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预防中药肾毒性

合集下载

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

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
注意事项,而个人用药经验及某个病案报 道所用药剂量不受法律保护。如:脑垂体 用量。
1.3.8 按“贮藏方法”存放药品,防止使用 “过期失效”药。正确解读“药品效期” 和“失效药品”,了解“范特霍夫”规则。
1.3.9 注意“注意事项”内容的告诫,防范 不安全用药。
如头孢唑林,说明书中有
(1)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2)不宜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应用,以免
如药物本身的不良作用与用药失误;医、 药、护专业人员的药物知识与责任;患者 个体差异与依赖性等。因此,医院加强药 物临床使用的管理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 是医务人员的责任所在。用药过程一定要 注意和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中不良反应和 注意事项的警示。
2.1 药品不良反应
2.1.1 概念
药品不良反应系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 剂量和用法,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 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该反应排除了不合 格药品、有意或无意(意外)的过量用药 或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
加重肾毒性;
(3)本品属光毒性药物,用药期间注意避太 阳光等。
二、用药安全
用药安全,即避免临床药物性损害。药 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减轻、 治愈患者的疾病,提高患能给患者造成残疾,甚至死亡。药物性损 害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临床用药安全 涉及到药物使用的整个过程,且与多种因素 有关。
(3)医师、药师、护师在知识结构上存在 互补关系,应该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共 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
临床医药知识互补:医师临床思维注重 患者药疗过程中的各种反应,以临床指标 来衡量药物治疗的效果。而药师的药学思 维侧重于理论上的研究结果,注重用药的 精确性、完美性,缺乏与临床症状,指标 的结合。药学的致命伤是与临床的脱节。

关注中药安全问题,重视安全合理用药

关注中药安全问题,重视安全合理用药
01 中药安全问题与形势 02 中药安全性影响因素 03 各系统的中药安全性问题 04 中药饮片的安全问题 05 中成药的安全问题 06 中药不良反应警戒与防范
1.中药安全性问题与形势
中药安全吗?
纯中药制剂 无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
1.1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比利时,1990-1992年有100多人服用减肥 药。服药1年后,数十名减肥者被查出肾脏受到损伤,研究认为是 减肥药中关木通所含马兜铃酸所导致。
何首乌
近年来,何首乌及其制剂对肝 脏的损害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现 代研究证实,通过黑豆汁蒸煮炮制 可明显降低何首乌的毒性。
1.4 药物成分
中药化学成分是中药药效和毒性的物质基础。
◆有的中药含有毒性成分,而其往往又是药效成分。 ◆有的中药含有大分子物质,如色素、鞣质、蛋白质等属于完全
抗原物质,能直接引起过敏反应。 ◆一些传统记载无毒的中药,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所含化学
中药提 取精制
一些大分子化合物,如 淀粉、糖类、鞣质等杂质 成分残留可能对机体产生 安全性风险。现代制剂工 艺中还会存在有机溶剂残 留、絮凝剂残留等。
1.6 药品包装
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直接与药品接触的称为内包装,保护内包 装的称为外包装。内外包装如果没有选择得当,就会影响中药的稳定 性,使其受到污染,产生不安全因素。如塑料包装的药品比玻璃包装 更容易吸潮,但塑料包装更抗压,不易破坏。注射剂安瓿瓶不易发现 的小裂纹会产生严重的安全性风险。
关木通事件
含大黄清
(龙胆胃泻丸肝、丸导事赤件丸)(散)、甘露消毒丹(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 丸、苏合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丸)、 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辛夷丸、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川芎 茶调丸(散)、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颗粒)。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正文:(一)设立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组,日常管理工作由医院质量控制科、医务科、药剂科负责,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大内科、大外科、临床微生物室及信息统计科等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实施。

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组职责:1、合理用药管理工作组在药事管理与用药治疗学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2、执行全院合理用药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机构合理用药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制定本机构药品供应目录和药品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监督实施。

4、对药品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5、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培训,组织对公众合理用药宣传教育。

6、实行合理用药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合理用药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层层落实责任。

(二)药品用量动态监测与超常预警1、信息统计科每月依据全院药品用量和销售金额,统计前十位药品总体排名,由药剂科通报、动态监测并予以公示;2、信息统计科每月分类统计全院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其他普药注射剂、营养类药物、自费药品使用金额前十位药品情况交药剂科,由药剂科通报、动态监测并予以公示。

3、药剂科根据药品用量动态,及时、科学、合理制定药品采购计划,对纳入全院总体以及分类排名的药品实行限购政策。

(1)排名及限购方法:每月对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口服中成药、营养类、其他普药类药物按照使用金额分别排名,对有同类品种可替代、非临床必需的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口服中成药、营养类排列前五位药品其本月采购量不得超过上一年月平均使用量的50%,其他普药类排列前十位药品其本月采购量不得超过上一年月平均使用量的50%;对半年内三次出现在排名中的品种,停用一月;其中重点监控药品半年内三次出现在排名中,永久停用,同时该配送公司列入黑名单并进行约谈;每月3号前对当月动态监测排名品种进行内网公示。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

