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语言学姓名:朱冬雪学号:F13201049 指导老师: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摘要:在物质世界极度丰富的今天,物质文化的兴起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正统的文化和艺术,日常生活也正以审美化的姿态向人们展现出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大工业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有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理论已有一些卓有成见的学术结论,但这一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更新它自身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艺术审美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是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社会学与传播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e)最早提出来的。他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作了题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演讲,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消弭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韦尔施区分出两种审美化:浅表审美化和深层审美化。威尔士强调,“审美化的重要性不在于“美”,而在于其“可塑性和虚拟性”。.威尔士的深层审美化强调了日常生活审美化过程中审美物质化的同时对愈识及现实理解等非物质因家的审美化。浅表审美化指物品的装饰、包装、外表的美化,以及流于表层的审美现象。深层审美化指的是:“审美过程不仅包裹了业已完成的、给定的物质,而且甚至决定了它们的结构,不光影响它们的外表,而且甚至影响其内核。”浅表审美化是不难理解的,充斥在我们周围的琳琅满目的物质外壳既可理解为浅表审美化,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追求不再是局限于其实用价值反而是更注重商品外在的审美价值,衣服除了遮羞御寒之外修身美体的功能是现代人们追求的重点,房屋的除了遮风挡雨之外,其内在的装饰装潢也是现代人生活的追求。如此种种,都说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中的浅表审美化已成为当今人们生活追求。而对深层审美化的理解人们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质疑和困惑,在盲目追求物质外化的同时也有一批人同样重视审美表层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建筑物的外在设计是追求美观的需要,而外在设计在展现美感的同时也表达着一定的意义,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徵著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只看到事物的外在表象而忽视了隐藏在其中的文化蕴涵。

中国学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和讨论场域,大多源于著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文中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做了一些详细的论述,日常生活审美化首先是指“一战”以来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和超现实主义运动等艺术类亚文化。这些艺术流派一方面大肆攻击艺术光环的神圣性,对陈列于博物馆或美术馆的高雅艺术品不屑一顾; 另一方面又将日常生活用品、偶发事件、即兴表演和身体活动等纳入艺术审美领域,宣称艺术无处不在,从而试图彻底跨越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固有界限。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就是这类艺术理念的完美注脚。这种反叛传统艺术风格、打破既定艺术范式的全新艺术观念,实际上源于战争带给艺术家们的恐惧和创伤———残忍的战争、无情的杀戮,令他们对支撑现代社会文明的理性与道德产生普遍的怀疑,进而借助有悖传统的艺术举动,以表达对现代性

的深刻质疑与反叛。这种反叛现代性的精神被20世纪60 年代出现的后现代艺术很好地继承下来,并用于否定业已制度化了的现代主义艺术,而其反叛策略和艺术技巧则被消费主义时代的大众传媒广泛融入商业运行机制,成为商业促销活动的有效手段。

其次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品的谋划。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打破艺术与生活的原有界限,以艺术的精神来改造和美化生活———无论主体周遭的生活空间,抑或个人外在的服饰装扮或行为举止、生活趣味等,都努力追求风格化效果,张扬艺术旨趣,进而实现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这种艺术化生活方式的建构,往前可追溯至19 世纪后期唯美主义者瓦尔特·佩特、王尔德,以及象征主义者波德莱尔、世纪之交的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等。他们都崇尚把艺术因素融入生活,喜欢即时性体验,追求新品味、新感觉的实现,努力将自我塑造成一种审美化的存在。对美的追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品性。美是对人类生命力的彭显。艺术无疑是人类达成这一意念的最好方式。“艺术通过让物化了的世界讲话、唱歌甚或起舞,来同物化作斗争,忘却过去的苦难和快乐,就可把人生从压抑人的现实原则中提升出来。”¹作为一种对人自身确证的方式,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更执著于对人内心世界的观照与精神之域的呵护。所以,一且艺术从传统道德教化工具的角色下摆脱获得自身的自律性时,艺术审美就成为人类对抗自身异化、寻求精神超越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现代艺术不仅仅只是人类实践活动形式而更大程度上来说是社会批判的武器,是人类精神自我救赎的庇护所。艺术与生活界限的打破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使得艺术不再是艺术家的事情不再是束之高阁高不可以的神圣之物。艺术的生活化使得大众有了了解艺术的机会,同时也是艺术本身寻求新的发展出路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必然会带来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改变了我们原本枯燥单调毫无色彩可言的生活。生活的艺术化使得我们人人都成了生活的艺术家,人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来进行日常生活中艺术的创作,艺术被大众所拥有。可以说,艺术设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到喝水的茶杯,大到日常交通工具,其中渗透着设计艺术元素。设计艺术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强化了人们生活中美的因素,使美就在平常人的身边,使日常生活成为一种具有现实意味的美。这是对生活的提升也是对审美意识的提升。

三是指充斥当代日常生活之经纬符号与影像之流。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符号价值代替其使用价值,上升为商品的主导性价值; 人们对商品的消费不单是对其实用功能的享用,更是对其所指向的阶层及其生活方式的潜意识认同和象征性拥有。而商品符号价值的塑造,绝大多数源于广告等大众传媒所制造、宣传的极具诱惑力的影像。这些迷人的影像持续地再生产着人们的消费欲望,诱使人们不断追逐影像所预设的时尚高雅生活体验。可以说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靠图像来传递信息的时代,现在的一些聊天工具上搞笑形象的图画替代了人们的语言,更加形象的传达了所要传达的信息,丰富多彩的视频也是我们的眼球应接不暇,就像当前有一些时尚娱乐性的综艺节目,基本上成为现代人娱乐的主要方式,因为这些综艺娱乐确实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能够以更轻松娱乐的方式来欣赏艺术和文化。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的存在,当我们看电视或是看娱乐节目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以及眼球完全是被视频影像所控制的,根本来不及做自己的思考,只是被那些演员们娱乐搞笑的行为动作所吸引,这样一来长期观看综艺娱乐的结果就是大多数人失去了自我对事物判断的能力,因此在影像时代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提倡对知识对艺术要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而不是只会一味的从事物的表层去看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