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住宅用地规划设计第1节

合集下载

第5章居住区住宅及其用地规划

第5章居住区住宅及其用地规划
课堂提问
知识回顾:
居住区、小区、组团含义。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5章 居住区住宅及其用地规划
住宅类型的选择 本 章 主 要 内 容
住宅群体的组合
住宅群体的组合与日照、通风及 噪声的防治 住宅群体的组合与节约用地
第一节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平面系数
一幢住宅中居室面积总和与建筑面积 总和的百分比,是
住宅设计时的技术经济 指标之一,用字母“K”表示。在住 宅建筑面积相同的情况下,提高K值能增加居住面积,K值每 提高1%时,如果建筑面积单位造价不变,以居住面积平均计 算,投资可减少1.4%。
三、户型配比原则
户型配比规划是指在居住区整体规划过程中,通过对住区的户型加 以限定,明确各个户型的比例划分,满足客户对象对每个住宅的面 积要求和住区总体调控。户型配比规划原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住宅层数 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造价经济, 而多层又比高层经济,但低层占地大,如平房与5层楼房相比, 要大3倍左右。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 价。从用地经济的角度来看,提高层数能节约用地。 一般5层以上多层与中高层较为适宜。 进深
住宅在每户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住宅进深加大,可
要有利于节约用地,结合地形
住宅建筑单体平面和布局尽量利用地形,结合地形, 可从利用住宅单元在开间上的变化达到户型的多样化和适
应基地的各种不同情况,为了不占或少占农田,使住宅上
山,就需要结合不同坡度和朝向的地形对建筑进行错层、 跌落、掉层、分层入口等局部处理。
1.筑台-对天然地表开挖或填筑,形成平整台地
1.注重与整体规划方案的结合
在进行户型配比规划的时候,要充分满足整体规划对本次规划用地的土

“节地型住宅”规划与设计

“节地型住宅”规划与设计
还 提 出 了应 从 政 策 上 加 以控 制 , 断 开 发 新 技 术 以 达 到 节 地 的 目的 . 不
关键词 节地型住 宅 ; 措施 ; 容积 率 ; 用率 使
中 图分 类 号 U 刖 吾 TU2
我 国作为 一个疆 域广 阔 、 口众多 的 国家 , 然 国土 面积 广 大 , 全 国耕 地 只 占国土 面 积 的 1 %. 人 虽 但 3 同时 , 随着城市 化进程 的不 断发展 , 带来城 市建设 的高潮 . 大量 农业 用地转 变为城 市用 地 , 中住宅建 设 其 对 土地资 源的 占用和 消耗 巨大 . 城市 建设扩 张 的无 限性 和 城市 土地 资源 的有 限性 之 间的 土地 资源 的 供
布置住 宅 , 既能获 得充分 日照 和 良好 的通 风 , 正面视 野宽广 , 且 可减 少住 宅之 间 的 日照 间距. 如 图 1 而 ( )
在平坦 的地形 上 , 布置 成南 、 向 , 应 北 可适 当偏角 , 既能 顺应 风 向 , 又可 获 得较 好 日照 , 减少 间 距 、 约 是 节
“ 地 型 住 宅 ” 划 与 设 计 节 规
史 慧芳 张彦 军 朱 子君
1 .河 北 建 筑 工程 学 院 ;.北 京 天润 建 设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2
摘 要 分别从规 划布局 、 宅组合搭 配 、 住 单体设 计 等 方 面 阐述 了城 市住 宅 的节 地措 施 , 同时



图 1 某 坡 地 住 宅 小 区
1 1 2 因地制 宜 , .. 合理布 局
随着住 宅建 设不 断迅速 发展 , 可用 的完整 、 平坦 的建设 地 愈来愈 少 , 以需要 对 山地 、 所 坡地 进行创 造性 的合 理设计 , 不仅 可节 省土地 , 还能 创造 出美 观 的空 间形 态 . 例如 在 向阳坡地形 上 , 应顺 着坡 向平行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住宅小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第一篇 总体规划设计一、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其他文件。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GB50180-93《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DGJ 08-55-200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六盘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版) 住宅设计规范及有关国家其它设计规范规定。

二、基地概况1、项目位置 本项目地块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板桥镇,包括3个地块,规划用地性质均为居住用地(兼商业)。

2、项目概况二号地块用地面积72492.9平方米,三号地块用地面积40219。

29平方米,四号地块用地面积2500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3641。

82平方米(含地下),总户数约2700户。

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1、设计符合当地建设大环境的要求,贴合居民需求,贴合政策要求的住宅区,利于动迁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3、强调绿化环境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通过建筑围合是布局,形成组团绿地为主的居住区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居民活动的需求,将住宅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创造“花园城市”的小区居住环境。

