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合集下载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1998年2月1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厅教技厅[1998]1号印发)为了加强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下称学报)的管理,进一步推动学报编排规范化,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术交流,在1993年制定并实施的《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基础上,根据新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结合学报编辑实践,特制定本规范。

1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学报的基本项目、结构和编排格式,适用于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也可供其他科技期刊参考。

2引用标准与法规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GB788—87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9999—88中国标准刊号GB11668—89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GB/T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13417—92科学技术期刊目次表GB3259—9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T1.1—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3100~3102—93量和单位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令第12号: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1991-06-05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07-073版式1)每种学报的版式应力求统一和稳定。

2)学报的开本采用16开,标准的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但在过渡阶段即2000年以前,仍可使用188 mm×260mm非标准开本。

2种开本尺寸的误差均为±1mm。

4封页1)封页包括封一(封面)、封二、封三、封四(封底)和书脊。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001]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001]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为适应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传播现代化的需要,推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化,提高学报质量,扩大学术交流,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文件,并结合学报编排的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 内容与适应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学报的基本项目、结构和编排格式,适用于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和高等学校主办的专业性社会科学期刊,也可供其他社会科学期刊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及参考规范文件GB/T1.1-93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 788-87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T317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排格式GB 9999-88 中国标准刊号GB 3259-92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 11668-89 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GB 6447-86 文摘编写规则GB/T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7408-94 数据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 3100~3102-93 量和单位GB/T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346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07-07新闻出版署.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1995-06-13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暂行规定,1998-11-24CAJ-CD B/T1-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01-123 基本版式3.1每种学报的版式应力求统一和稳定。

3.2 采用16开本,幅面尺寸为188mmX260mm或210mmX297mm。

也可采用其他开本。

所有开本尺寸的误差均为±1mm。

3.3正文一般采用通栏或双栏横排,也可采用其他版式。

3.4定期出版,周期一般不长于一季度;一年之内每期页码应固定。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西安培华学院学报》撰稿规范为了加强学报的编辑和管理规范,提高我院学报来稿的处理效率,促进广大作者的学术论文撰写规范,学报编辑部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制定了以下撰稿规范,以供广大作者参考。

1、篇名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一般不超过20个字,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小二号。

必要时可加副篇名,用较小字号另行起排,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篇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2、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2.1 文章均应有作者暑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

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标明国籍。

2.2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示例: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2.3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2.4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示例:熊易群1,贾改莲2,钟小锋1,刘建君1(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省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710061)3、摘要公开发行的学报,其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应能客观地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

一般不超过200字,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排在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

英文摘要的内容一般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文摘要前以“摘要:”或“[摘要]”作为标识;英文摘要前以“Abstract:”作为标识。

4、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8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

参考文献页码著录规范的探讨

参考文献页码著录规范的探讨

参考文献页码著录规范的探讨王岩云【摘要】The description for reference page number is a realistic and serious problem. Now all kinds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not only disagre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page descriptions of publishing units are not uniform standards in the practice, this has caused a lot of confusion. Therefore, revising perfect description specification is very necessary.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reference page number's description should be based on principles of "true cite and description", the description contents of reference table should take the "literature" category as reference, the text reference the page description should consider "reference" category and take description "page" for the principle.%参考文献的页码著录是一个现实而又严肃的问题。

目前各类规范规定不仅本身相互不一致,而且实践中各出版单位对页码著录的执行标准也不一致,这就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

论文写作中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一篇完整的论文主要有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这六部分组成。

注释是指论文中的一些专业词汇的解释。

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可找到,一种是通过专业工具书(专业词典)。

另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雅虎等)里面输入该专业词汇即可查到。

许多作者不了解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相当多的人将参考文献作为注释写于当页之下,这是不规范的。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十分清楚地规定:“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著作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一般集中列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参考文献序号用方括号标出,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可见,参考文献与注释有着显著的区别,作者在撰写论著时应严格将其区分开来标注.参考文献和注释对于一篇科研论文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并非每篇论文一定要有参考文献和注释,但完整、规范的参考文献和注释,能使论文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为论文更添一份可信度,同时也有利于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

