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社区警务的历史必然性
浅论社区警务
浅论社区警务XxxXxxxx xxxx xxxx[摘要]社区警务是在政府的倡导下和警方积极参与及指导下,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以调查、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预防减少社区犯罪为根本目标,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治安战略思想及战术方法。
社区警务为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到社会奠定了理论基层,提供基础平台和可操作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治安资源和力量整合的基层工程。
社区警务的战略的理念是:立足社区,面向社会;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社区警务的基本要求是: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民携手,共创安全社区。
[关键词]社区警务必要性存在问题对策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公安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任务。
公安工作不再像以前一样以打击犯罪为主,而是需要从新的战略方法的角度,以预防犯罪为主,服务大众,建设安全并且和谐的社社会环境。
其中社区警务就是一种有效的形势。
一.社区警务的概念及中外发展史社区警务是在政府的倡导下和警方积极参与及指导下,充分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以调查、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为导向,以预防减少社区犯罪为根本目标,不断增强公众安全感,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治安战略思想及战术方法。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指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
“社区警务”是西方警学界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其英文为 community policing。
在80年代初传入我国,可以说新中国的公安工作史就是社区警务史。
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斗争经验为社区警务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奠定了新中国社区警务的基调;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社区警务的母体;中国的单位社会形态是社区警务赖以生存的土壤;社区警务符合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
社区警务思想在中国历史悠久。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没有提出“社区警务”这个概念,但是类似社区警务的做法却早已出现,《国语·齐语》记载,公元前685年,管仲改革,使齐国迅速实现民富国安,成为“春秋首霸”,其中有专门措施涉及公共安全,例如,管仲规定“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实际上就是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层级并逐层设立首长,健全管理。
中国内地社区警务研究
中国内地社区警务研究
探讨的前提:什么是社区警务?
对于社区警务,西方人有各种说法,但一般不进行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正名”,相信“名不正则言不顺”,研讨者一般都做相应界定。
本人认为,所谓社区警务,可以有学理和实务两方面的界定。
从实务看,社区警务就是“社区导向警务”,是警察带领、指导、支持居民,根据社区安全需要,采取各种合法方式构建社区防范网络,以全面、系统、长效地预防犯罪、维护社区安全的警务模式。
可以说是整体防御型警务模式。
从学理方面看,社区警务也就是“社会化警务”,是警察与社区居民共同研究社区问题、运用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普及自卫互助,进而维护社区治安、
促进社会发展的警务哲学。
也可以说是人文主义的警务哲学。
一、历史:古代的探索与近代的实践
(一)中国古代的社区警务探索
如果从实质上看问题而不是拘泥于形式的话,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不少的社区警务探索,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的改革就是一例。
管仲改革的主要内容:——安定百姓,整顿社区:士农工商,各安其居,不得混居杂处,以居民的同质性增加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使人恋土难移,减少人口流动;
——充分就业,世袭罔替:父传子继,兄授弟习,代代传承,尽量减少失业对社会的冲击;
——严密户籍,严禁迁徙:严密登记形成“被管控”心理威慑,严禁迁徙使人无法脱离这种管控,从而不敢也难于作奸犯科;
——对居民实行军事化管理:按照军队编制组织民众,并定期训练,形成服从纪律、勇于献身的风尚,“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厉行邻里连坐,告发者赏,隐匿者罚,以严刑峻罚扼制犯罪。
除封建的人身约束、严厉的邻里连坐不值得提倡之外,管仲的这些措施,与当代社区警务的想法、做。
社区发展与社区警务的关系讲解
三、三个导向
一是以社区为导向 二是以服务为导向 三是以治本为导向
四个特征
一是警察形象柔性化 二是警民关系伙伴化 三是警务工作社会化 四是警务对策前置化
五项工作
1、社区服务。 (1)大力发展社区各类社区组织 (2)开展社区帮教工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社区控制 (1)“有效巡逻支援 (2)加强社区人口管理 (3)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4)加强社区中重点单位地段的防范工作等 5、社区打击。
社区警务有什么:金木水火土
金:铸就确保一方安宁的平安之盾 木:长成扎根社会的警务之树 水:找到长治久安的不尽之源 火:点燃改善形象提高素质的廉政之火 土:培养富足民主文明的现代乐土
好记又好学 管好自家人 注意后边人 防止钱被掏 别在家保管 取钱要得法
防患于未然 窗户莫留缝 发现可疑处 汽车带着包 稳妥存银行 环顾四周看
时时要总结 夜里防进人 千万别开门 警惕性要高 密码加保险 注意遮密码
《安全防范百句五字诀》 (二)
发现可疑物 社会要稳定 全家外出游 在逃通缉犯 孩子是未来 经商要守法
社区警务的特征
一、警务工作社会化
二、警民关系伙伴化
三、警察形象柔性化
四、警务工作前置化
