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4居住区住宅用地的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照间距(sunshine spacing)是指前后 两排房屋之间,为了保证后排的住宅能在 规定的时日获得所需的日照量而必须保持 的距离。
日照间距的确定是以当地太阳高度角与方 位角为依据来求取的。
日照间距关系:
全国主要城市不同日照标准的间距系数:
不Biblioteka Baidu方位日照间距关系:
日照间距计算示例:
重庆地区某居住区,前排房屋檐口标高为 20m,后排房屋底层窗台标高为1.5m。试求 1、该房屋的日照间距;2、该房屋朝向为 南偏东20度的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通常的表示方法:
日照间距一般采用H:D(即前排房屋高度 与前后排住宅之间的距离之比)来表示, 经常以1:x的比值形式出现,它表示的是 相邻两排建筑间距与前排房屋高度的倍数 关系。如前排房屋为六层,高度为18米, 要求日照间距是1:1.2,则该相邻建筑的 实际距离应是21.6米。
3.住宅间距的确定
2.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
建筑物的单调布置,或杂乱地任意布置都 不能建立具有一定视觉中心的空间,但是 只有单一的主要空间也会给人以单调感。 如果结合主要空间布置一些与其相联系的 次要空间(或称子空间),就能使空间更为 丰富;当人处于某个特殊位置时,这些子 空间将被遮掩,使人感觉空间时隐时显, 产生奇妙的变化而耐人寻味。
5.注重提高科技含量
小康型住宅要求运用新材料、新产品、新 技术和新工艺(简称“四新”)。住宅选型应 考虑新型结构、材料和设备,使住宅具有 静态密闭和隔绝(隔声、防水、保温、隔热 等)、动态控制变化(温度变化、太阳照射、 空气更新等)、生态化自循环(太阳能、风能 、雨水利用、废弃物转换消纳等)以及智能 化安全防护(防干扰、防盗、防灾等),运用 科技进步改善住宅性能,提高居住舒适度 。
2-4居住区住宅用地的规划 设计
住宅用地及其规划设计考虑的主要内容:
住宅用地,在居住区内不仅占地最大,其 住宅的建筑面积及其所围合的宅旁绿地在 建筑和绿地中也是比重最大的。住宅用他 的规划设计对居住生活质量、居住区以至 城市面貌、住宅产业发展都有着直接的重 要影响。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人均居住用地控制指标:
一梯三户户型:
一梯两户户型:
一梯两户户型:
一梯两户户型:
(二)住宅的合理间距
居住建筑间距,简称住宅间距,以满足日 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 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确 定。住宅间距应大小适宜。 1.日照标准 2.日照间距 3.住宅间距的确定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住宅侧面间距:
多层之间最小6m; 高层与各种层之间最小13m; 如果侧面有窗,考虑视觉卫生的需求应增
加侧面的间距。
二、住宅群体空间组织
(一)住宅群体空间特征 (二)住宅群体空间组合 (三)住宅群体空间组合实例分析
居住区建筑群体的组合的原则:
功能原则——符合日照、通风、密度、朝
向、间距等功能要求,使居民生活更方便 、安全、安静;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住宅选型、住宅的 合理间距与朝向、住宅群体组合、空 间环境及住宅层数密度等。
4.利于节地、节能、节材
住宅的尺度包括进深、面宽、层高,对“三节”具有直接 的影响。由几何学可知,圆的内接矩形中以正方形的面积 最大,周长最短。因此一般认为—“梯两户的住宅单元进 深在11m以下时每增加1m,每公顷用地可增加建筑面积约 l000㎡,同时因外墙缩短可节约材料和能量,进深在11m 以上效果则不明显。若将单元拼接成接近方形的楼栋时, 更能体现“三节”要求,但进深过大住宅平面布置会出现 采光和穿套等问题。住宅的面宽宜紧缩,但过窄使进深相 对加大也会产生上述问题。关于住宅的层高,据分析层高 每降低10cm,便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地2%,但必需 满足通风、采光要求,同时要顾及居民生活习惯和心理承 受。
6.利于规划布置
住宅形式应适应用地条件,协调用边环境 ,利于组织邻里及社区空间,形成可识别 的多样空间环境及良好街景,使整个居住 区具有特色风貌。
7.合理确定住宅建筑层数
住宅层数是确定居住区用地规模的直接因素。要 确定住宅层数,首先要考虑城市规模和城市规划 要求,同时要考虑居住区规划人口数、用地条件 、地形地质、周围环境及技术经济条件等,此外 还应考虑居住区空间环境及建筑景观规划的需要 。从经济角度看,合理提高住宅层数是节约用地 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层数越高用地越省就越经济 .随着层数增高,建筑造价越高,人们心理和生 理承受能力减弱,在使用上也带来某些不便。
住宅间距主要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通风、采光 、防止噪声和 视线干扰、放火、防震、绿化、管 线埋设、建筑布局形式以及节约用地等要求,综 合考虑确定。
建筑间距(building interval)的控制要求不仅仅 是保证每家住户均能获得基本的日照量和住宅的 安全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一些户外场地的日照需 要,如幼儿和儿童游戏场地、老年人活动场地和 其它一些公共绿地,以及由于视线干扰引起的私 密性保证问题。
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建筑气候区划分:
Ⅰ:黑、吉、内蒙古东、辽北; Ⅱ:鲁、京、津、宁、晋、冀、陕、甘东、
豫北、苏北、辽南; Ⅲ:沪、浙、皖、赣、湘、鄂、渝、黔东、
闽北、川东、陕南、豫南、苏东南; Ⅳ:桂、粤、闽南、琼、台; Ⅴ:滇、黔西、川南; Ⅵ:藏、青、川西; Ⅶ:新、内蒙古西、甘西。
2.日照间距
经济原则——制定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
充分适宜地利用每一处土地、空间;
美观原则——运用美学原理,既能体现地
方特色,又能反映出建筑个性。
(一)住宅群体空间特征
1.空间的封闭感和开敞感 2.主要空间和次要空间 3.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4.刚性空间和柔性空间
1.空间的封闭感和开敞感
封闭的空间可提供较高的私密性和安全感 ,但也可能带来闭塞感和视域的限制。开 敞空间则与此相反,封闭和开敞可以有程 度上的不同,它取决于建筑围蔽的强弱。
主要空间与次要空间关系:
3.静态空间和动态空间
具有动态感的空间,常能使人们引起对生 活经验中某种动态事物的联想,缓解呆板 的建筑形象,给人以轻松活泼、飘逸荡漾 的良好心理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