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然而,审美化日
常生活并不意味着要把生活变成一场华丽的表演,而是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
首先,审美化日常生活需要我们改变对事物的看法。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
作中,我们都可以通过改变观察事物的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比如,在家中,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家居环境,选择优雅的家具,摆放一些艺术品,使家里充满艺术气息;在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工作场所,让工作环境更加美好,让工作变得更加有趣。
其次,审美化日常生活需要我们注重细节。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事物都
隐藏在细节之中。
比如,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精心烹饪美食,选择精致的餐具,让用餐变得更加美好;在穿衣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搭配时尚的服饰,选择优雅的配饰,让自己更加自信,更加美丽。
最后,审美化日常生活需要我们培养艺术情趣。
艺术是审美化日常生活的重要
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文化活动、旅行等方式,让自己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丰富自己的审美情趣。
总之,审美化日常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改
变对事物的看法,注重细节,培养艺术情趣,我们可以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生活充满艺术的气息。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审美化,享受生活的美好。
谈谈日常生活审美化(1篇)
谈谈日常生活审美化(1篇)谈谈日常生活审美化 1那么就从这张开始吧。
美是直感的,又是文化的。
这个命题非常复杂,在于直感的复杂性,这里不展开了,展开的话需要很大的篇幅容量。
我们还是回到这张照片上。
我们怎样看待这张照片呢?一个漂亮的姑娘。
一个可爱的女人。
一个笑得甜美的女子。
一个女兵。
一个朝鲜女兵。
一个敬礼的女兵。
一个敬礼的朝鲜女兵。
一个行军礼的朝鲜女文艺兵。
一个穿冬装的女人。
一个穿冬装的女兵。
这是张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朝鲜牡丹峰乐团到中国演出又取消演出的剧团中的一位女演员的照片。
还可以有更多的描述,从上面的零星的描述可以发现什么呢?有文化的也有直感的还有背景的,假设把文化的去掉,我们就不知道她在行礼,似乎她姿势怪怪的比较僵硬的指着太阳穴很高兴,她在笑,可能是因为得到了一个搁在头上的毛茸茸的东西,她身上包裹着厚厚的东西让她看上去像只熊,她的笑很和善没有恶意,圆圆的脸眉目清丽,胖胖的,虽然还可以进行一些细致的感觉描写,但扩展有限,因为这里剥离了文化。
如果加上文化的,就可以有更多的感觉描述,但是,属于文化的是需要解释的,这种解释存在于经验知识,譬如直接的就可以看出这是个女兵,因为类似着装的女兵概念在脑中已经存在,属于知识经验范畴,如果时间往前推一千年,千年前的人可能就不会认为这是个女兵,是个穿棉衣的女人,如果再往前推一万年,可能就连帽子为何物也不知道了,如果时间往后推一千年,后人如果没有了解我们现在的.知识经验,同样可能看不懂文化上的含义。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认为听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的,同时他也认为音乐是包含文化思想的,当然的音乐也是感觉的,但感觉是包含环境因素的,也是具有背景的,还有知识经验的,这些在审美中也是重要因素,脱离了文化的审美是纯粹的但同时也是略显单调的,至少是没有比放置在文化中更丰富而文化的是需要解释的,知识经验是一种提前的解释,即在审美开始前已获得了解释,譬如看到一幅写意山水我们知道这是幅写意山水,常识性的生活学习已经给予了这样的知识经验,也就是被提前解释了,就像这张照片我们可以把其作为一个女兵来欣赏,也是因为被(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提前解释了。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指在生活中追求美的一种态度和追求。
它强调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审美感受和体验,以美为主导来构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在生活美学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分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将平凡的日常生活转化为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性活动,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被赋予了一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使人们从中感受到美的魅力和愉悦。
一个普通的早晨可以变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当我们静静地品味着早晨的阳光、鸟儿的歌唱和清新的空气时,我们就能够欣赏到生活的美。
审美生活日常化则是指将审美活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审美感受和体验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不仅包括欣赏艺术品、阅读文学作品等高雅的审美活动,还包括我们日常的一举一动。
无论是饮食、穿着还是居住环境,我们都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让它们更加符合我们对美的追求。
在饭菜的摆盘和装饰上下功夫,让一顿普通的饭菜变得雅致可口;在居住环境的装饰和布置上追求简约而精致,让家成为一个舒适宜人的地方。
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有审美生活日常化的支撑,而审美生活日常化则需要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驱动。
只有将审美活动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生活本身成为我们追求美的过程,我们才能够真正享受到生活美学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在实践生活美学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外在的美的追求上,而忽视了内在的美的培养和提升。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修养同样重要,这也是构建审美生活的基础。
我们要坚持追求真实和本真的美。
生活美学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追求,而是要我们体验和领悟生活的真谛,追求真实和纯粹的美。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和瞬间,我们需要用心去观察和感受,让这些美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美的过程和方式。
它不仅仅是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美的态度和方法。
在现代社会,生活美学不再局限于艺术和文化领域,更多地成为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追求和表达。
而在生活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日常生活审美化,指的是将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赋予美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忙碌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让人们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发现其中的美好和价值。