药由于药物本身 、 用药方法 、 患者体质等 问题 , 会对机 子 、 及已、 常 山、 鸦 胆子 、 马桑根 、 细辛 、 芫花、 甘遂、 大 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我们应该在人体 中草药中毒后采 戟 、 罂粟壳 、 三七 、 土三七 、 木通、 广防 己、 汉 防己、 马 兜 取相应措施以及时减轻并解除药物的毒性。下面就 目 铃、 天仙藤 、 青木香 、 寻骨风 、 山 慈菇 、 丢了棒 、 川乌 、 草 前 中草药 肝 毒性 、 肾毒 性及 中毒 后对 策作 一 阐述 。 乌、 天麻 、 胖大 海 、 马钱 子 、 决 明子 、 野百 合 、 藜芦 、 瓜蒂 、 1 近年 文献 提及 的肝 毒性 及 肾毒性 中草 药 H 】 土 牛膝 、 洋金 花 、 夹竹桃 、 桃仁 、 石榴皮 、 商 陆、 八 角莲 、 1 . 1 具有肝毒性的中草药 1 ) 植物药 : 黄药子 、 菊三 槟榔 、 博落回、 白果 、 朱砂莲 、 棉籽油 、 千年健 、 番泻叶 、 七、 苍耳子 、 何首乌 、 雷公藤 、 川楝 子 、 金不换 、 千里光 、 相思子 、 肉桂 、 臭梧桐 、 独活、 白头翁 、 毒蕈 、 虎杖 、 松节、 望江 南子 、 昆 明 山海 棠 、 乌头、 大 黄、 五倍 子 、 地榆 、 虎 侧柏 叶 、 荜澄茄 、 补骨脂 、 大黄 、 栀 子 等 。2 ) 动物药 : 鱼 杖、 柴胡 、 款冬 花 、 番泻 叶 、 苦参 、 山豆根 、 巴豆 、 鸦胆子、 胆、 全蝎 、 蜈蚣 、 斑蝥 、 红娘子 、 蟾蜍 、 麝香 、 海马 、 蜂蜜 、
J i a o Yu n t a o ,G a o J i n g ,Re n B i n,L i Xu e ,Hu r ng a ,Z h a n g We n,L i J i n g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探讨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探讨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探讨发表时间:2014-07-01T16:03:22.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9期供稿作者:张旭君季莉莉[导读] 炮制的目的是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但如果炮制不当则易引起中毒,如服用未经去毛的枇杷叶能够引起喉头严重水肿,造成呼吸困难。

张旭君季莉莉(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岞山中心卫生院 261300)【摘要】探讨临床中药常见不良反应以及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通过具体的中药举例说明,中药的毒性作用以及配伍后带来的不良反应。

结果及其结论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加大中药安全性知识宣传、加强中药安全性基础研究等方面着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中药安全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中药应用安全性分析探讨【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9-0042-01 中药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确切的疗效,在我国医药发展史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临床工作中,中西药结合治疗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但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等也时有发生[1],因此,合理应用中药,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就通过中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1 中药常见不良反应的原因1.1药物本身有毒性,同时使用剂量过大,中药不像西药那样,每个包装上都标明用法用量,中药的应用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实践的结果,因此,对一些有毒的药物一定要注意用量,临床医师在没有加大剂量的经验下,不能盲目滥用,否则,将引起严重的后果,例如:男性患者,30岁,癫痫,医师开的中药配方为,瓜蒂30克、藜芦6克、常山30克煎服后出现上吐下泻,腹痛难忍,便血,抢救无效死亡。

此三味药正常用量为,瓜蒂为0.6~1.5克,藜芦为1~1.5克,常山为3~9克。

上药竟超量数倍或数十倍,以致造成病人死亡。

1.2 炮制或煎煮不当一般中药都要经过炮制,炮制的方法有别,造成的药物的理化性质及性味都发生了变化。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措施
药物性肾损害及其 防治策略
【主要内容】
药物性肾损害的概述
药物性肾损害的分类
药物性肾损害的机制
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断
药物性肾损害的主要表现类型 药物性肾损害的防治策略 免疫抑制剂与肾损害
【药物性肾损害的概述】
药物性肾损害多由西药引起,但是中药也 能发生; 肾损害部位主要为肾小管或(和)肾间 质,但也有少数仅损害肾小球或(和)肾 血管;
【免疫抑制剂与肾损害】
环孢素(CsA)与肾损害
属于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s)。CsA肾毒 性的肾活检发生率为19.7%,分急、慢性两类。
急性肾损伤:病理生理为肾血流量减少(选择性 收缩入球小动脉)。病变呈可逆性,可随药物浓 度降低或停用、肾血流动力学紊乱改善而恢复。
慢性肾损害:长期使用导致的反复持续的肾内微 动脉收缩、血管内皮细胞损害、促进肾间质纤维 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管、微动脉间质病变。
Acute kidney injury: changing lexicography, definitions, and epidemiology. Kidney Int. 2007
【药物性肾损害的机制】
1. 直接肾毒性
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时产生的直接 毒性作用是药物导致肾损害的最主要机制。 此类损害最易发生于代谢活跃且药物易蓄积的肾 小管处,损害细胞膜,改变膜的通透性和离子传 输功能,或破坏胞浆线粒体、抑制酶活性,损害 溶酶体和蛋白的合成,损害程度与药物的剂量和 疗程有关。 如氨基糖苷类、顺铂、造影剂、重金属(铜、汞 等)及含马兜铃酸中药(关木通、广防已)。
【药物性肾损害的主要 表现类型】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
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药典记载的肾毒性中药有6类

