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三章
《马原》第三章(2013年版)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 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 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 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 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渐进性是社会 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是社会 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 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 客观的,其发展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 的,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 生产方式பைடு நூலகம்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的含义:是人类借以向自然 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特定的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决定作用的表现: 首先,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 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 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 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 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 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 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 发展。
1877年美国工人发动第一次 要求八小时工作制的游行示 威。1886年美国芝加哥35万 工人罢工。经过不断斗争最 终获得胜利!1889年7月第 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 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三)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就是用马列主义的阶 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 阶级社会历史现象的方法。 正确看待和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其一,这一方法并未过时。 其二,以发展观点正确运用这一 方法。
《马原》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马恩思想概论》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是对实践与认
识之间关系以及发展规律进行论述的一章。
这一章节主要围绕着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展开,深入阐释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二者的发
展规律。
以下将对该章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析。
进一步,实践与认识的发展具有辩证规律。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的统一体。
这种统一体包括四个阶段:实践,认识,实践,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实践为主导,认识居于次要地位。
实践的发展为认识提供
了条件,而认识又为实践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这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关系,推动了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
最后,实践与认识的发展是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实践中,人们通过实
践活动与客观世界进行互动,追求认识的真理和规律。
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发展,最终达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境地。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这一章节,
深入阐述了实践与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发展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为实践和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实践与认识
的发展也具有不断深化的趋势,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全面,最终达到
辩证唯物主义的境地。
这一章的内容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观点,对于我们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原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教案)
马原复习讲义: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一、逻辑框架【真题】(2016.34)(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5分)答题思路:1、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
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
3、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还体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原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真题】(2010、34)(1)为什么“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答题思路:上述材料讲述的梅兰芳能“把险些造成舞台事故的错误”变为成功的“经典之作”的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其哲学依据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制约,任何人发生错误都是难免的。
此外,上述故事还能体现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理;实践和认识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
所以,认识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失误和错误是难免的。
二、考点讲解(一)认识与实践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实践的构成要素(历年无考察):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构成要素:1)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2)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3)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即认识关系;其二,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即实践关系。
《马原》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3. 价值观 有先进落后、正确错误、积极消极之分
4.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真理尺度:对 价值尺度:有用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真理原则 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改造世界
价值原则 按照人类自己需求认识改造世界
区别 真理原则侧重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主体性 真理原则看能否干成,价值原则看达到什么预期 真理原则检验标准唯一,价值原则评价标准不唯一,底线是符合全人类 利益
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只重理性不重感性,导致教条主义 只重感性不重理性,导致经验主义
2.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 从实践到认识(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第二次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更重要) Think:为什么理性认识要回归到实践之中? 1,认识的目的:理性认识只有回归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 世界 2,理性认识只有回归到实践中,才能得到实践的检验、丰富、发展
4. 人们认识实践活动中的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二者是相伴而生的 二者是对立的,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 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只要总结经验教训,就可将谬误转化为真 理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 主观与客观相一致(认识正确地反映了认识对象) 实践的特点 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2. 逻辑证明
马原第三章《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2.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
社会 形态
原始 社会
共产主 义社会
资本主 义社会
奴隶 社会
封建 社会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重复性 常规性
列宁 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体现
了世界历史运动的总趋势、总 过程,它制约着各个国家、各 个民族的历史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 各具特色
资本主义各不 相同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必然性是指社会更替的规律是客观的,确定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社会形态发展的历史选择性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会形态的内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一般用社会制度代指。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形态的含义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 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体。
社会 形态
经济 基础
上层 建筑
生产力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 择性。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二、社会形态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处死路易十六1793年
拿破仑帝国
波 旁
王
朝
复
•法国大革命的曲折
辟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1991年12月25日苏联降下红旗,苏联解体。
共性
统一性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章 笔记
马原第三章官方笔记目录一、本章/教材结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三、配套练习题一、教材节构图二、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知识点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一)社会存在: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1、地理环境含义: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条件的总和。
作用: 加速或者延缓社会的发展。
2、人口因素含义: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各种因素的总和。
作用: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含义:人类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
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二)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1、按照程度的高低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2、按照范围可以划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
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2)非意识形态: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语言学、逻辑学。
3、按照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a.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c.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反映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a.先进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b.落后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非平历互动)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非同)b.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不平)c.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历史)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马原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口因素 物质生产方式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 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的制约。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目
录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三、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
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
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 01 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并且
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作为判断时代变革的客观依据。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 02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04强化课程马原第三章
•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猎奇”或“雅 兴”,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 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 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 验证。
