消毒:对污染区内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搅拌、研磨、离心等),特别是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炭疽杆菌、分枝杆菌、球孢子菌、
组织胞浆菌、军团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负压)内进行,使空气经细菌滤器或热力杀菌通道排出室外,柜内形成负压。
要求严格无菌的操作如倾倒培养基、菌种转种等,应在无菌室和二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使空气经初效、中效及高效滤器进入室(柜)内,形成正压,极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但应注意及时更换滤器,定时检测滤效。
、器材消毒:除已知无传染性器材外,凡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过临床检验标本的器材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应进行消毒处理。
2.5.1金属器材:(a)小的金属器材如接种环,用酒精灯烧灼灭菌。
当接种环上有较多
污染物时,应先在火焰上方,把接种环烤干后在缓慢伸入火焰烧灼,以免发生爆裂或溅泼而污染环境;(b)较大的金属器材或锐利的刀剪受污染后不宜烧灼灭菌,可用2%碱性/中性戊二醛溶液浸泡2h后,洁净水冲洗、沥干,再用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
2.5.2玻璃器材:(a)采集标本的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要做到一人一份一用一消毒。
污染的吸管、试管、滴管、离心管、玻片、玻棒、玻瓶、平皿等,应立即浸入含有效氯3000mg/L含氯消毒剂中浸泡4h,(b)用于微生物检验者,吸管一端应塞少量棉花,管或瓶应有塞,再用牛皮纸包好,可用压力蒸汽121℃,(1.05kg/cm2)灭菌15min~30min,吸管应直放,空吸管和空瓶口应朝下,且不能完全密闭,带螺旋帽的管瓶,灭菌时应将螺旋帽放松。
2.5.3塑料制品:(a)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制品如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及时进行毁形、消毒,
薄膜手套用后放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b)耐热的塑料如聚丙烯、聚碳酸酯、尼龙及聚四氟乙烯制的器材,可用肥皂或洗涤剂溶液煮沸15min~30min,洗净后,用压力蒸汽121℃灭菌20min~30min;(c)不耐热的聚乙烯、聚丙乙烯,可用%过氧乙酸或3000mg/L有效氯的溶液浸泡30min~60min,再洗净,晾干;
2.5.4橡胶制品:橡胶制品如手套、吸液球(管)受污染后可用肥皂或%洗涤剂溶液煮沸15min~30min,煮时吸液管(球)应全部浸入水内,清洗后晾干;必要时再用压力蒸汽,115℃灭菌40min。
2.5.5纺织品:无纺布帽子、工作衣、口罩等用后放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棉
质工作服、帽子、口罩、鞋套等放专用污物袋内,送洗衣房清洗,每周2次,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或有效溴500mg/L的消毒液,作用30min~60min,或压力蒸汽121℃20min。
2.5.6贵重仪器:⑴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平、酶标检测仪、细胞计数器械、
冰箱、培养箱等局部轻度污染,可用2%碱性或中性戊二醛溶液或%醋酸氯已定-乙醇溶液擦拭;污染严重时,可用环氧乙烷消毒。
⑵若离心时离心管未密闭,试管破裂,
液体外溢,应消毒离心机内部,特别是有可能受肝炎病毒或分枝杆菌污染时,一戴上手套用2%碱性或中性戊二醛溶液擦拭消毒,作用30min~60min;或整机用环氧乙烷消毒。
2.5.7手的消毒:工作前、工作后、或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均须用消
毒液流水洗手2min~3min,搓手掌、手背及指间至少10s,再用流水冲洗,若手上有伤口,应戴手套接触标本。
水龙头应用非手触式开关;用瓶装液体消毒,每次使用时压出。
洗后烘干,不设置公用擦手巾;肝炎或结核专业检验室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当明显受致病菌污染,或从事有强传染性病菌如霍乱、炭疽等检验后,应立即用3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min,然后用清水冲洗。
3 废弃标本及其容器的消毒处理:
:采集检验标本或接触装有检验标本的容器,特别是装有肝炎和结核病的检验标本者,一次性使用的手套用后放收集袋内,集中运送销毁。
夹取标本的工具,如钳、镊、接种环、吸管等用后均应消毒清洁,进行微生物检验时,应重新灭菌,金属工具可烧灼灭菌或消毒液浸泡;玻璃制品可干热或压力蒸汽灭菌.废弃标本如尿、胸水、腹水、脑脊液、唾液、胃液、肠液、关节腔液等每100mL加漂白粉5g或相应氯制剂,搅匀后作用2h~4h;痰、脓、血、粪(包括动物粪便)及其它固形标本,加2倍量漂白粉溶液或相应氯制剂,拌匀后作用2h~4h;若为肝炎或结核病者则作用时间应延长池.
盛标本的容器,若为一次性使用纸质容器及其外面包被的废纸,应集中运送销毁;对可再次使用的玻璃、塑料或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可用3000mg/L有效氯的漂白粉澄清浸泡2h~6h,消毒液每日更换,消毒后用水洗净或流水刷洗,沥干;
微生物实验室废弃标本及培养基必须经高压消毒后和其它废弃标本用专门密闭不漏水的污物袋(箱)存放,专人集中、与环卫人员交接签字,,每天至少处理一次。
4、医疗废物安全处理程序及培训制度
在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检验科主任、各室组长组成科室管理小组,检验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统一领导,严格管理,各负其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及环境污染。
负责指导,监督及管理,包括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储存及院内处置过程的落实情况。
4.2.1负责组织管理,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4.2.2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培训工作。
4.2.3负责及时分析和处理医疗废物管理中的其它问题。
5、医疗废物处理程序
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加入消毒剂,密封,贴上标签)经高压消毒后送院医用垃圾站统一处理。
损伤性废物——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用锐器盒存放,密闭后,放入黄色垃圾袋,贴上标签),送院医用垃圾站统一处理。
药物性废物——批量的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的药物。
化学性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血球稀释废液——集中包装、氯制剂消毒后排放,由环保部门集中处理。
每次处理应有专人登记记录,交接等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