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二)及答案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A.∅B.{x|0<x<3}C.{x|1<x<3}D.{x|2<x<3}2.(5分)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A.2πB.4πC.D.3.(5分)=()A.B.C.i D.﹣i4.(5分)如图,PA、PB、DE分别与⊙O相切,若∠P=40°,则∠DOE等于()度.A.40 B.50 C.70 D.805.(5分)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A.B.6 C.D.126.(5分)已知函数f(x)=lnx+1(x>0),则f(x)的反函数为()A.y=e x+1(x∈R)B.y=e x﹣1(x∈R)C.y=e x+1(x>1)D.y=e x﹣1(x>1)7.(5分)如图,平面α⊥平面β,A∈α,B∈β,AB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和.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B′,则AB:A′B′=()A.2:1 B.3:1 C.3:2 D.4:38.(5分)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g(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f(x)的表达式为()A. B.C.f(x)=﹣log2x(x>0)D.f(x)=﹣log2(﹣x)(x<0)9.(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10.(5分)若f(sinx)=2﹣cos2x,则f(cosx)等于()A.2﹣sin2x B.2+sin2x C.2﹣cos2x D.2+cos2x11.(5分)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则=()A.B.C.D.12.(5分)函数的最小值为()A.190 B.171 C.90 D.45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用数字作答).14.(4分)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15.(4分)过点的直线l将圆(x﹣2)2+y2=4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的斜率k=.16.(4分)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人.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已知向量,,.(1)若,求θ;(2)求的最大值.19.(12分)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1)用ξ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及ξ的数学期望;(2)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20.(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I)证明:ED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II)设,求二面角A1﹣AD﹣C1的大小.24.(12分)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5.(14分)已知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Ⅰ)证明为定值;(Ⅱ)设△ABM的面积为S,写出S=f(λ)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27.(12分)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方程x2﹣a n x﹣a n=0有一根为S n﹣1,n=1,2,3,….(1)求a1,a2;(2)猜想数列{S n}的通项公式,并给出严格的证明.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A.∅B.{x|0<x<3}C.{x|1<x<3}D.{x|2<x<3}【分析】解出集合N,结合数轴求交集.【解答】解:N={x|log2x>1}={x|x>2},用数轴表示可得答案D故选D.2.(5分)(2006•全国卷Ⅱ)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A.2πB.4πC.D.【分析】将函数化简为:y=Asin(ωx+φ)的形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所以最小正周期为,故选D3.(5分)(2006•全国卷Ⅱ)=()A.B.C.i D.﹣i【分析】化简复数的分母,再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即可.【解答】解:故选A.4.(5分)(2006•全国卷Ⅱ)如图,PA、PB、DE分别与⊙O相切,若∠P=40°,则∠DOE等于()度.A.40 B.50 C.70 D.80【分析】连接OA、OB、OP,由切线的性质得∠AOB=140°,再由切线长定理求得∠DOE的度数.【解答】解:连接OA、OB、OP,∵∠P=40°,∴∠AOB=140°,∵PA、PB、DE分别与⊙O相切,∴∠AOD=∠POD,∠BOE=∠POE,∴∠DOE=∠AOB=×140°=70°.故选C.5.(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A.B.6 C.D.12【分析】由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长轴长2a,可得△ABC的周长.【解答】解:由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长轴长2a,可得△ABC的周长为4a=,故选C6.(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函数f(x)=lnx+1(x>0),则f(x)的反函数为()A.y=e x+1(x∈R)B.y=e x﹣1(x∈R)C.y=e x+1(x>1)D.y=e x﹣1(x>1)【分析】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概念、求反函数的方法、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求函数的值域;将y=lnx+1看做方程解出x,然后由原函数的值域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可.【解答】解:由y=lnx+1解得x=e y﹣1,即:y=e x﹣1∵x>0,∴y∈R所以函数f(x)=lnx+1(x>0)反函数为y=e x﹣1(x∈R)故选B7.(5分)(2006•全国卷Ⅱ)如图,平面α⊥平面β,A∈α,B∈β,AB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和.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B′,则AB:A′B′=()A.2:1 B.3:1 C.3:2 D.4:3【分析】设AB的长度为a用a表示出A'B'的长度,即可得到两线段的比值.【解答】解:连接AB'和A'B,设AB=a,可得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在Rt△BAB'中有AB'=,同理可得AB与平面β所成的角为,所以,因此在Rt△AA'B'中A'B'=,所以AB:A'B'=,故选A.8.(5分)(2006•全国卷Ⅱ)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g(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f(x)的表达式为()A. B.C.f(x)=﹣log2x(x>0)D.f(x)=﹣log2(﹣x)(x<0)【分析】先设函数f(x)上的点为(x,y),根据(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且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g(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得到x与y的关系式,即得答案.【解答】解:设(x,y)在函数f(x)的图象上∵(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所以(﹣x,﹣y)在函数g(x)上∴﹣y=log2(﹣x)⇒f(x)=﹣log2(﹣x)(x<0)故选D.9.(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分析】由题意设出双曲线的方程,得到它的一条渐近线方程y=x即y=x,由此可得b:a=4:3,结合双曲线的平方关系可得c与a的比值,求出该双曲线的离心率.【解答】解:∵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0,b>0)由此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结合题意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得=,设b=4t,a=3t,则c==5t(t>0)∴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e==.故选A.10.(5分)(2006•全国卷Ⅱ)若f(sinx)=2﹣cos2x,则f(cosx)等于()A.2﹣sin2x B.2+sin2x C.2﹣cos2x D.2+cos2x【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根据已知中f(sinx)=2﹣cos2x,结合倍角公式对解析式进行凑配,不难得到函数f(x)的解析式,然后将cosx 代入,并化简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f(sinx)=2﹣(1﹣2sin2x)=1+2sin2x,∴f(x)=1+2x2,(﹣1≤x≤1)∴f(cosx)=1+2cos2x=2+cos2x.故选D11.(5分)(2006•全国卷Ⅱ)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则=()A.B.C.D.【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用a1和d分别表示出s3与s6,代入中,整理得a1=2d,再代入中化简求值即可.【解答】解:设等差数列{a 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且d≠0,∴,故选A.12.(5分)(2006•全国卷Ⅱ)函数的最小值为()A.190 B.171 C.90 D.45【分析】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或者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求解.【解答】解法一:f(x)==|x﹣1|+|x﹣2|+|x﹣3|+|x﹣19|表示数轴上一点到1,2,3,…,19的距离之和,可知x在1﹣19最中间时f(x)取最小值.即x=10时f(x)有最小值90,故选C.解法二:|x﹣1|+|x﹣19|≥18,当1≤x≤19时取等号;|x﹣2|+|x﹣18|≥16,当2≤x≤18时取等号;|x﹣3|+|x﹣17|≥14,当3≤x≤17时取等号;…|x﹣9|+|x﹣11|≥2,当9≤x≤11时取等号;|x﹣10|≥0,当x=10时取等号;将上述所有不等式累加得|x﹣1|+|x﹣2|+|x﹣3|+…+|x﹣19|≥18+16+14+…+2+0=90(当且仅当x=10时取得最小值)故选C.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2006•全国卷Ⅱ)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45(用数字作答).【分析】利用二项式的通项公式(让次数为0,求出r)就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要求常数项,即40﹣5r=0,可得r=8代入通项公式可得T r=C108=C102=45+1故答案为:45.14.(4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分析】先根据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和三角形内角和为π可求得B的值,进而利用AD为边BC上的中线求得BD,最后在△ABD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D.【解答】解:∵△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C=2B∵A+B+C=π∴∵AD为边BC上的中线∴BD=2,由余弦定理定理可得故答案为:15.(4分)(2006•全国卷Ⅱ)过点的直线l将圆(x﹣2)2+y2=4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的斜率k=.【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直线垂直时斜率之间的关系,及直线与圆的相关性质,要处理本题我们先要画出满足条件的图形,数形结合容易得到符合题目中的条件的数理关系,由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弦长最短,及过圆内一点最短的弦与过该点的直径垂直,易得到解题思路.【解答】解:如图示,由图形可知:点A在圆(x﹣2)2+y2=4的内部,圆心为O(2,0)要使得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只能是直线l⊥OA,所以.16.(4分)(2006•全国卷Ⅱ)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25人.【分析】直方图中小矩形的面积表示频率,先计算出[2500,3000)内的频率,再计算所需抽取人数即可.【解答】解:由直方图可得[2500,3000)(元)月收入段共有10000×0.0005×500=2500人按分层抽样应抽出人故答案为:25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向量,,.(1)若,求θ;(2)求的最大值.【分析】(1)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列出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求出正切,求出角.(2)利用向量模的平方等于向量的平方,利用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及公式,化简,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出范围.【解答】解:(1)因为,所以得又,所以θ=(2)因为=所以当θ=时,的最大值为5+4=9故的最大值为319.(12分)(2006•全国卷Ⅱ)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1)用ξ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及ξ的数学期望;(2)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分析】(1)由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可知变量ξ的取值,结合变量对应的事件做出这四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写出分布列和期望.(2)由上一问做出的分布列可以知道,P(ξ=2)=,P(ξ=3)=,这两个事件是互斥的,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1)由题意知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ξ=0,1,2,3==,∴ξ的分布列为ξ0123P∴ξ的数学期望E(ξ)=(2)∵P(ξ=2)=,P(ξ=3)=,这两个事件是互斥的∴P(ξ≥2)=20.(12分)(2006•全国卷Ⅱ)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I)证明:ED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II)设,求二面角A1﹣AD﹣C1的大小.【分析】(Ⅰ)设O为AC中点,连接EO,BO,欲证ED为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只需证明ED与直线AC1与BB1都垂直且相交,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ED⊥CC1,而ED⊥BB1,即可证得;(Ⅱ)连接A1E,作EF⊥AD,垂足为F,连接A1F,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可知∠A1FE为二面角A1﹣AD﹣C1的平面角,在三角形A1FE中求出此角即可.【解答】解:(Ⅰ)设O为AC中点,连接EO,BO,则EO C1C,又C1C B1B,所以EO DB,EOBD为平行四边形,ED∥OB.(2分)∵AB=BC,∴BO⊥AC,又平面ABC⊥平面ACC1A1,BOÌ面ABC,故BO⊥平面ACC1A1,∴ED⊥平面ACC1A1,ED⊥AC1,ED⊥CC1,∴ED⊥BB1,ED为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6分)(Ⅱ)连接A1E,由AA1=AC=AB可知,A1ACC1为正方形,∴A1E⊥AC1,又由ED⊥平面ACC1A1和EDÌ平面ADC1知平面ADC1⊥平面A1ACC1,∴A1E⊥平面ADC1.作EF⊥AD,垂足为F,连接A1F,则A1F⊥AD,∠A1FE为二面角A1﹣AD﹣C1的平面角.不妨设AA1=2,则AC=2,AB=,ED=OB=1,EF==,tan∠A1FE=,∴∠A1FE=60°.所以二面角A1﹣AD﹣C1为60°.(12分)24.(12分)(2006•全国卷Ⅱ)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的x ≥0,都有f(x)≥a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分析】令g(x)=(x+1)ln(x+1)﹣ax对g(x),求导得g'(x)=ln(x+1)+1﹣a,令g'(x)=0⇒x=e a﹣1﹣1,当a≤1时,对所有的x>0都有g'(x)>0,所以g(x)在[0,+∞)上为单调增函数,又g(0)=0,所以对x≥0时有g(x)≥g(0),即当a≤1时都有f(x)≥ax,所以a≤1成立,当a>1时,对于0<x<e a﹣1﹣1时,g'(x)<0,所以g (x)在(0,e a﹣1﹣1)上是减函数,又g(0)=0,所以对于0<x<e a﹣1﹣1有g (x)<g(0),即f(x)<ax,所以当a>1时f(x)≥ax不一定成立综上所述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法一:令g(x)=(x+1)ln(x+1)﹣ax,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令g′(x)=0,解得x=e a﹣1﹣1,(i)当a≤1时,对所有x>0,g′(x)>0,所以g(x)在[0,+∞)上是增函数,又g(0)=0,所以对x≥0,都有g(x)≥g(0),即当a≤1时,对于所有x≥0,都有f(x)≥ax.(ii)当a>1时,对于0<x<e a﹣1﹣1,g′(x)<0,所以g(x)在(0,e a﹣1﹣1)是减函数,又g(0)=0,所以对0<x<e a﹣1﹣1,都有g(x)<g(0),即当a>1时,不是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解法二:令g(x)=(x+1)ln(x+1)﹣ax,于是不等式f(x)≥ax成立即为g(x)≥g(0)成立.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令g′(x)=0,解得x=e a﹣1﹣1,当x>e a﹣1﹣1时,g′(x)>0,g(x)为增函数,当﹣1<x<e a﹣1﹣1,g′(x)<0,g(x)为减函数,所以要对所有x≥0都有g(x)≥g(0)充要条件为e a﹣1﹣1≤0.由此得a≤1,即a的取值范围是(﹣∞,1].25.(14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Ⅰ)证明为定值;(Ⅱ)设△ABM的面积为S,写出S=f(λ)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分析】(1)设A(x1,y1),B(x2,y2),M(x o,y o),根据抛物线方程可得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设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根据判别式大于0求得x1+x2和x1x2,根据曲线4y=x2上任意一点斜率为y′=,可得切线AM和BM的方程,联立方程求得交点坐标,求得和,进而可求得•的结果为0,进而判断出AB⊥FM.(2)利用(1)的结论,根据x1+x2的关系式求得k和λ的关系式,进而求得弦长AB,可表示出△ABM面积.最后根据均值不等式求得S的范围,得到最小值.【解答】解:(1)设A(x1,y1),B(x2,y2),M(x o,y o),焦点F(0,1),准线方程为y=﹣1,显然AB斜率存在且过F(0,1)设其直线方程为y=kx+1,联立4y=x2消去y得:x2﹣4kx﹣4=0,判别式△=16(k2+1)>0.x1+x2=4k,x1x2=﹣4于是曲线4y=x2上任意一点斜率为y′=,则易得切线AM,BM方程分别为y=()x1(x﹣x1)+y1,y=()x2(x﹣x2)+y2,其中4y1=x12,4y2=x22,联立方程易解得交点M坐标,x o==2k,y o==﹣1,即M(,﹣1)从而,=(,﹣2),(x2﹣x1,y2﹣y1)•=(x1+x2)(x2﹣x1)﹣2(y2﹣y1)=(x22﹣x12)﹣2[(x22﹣x12)]=0,(定值)命题得证.这就说明AB⊥FM.(Ⅱ)由(Ⅰ)知在△ABM中,FM⊥AB,因而S=|AB||FM|.∵,∴(﹣x1,1﹣y1)=λ(x2,y2﹣1),即,而4y1=x12,4y2=x22,则x22=,x12=4λ,|FM|====.因为|AF|、|BF|分别等于A、B到抛物线准线y=﹣1的距离,所以|AB|=|AF|+|BF|=y1+y2+2=+2=λ++2=()2.于是S=|AB||FM|=()3,由≥2知S≥4,且当λ=1时,S取得最小值4.27.(12分)(2006•全国卷Ⅱ)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方程x2﹣a n x﹣a n=0有一根为S n﹣1,n=1,2,3,….(1)求a1,a2;(2)猜想数列{S n}的通项公式,并给出严格的证明.【分析】(1)验证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a1根据根的定义,可求得a1,同理,当n=2时,也可求得a2;(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问题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证明当当n=1时,已知结论成立,第二步,先假设n=k时结论成立,利用此假设结合题设条件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成立即可.