药典记载的肾毒性中药有6类

药典记载的肾毒性中药有6类
中药,经常被一些无知者、别有用心者当成“天然无毒、无副作用”的代名词,但是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提醒我们:是药三分毒,乱吃中药同样有可能损伤肾脏!
我国最新版药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了有毒性药材和饮片共计83种。

其中,明确有肾脏毒性的中药有24种,主要是以下六大类:
一、马兜铃酸类,比如马兜铃、关木通、细辛、广防己、朱砂莲、天南星,半夏,甘遂,马钱子、天仙藤、青木香、淮木通、寻骨风、假大薯、逼血雷、管南香、青木香等中药,以及龙胆泻肝丸、二十五味松石丸、小儿金丹片、止咳化痰丸、分清五淋丸、排石颗粒、跌打丸等中成药。

二、含雷公藤类。

在风湿科普遍使用,用于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比如雷公藤片、昆明山海棠等。

三、乌头碱类,比如:乌头、附子。

临床上的附子经过炮制、用正确方法煎煮,肾功能正常的人可以放心服用,但肾功能有问题者,能不用尽量不用。

四、矿物类,主要含汞、砷,最常见的就是朱砂,像七厘散、天王补心丹、安宫牛黄丸、人参再造丸等都含有朱砂。

五、雄黄类,主要是含有硫化砷,比如人造牛黄、牛黄解毒丸、牛黄清心丸等。

六、动物类,比如斑螫、蜈蚣、蜂毒、鱼胆等中药都具有一定的肾毒性。

上述这些有肾毒性的中药,不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注意,就连肾脏健康人群也要慎用!。

严防伤肝伤肾药护好“化毒神器”

严防伤肝伤肾药护好“化毒神器”

指导专家: 无锡市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陆基宗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 周祖贻整 理: 李宇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药物性疾病已上升为全球死因的第五位,其中又以老年性肝肾毒性为最多。

因“不合理用药”而导致的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0%~20%;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肾损害,约占住院患者的10%~15%,特别是年老体弱、身患多种老年病者。

如果肝肾毒性只在不合理用药时才会出现,不会如此可怕,事实上,它们几乎无处不在,即使你正常用药,也未必能高枕无忧。

下面我们将分西药和中药分别介绍。

严防伤肝伤肾药一般所说的“伤肝药物”,是指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即使给予正常剂量,也可能出现肝损害的药物。

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是指药物干扰或阻断肝细胞的某项重要代谢途径或胆汁排泄功能,从而引起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或淤胆表现(如郁积性黄疸)。

药物伤肝,大致有五种手段,包括:直接伤肝、间接伤肝、引起过敏反应、引起特异性体质患者代谢异常及引起肝药酶改变,其中引起肝药酶改变是最常见的伤肝方式。

老年人因器官衰老、退化,特别是代谢、解毒和排泄的肝肾功能,用药后吸收、代谢缓慢,药效延迟,排泄减慢,毒性增加,即使用同一剂量的药物,也比青年人更易中毒,用药全过程中更要谨慎。

药源性肝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形式多样,有时与病毒性肝炎往往难以区别。

其发病初期往往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倦怠、乏力和纳差等,甚至有发热、关节痛和皮疹等症状。

对医生来说,患者如有肝病和黄疸,要详细询问其服药史,如对黄疸的病因诊断不太明确,或原有诊断、但又有些现象不能完全解释时,则为药源性肝病的可能性更大。

常见的伤肝药有以下几类——全身性麻醉药 如乙醚、氯仿等。

可引起肝细胞慢性、弥漫性损害,严重者小面积坏死,血中谷丙转氨酶(GPT)升高等。

抗生素类药物 如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和磺胺类等,都可诱发过敏反应。

其中四环素类造成肝脏毒性过敏反应。

它们还可引起胆汁郁滞型或肝炎型或混合型的肝损害,导致GPT升高、郁积性黄疸及肝脂肪浸润等。

肾病内科如何预防肾病的发生

肾病内科如何预防肾病的发生

肾病内科如何预防肾病的发生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

由于其发病隐匿、病程长久等特点,许多人对其重视程度不高。

而肾病内科作为专门研究和治疗肾病的科室,承担着预防肾病发生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肾病内科在预防肾病发生方面的一些有效措施。

一、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首先,合理饮食是预防肾病的基础。

尽量多食用蔬菜水果,减少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控制膳食中的蛋白质含量。

此外,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戒烟限酒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烟酒对肾脏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二、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预防肾病的另一个重要措施是定期进行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肾脏疾病的迹象,从而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为了提高肾病的筛查率,肾病内科还可以组织一些肾脏疾病的筛查活动,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等方式,提前发现有潜在肾脏疾病的人群,及时干预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三、合理用药许多人在生病时会乱用药或滥用药物,而这往往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肾病内科在预防肾病发生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用药的指导。

特别是一些有肾毒性的药物,要慎重使用,避免给肾脏带来额外的负担。

同时,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使用药物的患者,肾病内科医生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药物监测,确保药物的用量和用法是合理的。