为此,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杂志社制定了一套技术规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检索与评价数据主要项目(包括参考文献和注释)的名称、代码、标识和编排格式等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1999年,新闻出版署发文要求所有进入光盘版的期刊参照执行。

该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信息化。

但在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具体注录中,各种期刊存在着一些明显不同的做法,从而使这一问题显得比较随意和混乱。

为此,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区分与处理作一些探讨.一、“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内涵(一)关于“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因为从科研的规律来看,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提及他人科研成果的过程,就是参考或引用。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要求国内各有关高校的文科学报和社科期刊参照执行的一份期刊专业技术规范。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于1990年6月印发了试行稿,1996年12月作了一次修订,1999年4月作了第二次修订。

最新修订版《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文献编辑、出版的新标准及法规、文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的实际情况,由资深编辑出版学者、专家讨论修订的。

该《规范》对统一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编排格式,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术文献信息交流具有积极作用,并已受到新闻出版署等有关部门的重视。

1.篇名篇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够概括文章的特定内容,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一般不超过20个字。

必要时可加副篇名,用较小字号另行起排。

篇名应尽量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

2.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2.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

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著者前用方括号芭标明国籍。

各种补白短文,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2.2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复姓连写;名字的首字母大字,双方中间加连字符,姓氏与名均不缩写。

ZHANG Ying (张颖),WANG Xi-lian (王锡联),ZHUGE Hua (诸葛华)2.3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2.4 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符号,并且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注与作者姓名符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

熊易群1,贾改莲2,刘建军1(1.吉首大学中文系,湖南吉首 416000;2.陕西教育学院教育系,陕西西安 710061)3.摘要公开发行的学报,其论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

三线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三线表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能简化的单位,尽量简化。如(,. 5 % 4)5 , ; ,.% 4 5 , ; <4 5 , ,,. 5 " =>? ; ’=>?,( ,. 5 " ’ )+ ! 4 ; ,. 5 % ’+ ! 4 ; ’’+ ! 4, ,." @ ! ’ ; 0@ ! ’ 等。
另外关于三线表“ 量和单位”的提出问题,有些规范这样 写道:“ 所有栏目中的单位都相同的情况下才把单位提出去, 置于表格顶线的右端”,这句话应该灵活掌握,例如在有极个 别的单位不一致时,也应当将表格单位提出,将个别的单位 标注于表中,或做表注,同样不会影响表格意思的表达。
“ 正线”。当然,三线表其实并不一定只有 $ 条线,必要时可
加辅助线,无论 加 多 少 条 辅 助 线,仍 称 作 三 线 表。但 是 实 际
使用中,辅助线的添加如果不合适,容易使辅助线与栏目线
混淆,且影响表 格 的 美 观。笔 者 认 为,三 线 表 应 该 保 证 三 根
主线( 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最长,其它辅助线应短于这三
竖表转栏
表序 表

#& 结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页表
表(& ( ( ( (
(((( (((( (((( ((((
(((( (((( (((( ((((
(((( (((( (((( ((((
横表分段
表 $! 不同树种生长状况
生长指标
合作杨
小叶杨
白榆
树龄 = 年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存在的问题及其修正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存在的问题及其修正

三、 “ 基本版式 表述有欠缺 之处
《 报 规范 》 32中规 定可 采用 18m ×20 ̄ 或 20 m×27 m两个 开 本 ,又规 定 “ 可 采 用其 他 开 学 . 8n  ̄ 6t 1 r 1m 9m 也
本”,这等于没有作出任何规定。由于没有依据最新国家标准 “ BT78 99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 G / —19 8 尺寸”制定 《 学报规范》 , 以在 32 所 . 中规定的开本幅面尺寸 1 m 20 m不是 “ BT78 9 8 m× 6r 8 a G / —19 8 9图书和
投稿 日期 :20 —0 —2 01 9 4
作者简 介 :陈道斌 ( 一) 1 螂 ,男,襄樊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从事科技编辑工作。
一 出版 科 学 与 图 书 馆 学 P UBLSHI I NG AND l LBRARY SCI ENCE
维普资讯
报规范》 许多期刊 、学术团体也参照执行了《 , 学报规范》 但 找们在《 , 学报规范》 的具体理解和实施过程中遇
到 了许多 这样或 那样 的 团惑 ,我们认 为《 学报规 范》 还存 在一 些不妥 或值 得商接 之处 ,现 逐一 提 出来 ,求 教 于
同行 ,以期得到进一步完善。


