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阿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谈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
![谈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3dbfed8b9f3f90f76c61bed.png)
X i n X i a o Y u a n
学生工作
谈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
郝 英 杰
( 莱西市城关中学 , 山东 青岛 2 6 6 0 0 0 )
一、Leabharlann 学生性格执拗的原因 的师生对立 , 教育他们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2 . 要说服 。 忌压 服
在教学 中, 我们经常遇到性格执拗 的学生 。治病要对症下
性格执拗 的学 生因偏激与 固执 , 锋芒 毕露 , 往往 给人一种 不可理喻的感觉 。其实 , 这类学生 的 自尊心 、 上进 心都很强 , 绝 不甘于落后。他们 勇于提 出见解的勇气 、 不 盲从 的态度 和对生 活进行独立思考 的做法是难能可贵的。他们的固执 , 不过是 因 为受其思想的局 限, 对 生活缺乏正确 的认识分析而 已。这也正
“ 四要 四忌 ” :
不懈地去关心教育他们 , 经常找他们谈心 。性格执拗 的学 生 自
尊心强 , 如果他们犯错误 , 教 师一定注意不要急于批评他们 , 尤 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 , 他们即使 知错 了 , 为保 面子也不会认错 。
1 . 要真诚 , 忌 冷 漠
正确 的做法是先冷静他们 的情绪 , 过一 一 会 儿再 有理 有据地分 析
和勇气 。实践证明 , 教师限制越 多 , 越缺乏宽容同情 , 这类学 生 的逆 反心理就越强烈, 教育效果 自然也越差。
4 l 要耐心, 忌 急 躁
中学生思想性格 的形成是长期潜移默化的结果 , 而非一 日
之功 。 因此 , 我们的教育切不可有一劳永逸的思想 , 而需要坚持
二、 教育性格执拗学 生的原则 基 于以上原 因 , 我们对这类学生 进行 教育 时 , 要切 实做到
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f3b913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9.png)
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思想教育一、对“个性倔强的学生”要注意培养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个性倔强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喜欢与人交往,情绪往往表露于外。
他们热情、果敢、爽朗、为人耿直、精力充沛,有进取心、不怕困难,但往往又脾气暴躁、任性、粗心、性急。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沉着、稳重、坚持到底的精神和克制忍耐的品质。
我在任教六年级时发现有两名学生热情、大方,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但有时脾气暴躁、任性,做作业或考试时粗心。
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批评教育,引起他们的注意。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逐步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二、对“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要注重培养刻苦精神,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习惯我们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发现,“个性活泼好动的淘气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机敏、灵活、亲切、热情,有兴趣爱好,但同时也伴有情绪易于波动、轻涪散漫、不踏实等特点。
这类学生如果教育不当,学习成绩就会逐渐下降成为双差生,有的甚至会引发伤害事故。
去年秋季,我班一学生放学后因骑自行车淘气导致膀子骨折,我便以此为契机,同家长取得联系,希望家长协助和支持、配合,教育每一位学生上课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着重培养他们的刻苦精神,并逐步养成做事认真、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三、“对慢性子学生”要注意培养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我在教学中发现本班有几个“慢性子”学生,平时能克制自己,遵章守纪,但不喜欢活动,反应迟缓、欠灵活,惰性很大,甚至常常萎靡不振。
其中有个比较突出的,表现在无论平时说话走路,还是上课做作业,以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速度都不快,赶不上一般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我耐心地说服教育他,引导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多读书多活动,多动手多动脑,经常训练读书、写字速度,思考问题时要求反应灵活等。
后来,这个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怎样教育偏执孩子心理
![怎样教育偏执孩子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fe599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e.png)
怎样教育偏执孩子心理偏执是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他人或环境的不信任和怀疑。
偏执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这种心理状态而面临社交和学习上的挑战。
教育偏执的孩子需要耐心、理解和专业的指导。
以下是一些教育偏执孩子的策略:1. 建立信任关系:首先,要与孩子建立一个稳定和信任的关系。
让他们知道,无论他们说什么或做什么,都会得到理解和支持。
2. 倾听和理解: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要立即否定或批评。
通过倾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担忧和恐惧。
3. 提供安全感: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和稳定的环境,让他们感到被保护和支持。
这可以通过一致的家庭规则和日常安排来实现。
4. 正面强化:当孩子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或态度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这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鼓励他们继续采取更健康的行为模式。
5. 教育和引导:教育孩子关于偏执心理的知识,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是偏执的表现,并引导他们如何以更合理的方式看待问题。
6. 情绪管理: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法来帮助他们放松和缓解焦虑。
7. 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孩子发展社交技能,如轮流交谈、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感受等。
这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或社交故事来实现。
8. 专业咨询:如果孩子的偏执行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功能,可能需要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
9.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应该团结一致,为孩子提供一致的支持和指导。
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信任或怀疑的态度。
10. 鼓励独立性: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并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结尾:教育偏执的孩子是一个长期且需要耐心的过程。
重要的是要持续地提供支持和理解,同时引导他们学会更健康的心理应对机制。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可以帮助孩子逐步克服偏执心理,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学习环境。
