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简介

合集下载

常见地下害虫种类以及防治简介

常见地下害虫种类以及防治简介

常见地下害虫种类以及防治简介随着种植业不断的加大,地下害虫对作物的危害也不断在增加,地下害虫有多少种类呢?哪些是比较常见的地下害虫?有什么好的综合防治方法?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我县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蚜、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在我县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一、常见的地下害虫1.蛴螬:俗称壮地虫、地漏子、属鞘翅目是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为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大类群,期中常见的有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为害小米、高粱、麦类、豆类、花生、甜菜、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

成虫于傍晚出土活动,20—21时活动最盛,22时以后逐渐减少,具弱超光性,一般灯下诱到的虫量仅占田间实际虫量的0.2%左右,具有假死性,受振动或惊忧即坠地假死,飞翔力弱,活动范围以虫源地为主,主要集中在田边、沟边或地头等非耕地,喜食杨树、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叶片,其将卵产在这些树木附近田块或耕地内,单雌产卵在32—188粒,平均102粒,散产于土壤6—15深入,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相互靠近,在田间呈粒心分布。

幼虫有3个龄期,全部在土壤中度过,随着一年四季土壤温度的变化而上下潜移,3龄幼虫历期最长是主要危害虫期。

2.金针虫金针虫俗称节节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属称鞘目,叩甲科幼虫的通称,我国记载600—700种,但我县农田常见种类主要有4种,即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其中以沟金针虫发生为害最为严重。

金针虫的为害特点和为害状:金针虫的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为害不那么严重;而其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可以为害玉米、麦类、甜类、棉花、豆类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

四季害虫的认识

四季害虫的认识

四季害虫的认识春季害虫:春季是许多害虫活动的开始。

在春季,常见的害虫包括蚜虫、螨虫、白粉虱等。

蚜虫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会导致农作物生长迟缓、叶片变黄等问题。

螨虫是一种微小的害虫,会在叶片上形成黄斑并引起叶片脱落。

白粉虱是一种以植物叶片为食的害虫,会在叶片上形成白色的粉状物。

这些害虫在春季会迅速繁殖和扩散,给农作物带来较大的损害。

夏季害虫:夏季是害虫数量最为丰富的时候。

常见的害虫有飞蛾、象甲、瓢虫等。

飞蛾是一种飞行能力很强的害虫,它们的幼虫会偷食农作物的嫩叶和果实,造成严重的破坏。

象甲是一种以植物叶片为食的害虫,它们形象可爱,但数量过多时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的损害。

瓢虫是一种天敌害虫,会以飞蛾和象甲为食,对农作物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秋季害虫:秋季是害虫迁徙的季节,一些害虫会从田间迁移到园区或其他地方。

常见的害虫有斑潜蝇、蚜虫、螟虫等。

斑潜蝇是一种以果实为食的害虫,会穿洞果实使其腐烂。

蚜虫和螟虫在秋季也会大量繁殖,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损害。

冬季害虫:冬季是害虫活动减少的季节,但仍有一些害虫能够适应低温环境。

常见的害虫有蚜虫、螨虫、棉铃虫等。

这些害虫会在冬季选择冬眠或寄生于冬季的寄主植物上。

它们在春季苏醒后会迅速繁殖,给农作物带来威胁。

认识四季害虫的生态习性和防治方法,对于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害虫监测、合理的防治措施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可以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西瓜虫百科知识

西瓜虫百科知识

西瓜虫百科知识一、基本介绍西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西瓜为食,因而得名。

它属于昆虫纲鳞翅目,科蓟马科,学名为Aculus cucumeris。

西瓜虫的身体呈纺锤形,颜色通常为黄绿色或浅绿色,体长约0.3毫米左右。

二、生活习性1.栖息环境西瓜虫主要生活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适合其生长和繁殖。

它们常出现在西瓜田、瓜果蔬菜大棚等地。

幼虫和成虫都喜欢在叶片的下表面活动,以叶汁为食。

2.取食习性西瓜虫是一种食性特殊的害虫,主要以西瓜叶片的细胞汁液为食。

它们通过刺吸方式取食,将吸取的汁液吸入自己的体内,导致叶片出现黄化、脱绿、干枯等症状。

3.繁殖方式西瓜虫的繁殖方式为孤雌生殖,即雌虫不需要与雄虫交配就能繁殖后代。

雌虫会在叶片上产卵,一般一次产卵数为30-40颗,孵化出的幼虫会在叶片上继续取食并生长发育。

4.发育周期西瓜虫的发育周期与环境温度有关,一般在25-30摄氏度下发育最快。

幼虫期为5-6天左右,成虫期为8-10天左右。

在适宜的环境下,一个月左右就能完成一代。

三、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是西瓜虫防治的一种有效方式。

常见的天敌有捕食性蓟马、捕食能力强的蚜虫等。

通过增加天敌数量,可以有效地控制西瓜虫的数量。

2.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也是西瓜虫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药应根据虫害程度和药剂效果选择,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机械防治在西瓜田中设置黄色黏虫板,利用其吸引西瓜虫,然后将其粘住。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西瓜虫的数量,减少害虫对作物的危害。

4.土壤管理西瓜虫的幼虫在土壤中度过越冬期,因此合理的土壤管理可以减少其滋生的机会。

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清除残茬和杂草,有助于减少西瓜虫的滋生。

五、总结西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西瓜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危害。