4、强调住区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

注重住区环境、建筑群体与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

5、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的居住生活要求有机地结合,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居住空间。

(整理)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

(整理)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

第五章居住建筑的规划布置第一节住宅类型一、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1.按居住建筑的平面类型分类:独院式(独立式)、并联式(联立式、联排式)、梯间式、内廊式(长内廊、短内廊)、外廊式(长外廊、短外廊)、内天井式(大内天井、小内天井)、跃层式、跃廊式、复式。

共九种类型,基本包括了所有住宅的类型,也是住宅分类的主要方法。

住宅的类型:独院式:一幢住宅不与其它建筑相连,独立建造,并有独立的院子。

联排式: 将独院式户型单元拼联增到三户以上,各户间至少能共用两面山墙时,即为联排式住宅。

梯间式: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的单元式住宅称梯间式住宅。

内廊式:中间有一条公共走廊,住宅布置在走廊两侧各户毗邻排列。

外廊式:采用靠外墙的走廊来进入各户的住宅形式。

内天井式: 在单元内部设置天井,利用天井解决各类用房的通风和采光。

点式:几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四面均为外墙,可以采光、通风跃廊式:住宅是由通廊(内廊或外廊)进入各户分户门,每户再由户内梯进入另一层,每户占有上下二层以上的空间的住宅。

梯间式住宅:以楼梯间为中心,布置住户,住宅平面布局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少,相对安静,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内廊式住宅:1) 以走廊连接多户住宅2)通风效果不好,容易产生户间干扰点式住宅:又称点式住宅,由数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独立建造的住宅–四面临空,可开窗外墙较多,有利于采光通风–地形处理自由度大,便于零星基地–外墙面积大,不利于节能跃层式住宅:一般指的是一套住宅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楼层。

–利用顶层做跃层,退台,减少日照间距–有效利用空间,丰富立面效果,带来很好的效果,户内空间富于变化错层住宅:户内楼面高度不一致,错开之处由楼梯或台阶联系。

错层式与复式房屋的区别:两种房屋均处于不同层面,但复式层高往往超过一人高度,相当于两层楼。

而错层式高度低于一人,人站立在第一层面平视可看到第二层面。

因此,错层有压缩了的复式之称。

另外,复式的一、二层楼面往往垂直投影,上下面积一致,而错层式两个楼面并非垂直相叠,而是互相以不等高形式错开。

居住区规划原理课程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指标

居住区规划原理课程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指标
第八章 规划指标与设计成果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指标 第二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成果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指标
居住区规划指标分为两大类: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用地平衡指标
一、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项目应包括必要 指标和可选用指标两类,其项目及计量单位 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2002年版)的规定。 (见下表10-1-1)
L≥1.5L2
L≥1.5L2 L≥1.5L2
L ≥ 50m
L≥ 30m L ≥ 50m
S1 ≥1800 ㎡ S1 ≥500 ㎡ S1 ≥1200 ㎡
S21 ≥1000 ㎡ S2 ≥2000 ㎡ S2 ≥600 ㎡ S2 ≥1400 ㎡
注:L——南北两楼正面间距(m); L2——当地住宅的标准日照间距(m); S1——北侧为多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S2——北侧为高层楼的组团绿地面积(㎡)。
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范围的确定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 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 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地及其所属场院、 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按其所属用地范围的实际界 线来划定。
(1)当有明确用地界限的公共服务设施按基地界 限划定;
(2)居住区(级)道路,按红线宽度计算; (3)小区路、组团路,按路面宽度计算。当小区
路设有人行便道时,人行便道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4)居民汽车停放场地,按实际占地面积计算; (5)宅间小路不计入道路用地面积。
7、其他用地面积的确定:
其他用地——指规划范围内除居住区用地 外的各种用地,应包括非直接为本区居民 配建的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留的 自然村或不可建设用地等。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步骤有哪些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步骤有哪些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步骤有哪些一: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步骤:1. 需求调研:了解住宅小区的规模、定位、居民需求等信息,明确规划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2. 地形地貌分析:对住宅小区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等特征进行分析,确定规划设计的基础。