这需要人们有审美的眼光和态度,善于发现和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美感。
审美生活日常化,则是将审美的态度和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意味着人们不仅在欣赏艺术作品和文化活动时具有审美感,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具有美的特质和品味。
这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审美的习惯,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看似相似,实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把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而审美生活日常化则是将审美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前者强调的是发现美,后者注重的是生活美化。
在生活美学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的实践,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对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改变和提升。
这种实践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加享受生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让生活更加富有韵味和品味。
那么,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应该如何实践呢?要有审美的眼光和态度。
审美并不是天生的品质,而是可以通过培养和锻炼的。
要想实践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首先要培养自己具有审美眼光和态度。
这就需要人们学会用心去发现和感受美,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细节和品味。
要注重生活的质感和品味。
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工作和生存,更重要的是要有质感和品味。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一种审美的态度和观念,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追求。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生活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审美生活的日常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生活美学的思考和体会。
让我们来谈谈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是在日常琐事中注入美学的观念和精神,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审美化生活,比如家居环境的美化、饮食的美化、穿着的美化等等。
在家里摆放一些艺术品或者装饰画,让家的环境更加雅致和温馨;在饮食方面,我们可以注重食材的新鲜和搭配的精致,让每一餐都成为一场美食盛宴;在穿着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时尚的衣服和配饰,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时尚和大方。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
审美生活的日常化也是生活美学的一种体现。
审美生活日常化,就是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去感知美、追求美,让审美的观念和精神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可以养成每天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或者阅读一篇优美文章的习惯,让自己不断地感受美的存在;可以在日常的交往中,注重言行举止的优雅和谦和,让美成为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可以在工作学习中,追求品质和创新,让美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的动力。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让审美生活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和修养,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的日常化,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审美生活的日常化,可以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地追求美、感知美、实践美,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丰富和多彩。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现
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往往会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审美
化日常生活,将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美丽和艺术的元素。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的穿着打扮开始审美化生活。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我们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衣服和配饰来展现自己的美丽和品味。
一件简单的衬衫搭配一条精致的项链,或者一双舒适的鞋子,都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焕发出自信和魅力。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生活环境来审美化日常生活。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工
作场所,一个整洁、温馨的环境都会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家居、选择家具和装饰品来打造一个令人愉悦的生活空间,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美食来审美化日常生活。
精致的餐具、精心制作的美食,都可以让我们在用餐的时候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无论是自己动手做一顿美味的晚餐,还是到精致的餐厅品尝美食,都可以让我们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味。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艺术和音乐来审美化日常生活。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
我们可以去美术馆欣赏艺术作品,或者去音乐会聆听音乐,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总之,审美化日常生活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只需要我们在日常生
活中多留心,多用心,就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艺术的元素。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心审美化日常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意义。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摘要】生活美学是对日常生活中审美化与日常化的探讨,通过对生活的审美化,我们能够提升生活的品质和美感;而通过审美生活的日常化,我们可以将美感融入到日常处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关注细节、打造美好环境等方式实现生活的审美化。