了解西瓜虫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对于科学地防治害虫、保护农作物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和土壤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西瓜虫的数量,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小学生版蚂蚱简介50字

小学生版蚂蚱简介50字

小学生版蚂蚱简介50字
简介一:
蚂蚱,昆虫,也叫蝗虫,种类很多,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

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害虫。

简介二:
蚂蚱善于保持其合群性,多为群居。

雌蚂蚱产卵一般会选择土质坚硬,并含有相当湿度,有阳光直射的环境。

往往大批地集中产卵。

需要较高的体温,以促进和适应生理机能的活跃。

简介三:
蚂蚱的外形∶全身颜色为绿色,灰色,还有的是褐色和黑褐色。

它的头部相对来说会大一些,触角有些短。

蚂蚱的脚特别发达,特别是后腿更加有力。

园艺植物昆虫学19-潜叶类害虫

园艺植物昆虫学19-潜叶类害虫

潜叶害虫 南美斑潜蝇
一、分布与为害 寄主:该虫寄生植物范围相当广泛。已明确的寄主植物已达39科287种,
发现主害作物13科35种。 最嗜食作物包括豆科、葫芦科、茄科、菊科、苋科、石竹科等,如豇
豆、菜豆、蚕豆、丝瓜、黄瓜、南瓜、西葫芦、芹菜、番茄、茄子、 辣椒、雍菜、马铃薯、烤烟、菊花、满天星、也为害小麦、大麦和玉 米等粮食作物和田间杂草繁缕以及其他豆科、十字花科等杂草。
卵产于叶肉中,主要随寄主植物的叶片、茎蔓、甚至鲜切花的调运 而传播
潜叶害虫 美洲斑潜蝇
为害特点:
潜食叶片,致叶正面现斑块条状白色潜道,且潜道末端渐大略呈红褐 色。
成虫利用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正面,孵化后幼虫即在叶片中潜食叶肉, 使叶片产生白色潜道,破坏叶片中叶绿体细胞,影响光合作用。叶内 幼虫多时,致整个叶片发白或腐烂。
潜叶害虫 美洲斑潜蝇
(3)采用灭蝇纸诱杀成虫
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667平方米设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放置1张诱 蝇纸诱杀成虫,3~4天更换一次。
(4)用药
在受害作物某叶片有幼虫5头时,掌握在幼虫2龄前(虫道很小时),喷洒98%巴丹原 粉1500~2000倍或1.8%爱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 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
一、分布与为害
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
双翅目,潜蝇科。别名斑潜蝇。
在新北区、北半球温带地区。近年已蔓延到欧洲和亚洲。1994年
我国随引进花卉该虫进入云南昆明,从花卉圃场蔓延至农田。现云南、
贵州、四川、青海、山东、河北、北京等省市已有为害蚕豆、豌豆、
小麦、大麦、芹菜、烟草、花卉等的报道。是危险性特大的检疫对象。

马铃薯地下害虫简介

马铃薯地下害虫简介

马铃薯地下害虫简介1.蝼蛄也叫拉拉蛄、土狗子,为直翅目害虫。

蝼蛄的成虫(翅以长全的)、若虫(翅未长全的)都对马铃薯形成危害。

它用口器和前边的大爪子(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或根撕成乱丝状,使地上部萎蔫或死亡,有时也咬食芽块,使萌芽不能生长,造成缺苗。

它在土中串掘隧道,使幼根与土壤分别,透风,造成失水,影响幼苗生长,甚至死亡。

它在秋季要是块茎,使其形成孔洞,或使其易感染腐烂菌造成腐烂。

蝼蛄的成虫和若虫,都是在地下随地温的变化而上下活动的。

越冬时下潜1.2~1.6筑洞休眠。

春天,地温上升,又上到10厘米深的耕作层危害。

白天在地下,夜间到地面活动。

夏季气温高时到20厘米左右深的地方活动,秋天又到耕作层危害。

一般有机质较多、盐碱较轻地里的蝼蛄危害猖獗。

2.蛴螬也叫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为鞘翅目害虫。

在马铃薯田中,它主要危害地下嫩茎、地下茎和块茎,进行咬食和钻蛀,断口整齐,使地上茎养分水分供应不上而死亡。

块茎被钻蛀后,导致品质丢失或引起腐烂。

成虫(金龟子)还会飞到植株上,咬食叶片。

金龟子有几种,大黑鳃金龟子、暗黑鳃金龟子、黄褐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

蛴螬幼虫及成虫都能越冬,在土中上下垂直活动。

成虫在地下40厘米以下,幼虫在90厘米以下越冬,春季在上升到10厘米左右深的耕作层。

它喜爱有机质,喜爱在骡马粪中生活。

成虫夜间活动,白天潜藏于土中。

幼虫有3对胸足,体肥胖,多皱纹,乳白色,头部浅黄褐色,常卷缩成马蹄形,并有假死性。

3.金针虫也叫铁丝虫,是叩头甲的幼虫。

是鞘翅目害虫。

金针虫分为细胸金针虫、沟金针虫和宽背金针虫3种,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和危害。

幼虫春季钻蛀芽块、根和地下茎,稍粗的根和茎虽很少被咬断,但会使幼苗渐渐萎蔫或枯死。

秋季幼虫钻入块茎,在薯肉内形成一个孔道,降低了块茎的品质,有的还会引起腐烂。

金针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可钻入土里60厘米以下的地方越冬,钻入时留有虫洞,春季再由虫洞上升到耕作层。