【解答】解:(1)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于是(a1﹣1)2﹣a1(a1﹣1)﹣a1=0,解得a1=.当n=2时,x2﹣a2x﹣a2=0有一根为S2﹣1=a2﹣,于是(a2﹣)2﹣a2(a2﹣)﹣a2=0,解得a2=.(2)由题设(S n﹣1)2﹣a n(S n﹣1)﹣a n=0,S n2﹣2S n+1﹣a n S n=0.当n≥2时,a n=S n﹣S n﹣1,代入上式得S nS n﹣2S n+1=0.①﹣1由(1)得S1=a1=,S2=a1+a2=+=.由①可得S3=.由此猜想S n=,n=1,2,3,.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i)n=1时已知结论成立.(ii)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S k=,当n=k+1时,由①得S k+1=,即S k+1=,故n=k+1时结论也成立.综上,由(i)、(ii)可知S n=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一)及答案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集合M={x|x2﹣x<0},N={x||x|<2},则()A.M∩N=∅ B.M∩N=M C.M∪N=M D.M∪N=R2.(5分)已知函数y=e 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则()A.f(2x)=e2x(x∈R)B.f(2x)=ln2•lnx(x>0)C.f(2x)=2e x(x∈R)D.f(2x)=lnx+ln2(x>0)3.(5分)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A.B.﹣4 C.4 D.4.(5分)如果复数(m2+i)(1+mi)是实数,则实数m=()A.1 B.﹣1 C.D.5.(5分)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A.B.(kπ,(k+1)π),k∈ZC.D.6.(5分)△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A.B.C.D.7.(5分)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16πB.20πC.24πD.32π8.(5分)抛物线y=﹣x2上的点到直线4x+3y﹣8=0距离的最小值是()A.B.C.D.39.(5分)设平面向量1、2、3的和1+2+3=0.如果向量1、2、3,满足|i|=2|i|,且i顺时针旋转30°后与i同向,其中i=1,2,3,则()A.﹣1+2+3=0 B.1﹣2+3=0 C.1+2﹣3=0 D.1+2+3=010.(5分)设{a 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1+a2+a3=15,a1a2a3=80,则a11+a12+a13=()A.120 B.105 C.90 D.7511.(5分)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A.B.C.D.20cm212.(5分)设集合I={1,2,3,4,5}.选择I的两个非空子集A和B,要使B 中最小的数大于A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50种B.49种C.48种D.47种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长为,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14.(4分)设z=2y﹣x,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则z的最大值为.15.(4分)安排7位工作人员在5月1日至5月7日值班,每人值班一天,其中甲、乙二人都不安排在5月1日和2日.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种(用数字作答).16.(4分)设函数.若f(x)+f′(x)是奇函数,则φ=.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ABC的三个内角为A、B、C,求当A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18.(12分)A、B是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两种药,用若干试验组进行对比试验.每个试验组由4只小白鼠组成,其中2只服用A,另2只服用B,然后观察疗效.若在一个试验组中,服用A有效的小白鼠的只数比服用B有效的多,就称该试验组为甲类组.设每只小白鼠服用A有效的概率为,服用B有效的概率为.(Ⅰ)求一个试验组为甲类组的概率;(Ⅱ)观察3个试验组,用ξ表示这3个试验组中甲类组的个数,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9.(12分)如图,l1、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在l1上,C在l2上,AM=MB=MN.(Ⅰ)证明AC⊥NB;(Ⅱ)若∠ACB=60°,求NB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20.(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以和为焦点、离心率为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C在点P处的切线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求:(Ⅰ)点M的轨迹方程;(Ⅱ)的最小值.21.(14分)已知函数.(Ⅰ)设a>0,讨论y=f(x)的单调性;(Ⅱ)若对任意x∈(0,1)恒有f(x)>1,求a的取值范围.22.(12分)设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n=1,2,3,…(Ⅰ)求首项a1与通项a n;(Ⅱ)设,n=1,2,3,…,证明:.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2006•全国卷Ⅰ)设集合M={x|x2﹣x<0},N={x||x|<2},则()A.M∩N=∅ B.M∩N=M C.M∪N=M D.M∪N=R【分析】M、N分别是二次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分别解出再求交集合并集.【解答】解:集合M={x|x2﹣x<0}={x|0<x<1},N={x||x|<2}={x|﹣2<x<2},∴M∩N=M,故选:B.2.(5分)(2006•全国卷Ⅰ)已知函数y=e 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则()A.f(2x)=e2x(x∈R)B.f(2x)=ln2•lnx(x>0)C.f(2x)=2e x(x∈R)D.f(2x)=lnx+ln2(x>0)【分析】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概念、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的关系、求反函数的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方法.根据函数y=e 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可知f(x)是y=e x 的反函数,由此可得f(x)的解析式,进而获得f(2x).【解答】解:函数y=e 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f(x)是y=e x的反函数,即f(x)=lnx,∴f(2x)=ln2x=lnx+ln2(x>0),选D.3.(5分)(2006•全国卷Ⅰ)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A.B.﹣4 C.4 D.【分析】由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可求出该双曲线的方程,从而求出m的值.【解答】解: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m<0,且双曲线方程为,∴m=,故选:A.4.(5分)(2006•全国卷Ⅰ)如果复数(m2+i)(1+mi)是实数,则实数m=()A.1 B.﹣1 C.D.【分析】注意到复数a+bi(a∈R,b∈R)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b=0【解答】解:复数(m2+i)(1+mi)=(m2﹣m)+(1+m3)i是实数,∴1+m3=0,m=﹣1,选B.5.(5分)(2006•全国卷Ⅰ)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A.B.(kπ,(k+1)π),k∈ZC.D.【分析】先利用正切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单调增时x+的范围i,进而求得x 的范围.【解答】解: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满足,∴单调增区间为,故选C6.(5分)(2006•全国卷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A.B.C.D.【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b=a,将c、b与a的关系结合余弦定理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ABC中,a、b、c成等比数列,则b2=ac,由c=2a,则b=a,=,故选B.7.(5分)(2006•全国卷Ⅰ)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16πB.20πC.24πD.32π【分析】先求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然后求其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再求其表面积.【解答】解: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底面积为4,正方形边长为2,正四棱柱的对角线长即球的直径为2,∴球的半径为,球的表面积是24π,故选C.8.(5分)(2006•全国卷Ⅰ)抛物线y=﹣x2上的点到直线4x+3y﹣8=0距离的最小值是()A.B.C.D.3【分析】设抛物线y=﹣x2上一点为(m,﹣m2),该点到直线4x+3y﹣8=0的距离为,由此能够得到所求距离的最小值.【解答】解:设抛物线y=﹣x2上一点为(m,﹣m2),该点到直线4x+3y﹣8=0的距离为,分析可得,当m=时,取得最小值为,故选B.9.(5分)(2006•全国卷Ⅰ)设平面向量1、2、3的和1+2+3=0.如果向量1、2、3,满足|i|=2|i|,且i顺时针旋转30°后与i同向,其中i=1,2,3,则()A.﹣1+2+3=0 B.1﹣2+3=0 C.1+2﹣3=0 D.1+2+3=0【分析】三个向量的和为零向量,在这三个向量前都乘以相同的系数,我们可以把系数提出公因式,括号中各项的和仍是题目已知中和为零向量的三个向量,当三个向量都按相同的方向和角度旋转时,相对关系不变.【解答】解:向量1、2、3的和1+2+3=0,向量1、2、3顺时针旋转30°后与1、2、3同向,且|i|=2|i|,∴1+2+3=0,故选D.10.(5分)(2006•全国卷Ⅰ)设{a 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1+a2+a3=15,a1a2a3=80,则a11+a12+a13=()A.120 B.105 C.90 D.75【分析】先由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得a2,再由a1a2a3=80求得d即可.【解答】解:{a 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1+a2+a3=15,a1a2a3=80,∴a2=5,∴a1a3=(5﹣d)(5+d)=16,∴d=3,a12=a2+10d=35∴a11+a12+a13=105故选B.11.(5分)(2006•全国卷Ⅰ)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A.B.C.D.20cm2【分析】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令p=,则p=10.海伦公式S=≤=故排除C,D,由于等号成立的条件为10﹣a=10﹣b=10﹣c,故“=”不成立,推测当三边长相等时面积最大,故考虑当a,b,c三边长最接近时面积最大,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令p=,则p=10.由海伦公式S=知S=≤=<20<3由于等号成立的条件为10﹣a=10﹣b=10﹣c,故“=”不成立,∴S<20<3.排除C,D.由以上不等式推测,当三边长相等时面积最大,故考虑当a,b,c三边长最接近时面积最大,此时三边长为7,7,6,用2、5连接,3、4连接各为一边,第三边长为7组成三角形,此三角形面积最大,面积为,故选B.12.(5分)(2006•全国卷Ⅰ)设集合I={1,2,3,4,5}.选择I的两个非空子集A和B,要使B中最小的数大于A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50种B.49种C.48种D.47种【分析】解法一,根据题意,按A、B的元素数目不同,分9种情况讨论,分别计算其选法种数,进而相加可得答案;解法二,根据题意,B中最小的数大于A中最大的数,则集合A、B中没有相同的元素,且都不是空集,按A、B中元素数目这和的情况,分4种情况讨论,分别计算其选法种数,进而相加可得答案.【解答】解:解法一,若集合A、B中分别有一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2=10种;若集合A中有一个元素,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3=10种;若集合A中有一个元素,集合B中有三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4=5种;若集合A中有一个元素,集合B中有四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5=1种;若集合A中有两个元素,集合B中有一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3=10种;若集合A中有两个元素,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4=5种;若集合A中有两个元素,集合B中有三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5=1种;若集合A中有三个元素,集合B中有一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4=5种;若集合A中有三个元素,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5=1种;若集合A中有四个元素,集合B中有一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5=1种;总计有49种,选B.解法二:集合A、B中没有相同的元素,且都不是空集,从5个元素中选出2个元素,有C52=10种选法,小的给A集合,大的给B集合;从5个元素中选出3个元素,有C53=10种选法,再分成1、2两组,较小元素的一组给A集合,较大元素的一组的给B集合,共有2×10=20种方法;从5个元素中选出4个元素,有C54=5种选法,再分成1、3;2、2;3、1两组,较小元素的一组给A集合,较大元素的一组的给B集合,共有3×5=15种方法;从5个元素中选出5个元素,有C55=1种选法,再分成1、4;2、3;3、2;4、1两组,较小元素的一组给A集合,较大元素的一组的给B集合,共有4×1=4种方法;总计为10+20+15+4=49种方法.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2006•全国卷Ⅰ)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长为,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60°.【分析】先根据底面对角线长求出边长,从而求出底面积,再由体积求出正四棱锥的高,求出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即可.【解答】解: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的长为,底面边长为2,底面积为12,所以正四棱锥的高为3,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tanα=,∴二面角等于60°,故答案为60°14.(4分)(2006•全国卷Ⅰ)设z=2y﹣x,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则z的最大值为11.【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再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z=2y﹣x表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只需求出可行域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大值即可.【解答】解:,在坐标系中画出图象,三条线的交点分别是A(0,1),B(7,1),C(3,7),在△ABC中满足z=2y﹣x的最大值是点C,代入得最大值等于11.故填:11.15.(4分)(2006•全国卷Ⅰ)安排7位工作人员在5月1日至5月7日值班,每人值班一天,其中甲、乙二人都不安排在5月1日和2日.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2400种(用数字作答).【分析】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先安排甲、乙两人在假期的后5天值班,有A52种排法,其余5人再进行排列,有A55种排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首先安排甲、乙两人在假期的后5天值班,有A52=20种排法,其余5人再进行排列,有A55=120种排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20×120=2400种安排方法.故答案为:240016.(4分)(2006•全国卷Ⅰ)设函数.若f(x)+f′(x)是奇函数,则φ=.【分析】对函数求导结合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代入整理可得,,根据奇函数的性质可得x=0时函数值为0,代入可求φ的值【解答】解:,则f(x)+f′(x)=,为奇函数,令g(x)=f(x)+f′(x),即函数g(x)为奇函数,g(0)=0⇒2sin(φ)=0,∵0<φ<π,∴φ=.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2006•全国卷Ⅰ)ABC的三个内角为A、B、C,求当A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分析】利用三角形中内角和为π,将三角函数变成只含角A,再利用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将函数化为只含角,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出最大值【解答】解:由A+B+C=π,得=﹣,所以有cos=sin.cosA+2cos=cosA+2sin=1﹣2sin2+2sin=﹣2(sin﹣)2+当sin=,即A=时,cosA+2cos取得最大值为故最大值为18.(12分)(2006•全国卷Ⅰ)A、B是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两种药,用若干试验组进行对比试验.每个试验组由4只小白鼠组成,其中2只服用A,另2只服用B,然后观察疗效.若在一个试验组中,服用A有效的小白鼠的只数比服用B有效的多,就称该试验组为甲类组.设每只小白鼠服用A有效的概率为,服用B 有效的概率为.(Ⅰ)求一个试验组为甲类组的概率;(Ⅱ)观察3个试验组,用ξ表示这3个试验组中甲类组的个数,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分析】(1)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独立重复试验,根据所给的两种药物对小白鼠有效的概率,计算出小白鼠有效的只数的概率,对两种药物有效的小白鼠进行比较,得到甲类组的概率.(2)由题意知本试验是一个甲类组的概率不变,实验的条件不变,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重复试验,所以变量服从二项分布,根据二项分布的性质写出分布列和期望.【解答】解:(1)设A i表示事件“一个试验组中,服用A有效的小鼠有i只“,i=0,1,2,B i表示事件“一个试验组中,服用B有效的小鼠有i只“,i=0,1,2,依题意有:P(A1)=2××=,P(A2)=×=.P(B0)=×=,P(B1)=2××=,所求概率为:P=P(B0•A1)+P(B0•A2)+P(B1•A2)=×+×+×=(Ⅱ)ξ的可能值为0,1,2,3且ξ~B(3,).P(ξ=0)=()3=,P(ξ=1)=C31××()2=,P(ξ=2)=C32×()2×=,P(ξ=3)=()3=∴ξ的分布列为:ξ0123P∴数学期望Eξ=3×=.19.(12分)(2006•全国卷Ⅰ)如图,l1、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在l1上,C在l2上,AM=MB=MN.(Ⅰ)证明AC⊥NB;(Ⅱ)若∠ACB=60°,求NB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分析】(1)欲证AC⊥NB,可先证BN⊥面ACN,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需证AN⊥BN,CN⊥BN即可;(2)易证N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接BH,∠NBH 为N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在Rt△NHB中求出此角即可.【解答】解:(Ⅰ)由已知l2⊥MN,l2⊥l1,MN∩l1=M,可得l2⊥平面ABN.由已知MN⊥l1,AM=MB=MN,可知AN=NB且AN⊥NB.又AN为AC在平面ABN内的射影.∴AC⊥NB(Ⅱ)∵AM=MB=MN,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由中垂线的性质可得AN=BN,∴Rt△CAN≌Rt△CNB,∴AC=BC,又已知∠ACB=60°,因此△ABC为正三角形.∵Rt△ANB≌Rt△CNB,∴NC=NA=NB,因此N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接BH,∠NBH为N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在Rt△NHB中,cos∠NBH===.20.(12分)(2006•全国卷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以和为焦点、离心率为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C在点P处的切线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求:(Ⅰ)点M的轨迹方程;(Ⅱ)的最小值.