特殊教育工作案例(狂燥型学生)
![特殊教育工作案例(狂燥型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879e2b4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b.png)
特殊教育工作案例(狂燥型学生)狂燥型学生是一种需要特殊关注的学生类型,他们通常行为反常,情绪不稳定,会表现出明显的狂躁行为。
在特殊教育工作中,我们需要针对这种学生做出有效的辅导和支持,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下面是一个狂燥型学生的案例,他的名字叫小明。
小明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但是他的表现却非常不稳定。
他时而沉默寡言,时而兴奋异常,经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砸东西,甚至打人。
他的成绩也比较差,经常缺课,旷课。
在了解小明的情况后,我们决定对他进行特殊教育。
首先,我们与小明和他的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小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个性特点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与他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他的家庭条件较为困难,精神状态也较为不稳定。
接着,我们安排了专门的辅导老师,为小明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行为管理计划。
在每堂课前,我们都会为小明进行情绪调节和行为管理的辅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采用多种互动式教学方式,帮助他更好地参与课堂。
同时,我们还给小明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运动会、音乐社团等,让他有机会参与团队活动,提升社交能力。
此外,我们还安排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对小明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帮助他逐渐建立自信和稳定的情绪状态。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我们逐渐看到了小明的进步。
他逐渐学会了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他的成绩也有所提高,逐渐适应了学校环境。
我们相信,在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关注下,小明一定能够成长为一个自信、健康、有才能的人。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所做的辅导和管理措施,可以为其他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
我们需要通过了解学生的背景、性格、情绪状态等方面的情况,制定出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和行为管理计划,并且为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参与社交活动、提升自信心,从而逐渐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
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
![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b2d90a6edb6f1aff001f9d.png)
浅谈如何克服孩子的执拗心理北碚区天府小学黄忠利摘要:通过列举儿童执拗心理的现象,分析儿童执拗心理产生的家庭、社会、及儿童自身的原因、害处,提出了积极的儿童自制力心理品质,及培养儿童自制力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执拗心理、培养措施。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孩子,因为别人不按自己的要求做事就赌气、吵闹、耍横、甚至自杀的现象。
如曾经有一个 6 的岁女孩,在家里受到父母和爷爷奶奶宠爱,几乎是到了要星星不给月亮的地步。
有一天女孩让妈妈下班给买冰棍,妈妈这一天特别忙,没有顾得上买,回家后,女孩很不高兴,她悄悄地把老鼠药放在了妈妈的饭里,致使母亲中毒身亡。
这是一个特殊例子,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在商店见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书籍等等,就非要买不行,不管父母是否同意,不给买,就要闹个天翻地覆。
又比如有的孩子明明知道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不能随便说话,但是,却不愿约束自己,依然与左右同学说个不停,不但自己无法听课,还影响了其他同学,这也是常见的现象。
这种任性、固执、执拗是不良个性,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大敌。
对这种心理概括起来,有如下表现:一是想要什么东西就一定要家长给买。
二是想干什么就一定要干什么,不管要求是不是合理。
三是在学校,一旦自己的要求不能满足,就情绪低落。
由此,可以知道所谓执拗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达到自己的要求不可,虽然许多要求是不合理的,不能满足的,但是却不管不顾周围的环境,蛮不讲理,不达目的不罢休。
当家长、老师感叹孩子的固执、执拗的时候是否认真思考这种不良意志品质的来源。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婆婆爷爷、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围着孩子转。
孩子是老人们的心肝宝贝,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家长生怕孩子饿着了,摔着了,又怕孩子哭,所以当幼儿需要某种东西时,或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放声大哭。
这一招很管用,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时间一长,孩子自然而然地不按常理做事,当然就固执了。
孩子执拗这一不良意志品质的形成还可能由于家长或老师的不良榜样,或者是不良的教育方式。
顽固执拗孩子的教育心得
![顽固执拗孩子的教育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a73dbc7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4.png)
顽固执拗孩子的教育心得一、封面
文档标题:顽固执拗孩子的教育心得
作者姓名:
所属机构(如适用):
撰写日期:
二、目录
三、引言
简述撰写心得的初衷
阐明教育顽固执拗孩子的重要性
四、孩子的行为特点分析
描述顽固执拗孩子的行为表现
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五、教育前的准备
家长和教师的心态调整
建立对孩子行为的合理预期
学习相关的儿童心理学知识
六、有效的沟通技巧
倾听孩子的心声
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和观点
七、建立规则与界限
设定清晰的家规和行为预期一致性的重要性
合理的后果与奖励机制八、情绪管理与冲突解决教导孩子识别和管理情绪应对和解决与孩子的冲突教授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九、激励与表扬的正确方式表扬孩子的努力而非成果鼓励孩子面对挑战
避免过度表扬导致的依赖十、教育中的耐心与坚持保持耐心的重要性
如何在教育中保持坚持
应对教育中的挫折和失败十一、与其他教育者的协作与配偶或家庭成员的协作与学校教师的沟通和合作利用社区资源和专业服务十二、案例分析
分享具体的教育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成功要素和可改进之处十三、总结与展望
总结教育心得的要点
对未来教育工作的展望
十四、附录
相关教育资源推荐
参考文献和进一步阅读材料。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方案及措施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方案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2b3f8b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2.png)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方案及措施概述:特殊学生指那些在智力、情感、身体或社交能力等方面与一般学生有所不同的学生。
为了帮助这些特殊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提高其学习和发展潜力,特殊教育中的心理辅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针对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方案及措施。