而审美生活的日常化则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美感融入到生活中的点滴。
审美化与日常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相互促进提升生活质量。
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生活的日常化,将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同时也体现了生活美学的重要性。
未来,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加深,生活美学的发展趋势将会更加多元化和丰富化。
生活美学将继续为人们带来更多关于生活美感的启发和分享。
【关键词】生活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化,互动关系,实现,重要性,发展趋势,价值。
1. 引言1.1 生活美学的概念引入生活美学是一门探讨生活中美好与美感的学科,旨在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审美享受。
生活美学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日常琐事到精神追求,都可以被赋予审美意义。
通过生活美学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生活的本质,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价值。
生活美学不仅仅是对美的欣赏和感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境界。
生活美学的概念引入,正是为了提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审美化的重要性。
审美化并非只是追求表面的美感,更体现在对细节的关注、对环境的改善和对生活的品质提升。
审美化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加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与美好。
在当今社会,生活美学的概念引入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通过审美化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真正实现心灵的愉悦与生活的井然有序。
1.2 审美化与日常化的关系审美化与日常化是生活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关系。
审美化是指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普通事物赋予艺术感和美学价值,使之成为我们感官享受和心灵愉悦的对象;而日常化则是指将审美生活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和方式。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隐含语言与历史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隐含语言与历史意义“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概念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美的感受和体验,将生活琐碎的过程美化、艺术化的趋势和现象。
这种趋势在当代社会中愈加明显,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个主要方向。
它带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是现代文化价值观的一部分。
隐含语言:1. 注重美的感受和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美的感受和体验。
比如,一些人在吃饭时不仅关注味道,还会注意色彩、质地等因素,以获得更好的视觉和口感享受;在购物时,人们也会选择品质更好、设计更精美、包装更精致的产品。
这些都反映了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对美的追求。
2. 将生活琐碎的过程美化、艺术化。
现代生活中的很多琐碎过程,比如购物、洗衣、打扫卫生等,都可以被美化和艺术化。
人们可以选择漂亮的购物袋、精美的洗衣液、有趣的卫生清洁用品等,让这些琐碎过程变得更加令人愉悦和美好。
3. 追求高品质的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更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
这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健康、环保、休闲娱乐等方面的体验,以及购买高品质的商品和享受高端的服务。
历史意义:“日常生活审美化”反映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变化和文化价值观的转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从单纯的追求物质利益转向追求精神文化的满足,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趋势。
此外,“日常生活审美化”也与现代性的理念密切相关。
现代性要求个体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繁荣和经济利益,更要关注精神上的自我实现和价值追求。
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理解为现代性下的一种文化表现。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指人们对生活中美的感知和追求,是一种对美的理解和追求的态度和观念。
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则是生活美学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审美化融入生活并使之成为日常习惯的过程。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视作艺术品一样去呵护和经营,追求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美感和艺术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核心在于用心观察生活,用心设计和打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有趣和充实。
这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欣赏美的品质,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培养审美的眼光和氛围。
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我们关注细节。
美妙的生活之所以美妙在于它的细节,细节是美好生活的全部。
我们可以从餐具的陈列、家居布置、食物的搭配、服饰的搭配等方面去关注细节,让生活中的每一处角落都透露出美的气息。
在家中的备餐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菜肴摆放的美观一些,也可以在餐具的摆放上多费些心思,让餐品更富有诱人的视觉效果;又如,在家居布置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简约优雅的家具和摆件来装点居室,让整个家具环境充满温馨和艺术的氛围。
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我们注重品质。
品质是美的外延,也是审美化的重要体现。
我们可以从选择生活日常用品开始,挑选一些品质优良的物品,让生活更加美好。
在购买食材时,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新鲜、有机的食材,这样烹饪出来的美食不仅更有营养,口感也更加出色;又如,在选择衣物时,我们可以挑选一些面料上乘、款式时尚的衣物,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更具品味和风采。
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我们追求完美。
让生活变得更美的关键在于我们不停地追求完美,不断地提升生活品质。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调节,不断地学习,努力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变得尽善尽美。