3. 交通道路规划:根据住宅小区的规模和定位,规划交通道路网络,考虑主干道、支路、停车设施等。

4. 建造布局设计:根据住宅小区的规划要求和居民需求,设计建造布局,确定住宅区、公共设施区、绿化景观区等功能分区。

5. 水电气供应规划:确定水电气的供应方式和路线布置,考虑住宅小区的用水、用电、供暖等需求。

6. 绿化景观设计:设计住宅小区的绿化景观,包括植被种植、草坪设置、花园规划等,提供宜人的居住环境。

7. 公共设施规划:根据住宅小区的规模和居民需求,规划公共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医疗机构、商业设施等。

8. 安全设施规划:考虑住宅小区的安全问题,规划安全设施,包括围墙、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

9. 建造材料选择:根据住宅小区的定位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保证建造质量和外观。

10. 环境影响评估: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规划设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环保措施。

11. 监测与管理:对规划设计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和管理,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

附件: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包括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图纸、相关调研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设规划法:建设规划法是指规定了城市建设规划的制定、调整和实施的基本原则、程序、监督机构和责任的法律法规。

2. 民用建造设计规范:民用建造设计规范是指根据建造设计的各项要求和规范,对民用建造的设计、施工、验收等进行规范的文件。

3. 城市绿化条例:城市绿化条例是指规定了城市绿化的管理制度、绿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养护等具体要求的法律法规。

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步骤:1. 项目可行性研究:对住宅小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市场需求、投资回报等方面的分析,确定规划设计的可行性。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外部空间环境PPT课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外部空间环境PPT课件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9)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第二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规划设计
.
1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一、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
空间:外部空间环境指的是实体围合的住宅室内空间之外 的一切活动领域。
地 ㈥社会环境 ㈦心理环境等。
.
4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 二、住宅外部交通系统的组织 三、住宅外部绿化环境的配置 四、住宅外部活动场地的规划 五、住宅外部环境设施设计 六、外部空间的景观设计
.
5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
(一)住宅建筑群空间的规划的基本要求 1.功能要求:通风、日照、安静、便捷、安全、舒适、交往。 2.经济要求:容积率、建筑密度等。 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
.
2
二、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特点 (一)构成要素的复杂性 (二)使用需求的综合性 (三)环境艺术的多重性 (四)整体发展的持续性
.
3
第二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按基本属性划分:物质环境因素和非物质环境因素 按功能特征划分: ㈠生理环境:阳光、通风、防噪等。 ㈡生态环境: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 ㈢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商业服务、文化教育、游憩场所。 ㈣交通环境 ㈤空间环境:居住区用地:居住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
.
19
(二)道路类型、等级及停车场地设施 1.道路类型:车行道和步行道 2.道路分级:
a. 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20--30m,山地城市不小于15m,车 行道9—14m,一块板、三块板。人行道2.5—5m.

第三章住栋设计第一节低层多层建筑

第三章住栋设计第一节低层多层建筑

(1) 独 户 式 住 宅
(2)并联式住宅


这是一般由两户住宅对称并靠拼联组成 的住栋。各户形成三面凌空的独用宅院, 它既具有独户式住户的优点,又比独户 式住户节省用地。 各户皆可按需拥有2~3层的跃层空间。 套型较小时,楼层上下尚可分户居住, 前后宅院可分属各户专用(图3一18)。
(2)并联式住宅英国伦敦威宁街联排住宅(5)叠拼式住宅


这是为提高低层住宅居住密度,节约城市居住用地而产生的 一种新的住宅楼栋类型。它实质上是将两个联排式住宅竖向叠 落形成的高密度低层住栋。其下层套型拥有地面花园,上层套 型则可拥有下层套型提供的屋顶花园。其环境条件虽较单纯的 联排式住宅稍为逊色,但其优势在于既方便缩小套型面积、增 加住户,又可大幅提高容积率。 一般联排式住宅容积率≤0.7,而叠拼式住宅容积率一般可高 达1.2,与普通多层住宅容积率相近。同时,由于楼栋高度 增加,其相应的栋间日照间距增大,一般均可超过避免前后排 视线干扰所需的防护距离(15~18m),有利于满足住户对私密 性居住空间环境的要求。
(A)梯间式从住栋入口通过公共楼、电梯即可到达每户入
(B)公共走廊式从住栋入口经公共楼、电梯,通过公
共走廊到达套型入口。按走廊形式的不同,可有外廊、内廊、双外 廊等不同类型变化‘(图3-4)。
(C)跃廊式。其入户交通路线为从住栋入口一公共楼
(电)梯一公共交通走廊(隔1~2层设置)一分区楼梯(公用小楼梯 或套型专用楼梯)一套型入口。 其套型入户交通流线的变化目的在于提高电梯运行速度,电梯 仅需在设有公共通廊的楼层停靠。跃廊式主要用于高层住宅, 按跺廊设置的方式还可有外跃廊、内跃廊、隔层或隔两层跃廊, 或错层跃廊等衍生形式。
根据住栋设计的主要任务,其设计的基本要求具体应包括如下方面。