夏季低温超过17℃时,它便渐渐下移;秋季地表温度下降后,又进入耕作层危害。

水稻害虫“白背飞虱”简介及防治方法

水稻害虫“白背飞虱”简介及防治方法

水稻害虫“白背飞虱”简介及防治方法[中文名] 白背飞虱[学名]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目] 同翅目[ 科] 飞虱科[寄主] 水稻麦类玉米高粱[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群栖稻株基部刺吸汁液,造成稻叶叶尖褪绿变黄,严重时全株枯死,即形成所谓“冒穿”。

穗期受害还可造成抽穗困难,枯孕穗或穗变褐色;秕谷多等为害状。

卵图幼虫图成虫图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

长翅型成虫体长4~5毫米,灰黄色,头顶较狭,突出在复眼前方,颜面部有3条凸起纵脊,脊色淡,沟色深,黑白分明,胸背小盾板中央长有一五角形的白色或蓝白色斑,雌虫的两侧为暗褐色或灰褐色,而雄虫则为黑色,并在前端相连,翅半透明,两翅会合线中央有一黑斑;短翅型雌虫体长约4毫米,灰黄色至淡黄色、翅短,仅及腹部的—半。

ü 卵尖辣椒形,细瘦,微弯曲,长约0.8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并出现2个红色眼点。

卵产于叶鞘叫中肋等处组织中,卵粒单行排列成块,卵帽不外露。

飞虱的综合防治可归纳为:农业防治为基础,保护天敌压基数,压前控后争主动,合理用药保丰收。

(一)农业防治选用抗虫良种是防治飞虱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改革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合理布局品种,加强栽培和肥水科学管理。

施肥要做到控氮、增钾、补磷,灌水要做到浅水勤灌,适时晒田,使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使植株生长稳健,以减轻虫害。

灰飞虱可结合冬季积肥,清除杂草,消灭越冬虫源。

(二)保护利用天敌选用选择性农药(如扑虱灵),减少施药次数,用量合理有利保护天敌。

采用草把助迁蜘蛛、养鸭食虫等措施,对防治飞虱也有较好效果。

(三)药剂防治化学农药是防治飞虱的重要手段,“压前控后争主动,合理用药保丰收”是防治飞虱的重要策略。

压前控后,就是抓主害代前一代的防治,以控制主害代的发生数量,取得防治上的主动权。

灰飞虱要“狠治一人,控治二代”,防止病毒传播。

对早稻和中稻采取穗期重点用药,对晚稻采取分蘖期重点施药。

常见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双翅目柄眼目害虫简介

常见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双翅目柄眼目害虫简介
鳞翅目,夜蛾科。
幼虫多从地面上咬断幼苗,主茎硬化可爬到上部为害生长点。
春秋两季为害,春季重于秋季。幼虫在2—15cm深的土层中越冬,以7一10cm最多,翌春3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上、中旬在土中作室化蛹,蛹期20一30天。5- 7月为害最重。成虫昼伏夜出,具较强趋光性和趋化性。习性与小地老虎相似,幼虫以3龄以后为害最重。
褐纹金针虫
(其幼虫统称金针虫)
鞘翅目,叩甲科。
成虫在地上取食嫩叶,幼虫为害幼芽和种子或咬断刚出土幼苗,有的钻蛀:茎或种子,蛀成孔洞,致受害株干枯死亡。
以成、幼虫在20—40cm土层里越冬。翌年5月上旬土温17℃,气温16.7℃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成虫活动适温20—27℃,下午活动最盛,把卵产在麦根10cm处,成虫寿命250—300天,5—6月进入产卵盛期,卵期16天。第二年以5—龄幼虫越冬,第三年7龄幼虫在7、8月于20一30cm深处化蛹,蛹期17天左右,成虫羽化,在土中即行越冬。
1.农业防治。(1)加强预测预报。由于蛴螬为土栖昆虫,生活、为害于地下,具隐蔽性,并且主要在作物苗期猖獗,一旦发现严重受害,往往已错过防治适期。(2)深秋或初冬翻耕土地,不仅能直接消灭一部分蛴螬,并且将大量蛴螬暴露于地表,使其被冻死、风干或被天敌啄食、寄生等,可明显减轻第二年的为害。(3)合理安排茬口。前茬为豆类、花生、甘薯和玉米的地块,常会引起蛴螬的严重为害。(4)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而腐熟的有机肥可改良土壤的透水、通气性状,提供土壤微生物活动的良好条件,使根系发育快,苗齐苗壮,增强作物的抗虫性,并且由于蛴螬不喜食腐熟的有机肥,也可减轻其对作物的为害。(5)合理施用化肥。碳酸氢铵、腐植酸铵、氨水、氨化过磷酸钙等化学肥料,散发出氨气对蛴螬等地下害虫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6)合理灌溉。土壤温湿度直接影响着蛴螬的活动,对于蛴螬发育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土壤过干过湿,均会迫使蛴螬向土壤深层转移,如持续过于或过湿,则使其卵不能孵化,幼虫致死,成虫的繁殖和生活力严重受阻。