我们可以在饮食方面追求更健康、更美味的食物,可以在生活习惯上不断调整自己,以更好的方式去呵护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又如,在外表形象上,我们可以不断追求更好的外表形象,不仅可以从服饰搭配上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还可以从注重仪表、仪态改善自己的形象。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人们对生活中美好的追求和感悟,是一种关于生活的审美观念和态度。
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旨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存在,从而提高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
本文将从审美化和生活日常化两个方面来探讨生活美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我们来谈谈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通过审美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平凡的事物和行为变得美好和有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忽略周围的美好和细节,而忙碌的工作使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
审美化日常生活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美好和满足。
要实践日常生活审美化,首先需要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
审美情趣是一种对美的感知和享受,是通过对自然、艺术、人文等领域的美感体验和情感共鸣而形成的。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细听动人的音乐、观赏优秀的艺术作品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还可以通过阅读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或者品味一杯香浓的咖啡、一口美味的食物,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情感。
要注重日常生活环境的布置和整理。
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家居环境、选择家具装饰和植物摆放等方式来打造美好的生活空间。
在家中选择一些简约大方、色彩和谐的家具,悬挂一些美丽的画作或照片,摆放一些绿植和鲜花等,可以让家居空间更加温馨舒适和充满生活气息。
我们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定制一些独特的DIY装饰或手工艺品,增加生活的趣味性和个性化。
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精神文化修养。
生活美学强调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我们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精神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品质。
可以通过阅读、学习、思考、交流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情感修养,增强对美好事物的关注和感受力。
只有通过内在修养和追求,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深刻的意义。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个让我们提高生活品质和发现美好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美。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
论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产作业。
审美即鉴别美丑。
日常生活审美化,即以美为标准打理日常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生活化,是人类对美的全方位全过程追求,是一种高品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境界。
创造美的世界。
人类有善恶,世界有美丑。
美是一种让人舒服的存在。
高山的险峻,大海的辽阔,杨柳的婀娜,松柏的挺拔,都是本真的自然之美。
绘画的传神,雕塑的生动,音乐的沁人心脾,诗词歌赋的荡气回肠,则是人为的人文之美。
美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归根到底是主观见诸客观的。
美之所以美,是因为人类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和创造美的智慧。
美的城市,美的乡村,美的生活,人的价值在于追求美、享受美、创造美,创造一个赏心悦目的美的世界。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类的生活目标,是审美的大众化。
体验美的感受。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咸。
世间万象,仁义礼智信。
美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是一种愉悦的生活体验和创造性精神升华。
吃饭为了充饥,烹调是一门艺术。
喝水为了解渴,品茶是一种陶醉。
看戏为了娱乐,鉴赏是一种享受。
体验是一个过程,审美依托感知。
从比例的和谐体验视觉之美,美即好看。
从音调的和谐体验听觉之美,美即好听。
从味道的和谐体验味觉之美,美即好吃。
从宇宙的和谐体验生命之美,美即快乐。
生活的价值在于美的陪伴。
美是人类与周边环境互动时体验到的一种由内而外的亲和由外而内的爽。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人类的生活内容,是审美的常态化。
满足美的需求。
欲望产生动机,需求呼唤供给。
爱美之心,求美之欲,审美之需,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奥地利的维也纳,俄罗斯的圣彼得堡,都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繁荣兴旺。
柏林、亚琛、汉堡、科隆、慕尼黑、曼海姆、纽伦堡、德累斯顿,德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是艺术品,得益于德意志大大小小曾经的王侯们醉心于艺术,对美的狂热迷恋和竞相投资。
美的生产,美的交换,美的消费,美的价值在于美所激发的吸引力、凝聚力、创造力和生产力。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将注意力放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审美化日常生活,将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充满了美丽和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日常的食物。
每天的三餐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往往只是匆匆忙忙地吃完,而没有去品味食物的美味和精致。
如果我们能够花一点时间来准备一顿精致的晚餐,或者在周末去品尝一顿美味的大餐,就能够发现食物也是一种艺术,而且能够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其次,我们可以审美化日常的服饰和外表。
每天的穿衣打扮可能会变得单调和乏味,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尝试一些不同的风格和搭配,就能够发现自己的外表也能够成为一种艺术品。
不妨尝试一些新的发型、配饰或者服装,让自己焕发出新的魅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审美化日常的环境和生活空间。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工作场所,我们都可以通过布置和装饰来营造一个舒适和美丽的环境。
可以尝试给家里添加一些绿植或者艺术品,或者在工作场所创造一个整洁和温馨的办公环境,都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总之,审美化日常生活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身边的美好,就能够让日常生活充满魅力和惊喜。