用地布局规划

用地布局规划

第五章用地布局规划第一节居住用地第一条居住用地规划原则1.建设以人为本,舒适、文明、安全、优美的都市化、生态化高品质居住区。

2.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居住用地相对分片集中,居住区与公共设施及绿化均衡协调。

3.各居住区内部结构完善,有良好的交通、绿化设施,以及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居住区公共服务体系。

居住社区设置社区中心,基本社区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为主。

4.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选择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作为居住用地,将水面、绿化等自然环境引入居住区设计,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5.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多样化的居住用地形态——本着合理用地、丰富景观的原则,提供多样化的居住用地类型。

6.撤村并点与新区开发并举,兼顾回迁房建设和商品房开发。

第二条居住用地建设控制标准居住区内各类设施的用地指标应严格按照国家《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的要求执行。

第三条居住用地规模规划居住用地455.23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422.91公顷,中小学用地32.41公顷,占城乡建设总用地面积35.29%,规划人口13万人,人均居住用地35.02平方米。

第四条还迁区居住用地1.小营片区,规划面积18.97公顷,安置小营、北寺和南寺三个村庄。

2.黄庄片区,规划面积26.98公顷,安置南黄庄乡、三里屯和东洲三个村庄。

3.老米店片区,远期规划面积33.27公顷,安置城上、老米店、马家口和六合庄四个村庄。

第五条出让区居住用地出让区居住用地:用于商业开发的居住用地,规划面积为409.28公顷。

第六条居住社区1.居住社区一:居住用地106.84公顷,居住人口3.7万人,以新建为主,包括黄庄片区拆迁安置地,住宅建设应注重与铁路的隔离,景观环境的塑造。

2.居住社区二:居住用地95.54公顷,居住人口2.2万人,以新建为主,住宅建设应注重与北运河景观带相协调,景观环境的塑造。

3.居住社区三:居住用地134.63公顷,居住人口2.2万人,以新建为主,住宅建设应注重与水系、生态湿地的关系,景观环境的塑造。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 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城市住宅区设计规范

城市住宅区设计规范

第一章住宅区的意义与组成1、在一个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的比重一般占到城市建设总用地40%-50%。

2、住宅区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

第一节类型、规模、分级及其相关设施3、居住区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6000户,用地50—100公顷。

4、居住小区规模:人口10000—15000人,户数3000—5000户,用地10—35公顷。

5、居住组团规模:人口1000—3000人,户数300—1000户,用地4—6公顷。

第二节社区6、社区概念: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

7、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1.有一定的社会关系2.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3.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4.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8、邻里关系是一种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它不同于亲缘或血缘关系。

邻里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自觉帮助型第二层次:愿意帮助型第三层次:应该帮助型9、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住宅区规划理论10、形成邻里单位的原则:1.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

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

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

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保障居民安全和环境安宁是邻里单位理论的基础和出发点。

11、住宅区一般均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停车用地和公共绿地四大用地以及相应的住宅、公共建筑、道路交通设施以及绿地与场地四大系统组成。

12、社区系统可分为:生活保障系统育才就业系统交流参与系统运营系统13、住宅区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社区发展原则生态优化原则共享社区原则14、满足人的需求应该考虑的因素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1)适居性卫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卫生,如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等;二是生理健康卫生,如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声与空气污染防治等。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9外部空间环境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9外部空间环境