农业常见害虫简介

农业常见害虫简介
农作物常见害虫简介
种植事业部 叶 绿 绿
蚜虫
蚜虫危害状
白粉虱
白粉虱危害状Biblioteka 潜叶蝇潜叶蝇为害状
蓟马
蓟马为害状
实蝇
实蝇为害状
黄曲条跳甲
黄曲条跳甲为害状
金龟子(蛴螬)
蛴螬为害状
成虫可取食植株幼嫩部位,造成缺刻
蝼蛄
蝼蛄为害状
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夜蛾类害虫为害状
斜纹夜蛾幼虫群集危害
甜菜夜蛾危害葱
小菜蛾
小菜蛾幼虫
小菜蛾成虫
小菜蛾为害状
幼虫取食叶肉造成缺刻,部分形成膜状虫孔 (俗称:开天窗)
幼虫在叶背结茧
蝽象(稻绿蝽、荔枝蝽)
稻绿蝽 荔枝蝽
椿象为害状
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象甲
稻象甲
竹象甲
象甲为害状
稻象甲为害状

病虫害的害虫类型及其特征

病虫害的害虫类型及其特征

虹吸式害虫
这类害虫以吸取植物体内的汁液为生,主要通过刺吸植物的 茎杆或根部为通道。
虹吸式害虫具有特殊的口器,能够刺入植物内部并吸取汁液 。这类害虫包括某些蝉类和蛾类。
02
害虫特征
形态特征
体型
害虫的体型多样,从小 型如蚜虫,到大如蝗虫

颜色
常见的颜色有绿色、棕 色、灰色等,用于伪装
或适应环境。
附肢
农业防治包括轮作、深耕、除草、灌溉、施肥等措施,可以破坏害虫的生存环境 ,减少害虫的食物来源和繁殖场所,从而降低害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害虫的方法。
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害等多种方式,可以利用天 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病虫害的害虫类型及其特征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 录
• 害虫类型 • 害虫特征 • 防治方法 • 害虫对植物的危害
01
害虫类型
咀嚼式害虫
01
这类害虫以咬食植物的叶片、茎 杆、根部等为生,造成植物的直 接伤害。
02
咀嚼式害虫具有强大的咀嚼式口 器,能够将植物组织嚼碎并吞食 。这类害虫包括蝗虫、地老虎、 金龟子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许多害虫具有特殊的附 肢,如咀嚼式口器或刺 吸式口器,用于取食或
侵害植物。

一些害虫具有翅膀,便 于迁移和扩散。
生活习性
01
食性
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害虫 。
越冬方式
如幼虫或成虫在寄主植物组织内、 土中、枯枝落叶层越冬等。
03
02
活动规律
如昼出性或夜出性,以及在植物上 的活动位置。

蚧壳虫发生季节

蚧壳虫发生季节

蚧壳虫发生季节
(原创版)
目录
1.蚧壳虫简介
2.蚧壳虫的发生季节
3.蚧壳虫防治方法
正文
蚧壳虫,又称介壳虫,是一类常见的农业害虫。

它们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果实和枝条,导致植物生长受阻、果实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蚧壳虫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发生季节也有所不同。

蚧壳虫的发生季节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春季,此时气温逐渐回升,蚧壳虫开始活跃。

蚧壳虫在这一阶段主要危害植物的嫩叶和幼果,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第二个阶段是秋季,此时气温逐渐降低,蚧壳虫开始寻找越冬场所。

在这一阶段,蚧壳虫主要危害植物的果实和枝条,为越冬做好准备。

蚧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杀死蚧壳虫。

生物防治则是利用蚧壳虫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对蚧壳虫进行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改善土壤环境、加强植物管理、合理施肥等方式,提高植物的抗虫能力,减少蚧壳虫的危害。

总之,蚧壳虫的发生季节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危害植物的嫩叶、果实和枝条。

第1页共1页。

蝗虫_精品文档

蝗虫_精品文档

蝗虫简介蝗虫,又称蚱蜢,是昆虫纲直翅目蝗科的一种昆虫。

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农作物的害虫,因为它们会以口腔构造特殊的爪蛛跳动来摘食树叶上的植物。

蝗虫的体长约为3至8厘米,通常呈现灰、黄或绿色。

它们的身体结构被设计成适应跳动和飞行。

蝗虫有长长的后腿,这使它们能够以高达20倍于体长的距离垂直跳跃。

此外,蝗虫的前翅发达,使它们在飞行时具有较好的平衡和机动性。

生活习性蝗虫通常生活在温暖的地区,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它们也可以在温度较低的地区生存。

它们以草地和农田为主要棲地。

蝗虫是群居昆虫,它们形成密集的群体,并且能够迅速迁徙。

它们是植食性昆虫,喜欢吃各种植物,特别是农作物和天然草场上的植物。

蝗虫的食量惊人,一个大蝗虫群每天可以吃掉约2000万斤的植物,这给农业产生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蝗虫具有迁徙的能力,一旦发生大规模的蝗虫灾害,它们可以迅速跨越国界,给多个国家的农业生产带来威胁。

世界各国一直在努力防治蝗虫灾害,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化学喷洒、生物防治和培育鸟类等。

蝗虫的繁殖蝗虫的繁殖能力很强,一个蝗虫雌虫可以产下大约100到200个卵。

蝗虫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个蝗虫群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到数亿只。

蝗虫的繁殖是有条件的,需要温暖和湿润的环境。

当温度和湿度适宜时,蝗虫会开始繁殖。

雌虫会将卵产在土壤中,孵化出的幼虫非常小,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才能成熟。

防治蝗虫灾害蝗虫灾害对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防治蝗虫灾害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应对蝗虫灾害。