让我们一起尝试将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丽和有趣吧!。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一种关注和追求生活品质的理念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实现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如何将审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体现在对细节的品味和追求。
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如一杯咖啡的摆放,一抹墙壁的配色,一束鲜花的摆放等,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装点和审美的表达。
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我们关注周围的环境,细心观察,从中找寻美的存在,并对其予以欣赏和赞美。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升生活品质,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愉悦。
审美生活日常化是指通过日常的行为和习惯来实现对生活的审美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高品质的食材来烹饪美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来展示个人风格,通过收集艺术作品或者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升审美素养。
审美生活日常化需要我们对自己和生活有一个高度的要求,无论是从内在的修养还是外在的装扮上,都要追求精致和品位。
只有将审美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还需要我们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态度。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我们需要学会以一种审美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
通过审美的视角来审视困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并从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和价值。
生活美学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素养。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学习,了解艺术、设计、文学等各个领域中的经典作品和优秀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营养。
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和判断力,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并用心去感受和体验。
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是一个不断追求和实践的过程。
通过关注细节,培养积极的心态和态度,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素养,我们可以将审美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享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生活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活方式和美学范畴交叉的学科。
生活美学强调的是人们如何将生活中琐碎的事物纳入审美范畴,通过审美实践和鉴赏使生活更加美好。
其中,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是生活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琐碎、不起眼的事物和行为的审美诠释和表达,使其获得美感的体验和价值。
日常生活审美化意味着人们对于生活中琐碎事物的美学体验和价值的把握,以及对美学经验的积累和积淀。
日常生活审美化强调的是平凡而又无处不在的美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知,把平凡和常态转化为艺术品一样的美感体验。
这种体验不仅能提升日常生活的品质,还能够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让人们更加享受生命中的点滴。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电影、文学、设计、摄影、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可以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价值和美的感受。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比如欣赏日出日落、品味一杯香醇的咖啡、欣赏美丽的雪景等等。
这些细微的感受和欣赏,可以使人们从繁琐的生活中获得放松和愉悦,从而更好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意义。
审美生活日常化的实践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在平凡的家务中发现美,享受清新的气息;在沿路的景色中寻找美,享受盎然的生机;在与朋友的交谈中分享美,享受温情的感动。
这些平凡且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美,可以带给人们无限的共鸣和温暖,唤醒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
总之,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生活日常化在生活美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细微的体验,深入感受美好的生命和感悟生活的意义。
让我们尝试寻找和发现美好的事物,让生活更加多彩、充实和有质量。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是生活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互为支撑,共同构筑着人们的美好生活。
首先,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对生活的多方面进行美学思维和审美体验,提高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有质量。
日常审美化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入手,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从外在方面来看,日常审美化需要注重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美化。
良好的环境可以创造出良好的生活氛围,因此,我们需要注重管理自己的居住空间,保持整洁、卫生、舒适且美观。
比如,定期打扫卫生,清洗地毯、窗帘等家居用品,添置绿植、花卉等装饰品,让家居环境更具生气和活力。
从内在方面来看,日常审美化需要注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品味。
生活的细节不仅仅包括外在环境和物品,更包括人们的行为、情感和思考等方面。
例如,我们需要注重仪态礼貌,尊重他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让自己的内在更加美好。
其次,审美生活日常化是指将审美习惯和体验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生活的常态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审美生活日常化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延伸。
具体来说,审美生活日常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第一,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审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为美好生活奠定基础。