“ 内容与适应范围”的表述似可调整
维普资讯
沈 阳农 业大 学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0 2 3 ( ) 6 —6 ,20 —0 ,4 1 :7 8
Sc lSi c ora o h nagA r ut a U i r t,2 0 —0 ,4 1 : —6 oi ce e Ju l fS eyn g cl r nv sy 0 2 3 ( ) 6 a n n i ul ei 7 8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为适应学术期刊文献信息传播现代化的需要,推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化,提高学报质量,扩大学术交流,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法规文件,并结合学报编排的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1内容与适应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学报的基本项目、结构和编排格式,适用于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和高等学校主办的专业性社会科学期刊,也可供其他社会科学期刊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及参考规范文件GB/T1.1-93 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 788-87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T317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排格式GB 9999-88 中国标准刊号GB 3259-92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 11668-89 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GB 6447-86 文摘编写规则GB/T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7408-94 数据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T15835-1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 3100~3102-93 量和单位GB/T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346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新闻出版署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07-07新闻出版署 . 社会科学期刊质量管理标准, 1995-06-13新闻出版署 . 期刊管理暂行规定, 1998-11-24CAJ-CDB/T1-1998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999-01-123基本版式3.1每种学报的版式应力求统一和稳定。

3.2采用 16 开本,幅面尺寸为 188mmX260mm或 210mmX297mm。

也可采用其他开本。

所有开本尺寸的误差均为± 1mm。

3.3正文一般采用通栏或双栏横排,也可采用其他版式。

写作中“与“注释之区别

写作中“与“注释之区别

写作中“”与“注释”之区别一篇完整的主要有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和这六部分组成.注释是指中的一些专业词汇的解释。

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可找到,一种是通过专业工具书(专业词典)。

另一种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搜擎(百度、谷歌、雅虎等)里面输入该专业词汇即可查到.许多不了解与注释的区别,相当多的人将作为注释写于当页之下,这是不规范的。

《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十分清楚地规定: 是写作著作时所参考的文献书目 ,一般集中列于文末;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

序号用方括号标出,而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

可见,与注释有着显著的区别,在撰写论著时应严格将其区分开来标注。

XX和注释对于一篇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并非每篇一定要有和注释,但完整、规范的和注释,能使显得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为更添一份可信度,同时也有利于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

为此,《学术期刊(光盘版)》社制定了一套技术规范――《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检索与评价数据主要项目(包括和注释)的名称、代码、标识和编排格式等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2021年,发文要求所有进入光盘版的期刊参照执行。

该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信息化。

但在与注释的具体注录中,**种期刊存在着一些明显不同的做法,从而使这一问题显得比较随意和混乱。

为此,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二者的区分与处理作一些探讨.XX一、与注释的内涵XX(一) ,在学术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因为从科研的规律来看,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提及他人科研成果的过程,就是参考或引用。

XX《辞海》(2021年版)的解释是:参考:参合他事他说而考察之;参酌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

后专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

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并且涉及的都是超导、分子电路和分子晶体等前沿领域,
其中一些研究还被认为是突破性的。 但其他科学家随后进行的研究,却无法重复舍恩的实验
结果。尤其令科学界怀疑的是,舍恩的很多论文虽然描
述了一系列不同设备的实验,但部分数据看上去却一模 一样,有一个“噪音”图形甚至完全相同,而这种数据
本应是随机的。(科学网、新京报)
域的项目、论文、著作、发明专利等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评价
的学术活动。

(一)基本概念
6.学术不端( academic misconduct ) 学术不端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造假、 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学术共同体道德惯例的行为 。