化学喷洒化学喷洒是最常用的防治蝗虫的方法之一。

农民会使用农药喷洒到被蝗虫侵蚀的农田上,以杀死蝗虫。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蝗虫数量,但也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方法,它利用天敌和寄生虫来控制蝗虫的数量。

一些鸟类、昆虫和蜘蛛被用来控制蝗虫的繁殖和扩散。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并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人工繁育鸟类有些国家特意饲养大量的鸟类来控制蝗虫数量。

昆虫记中33种昆虫简介

昆虫记中33种昆虫简介

昆虫记中33种昆虫简介1. 蚂蚁蚂蚁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昆虫,它们通常生活在巢穴中,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生存。

蚂蚁具有强大的感觉器官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通过释放信息素与其他蚂蚁进行交流。

蚂蚁是非常有组织和纪律的昆虫,它们分工明确,合作高效,为整个蚁群的生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蝴蝶蝴蝶是一种美丽的昆虫,它们的身体覆盖着各种绚丽的色彩。

蝴蝶具有特殊的触角和复眼,可以感知周围的光线和气味。

它们是植物的重要传粉者,通过吸食花蜜来获取能量。

蝴蝶的生命周期经历了蛹化的过程,从幼虫到成虫,展现出生命的奇迹。

3. 足球甲虫足球甲虫是一种具有鲜明外观的昆虫,通常呈现出金属光泽的外壳。

它们的前胸背板呈球状,因此得名。

足球甲虫在交配过程中展示了极富竞争性的特点,雄性之间会为了争夺配偶进行激烈的角斗。

4. 蚱蜢蚱蜢是一种跃起方式独特的昆虫,它们的后腿非常发达,可以用来跳跃。

蚱蜢通常以植物为食,喜欢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活动。

它们有着很强的隐匿能力,能够通过变色和伪装来躲避天敌。

5. 螳螂螳螂是一种具有捕食特性的昆虫,它们有着剪刀状的前肢,可以快速抓住猎物。

螳螂具有很高的触觉敏感度和眼观光能力,能够在猎取食物时发挥重要的作用。

6. 蜜蜂蜜蜂是一种生活在群体中的昆虫,它们以花的花蜜为食,并通过采集花粉来喂养幼蜂。

蜜蜂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组织能力,每只蜜蜂都有着明确的职责,并通过舞蹈等方式与其他蜜蜂进行信息交流。

7. 瓢虫瓢虫是一种具有天敌性的昆虫,主要以各类昆虫为食。

瓢虫的外壳呈现鲜艳的色彩,有助于吓退潜在的天敌。

瓢虫具有很好的捕食能力和繁殖能力,对于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8. 螳螂虫螳螂虫是一种身形修长的昆虫,如同小巧的树枝一样,具有很强的伪装能力。

它们通常在树木或灌木上静静等待猎食的机会,一旦发现猎物就会迅速抓住。

9. 蜉蝣蜉蝣是一种独特的昆虫,其特点是成蝉只有短暂的生命,通常只能活上几天。

蜉蝣的幼虫生活在水中,成虫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和视觉能力。

重要昆虫分科9个

重要昆虫分科9个

第一节、直翅目本目分三个亚目,12个总科和26个科,全世界已知近3万种,中国已知1000余种。

很多种类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

常见科的分类如下:分类及常见科简介 之 螽斯亚目触角长过身体,跗节3-4节,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内侧,具发达的产卵器。

本亚目分四个总科,常见的为螽斯总科Tettigonuroidea 和蟋蟀总科Grylloidea 。

除此外还有鸣螽总科Hagloidea (仅一科)和蟋螽总科Gryllacridoidea (四个科)。

1、螽斯科Tettigouridae ( Long-horned Grasshoppers )科名出自希腊文,意思为一种蚂蚱。

螽斯跗节4节,产卵器为马刀形、剑形或镰刀形。

翅一般发达,但也有短翅型或无翅型。

雄虫具发音器,少数种的雌虫也具发音器。

其发音器的构造是:前翅在Cu2部分具坚硬的微细突起叫音锉,而臀区外部边缘硬化,构成刮器。

右翅的刮器与左翅上的音锉相摩擦发音,发音器旁边有较透明的薄膜区,叫镜膜,为发音的共振装置。

螽斯右翅的音锉和左翅的刮器退化,失去发音功能。

螽斯的尾须一般短。

一般为植食性,少数为肉食性。

卵产在植物体内。

螽斯1 螽斯2 螽斯3 蝈蝈 广露螽斯听器 剑型产卵器 镰刀型产卵器 发音器2、蟋蟀科 Gryllidae (Crickets )科名出自于拉丁文Gryllus ,意为蟋蟀。

蟋蟀科比较螽斯科,其跗节3节,产卵器为矛形,尾须很长,仅雄虫具有发音器。

蟋蟀的发音与螽斯科相似,但音锉和刮器的位置颠倒。

音锉为在近肘脉基部之下具有一列坚硬的微细突起,而刮器为后缘凸起呈脊状形成。

本目昆虫为夜出性,发生一代需一年以上,卵多产于地下,常见的种类如油葫芦Gryllus testaceus Walker 。

蟋蟀雌虫 北京油葫芦 蟋蟀雄若虫 蟋蟀雄成虫 蟋蟀鸣叫分类及常见科简介 之 蝼蛄亚目本亚目昆虫营土中生活,前足开掘足,触角30节以上,但短于身体。

跗节2-3节听器位于前足胫节,无发音器,产卵器退化。

【精品】谷物中常见的害虫

【精品】谷物中常见的害虫

玉米象赤拟谷盗米象谷蠹书虱玉米象百科名片玉米象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

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见图)。

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

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

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

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

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

后翅发达,能飞。

雄虫阳茎背面有两纵沟,雌虫“Y”字形骨片两臂较尖。

概述分类地位:玉米象(Sitophiluszeamais)是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鞘翅目、象甲科(Curculionidae)的1种。