第二,重视生活品质。
生活品质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
我们需要注重生活的物质品质,如饮食、住房、交通、医疗等,同时也要注重生活的非物质品质,如文化、教育、娱乐等,提高自己的生活素质,享受美好的生活。
第三,创造美好的社交环境。
审美生活也离不开美好的社交环境。
我们需要注重与他人的交流,结交志同道合的好友,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和社交活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是生活美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概念。
通过这些概念,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素养,享受更加美好、有质量的生活。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
日常生活是人们每天都要经历的,而审美化是将平凡的日常转化为美感的过程。
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化,即是在琐碎的日常中寻找美、创造美,使生活更加充实、有趣和愉悦。
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意味着关注细节。
细节是构成生活的基本元素,通过关注细节可以发现平凡生活背后的美丽。
无论是品味一杯咖啡的香气和口感,还是欣赏一朵花朵的细腻花瓣,都能将平凡的日常提升为艺术品般的享受。
其次,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用心感知。
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忽略周围的美。
然而,只有用心感知,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妙瞬间。
当我们用心品味一顿精心烹饪的晚餐,或者欣赏一场日落时的美景,我们会发现生活其实充满了惊喜和美好。
此外,日常生活审美化也需要培养一种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能够使我们更加敏锐地察觉到生活中的美丽。
当我们拥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便会更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好。
即使是遭遇挫折或困难,我们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从中寻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从而提升生活品质。
最后,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将创意融入其中。
创意可以使平凡生活变得与众不同,成为一种表达个性和情感的方式。
可以通过布置家居、选择服饰、尝试新的烹饪方式等,将个人的创意融入生活中,使之更具个性和美感。
总之,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种将平凡变得不平凡的方式。
通过关注细节、用心感知、培养积极心态和融入创意,我们可以在平凡的日常中寻找到美的存在,提升生活的品质,并且更加充实和满足。
让我们以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和创造自己的日常生活,让每一天都充满美丽和惊喜。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
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
日常生活审美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
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所谓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根据美的标准对日常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改造。
一般说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可以区分出许多不同的层面,有些比较浅显直观,有些比较深入隐晦。
比如,个人美容、家居装饰、城市景观等等,属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外显层面;经济生活中符号价值的凸现、新闻媒体对社会现实的改造以及人们在哲学上认识到整个世界是由“解释”而不是“事实”构成的,如此等等相对就比较深入,也不容易为人发现甚至接受。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之所以成为当今美学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原因在于审美化明显僭越了自身的边界。
按照经典哲学的划分,审美化应该局限在艺术领域,与其他领域比如说认识论领域和伦理学领域无关。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意味着审美超越艺术领域的界限而进入认识论和伦理学领域。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近两年来引起文艺学界普遍关注和探讨的话题,甚至一度以“新的美学原则”出现。
而围绕这一极具争论性的话题,国内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已经出现消费文化形态,日常生活审美化随之产生并呈现蔓延之势,这将使加速中国文化的进化和现代化;二是认为中国仍然是以传统审美文化为主导,消费文化形态是极其边缘化的,因此日常生活审美化须以艺术人生或艺术生活的形态出现,不能使日常生活审美化局部的消费文化特性无限扩大化而淆乱主导意识形态的文化根基;三是认为应该辨证地看待此问题,既要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消费特性并支持消费文化的发展,同时也肯定传统审美文化的价值形态,这种多元化发展模式本质上是无法平衡上述两种观点而采取的妥协。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
浅论生活美学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日常化1. 引言1.1 生活美学的概念在生活美学的定义中,审美并不仅仅是指对外在美的感知和欣赏,更包括了对内在感受和体验的关注和呵护。
生活美学强调的是如何通过审美的眼光和态度去构建美好的生活,让生活充满艺术的感染力和美好的体验。
生活美学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而是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审美化的生活环境、审美生活的实践方式,都是生活美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生活美学的概念深入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意义和幸福美满。
生活美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引导人们向着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境界前进,实现心灵与日常生活的和谐统一。
1.2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生活的日常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生活的日常化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审美的体验和实践,使审美成为生活的常态和习惯。
从日常的点滴之处,我们可以发现生活本身就蕴含着无限的美感,只要我们有心去感受和体味。
审美化的生活环境营造是日常生活中审美化的重要体现,通过精心布置家居、选择高品质的生活用品、注重细节的处理等方式,使生活环境充满美感和艺术气息。
审美生活的实践方式则是通过品味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审美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和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感受美的我们也会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让美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我们的情感、思想和态度进行深度互动。