(二)科技工作者应遵守的学术规范
1.基本准则 (1)遵纪守法,弘扬科学精神 (2)严谨治学,反对浮躁作风 (3)公开、公正,开展公平竞争 (4)互相尊重,发扬学术民主 (5)以身作则,恪守学术规范
“参考文献中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
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 ,1993]

(三)学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
(2)要求
参考文献的选择有必要性、重要性和时效性
不引用与本人论著无关的文献
不隐匿重要的参考文献
不因作者或编辑部原因,故意引用本人或某个刊物的文献 格式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编排,放在论文末尾

(一)基本概念
5.学术评价( academic evaluation )
学术评价是对学术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可靠性及其
价值的客观评定。在评价过程中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和采用
科学的标准,以保证学术评价的公正性。

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

4. 综述
(1)综述的定义
综述意思为综合叙述的文章
英文“review ”有“回顾、评述”之意。综述是对科学研究中某一方 面的专题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 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 文,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 解和建议
4. 综述
3)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整合和归纳,而不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 水账
4. 综述
4)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 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4. 综述
5 )综述中引用文献与其他科研论文一样,遵守“适当引用”的规范, 防止抄袭 有人错误的认为综述论文可以大段抄写别人的研究结果,所以最容易 出现抄袭现象。综述中的引用要注意以下几点,才能避免抄袭
3. 参考文献
(2)参考文献的规定
参考文献的选择有原创性、必要性、重要性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 要求文献必须数量充分、重点突出、原创报道、著录规范 作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严格遵守参考文献著录的规则,著录 作者阅读过、原创的、精选的、与所著论文相关的文献
3. 参考文献
不许因为作者或编辑部原因,故意引用本人、他人或某个刊物的文献
2)评述性: 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和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 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 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 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 座
4. 综述
3)先进性: 综述不仅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 新内容,将最新的科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论文写作的注释规范
b.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文献起止页码。
g.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3、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e.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9]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g.电子文献
14收稿日期
14.1收稿日期是指编辑部收到文稿的日期,必要时可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
14.2收稿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标注,以“收稿日期:”或“[收稿日期]”作为标识,排在篇名页地脚,并用10字距正线与正文分开。示例:收稿日期:1998-08-18
15基金项目
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文章应以“基金项目:”或“[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基本项目排在收稿日期之后。示例: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96BJL001)
11分类号
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之后,其前以“中图分类号:”或“[中图分类号]”作为标识。示例:中图分类号:A81;D05
12文献标识码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11.6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尽可能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排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1字。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仅有1表者,于表题处标明“表1”。表内数据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个位数、小数点位置应上下对齐。相邻行格内的数字或文字相同时,应重复填写。表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表。表格的横向尺寸不超过版面2/3者,表旁应串文。表需卧排时,应顶左底右;需跨页时,一般排为双面跨单面;需转页时,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表头重复排出。
11.7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的规定。
11.8文稿中的数学公式应简明、准确地表达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一般另行编排,主辅线须区分清楚。在不引起误解的前提下,某些公式也可夹在文句中间。数学公式的编排,应遵循量、符号的书写规则。
11.9每篇文章应尽可能排在连续页码上。确需转页时应在当页最末一行标点停顿处注明“下转第×页”;在接转部分之前注明“上接第×页”,字体与正文区别,加圆括号。转页应尽可能少,并不可逆转。
示例:
作者简介:乌兰娜(1968-)女,蒙古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内蒙古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博士
11、正文
11.1文内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5级。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层次序号可采用一、(一)、1、(1)、1);不宜用①,以与注号区别。文中应做到不背题,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示例:
关键词:《左传》;语言艺术;修辞;交际语言
5、分类号
应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对每篇论文标引分类号。涉及多主题的论文,一篇可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多个分类号之间以分号分隔。分类号排在关键词之后,其前以“中国分类号:”或“[中国分类号]”作为标识。