【分析】(1)利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设P(x0,y0),M(x,y),利用点M 的坐标来表示点P的坐标,最后根据x0,y0满足C的方程即可求得;(2)先将用含点M的坐标的函数来表示,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此函数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I)椭圆方程可写为:+=1式中a>b>0,且得a2=4,b2=1,所以曲线C的方程为:x2+=1(x>0,y>0).y=2(0<x<1)y'=﹣设P(x0,y0),因P在C上,有0<x0<1,y0=2,y'|x=x0=﹣,得切线AB的方程为:y=﹣(x﹣x0)+y0.设A(x,0)和B(0,y),由切线方程得x=,y=.由=+得M的坐标为(x,y),由x0,y0满足C的方程,得点M的轨迹方程为:+=1(x>1,y>2)(Ⅱ)||2=x2+y2,y2==4+,∴||2=x2﹣1++5≥4+5=9.且当x2﹣1=,即x=>1时,上式取等号.故||的最小值为3.21.(14分)(2006•全国卷Ⅰ)已知函数.(Ⅰ)设a>0,讨论y=f(x)的单调性;(Ⅱ)若对任意x∈(0,1)恒有f(x)>1,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Ⅰ)根据分母不为0得到f(x)的定义域,求出f'(x),利用a的范围得到导函数的正负讨论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到f(x)的单调区间;(Ⅱ)若对任意x∈(0,1)恒有f(x)>1即要讨论当0<a≤2时,当a>2时,当a≤0时三种情况讨论得到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Ⅰ)f(x)的定义域为(﹣∞,1)∪(1,+∞).对f(x)求导数得f'(x)=e﹣ax.(ⅰ)当a=2时,f'(x)=e﹣2x,f'(x)在(﹣∞,0),(0,1)和(1,+∞)均大于0,所以f(x)在(﹣∞,1),(1,+∞)为增函数.(ⅱ)当0<a<2时,f'(x)>0,f(x)在(﹣∞,1),(1,+∞)为增函数.(ⅲ)当a>2时,0<<1,令f'(x)=0,解得x1=,x2=.当x变化时,f′(x)和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x (1,+∞)f′+﹣++(x)↑↓↑↑f(x)f(x)在(﹣∞,),(,1),(1,+∞)为增函数,f(x)在(,)为减函数.(Ⅱ)(ⅰ)当0<a≤2时,由(Ⅰ)知:对任意x∈(0,1)恒有f(x)>f(0)=1.(ⅱ)当a>2时,取x0=∈(0,1),则由(Ⅰ)知f(x0)<f(0)=1(ⅲ)当a≤0时,对任意x∈(0,1),恒有>1且e﹣ax≥1,得f(x)=e ﹣ax ≥>1.综上当且仅当a∈(﹣∞,2]时,对任意x∈(0,1)恒有f(x)>1.22.(12分)(2006•全国卷Ⅰ)设数列{a n}的前n 项的和,n=1,2,3,…(Ⅰ)求首项a1与通项a n;(Ⅱ)设,n=1,2,3,…,证明:.【分析】对于(Ⅰ)首先由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求首项a1与通项a n,可先求出S n,然后有a n=S n﹣S n﹣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从而求解;﹣1对于(Ⅱ)已知,n=1,2,3,…,将a n=4n﹣2n代入S n=a n﹣×2n+1+,n=1,2,3,得S n=×(4n﹣2n)﹣×2n+1+=×(2n+1﹣1)(2n+1﹣2)然后再利用求和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Ⅰ)由S n=a n﹣×2n+1+,n=1,2,3,①得a1=S1=a1﹣×4+所以a1=2.=a n﹣1﹣×2n+,n=2,3,4,再由①有S n﹣1将①和②相减得:a n=S n﹣S n﹣1=(a n﹣a n﹣1)﹣×(2n+1﹣2n),n=2,3,整理得:a n+2n=4(a n﹣1+2n﹣1),n=2,3,因而数列{a n+2n}是首项为a1+2=4,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即:a n+2n=4×4n﹣1=4n,n=1,2,3,因而a n=4n﹣2n,n=1,2,3,(Ⅱ)将a n=4n﹣2n代入①得S n=×(4n﹣2n)﹣×2n+1+=×(2n+1﹣1)(2n+1﹣2)=×(2n+1﹣1)(2n﹣1)T n==×=×(﹣)所以,=﹣)=×(﹣)<(1﹣)。
2006年高考全国2卷(理数)超详细试卷答案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
P(A+B) =P(A) +P(B)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P(A·B) =P(A)·P(B)球的体积公式
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一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
(1)D(2)D(3)A(4)A(5)C(6)B
(7)A(8)D(9)A(10)C(11)A(12)C
二.填空题
(13)45(14) (5) (6)25
三、解答题
(17)解:
(I)若 ,则 ………………2分
(6)函数 的反函数为
(A) (B)
(C) (D)
(7)如图,平面α⊥平面β,A∈α,B∈β,AB与两平面α、β
所成的角分别为 和 ,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
线,垂足为 ,则AB: =
(A)2:1(B)3:1
(C)3:2(D)4:3
(8)函数 的图像与函数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 的表达式为
(A) (B)
(Ⅱ)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购买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
(Ⅰ)证明:ED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
(Ⅱ)设AA1=AC= 求二面角A1-AD-C1的大小.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含详解
绝密★启用前200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理工类) (北京卷)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2 页,第 II 卷 3 至 9 页,共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试结束。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40 分) 注意事项:1. 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 若数列}{n a 满足: 311=a , 且对任意正整数n m ,都有n m n m a a a ⋅=+, 则 =++++∞→)(lim 21n n a a aA .21B .32C .23D .22. 过平行六面体1111D C B A ABCD -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 其中与平面11D DBB 平行的直线共有A .4条B .6条C .8条D .12条3. 已知,0||2||≠= 且关于x 的方程0||2=⋅++x x 有实根, 则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A .]6,0[πB .],3[ππC .]32,3[ππD .],6[ππ4. 某外商计划在4个候选城市投资3个不同的项目, 且在同一个城市投资的项目不超过2个, 则该外商不同的投资方案有A . 16种B .36种C .42种D .60种5. 过双曲线1:222=-by x M 的左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l , 若l 与双曲线M的两条渐近线分别相交于点C B ,, 且||||BC AB =, 则双曲线M 的离心率是A . 10B .5C .310D .25 6. 设函数1)(--=x ax x f , 集合}0)(|{},0)(|{>'=<=x f x P x f x M , 若P M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1,(--∞B .)1,0(C .),1(+∞D .),1[+∞ 7. 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 若过该球球心的一个截面如图1,则图中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截面)的面积是A .22 B .23 C .2 D .38. 若圆0104422=---+y x y x 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0:=+by ax l 的距离为22,则直线l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A . ]412[ππ,B .]12512[ππ,C .]36[ππ,D .]20[π,绝密★启用前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文史类) (北京卷) 第 II 卷(共 110 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006年高考全国2卷(理数)超详细试卷答案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P (A +B ) =P (A ) +P (B ) 24R S π=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 =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234R V π=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k n k kn n P P C k P --=)1()(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1log |||,3||2>=<=x x N x x M ,则=N M(A)φ(B )|30||<<x x (C)|31||<<x x(D )|32||<<x x (2)函数y = sin 2x cos 2x 的最小正周期是(A )2π(B )4π(C )4π(D)2π(3)=-2)1(3i(A )i 23 (B )i 23-(C)i (D )-i(4)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A )163 (B )169 (C )83 (D )329 (5)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1322=+y x ,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A)32 (B )6(C )34 (D )12(6)函数)0(1ln >+=x x y 的反函数为(A))(1R x ey x ∈=+ (B ))(1R x ey x ∈=-(C ))1(1>=+x e y x(D ))1(1>=-x e y x(7)如图,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4π和6π,过A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 线,垂足为‘、B A ',则AB:‘B A '=(A )2:1(B )3:1(C )3:2 (D)4:3(8)函数)(x f y =的图像与函数)0(log )(2>=x x x g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则)(x f 的表达式为(A))0(log 1)(2>=x xx f (B ))0()(log 1)(2<-=x x x f(C))0(log )(2>-=x x x f (D ))0)((log )(2<--=x x x f(9)已知双曲线12222=-b y a x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x y 34=,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35 (B )34 (C)45 (D )23(10)若=-=)(cos ,2cos 3)(sin x f x x f 则 (A )x 2cos 3- (B )3x 2sin - (C )x 2cos 3+ (D)x 2sin 3+(11)设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3163=S S ,则=126S S (A )103(B)31 (C)81 (D )91 (12)函数∑→-=191)(n n x x f 的最小值为 (A )190 (B )171 (C)90 (D )45绝密 ★ 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注意事项:本卷共2页,10小题,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在答题卡上。
2006年高考数学(理科)真题及答案[全国卷I]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 卷1至2页。
第II 卷3至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P (A ·B )=P (A )· P (B )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k n k k n n P P C k P --=)1()(一.选择题(1)设集合}2|||{},0|{2<=<-=x x N x x x M ,则 (A )=N M ∅ (B )M N M =(C )M N M =(D )=N M R(2)已知函数xe y =的图像与函数)(xf y =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 (A )∈=x e x f x()2(2R ) (B )2ln )2(=x f ·x ln (0>x )(C )∈=x e x f x (2)2(R )(D )+=x x f ln )2(2ln (0>x )(3)双曲线122=+y mx 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A )41-(B )-4 (C )4 (D )41 (4)如果复数)1)((2mi i m ++是实数,则实数m =(A )1(B )-1(C )2(D )-2(5)函数)4tan()(π+=x x f 的单调增区间为(A )∈+-k k k ),2,2(ππππZ(B )∈+k k k ),)1(,(ππZ(C )∈+-k k k ),4,43(ππππZ(D )∈+-k k k ),43,4(ππππZ (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 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B a c cos ,2则(A )41(B )43 (C )42 (D )32 (7)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 )16π (B )20π (C )24π (D )32π (8)抛物线2x y -=上的点到直线4(A )34(B )57 (9)设平面向量a 1、a 2、a 3的和a 1+a i i i a a b 且|,|2||=顺时针旋转 (A )0321=++-b b b(C )0321=-+b b b(10)设}{n a 131211a a a ++=105(C )90(D )75(11cm )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 (B )106cm 2(D )20cm 2(12I 的两个非空子集A 和B ,要使B 中最小的数大于A 中 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 (A )50种 (B )49种(C )48种 (D )47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第Ⅱ卷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北京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9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在复平面内,复数1ii+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若a 与b c -都是非零向量,则“a b a c ⋅=⋅”是“()a b c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为奇数的共有(A )36个 (B )24个 (C )18个 (D )6个(4)平面α的斜线AB 交α于点B ,过定点A 的动直线l 与AB 垂直,且交α于点C ,则动点C 的轨迹是 (A )一条直线 (B )一个圆(C )一个椭圆 (D )双曲线的一支(5)已知(31)4,1()log ,1a a x a x f x x x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A )(0,1) (B )1(0,)3(C )11[,)73(D )1[,1)7(6)在下列四个函数中,满足性质:“对于区间(1,2)上的任意1212,()x x x x ≠,1221|()()|||f x f x x x -<-恒成立”的只有(A )1()f x x=(B )()||f x x =(C )()2xf x =(D )2()f x x =(7)设4710310()22222()n f n n N +=+++++∈,则()f n 等于(A )2(81)7n- (B )12(81)7n +- (C )32(81)7n +-(D )42(81)7n +-(8)下图为某三岔路口交通环岛的简化模型,在某高峰时段,单位时间进出路口,,A B C 的机动车辆数如图所示,图中123,,x x x 分别表示该时段单位时间通过路段,,AB BC CA 的机动车辆数(假设:单位时间内,在上述路段中,同一路段上驶入与驶出的车辆数相等),则20,30;35,30;55,50(A )123x x x >> (B )132x x x >> (C )231x x x >> (D )321x x x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北京卷)第Ⅱ卷(共110分)注意事项:1. 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理试题参考答案(北京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北京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D 2.C 3.B 4.A 5.C 6.A 7.D 8.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12-10.14- 11.12 12.π31314.13R R π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共12分) 解:(Ⅰ)由cos 0x ≠得()x k k π≠π+∈2Z , 故()f x 的定义域为x x k k ⎧π⎫≠π+∈⎨⎬2⎩⎭Z ,.(Ⅱ)因为4tan 3α=-,且α是第四象限的角, 所以43sin cos 55αα=-=,,故12()cos f αααπ⎛⎫- ⎪4⎝⎭=2122cos 1sin 2cos 2cos 2cos 2sin cos cos 2(cos sin )14.5αααααααααααα⎫-⎪⎝⎭=-+=-==-=16.(共13分) 解法一:(Ⅰ)由图象可知,在(1)-∞,上()0f x '>,在(12),上()0f x '<,在(2)+∞,上()0f x '>.故()f x 在(1)(2)-∞+∞,,,上递增,在(12),上递减,因此()f x 在1x =处取得极大值,所以01x =.(Ⅱ)2()32f x ax bx c '=++,由(1)0(2)0(1)5f f f ''===,,,得32012405.a b c a b c a b c ++=⎧⎪++=⎨⎪++=⎩,,解得2912a b c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Ⅱ)设2()(1)(2)32f x m x x mx mx m '=--=-+. 又2()32f x ax bx c '=++, 所以3232m a b m c m ==-=,,, 323()232m f x x mx mx =-+.由(1)5f =,即32532m m m -+=, 得6m =.所以2912a b c ==-=,,.17.(共14分) 解法一:(Ⅰ)PA ⊥平面ABCD .AB ∴是PB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 又AB AC AC ⊂ ,⊥平面ABCD .AC PB ∴⊥. (Ⅱ)连接BD ,与AC 相交于O ,连接EO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O ∴是BD 的中点, 又E 是PD 的中点,EO PB ∴∥. 又PB ⊄平面AEC EO ⊂,平面AEC .PB ∴∥平面AEC . (Ⅲ)过O 作FG AB ∥,交AD 于F ,交BC 于G ,则F 为AD 的中点.AB AC ⊥, OG AC ∴⊥. 又由(Ⅰ),(Ⅱ)知,AC PB EO PB ,⊥∥,AC EO ∴⊥.EOG ∴∠是二面角E AC B --的平面角.连接EF ,在EFO △中,PBCDE A OGF1122EF PA FO AB ==,,又PA AB EF FO =,⊥, 45135EOF EOG ∴∠=∠= ,,∴二面角E AC B --的大小为135 .解法二:(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如图. 设AC a PA b ==,,则有(000)(00)(00)(00)A B b C a P b ,,,,,,,,,,,,(00)(0)AC a PB b b ∴==- ,,,,,,从而0AC PB =AC PB ∴⊥. (Ⅱ)连接BD ,与AC 相交于O ,连接EO .由已知得(0)D a b -,,,002222a b b a E O ⎛⎫⎛⎫- ⎪ ⎪⎝⎭⎝⎭,,,,,022b b EO ⎛⎫∴=- ⎪⎝⎭ ,,,又(0)PB b b =-,,, 2PB EO ∴= ,PB EO ∴∥,又PB ⊄平面AEC EO ,⊂平面AEC ,PB ∴∥平面AEC .(Ⅲ)取BC 中点G .连接OG ,则点G 的坐标为000222a b b OG ⎛⎫⎛⎫= ⎪ ⎪⎝⎭⎝⎭,,,,,,又0(00)22b b OE AC a ⎛⎫=-= ⎪⎝⎭,,,,,,∴00OE AC OG AC ==,. OE AC OG AC ∴,⊥⊥.EOG ∴∠是二面角E AC B --的平面角.cos cos OE OG EOG OE OG OE OG∴=<>==,. 135EOG ∴∠= .∴二面角E AC B --的大小为135 .y18.(共13分)解:记该应聘者对三门指定课程考试及格的事件分别为A B C ,,. 