•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是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 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 认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表现为无论在感性认识中还是在理性认识中,都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 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非理性因素还包括认识能力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 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 果。我们既要注重理性因素的作用,又应当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 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 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
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 • 第二,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
现。 • 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
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又是历史地发 展着的实践。
• 强化考点2:实践的基本结构
• 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 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 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马原 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本章结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客体角度)【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学技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主体角度)【人民群众;个人】二、知识要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社会意识的产生基础是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要求一切从国情出发,并充分发挥本国人民的智慧和积极性解决本国的发展问题。
(二)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首先,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它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最后,它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更替和发展。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其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阻碍或促进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其产生、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阻碍或促进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英雄史观面面观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 部历史可以改观”,“英雄之能事在 造时势而已”,“世界何者?豪杰而 已矣,舍豪杰则无世界”。
梁启超
英雄人物“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 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个念头,也 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 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胡适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物质资料 的生产方 式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
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它具有复杂的结构:
从意识主体划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从意识内容层次划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 形式 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划分分为:上层建筑的意识 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同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
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2、上层建筑:
(1)含义: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
识形态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2)内容:政治上层建筑+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马原复习课件(第三章)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 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列宁
1. 阶级斗争: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对抗阶级之 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物质利益的根 本对立。 2. 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阶级斗争表现为政治斗争、 经济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形式。
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 的思想动机,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 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发展程度
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
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马克思以 前的社会学和历史学,至多是积累了零星收集来的未加分
析的事实,描述了历史过程的个别方面。
(4)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一,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 “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 第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 以及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是指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 点和归宿.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涵义 1、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 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 筑的变革,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变革相适应,由基本 适应到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 (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 作用。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 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首先,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和前提。 其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 的基本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整个社 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方向与过程。 最后,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形态 的更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2.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 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 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统一体。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生 产 力
生产方式的作用
物质生活的生 产方式制约着整个 社会生活、政治生 活和精神生活的过 程。 ——马克思
生产力
劳动 资料 劳动 对象 劳动 者 科学 技术 科学 管理
实体性要素
渗透性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是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 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 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
劳动资料的内容 一是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操作系 统,以及与其相连的动力传动系统; 二是控制系统,以及与此相连的 信息传递系统; 三是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不 属于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 条件。 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 具。
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第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 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第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己特有 的发展形式与规律。主要表现在: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
首先,要人们认 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和迫切性,端正人们 对自然环境的态度。 其次,要提高人 们利用自然的科学性 ,把利用与保护、开 发与培育、排污与治 理合理地结合起来。 再次,要把当前 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结合起来。
环境问题
森林惨遭毁灭
空气污染严重
世界性水源危机
臭氧层变薄
最突出 表现
能动性
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 阻碍、延缓社会历史发展 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 程度和时间各不相同
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3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重大反作用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
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 因素。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地理环境
(1)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2)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只起加速或延 缓的影响作用; (3)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作用于生产方式 表现出来。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政治上层建筑 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政党、军队、 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构。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的变革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经济基础的确立和发展; 其反作用主要是通过上层建筑的“为我”和“排他”的双 向功能实现的。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马原-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一、本章结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客体角度)【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科学技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主体角度)【人民群众;个人】二、知识要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社会意识的产生基础是社会存在;②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③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要求一切从国情出发,并充分发挥本国人民的智慧和积极性解决本国的发展问题。
(二)物质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首先,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它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最后,它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更替和发展。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其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阻碍或促进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其产生、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阻碍或促进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①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③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马原》第三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
逻辑结构: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贯穿这三节的主题就是如何认识人类社会的发 展规律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
历史观及其基 本问题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7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8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1、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它以社会的总体
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世界观与历史观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根源于整个物质世界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较复杂的。
决定
生产力
反作用
生产关系
社会分工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0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第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具有反作用的生产关
系归根到底依赖生产力,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生产方式从而也是整个社会历史 发展的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这个规律,是马克思主义 政党制定战略、策略和方针、政策的重要客观依据。
14
1.社会意识的结构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角度不同,社会意识分为群体意识和
个体意识;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高低层次不同, 社会意识可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个体心理
社会心理