四、避免过度劳累工作和生活中的过度劳累是导致许多人患上肾病的原因之一。

长时间的应酬、连夜工作以及过度熬夜等习惯,都会给肾脏带来很大的负担。

因此,肾病内科在预防肾病发生方面,还需要加强对人们生活习惯的指导,提倡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工作量,以保证肾脏的正常工作。

五、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是导致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肾病内科在预防肾病发生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慢性疾病的治疗。

通过及早控制慢性疾病的进展,可以避免慢性疾病对肾脏的损害,并减少肾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肾病内科在预防肾病发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中药引起肾毒性的研究分析

中药引起肾毒性的研究分析

中药引起肾毒性的研究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合理用药对于中药肾毒性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高剂量DDP(80-120mg/m2)为主要治疗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和在我院治疗马兜铃酸肾病患者40例,并分别将其为黄芪治疗组和马铃兜酸肾病组,分析观察每组的不同中药对患者肾毒性的影响。

结果:黄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生化指标均稍下,治疗后血Cr、尿NAG较优;马铃兜酸肾病组患者酸肾病病理以中-重度小管间质性肾炎为主, 多见灶性或广泛的纤维化, 少见炎细胞浸润。

结论:由黄芪、茯苓、白术、桂枝、猪苓等中药治疗顺铂肾毒性具有减轻的作用;长期服用含马兜铃可引起肾疾病。

【关键词】黄芪马铃兜肾毒性影响【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341-02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黄芪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26-70岁之间,卡氏分级标准为60—80,中位数为70。

(2)马铃兜酸肾病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30—76岁之间,其中行肾活检病理证实者6例。

1.2方法(1)黄芪治疗组:①中药复方:由黄芪、白术、茯苓、泽泻等中药组成,水煎服。

②黄芪治疗组患者开始服用中药,每日服用一剂,连服5d,顺铂剂量为60mg—120mg/次,静脉点滴时不水化脱水,静脉点滴液体为1000ml,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用氨基糖贰类及先锋霉素类抗生素。

(2)马铃兜酸肾病组:①临床观察:详细记录和了解患者的基础病情和服药情况、马兜铃中药使用的种类及其剂量、服用的疗程以及患者发病时间、AAN首发的症状、肾脏B超结果、肾功能情况等。

慢性肾功能衰歇指的是肾功能减退,SCr持续升高≥133 μmol/L,B超检查显示肾脏缩小或肾实质回声增强;终末期肾功能衰歇指的是Cr > 530.4 μmol/L, 双肾萎缩或持续行血液净化治疗。

手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的原因及保肾策略

手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的原因及保肾策略

手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的原因及保肾策略在现代医疗中,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手术后有时会出现肾功能异常的情况,这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了新的挑战。

了解手术后肾功能异常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保肾策略,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手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的原因1、手术中的低血压和低灌注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失血、血管扩张等因素,可能导致患者血压降低,肾脏灌注不足。

肾脏是一个对血流灌注非常敏感的器官,持续的低灌注会影响其正常功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功能受损。

2、手术创伤和应激反应手术本身会对身体造成创伤,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

这种应激反应会导致体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这些物质可能会引起肾脏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进而导致肾功能异常。

3、药物的肾毒性手术前后使用的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类抗炎药、造影剂等,可能具有肾毒性。

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会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

4、感染和脓毒症手术后如果发生感染,尤其是严重的脓毒症,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大量的炎症因子释放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同时感染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也会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导致肾功能异常。

5、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患者在手术前可能就存在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等。

手术的创伤和应激可能会使这些基础疾病加重,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例如,高血压患者在手术后血压控制不佳,会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导致肾脏损伤;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波动较大,可能会引起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6、输血相关的肾损伤在手术中,如果患者需要输血,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溶血、过敏等。

此外,输入大量库存血中的代谢产物和细胞碎片也可能对肾脏造成负担,导致肾功能异常。

7、术后的液体管理不当手术后的液体平衡对于肾脏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

如果补液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导致肾脏的灌注异常。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

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及对策焦云涛;高菁;任彬;李雪;胡杨;张文;李靖【摘要】This paper makes a summary on hepatotoxicity and nephrotoxicit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urrently and sums up detoxifi -cation measures , such as clearance of the unabsorbed toxic substances , prevention of the absorption of the poison , promotion of excretion of the poison ,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dote .Meanwhile , we have concluded methods about choosing the appropriate antidote based on the different kinds of drugs at present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and timely treatment for the poisoning .%对目前有关肝毒性、肾毒性的中草药作一总结,并归纳中毒后的解毒措施:清除未吸收的毒物、阻止毒物的吸收、促进易吸收毒物的排泄及解毒药的合理使用,整理目前针对不同种类药物所选用合适的解毒药,为临床的合理用药及中毒后及时救治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124-127)【关键词】中草药;肝毒性;肾毒性;解毒措施【作者】焦云涛;高菁;任彬;李雪;胡杨;张文;李靖【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中草药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各类疾病的防治中得到广泛使用,其临床疗效在实践中得以肯定,但中草药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的同时,部分中草药由于药物本身、用药方法、患者体质等问题,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为加强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有效性,避免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负责全院的合理用药监督管理工作。