关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关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76·第4期eters selection for BP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 case study of wind speed forecast⁃ing[J].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4,56:226-239.[14]He Dian,Wu Junyong,Ji Luyu,et al.An integrated model for wind power forecasting based on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433-440:2438-2444.[15]陈烨,高亚静,张建成(Chen Ye,Gao Yajing,Zhang Jiancheng).基于离散Hopfield模式识别样本的GRNN 非线性组合短期风速预测模型(GRNN nonlinear combi⁃nation model for short-term wind speed forecasting based on discrete Hopfield pattern recognition)[J].电力自动化设备(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15,35(8):131-136.[16]Liu Huji,Tian Hongqi,Li Yanfei,et parison of four Adaboost algorithm ba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in wind speed predictions[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5,92:67-81.[17]Olson K,Andreas A.MIDC:Natural Energy Laboratory of Hawaii Authority(NELHA)[EB/OL].https://midcdmz. /apps/go2url.pl?site=NELHA,2018.————————作者简介:芦婧(1993—),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及预测研究。

例谈文字编辑语文标准及规范新动向嗅觉的激活

例谈文字编辑语文标准及规范新动向嗅觉的激活

例谈文字编辑语文标准及规范新动向嗅觉的激活时下的期刊尤其是学报之类的学术刊物,大凡有为文章贴上标签的,清一色的“文献标识码”字樣频频袭来。

殊不知,这其中一直以来仍在大行其道的“标识”一词,早就被纳入《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异形词“黑名单”之列。

20世纪7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相关权威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规范,但有悖于这些规范的语言现象还是频频出现,根源在于文字编辑语文标准和规范新动向的嗅觉迟钝甚至缺失。

为此,作为一个合格有为的文字编辑尤其是高校学报文字编辑,亟须而且理当激活语文标准及规范新动向的嗅觉。

文字编辑语文标准及规范新动向语言、编辑规范嗅觉吴有定,《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文科编辑室主任,编审。

业内人士都知道,发篇稿子,出本著作,编本杂志,除了内容必须健康,符合一定的编辑规范之外,文本语言文字都应该符合国家语言规范标准,做到文从字顺,语词恰切。

高校学报也不例外,既要求稿件具备思想性、学术性,兼具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同时还要求编辑规范标准化。

从编辑出版的整个过程来看,稿件的思想性、学术性总体上在审稿环节就已经基本定性,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编辑规范的标准化则在编辑加工阶段进行。

在这种操作规程理念下,作为文字编辑,谁都明白:在编辑加工环节为所编辑的对象——文本改正错别字,疏通语句,以及作规范化处理,乃是自己的主要天职之一。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文字编辑也确实在这些方面动了不少脑筋,花了很多工夫,甚至停下来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研读相关编辑规范——可以说,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事。

然而,就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文字编辑个人阅历或职业意识等原因,一些编辑顺手拈来某本书、某个版次就轻率地判定正误,以偏概全,结果谬误招摇过市、以讹传讹却无动于衷。

归根到底,就是语文标准和规范新动向的嗅觉迟钝甚至缺失。

为此,作为一个合格有为的文字编辑尤其是高校学报文字编辑,亟须而且理当激活语文标准及规范新动向的嗅觉。

语言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方面,新词新语对于新生事物如影随形,不断涌现;另一方面,随着语言的优胜劣汰,缺乏活力的语词会渐渐被冷落而淘汰;再一方面,由于人们对于语言使用习惯的差异分化,抑或其他原因,一词多形屡有所见。

自然科学学报软盘投稿的编排处理

自然科学学报软盘投稿的编排处理

自然科学学报软盘投稿的编排处理
李东海
【期刊名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1(019)002
【摘要】从自然科学学报软盘投稿利用率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软盘投稿的编辑排版方式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利用软盘投稿,以提高学报的编排质量.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李东海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学报,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2
【相关文献】
1.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学报的主体部分) [J],
2.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学报的主体部分) [J],
3.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学报的主体部分) [J],
4.再议软盘投稿的处理方法 [J], 刘彦东
5.打印稿、软盘稿处理中的编排校误区 [J], 王昕;程萍;曾建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要求国内各有关高校的文科学报和社科期刊参照执行的一份期刊专业技术规范。

最新修订版《规范》是根据国家有关文献编辑、出版的新标准及法规、文件,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社会科学学报、期刊的实际情况,由资深学者、专家讨论修订的。