四、住宅外部活动场地的规划
(一)居民的行为活动类型 1.必要性活动 2.自发性活动 3.社会性活动 (二)活动场地的分类 (三)儿童及青少年活动场地的规划 1.年龄分组与行为特征 2.儿童游戏场地分布 3.儿童游戏场地类型及规划要点 4.儿童游戏场的主要设施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9)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第二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规划设计
第一节 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与特点
一、住宅外部空间环境的涵义 空间:外部空间环境指的是实体围合的住宅室内空间之外 的一切活动领域。 环境:外部环境就是作用于有生命生物的外界影响力的综 合。也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体验和感知的外界 之总体。 人类需求层次—马洛斯– 需求层次论:生理需求、安全需 求、交往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华沙宣言:人类聚居地,必须设计得能提供一定的生活环 境,维护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一切,采用充分的手段保 证私密性,并且提供面对面地相互交往的可能。
2.平面空间组合方式 行列式:构图强烈、规律性强、空间呆板单调。 周边式:好街景、内部安静、节约用地、部分朝向差,日照 通风受影响。 点群式:地形布置灵活,外墙较多,在寒冷地区不利节能。 院落式:便于邻里交往和布置老年与儿童活动场地利于安全 防卫和物业管理,并能提高容积率。 混合式:内容丰富,适用强。
二、住宅外部交通系统的组织
(一)住宅外部交通组织的基本方式 1.人、车分行交通组织方式 2.人、车混行的交通组织方式 3.综合式交通组织方式(平面、立体)
(二)道路类型、等级及停车场地设施 1.道路类型:车行道和步行道 2.道路分级: a. 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20--30m,山地城市不小于15m,车 行道9—14m,一块板、三块板。人行道2.5—5m. b.居住小区级道路:对外联系主要道路。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 度不小于14m(采暖区),10m(非采暖区)车行道宽6—9m,一块板, 人行道宽1.5—2.5m。 c.组团级道路:区内主要道路,建筑控制线之间宽度不小于 10m(采暖区)或8m(非采暖区),路面宽4—7m。 d.宅前小路:不小于2.5m 3.自行车停车:集中停放,分散停放 4.机动车停车:总量不小于总住户的20%。集中停放,分散停放。 布置地点。停车的基本形式

城乡规划技术规范

城乡规划技术规范

规划技术标准与规范第一节技术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城市用地分类:按照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

大类分为: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M)、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设施用地(U)、绿地(G)、特殊用地(D)以及水域和其他用地(E)等10大类。

2、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关于居住,工业,道路广场,绿地四类主要用地,本标准还规定了其他单项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分别为:居住用地18.0-28.0m2/人(其中采用I级用地标准的城市不得小于16.0 m2/人),工业用地10.0-25.0 m2/人(其中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不宜大于3.0 m2/人),道路广场用地7.0-15.0 m2/人,绿地大于等于9.0 m2/人(其中公共绿地大于等于7.0 m2/人,对于采用I级用地标准的城市不得小于5.0 m2/人)。

上述四大类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应一下规定控制:居住用地20-32%、工业用地15-25%(对于没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比例不宜超过30%)、道路广场用地8-15%、绿地8-15%。

《防洪标准》GB50201-941、城市防洪标准:城市根据其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或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分为四个等级:大于等于150万人的特别重要的城市,防洪标准为大于等于200年大于50万人小于150万人的重要城市,防洪标准为100-200年大于20万人小于50万人的中等城市,防洪标准为50-100年小于等于20万人的一般镇,防洪标准为20-50年第二节技术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1、规划设计基本要求: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控制规模为居住区(10000-16000户,30000-50000人)、小区(3000-5000户、10000-15000人)、组团(300-1000户、1000-3000人)。

第六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第六章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33
混合式
a. 平面图
精选PPT课件
b.局部鸟瞰图 34
内容安排
1.入口: ⑴数量:设2-4个; ⑵方位:与周围主要建筑、路口对接;
2.植物配植:⑴要有季相的变化; ⑵应较多应用花木或草花。
3.地形: 挖池堆山,适当改造地形。
精选PPT课件
35
4.场地:
(1)儿童游戏场:入口附近; (2)青少年运动场:在边缘地带; (3)中老年活动场:在安静处。
集中,多在早上和晚上。 3.空间布局较为紧凑,各功能区或景区空间节奏变化较
快。
精选PPT课件
27
居住区公园功能分区与物质要素
功能分区
物质要素
休息、漫步、游览区
休息场地、散步道、凳椅、廊、亭、榭、老人活动室、 展览室、草坪、花架、花径、花坛、树木、水面等
游乐区
游戏设施、文娱活动室、凳椅、树木、草地等
59
国外某住宅街区中的棚架造景
精选PPT课件
60
精选PPT课件
园艺型
61
(三)住宅建筑绿化
1.架空层绿化:
⑴景观布置: 溪涧、壁泉、山石点缀、庭园小品。
⑵植物配植 地栽:选耐荫灌木与观叶草本。如八角金盘、 常春藤、虎耳草、一叶兰、石菖蒲、
竹节秋海棠、八仙花。
盆栽:以花卉为主。可不十分耐荫。 吊盆栽种:吊挂栽植。用蔓常春藤、 喜林 芋、黄金葛、吊竹梅、吊兰等。
(3)一个居住小区往往有多个组团绿地,这些组团绿地从布 局、内容及植物配置要各有特色,或形成景观序列。
精选PPT课件
47
住宅组团绿地平面图示例
精选PPT课件
48
二、居住区配套公建绿地