则()()()P A a P B b P C c ===,,. (Ⅰ)应聘者用方案一考试通过的概率1()()()()P P A B C P A B C P A B C P A B C =+++(1)(1)(1)ab c bc a ac b abc =-+-+-+2ab bc ca abc =++-;应聘者用方案二考试通过的概率2111()()()333P P A B P B C P A C =++1()3ab bc ca =++.(Ⅱ)因为[01]a b c ∈,,,,所以122()23P P ab bc ca abc -=++- 2[(1)(1)(1)]03ab c bc a ca b =-+-+-≥. 故12P P ≥.即采用第一种方案,该应聘者考试通过的概率较大. 19.(共14分)解法一:(Ⅰ)由PM PN -=P 的轨迹是以M N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实半轴长a =又半焦距2c =,故虚半轴长b ==所以W 的方程为22122x y x -=, (Ⅱ)设A B ,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 当AB x ⊥轴时,1212x x y y ==-,,从而221212112OA OB x x y y x y =+=-=.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 kx m =+,与W 的方程联立,消去y 得222(1)220k x kmx m ----=.故21212222211km m x x x x k k ++==--,.所以1212OA OB x x y y =+12122212122222222222()()(1)()(1)(2)2112242.11x x kx m kx m k x x km x x m k m k m m k k k k k =+++=++++++=++--+==+--又因为120x x >,所以210k ->,从而2OA OB >.综上,当AB x ⊥轴时,OA OB 取得最小值2.解法二:(Ⅰ)同解法一.(Ⅱ)设A B ,的坐标分别为1122()()x y x y ,,,, 则22()()2(12)i i i i i i x y x y x y i -=+-==,. 令i i i s x y =+,i i i t x y =-, 则20i i i s t s =>,,0(12)i t i >=,,所以1212OA OB x x y y =+ 1122112211()()()()44s t s t s t s t =+++--121211222s s t t =+=, 当且仅当1212s s t t =,即1212x x y y =⎧⎨=-⎩,时“=”成立.所以OA OB的最小值是2. 20.(共14分)(Ⅰ)解:12345678910312110110 1.a a a a a a a a a a ==========,,,,,,,,,(答案不惟一)(Ⅱ)解:因为在绝对差数列{}n a 中,202130a a ==,,所以自第20项开始,该数列是202122232425262730330330a a a a a a a a ======== ,,,,,,,,即自第20项开始,每三个相邻的项周期地取值3,0,3,所以当n →∞时,n a 的极限不存在.当20n ≥时,126n n n n b a a a ++=++=,所以lim 6n n b →∞=.(Ⅲ)证明:根据定义,数列{}n a 必在有限项后出现零项.证明如下:假设{}n a 中没有零项,由于12n n n a a a --=-,所以对于任意的n ,都有1n a ≥, 从而当12n n a a -->时,1211(3)n n n n a a a a n ---=--≤≥; 当12n n a a --<时,2121(3)n n n n a a a a n ---=--≤≥. 即n a 的值要么比1n a -至少小1,要么比2n a -至少小1. 令212122212()123()n n n n n n n a a a c n a a a --->⎧==⎨<⎩ ,,,,,.则101(234)n n c c n -<-= ,,,≤.由于1c 是确定的正整数,这样减少下去,必然存在某项0k c <,这与0n c >(123n = ,,,)矛盾.从而{}n a 必有零项. 若第一次出现的零项为第n 项,记1(0)n a A A -=≠,则自第n 项开始,每三个相邻的项周期地取值0AA ,,. 即3313200123n k n k n k a a A k aA +++++=⎧⎪==⎨⎪=⎩ ,,,,,,,,所以绝对差数列{}n a 中有无穷多个为零的项.。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A.∅B.{x|0<x<3}C.{x|1<x<3}D.{x|2<x<3}2.(5分)(2006•全国卷Ⅱ)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A.2πB.4πC.D.3.(5分)(2006•全国卷Ⅱ)=()A.B.C.i D.﹣i4.(5分)(2006•全国卷Ⅱ)如图,PA、PB、DE分别与⊙O相切,若∠P=40°,则∠DOE等于()度.A.40 B.50 C.70 D.805.(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A.B.6 C.D.126.(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函数f(x)=lnx+1(x>0),则f(x)的反函数为()A.y=e x+1(x∈R)B.y=e x﹣1(x∈R)C.y=e x+1(x>1)D.y=e x ﹣1(x>1)7.(5分)(2006•全国卷Ⅱ)如图,平面α⊥平面β,A∈α,B∈β,AB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和.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B′,则AB:A′B′=()A.2:1 B.3:1 C.3:2 D.4:38.(5分)(2006•全国卷Ⅱ)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g(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f(x)的表达式为()A.B.C.f(x)=﹣log2x(x>0)D.f(x)=﹣log2(﹣x)(x<0)9.(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10.(5分)(2006•全国卷Ⅱ)若f(sinx)=2﹣cos2x,则f(cosx)等于()A.2﹣sin2x B.2+sin2x C.2﹣cos2x D.2+cos2x 11.(5分)(2006•全国卷Ⅱ)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则=()A.B.C.D.12.(5分)(2006•全国卷Ⅱ)函数的最小值为()A.190 B.171 C.90 D.45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2006•全国卷Ⅱ)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用数字作答).14.(4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15.(4分)(2006•全国卷Ⅱ)过点的直线l将圆(x﹣2)2+y2=8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的斜率k=.16.(4分)(2006•全国卷Ⅱ)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人.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向量,,.(1)若,求θ;(2)求的最大值.18.(12分)(2006•全国卷Ⅱ)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1)用ξ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及ξ的数学期望;(2)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19.(12分)(2006•全国卷Ⅱ)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I)证明:ED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II)设,求二面角A1﹣AD﹣C1的大小.20.(12分)(2006•全国卷Ⅱ)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的x ≥0,都有f(x)≥a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1.(14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Ⅰ)证明为定值;(Ⅱ)设△ABM的面积为S,写出S=f(λ)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22.(12分)(2006•全国卷Ⅱ)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方程x2﹣a n x﹣a n=0有一根为S n﹣1,n=1,2,3,….(1)求a1,a2;(2)猜想数列{S n}的通项公式,并给出严格的证明.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集合M={x|x<3},N={x|log2x>1},则M∩N=()A.∅B.{x|0<x<3}C.{x|1<x<3} D.{x|2<x<3}【考点】1E:交集及其运算.【分析】解出集合N,结合数轴求交集.【解答】解:N={x|log2x>1}={x|x>2},用数轴表示可得答案D故选:D.【点评】考查知识点有对数函数的单调性,集合的交集,本题比较容易2.(5分)(2006•全国卷Ⅱ)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是()A.2πB.4πC.D.【考点】GS:二倍角的三角函数;H1: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分析】将函数化简为:y=Asin(ωx+φ)的形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所以最小正周期为,故选:D.【点评】考查知识点有二倍角公式,最小正周期公式本题比较容易3.(5分)(2006•全国卷Ⅱ)=()A.B.C.i D.﹣i【考点】A5:复数的运算.【分析】化简复数的分母,再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即可.【解答】解: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复数的运算,(乘法和除法),比较简单.4.(5分)(2006•全国卷Ⅱ)如图,PA、PB、DE分别与⊙O相切,若∠P=40°,则∠DOE等于()度.A.40 B.50 C.70 D.80【考点】NB:弦切角.【专题】14:证明题.【分析】连接OA、OB、OP,由切线的性质得∠AOB=140°,再由切线长定理求得∠DOE的度数.【解答】解:连接OA、OB、OP,∵∠P=40°,∴∠AOB=140°,∵PA、PB、DE分别与⊙O相切,∴∠AOD=∠POD,∠BOE=∠POE,∴∠DOE=∠AOB=×140°=7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弦切角定理和切线长定理,是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5.(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y2=1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A.B.6 C.D.12【考点】K4:椭圆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分析】由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长轴长2a,可得△ABC的周长.【解答】解:由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长轴长2a,可得△ABC的周长为4a=,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椭圆的基本性质,难度中等6.(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函数f(x)=lnx+1(x>0),则f(x)的反函数为()A.y=e x+1(x∈R)B.y=e x﹣1(x∈R)C.y=e x+1(x>1)D.y=e x ﹣1(x>1)【考点】4R:反函数.【分析】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概念、求反函数的方法、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求函数的值域;将y=lnx+1看做方程解出x,然后由原函数的值域确定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可.【解答】解:由y=lnx+1解得x=e y﹣1,即:y=e x﹣1∵x>0,∴y∈R所以函数f(x)=lnx+1(x>0)反函数为y=e x﹣1(x∈R)故选:B.【点评】由于是基本题目,解题思路清晰,求解过程简捷,所以容易解答;解答时注意函数f(x)=lnx+1(x>0)值域的确定,这里利用对数函数的值域推得.7.(5分)(2006•全国卷Ⅱ)如图,平面α⊥平面β,A∈α,B∈β,AB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和.过A、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B′,则AB:A′B′=()A.2:1 B.3:1 C.3:2 D.4:3【考点】LY:平面与平面垂直.【专题】11:计算题.【分析】设AB的长度为a用a表示出A'B'的长度,即可得到两线段的比值.【解答】解:连接AB'和A'B,设AB=a,可得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在Rt△BAB'中有AB'=,同理可得AB与平面β所成的角为,所以,因此在Rt△AA'B'中A'B'=,所以AB:A'B'=,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线面的垂直关系,要用到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有一定的难度8.(5分)(2006•全国卷Ⅱ)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g(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f(x)的表达式为()A.B.C.f(x)=﹣log2x(x>0)D.f(x)=﹣log2(﹣x)(x<0)【考点】3M:奇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分析】先设函数f(x)上的点为(x,y),根据(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且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g(x)=log2x(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得到x与y的关系式,即得答案.【解答】解:设(x,y)在函数f(x)的图象上∵(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x,﹣y),所以(﹣x,﹣y)在函数g(x)上∴﹣y=log2(﹣x)⇒f(x)=﹣log2(﹣x)(x<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称的性质和对数的相关性质,比较简单,但是容易把与f(x)=﹣log2(﹣x)(x<0)搞混,其实9.(5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B.C.D.【考点】KC:双曲线的性质.【专题】5D: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由题意设出双曲线的方程,得到它的一条渐近线方程y=x即y=x,由此可得b:a=4:3,结合双曲线的平方关系可得c与a的比值,求出该双曲线的离心率.【解答】解:∵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0,b>0)由此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x,结合题意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得=,设b=4t,a=3t,则c==5t(t>0)∴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e==.故选:A.【点评】本题给出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的离心率,着重考查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基本概念和简单几何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10.(5分)(2006•全国卷Ⅱ)若f(sinx)=2﹣cos2x,则f(cosx)等于()A.2﹣sin2x B.2+sin2x C.2﹣cos2x D.2+cos2x【考点】GS: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专题】11:计算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根据已知中f(sinx)=2﹣cos2x,结合倍角公式对解析式进行凑配,不难得到函数f(x)的解析式,然后将cosx 代入,并化简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f(sinx)=2﹣(1﹣2sin2x)=1+2sin2x,∴f(x)=1+2x2,(﹣1≤x≤1)∴f(cosx)=1+2cos2x=2+cos2x.故选:D.【点评】求解析式的几种常见方法:①代入法:即已知f(x),g(x),求f(g (x))用代入法,只需将g(x)替换f(x)中的x即得;②换元法:已知f(g (x)),g(x),求f(x)用换元法,令g(x)=t,解得x=g﹣1(t),然后代入f (g(x))中即得f(t),从而求得f(x).当f(g(x))的表达式较简单时,可用“配凑法”;③待定系数法:当函数f(x)类型确定时,可用待定系数法.④方程组法:方程组法求解析式的实质是用了对称的思想.一般来说,当自变量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或是函数具有奇偶性时,均可用此法.在解关于f(x)的方程时,可作恰当的变量代换,列出f(x)的方程组,求得f(x).11.(5分)(2006•全国卷Ⅱ)设S n是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若=,则=()A.B.C.D.【考点】8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用a1和d分别表示出s3与s6,代入中,整理得a1=2d,再代入中化简求值即可.【解答】解:设等差数列{a 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且d≠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难度一般.12.(5分)(2006•全国卷Ⅱ)函数的最小值为()A.190 B.171 C.90 D.45【考点】8E:数列的求和.【专题】16:压轴题;31:数形结合.【分析】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或者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求解.【解答】解法一:f(x)==|x﹣1|+|x﹣2|+|x﹣3|+|x﹣19|表示数轴上一点到1,2,3,…,19的距离之和,可知x在1﹣19最中间时f(x)取最小值.即x=10时f(x)有最小值90,故选C.解法二:|x﹣1|+|x﹣19|≥18,当1≤x≤19时取等号;|x﹣2|+|x﹣18|≥16,当2≤x≤18时取等号;|x﹣3|+|x﹣17|≥14,当3≤x≤17时取等号;…|x﹣9|+|x﹣11|≥2,当9≤x≤11时取等号;|x﹣10|≥0,当x=10时取等号;将上述所有不等式累加得|x﹣1|+|x﹣2|+|x﹣3|+…+|x﹣19|≥18+16+14+…+2+0=90(当且仅当x=10时取得最小值)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和符号的意义和绝对值的几何意义,难度较大,且求和符号不在高中要求范围内,只在线性回归中简单提到过.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2006•全国卷Ⅱ)在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45(用数字作答).【考点】DA:二项式定理.【分析】利用二项式的通项公式(让次数为0,求出r)就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要求常数项,即40﹣5r=0,=C108=C102=45可得r=8代入通项公式可得T r+1故答案为:45.【点评】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是解决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问题的工具.14.(4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且AB=1,BC=4,则边BC上的中线AD的长为.【考点】HU:解三角形.【专题】11:计算题.【分析】先根据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和三角形内角和为π可求得B的值,进而利用AD为边BC上的中线求得BD,最后在△ABD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D.【解答】解:∵△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C=2B∵A+B+C=π∴∵AD为边BC上的中线∴BD=2,由余弦定理定理可得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中项和余弦定理,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难度一般.15.(4分)(2006•全国卷Ⅱ)过点的直线l将圆(x﹣2)2+y2=8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的斜率k=.【考点】J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15:综合题;34:方程思想;4G:演绎法;5B:直线与圆.【分析】由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弦长最短,及过圆内一点最短的弦与过该点的直径垂直,易得到解题思路.【解答】解:由题意,点P(1,)在圆(x﹣2)2+y2=8的内部,圆心为C(2,0),要使得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只能是直线l⊥CP,所以k=﹣=,故答案为.【点评】垂径定理及其推论是解决直线与圆关系时常用的定理,要求大家熟练掌握,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相关推论,过圆内一点垂直于该点直径的弦最短,且弦所在的劣弧最短,优弧最长,弦所对的圆心角、圆周角最小.16.