一、认识并尊重特殊学生的差异性每个特殊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和困难。
因此,首先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认识和尊重。
教师可以通过与特殊学生的接触和交流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优势和挑战,并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计划。
二、建立积极向上的支持系统1. 提供温暖安全的环境:为了让特殊学生感到被接纳并且安全,在校园里建立一个友善和融洽的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鼓励其他同学主动与特殊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自信心。
2. 建立个人导师制度:每位特殊学生都可以有一名指定的教师或辅导员作为个人导师。
这样的导师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引导,与学生建立起积极稳定的关系,并协助学生应对困难。
3. 家校合作:特殊学生的家庭是重要的支持系统。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协同解决,能够有效提高特殊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支持和指导的机会。
三、培养特殊学生积极正面的心态1.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许多特殊学生经常面临情绪波动。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情绪,可以通过教授他们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来达到这一目标,比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写日记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强化积极认知:鼓励特殊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并提供各种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和积极认知的活动。
例如,通过奖励制度激励他们努力取得进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体验成功等。
四、教授特殊学生自我调节和解决问题的技能1. 自我监测:特殊学生可能需要帮助来识别自己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
通过教授他们如何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给予及时反馈与指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2024年顽固执拗孩子的教育心得
![2024年顽固执拗孩子的教育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17a5e4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2.png)
2024年顽固执拗孩子的教育心得教育是每个父母的责任和重要使命,而面对顽固执拗的孩子,教育更显得重要和具挑战。
____年,对于这样的孩子的教育心得,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一、理解孩子的特点顽固执拗的孩子在性格和行为上有一些明显的特点,比如固执、执着、难以妥协、难以接受新的观点和理念等等。
在教育中,我们首先要理解孩子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和引导他们。
二、倾听和沟通与孩子的沟通是教育的基础,尤其对于顽固执拗的孩子更是重要。
我们要倾听他们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
同时,要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沟通,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三、培养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顽固执拗的孩子通常难以接受和执行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引导他们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合作和协作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自我反省和成长顽固执拗的孩子往往较难接受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省,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同时,要理解他们的固执执着往往是源于对自己的不安和不自信,所以我们要鼓励他们勇于接受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己。
五、多样化学习方式和方法顽固执拗的孩子往往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所以我们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可以通过设置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加入趣味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并发现学习的乐趣。
六、注重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顽固执拗的孩子通常情绪波动较大,情绪管理和自我控制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培养的能力。
我们要通过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引导他们学会情绪的表达和释放,并提供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七、激发兴趣和发展特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我们要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发展特长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
![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https://img.taocdn.com/s3/m/57ee13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0.png)
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了解特殊学生的需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之前,需要了
解特殊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例如他们的心理状态、学习情况、家庭背景等。
这有助于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2.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提供个性化
的心理辅导。
例如,对于自卑的学生,可以提供自信心训练和心理疏导;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提供学习策略和方法指导。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疏
导的基础。
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4.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
育活动,如讲座、工作坊、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5.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特殊学生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情感压力和困
扰,需要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关注。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6.与家长合作:家长是特殊学生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教师需要与
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更好的支持。
7.寻求专业帮助:如果特殊学生的问题较为严重,教师需要及时寻