村镇居住区规划

村镇居住区规划

2号房:针对农村大量木结构住宅尚没达到使用年限,而农民 往往一拆了事的现状,该建筑回收利用旧宅的木框架,改造 的重点是外围护结构。一层墙体利用当地随处可见的砾石丰 富墙面的质感,二层则用竹片固定在木框架上用轻质粘土作 填充式材料,这种考虑便于二楼开大窗户和墙体的轻盈,通 过改造舒适性大为提高。在使用功能上赋予这房子"公共职能", 作为现代农村村民活动的场所。该房子面积约180平米,造价 六万元,有现存的房子改造只需4万元。对农民的老宅改造也 颇具示范作用,这样既能满足现代的居住使用要求,又可减 轻农民建房负担。
1号房:基于对材料可持续利用的思想,选择农村最常见土和木,该住宅 的夯土墙体用料是经过配比调整,防水性能和结构强度大大提高。房屋的 框架结构采用速生杉木,是为了鼓励农民进行广泛的植树,建立森林的动 态平衡,从而保证新陈代谢,建筑材料能持续利用。建筑形式则是采用传 统的天井结构,一层的堂屋和天井增加了隔断,堂屋内还利用了天窗采光, 新设计的木结构便于施工和空间的合理利用。在北面开小窗户形成穿堂风, 在天井下开挖水井,用玻璃温室和遮阳等简单可行办法来改善室内的热环 境。该房子包括简单装修在内造价仅八万元,面积约170平米。
夏季通风良好,冬季日照佳 ❖ 里弄式——行列式的一种,建筑多为内向型 2.自由式
建筑结合地形,在满足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尊 重原有地理条件基础上,灵活自由地安排建筑。
3.混合式 以行列式为主,部分建筑沿周边布置的一种方式。
二、建筑群体组合
1.建筑群体组合方式 ❖ 成组成团组合方式 ❖ 街坊组合方式 2.建筑群布置要点
仿 生 建 筑
赖 特 有 机 建 筑
Hale Waihona Puke 三、新型农村建筑的可持续设计

第1章居住区规划的演进与前瞻

第1章居住区规划的演进与前瞻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规划组织结构特点:
布局严谨 周边布置 内部院落 邻里关系 公建居中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第2节:建国50年来居住区规划建设回顾
二、60~70年代:
①60年代初:注重环境,提高密度,继承传统
②60年代中:取消规划,出现散、乱、差
③70年代后:多层高密度、点条穿插、利用地形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以一个小学合理规模控制邻里单位人口规模(约1000户),四周 交通道路为界,不被穿越,内部设置公用设施,日照通风良好。
2)等级化
① 住宅-→邻里单元 ② 几个邻里单元-→邻里单位 ③ 几个邻里单位-→城市次中心 居住区道路、绿地、公用设施等,由小至大,等级化梯度形成中心 体系。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第1节:居住区规划组织形式的演变
8.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代(C.A.佩里提出) 9.扩大街坊:50年代(前苏联) 10.居住小区:50年代末,由城市道路和自然界限划分 11.居住区:由多个小区组成 12.居住综合体 13.综合住区:居住和工作相结合(生产型、办公型、商业型等)
• 将建筑和交通建构在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街道组成的精密网络
之上; • 公共空间应该是有形的而不是建造留下的剩余场地,公共空 间和公共建筑的安排应优先考虑。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 新城市主义模式
设计特征
• 相对自给自足的步行环境,围绕核心城镇设施和商店布置 住宅 • 为人行和车行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通行路线 • 设计为行人、自行车、游戏以及机动车等共同使用的街道
• 为了围合街道空间以形成公共空间,建筑的道路退界较少
,街道两侧的住宅前廊离人行道也较近。车库设置在住宅 的背面并通过后街进入,以减少车库通道缘石打断街道的 新城市 次数。 主义模 式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第7章第1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用地的规划布置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第7章第1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及用地的规划布置
一般应采取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两都新要建套建小排中区水水>污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 三种处理方式: ① 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② 自建污水处理厂或化粪池; ③ 建立中水系统。
2、雨水排水系统 通常采用就近排入城市雨水管道或水体的方式。
住宅区的排水设施主要是污水排水泵房、雨水排 水泵房、污水处理站(厂)。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包括建筑面积和用地 面积两个方面。其计算方法有“千人指标、“千户指标” 和“民用建筑综合指标”
我国沿用的以“千人指标”为主。“ 千人指标 ”, 即: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 地面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994年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修改本)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2、供水方式:直接由给水管网供水。 采用设置屋顶水箱、高位水池、 加压水泵等供水(二次供水)。
排风口 给水管网 消防管网
给水管网 一户一表
屋顶水箱
水塔
水塔
科威特水塔群
科威特城全市有30多座锥形贮水塔,聪明的科威特人把贮水塔与旅游 观光巧妙地结合起来,矗立在科威特城东北角的三座贮水塔建于1977年, 其中两座主塔分别高187米和147米,另一个高113米,每个球形储水塔能 储水100万加仑,塔上还有旋转餐厅,是集储水、旅游、观赏为一体的宏伟 建筑。结构奇特的高塔,像几柄长剑,颇为壮观。大塔已成为科威特的一大 名胜和现代科威特城的标志。
雨水管网 消防管网
污水管网
三、供电系统
住宅区供电:建筑用电 户外照明用电
电力设施:变(配)电所、开闭所、电缆分支箱。
高压电缆沟 户外电缆分支箱
室内电缆沟 开关房