生活美学的重要性在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让生活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更是一种享受和体验。
审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则在于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身边的美好,从而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美学实践,我们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感知、欣赏和体验美感所得到的感受和享受。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概念嘿,你知道不?日常生活审美化,那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
咱平常过日子,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嘛。
可要是仔细瞧瞧,这里头也有不少美的地方呢。
就说那菜市场吧,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摆得满满当当。
红的西红柿像小灯笼,绿的黄瓜水灵灵,紫的茄子油亮亮。
这哪是买菜呀,简直就是在逛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花园。
你能说这里头没美?再看看咱穿的衣服。
有的人穿得普普通通,可有的人就会搭配出不一样的风格。
一件简单的白衬衫,配上一条蓝色的牛仔裤,再加上一双小白鞋,干净利落。
走在街上,那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不是审美是啥?还有咱住的房子。
有的人家里布置得温馨舒适,摆上几盆绿植,挂上几幅画,铺上柔软的地毯。
一进去,就感觉像回到了温暖的港湾。
这可不就是把日常生活变得更美了嘛。
你想想,要是没有这些审美,咱的生活得多枯燥啊。
每天就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那还有啥意思呢?就好比做饭吧。
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还可以把做饭当成一种艺术创作。
精心挑选食材,用心烹饪,摆个漂亮的盘子。
吃的时候,那心情都不一样。
这就跟画家画画似的,每一道菜都是一幅作品。
出去散步也是。
路边的小花小草,蓝天白云,都能让你感受到美。
说不定还能遇到一只可爱的小猫咪,或者一只欢快的小鸟。
这些小小的美好,都能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去咖啡店坐坐,听听音乐,看看书。
那环境,那氛围,多惬意啊。
这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种体现。
咱还可以把审美带到工作中去。
把办公桌收拾得整洁干净,摆上一盆小多肉。
工作累了,看看这些小绿植,心情也能放松不少。
日常生活审美化,就像是给生活撒了一把魔法粉末。
让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变得闪闪发光。
你说,要是大家都能多一点审美,咱的世界得变成啥样?肯定到处都是美美的风景,让人心情愉悦。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日常生活中的美。
它能让咱更热爱生活,更珍惜身边的一切。
所以啊,咱都得有点审美意识,把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别整天瞎忙乎,忽略了这些小美好。
多去发现,多去创造,让咱的生活充满美。
最新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认识与解读-精品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认识与解读在现代文明中,关于美和审美的观念不应只是书斋、画室和各种店堂中,它已经扩展到生活的每一处,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审美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1审美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什么是审美呢?审美就是指人们对美的对象进行观赏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
人们在进行审美时,会产生一种美感,从而心情愉悦,而且这种愉悦还可以感染人,就像易中天老师说的“美感可以传达,快感却仅仅属于个人”.狭义的说,审美一般发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中。
但从辞源看,“审美”一词的含义应是广义的,不应局限在以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为主要活动方式的范围内,在今天,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象正回应了这一界定。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精彩纷呈的审美现象以其精妙绝伦的姿态,为最广大的民众带来审美的享受,诸如家居的装修、环境的绿化、小礼品的包装等等,都在显露出艺术化、审美化的追求,这是任何精英所不可替代的。
随着网络传媒的迅速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审美趣味获得了迅速的传播和交流,为日常生活的艺术化提供了越来越便利的条件。
其次,审美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通的词,我们每天都在审美,当我们翻开书本,在读小说的时候是在审美;当我们打开电视,观看电视剧的时候是在审美;当我们来到大海边,看浪花拍打着岩石,心驰神往的时候,我们是在审美;当我们来到街心公园,看春天的桃花,秋天的红叶,也是在审美;哪怕你是在家里看墙上的挂历或壁画,也是在审美,但我们是否珍惜过这样的时刻呢?是否意识到自己是在审美呢?其实审美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在现代文明中,关于美和审美的观念不应只是书斋、画室和各种艺术店堂中,它已经扩展到生活的每一处,扩展到了每一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身上。
当我们解决了安全、温饱之后,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对美的饥渴是每个现代人的追求。
自古以来是如此,现代社会需求更大。
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摘要: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件崭新的美学事件在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下被催生出来并日趋占据美学的阵营,它跨越了传统艺术的范围,把“审美”引向日常生活领域。
日常生活审美不仅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更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
本文试图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给现代生活带来的影响,理论建树在哪里,普遍共通感、超越现实的批判性原则,与其无法回避的精神危机。
关键字: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理论建树影响精神危机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最早提出来的。
近年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话题开始在国内流行,这一现象不是偶然的,其中既有西方后现代理论影响的原因,又有着当前日常社会生活发展的现实背景因素。
对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对其价值和合理性作出积极的评价,同时也要以冷静的态度对其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并且结合中国当代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实际,对传统的理论和当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者们的观点进行验证,从而得出具有学术价值的结论,而不能简单地跟风或排斥。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建树