社区警务新特点
1、全面分析问题 2、重视人文因素 3、动员全社会力量 4、整体解决问题 5、多种手段预防 6、广泛改革
五句话概括
关于社区警务制度在我国的若干探究
关于社区警务制度在我国的若干探究作者:来源:《法制与社会》2011年第16期摘要社区警务由来已久,在英美等国家发展比较完善。
社区警务也早就进入我国公安部门的视野,我国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展。
目前,以社区警务为主要内容的基层警务改革在很多地方得到尝试。
关键词社区警务居民安全感派出所作者简介:刘聪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6-172-01一、社区警务在我国的理论发展中国警学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接触并介绍国外的社区警务理论和战略。
1997年4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公安派出所会议,标志着我国的社区警务工作正式纳入了发展轨道。
2002年3月公安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
近几年来,公安部多次召开会议,促进派出所工作的健全发展,完善我国公安体系。
我国的派出所体系也迅速完善壮大起来。
(一)关于社区警务的定义1.会课题组,曾在对山东济宁警察的社区工作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所谓‘社区警务’战略,简言之即立足社区,实行警察与民众的合作,通过警察的服务密切警民关系,强调民众的参与意识,形成控制网络,辅之以多种矫正和疏导措施,预防犯罪,先发制敌。
”它有两个基本原则:密切警民关系,预防为主。
2.察与社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社区警务,它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
社区警务是社区工作立足社区,以社区为出发点,与社区密切结合的一种警察工作方式。
3.教授认为社区警务的基本理论是:“产生犯罪的根源在社会,抑制犯罪的根本力量也在社会。
他的基本方法是警察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通过双方的努力,再造社会和谐。
它的工作范围以地区为基本单位。
它的工作目的不是单纯的指向犯罪,而是整个社会广义的安定与安宁。
因此,社区警务不能理解为一定区域内的警察工作,更不能理解为某一种由公众参与的预防犯罪的方法。
社区警务不是一种方法,不是一种警务方式,而是一种理念,一种警察哲学。
论社区警务
论社区警务摘要: “社区警务”既是一种警察哲学、警务战略,又是一种警务运行模式和操作方法。
新中国的公安工作史就是社区警务史。
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斗争经验为社区警务积累了实践经验,并奠定了新中国社区警务的基调;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社区警务的母体;中国的单位社会形态是社区警务赖以生存的土壤;社区警务符合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
另外,社区警务是物质资源相对反乏条件下最为经济的警务模式选择。
关键词: 社区警务,内涵,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战略一、社区警务的内涵“社区警务”是西方警学界使用的一个专门术语,其英文为 community policing。
自出现至今不过二十余年时间,80年代初传入我国。
近年来,这一提法在我国使用频率颇高,有关社区警务的理论探讨呈百花竞放之势,并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但依笔者看来,目前的诸多著述中。
有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尚显得较为含混,即何谓“社区警务”的问题。
显而易见,研究社区警务如果不能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准确界定,则这一研究就可能因缺乏确定统一的逻辑起点而陷入模糊、混乱的境地。
综合各种理论观点可以发现,目前关于社区警务内涵的界定,基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把社区警务定位为一种“警察哲学”,或一种警务“理念”。
该观点出于英国警务改革家安德逊(Anderson),其意涵较为抽象,包容面较为宽泛。
第二层次,把社区警务描述为一种“警务战略”。
所谓战略,指涉及全局性问题的重大谋划,是贯穿于一个系统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有决策中的指导思想。
战略意义上的社区警务,实质上就是倡导一种以社区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向、以治本为导向的警务楼态。
其特征是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工作社会化、治安对象前置化。
二.有中国特色社区警务的基本内容1、贯彻公安法规,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即专门机关要向群众进行遵守宪法、法律、治安管理法规、公共秩序及社会公德的宣传教育;协助有关部门帮助教育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
社区发展与社区警务的关系讲解
1、社区警务属于社区发展的范畴,是社区建 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区工作的一项重 要措施 . 2、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程度影响着社区警务策 略能否顺利实施
社区建设、发展和社区警务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 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举措, 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社区警务建设,是公安 机关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强 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高公安机关控制社会 治安能力的重大战略,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 容,也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公安部、民政部关于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 意见》)。
社区警务战略实施过程中 存在的具体问题
1.社区警务理论有待全面正确理解 2.社区警务的实施方法亟待培训 3.警民合作有待深化 4.层级矛盾日渐显露,在警务资源方面的 冲突尤其激烈 5.城乡社区警务的发展不协调,大中城市 普遍开花,农村却基本未动
谢谢大家!