具体督导工作由药剂科负责全院合理用药的日常监督检查工作。

二、药剂科深入科室检查临床用药情况,及时反馈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委员会讨论决策,定期公布全院抗菌药品和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情况。

三、鼓励医师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对科室药事质控考核项目中,基本药物考核项可不限制加分。

四、医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范围或更改、停用抗菌药物,必须在病历上作出分析记录,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门诊用药不得超出药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五、医师不得随意扩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症等,因医疗创新确需扩展药品使用规定的,应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六、医师在使用毒性药品和生物制剂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剂量和疗程,避免滥用。

使用肝、肾毒性药品前应先进行肝、肾功能的检查,使用中应定时监测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七、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

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

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1、严格控制药品收入占业务总收入的比例,医院每年根据药品和诊疗价格的调整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药品与诊疗收入的比例。

中药的副作用的名词解释

中药的副作用的名词解释

中药的副作用的名词解释中药,是指以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为原料,经炮制制成的药物。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和丰富的疗效。

然而,正如所有药物一样,中药也可能产生副作用。

副作用是指在治疗主要疾病的同时,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

本文将探讨中药的副作用,以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一、中药的副作用的特点1. 复杂性:中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因此其副作用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与单一化学成分的西药相比,中药的副作用更为复杂多样。

2. 个体差异性:由于个人体质、疾病类型和药物配伍等因素的差异,中药的副作用可能因人而异。

这就要求在使用中药时要针对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

3. 慢性反应:中药的副作用通常是在长期使用后才会显现。

与西药快速产生不良反应的特点相比,中药副作用反应的过程较为缓慢。

二、常见的中药副作用1. 肝损伤: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对肝脏产生损害作用,导致肝炎、肝功能异常等。

例如,有些生物碱类成分具有一定的肝毒性,长期使用或超量使用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

2. 肾损伤:某些药物中的成分具有肾毒性,如草乌等。

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异常。

3. 心血管系统副作用:部分中药中的成分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如引起心悸、血压升高等。

4. 过敏反应: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5. 消化系统副作用:一些中药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适。

三、如何减少中药副作用1. 清楚用药禁忌:中药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和体质选择,了解自己的过敏史、药物过敏史等,避免使用对自己有禁忌的药物。

2. 合理用药剂量:中药使用的剂量和疗程应该符合医生的建议,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3. 过程监测:在使用中药期间,定期进行相关身体检查和药物监测,如肝功能、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副作用的发生。

4. 药物配伍合理:中药的配伍也是重要的因素,不同的中药组合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合理用药四大原则

合理用药四大原则

合理用药四大原则合理用药的原则是什么?一、有效性用药的有效性是指治疗疾病时,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药物,做到辨明病症、对症下药、因病施治。

药物的有效性是选择药物的关键。

临床上,药物的有效性可分为:消除致病原,治愈疾病;延缓疾病的进程;缓解疾病的临床症状;预防疾病的发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判断药物有效性包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等。

目前,由于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过多,用药后疗效不突出或不确切的情况不在少数,应注意避免由此引起的临床药物滥用问题,不能只凭自我感觉、经验或医药代表的宣传。

如选择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之前,应先做药物敏感试验,再根据结果有原则地选用敏感抗菌药,避免滥用导致细菌耐药。

二、经济性在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保证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用药是否经济,患者能否承受得起。

如果某种药品既安全又有效,但价格昂贵,患者用不起,还是谈不上用药合理。

用药的经济性并非单纯地指尽量少用药或只用廉价药品,其正确含义是指用药时获得相同的治疗效果所投入的用药成本应尽可能降低,以达到减轻患者及社会经济负担的目的。

对同成分、同质量的药物应做到有便宜的不选价格昂贵的,有国产的不选进口的,不盲目追求洋药、新药、贵药。

一些人认为进口药一定就比国产的药效果好,其实有些进口药对外国人来说是安全有效的,对国人来说因为种族、遗传基因等差异就不一定安全了。

如酮康唑,国外的文献资料中报道其对肝功能的损害率仅为0.02%,而在我国有资料显示其肝功能的损害率可达30%。

由此看出不可盲目追求洋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才是根本。

还有,刚刚上市的新药在临床使用后,往往还需要继续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观察。

这些药品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一些新的不良反应还没有被发现。

所以新药并不因为其科技含量更高就一定对患者治疗更有益,临床医师和药师也不必盲目地追求。

换句话说,适合治疗的药物不是以其价格和是否是进口药作为标准的,合理用药的标准是能治病的就是好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是好药。