最新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第3章第1节城乡规划概述(共52张PPT)-PPT课件

最新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4第3章第1节城乡规划概述(共52张PPT)-PPT课件

一阅读材料和下图及平常生活的体验,说说:
1、城市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经济和社会保持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
善,城乡发展协调,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 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地位牢固确立。力争在2020年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 济和社会发展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达到 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深水枢纽港,华东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现代物流中心和交通枢纽,浙江省对外开放窗口。
一阅读材料和下图及平常生活的体验,说说:
大榭规划的功能定位为: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能源 中转基地、我国海岛开发开放示范区、宁波—舟山港重要组成部分。
大榭的发展标杆为新加坡裕廊岛,全力打造“两基地、一中心”: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石化产业基地、国家能源中转基地和区域能源化工交易中心。 三、发展规模
社会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社会风尚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保健全、 人民生活安康的现代文明城市,确立浙江省高教和科研副中心的地位,更好地体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
建设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拥有先进的公
共服务设施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管理规范有序。 通口和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城市。
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主要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口, 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城市社会的主体, 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各项建设的参与者。 城市人口规模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变动而变化。
宁波城市性质及城市规模 城市性质: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一级建筑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5

[一级建筑师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分类模拟5
A.150m、80m
B.200m、80m
C.180m、70m
D.160m、80m
答案:A
问题:3.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
A.100m
B.120m
C.140m
D.150m
答案:B[解析] 《居住区规范》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问题:34. 一般小区级公共建筑比较合理的服务半径大约是:
A.1000m
B.750m
C.400~500m
D.150~200m
答案:C
问题:35. 关于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下列哪项不妥?
A.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
B.布置在用地的几何中心
C.交通方便,人流集中
D.应职工上下班的走向
答案:D[解析] 《城市规划原理》P517: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和选项D没有直接关系。
问题:13. 下列哪一项用地不参与居住区用地平衡?
A.老人、青少年活动室用地
B.小区内小轿车停放场所
C.中心绿地的水池及铺地
D.街道小作坊用地
答案:D[解析] 街道小作坊用地属于附表《居住区规范》附表A.0.1中的其他用地,不必参加用地平衡。
问题:14. 合理齐全的住宅配套公建除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服务外,还应包括:
答案:B
问题:11. 当居住区内自然地形坡度大于多少时,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
A.4%
B.6%
C.8%
D.10%
答案:C[解析] 《居住区规范》9.0.3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层高 住宅层高的合理确定不仅影响建筑造价也直接和节约用
地有关,据计算,层高每降低10cm,能降低造价1%,节约用 地2%。
通过以上初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普遍合理地提高住 宅建筑的层数是提高住宅建筑面积密度、节约用地的主要和最 基本的手段和途径。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三.合理选择住宅类型
合理选择住宅类型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二.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
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是房地产开发的两个重要组 成部分,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住宅建筑经济直接影响用地的经济,而用地的经济往 往又影响对住宅建筑经济的综合评价,特别是在土地有偿 使用的情况下,用地的经济起主导作用。分析住宅建筑经 济的主要依据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建造价和平面利用 系数、层高、长度、进深等技术参数;而用地经济的主要 依据是地价和容积率(或楼面价)等。