望作者们在写作学术论文时注意参照。

附:文后参考文献编排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 —专著,C—论文集,N —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采用单字母“ A”标识,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采用单字母“ Z ”标识。

*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 [2],…,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应当一致。

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I]刘国钧,陈绍业,王凤.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 .b.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6]金显贸,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 , 33⑷.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纬.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棗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d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e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9]GB/T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f.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10]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 , 1989-07-26 .g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来自网络的:[11]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 . cajcd . edu. cn/pub/wm1,2006-9-16 .来自光盘的:[12]万锦堃.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 —1993).英文版[DB /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h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参考文献的页码格式:引用参考文献中的起始页码,在正文內的引文后以[序号]页码”形式标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发布时间:20XX.07 )本规范规定了学报的基本项目、结构和编排格式,适用于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也可供其他科技期刊1 引用标准与法规GB 6447—86 文摘编写规则GB 788 —87 图书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 9999—88 中国标准刊号GB 11668 —89 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GB/T 3179—92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GB/T 13417—92 科学技术期刊目次表GB 3259—92 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GB/T 1.1—93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GB/T 7408—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GB 3860—1995 文献叙词标引规则GB/T 1 5834—1 995 标点符号用法GB/T 1 5835—1 995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 16159—1996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新闻出版署令第1 2号: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1991-06-05新闻出版署、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07-072 学报的主体学报中各篇文章的总汇称为学报主体(即除封页、目次页、总目次页或索引,以及与文章无关的广告、插页等之外的部分)。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2.1页码和页眉1)每卷或每期学报主体的页码,应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每期页数应基本稳定,每期的首页和翻开的右页都应为单数页码。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2)每篇文章应尽可能编排成连续页码;必须转页时,应在中断处加注下转第祯”,在接页上注明上接第X页”。

每篇文章只宜转页1次,且不得逆转,也不允许由转页而导致接页上的文章产生再转页。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3)每篇论文篇首页的页眉应标明中、英文刊名(英文刊名过长者可按规定缩写),卷次、期号,出版年、月,其页次可用暗码。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

4)非篇首页的页眉一般为:双页标明页码、中文刊名、出版年份或卷次;单页标明期次、作者(多于1 人可略为第一作者,后加“等”)、题名(副题名可略去)和页码。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

2.2收稿日期1 )收槁日期指编辑部收到文稿的日期,必要时可加注修改稿收到日期。

2)收稿日期可排在篇首页的地脚,并用正线与正文分开;也可排在文末。

2.3题名1)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

2)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3)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4)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2.4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1 )文章都应有作者署名,它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

2)作者姓名署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地脚或文末,简讯等短文的作者可标注于文末。

3)英文摘要中的中国人名和地名应采用《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的有关规定:人名姓前名后分写,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名字中间不加连字符;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大写。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

4)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如“X大学物理学系”)、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建议在作者单位项后面或篇首页地脚标注第一作者的年龄、性别、职称等信息。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

2.5 摘要1)论文都应有摘要(3 000字以下的文章可以略去)。

摘要的编写应符合GB 6447 —86的规定。

2)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也可以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聾。

3)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得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曉。

4)中文摘要的篇幅:报道性的以300字左右,指示性的以100字左右,报道—指示性的以200字左右为宜。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龅。

5)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2.6 关键词1)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文章标注3〜8个。

2)关键词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叙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数据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钞。

3)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2.7分类号1)为便于检索和编制索引,建议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每篇论文编印分类号。

2)一篇涉及多学科的论文,可以给出几个分类号,主分类号应排在第1位。

2.8引言I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

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罴。

2)引言的序号可以不编,也可以编为“ 0,”不编序号时“引言”二字可以省略。

2.9 论文的正文部分论文的正文部分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应按GB 7713—87的规定格式编写。

2.9.1 层次标题1)层次标题是指除文章题名外的不同级别的分标题。

各级层次标题都要简短明确,同一层次的标题应尽可能“排比”,即词(或词组)类型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关,语气一致。

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无。

2)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2.1,”“3.1.2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排,后空 1 个字距接排标题。

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汉鼉。

3)各层次标题要醒目,其字体与非标题要有区别。

2.9.2图1)图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2)图要精心设计和绘制,要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