(4分)(2006•全国卷Ⅱ)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25人.【考点】B8: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16:压轴题.【分析】直方图中小矩形的面积表示频率,先计算出[2500,3000)内的频率,再计算所需抽取人数即可.【解答】解:由直方图可得[2500,3000)(元)月收入段共有10000×0.0005×500=2500人按分层抽样应抽出人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方图和分层抽样,难度不大.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向量,,.(1)若,求θ;(2)求的最大值.【考点】91:向量的概念与向量的模;9T: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专题】11:计算题.【分析】(1)利用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列出方程,利用三角函数的商数关系求出正切,求出角.(2)利用向量模的平方等于向量的平方,利用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及公式,化简,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出范围.【解答】解:(1)因为,所以得又,所以θ=(2)因为=所以当θ=时,的最大值为5+4=9故的最大值为3【点评】本题考查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数量积等于0;向量模的平方等于向量的平方;三角函数的同角三角函数的公式;18.(12分)(2006•全国卷Ⅱ)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出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1)用ξ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及ξ的数学期望;(2)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被用户拒绝的概率.【考点】C6:等可能事件和等可能事件的概率;CG: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CH: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专题】11:计算题.【分析】(1)由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可知变量ξ的取值,结合变量对应的事件做出这四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写出分布列和期望.(2)由上一问做出的分布列可以知道,P(ξ=2)=,P(ξ=3)=,这两个事件是互斥的,根据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1)由题意知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ξ=0,1,2,3==,∴ξ的分布列为ξ0123P∴ξ的数学期望E(ξ)=(2)∵P(ξ=2)=,P(ξ=3)=,这两个事件是互斥的∴P(ξ≥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布列的求法以及利用分布列求期望和概率,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期望是近年来理科高考必出的一个问题,题目做起来不难,运算量也不大.19.(12分)(2006•全国卷Ⅱ)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I)证明:ED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II)设,求二面角A1﹣AD﹣C1的大小.【考点】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MJ: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专题】11:计算题.【分析】(Ⅰ)设O为AC中点,连接EO,BO,欲证ED为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只需证明ED与直线AC1与BB1都垂直且相交,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ED⊥CC1,而ED⊥BB1,即可证得;(Ⅱ)连接A1E,作EF⊥AD,垂足为F,连接A1F,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可知∠A1FE为二面角A1﹣AD﹣C1的平面角,在三角形A1FE中求出此角即可.【解答】解:(Ⅰ)设O为AC中点,连接EO,BO,则EO C1C,又C1C B1B,所以EO DB,EOBD为平行四边形,ED∥OB.(2分)∵AB=BC,∴BO⊥AC,又平面ABC⊥平面ACC1A1,BOÌ面ABC,故BO⊥平面ACC1A1,∴ED⊥平面ACC1A1,ED⊥AC1,ED⊥CC1,∴ED⊥BB1,ED为异面直线AC1与BB1的公垂线.(6分)(Ⅱ)连接A1E,由AA1=AC=AB可知,A1ACC1为正方形,∴A1E⊥AC1,又由ED⊥平面ACC1A1和EDÌ平面ADC1知平面ADC1⊥平面A1ACC1,∴A1E⊥平面ADC1.作EF⊥AD,垂足为F,连接A1F,则A1F⊥AD,∠A1FE为二面角A1﹣AD﹣C1的平面角.不妨设AA1=2,则AC=2,AB=,ED=OB=1,EF==,tan∠A1FE=,∴∠A1FE=60°.所以二面角A1﹣AD﹣C1为60°.(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异面直线公垂线的证明,二面角的度量,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20.(12分)(2006•全国卷Ⅱ)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的x ≥0,都有f(x)≥a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点】3R:函数恒成立问题;6E: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专题】11:计算题.【分析】令g(x)=(x+1)ln(x+1)﹣ax对g(x),求导得g'(x)=ln(x+1)+1﹣a,令g'(x)=0⇒x=e a﹣1﹣1,当a≤1时,对所有的x>0都有g'(x)>0,所以g(x)在[0,+∞)上为单调增函数,又g(0)=0,所以对x≥0时有g(x)≥g(0),即当a≤1时都有f(x)≥ax,所以a≤1成立,当a>1时,对于0<x<e a﹣1﹣1时,g'(x)<0,所以g (x)在(0,e a﹣1﹣1)上是减函数,又g(0)=0,所以对于0<x<e a﹣1﹣1有g (x)<g(0),即f(x)<ax,所以当a>1时f(x)≥ax不一定成立综上所述即可得出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法一:令g(x)=(x+1)ln(x+1)﹣ax,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令g′(x)=0,解得x=e a﹣1﹣1,(i)当a≤1时,对所有x>0,g′(x)>0,所以g(x)在[0,+∞)上是增函数,又g(0)=0,所以对x≥0,都有g(x)≥g(0),即当a≤1时,对于所有x≥0,都有f(x)≥ax.(ii)当a>1时,对于0<x<e a﹣1﹣1,g′(x)<0,所以g(x)在(0,e a﹣1﹣1)是减函数,又g(0)=0,所以对0<x<e a﹣1﹣1,都有g(x)<g(0),即当a>1时,不是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解法二:令g(x)=(x+1)ln(x+1)﹣ax,于是不等式f(x)≥ax成立即为g(x)≥g(0)成立.对函数g(x)求导数:g′(x)=ln(x+1)+1﹣a令g′(x)=0,解得x=e a﹣1﹣1,当x>e a﹣1﹣1时,g′(x)>0,g(x)为增函数,当﹣1<x<e a﹣1﹣1,g′(x)<0,g(x)为减函数,所以要对所有x≥0都有g(x)≥g(0)充要条件为e a﹣1﹣1≤0.由此得a≤1,即a的取值范围是(﹣∞,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导数和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难度较大,涉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21.(14分)(2006•全国卷Ⅱ)已知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Ⅰ)证明为定值;(Ⅱ)设△ABM的面积为S,写出S=f(λ)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考点】K8:抛物线的性质.【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分析】(1)设A(x1,y1),B(x2,y2),M(x o,y o),根据抛物线方程可得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设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根据判别式大于0求得x1+x2和x1x2,根据曲线4y=x2上任意一点斜率为y′=,可得切线AM和BM的方程,联立方程求得交点坐标,求得和,进而可求得•的结果为0,进而判断出AB⊥FM.(2)利用(1)的结论,根据x1+x2的关系式求得k和λ的关系式,进而求得弦长AB,可表示出△ABM面积.最后根据均值不等式求得S的范围,得到最小值.【解答】解:(1)设A(x1,y1),B(x2,y2),M(x o,y o),焦点F(0,1),准线方程为y=﹣1,显然AB斜率存在且过F(0,1)设其直线方程为y=kx+1,联立4y=x2消去y得:x2﹣4kx﹣4=0,判别式△=16(k2+1)>0.x1+x2=4k,x1x2=﹣4于是曲线4y=x2上任意一点斜率为y′=,则易得切线AM,BM方程分别为y=()x1(x﹣x1)+y1,y=()x2(x﹣x2)+y2,其中4y1=x12,4y2=x22,联立方程易解得交点M坐标,x o==2k,y o==﹣1,即M(,﹣1)从而,=(,﹣2),(x2﹣x1,y2﹣y1)•=(x1+x2)(x2﹣x1)﹣2(y2﹣y1)=(x22﹣x12)﹣2[(x22﹣x12)]=0,(定值)命题得证.这就说明AB⊥FM.(Ⅱ)由(Ⅰ)知在△ABM中,FM⊥AB,因而S=|AB||FM|.∵,∴(﹣x1,1﹣y1)=λ(x2,y2﹣1),即,而4y1=x12,4y2=x22,则x22=,x12=4λ,|FM|====.因为|AF|、|BF|分别等于A、B到抛物线准线y=﹣1的距离,所以|AB|=|AF|+|BF|=y1+y2+2=+2=λ++2=()2.于是S=|AB||FM|=()3,由≥2知S≥4,且当λ=1时,S取得最小值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应用.抛物线与直线的关系和抛物线的性质等都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故应重点掌握.22.(12分)(2006•全国卷Ⅱ)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方程x2﹣a n x﹣a n=0有一根为S n﹣1,n=1,2,3,….(1)求a1,a2;(2)猜想数列{S n}的通项公式,并给出严格的证明.【考点】F3:类比推理;RG:数学归纳法.【专题】14:证明题;16:压轴题.【分析】(1)验证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a1根据根的定义,可求得a1,同理,当n=2时,也可求得a2;(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问题时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证明当当n=1时,已知结论成立,第二步,先假设n=k时结论成立,利用此假设结合题设条件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成立即可.【解答】解:(1)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于是(a1﹣1)2﹣a1(a1﹣1)﹣a1=0,解得a1=.当n=2时,x2﹣a2x﹣a2=0有一根为S2﹣1=a2﹣,于是(a2﹣)2﹣a2(a2﹣)﹣a2=0,解得a2=.(2)由题设(S n﹣1)2﹣a n(S n﹣1)﹣a n=0,S n2﹣2S n+1﹣a n S n=0.当n≥2时,a n=S n﹣S n﹣1,S n﹣2S n+1=0.①代入上式得S n﹣1由(1)得S1=a1=,S2=a1+a2=+=.由①可得S3=.由此猜想S n=,n=1,2,3,.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i)n=1时已知结论成立.(ii)假设n=k时结论成立,即S k=,当n=k+1时,由①得S k+1=,即S k+1=,故n=k+1时结论也成立.综上,由(i)、(ii)可知S n=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形式:设P(n)是关于自然数n的命题,若1°P(n0)成立(奠基)2°假设P(k)成立(k≥n0),可以推出P(k+1)成立(归纳),则P(n)对一切大于等于n0的自然数n都成立考点卡片1.交集及其运算【知识点的认识】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记作A ∩B.符号语言:A∩B={x|x∈A,且x∈B}.A∩B实际理解为:x是A且是B中的相同的所有元素.当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时,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空集,而不能说两个集合没有交集.运算形状:①A∩B=B∩A.②A∩∅=∅.③A∩A=A.④A∩B⊆A,A∩B⊆B.⑤A∩B=A⇔A⊆B.⑥A∩B=∅,两个集合没有相同元素.⑦A∩(∁U A)=∅.⑧∁U(A∩B)=(∁U A)∪(∁U B).【解题方法点拨】解答交集问题,需要注意交集中:“且”与“所有”的理解.不能把“或”与“且”混用;求交集的方法是:①有限集找相同;②无限集用数轴、韦恩图.【命题方向】掌握交集的表示法,会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命题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也可以与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单调性、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等联合命题.2.奇偶函数图象的对称性【知识点的认识】奇偶函数的对称性是相对于其图象来说的,具体而言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其特点是f(x)=m时,f(﹣x)=﹣m;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它的特点是当f(x)=n时,f(﹣x)=n.【解题方法点拨】由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①奇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部分其单调性一致,而偶函数的单调性相反.eg:若奇函数f(x)在区间[1,3]内单调递增,且有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7和4,求函数f(x)在区间[﹣3,﹣1]内的最值.解:由奇函数的性质可知,f(x)在[﹣3,﹣1]上位单调递增函数,那么最小值为f(﹣3)=﹣f(3)=﹣7;最大值为f(﹣1)=﹣f(1)=﹣4【命题方向】本知识点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同学首先要熟悉奇偶函数的性质并灵活运用,然后要多多总结,特别是偶函数与周期性相结合的试题,现在的一个命题方式是已知周期偶函数某一小段内与x轴交点的个数,求在更大范围内它与x轴的交点个数,同学们务必多多留意.3.函数恒成立问题【知识点的认识】恒成立指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满足某一条件(如恒大于0等),此时,函数中的参数成为限制了这一可能性(就是说某个参数的存在使得在有些情况下无法满足要求的条件),因此,适当的分离参数能简化解题过程.例:要使函数f(x)=ax^2+1恒大于0,就必须对a进行限制﹣﹣令a≥0,这是比较简单的情况,而对于比较复杂的情况时,先分离参数的话做题较简单【解题方法点拨】一般恒成立问题最后都转化为求最值得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分离参变量和求导.例:f(x)=x2+2x+3≥ax,(x>0)求a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可知:a≤恒成立即a≤x++2⇒a≤2+2【命题方向】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类型题,它比较全面的考查了导数的应用,突出了导数的工具性作用.4.反函数【知识点归纳】【定义】一般地,设函数y=f(x)(x∈A)的值域是C,根据这个函数中x,y 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得到x=g(y).若对于y在中的任何一个值,通过x=g (y),x在A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那么,x=g(y)就表示y是自变量,x 是因变量是y的函数,这样的函数y=g(x)(x∈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记作y=f(﹣1)(x)反函数y=f(﹣1)(x)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函数y=f (x)的值域、定义域.【性质】反函数其实就是y=f(x)中,x和y互换了角色(1)函数f(x)与他的反函数f﹣1(x)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形关于直线y=x对称(2)函数存在反函数的重要条件是,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是一一映射;(3)一个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在相应区间上单调性一致;(4)大部分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当函数y=f(x),定义域是{0}且f(x)=C (其中C是常数),则函数f(x)是偶函数且有反函数,其反函数的定义域是{C},值域为{0}).奇函数不一定存在反函数,被与y轴垂直的直线截时能过2个及以上点即没有反函数.若一个奇函数存在反函数,则它的反函数也是奇函数.(5)一切隐函数具有反函数;(6)一段连续的函数的单调性在对应区间内具有一致性;(7)严格增(减)的函数一定有严格增(减)的反函数【反函数存在定理】;(8)反函数是相互的且具有唯一性;(9)定义域、值域相反对应法则互逆(三反);(10)原函数一旦确定,反函数即确定(三定)(在有反函数的情况下,即满足(2)).5.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1、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观察图中一个定义在闭区间[a,b]上的函数f(x)的图象.图中f(x1)与f(x3)是极小值,f(x2)是极大值.函数f(x)在[a,b]上的最大值是f(b),最小值是f(x1).一般地,在闭区间[a,b]上连续的函数f(x)在[a,b]上必有最大值与最小值.说明:(1)在开区间(a,b)内连续的函数f(x)不一定有最大值与最小值.如函数f(x)=在(0,+∞)内连续,但没有最大值与最小值;(2)函数的最值是比较整个定义域内的函数值得出的;函数的极值是比较极值点附近函数值得出的.(3)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是f(x)在闭区间[a,b]上有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4)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的最大值、最小值最多各有一个,而函数的极值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一个2、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步骤:由上面函数f(x)的图象可以看出,只要把连续函数所有的极值与定义区间端点的函数值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函数的最值了.设函数f(x)在[a,b]上连续,在(a,b)内可导,则求f(x)在[a,b]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如下:(1)求f(x)在(a,b)内的极值;(2)将f(x)的各极值与f(a)、f(b)比较得出函数f(x)在[a,b]上的最值.【解题方法点拨】在理解极值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按定义,极值点x0是区间[a,b]内部的点,不会是端点a,b(因为在端点不可导).(2)极值是一个局部性概念,只要在一个小领域内成立即可.要注意极值必须在区间内的连续点取得.一个函数在定义域内可以有许多个极小值和极大值,在某一点的极小值也可能大于另一个点的极大值,也就是说极大值与极小值没有必。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一)及解析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设集合M={x|x2﹣x<0},N={x||x|<2},则()A.M∩N=∅B.M∩N=M C.M∪N=M D.M∪N=R2.(5分)已知函数y=e 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则()A.f(2x)=e2x(x∈R)B.f(2x)=ln2•lnx(x>0)C.f(2x)=2e x(x∈R)D.f(2x)=lnx+ln2(x>0)3.(5分)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A.B.﹣4 C.4 D.4.(5分)如果复数(m2+i)(1+mi)是实数,则实数m=()A.1 B.﹣1 C.D.5.(5分)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A.B.(kπ,(k+1)π),k∈ZC.D.6.(5分)△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A.B.C. D.7.(5分)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16πB.20πC.24πD.32π8.(5分)抛物线y=﹣x2上的点到直线4x+3y﹣8=0距离的最小值是()A.B.C.D.39.(5分)设平面向量1、2、3的和1+2+3=0.如果向量1、2、,满足|i|=2|i|,且i顺时针旋转30°后与i同向,其中i=1,2,3,3则()A.﹣1+2+3=0 B.1﹣2+3=0 C.1+2﹣3=0 D.1+2+3=010.