感谢您的观看!
三、三个导向
一是以社区为导向 二是以服务为导向 三是以治本为导向
四个特征
一是警察形象柔性化 二是警民关系伙伴化 三是警务工作社会化 四是警务对策前置化
五项工作
1、社区服务。 (1)大力发展社区各类社区组织 (2)开展社区帮教工作。
社区警务的十大原则 重新评估谁对公共安全负责,重新定位警 察与社区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警察和社区公共决策、共担责任 建立新的警务效果评估标准 增进警察社区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改善生活质量
社区发展与社区警务的的关系-精选文档
齐把它来反 珍惜恩爱情 守法经常说 切莫放入户 谁养谁专管 保证路通畅
如果染上毒 家和万事兴 不干违法事 妥善处理好 防止狂犬病 物品看管好
倾家又荡产 社会也安定 违法必被捉 防止出事故 狗屎及时捡 防盗又防抢
《安全防范百句五字诀》(四
驾驶机动车 煤气燃气灶 网吧去上网 街头行骗多 喝酒要适度 巡防巡控忙 消防意识强
二、实施社区警务战略面临的诸多困难 与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社区建设和发展尚未全面展开,实施社 区警务战略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公安机关自身建设滞后,不适应实施社 区警务战略的需要 1.警务理念建设的问题 2.警察管理体制问题 3.警务决策模式问题 4.警察形象与警察素质问题
当前各地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主要做法
千万酒莫喝 用后要关掉 未成年莫闯 常有人打托 千万要记住 家家都要防 全民来联防
保证好车距 一旦跑了气 学业如荒废 不贪小便宜 酗酒易滋事 只要眼擦亮 火灾早报警
避免出车祸 就要把火着 后悔枉悲伤 方为上上策 别把班房入 坏人无处藏 避免人伤亡
3、社区公关 1)推行寻访制度。 (2)抓好警民共建 (3)及时反馈信息,反映问题。
三、三个导向
一是以社区为导向 二是以服务为导向 三是以治本为导向
四个特征
一是警察形象柔性化 二是警民关系伙伴化 三是警务工作社会化 四是警务对策前置化
五项工作
1、社区服务。 (1)大力发展社区各类社区组织 (2)开展社区帮教工作。
社区发展与社区警务的关系
1、社区警务属于社区发展的范畴,是社区建 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区工作的一项重 要措施 . 2、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程度影响着社区警务策 略能否顺利实施
当前社区警务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78
田显俊
当前社区警务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警找不准职能定位 , 没有把推进治安工作社会化 , 组织公众参与治安管理和犯罪控制作为主要 任务 , 致使一些治安防范组织和措施流于形式 , 社会制约犯罪机制弱化 ; 理不清职责任务 , 不清 楚该干什么 、如何干 、 怎么干好 , 除了把办公室搬到社区 , 建立几十本簿册外 , 其他的仍然沿袭传 统方式 ,没有真正依托社区展开工作 ,主动取得社区群众的支持与合作 。
社区警务作为当今世界各国警务改革的基本方向 , 是一项预防为主 、 重在治本的警务战略 。 在我国 ,社区警务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探讨 、研究 、应用和推广 。 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 社会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迁 ,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安形势 , 社区警务作为符合历史发展潮 流的警务战略 ,其全面实施也已是势在必行 。 现阶段 ,社区警务与我国公安工作的现代化紧密联 系 ,极大地促进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建设 。 然而 , 在实施过程中社区警务战略也面临一些问题 , 迫切需要我们探讨其对策 。
2.未建立上下联动 、协调运行机制 。 目前 ,我国基层实际情况是 ,部分社区民警与其他警种民
警间缺乏沟通 ,协调性难如人意 。 派出所治安民警仅单纯破获 、调解 、查处治安案件 ,没有把日常 工作中了解到的犯罪信息反馈给刑警 ; 而刑侦民警只重视破案 , 打击犯罪 , 不注重在处理侦破 案件过程中把发现的治安防范漏洞和隐患及时告知社区民警 , 未能实现信息共享 , 这在很大程 度上制约了社区警务的深入开展 。 从社区警务改革推行过程看 , 主要由公安派出所作为实施主体 , 而单由公安派出所来实施 社区警务战略并不符合社区警务的内涵要求 。 首先 , 从理论上讲 , 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战略 , 涉 及警察勤务的全方位 ,不是单纯的派出所民警或责任区民警的勤务 。 其次,公安派出所实施社区 警务面临着理想与现实差距的矛盾 。 目前全国有 5 万多个派出所 ,承担了公安机关 70% 以上的工 作任务 ,而派出所民警占总警力的比例不足 30% 。 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警务战略变革 ,却没有从 全局的高度动员各部门 、各警种共同参与 ,未能形成上下联动 、协同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 (二 )社区警力工作量大 ,承担了大量职责以外工作的现象突出 。 派出所社区民警主要负责辖区的治安防范 、 治安管理和群众工作 , 工作职责明确 , 大部分工 作都制定有相应标准或规范 , 要求以 “ 人口管理 ”、“ 情报信息收集 ”、“ 治安管理 ”、“ 安全防范 ”、“ 服 务群众 ”等五大项工作为主要职责 。 社区民警往往超负荷运转 ,以某地城区五个派出所 33 名社区 民警人口管理 、行业场所管理 、内保单位的工作量为例 (见下表 ,统计数据截止 2010 年12 月 ): 表1 :工作量统计表
社区警务建设与发展
社区警务建设与发展第一章:引言社区警务建设是一项政府重视的社会治理手段,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围绕社区警务建设与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第二章:社区警务建设的意义社区警务建设是指针对社区公共安全问题而开展的警务活动,旨在改善社区安全环境,增进公民安全感。
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社区稳定。
社区警务可以有效解决社区内的打架斗殴、盗抢等违法犯罪行为,保证社区治安稳定;2. 加强社区安全防范意识。
社区警务通过加强巡逻、宣传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安全隐患;3. 增强社会共治意识。
社区警务促进了政府、居民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推动了社会共治机制的形成;4. 增进民生福祉。
社区警务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维护了社区的整体安全。