群体心理 社会 政治法律思想、 道德、艺术、 哲学、教育等 自然科学、语 言学、逻辑学、 数学
《马原》第三章
教学要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社会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
阶级斗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人民群众与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原理; 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 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 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生产 力
生产 经济 关系 基础
反作用 反作用
上层 建筑
(三)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的。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构成一个三层结构的动态系 统。
生产力的最 终决定作用
上层建筑
决
定 反 作 用
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
社会存在
决定
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 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 根本否定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 作用。
唯物史观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对社会存 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也有其客观规律; 既承认英雄对历史的推进作用,又强调人 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铁
器 适合 封建主义 打破 奴隶社会
青铜器 适合 奴隶社会 打破 原始社会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章
“人们的意识决定于人 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 理看来很简单,但是仔细考察 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 的最初结论就给一切唯心主义, 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 一棒。关于一切历史的东西的 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 这个原理否定了。” 这个原理否定了。”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论意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力结构 生产力结构
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
劳动者 劳动者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管理
在现代, 在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 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生产力 的要素
(1)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占主要地位) 劳动资料(生产工具占主要地位)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状况: 状况:是生产力的水平和生 生产力 产力的性质两者的统一, 产力的性质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 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
发展要求:与生产力的水平、 发展要求:与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 况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况三方面的规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是现实 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矛盾运动的规律
决定
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的 相互关系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反作用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A.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大机器 铁器
原始工具 青铜器
原始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
03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人口因素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
1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2 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3 人口的构成和质量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4 人口因素虽然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 建筑
2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 动的反作用
3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 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 产生
基本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 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
客观要求: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 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 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 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 发展形式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 及其运动规律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 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马原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1、唯心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①把精神力量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②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2、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有客观规律性;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⑴地理环境①含义:指与人类社会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山川、矿藏等。
②作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人类会受到惩罚。
③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的因素。
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变化。
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⑵人口因素①含义:指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
②作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自然基础。
适度人口有利于社会发展;不适度人口不利于社会发展。
③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它不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生产力和社会状况制约。
⑶生产方式①含义: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②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其他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面貌,制约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最后,决定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⑴含义: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⑵构成:①从主体上分为:个体意识、群体意识②从形式上分为: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③从内容上分为: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⑶社会意识形态①政治法律思想、②道德、③艺术、④宗教、⑤哲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参考答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它相联系的社会力量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为了冲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桎梏,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
这正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阶级基础。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进行的宣传和组织工作答: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邹容创作了《革命军》,阐述在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和正义性,号召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陈天华创作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痛陈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清政府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号召人民推翻清政府。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也在各地相继成立。
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10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
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3.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三民主义”即名族主义、民
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社会革命,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地价,则归国家,为民共享。
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4.简述三民主义的影响
答: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5.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答: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主要
内容是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的意义: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6.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辩论所暴露出的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答: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对“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希望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所说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没有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改革制度,他们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否应该改革的问题也是语焉不详,并且反对贫苦农民“夺富人之田为已有”。
总之,这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
7.简述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过程中革命所蕴含的危机
答:在武昌起义和各省政权更迭的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派既表现出了革命性和勇敢精神,又暴露出了软弱性和妥协态度。
在一些地方,开始是由革命派发动新军或会党举行武装起义、宣布“独立”的。
可是当反动势力反扑时,他们却不敢发动群众保卫已经夺得的政权,致使政权落到了立宪派或旧官僚、旧军官的手里。
在一些省份,旧官僚和立宪派实际上改头换面地维持着旧政权。
有的地方虽是革命党人掌权,但这些人很快蜕变为新军阀、新官僚。
这就意味着,革命是很快地发展了,但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在它的内部和外部都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8.袁世凯是怎样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
答: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并命其党羽帝国主义列强调动军舰在长江游弋,为袁世凯助威,并攻击孙中山“缺乏管理国家的经验”。
在革命高潮中附从革命的立宪派、旧官僚等则从内部施加压力,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早日结束革命。
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
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不得不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
袁世凯在得到这些许诺后,即加紧“逼宫”。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第二天,袁世凯致电临时政府,宣布“共和为最良国体”。
同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但附以南京为首都、总统在南京就职、遵守约法三个条件,力图以此制约袁世凯。
袁世凯不肯离开北京老巢,指使部下发动“兵变”,西方列强也调兵进京配合,以迫使革命
派让步。
革命派再次妥协。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辛亥革命就此被袁世凯窃取。
9.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的主要表现是:第一,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
第二,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三,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总之,北洋军阀政府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思想上对辛亥革命进行了全面的反攻倒算。
中国重新落人了黑暗的深渊。
10.简述孙中山为挽救共和进行的斗争
答: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他开始看清了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
在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的情况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以此反对北洋军阀。
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不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他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建立了历史功勋,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联名通电,宣称“若以少数意见采用共和政体,必誓死抵抗”。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