含马兜铃酸中药引起的肾脏损害及其防治

含马兜铃酸中药引起的肾脏损害及其防治
报 道 和 研 究 也 逐 年增 加 l 。 3 J
由 于 马 兜铃 肾 病 的 临 床 表 现 较 特 殊 , 展 较 快 , 害 较 发 危
但都未 引 起 广 泛 关 注。19 9 3年 比利 时 学 者 V n e ehm ah r ge w 等 发现 2例女性 服中草药 减肥 治疗后 出现进行性 肾损害 ,
条重要 的药物适用原则 。其次 , 调剂员在执 行医嘱 中要 肩
负起 “ 一 监 督 人 ” 责 任 , 有 疑 问 医 嘱 , 及 时 与 处 方 医 第 的 对 要
(7 :2 2 ) 6
师进行有针对性 的探讨 , 必要时 町请药师一 道进行临床合 理
[ ] 总后勤部卫生部 . 2 军队合理 医疗药 品目录 [ j 20 . S .0 4 5 ( 收稿 日期 : 0  ̄1 1 修回 日 : 0  ̄ - ) 2 7 — ; 0 2 期 2 7 5 0 0 2
铃植物 中所含 的共 同成份 。目前研究发 现 , 马兜 铃科植物在
1 1 急性 马兜铃酸肾病 .
该 病为短期( 甚至 1 大剂 量服 次)
用 马兜铃 酸引起 , 死亡率高 。临床表现 为少尿或非少尿性 急
世界有 20余 种 , 0 中国有 4 0多种 , 中马兜铃 科 的中药材 主 其
通过与部队伤 病 员交 流 , 细 了解 部 队基 层官 兵 的合理 用 详
药、 安全用药 、 科学用药情况 ; 掌握部 队基层 医疗机构 对官兵
先, 临床 医师在 出具处 方 时要严格 掌握 药 品的适应 症 , 教育
官兵不 自行使用药 品, 确实需 用药 物治疗 的患者 , 具处 对 开 方时要保证剂量 、 程要 合理 , 根据病情 轻重选 择 正确 的 疗 并 给药方法和途径 。需要 指 出的是 很多 临床 医师在 E 服药 和 l 注射剂的选择 中, 往往更倾 向于后 者。实际在药 物使用治疗 上 , E服给药的不注射给药 , 能 l 能注射 给药 的不静脉 给药 , 是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用药

中药的安全性及合理应用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大众百姓的生活健康及生命安全,中药安全性是国外备受关注的敏感话题,今年的“何首乌肝毒性事件”再一次激起了有关中药安全性的舆论波澜,9 月香港《凤凰周刊》一则报道《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将中药不良反应这一话题再次置于聚光灯下,大家对中药安全性的担心和疑惑不容置否,中药的“安全有效”何在?下面我们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中药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我们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中药。

1 国外重大中药不良反应事件回顾1.1“马兜铃酸事件” :993 年,比利时学者首次报道,部分女性服用了含广防己的减肥药“苗条丸”后,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并确认广防己中的“马兜铃酸”是罪魁祸首。

2000 年6 月,美国权威临床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泌尿系统癌症与服用中药(广防己)有关”的研究报告。

此后,美国(FDA及欧洲很多下令停止一切已知含有和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原料和成品的进口、制造和销售。

2003 年2 月,国众多媒体发布了“龙胆泻肝丸有可能导致尿毒症”的消息。

龙胆泻肝丸处方:龙胆、木通、柴等,用于治疗高血压、急性结膜炎、中耳炎、急性胆囊炎、急性盆腔炎、尿路感染等,主要原因是处方含关木通具有“肾毒性”,此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取消了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含马兜铃酸药材的药用标准。

1.2英国千柏鼻炎片事件一2004 年,在英国市场销售的“千柏鼻炎片”,主要含千里光、麻黄、决明子等,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由于含有千里光,含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发现其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

1.3复方芦荟胶囊事件一2006 年,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在一家药店里抽验检测一种名叫复方芦荟胶囊”的药品,处方:芦荟、青黛、朱砂等,调肝益肾,安清热润肠,宁心神。

用于心肝火盛,大便燥结、烦躁失眠等。

发现该药物中的汞含量严重超标。

同时,国也提出了含汞、砷如牛黄解毒片等中成药的安全性问题。

1.4中药注射液事件-2006 年6 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7 种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全身过敏反应、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和重症药疹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有引起死亡的病例报告。

合理用药防止中药肾毒性

合理用药防止中药肾毒性



总结 中药引起 肾毒性的原 因, 就
肾功能 的变化 。特别是老年人 , 用药一定 要坚持少而精 的原则 。 加强药品 管理 , 高从 药者 的素质 : 提 要认真执行 药品 管理法 和药 品分类管 理
办 法 。从 药 者 应 把 好 药 品质 量 关 , 持 质 坚 量第一 , 法执业。 已知有肾毒性 的药物 依
使 用 有 肾毒 性 的 中药 。对 于 具 有 或 可 能 具 有 肾毒 性 的 中药 要 加 强 监测 , 意 病 人 注
同, 所含的化学 成分 及药 效也不 同 , 故有 的有毒 , 有的无毒 , 的有大毒 , 有 有的有小
毒 。如 以前 中药 材 木通 的来 源有 三种 : 分
14 0 林 省 抚 松 县 城 内社 区卫 生 服 务 35 0吉
合理用药、 防止 中药肾毒性提 出 了一 些建
议 。
关 键 词 中药 肾毒 性
3 O】 2. 7
合理用 药
d i 1 . 9 9 j i n 10 —6 4 . 0 0 o:0 36 /.s . 0 7 s 1x 2 1 .
病例看 , 一方面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剂量或 超大 剂 量使 用 中药 所 致 。《中 国药 典 》 20 00年 版 所 规 定 的关 木 通 和 广 防 己 的 日 用量分别 为 3~ g和 4 5— g 6 . 9 。如果按 马 兜铃酸含 量为 0 1 计 , .% 全部被 吸收也只 有 3~9 g 即 0 0 a r , .5~0 1 m / g 与 一些 .5 gk,
2 胡世林 , 张宏启 , 金泉 , 陈 梅全喜 , 玉桥 , 高 钟希文, 惠 妃. 吴 关木 通 毒性 的 初 步研 究 [ ] 中草药 ,0 6 3 ( ):1 4 8 J. 2 0 ,7 3 4 5— 1 . 3 刘云 , 邦强 , 浩. 刘 胡 服胖 大海致 血尿 不 良 反应 1例 [ ] 中 国 民族 民间 医药 杂 志 , J.