第三章:社区警务建设的实施方式社区警务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施:1. 建立社区警务站。
社区警务站作为基层警务机构,可以加强对社区内的治安管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安全感;2. 发挥社区警务联防、联动的作用。
社区警务联防、联动可以整合社区资源,共同参与治安监管,提升社区治理效果;3. 设置社区巡逻点。
社区巡逻点可以提高警务人员的主动性和到达速度,加强对社区犯罪的打击能力;4. 增加社区警务宣传力度。
通过社区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形式宣传治安政策和警务防范知识,提高居民的治安意识和法制观念;5. 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共同维护社区安全。
警务人员可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联系,制定警务合作方案,共同推动社区治理。
第四章:社区警务建设面临的挑战尽管社区警务建设一直在不断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1. 治安状况复杂多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治安状况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这对警务人员的能力和应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警务人员素质亟待提升。
一些警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存在瑕疵,影响了社区警务工作质量;3. 社会资源不足。
社区警务在中国的发展
• 1、 社区警务的基本理念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 一直
•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
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的人民群众的力 量,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 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通 过加强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 改造等方面的工作,解决社会治安问题, 实现从根本上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 护治安秩序,保障社会稳定的社会系统 工程。
(三)社区犯罪预防
• 什么是社区预防,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
认为社区预防主要依靠社区组织、社区防 卫和社区发展等三个途径来减少发案机会。
22社区警务和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社区警务和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机关基层单位的工作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相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机关基层单位的工作公安机关的基层单位相当的多以三所三队为基础工作范围涵盖了各项公安专业业务社区当的多以三所三队为基础工作范围涵盖了各项公安专业业务社区警务中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和基层基础工作大致是一致的他们的不同点警务中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和基层基础工作大致是一致的他们的不同点在于在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从公安工作本身出来来考虑的而社区警务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是从公安工作本身出来来考虑的而社区警务工作则是从社区的角度从社区的整体来考虑从问题的也重视社区在公工作则是从社区的角度从社区的整体来考虑从问题的也重视社区在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 英国在银行自动取款机处安装
了防护栏,使得自动取款机的 打砸抢行为大大下降。
• 入口控制—
• 转移犯罪—
•
采取现金替代品,用支 票、银行卡来代替现金,
美国哈特福德市的邻里犯罪预 防计划:通过环境改变设计, 改变汽车和行人的流量,减
减少入口的现金流动以 少本地区外来居民的流量。
社区警务模式探究
社区警务模式探究——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开展警务工作摘要:社区警务是公安机关为切实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警力下沉制度。
社区警务能够加强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然而,开展社区警务是一个巨大任务,沉重的工作量不能完全压在公安机关和社区民警身上。
因此,吸收和挖掘社会力量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成为了发展社区警务的必由之路。
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力量,形成以公安机关为指导,人民群众参与的新型社区警务模式。
关键词:社区警务社会力量警察居委会一、社区警务的概念社区警务的英文本意为“社区导向警务(community-oriented policing)。
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进步。
“社区导向”就是倡导以社会的治安需求为导向开展警务工作。
社区警务是社区居民在警察的带领、指导、支持下,立足社区实际,研究社区问题、开发社区资源、组织社区协作改造社区环境、强化自卫互助,以全面、系统、长效地维护社区公共安全,促进社区发展的思想、活动和方式、方法体系的统称。
从广义上来讲,任何维护社会治安的行为与活动,都应该属于社区警务的范围。
犯罪行为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因此,解决治安问题的途径也就不一而足。
警察作为刑事司法系统的一部分,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宁的主要国家行政力量,但不应该是唯一的力量。
警力不可能无限度增长,因为其需要消耗大量的国家资源。
所以,警方需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加强与其他行政部门的合作,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才能够实现控制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由此可见,社区警务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既可指一种警务理论,也可指具体的警务工作,如果从更深层次上来理解,还是一种警务思想,一种警务发展战略。
