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因果关系连词使用对比看英汉的形合与意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因果关系连词使用对比看英汉的形合与意合

作者:孙丹萍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9期

摘要:“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是语言学和翻译学界的共识。针对这一差异,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译文作适当调整以符合英汉语各自的特点。我们往往会认为通过翻译中的调整转换,在原语和译语之间也存在相应的英汉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却很少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英语原创小说和其对应汉译本之间因果关系连词的对比分析,探讨“形合“与”意合”在原文和译文中的实际情况,进而指出上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对比,该特点主要是针对原创文本而言。

关键词:形合;意合;因果关系连词;对比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204-04

一、英汉的形合与意合

英汉语对比中的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学界和翻译学界共同关注和论述的话题。一般认为,形合与意合的概念最早由王力先生在其初版《中国语法理论》中提出。他认为,“中国的复合句往往是一种意合法,在西文称为parataxis.……Parataxis在西洋语言里是一种变态,在中国语里却是一种常态。因为在平常的语言里,不用连词的时候比用连词的时候更多。”①他还指出,西文的连词大多数是和中国的联结成分(联结词和关系末品)相当的。不过,中国语里多用意合法,联结成分并非必需,西文多用形合法,联结成分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不可缺少的。

②之后,不少学者在论述中西语言的主要差异时,大都运用了形合与意合的概念,虽然对“形合”与“意合”的概念界定有所不同,对其应用层面的讨论也存在分歧,但对于“英语是形合语言,汉语是意合语言”的论述早已形成了共识。

英语是形合语言,表现在造句中常用各种形式手段,注重句子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不仅数量大,种类多,而且用的十分频繁。而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以意役形,是典型的意合语言。英汉语这种形合与意合的差异,使得在英汉互译中必须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中英文各自的语言习惯。英译汉时,往往要先分析英语句子的结构、形式,确定汉语句子的功能、意义,成句时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转“形合”为“意合”;汉译英时,往往要先分析汉语句子的功能、意义,确定英语句子的结构、形式,转“意合”为“形合”。

二、英汉因果关系连词的对比分析

(一)《傲慢与偏见》与《最后的莫西干人》中因果连词对比分析

英汉的形合与意合体现在连接词的使用上,主要是英语的句子和段落之间的语义关系多靠连接词作为纽带显现出来,它保证了句子语义和语法结构的完整性,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这些连接词。汉语的语法关系则主要通过词序体现,注重运用语义达到连贯目的,只要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分句间的连接词常常可以省略。王力指出,“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翻译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③具体到因果关系句群中,英语大量运用词汇手段和语法手段实现因果关系的表达,而汉语中三分之二的因果句不到必要时,不用关联词。如汉语中我们可以说“他不老实,我不能相信他”,但英文中用分句表示必须加上相应的连词,结果为“I can’t trust him,because he is not honest.”,或是“He is not honest,so I can’t trust him.”

张柏然和许文胜曾对英汉因果关系连词作了一个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他们依据南京大学英汉名著语料库,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了该语料库中几个主要因果关系连词的使用和他们在英汉对应文本中的对比情况。分析的文本为《傲慢与偏见》和《最后的莫西干人》的英语及汉译本(汉译本译者分别为王科一和宋兆霖)。英文文本中他们选择了for,because,why,therefore,as,since,thus,hence等8个出现频率最高的因果关系连词,而汉语文本则选取了“因为、所以、由于、既然。因此、因而”等6个因果连词。通过Wordsmith和Concapp 分别对英语原文和汉语译本进行统计后的结果如下:

除此之外,为方便对比他们还对语料库中的汉语小说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了7部小说中主要因果关系承递词的使用情况:

按照英汉形合和意合的特点及其在翻译中的应有的转换,汉语译文中的连词理论上应小于英文原文。而分析结果却发现,汉语译文中的因果关系连词无论在总数上还是每百句和每万字的使用比例上都高于英文原文,甚至大大超出了原文。并且,与抽样的7部汉语小说中的因果关系连词使用情况相比,这两个中文译本中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原创小说。从统计结果来看,虽然汉语原创小说中平均每百句和每万字的因果连词数明显小于两篇英文原创小说,但英文和其译文之间却并非如此,让人出乎意料。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在英文原创小说和汉语译本之间不存在英语多连接词而汉语少连接词,或英语形合而汉语意合的对比关系。

由于上文统计中分别只选取了原文小说的一个译本,结果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译者的翻译风格问题,因此为收集更多数据,本文作者又找了原英文小说的不同汉译本,分别为孙致礼译《傲慢与偏见》和陈兵译《最后的莫西干人》,并通过Antconc和Treetagger附码对同样的因果关系连词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见表4:

从表中数据以及与表1、表2的对比中可以发现,虽然这两个中文译本与表2译本在使用每个因果关系连词时的频率不同(反映出译者在选词造句上的差异),译本中的连词总数和使用频率同样是远远高于英文原文,基本上与上文中的情况一致。

(一)其他英文小说与其汉译本的因果连词对比分析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验证上述英文小说汉译中因果关系连词的使用情况,本文作者又用同样方法对另外五部英文小说及其对应译本做了数据统计: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五部小说中汉译本的因果关系连词总数无一例外都超过英文原创小说的对应数量。同时,《动物农庄》,《小城畸人》和《柳林风声》三部小说的汉译本在每万字的因果关系连词数目上也大于其英文原文。只有在《麦田的守望者》和《简爱》两部小说中情况出现不同,中文译本每万字的因果连词超过原文,但两者的数量相差也并不大。这个统计结果说明,所选的五部小说中,汉译本在使用因果关系连词时,无论在数量还是频率上都超过原文或与其接近,而并非按照汉语意合的特点而小于英文原文,也并非介于英汉两者之间。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在英语原著和其中文译本之间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另一方面,按照汉语本身形合的观点来说,汉译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自己的特点,与汉语原创作品的语言不同。汉译本不像典型的汉语小说那样句式短小精悍,少连接词,句意表达灵活,而或多或少地保留了英语的语法特点。

(二)英汉原创小说的因果连词对比

上文提到,《傲慢与偏见》和《最后的莫西干人》两部小说汉语译本中的因果关系连词使用频率不仅高于英文原文,而且远远高于抽样的7部汉语原创小说。所以依据汉语小说抽样结果来看,汉语原创小说少用连接词,符合“意合”的特点。为分析汉语原创小说和英语原创小说之间的因果关系连词使用情况,现把该7部汉语原创小说与上文中的7部英文原文小说作了数据比较,结果见表7:

虽然小说篇幅不等,但从每万字的数目来看,汉语小说中的因果关系连词的使用频率显然普遍比英语小说中的要低,基本上符合“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方面的特点。

结合上文中小说汉译本与英文原文,以及汉语原创小说与英语原创小说中因果关系连词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语言学和翻译学界关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共识基本上是针对原创文本或两种语言本身而言,而在原创文本与翻译文本之间,会因为翻译中译者个人风格、翻译策略或原语影响等各种原因使译文的语言与目的语本身产生不同,从而淡化或失去两种语言原本的对比特点。同时,这种现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文译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英语语法和句法的影响。王力在他的《中国语法理论》中就提到,现代中国语里的连词比起古代常见很多。受西方语言的影响,许多在古代意合法的句子在现代文章里都变成了形合法。④但是尽管如此,汉语仍然更多的表现出以意役形,言简意赅,这一点在众多汉语原创小说中便可以体现。

三、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