合理用药防止药物肾毒性

合理用药防止药物肾毒性
大 , 孢 噻 吩 次 之 、 孢 唑 林 及 头 孢 拉 定 肾 毒 性 较 小 。 以 上 头 头
抗 生索 , 生化药 品、 放射性药品 、 血液制 品等。药 品对人体 而 言具有双重性。一方 面药品对人体产生有益 的效应 , 起到 预 防、 诊断 、 治疗疾病的作用 。另一方面药品又产 生不 良反应 ,
药品是指用 于预防 、 诊断 、 治疗疾病 , 目的地 调节 人 有 的生理机能并规 定有适应 证 或者功 能主治 、 用法用 量 的物
质 , 括 中 药材 、 包 中药 饮 片 、 成 药 、 学 原 料 药 及 其 制 剂 、 中 化
尿素氮升高、 血肌酐值 升高、 少尿 、 蛋白尿等 肾脏损 害。其 肾 脏损害机制为直接 毒性作用。其 中以头孢 噻啶 的肾毒性 最
药品都是第一代头孢菌素产品 , 其肾毒性比第二代 、 三代 、 四 代 头孢 菌素类 药品大 。另外头 孢菌素类 药 品与高效 利尿 药
或 氨 基糖 苷 抗 生素 合 用 , 毒 性 会 显 暑 增 强 , 尽 量 避 免 合 肾 应
用。
使 人体 感 觉 不 适 , 重 的 甚 至危 及 生 命 。药 品 不 良反 应 严
14 非 甾体抗炎药 : . 这类 药物 引起 肾毒脏 损害仅 决于 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 , 可引起蛋 白尿 、 型尿 、 管 急性 问质 肾炎 、 急性 肾衰 , 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慢性 间质性肾炎和肾乳头坏死 。 15 抗肿瘤药 : . 抗肿瘤药 的主要作用是针对细胞分 裂 , 以 所 不可避免会影 响正常组织细胞 , 产生肝肾损 害、 骨髓 抑制 、 脱 发、 甚至能致畸致癌。其 中肾毒性 较大 的有环磷 酰胺 、 甲氨 蝶呤 、 顺铂等抗肿瘤药 。
结 合 杂 志 ,09 4 4 :2 2 0 2 0 ,( )2 9— 3 .

浅谈中药用药安全

浅谈中药用药安全

浅谈中药用药安全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医学文献和各种相关医疗新闻报道,对中药用药安全进行归纳整理,为中药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有利的保障。

【关键词】中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安全有效地使病人得以治疗康复的前提。

中药成分复杂,中西配伍应用也日趋密切,药物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更应该注意,尤其其中中药注射剂不应轻易与其它药物伍用,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往往容易忽视中药的副作用,长期以来有人认为中药无副作用,比西药安全,但是不尽然。

1 近年来中药用药安全的现状[1] [2]从2000年6月的广防己与泌尿系统癌症的事件牵涉出马兜铃酸的事件[3];2003年2月的关于含有关木通的龙胆泻肝丸事件;2004年的含有千里光属(植物)的内服药物在英国禁止销售、供应或进口;2006年的我国关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2006年8月国内又提出了关于中药中汞、砷含量的限量问题如牛黄解毒丸(片)等中成药的安全问题。

这些事情无一不在提醒我们对中药用药的安全存在问题。

据相关资料调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 (UMC)从1968年到2002年6月期间,收到怀疑因植物药(中药)引起的ADR (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就达1500份,占全部ADR监测报告的53%。

我国药监局不良反应检测中心在近十年收到的与中药有关的病例数和死亡数就约占总报告数的5%;自1990年至1997年中,全国123种医学、药学期刊及高等医学院校的学报统计中,有关中药的ADR就约有2546例之多。

中药用药安全性问题已不容忽视。

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去年第三、第四季度药品质量公告。

经抽查,我省第三季度发现不合格药品433个品种1700批。

其中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发现不合格率最高时,竟达到79.9%;其中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1113批,不合格284批,不合格率为25.5%。

在日常监督抽检中,中成药品抽检452个品种 911批,95个品种191批抽检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1.0%;中药材(饮片)抽检108个品种 259批,82个品种207批抽检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竟高达79.9%;但对中药材(饮片)专项抽检了1205批,不合格100批,不合格率为8.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用药预防中药肾毒性
发表时间:2013-04-28T10:35:12.6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孙晓玲[导读] 中药是我国医学上的宝贵财富,以其独有的治疗优势以及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孙晓玲(苏州雷允上国药连锁总店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002)
【摘要】我国中药由于历史的原因品种比较混乱,有不少中药出现同物异名或者同名异物的现象,由于其品种不同因此其毒性也不同,有些中药对于肾功能疾病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而有些则会引发肾功能障碍,且人体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体质不同,对于中药的耐受能力也不同,因此,全面了解不同中药对人体的影响十分关键。