从狭义上来讲,社区警务是指公安机关社区警务部门的工作,即通过有效的治安行政管理措施和各种专业手段,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社会安宁,并通过各种安全防范措施进行犯罪控制和预防,保护社区公众生命财产不受非法侵犯,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及公众损失的工作。
社区警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
社区警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1. 引言1.1 社区警务的定义社区警务是指警察在社区中开展的一种警务工作形式,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社区的治安、促进社区和谐、加强社区与警方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通过在社区中设置警务站点,增加警力巡逻频率,开展社区安全宣传教育等方式,社区警务能够更快速、更及时地响应社区居民的安全需求,提高社区治安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社区警务的实施需要警方与社区居民密切合作,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全和秩序。
通过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警方可以更好地了解社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防范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有效提升社区整体的安全环境。
社区警务的定义可以概括为警方在社区中开展的一种警务工作形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强警方与社区居民的合作,维护社区治安,促进社区和谐。
社区警务不仅是警方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支撑。
1.2 社区警务的重要性社区警务是社区安全和秩序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巡逻防控和及时处置各类安全事件,社区警务可以有效降低犯罪率,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社区警务促进了社区与警方之间的密切合作与沟通。
警务人员在社区中定期开展警民互动活动,加强了警民关系,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基础,有助于警方更好地了解社区需求和问题。
社区警务在解决社区问题和矛盾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警务人员参与社区问题处理,协助居民化解纠纷,促进社区和谐共建。
社区警务还可以促进社会稳定。
通过及时应对社会事件和危机,维护社会秩序,防止事态扩大,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安定。
社区警务可提升居民满意度。
通过提供优质的警务服务和解决居民关切的问题,警务人员可以增强居民对警方的信任与满意度,进一步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2. 正文2.1 社区警务提供安全保障社区警务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社区警务提供安全保障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社区警务通过加强社区巡逻、加大对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等方式,有效地提升了社区的安全水平。
论中国发展社区警务的历史必然性
论中国发展社区警务的历史必然性作者:金乾程来源:《商情》2013年第27期【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着重要求:“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将其作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内容纳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系之中。
社区警务(Community-Policing)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端于英、美等国的先进警务机制,被认为是“世界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标志。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公安机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指导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欧美社区警务理论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国普遍推行社区警务,顺应了世界警务的现代化发展潮流。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区警务社会稳定一般来说,“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警务则指以预防和控制犯罪为核心目标的一切专业化的和社会化的治安事务”。
社区警务强调警察与社会公众和谐相处,通过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增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以全社会的力量抑制与预防犯罪。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正是指明了发展社区警务在今后中国警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推行社区警务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根本上说,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社会管理机制,社区警务隶属于上层建筑,必然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传统“静态”社会管理体系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建立了以“保甲制”为特色的静态的社会管理体系,如从春秋时期就开始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井田制居民管理、战国时代商鞍变法推行的联保联防和连坐制度等,特别是从北宋王安石变法开始实行的“保甲制”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对日朝等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尽管有学者认为“保甲制”是中国社区警务的历史雏形,但是这种将居民束缚和控制在固定地域上的社会管理体系带有浓厚的封建性,特别是日伪时期和建国前的国民党以“强化治安”、“清乡反共”为目的的“保甲”制度,更是具有强烈的反动性,注定被历史所淘汰。