1.住宅标准 住宅标准包括面积标准与质量标准两个方面,住宅
标准的确定是国家的一项重大技术政策,反映了一定时期 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从国家到地方, 在每个时期都制订了住宅的建筑标准。此外,对于商品住 宅的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居住对象、市场的需求来确定。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2.套型和套型比 套型:一般指每套住房的面积大小和居室、厅和卫
第一篇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第三 Nhomakorabea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住宅用地,在居住区内不仅占地最大,其住宅的建筑 面积及其所围合的宅旁绿地在建筑和绿地中也是比重最大 的。住宅用地的规划设计对居住生活质量、居住区以至城 市面貌、住宅产业发展都有着直接的重要影响。住宅用地 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住宅 选型、住宅的合理间距与朝向、住宅群体组合、空间环境 及住宅层数密度等。
是第5、6类型的变化形式,一般用于高层住宅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独院式
并联式
联排式
梯间式
梯间式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外廊式
外廊式的主要特点是从建筑物的外墙一侧进入各套,每套都可以 占建筑物的全部进深,具有良好的朝向和通风,外廊可作为公共交通, 也可作为公共活动场所。外廊式住宅套与套之间干扰大,进套门直接 对外,保温防寒差。外廊式可以是南外廊和北外廊,也可以是长外廊 或短外廊,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不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 行选择。
2.进深 住宅进深加大,外墙相应缩短。对于在采暖地区外墙
需要加厚的情况下,经济效果更好。加大进深也有利节约用 地。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3.长度 住宅长度直接影响建筑造价,因为住宅单元拼接越长,
山墙也就越省。根据分析,四单元长住宅比二单元长住宅每平 方米居住面积造价省2.5%-3%,采暖费省10%-21%。但住宅 长度不宜过长,过长就需要增加伸缩缝和防火墙等,且对通风 和抗震也不利。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内天井式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点式
点式住宅是指一个单元独立而不互相拼 接的住宅类型,独立式住宅的外墙四面 临空,可开窗的墙面多,每套均有较好 的日照、采光和通风条件,群体遮挡少, 视野开阔。但独立式住宅体型一般较复 杂,且一般均设计成一梯多套,所以朝 向、通风问题有时不太好处理,独立式 住宅占地少,可以很好地利用地形,沿 等高线灵活布置,便于利用零星基地。 独立式平面布置灵活;外形处理也较自 由多变,体型美观,容易满足建筑艺术 的要求,若是群体布置则更增加整个居 住区的环境效果,甚至可以利用独立式 住宅的体型特点来展示一个居住区段的 建筑特性。点式住宅平面一般仅由一个 单元组成,它四面临空,故体型可以比 较自由活泼,朝向多,视野广。点式住宅 的平面多以矩形、T形、风车形和三叉 形为主。
下面仅就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比较密切相关的几 个因素分别加以分析: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1.住宅层数 就住宅建筑本身而言,低层住宅一般比多层住宅造价低,
而高层的造价更高,但低层占地大,如平房与5层楼房相比, 要大3倍左右。对于多层住宅,提高层数能降低住宅建筑的造 价。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 6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故 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3.确定住宅建筑层数和比例 住宅建筑层数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用地的经济、建筑
第一节 住宅类型的选择
住宅选型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 居民的使用、住宅建设的成本和城市用地的多少,同时也 影响到城市的面貌。因此,为了合理选择住宅类型,就必 须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研究和分析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 住宅的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等问题。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一.住宅的类型及其特点
生间的数量。如一室一厅、二室二厅一卫、三室二厅二卫 等。
套型比:指各种套型的建造比例,在确定套型比时, 应参照当地的人口结构及市场的需求。
套型比的平衡一般有三种方法: 一是选用多种套型的住宅,套型比在一个单元或一幢住 宅内进行平衡; 二是选用单一套型住宅,在几幢住宅或更大范围内进行 平衡; 三是既采用单一套型,又选用多种套型的住宅。为了使 住宅对套型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可选择或设计成套型能灵 活变化的平面。
7
8
9
住宅类型 独院式 并联式 联排式 梯间式 内廊式 外廊式
内天井式
用地特点 每户一般都有独用院落,层数1-3层,占地较多
一般都用于多层和高层,特别是梯间式用得较多
是第4、5类型住宅的变化形式,由于增加了内天 井,住宅进深加大,对节约用地有利,一般多见 于层数较低的多层住宅
点式(塔式) 跃廊式
是第4类型住宅独立式单元的变化形成,适用于 多层和高层住宅,由于体形短而活泼,进深大, 故具有布置灵活和能丰富群体空间组合的特点, 但有些套型的日照条件可能较差
现代住宅如按不同的使用对象,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供以家庭为居住单位的建筑一般称为住宅;另一 类是供单身人居住的建筑,如学校的学生、工矿企业的单 身职工等居住的建筑,一般称为单身宿舍或宿舍。
第一类以套为基本组成单位的住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 型:
第三章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编号 1 2 3 4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