本文将对中药肾毒性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用药预防肾毒性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黄芪马铃兜肾毒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315-02 1.前言
中药是我国医学上的宝贵财富,以其独有的治疗优势以及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特别是现代,中药及其制剂更是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过分迷信中药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有些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物质没有毒性没有副作用,其实这是对中药认识的一个误区。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同样。

当前,临床上由于中药及其制剂而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报道出现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对肾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

有相关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在急性肾衰的病人中,有大约25%是因为中药影响而导致的,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2.对肾毒性具有影响作用的中药
植物类主要有:益母草、雷公藤、草乌、等含有生物碱类;朱砂莲、马兜铃、关木通、寻风骨、等含马兜铃酸类;巴豆等含蛋白类;土荆芥等含挥发油类;芦荟等含蒽酰苷类;苍耳子等含其他苷类。

动物类主要有:斑蝥、蜈蚣、蜂毒、红娘子、鱼胆、全蝎、水蛭、麝香等也具有肾毒性。

矿物类主要有:红帆、砒霜、雄黄、砒石等含砷类;轻粉、朱砂、红粉、升汞等含汞类等。

中成药:含上述中药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复方剂,若使用不当也可导致肾毒性,如雷公藤总苷片、云南白药、安神补脑丸、葛根素注射液、茴香桔梗丸、牛黄解毒片、安神补脑丸、蛔虫散、蚂蚁丸、六神丸、牛黄清心丸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丸等 3.中药导致肾毒性的原因分析
我国中药由于历史的原因品种比较混乱,有不少中药出现同物异名或者同名异物的现象,由于其品种不同因此其毒性也不同。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关木通所含的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如果对其进行过量食用会引起肾血管收缩、肝酶上升导致肾功能衰竭,关木通的药用标准已于2003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取消。

对中药使用剂量不当:根据相关中药致肾损害的报道看出,一是大部分患者是因为大剂量或者超大剂量食用中药而导致的。

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关木通及广防己的日用量应分别为3—6g和4.5—9g,若依据马兜铃酸含量为0.1%计,完全被吸收的仅有3—9mg也就是0.05—0.15mg/kg,与相关实验研究报道的使用3—5mg/kg马兜铃酸的量对比,相差约为50倍。

另一方面是中药使用疗程过长也可引起蓄积中毒或者慢性损害,如长时间使用龙胆泻肝丸可导致慢性肾衰竭。

然而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关木通依照合理科学的药典剂量进行服用时没有显著毒性的,复方配伍以及炮制也能够减小其毒性。

特异体质:人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机体,其个体体质与其先天禀赋和后天生活环境、条件有关,先天禀赋、后天环境和条件不同,个体体质的差异则比较大,因此对于中药的耐受能力也不同,从而对药物的有毒与否造成影响,某些患者服用中药出现的肾毒性通常与药理毒性以及用法没有关系,完全是由于个人身体体质所致,如胖大海本无毒,而有些患者由于咽喉疼痛而泡服胖大海后导致血尿。

不科学的中西药联用:中药与西药相互作用较复杂,如有不慎,容易出现药害,如含有酸性成分较强的中药与磺胺类西药同服会加重尿结晶的析出,甚至导致血尿。

又如含有机酸成分成分的中草药,如木瓜、川芎、山楂、乌梅、女贞子、山茱萸、陈皮、阿司匹林、利血平等与酸性药物联用时,由于磺胺类药物的溶解性减小,尿液酸化,从而对胺类药物的肾毒性具有增加的作用,导致血尿或者结晶尿,减少利血平和阿司匹林的排泄,从而增加肾脏的毒性和不良反应。

4.中药肾毒性的预防措施
(1)增强药品的管理,采取措施对从药者的素质进行提高。

要严格执行药品分类管理办法以及药品管理法。

从药者应坚持质量第一,把好药品质量关,严格依法执业,将已知的具有肾毒性的药物归类为处方药管理,患者购买时都必须凭借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并在医师的相关指导下使用,坚决杜绝药师调配违规。

如发现有患者服用药品出现不良反应,应依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向上级报告。

(2)科学理性对待中药,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对中药进行科学理性的对待指的是,对中药的毒性及不良反应进行“宣传”,从而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提高。

纠正患者的用药方式以及过分迷信偏方、求医心切、不遵医嘱的现象,避免由于长期过量使用中药而引起蓄积毒性反应。

广大医护人员以及药剂师应引导病人科学理性的对待中药,耐性做好解释的工作,为人们当好用药参谋。

虽然中药是我国宝贵的瑰宝,某种情况下采用中药对肾脏病进行治疗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是药三分毒,部分中药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肾毒性,需对其进行全面认识,合理使用。

不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应对中药的肾毒性引起高度重视,杜绝盲目滥用中药。

参考文献
[1]宗向红,刘育红.合理用药防止中药肾毒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04):432-435
[2]邬占慧.浅谈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原因及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2011,17(02):452-457
[3]邹爱英.中药导致肾损害研究概况[J].天津药学.2010,20(06):721-7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