对我国社区警务的理性思考
2003年9月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Sept.,2003第5期总第71期Journal of Shandong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No.5Ser.No.71=治安管理>对我国社区警务的理性思考宋践(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210031)摘要:面对犯罪高峰的压力和犯罪的严峻形势,实行社区警务是一种理性选择。
警务工作向社区延伸是警方为了获取公众支持所做的尝试。
社区警务有其特定的涵义和理论基础,是警方对社会现代化、民主化和城市化的潮流所做出的一种反应,也是社会系统面临自身结构日益分化、趋于规模扩大时公共权力重心必然下移并在区域层面上产生新的整合机制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社区警务;科层制警务;现代化;城市化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246(2003)05-0090-04近年来,受西方社区警务理念的启发,我国部分省市对社区警务进行了实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各地围绕着社区警务召开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研讨会,发表的文章更是不绝于报刊。
笔者有幸参加若干次有影响的研讨会,也拜读过不少文章,但总觉得,由于缺乏深入研究和冷静分析,社区警务依然是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许多问题尚未进一步廓清。
本文试从理论角度对社区警务涉及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算是笔者对社区警务的一些初浅认识。
一、社区警务提出的背景在当今世界,现代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令各国政府始料未及的是犯罪呈现出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1],甚至,犯罪导致的社会失序状态危及到公众对现代化发展目标的认同。
无疑,对犯罪压力感受最深的当属警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次犯罪高峰,不仅迫使警方以/严打0来回应犯罪压力,也促使警方和犯罪研究者们寻求新的遏止犯罪的长效机制。
其中,治安的社会化,即用社会的力量弥补警方的不足,逐步取得了普遍的共识,出现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0的理念。
源于这种思路,先后出现了构建犯罪防控体系和社区警务的治安策略。
关于我国社区警务建设的部分思考
关于我国社区警务建设的部分思考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发期, 社会治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这一转型时期,我国基层公安机关在开展社区警务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对社区警务认识的不深刻、信息化程度不高、治安防范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制约着社区警务工作的良性发展。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选择正确的发展维度和发展路径,快速建立起与社会转型期相适应的社区警务工作新机制,来维护社区的治安安全稳定。
关键词:社区警务;不足;原因分析;改善途径社区警务是依托社区而建立起来的新型警务机制,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社区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社区警务正以其独有的社会综合功能,为社区管理防范提供了有力保障,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推动了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进一步融合。
新的形势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建立与社区发展相适应的警务运行机制,做到警力沉到社区,警务前移到社区,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和发动群众,充分依托社区加强社会治安的预防、控制、管理和服务工作,实现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被动打击向主动防范的转变,单一治标向综合治理的转变,管理为重向服务为主的转变,真正建立起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社区长治久安,群众安居乐业。
然而,在社区警务运行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正牵挚、阻碍社区警务的发展,亟待得到有效解决。
一、社区警务建设的不足及原因(一)对社区警务的理解认识不深刻目前,我国的社区警务建设才刚刚起步,尚未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理论指导,一些领导和社区民警对于社区警务的内涵、组织系统、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等问题的理解不够成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领导在思想上不够重视。
公安机关的部分领导对社区警务的理解,仅限于公安派出所工作和警民关系的协调之上,在相关的制度规范中甚至仅限于对社区警察的配置上。
认为搞社区警务没有侦察破案重要,“重打击,轻防范”的思想占主导,舍不得在经费投入、警务配备、素质培训上下功夫。
社区警务的产生及其理念
4 社 区警 务的基本 理念
对社区警务改革王太元教授如是说 :从 实务看 ,社 区警务 就是 “ 社 区导 向警务” ,是警察带领 、指导 、支持居 民 ,根据社 区安全需要 ,采取各种合法方式构建社区防范网络 ,以全面、 系统 、长效地预防犯罪 、维护社区安全的警务模式 。可以说是 整体防御型警务模式 。从学理方面看 ,社区警务也 就是 “ 社会 化警务” , 是警察 与社 区居 民共同研究社 区问题 、 运用社 区资源 、 改造社 区环境 ,普及 自卫互助 ,进而维护社区治安 、促 进社会 发展 的警务哲学。 王太元教授对社 区警务理念的理解理解 ,归纳起来 有以下
一
3 社 区警 务 的产 生
社 区警务作为世界警务史上第 四次警务改革。此前的第三 次警务模式是把大量 的现代科技手段用于警务工作 ,警察全副 武装 ,面容严肃 ,立足于使警察 成为 “ 打击犯罪 的战士” 。当时 的警察形象是头顶钢盔 、肩挂对讲机 、手持盾牌 、腰挎手枪的 面部表情铁面无私的 “ 机械 战警 ” 。
科 学 之 友
F r i e n d o f S c i e n c e A ma t e u r s