种属分布:世界性分布。

中国各省(区)均有分布,惟新疆尚无记录。

形态特征玉米象卵:椭圆形,长约0.65-0.70mm,宽约0.28-0.29mm,乳白色.半透明.下端稍圆大,上端逐渐狭小,上端着生帽状圆形小隆起;谷象的卵与其相似。

玉米象幼虫:体长2.5-3.0mm,乳白色,体多横皱,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全体肥大粗短,略呈半球形.无足.头小,淡褐色,略呈楔形.谷象幼虫与其相似。

玉米象蛹:体长3.5-4.0mm,椭圆形,乳白色至褐色.头部圆形,喙状部伸达中足基节.前胸背板上有小突起8对,其上各生1根褐色刚毛.腹部10节,腹末有肉刺1对。

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

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见图)。

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

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

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

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

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

后翅发达,能飞。

雄虫阳茎背面有两纵沟,雌虫“Y”字形骨片两臂较尖。

生活习性寄生于玉米、豆类、荞麦、花生仁、大麻子、谷粉、干果、酵母饼、通心粉、面包等。

幼虫只蛀食禾谷类种子,其中以玉米、小麦、高粱受害重。

1年发生1代至数代,因地区而异。

常见园林食叶害虫简介(续)

常见园林食叶害虫简介(续)

常见园林食叶害虫简介1.、黄剌蛾:发生于6-10月,主要为害月季、蔷薇、紫薇、紫荆、芍药、樱花、梅花、石榴、碧桃等。

2、褐边绿剌蛾:发生于6-10月,主要为害樱花、海棠、紫荆、梅等。

3、丽绿剌蛾:发生于6-10月,主要为害桂花、紫荆、樱花、红叶李等。

4、扁剌蛾:发生于6-10月,主要为害三角枫、紫薇、紫荆、桂花、栀子花、樱花、白玉兰、红叶李、碧桃、梅花、芭蕉等。

5、褐剌蛾:发生于6-10月,主要为-害鸡爪槭、紫薇、紫荆、石榴、柑桔、桂花、玉兰、樱花、碧桃、梅花等。

6、小黑剌蛾:发生于5-9月,主要为害紫荆、樱花、枫香、枫杨等。

7、迹斑绿剌蛾:发生于6-10月,主要为害鸡爪槭、紫荆、樱花、香樟等。

8、大蓑蛾:全年发生,主要为害山茶、桧柏、罗汉松、紫荆、槭类、石榴、梅花、碧桃、柑桔、悬铃木等。

9、白囊蓑蛾:全年发生,主要为害松、柏、山茶、柑桔、石榴、红叶李、梅、桃等。

10、舟形毛虫:发生于7-9月,主要为害梅、樱花、榆叶梅、贴梗海棠等。

11、肖黄掌舟蛾:发生于6-7月,主要为害柑桔、石榴、榆树、贴梗海棠、榆叶梅等。

12、咖啡天蛾:发生于6-9月,主要为害栀子花。

13、凤仙花天蛾:发生于7-10月,主要为害凤仙花、水芋、葡萄等。

14、旋花天蛾:发生于6-8月,主要为害牵牛花、月光花、小旋花等。

15、桃天蛾:发生于6-9月,主要为害碧桃、海棠、樱花、红叶李、葡萄等。

16、豆天蛾:发生于7-9月,主要为害紫藤、龙爪槐等。

17、榆绿天蛾:发生于5-8月,主要为害榆类。

18、霜天蛾:发生于6-9月,主要为害丁香、女贞等。

19、顶点金钢钻:发生于5-9月,主要为害蜀葵、木槿、木芙蓉、锦葵、秋葵等。

20、银纹夜蛾:发生于6-10月,主要为害大丽花、菊花、美人蕉、一串红、翠菊等。

21、超桥夜蛾:发生于6-9月,主要为害木槿、木芙蓉、菊花、一串红、万寿菊等。

22、甘蓝夜蛾:发生于6-9月,主要为害天竺葵、菊花、鸡冠花、叶牡丹、仙客来、大丽花、茑尾、香石竹、柑桔、葡萄等。

介绍一种茶树新害虫——黄胫侎缘蝽

介绍一种茶树新害虫——黄胫侎缘蝽

近年来,在茶园中经常看到茶树嫩梢枯焦的现象,基层单位也经常有人来询问,这是什么病。

据笔者所知,除了某些病害外,这主要是由某些害虫如茶籽象甲或椿象为害所致。

茶籽象甲为害形成的枯梢,在枯梢下方的茎上有一个小孔,而椿象为害所致的枯梢下方无孔。

为害茶树的椿象较多,据我国茶树害虫名录记载,多达60余种。

今年初秋,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茶园中看到一种椿象发生较多,经鉴定为黄胫侎缘蝽,该椿象迄今在我国茶树上还未见记载与报道,因此在此作一简介,以供大家参考。