图中文字与符号均应植字,缩尺后字的大小以处于6 号至新5 号之间为宜。

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跻馱釣。

3)坐标图标目中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并分别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一般居中排。

横坐标的标目自左至右;纵坐标的标目自下而上,顶左底右。

坐标图右侧的纵坐标标目的标注方法同左侧。

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籜葦繯。

4)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表格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5)图若卧排,应顶左底右,即双页图顶向切口,单页图顶向订口。

6)图在文中的布局要合理,一般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

图旁空白较大时,可串排文字。

7)插页图版可另编页码,且须在图版上方标识文章的题名和所在页码。

8)图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序(如仅有 1 个图,图序可定名为“图1”)和简明的图题。

图序和图题间空1 个字距,一般居中排于图的下方。

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届嬌擻。

2.9.3表1)表要精选,应具有自明性。

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及文字表述重复。

2)表应精心设计,为使表的结构简洁,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3)项目栏中各栏标注应齐全。

若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写“单位”二字。

4)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插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5)表中内容相同的相邻栏或上下栏,应重复示出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同上”等字样代替。

6)表一般随文排,先见相应文字后见表。

表旁空白较大时,可串排文字。

7 )表若卧排,应顶左底右,即双页表顶向切口,单页表顶向订口。

表若跨页,一般排为双页跨单页。

需要转页排的表,应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续表的表头应重复排出。

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飙钪麦。

8)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表序(如仅有 1 个表,表序可定名为“表1”)和简明的表题。

表序和表题间空1 个字距,居中排于表的上方。

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諑琼针。

2.9.4 数学式和反应式l)文章中重要的或后文要重新提及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行起排,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

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

2)数学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在紧靠其中符号=, + ? , X, • /等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符号。

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献鵬缩。

3)反应式需断开,用2行或多行来表示时,最好在紧靠其中符号? , +后断开,而在下一行开头不应重复这一符号。

式中的反应条件应用比正文小1 号的字符标注于反应关系符号的上下方。

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嗚訝摈。

4)化学实验式、分子式、离子式、电子式、反应式、结构式和数学式等的编排,应遵守有关规定;结构式中键的符号与数学符号应严格区别,如单键“一与减号—”,双键等号二”等不应混淆。

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門戲鷯。

2.9.5量和单位1)应严格执行GB 3100〜3102 —93规定的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和书写规则。

2)量的符号一般为单个拉丁字母或希腊字母,并一律采用斜体(pH 例外)。

为区别不同情况,可在量符号上附加角标。

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蛴镧釃。

3)在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单位的国际符号,且无例外地用正体。

单位符号与数值间要留适当间隙。

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瀝纰縭。

4)不许对单位符号进行修饰,如加缩写点、角标、复数形式,或在组合单位符号中插入化学元素符号等说明性记号,等等。

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侬减攙。

5)在插图和表格中用特定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应当采用量与单位相比的形式,如I / m m/kg ,c B /(mol dm —3 )。

凍鈹鋨劳臘错痫婦胫籴铍賄鹗。

6)指数、对数和三角函数中的变量等,都是数、数值或量纲一的量的组合,如exp(W/ kT ),lg(p/kPa), sin 3。

恥諤銪灭萦欢煬鞏鹜錦聰櫻郐。

7)不能把ppm,pphm,ppb,ppt,rpm 等缩写字作单位使用。

8)词头不得独立使用,也不能重叠使用。

如卩叫不用卩;pF,不用卩卩。

9)组合单位的分母中一般不加词头,一般也不在分子分母同时加词头。

如kJ/mol 不写成J/mmol, MV / m 不写成kV / mm。

鯊腎鑰诎褳鉀沩懼統庫摇饬缗。

2.9.6数字用法1)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2)日期和时刻的表示。

a.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用阿拉伯数字。

年份不能简写,如1997 年不能写成97年。

b.日期可采用全数字式写法,如1993-02-18或1993 02 18或19930218。

c.日的时刻表示采用GB/T 7408—94的规定写法, 如15时9分38.5秒写成15:09:38.5或15093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