2 0 1 3 年1 0 月
社 区警务 的产 生及其理念
多杰热 旦
( 西藏警 官高等专科学校 ,西藏 拉 萨 8 5 0 0 0 0 )
摘 要:在世界警务 史上号称第四次警务 革命 的社 区警务作为全新的警务 工作模式 ,我 国 已全面推行 并取得 了良好的治安效果。在此 ,通过对 当前社 区警务 的相 关文献进行分 析 ,简单综述其产 生的现 实背景及基本理念 。 关键 词 :社 区警务 ;现 实背景 ;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 :D6 9 3 . 6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8 1 3 6( 2 0 1 3) 2 0 —0 1 4 6 —0 2
社区警务的思考
社区警务与传统警务之比较观电影《民警王法金》有感在看完《民警王法金》之后,它使我明白国家为什么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一.社区警务的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变化。
尽管各地开展了“严打”斗争和接连不断、各种形式的专项斗争,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犯罪分子。
但是社会治安形势依然相当严峻,犯罪数量和犯罪恶性程度不断增大;而且每次打击后相对稳定期越来越短,反弹力度越来越大,社会治安处于打不胜打、恶性循环的被动局面。
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弱化,可被违法犯罪活动利用的空间和机会增多,预防、发现和打击违法犯罪能力下降。
这样社区警务被推上了台前。
二.社区警务与传统警务(一)警察职责定位不同。
传统警务认为,警察是担负执法任务的政府机构,是治安行政管理部门的代言人,而社区警务则认为警察是公民,只是受雇专门担负公民应负责任的人,警察组织是负责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众多政府部门之一。
就像影片中王法金一样从以前刑事警察转变为一名社区民警。
完成了以前对付各种犯罪、治安事件,向现在解决和帮助解决社区民众问题的角色转变。
并消除潜在的违法犯罪隐患,提高社区生活的安全质量,与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
(二)警务权力分配的改变。
传统警务中警察对管理权实行了垄断,严重限制了警察工作的积极性,甚至贻误战机。
而社区警务要求警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与管理、防范以及社区服务上,警察自主决断的机会增多,有自由裁量权依法对遇到的具体情况做出处理。
影片中王法金刚开始独自一人工作,到后来把“治安蛋糕”给分割了,并把最大的一块给了社区群众。
这样,警察的管理权力与社区民众实现了共享,警方与社区成为伙伴关系。
(三)警务运行机制不同。
影片中王法金刚开始没有挖掘群众的力量,后来通过日常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和接触,密切了警民关系,最大程度地激活了“邻里守望”制度及“联防巡逻”制度,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社区治安管理资源,实现了“警力有限,民力无穷”。
社区警务是一种混合警务,它把社区民众作为警务运行的中坚力量,它的成功之处在于———社区民警真正沉到了基层、沉到了社区、沉到了群众中。
第四章 社区警务
1970年代早期,出现了一些彼此类似的概念:
五、社区警务的各层面分析
社区警务的四个层面
哲学理念层面 组织与人事管理层面 战略层面 执行层面
五、社区警务的各层面分析
哲学理念层面
宽泛的警务职能和工作重心
社区警务理念指导下的警务工作不只是打击犯罪, 还包括减少公众对犯罪的恐惧感,为社区健康生活 创造条件 原因:
罗伯特· 皮尔(Robert Peel),英国警察初创 阶段代表人物,建立 弓街巡逻队(Bow Street Runners), 是 现代警察诞生的标志 性事件。
二、起源与历史背景
警察与警务的政治化时代(十九世纪中— —1920年代)
警务长官由政治上获胜政党任命 警务人员缺乏专门训练 警察逐渐与社区联系疏远,转而协助政党追求 政治利益。 贪腐盛行:收受犯罪人贿赂,放纵犯罪人;当 值酗酒;执法暴力色彩浓厚…… 民众态度:普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 警察有公开的敌意。
二、起源与历史背景
职业化时期(1920年 代——1960年代)
基本理念:非政治化的 管理者用科学管理技能 为普通公众服务 代表人物:August Vollmer ,加利福尼亚 伯克利市警察局长,于 1905—1932期间任职。
二、起源与历史背景
职业化时期(1920年代——1960年代)
第四章 社区警务
一、对社区警务的直观理解
社区警务:Community Policing,是当今世 界最为流行的警务哲学或警务理念。其核 心思想:
警察不再对社区自上而下进行监控指挥,而是 给社区以授权; 警察只有和公民合作,才能改善社区生活品质; 警察必须将自己视为社区的一份子,而不是独 立于社区的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发展社区警务的历史必然性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着重要求:“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将其作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内容纳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体系之中。
社区警务(community-policing)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端于英、美等国的先进警务机制,被认为是“世界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标志。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公安机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科学指导下,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欧美社区警务理论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国普遍推行社区警务,顺应了世界警务的现代化发展潮流。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区警务社会稳定
一般来说,“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警务则指以预防和控制犯罪为核心目标的一切专业化的和社会化的治安事务”。
社区警务强调警察与社会公众和谐相处,通过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增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以全社会的力量抑制与预防犯罪。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正是指明了发展社区警务在今后中国警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一、推行社区警务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根本上说,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社会管理机制,社区警务隶属于上层建筑,必然为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传统“静态”社会管理体系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建立了以