黄胫侎缘蝽(Mictis serina Dallas)属半翅目,缘蝽科,巨缘蝽亚科,侎缘蝽属,分布于浙江、江西、四川、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省。

食性杂,主要为害豆科、瓜类、茶叶等。

一般在其他植物食料缺乏时转移到有嫩梢的茶园中为害。

黄胫侎缘蝽是一种大型椿象,成虫体长22~30mm,宽9~12mm,体黑褐色至棕色,触角4节,褐色,末节黄褐色或橙色。

前胸中央有一纵向黑褐色细刻纹,侧角稍向外扩展,并微上翘。

小盾片三角形,两侧角处具小凹陷,末端有一淡黄色长形小斑。

前翅膜质深褐色,长及腹末。

足细长,各足腿节呈棒状、黑褐色,后足腿节长于胫节,末端内侧有一三角形刺突,各足胫节乌黄色。

雌雄成虫差异较大,雌虫后半部略膨大(图1),腹部腹面较平坦(图2),后足腿节正常。

雄虫后半部不膨大(图3),腹部腹面纵向较隆起,第2、3节腹板相交处横向形成一个斧状突起(图4、图5),后足腿节粗大,基部较弯曲,胫节端部有一个大刺。

卵椭圆形,长约3.5mm,褐色,被有一层灰色粉状物。

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4.5~5.0mm,长椭圆形,淡黄褐色,触角比体长,基部3节有毛,第4节端部色淡。

2龄体长7mm,腹部宽圆呈球形。

随着虫龄增加,体形不断增大。

该虫在长江中下游一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下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交尾、产卵。

第1、2代若虫分别发生在5~7月、7~9月。

第2代成虫于8~9月羽化。

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茎和嫩叶的汁液为害。

常见地下害虫简介

常见地下害虫简介

编辑课件
6
金针虫
编辑课件
7
金针虫
➢ 别称铁丝虫、铁条虫、蛘虫等,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 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
➢ 以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为害禾谷类、薯类、豆类 、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
➢ 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如已出苗 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主根受 害部不整齐,还能蛀入块茎和块根
缩; ➢ 重者在灌浆期可使整株青枯死亡
编辑课件
16
根蚜
编辑课件
17
根蚜
➢ 种类很多:
➢ 棉根蚜主要主要危害棉花、菜豆、蚕豆、香豌豆、马铃薯 、烟草、番茄、甘蓝、芜菁、甜菜、小麦、燕麦、黑麦、 黍类等;
➢ 甜菜根蚜以成蚜、若蚜集中于根部为害,吸食汁液,根萎 缩变黑或腐烂,植株黄叶,枯顶;
➢ 菜豆根蚜主要危害菜豆、豌豆、蚕豆、红花菜豆、甜菜、
编辑课件
24
蔗根土天牛
编辑课件
25
蔗根土天牛
➢ 蔗根土天牛别称蔗根锯天牛、蔗根天牛等; ➢ 广泛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及云南等主要产蔗地区; ➢ 主要以幼虫咬食寄主植物土下的根颈部及主根,导致全株
死亡
编辑课件
26
核桃根象甲
编辑课件
27
核桃根象甲
➢ 核桃根象甲别称核桃横沟象、核桃黄斑象等; ➢ 分布于河南、陕西、四川和云南等核桃产区; ➢ 以幼虫在核桃根部为害皮层; ➢ 在坡底沟洼及村旁土质肥沃的地方以及生长旺盛的核桃树
编辑课件
8
地老虎
编辑课件
9
地老虎
➢ 别称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土蚕等,种类很多,农 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

灰蝗虫总结

灰蝗虫总结

灰蝗虫总结简介灰蝗虫(Locusta migratoria)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属于蝗虫科(Acrididae)。

它们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区,是破坏性较大的农作物害虫之一。

灰蝗虫以植物为食,数量庞大时会形成蝗群,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

外部特征灰蝗虫体长约2-6厘米,体型较大,具有昆虫的常见特征:头部、胸部和腹部。

它们的身体呈深灰色或褐色,在阳光下会呈现出闪闪发光的特点。

灰蝗虫的眼睛大而突出,可以360度观察周围环境,有助于逃避天敌的袭击。

生活习性灰蝗虫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昆虫,主要以各类禾本科植物为食。

它们通常活动在开阔的草地、田野和草原等环境中,喜欢温暖和潮湿的气候。

灰蝗虫的繁殖能力极强,一对成年蝗虫的后代可达数千只之多。

灰蝗虫在大量繁殖时会形成蝗群。

蝗群的数量庞大,移动速度快,食量大,可以迅速侵袭农田或林地,对农作物和草地造成严重破坏。

它们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可以迁徙数百公里,在不同地区寻找充足的食物来源。

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灰蝗虫的破坏,农业部门和科研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1.农药喷洒:农业工作者会根据灰蝗虫的季节迁徙规律,在其迁徙途中对其进行农药喷洒,有效控制蝗灾范围。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寄生蜂和食肉动物,来控制蝗虫数量。

这种方法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农作物造成副作用。

3.灾后整地:灰蝗虫群离开后,进行田间整地,以去除虫卵和未成年蝗虫,减少下一季的灾害发生。

灾害影响灰蝗虫的大规模繁殖和暴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其主要影响方面:1.农作物受损:蝗虫以植物为食,大量出现时会迅速吞食农田中的庄稼,导致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死亡。

2.草原退化:大规模的蝗虫群会将草原上的植被吃光,导致草原退化,对草原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产生影响。