一、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大概有两层含义:第一,艺术家们摆弄日常生活的物品,并把它们变成艺术对象。
第二,人们也在将他们自己的日常生活转变为某种审美规划,旨在从他们的服饰、外观、家居物品中营造出某种一致的风格。
依照这一界定,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首先是指艺术活动的日常器具转化为艺术品,这的确是现代艺术的重要发展趋向。
我们知道,现代主义艺术有一个显著的倾向,那就是它的精英主义、纯粹主义和唯美主义的文化取向,在纯粹性的追求中将艺术和生活剥离开来。
而杜尚骇世惊俗的所谓艺术,显然是以一种棒喝的方式警醒人们,艺术并不只是那些精心雕琢、创意奇特的东西,也许艺术品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艺术品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器具。
在美学史上,审美化一直是一个带有乌托邦性质的未来目标。
尤其是近代以来,美学常常不是在早已逝去的古希腊时代寻找意境,就是对尚未到来的某种美好未来憧憬期待,严肃的美学似乎很难把审美化直接派付给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本身并不是一个无差别的普泛化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文化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场”。
占据这个“场”的主导社会力量就是普通群众。
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问题是,这种普通群众的审美化诉求,却往往会作为某种普遍的社会和文化倾向呈现出来。
以这种观点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作为一种社会审美的意识形态,显
然从精英的消费取向和生活方式,悄悄地转化为人所共有的某种生活样板。
当不同的社会阶层都追求这样的审美化时,他们以为是在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风格。
日常生活审美化,需要有某种观念的转变和视角的变化。
新型知识分子挂在嘴上的莫过于所谓“个性”、“风格”、“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他们对差异极为关注,因而,消费文化中就充满了对差异的前所未有的强调和重视,广告中到处可见住“特别为您量身定做”、“满足您的个性欲望”诸如此类的话语。
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任意支配时间被空前挤压,传统的那种审美观念落后于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人们生活习惯相应发生了改变,人们通过上网、泡吧才能释放自己郁积已久的空虚和压抑,这些快餐式的文化并没有消费者真正的美感,但得到真正的审美需要难度太大太遥不可及,因此,沉浸在“美”的替代品中,获得一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是好的,而且这种获得相对来说更为轻松和便利。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审美主流,对各种消费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构建了新的审美理论框架。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给当代生活的影响
一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直接将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多的艺术品质所充满。
在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灵”便无所不在——外套和内衣、高脚杯和盛酒瓶、桌椅和床具、电话和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住宅和汽车、霓虹灯和广告牌——都显示出审美泛化的力量,当代设计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
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从美发、
美容、美甲再到美体都是如此。
可见,在当代文化中,审美消费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消费品,这便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极致状态。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最突出呈现,是仿真式“类像”在当代文化内部的爆炸。
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
这些复制品由于与原有的摹仿对象发生了疏离,所以就成为了一种失去了摹本的“类像”。
它虽然最初能“反映基本现实”,但进而又会“掩饰和歪曲基本现实”,最终“掩盖基本现实的缺场”,不再与任何真实发生关联。
如此一来,类像世界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销蚀了,类像已内化为大众自我经验的一部分,幻觉与现实混淆起来。
这种“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区分的抹平,带来的正是一种“超真实”的镜像。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带来的精神危机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图像文化的血肉联系导致了审美平面化、形式化的特征。
当代电子传媒在现实审美中改变了传统美学的审美方式,人们摆脱了对于文字的艰难阅读和理解而越来越倾向于对图像的直观,日用商品的漂亮包装代替了人们对商品使用功能的关心,在可视的现实中实体形式的审美“物化”了当代人的审美趣味。
平面化、直观化、瞬息万变的图像、实物充斥于现代人的眼球,使得人们醉心于高科技打造的美仑美矣的审美幻觉之中。
艾尔雅维茨在《图像时代》
的第一章标题中这样直言现代人审美习惯的改变:“我从不阅读,只是看看图画而已’。
“图像”的美学价值直接依赖于某种形式存在的视觉魅力。
‘日常生活审美化”那种直接、强烈的感受性,超负荷感、无方向性、符号与影像的混乱融合以及能指的游戏直接的带来了后现代消费文化的“无深度”。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以贴近世俗生活的姿态,展示审美“功利性”的一面。
韦尔施指出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过度审美化了。
……在我们的公共空间中,没有一块街砖,没有一柄门把手,的确没有哪个公共场所逃过了这场审美化的蔓延。
‘让生活更美好’是昨天的格言,今天它变成了‘让生活、购物、交流与睡眠更美好’。
而推动这场审美革命的真正动因是消费时代的市场、资本、文化工业等的控制和操纵。
在市场消费的诱引下,大众文化的打造者为了追逐经济利润,消费大众为了追逐时尚和满足世俗虚荣心的驱使之下共同塑造了审美趋时性、媚俗化的走向。
以泛化“美”的消费文化取代了审美,艺术审美活动不再是人类精神解放的工具,而是变成人类迈向精神家园的沉重束缚。
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致使美失落它更深邃的人文内涵,充其量游移在肤浅的直观的感官层面,以一种粗滥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大众瞬时性满足的一次性“文化快餐”。
亮丽的包装掩饰着内容的空洞。
当社会充斥着各方面的虚拟化的审美符号的消费时,影像代替了实际的生活,广告代替了实在的事物,商标代替了真正的质量,包装与衣饰代替了内在的品味,整容过的外貌代替了本真的内心,网络自慰代替了真实男女的情感,游戏积分取代了真正的财产拥有等等。
“过分审
美化”导致的不是真正“美的艺术过剩”造成的审美疲劳,而是在审美文化垃圾和心灵鸦片包围中失去对于真正美的理想和崇高事物的判断力和追求,审美的泛滥使得美变得毫无意义,而我们对于审美也会因此而变得麻木不仁。
参考文献
[1]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2] 周宪主编. 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韦伯.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142.
[4]斯蒂芬里根.在伊格尔顿读者曝光[M] .牛津:布莱克威尔,1998:236.
[6]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9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