“保甲制”为特色的静态的社会管理体系,如从春秋时期就开始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井田制居民管理、战国时代商鞍变法推行的联保联防和连坐制度等,特别是从北宋王安石变法开始实行的“保甲制”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对日朝等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尽管有学者认为“保甲制”是中国社区警务的历史雏形,但是这种将居民束缚和控制在固定地域上的社会管理体系带有浓
厚的封建性,特别是日伪时期和建国前的国民党以“强化治安”、“清乡反共”为目的的“保甲”制度,更是具有强烈的反动性,注定被历史所淘汰。
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将工作重点转向城市之后,面对如何将广大的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进行社会建设的问题,根据毛泽东“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的思想,按照过去的军事组织经验,建立了“单位制”的社会组织体系。
1953 年,中央又根据彭真《关于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组织和经费问题的报告》,建立了街居制。
这种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社会管理体系完全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之上。
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财、物流动受到了严格限制,当时的公安工作以对单位、街居的户籍管理为各项工作的基础,仍然保留了“静态”管理的特点。
二、经济社会体制转型对传统社会稳定体系的冲击
由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并无现成经验可循。
因此,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社会稳定体
制仍以“单位制”和“街居制”为主。
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迁,在从传统的、封闭的农耕社会向现代的、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变化,社会流动越来越频繁,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取代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些都使得单位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不得不走向崩溃瓦解”。
新的形势下,社会成员固定地从属于一定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被逐步打破,大量”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社会流动人口增加,管理难度加大。
而基层居委会在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经济权威也逐步萎缩,作为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人民调解工作的作用不断弱化,例如:北京市2003 年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数量比1997 年下降了61%,而公安机关110 接警数量却成倍增长,其中80%以上是以前一般由街居处理的民事纠纷和非警务求助。
在这种局面下,原有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传统“静态”社会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动态”社会的客观要求。
反映在警务工作方面,八十年代初,在计划经济体制仍占主体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公安机关开展的全国性的严打斗争曾经卓有成效。
但到了九十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社会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公安机关单纯依靠“严打”手段已经不能有效维护治安稳定,陷入了“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呼唤着中国警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三、中国发展社区警务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社区警务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社会管理机制的重要成果。
毛泽东曾经指出,“保卫工作必须特别强调党的领导作用,并在实际上受党委的直接领导,否则是危险的”,公安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是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社区警务作为公安改革的基础性内容,它的巩固和完善紧紧伴随着党的理论的发展。
2003 年10 月14 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同年11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发[2003]13 号),要点就是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快公安体制改革,加强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社区警务是其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2006年10 月9 日,公安部正式下发《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以社区警务服务和谐社会。
当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参考文献:
[1]张兆端.关于社区警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理论学刊,2004,(2).
[2]张兆端.社区警务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