3.经济损失:由于蝗虫大规模繁殖和暴发,农业生产受阻,给农民和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4.环境影响:灰蝗虫群迁徙时会破坏植被,导致土地的脆弱性增加,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等环境问题。

五蠹 总结

五蠹 总结

五蠹总结简介五蠹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侵害农作物、家畜和家具等。

它们以木材、纤维素和淀粉为食物,通过啃食和排泄产生的酸性物质破坏各种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总结五蠹的特征、危害和防治方法。

五蠹的特征五蠹属于甲虫科,通常有以下特征:•外形呈半圆形,色泽深棕色至黑色。

•成虫体长约6至8毫米,体表有光泽。

•前胸板有两个明显的横纹,呈黄褐色。

•前翅硬而光滑,呈红褐色,有细密的纵沟。

五蠹的危害五蠹主要以木材为食物,对家具、建筑结构和木制品造成严重的破坏。

其危害表现为:•蚀食各种硬质木材,使木材结构松散。

•排泄的酸性物质会腐蚀木材,破坏木材的强度和稳定性。

•对建筑结构进行透彻性破坏,影响结构的承重能力。

•破坏木制家具的外观和使用功能。

•对农作物和家畜造成损失。

五蠹的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防治五蠹的危害,我们推荐以下防治方法:1. 预防为主•对于新建的建筑和家具,选择防腐处理过的木材。

•定期检查家具和建筑结构,及时发现并处理五蠹的存在。

•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环境干燥,减少五蠹孳生的机会。

2. 清除五蠹•在发现五蠹侵害的地方,立即清除受害的木材。

•使用喷雾剂或涂刷剂,涂抹防治剂直接在被侵害的木材表面,杀灭五蠹。

3. 使用防治剂•使用含有五蠹杀虫剂的防治剂进行喷洒或涂刷处理。

•根据产品说明书的指引,正确使用防治剂,注意安全操作。

4.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严重的五蠹侵害问题,最好寻求专业的害虫防治服务。

•专业人员可以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技术。

结论五蠹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对木材、农作物和家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防止五蠹的侵害,我们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包括选择防腐处理的木材、定期检查和清除受害木材,并使用防治剂进行防治。

在严重的情况下,最好寻求专业的害虫防治服务。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五蠹的危害,保护木材和家具的完好和农作物的生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害虫简介
——五年五班何志达害虫(pest)是对人类有害的昆虫的通称。

从我们自身来讲,就是对我们人类的生存造成不利影响的昆虫的总称。

一种昆虫的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当复杂的,常常因时间、地点、数量的不同而不同。

我们易把任何同我们竞争的昆虫视为害虫,而实际上只有当它们的数量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对人类造成危害。

如果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小、密度低,当时或一段时间内对农作物的影响没有或不大,那么它们不应被当作害虫而采取防治措施。

相反,由于它们的少量存在,为天敌提供了食料,可使天敌滞留在这一生境中,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 应把这样的“害虫” 当作益虫看待。

或者由于它们的存在,使危害性更大的害虫不能猖獗,从而对植物有利。

当一种昆虫对人类本身或他们的作物和牲畜有害时,就被认为是害虫。

即使是害虫,也不一定要采取防治措施,特别当防治成本大于危害的损失时。

在计算成本时,不但要包括直接成本(如农药、人工等费用),也应包括那些有害农药对环境、人类的伤害代价。

害虫和益虫是相对而言的,益虫会做对人类有害的事,害虫也会做有益的事,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如:蚂蚁是害虫,占45%,那是因为蚂蚁老是在人类食物乱爬、乱啃,很不卫生;蚂蚁是益虫,占20%,有的蚂蚁吃了有益身体健康,可对一些病者治疗有帮助。

食叶类害虫
大多取食树木及草坪叶片,猖獗时能将叶片吃光,削弱树势,并为天牛、小蠹虫等蛀干害虫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既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又降低植物的美化功能和观赏价值。

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袋蛾、刺蛾、大蚕蛾、尺蛾、螟蛾、枯叶蛾、舟蛾、美国白蛾、国槐尺蛾、凤蝶类,鞘翅目的叶甲,膜翅目的叶蜂等。

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害虫是园林植物害虫中较大的一个类群。

它们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受害状不明显,易被人们忽视,但数量极多,常群居于嫩枝、叶、芽、花蕾、果上,汲取植物汁液,掠夺其营养,造成枝叶及花卷曲,甚至整株枯萎或死亡。

同时诱发煤污病,有时害虫本身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此类害虫主要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木虱类、叶蝉类、蝽象类、蓟马类、叶螨类等。

蛀食性害虫
蛀食性害虫生活隐蔽,天敌种类少,个体适应性强,是园林植物的一类毁灭性害虫。

它们以幼虫蛀食树木枝干,不仅使输导组织受到破坏而引起植物死亡,而且在木质部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虫道,降低了木材的经济价值。

此类害虫主要有鳞翅目的木蠹蛾科、透翅蛾科、鞘翅目的天牛科、小蠹科、吉丁甲科、象甲科、膜翅目的树蜂科、等翅目的白蚁等。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栖息于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苗木的幼根、嫩茎及叶部幼芽,给苗木带来很大危害,严重时造成缺苗、断垄等。

此类害虫种类繁多,主要有直翅目的蝼蛄、蟋蟀,鳞翅目的地老虎,鞘翅目的蛴螬、金针虫,双翅目的种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