(5分)设{a 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1+a2+a3=15,a1a2a3=80,则a11+a12+a13=()A.120 B.105 C.90 D.7511.(5分)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A.B.C.D.20cm212.(5分)设集合I={1,2,3,4,5}.选择I的两个非空子集A和B,要使B中最小的数大于A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50种B.49种C.48种D.47种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长为,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14.(4分)设z=2y﹣x,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则z的最大值为.15.(4分)安排7位工作人员在5月1日至5月7日值班,每人值班一天,其中甲、乙二人都不安排在5月1日和2日.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种(用数字作答).16.(4分)设函数.若f(x)+f′(x)是奇函数,则φ=.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ABC的三个内角为A、B、C,求当A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18.(12分)A、B是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两种药,用若干试验组进行对比试验.每个试验组由4只小白鼠组成,其中2只服用A,另2只服用B,然后观察疗效.若在一个试验组中,服用A有效的小白鼠的只数比服用B有效的多,就称该试验组为甲类组.设每只小白鼠服用A 有效的概率为,服用B有效的概率为.(Ⅰ)求一个试验组为甲类组的概率;(Ⅱ)观察3个试验组,用ξ表示这3个试验组中甲类组的个数,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9.(12分)如图,l1、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在l1上,C在l2上,AM=MB=MN.(Ⅰ)证明AC⊥NB;(Ⅱ)若∠ACB=60°,求NB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20.(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以和为焦点、离心率为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C在点P处的切线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求:(Ⅰ)点M的轨迹方程;(Ⅱ)的最小值.21.(14分)已知函数.(Ⅰ)设a>0,讨论y=f(x)的单调性;(Ⅱ)若对任意x∈(0,1)恒有f(x)>1,求a的取值范围.22.(12分)设数列{a n}的前n项的和,n=1,2,3,…(Ⅰ)求首项a1与通项a n;(Ⅱ)设,n=1,2,3,…,证明:.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2006•全国卷Ⅰ)设集合M={x|x2﹣x<0},N={x||x|<2},则()A.M∩N=∅B.M∩N=M C.M∪N=M D.M∪N=R【分析】M、N分别是二次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分别解出再求交集合并集.【解答】解:集合M={x|x2﹣x<0}={x|0<x<1},N={x||x|<2}={x|﹣2<x<2},∴M∩N=M,故选:B.2.(5分)(2006•全国卷Ⅰ)已知函数y=e 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则()A.f(2x)=e2x(x∈R)B.f(2x)=ln2•lnx(x>0)C.f(2x)=2e x(x∈R)D.f(2x)=lnx+ln2(x>0)【分析】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概念、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的关系、求反函数的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方法.根据函数y=e 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可知f (x)是y=e x的反函数,由此可得f(x)的解析式,进而获得f(2x).【解答】解:函数y=e x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所以f(x)是y=e x的反函数,即f(x)=lnx,∴f(2x)=ln2x=lnx+ln2(x>0),选D.3.(5分)(2006•全国卷Ⅰ)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A.B.﹣4 C.4 D.【分析】由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可求出该双曲线的方程,从而求出m的值.【解答】解:双曲线mx2+y2=1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m<0,且双曲线方程为,∴m=,故选:A.4.(5分)(2006•全国卷Ⅰ)如果复数(m2+i)(1+mi)是实数,则实数m=()A.1 B.﹣1 C.D.【分析】注意到复数a+bi(a∈R,b∈R)为实数的充要条件是b=0 【解答】解:复数(m2+i)(1+mi)=(m2﹣m)+(1+m3)i是实数,∴1+m3=0,m=﹣1,选B.5.(5分)(2006•全国卷Ⅰ)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A.B.(kπ,(k+1)π),k∈ZC.D.【分析】先利用正切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单调增时x+的范围i,进而求得x的范围.【解答】解: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满足,∴单调增区间为,故选C6.(5分)(2006•全国卷Ⅰ)△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c=2a,则cosB=()A.B.C. D.【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b=a,将c、b与a的关系结合余弦定理分析可得答案.【解答】解:△ABC中,a、b、c成等比数列,则b2=ac,由c=2a,则b=a,=,故选B.7.(5分)(2006•全国卷Ⅰ)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A.16πB.20πC.24πD.32π【分析】先求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然后求其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再求其表面积.【解答】解: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底面积为4,正方形边长为2,正四棱柱的对角线长即球的直径为2,∴球的半径为,球的表面积是24π,故选C.8.(5分)(2006•全国卷Ⅰ)抛物线y=﹣x2上的点到直线4x+3y﹣8=0距离的最小值是()A.B.C.D.3【分析】设抛物线y=﹣x2上一点为(m,﹣m2),该点到直线4x+3y ﹣8=0的距离为,由此能够得到所求距离的最小值.【解答】解:设抛物线y=﹣x2上一点为(m,﹣m2),该点到直线4x+3y﹣8=0的距离为,分析可得,当m=时,取得最小值为,故选B.9.(5分)(2006•全国卷Ⅰ)设平面向量1、2、3的和1+2+3=0.如果向量1、2、3,满足|i|=2|i|,且i顺时针旋转30°后与i同向,其中i=1,2,3,则()A.﹣1+2+3=0 B.1﹣2+3=0 C.1+2﹣3=0 D.1+2+3=0 【分析】三个向量的和为零向量,在这三个向量前都乘以相同的系数,我们可以把系数提出公因式,括号中各项的和仍是题目已知中和为零向量的三个向量,当三个向量都按相同的方向和角度旋转时,相对关系不变.【解答】解:向量1、2、3的和1+2+3=0,向量1、2、3顺时针旋转30°后与1、2、3同向,且|i|=2|i|,∴1+2+3=0,故选D.10.(5分)(2006•全国卷Ⅰ)设{a 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1+a2+a3=15,a1a2a3=80,则a11+a12+a13=()A.120 B.105 C.90 D.75【分析】先由等差数列的性质求得a2,再由a1a2a3=80求得d即可.【解答】解:{a n}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a1+a2+a3=15,a1a2a3=80,∴a2=5,∴a1a3=(5﹣d)(5+d)=16,∴d=3,a12=a2+10d=35∴a11+a12+a13=105故选B.11.(5分)(2006•全国卷Ⅰ)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5根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的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A.B.C.D.20cm2【分析】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令p=,则p=10.海伦公式S=≤=故排除C,D,由于等号成立的条件为10﹣a=10﹣b=10﹣c,故“=”不成立,推测当三边长相等时面积最大,故考虑当a,b,c三边长最接近时面积最大,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令p=,则p=10.由海伦公式S=知S=≤=<20<3由于等号成立的条件为10﹣a=10﹣b=10﹣c,故“=”不成立,∴S<20<3.排除C,D.由以上不等式推测,当三边长相等时面积最大,故考虑当a,b,c三边长最接近时面积最大,此时三边长为7,7,6,用2、5连接,3、4连接各为一边,第三边长为7组成三角形,此三角形面积最大,面积为,故选B.12.(5分)(2006•全国卷Ⅰ)设集合I={1,2,3,4,5}.选择I的两个非空子集A和B,要使B中最小的数大于A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50种B.49种C.48种D.47种【分析】解法一,根据题意,按A、B的元素数目不同,分9种情况讨论,分别计算其选法种数,进而相加可得答案;解法二,根据题意,B中最小的数大于A中最大的数,则集合A、B 中没有相同的元素,且都不是空集,按A、B中元素数目这和的情况,分4种情况讨论,分别计算其选法种数,进而相加可得答案.【解答】解:解法一,若集合A、B中分别有一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2=10种;若集合A中有一个元素,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3=10种;若集合A中有一个元素,集合B中有三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4=5种;若集合A中有一个元素,集合B中有四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5=1种;若集合A中有两个元素,集合B中有一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3=10种;若集合A中有两个元素,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4=5种;若集合A中有两个元素,集合B中有三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5=1种;若集合A中有三个元素,集合B中有一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4=5种;若集合A中有三个元素,集合B中有两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5=1种;若集合A中有四个元素,集合B中有一个元素,则选法种数有C55=1种;总计有49种,选B.解法二:集合A、B中没有相同的元素,且都不是空集,从5个元素中选出2个元素,有C52=10种选法,小的给A集合,大的给B集合;从5个元素中选出3个元素,有C53=10种选法,再分成1、2两组,较小元素的一组给A集合,较大元素的一组的给B集合,共有2×10=20种方法;从5个元素中选出4个元素,有C54=5种选法,再分成1、3;2、2;3、1两组,较小元素的一组给A集合,较大元素的一组的给B集合,共有3×5=15种方法;从5个元素中选出5个元素,有C55=1种选法,再分成1、4;2、3;3、2;4、1两组,较小元素的一组给A集合,较大元素的一组的给B 集合,共有4×1=4种方法;总计为10+20+15+4=49种方法.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13.(4分)(2006•全国卷Ⅰ)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长为,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60°.【分析】先根据底面对角线长求出边长,从而求出底面积,再由体积求出正四棱锥的高,求出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切值即可.【解答】解: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的长为,底面边长为2,底面积为12,所以正四棱锥的高为3,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tanα=,∴二面角等于60°,故答案为60°14.(4分)(2006•全国卷Ⅰ)设z=2y﹣x,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则z的最大值为11.【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再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z=2y ﹣x表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只需求出可行域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大值即可.【解答】解:,在坐标系中画出图象,三条线的交点分别是A(0,1),B(7,1),C(3,7),在△ABC中满足z=2y﹣x的最大值是点C,代入得最大值等于11.故填:11.15.(4分)(2006•全国卷Ⅰ)安排7位工作人员在5月1日至5月7日值班,每人值班一天,其中甲、乙二人都不安排在5月1日和2日.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2400种(用数字作答).【分析】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先安排甲、乙两人在假期的后5天值班,有A52种排法,其余5人再进行排列,有A55种排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首先安排甲、乙两人在假期的后5天值班,有A52=20种排法,其余5人再进行排列,有A55=120种排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知共有20×120=2400种安排方法.故答案为:240016.(4分)(2006•全国卷Ⅰ)设函数.若f(x)+f′(x)是奇函数,则φ=.【分析】对函数求导结合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代入整理可得,,根据奇函数的性质可得x=0时函数值为0,代入可求φ的值【解答】解:,则f(x)+f′(x)=,为奇函数,令g(x)=f(x)+f′(x),即函数g(x)为奇函数,g(0)=0⇒2sin(φ)=0,∵0<φ<π,∴φ=.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4分)17.(12分)(2006•全国卷Ⅰ)ABC的三个内角为A、B、C,求当A 为何值时,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分析】利用三角形中内角和为π,将三角函数变成只含角A,再利用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将函数化为只含角,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求出最大值【解答】解:由A+B+C=π,得=﹣,所以有cos=sin.cosA+2cos=cosA+2sin=1﹣2sin2+2sin=﹣2(sin﹣)2+当sin=,即A=时,cosA+2cos取得最大值为故最大值为18.(12分)(2006•全国卷Ⅰ)A、B是治疗同一种疾病的两种药,用若干试验组进行对比试验.每个试验组由4只小白鼠组成,其中2只服用A,另2只服用B,然后观察疗效.若在一个试验组中,服用A有效的小白鼠的只数比服用B有效的多,就称该试验组为甲类组.设每只小白鼠服用A有效的概率为,服用B有效的概率为.(Ⅰ)求一个试验组为甲类组的概率;(Ⅱ)观察3个试验组,用ξ表示这3个试验组中甲类组的个数,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分析】(1)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独立重复试验,根据所给的两种药物对小白鼠有效的概率,计算出小白鼠有效的只数的概率,对两种药物有效的小白鼠进行比较,得到甲类组的概率.(2)由题意知本试验是一个甲类组的概率不变,实验的条件不变,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重复试验,所以变量服从二项分布,根据二项分布的性质写出分布列和期望.【解答】解:(1)设A i表示事件“一个试验组中,服用A有效的小鼠有i只“,i=0,1,2,B i表示事件“一个试验组中,服用B有效的小鼠有i只“,i=0,1,2,依题意有:P(A1)=2××=,P(A2)=×=.P(B0)=×=,P(B1)=2××=,所求概率为:P=P(B0•A1)+P(B0•A2)+P(B1•A2)=×+×+×=(Ⅱ)ξ的可能值为0,1,2,3且ξ~B(3,).P(ξ=0)=()3=,P(ξ=1)=C31××()2=,P(ξ=2)=C32×()2×=,P(ξ=3)=()3=∴ξ的分布列为:∴数学期望Eξ=3×=.19.(12分)(2006•全国卷Ⅰ)如图,l1、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在l1上,C在l2上,AM=MB=MN.(Ⅰ)证明AC⊥NB;(Ⅱ)若∠ACB=60°,求NB与平面ABC所成角的余弦值.【分析】(1)欲证AC⊥NB,可先证BN⊥面ACN,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只需证AN⊥BN,CN⊥BN即可;(2)易证N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接BH,∠NBH为N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在Rt△NHB中求出此角即可.【解答】解:(Ⅰ)由已知l2⊥MN,l2⊥l1,MN∩l1=M,可得l2⊥平面ABN.由已知MN⊥l1,AM=MB=MN,可知AN=NB且AN⊥NB.又AN为AC在平面ABN内的射影.∴AC⊥NB(Ⅱ)∵AM=MB=MN,MN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由中垂线的性质可得AN=BN,∴Rt△CAN≌Rt△CNB,∴AC=BC,又已知∠ACB=60°,因此△ABC为正三角形.∵Rt△ANB≌Rt△CNB,∴NC=NA=NB,因此N在平面ABC内的射影H是正三角形ABC的中心,连接BH,∠NBH为NB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在Rt△NHB中,cos∠NBH===.20.(12分)(2006•全国卷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以和为焦点、离心率为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C在点P处的切线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求:(Ⅰ)点M的轨迹方程;(Ⅱ)的最小值.【分析】(1)利用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设P(x0,y0),M(x,y),利用点M的坐标来表示点P的坐标,最后根据x0,y0满足C的方程即可求得;(2)先将用含点M的坐标的函数来表示,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此函数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I)椭圆方程可写为:+=1式中a>b>0,且得a2=4,b2=1,所以曲线C的方程为:x2+=1(x>0,y>0).y=2(0<x<1)y'=﹣设P(x 0,y0),因P在C上,有0<x0<1,y0=2,y'|x=x0=﹣,得切线AB的方程为:y=﹣(x﹣x0)+y0.设A(x,0)和B(0,y),由切线方程得x=,y=.由=+得M的坐标为(x,y),由x0,y0满足C的方程,得点M 的轨迹方程为:+=1(x>1,y>2)(Ⅱ)||2=x2+y2,y2==4+,∴||2=x2﹣1++5≥4+5=9.且当x2﹣1=,即x=>1时,上式取等号.故||的最小值为3.21.(14分)(2006•全国卷Ⅰ)已知函数.(Ⅰ)设a>0,讨论y=f(x)的单调性;(Ⅱ)若对任意x∈(0,1)恒有f(x)>1,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Ⅰ)根据分母不为0得到f(x)的定义域,求出f'(x),利用a的范围得到导函数的正负讨论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到f(x)的单调区间;(Ⅱ)若对任意x∈(0,1)恒有f(x)>1即要讨论当0<a≤2时,当a>2时,当a≤0时三种情况讨论得到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Ⅰ)f(x)的定义域为(﹣∞,1)∪(1,+∞).对f (x)求导数得f'(x)=e﹣ax.(ⅰ)当a=2时,f'(x)=e﹣2x,f'(x)在(﹣∞,0),(0,1)和(1,+∞)均大于0,所以f(x)在(﹣∞,1),(1,+∞)为增函数.(ⅱ)当0<a<2时,f'(x)>0,f(x)在(﹣∞,1),(1,+∞)为增函数.(ⅲ)当a>2时,0<<1,令f'(x)=0,解得x1=,x2=.当x变化时,f′(x)和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f (x )在(﹣∞,),(,1),(1,+∞)为增函数,f (x )在(,)为减函数. (Ⅱ)(ⅰ)当0<a ≤2时,由(Ⅰ)知:对任意x ∈(0,1)恒有f (x )>f (0)=1.(ⅱ)当a >2时,取x 0=∈(0,1),则由(Ⅰ)知f (x 0)<f (0)=1(ⅲ)当a ≤0时,对任意x ∈(0,1),恒有>1且e﹣ax ≥1,得f (x )=e ﹣ax ≥>1. 综上当且仅当a ∈(﹣∞,2]时,对任意x ∈(0,1)恒有f (x )>1.22.(12分)(2006•全国卷Ⅰ)设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和,n=1,2,3,…(Ⅰ)求首项a 1与通项a n ;(Ⅱ)设,n=1,2,3,…,证明:.【分析】对于(Ⅰ)首先由数列{a n }的前n 项的和求首项a 1与通项a n ,可先求出S n ﹣1,然后有a n =S n ﹣S n ﹣1,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从而求解;对于(Ⅱ)已知,n=1,2,3,…,将a n=4n﹣2n代入S n=a n﹣×2n+1+,n=1,2,3,得S n=×(4n﹣2n)﹣×2n+1+=×(2n+1﹣1)(2n+1﹣2)然后再利用求和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Ⅰ)由S n=a n﹣×2n+1+,n=1,2,3,①得a1=S1=a1﹣×4+所以a1=2.再由①有S n﹣1=a n﹣1﹣×2n+,n=2,3,4,将①和②相减得:a n=S n﹣S n﹣1=(a n﹣a n﹣1)﹣×(2n+1﹣2n),n=2,3,整理得:a n+2n=4(a n﹣1+2n﹣1),n=2,3,因而数列{a n+2n}是首项为a1+2=4,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即:a n+2n=4×4n﹣1=4n,n=1,2,3,因而a n=4n﹣2n,n=1,2,3,(Ⅱ)将a n=4n﹣2n代入①得S n=×(4n﹣2n)﹣×2n+1+=×(2n+1﹣1)(2n+1﹣2)=×(2n+1﹣1)(2n﹣1)T n==×=×(﹣)所以,=﹣)=×(﹣)<(1﹣)。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一)及答案
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一)及答案200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卷Ⅰ)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设集合 $M=\{x|x^2-x<0\}$,$N=\{x||x|<2\}$,则()。
A。
$M\cap N=\varnothing$B。
$M\cap N=M$C。
$M\cup N=\mathbb{R}$XXX2.已知函数 $y=e^x$ 的图象与函数 $y=f(x)$ 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则()。
A。
$f(2x)=e^{2x}$($x\in\mathbb{R}$)B。
$f(2x)=\ln2\cdot\ln x$($x>0$)C。
$f(2x)=2e^x$($x\in\mathbb{R}$)D。
$f(2x)=\ln x+\ln 2$($x>0$)3.双曲线 $mx^2+y^2=1$ 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m=$()。
A。
$\dfrac{3}{4}$B。
$1$C。
$-4$D。
$4$4.如果复数 $(m^2+i)(1+mi)$ 是实数,则实数 $m=$()。
A。
$1$B。
$-1$C。
$0$D。
不存在实数 $m$ 满足条件。
5.函数$y=\dfrac{\sin x}{1+\cos x}$ 的单调增区间为()。
A。
$(2k\pi,(2k+1)\pi)$,$k\in\mathbb{Z}$B。
$(2k\pi,(2k+1)\pi)$,$k\in\mathbb{N}$C。
$(2k\pi+\pi,(2k+1)\pi)$,$k\in\mathbb{Z}$D。
$(2k\pi+\pi,(2k+1)\pi+\pi)$,$k\in\mathbb{Z}$6.$\triangle 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a$、$b$、$c$ 成等比数列,且 $c=2a$,则 $\cos B=$()。
2006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科数学试题及详细解答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 卷)数学(理工农医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 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公式 P (A +B )=P (A )+P (B ) S =4πR 2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g B )=P (A )g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V =43πR 2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k )=C kn P k (1-P )n -k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M ={x |x <3},N ={x |log 2x >1},则M ∩N =(A ) (B ){x |0<x <3} (C ){x |1<x <3} (D ){x |2<x <3} (2)函数y =sin2x cos2x 的最小正周期是(A )2π (B )4π (C )π4 (D )π2(3)3(1-i )2=(A )32i (B )-32i (C )i (D )-i(4)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A )316 (B )916 (C )38 (D )932(5)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x 23+y 2=1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A )2 3 (B )6 (C )4 3 (D )12 (6)函数y =ln x -1(x >0)的反函数为(A )y =e x +1(x ∈R ) (B )y =e x -1(x ∈R )(C )y =e x +1(x >1) (D )y =e x -1(x >1)(7)如图,平面α⊥平面β,A ∈α,B ∈β,AB 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π4和π6,过A 、B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 ′、B ′,则A B ∶A ′B ′= (A )2∶1 (B )3∶1 (C )3∶2 (D )4∶3(8)函数y =f (x )的图像与函数g (x )=log 2x (x >0)的图像关于原点 对称,则f (x )的表达式为(A )f (x )=1log 2x (x >0) (B )f (x )=log 2(-x )(x <0)(C )f (x )=-log 2x (x >0) (D )f (x )=-log 2(-x )(x <0)(9)已知双曲线x 2a 2-y 2b 2=1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43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A )53 (B )43 (C )54 (D )32(10)若f (sin x )=3-cos2x ,则f (cos x )=(A )3-cos2x (B )3-sin2x (C )3+cos2x (D )3+sin2x(11)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S 3S 6=13,则S 6S 12=(A )310 (B )13 (C )18 (D )19(12)函数f (x )= i =119|x -n |的最小值为(A )190 (B )171 (C )90 (D )45α βA B A ′B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第Ⅱ卷(本卷共10小题,共90分)注意事项:1.考生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3)在(x 4+1x)10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14)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成等差数列,且AB =1,BC =4,则边BC 上的中线AD的长为 . (15)过点(1,2)的直线l 将圆(x -2)2+y 2=4分成两段弧,当劣弧所对的圆心角最小时,直线l 的斜率k = .(16)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 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 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 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已知向量a =(sin θ,1),b =(1,cos θ),-π2<θ<π2.(Ⅰ)若a ⊥b ,求θ;(Ⅱ)求|a +b |的最大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抽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Ⅰ)用ξ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及ξ的数学期望;(Ⅱ)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级用户拒绝的概率.(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BC ,D 、E 分别为BB 1、AC 1的中点. (Ⅰ)证明:ED 为异面直线BB 1与AC 1的公垂线;(Ⅱ)设AA 1=AC =2AB ,求二面角A 1-AD -C 1的大小.(20)(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f (x )=(x +1)ln(x +1),若对所有的x ≥0,都有f (x )≥a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x 2=4y 的焦点为F ,A 、B 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AF →=λFB →(λ>0).过A 、B 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Ⅰ)证明FM →·AB →为定值;(Ⅱ)设△ABM 的面积为S ,写出S =f (λ)的表达式,并求S 的最小值.AB C D EA 1B 1C 1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方程x 2-a n x -a n =0有一根为S n -1,n =1,2,3,…. (Ⅰ)求a 1,a 2; (Ⅱ){a n }的通项公式.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试题(必修+选修Ⅱ)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评分说明:1.本解答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参考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2.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3.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4.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一.选择题(1)已知集合{}2{|3},|log 1M x x N x x =<=>,则 M N =I (D) (A )∅ (B ){}|03x x <<(C ){}|13x x << (D ){}|23x x <<解析:{}{}2log 12N x x x x =>=>,用数轴表示可得答案D 考察知识点有对数函数的单调性,集合的交集 本题比较容易. (2)函数sin 2cos 2y x x =的最小正周期是(D)(A )2π (B )4π (C )4π (D )2π 解析: 1sin 2cos 2sin 42y x x x ==所以最小正周期为242T ππ==,故选D考察知识点有二倍角公式,最小正周期公式 本题比较容易. (3)23(1)i =-(A)(A )32i (B )32i - (C )i (D )i -解析:2233333(1)2222i i i i i i ====--- 故选A本题考察的知识点复数的运算,(乘法和除法),比较简单(4)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A)(A )316 (B )916 (C )38 (D )932解析:设球的半径为R, 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由勾股定理可得一个半的圆,所以2122)32416R S S R ππ==,故选A 本题主要考察截面的形状和球的表面积公式,难度中等(5)已知ABC ∆的顶点B 、C 在椭圆2213x y +=上,顶点A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 边上,则ABC ∆的周长是 ( C)(A) (B )6 (C) (D )12解析(数形结合)由椭圆的定义椭圆上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长轴长2a,可得ABC ∆的周长为4a=所以选C本题主要考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椭圆的基本性质,难度中等 (6)函数ln 1(0)y x x =+>的反函数为(B) (A )1()x y e x R +=∈ (B )1()x y e x R -=∈(C )1(1)x y ex +=> (D )1(1)x y e x -=>解析:1ln 1(0)ln 1()y y x x x y x ey R -=+>⇒=-⇒=∈所以反函数为1()x y e x R -=∈故选B本题主要考察反函数的求法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难度中等(7)如图,平面α⊥平面β,,,A B AB αβ∈∈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4π和6π。
2006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全 国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数学(全国卷Ⅰ)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
第Ⅱ卷3到10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宗旨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惟有一项乃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阅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乃是表面积公式)()()(B P A P B A P +=+ 24R S π=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B P A P B A P ⋅=⋅ 球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乃是P ,那么334R V π=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k n kk n n P P C k P --=)1()(一.选择题(1)设集合M={x|x 2-x<0},N={x||x|<2},则(A )M φ=N(B )M M N =(C )M N M = (D )R N M =(2)已知函数y=e x 的图象与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则(A )f(2x)=e 2x (x )R ∈ (B )f(2x)=ln2lnx(x>0)(C )f(2x)=2e 2x (x )R ∈(D )f(2x)= lnx+ln2(x>0)(3)双曲线mx 2+y 2=1的虚轴长乃是实轴长的2倍,则m=(A )-41 (B )-4 (C)4 (D )41 (4)如果(m 2+i)(1+mi)乃是实数,则实数m=(A )1(B )-1(C )2(D )-2(5)函数f(x)=tan(x+4π)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 )(k π-2π, k π+2π),k Z ∈ (B )(k π, (k+1)π),k Z ∈(C) (k π-43π, k π+4π),k Z ∈ (D )(k π-4π, k π+43π),k Z ∈(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且c=2a ,则cosB=(A )41 (B )43 (C )42 (D )32(7)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锥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乃是(A )16 π (B )20π (C )24π (D )32π (8)抛物线y=-x 2上的点到4x+3y-8=0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乃是(A )34 (B )57 (C )58 (D )3(9)设平面向量a 1、a 2、a 3的和a 1+a 2+a 3=0,如果平面向量b 1、b 2、b 3满足|b i |=2|a i |,且a i 顺时针旋转30︒后与同向,其中i=1、2、3,则(A )-b 1+b 2+b 3=0 (B )b 1-b 2+b 3=0(C )b 1+b 2-b 3=0 (D )b 1+b 2+b 3=0(10)设{a n }乃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a 1+a 2+a 3=15,a 1a 2a 3=80,则a 11+a 12+a 13=(A )120 (B )105 (C )90 (D )75(11)用长度分别为2、3、4、5、6(单位:cm)的细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允许连接,但不允许折断),能够得到期的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A )85cm 2(B )610cm 2(C )355cm 2(D )20cm 2(12)设集合I={1,2,3,4,5},选择I 的两个非空子和B ,要使B 中的最小的数大于A 中最大的数,则不同的选择方法共有(A )50种 (B )49种 (C )48种 (D )47种第Ⅱ卷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则质量:H 1 C 12 O 161.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试验是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2.夏季,在青天、阴天、多云、高温干旱四种天气条件下,猕猴桃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变化曲线不同,表示晴天的曲线图是3.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B .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C .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酸菌接种D .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氮源4.用vp 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v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此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合被v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B .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C .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D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mL 1 mol/L Al 2(SO 4)3溶液中,Al 3+和SO 42-离子总数为6.02×1023B .标准状况下,22.4L Cl 2和HCl 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C .0.1 mol Br 8135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 D .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B .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C .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皂化反映的产物D .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 8.已知:①向KMnO 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 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 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2006年高考北京卷理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Ⅱ)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集合A ={x -1≤x ≤2},B ={xx <1},则A ∩B =[D](A){x x <1}(B ){x-1≤x ≤2}(C) {x-1≤x ≤1}(D) {x -1≤x <1} 2.复数z =1i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A](A)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函数f (x )=2sin x cos x 是 [C](A)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4.如图,样本A 和B 分别取自两个不同的总体,它们的样本平均数分别为A B x x 和,样本标准差分别为s A 和s B ,则[B](A) A x >B x ,s A >s B (B) A x <B x ,s A >s B (C) A x >B x ,s A <s B (D) A x <B x ,s A <s B5.右图是求x 1,x 2,…,x 10的乘积S 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的内容为 [D] (A)S =S*(n +1)(B )S =S *x n +1 (C)S =S *n (D)S =S *x n6.“a >0”是“a >0”的[A](A)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B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下列四类函数中,个有性质“对任意的x >0,y >0,函数f (x )满足f (x +y )=f (x ) f (y )”的是 [C] (A )幂函数 (B )对数函数 (C )指数函数 (D )余弦函数 8.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B] (A )2 (B )1(C )23(D )139.已知抛物线y 2=2px (p >0)的准线与圆(x -3)2+y 2=16相切,则p 的值为 [C] (A )12(B )1 (C )2 (D )410.某学校要招开学生代表大会,规定各班每10人推选一名代表,当各班人数除以10的余数大于..6.时再增选一名代表.那么,各班可推选代表人数y 与该班人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取整函数y =[x ]([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可以表示为 [B](A )y =[10x] (B )y =[310x +] (C )y =[410x +] (D )y =[510x +]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1.观察下列等式:13+23=(1+2)2,13+23+33=(1+2+3)2,13+23+33+43=(1+2+3+4)2,…,根据上述规律,第四个等式.....为13+23+33+43+53=(1+2+3+4+5)2(或152). 12.已知向量a =(2,-1),b =(-1,m ),c =(-1,2)若(a +b )∥c ,则 m = -1 .13.已知函数f (x )=232,1,,1,x x x ax x +<⎧⎨+≥⎩若f (f (0))=4a ,则实数a = 2 .14.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4,1,20,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z =3x -y 的最大值为 5 .15.(考生注意:请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分) A.(不等式选做题)不等式21x -<3的解集为{}12x x -<<.B.(几何证明选做题)如图,已知Rt △ABC 的两条直角边AC ,BC 的长分别为3cm ,4cm ,以AC 为直径的圆与AB 交于点D ,则BD =165cm.C.(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参数方程cos ,1sin x y αα=⎧⎨=+⎩(α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为x 2+(y -1)2=1.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a n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 1=1,且a 1,a 3,a 9成等比数列.(Ⅰ)求数列{a n }的通项; (Ⅱ)求数列{2an}的前n 项和S n . 解 (Ⅰ)由题设知公差d ≠0, 由a 1=1,a 1,a 3,a 9成等比数列得121d +=1812dd++, 解得d =1,d =0(舍去), 故{a n }的通项a n =1+(n -1)×1=n .(Ⅱ)由(Ⅰ)知2ma =2n,由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得S m =2+22+23+ (2)=2(12)12n --=2n+1-2.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已知B=45°,D 是BC 边上的一点, AD=10,AC=14,DC=6,求AB 的长.解 在△ADC 中,AD=10,AC=14,DC=6,由余弦定理得cos ∠2222AD DC AC AD DC+- =10036196121062+-=-⨯⨯, ∴∠ADC=120°, ∠ADB=60°在△ABD 中,AD=10, ∠B=45°, ∠ADB=60°,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B ADADB B=∠,∴AB =310sin 10sin 60256sin sin 4522AD ADB B ⨯∠︒===︒.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AP =AB ,BP =BC =2,E ,F 分别是PB ,PC 的中点. (Ⅰ)证明:EF ∥平面PAD ; (Ⅱ)求三棱锥E —ABC 的体积V.解 (Ⅰ)在△PBC 中,E ,F 分别是PB ,PC 的中点,∴EF ∥BC . 又BC ∥AD ,∴EF ∥AD ,又∵AD ⊄平面PAD ,E F ⊄平面PAD , ∴EF ∥平面PAD .(Ⅱ)连接AE ,AC,EC ,过E 作EG ∥PA 交AB 于点G ,则BG ⊥平面ABCD ,且EG =12PA .在△PAB中,AD=AB, PAB°,BP=2,∴AP=AB=2,EG=22.∴S△ABC=12AB·BC=12×2×2=2,∴V E-AB C=13S△ABC·EG=13×2×22=13.19 (本小题满分12分)为了解学生身高情况,某校以10%的比例对全校700名学生按性别进行出样检查,测得身高情况的统计图如下:()估计该校男生的人数;()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概率;()从样本中身高在180~190cm之间的男生中任选2人,求至少有1人身高在185~190cm之间的概率。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北京卷)-推荐下载
A.气体体积膨胀,内能增加
B.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C.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
D.Q 中气体不可能自发的全部退回到 P 中
16.水的折射率为 n,距水面深 h 处有一个点光源,岸上的人看到水面被该光源照亮的圆形 区域的直径为
②向 FeCl 2 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 KI 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试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 Kl 试纸变蓝 D.实试验②证明 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若 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3.目前核电站利用的核反应是
A.裂变,核燃料为铀
C.裂变,核燃料为氘
B。聚变,核燃料为铀
D。聚变,核燃料为氘
14.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 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15.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 P、Q 间装有阀门 K。P 中充满气体,Q 内为真空,整个系 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 K 后,P 中的气体进入 Q 中,最终达到平衡,则
B.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 C.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酸菌接种 D.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氮源
4.用 v p 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v 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此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合被 v 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
C.0.1
mol
81 35
Br
原子中含中子数为
D.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 4×6.02×1023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 B.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C.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皂化反映的产物 D.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 8.已知: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则质量:H 1 C 12 O 161.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试验是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2.夏季,在青天、阴天、多云、高温干旱四种天气条件下,猕猴桃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实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差)变化曲线不同,表示晴天的曲线图是3.用蔗糖、奶粉和经蛋白酶水解后的玉米胚芽液,通过乳酸菌发酵可生产新型酸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消耗量与乳酸生成量呈正相关B .酸奶出现明显气泡说明有杂菌污染C .应选择处于对数期的乳酸菌接种D .只有奶粉为乳酸菌发酵提供氮源4.用v p 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v 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此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合被v 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B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C .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D .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B .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C .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D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mL 1 mol/L Al 2(SO 4)3溶液中,Al 3+和SO 42-离子总数为6.02×1023B .标准状况下,22.4L Cl 2和HCl 的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总数为2×6.02×1023C .0.1 mol Br 8135原子中含中子数为3.5×6.02×1023D .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6.02×1023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B .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C .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皂化反映的产物D .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 8.已知:①向KMnO 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 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 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北京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9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注意事项: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在复平面内,复数1ii+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2)若a 与b c - 都是非零向量,则“a b a c ⋅=⋅ ”是“()a b c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中,各位数字之和为奇数的共有(A )36个 (B )24个(C )18个(D )6个(4)平面α的斜线AB 交α于点B,过定点A 的动直线l 与AB 垂直,且交α于点C ,则动点C 的轨迹是 (A )一条直线(B )一个圆(C )一个椭圆(D )双曲线的一支(5)已知(31)4,1()log ,1a a x a x f x x x -+<⎧=⎨>⎩是(,)-∞+∞上的减函数,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A )(0,1) (B )1(0,)3(C )11[,)73(D )1[,1)7(6)在下列四个函数中,满足性质:“对于区间(1,2)上的任意1212,()x x x x ≠,1221|()()|||f x f x x x -<-恒成立”的只有(A )1()f x x=(B )()||f x x =(C )()2x f x =(D )2()f x x =(7)设4710310()22222()n f n n N +=+++++∈ ,则()f n 等于(A )2(81)7n- (B )12(81)7n +- (C )32(81)7n +-(D )42(81)7n +-(8)下图为某三岔路口交通环岛的简化模型,在某高峰时段,单位时间进出路口,,A B C 的机动车辆数如图所示,图中123,,x x x 分别表示该时段单位时间通过路段 ,,AB BCCA 的机动车辆数(假设:单位时间内,在上述路段中,同一路段上驶入与驶出的车辆数相等),则20,30;35,30;55,50(A )123x x x >> (B )132x x x >> (C )231x x x >> (D )321x x x >>绝密★启用前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北京卷)第Ⅱ卷(共110分)注意事项:1. 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9)22132lim 1x x x x →-++-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10)在72)x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中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11)若三点(2,2),(,0),(0,)(0)A B a C b ab ≠共线,则11a b+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_. (12)在ABC ∆中,若sin :sin :sin 5:7:8A B C =,则B ∠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13)已知点(,)P x y 的坐标满足条件41x y y x x +≤⎧⎪≥⎨⎪≥⎩,点O 为坐标原点,那么||PO 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最大值等于____________.(14)已知,,A B C 三点在球心为O ,半径为R 的球面上,AC BC ⊥,且A B R =,那么,A B两点的球面距离为_______________,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共12分)已知函数1)4()cos x f x xπ-=, (Ⅰ)求()f x 的定义域;(Ⅱ)设α是第四象限的角,且4tan 3α=-,求()f α的值. (16)(本小题共13分)已知函数32()f x ax bx cx =++在点0x 处取得极大值5,其导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点(1,0),(2,0),如图所示.求: (Ⅰ)0x 的值;(Ⅱ),,a b c 的值.(17)(本小题共14分)如图,在底面为平行四边表的四棱锥P ABCD -中,AB AC ⊥,PA ⊥平面ABCD ,且PA AB =,点E 是PD 的中点.(Ⅰ)求证:AC PB ⊥;(Ⅱ)求证://PB 平面AEC ; (Ⅲ)求二面角E AC B --的大小. (18)(本小题共13分)某公司招聘员工,指定三门考试课程,有两种考试方案. 方案一:考试三门课程,至少有两门及格为考试通过;方案二:在三门课程中,随机选取两门,这两门都及格为考试通过.假设某应聘者对三门指定课程考试及格的概率分别是,,a b c ,且三门课程考试是否及格相互之间没有影响.(Ⅰ)分别求该应聘者用方案一和方案二时考试通过的概率;(Ⅱ)试比较该应聘者在上述两种方案下考试通过的概率的大小.(说明理由)(19)(本小题共14分)已知点(2,0),(2,0)M N -,动点P 满足条件||||PM PN -=记动点P 的轨迹为W .(Ⅰ)求W 的方程;(Ⅱ)若,A B 是W 上的不同两点,O 是坐标原点,求OA OB ⋅的最小值.(20)(本小题共14分)在数列{}n a 中,若12,a a 是正整数,且12||,3,4,5,n n n a a a n --=-= ,则称{}n a 为“绝对差数列”.(Ⅰ)举出一个前五项不为零的“绝对差数列”(只要求写出前十项);(Ⅱ)若“绝对差数列”{}n a 中,20213,0a a ==,数列{}n b 满足12n n n n b a a a ++=++,1,2,3,n = ,分别判断当n →∞时,n a 与n b 的极限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求出其极限值;(Ⅲ)证明:任何“绝对差数列”中总含有无穷多个为零的项.2006年高考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北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D (2)C (3)B (4)A (5)C (6)A (7)D (8)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21-(10)-14 (1)21 (12)3π (13)210 (14)R π31R 2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共12分)解:(Ⅰ)由cosx ≠0得)(2Z k k x ∈+≠ππ故f (x)的定义域为⎩⎨⎧⎭⎬⎫∈+≠Z k k x ,2ππ (Ⅱ)因为34tan -=a ,且a 是第四象限的角。
所以54sin -=a ,53cos =a 故aa a f cos )42sin(21)(π--=514)sin (cos 2cos cos sin 2cos 2cos 2cos 2sin 1cos )2cos 222sin 22(212=-=-=+-=--=a a aaa a aa a aa a(16)(共13分)解法一:(Ⅰ)由图象可知,在(-∞,1)上0)(>'x f ,在(1,2)上0)(<'x f ,在(2,+∞)上0)(>'x f故)(x f 在(-∞,1),(2,+∞)上递增,在(1,2)上递减。
因此)(x f 在x =1处取得极大值,所以10=x 。
(Ⅱ)c bx ax x f ++='23)(2由,5)1(,0)2(,0)1(=='='f f f得⎪⎩⎪⎨⎧=++=++=++50412023c b a c b a c b a 解得a =2,b = -9,c =12 解法二: (Ⅰ)同解法一。
(Ⅱ)设m mx mx x x m x f 23)2)(1()(2+-=--=' 又c bx ax x f ++='23)(2所以,2,23,3m c m b m a =-==mx mx x m x f 2233)(23+-=由5)1(=f即52233=+-m m m 得m=6所以a=2,b= -9,c=12(17)(共14分)解法一:(Ⅰ)∵PA ⊥平面ABCD ∴AB 是PB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 又∵AB ⊥AC ,AC ⊂平面ABCD , ∴AC ⊥PB(Ⅱ)连接BD ,与AC 相交于O ,连接EO 。
∵ABCD 是平等四边形, ∴O 是BD 的中点, 又E 是PD 的中点, ∴EO ∥PB又PB ⊄平面AEC ,EO ⊂平面AEC , ∴PB ∥平面AEC 。
(Ⅲ)取BC 中点G ,连接OG ,则点G 的坐标为)0,200,2,2(bb a ,), 又)0,0,(),2,2,0(0a bb =-=∴00,00=⋅=⋅AC G AC E ∴OE ⊥AC ,OG ⊥AC∴∠EOG 是二面角E-AC-B 的平面角。
∵220,0cos cos -=>=<=EOG∴︒=∠135EOG∴二面角B AC E --的大小为︒135(18)(共13分)解:记该应聘者对三门指定课程考试及格的事件分别为A ,B ,C , 则()()()c C P b B P a A P ===,, (Ⅰ)应聘者用方案一考试通过的概率()()()()()()()abcca bc ab abcb ac a bc c ab C B A P C B A P C B A P C B A P p 21111-++=+-+-+-=⋅⋅+⋅⋅+⋅⋅+⋅⋅=应聘者用方案二考试通过的概率()()()()ca bc ab C A P C B P B A P p ++=⋅+⋅+⋅=313131312(Ⅱ)因为[]1,0,,∈c b a 所以()()()()[]2121011132232p p b ca a bc c ab abc ca bc ab p p ≥≥-+-+-=-++=-故 即采用第一种方案,该应聘者考试通过的概率较大。
(19)(共14分)解法一:(Ⅰ)由22=-PN PM 知动点P 的轨迹是以M ,N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实半轴长2=a又半焦距c=2,故虚半轴长222=-=a c b所以W 的方程为2,12222≥=-x y x (Ⅱ)设A ,B 的坐标分别为(11,y x ),(22,y x )当2,,,,212121212121=-=+=-==⊥y x y y x x y y x x x AB 从而轴时当AB 与x 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 的方程为y=kx+m ,与W 的方程联立,消去y 得:()0221222=----m kmx xk故12,122221221-+=-=+k m x x k km x x 所以2121y y x x +=⋅()()()()()()14212212121122222222222212122121-+=-+=+-+-++=++++=+++=k k k m k mk k mk m x x km x x k m kx m kx x x又因为200,01,0221>⋅>->k x x 从而所以 综上,当OB OA x AB ⋅⊥,轴时取得最小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