求专业帮助,例如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
总之,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需要个性化、多元化、情感支持和专业帮助等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大班任性执拗案例教案反思
![大班任性执拗案例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c1ea41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c.png)
大班任性执拗案例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大班任性执拗案例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大班学生任性执拗行为的原因和表现。
2. 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改变任性执拗行为。
3.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大班学生任性执拗行为的原因。
2. 探讨任性执拗行为对学习和班级氛围的影响。
3. 提供解决方案和策略,帮助学生改变任性执拗行为。
教学准备:1. 准备案例材料,包括大班学生的任性执拗案例。
2. 准备PPT或白板,用于呈现案例和教学内容。
3. 准备小组讨论活动所需的分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遇到过任性执拗的同学,或自己是否有任性执拗的行为。
2. 提示学生思考任性执拗行为的表现和影响。
二、分析案例(10分钟)1. 展示一个任性执拗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学生的行为。
2. 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学生的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
三、讨论和总结(15分钟)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案例中学生的任性执拗行为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2.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和策略,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
四、角色扮演和反思(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任性执拗的情境。
2. 角色扮演结束后,学生进行反思,讨论自己的表现和可能的改进措施。
五、解决方案和策略(1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解决方案和策略,如积极引导、奖励机制、合作学习等,帮助学生改变任性执拗行为。
2. 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认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六、课堂延伸(5分钟)1.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任性执拗行为时,可以尝试应用所学的解决方案和策略。
2. 鼓励学生在班级和家庭中与他人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班主任对特殊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
![班主任对特殊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cee029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c.png)
班主任对特殊学生心理疏导的策略做老师的总是希望学生全是优点,喜欢听话、乖巧、成绩优秀的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这种心态尤为明显。
这种愿望是好的,却是不现实的。
面对各种特殊群体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怒目相望,拿一把尺来衡量。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
科学的学生发展观要求我们,应当允许学生有缺点。
对于班主任来说,应该做的是仔细观察,悉心研究,发现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人,培养成才。
一、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疏导策略学困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同一般学生相比,他们经历的挫折和困难更多,需要的勇气和力量更大。
对待困难生的态度,对这个特殊群体的问题处理的好坏,往小处说关系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往大处说关系到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未来,甚至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有这样几个真实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有一位老师病重,是他当年非常不喜欢现已功成名就的一名学生把他送到医院,并一直护理到他出院,这位老师由衷的感叹到“为什么我当初不对他好一点”!今年春节,我应邀参加了08届同学的同学会,他们大四,马上面临着毕业。
聚会过程中有两件事让我感慨良多。
有个张同学,当初上学时,上网,逃课,打架,谈恋爱,没有他没干过的,甚至编造他母亲去世的理由来骗我。
几年不见,这个孩子像变了个人,英俊高大,他给我敬酒,说“老师我当初不懂事,惹您生气了,给您添麻烦了,今后我一定努力工作,争取给您增光”,全然不见当年的痕迹。
崔同学,学习不太好,他对我说“老师,我学习不好,总觉得比其他同学矮一截,很自卑,可是你从来没有瞧不起我,每当我鼓起勇气问你问题时,你总是解答得很细心,而且还有个小微笑,老师,我能有今天,全靠你当初的帮助和鼓励,老师,你就是我第二个妈妈”!当时听完他的话,我感到非常震撼,他说的这些事我都记不得了,而学生却记忆犹新。
老师对学生的好,尤其是对困难生的一点点好,甚至是你的微笑,都会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而这些对我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
南京行知学校倡导这样的学生观,他们认为学生只有两种,一种是盛开的鲜花,一种是待开的花苞。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PPT学习教案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5a49ff46527d3240ce0f1.png)
第25页/共47页
以上列举的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 是相互制约的,对特殊需要学生的身心健 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 因此,我们在预 防或诊断特殊需要学生的心理失调、心理 障碍或心理疾病时,不能从一个角度出发, 必须同时关注以上几方面的因素,进行综 合分析,然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疏导,优 化其心理素质。
第13页/共47页
特殊学生行为障碍有多种多样,表现比 较常见的有粗鲁,常因小事伤害和侮辱他 人,不遵守学习纪律,屡犯错误,逆反心 态、易冲动,明知破坏公物或自己财物不 好,偏去破坏,不易接受批评、常怄气, 常撒谎、迷恋游戏机、小偷小摸、打架, 交坏朋友,甚至离家出走等。
第14页/共47页
白欢是一名学习和各方面表现比较好的七 年级学生,每门课的成绩连年年级第一, 还是个班干部。本学期初他却因一件小事 和同学汪鹏发生矛盾,最后厮打到一起, 一时不慎,打碎了学校一块窗玻璃。生活 老师知道后,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汇 报给了学校领导,根据学校相关制度损坏 公物要赔偿的规定,要求他赔偿打损的玻 璃。事在心里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感 觉老师批评了他,又让他的爸爸花了钱买
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促进学
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的思想道德 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 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 道德品质,心理处于健康状态下的学生, 对于良好的社会道德以及规章制度等更容 易理解和接受。相反,如果学生存在不健 康的心理,出现心理障碍,更容易发生不
第9页/共47页
[反思]:聋哑儿童由于自幼生长的环境和受 到的重视程度不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家 庭或者别人的冷落,逐步养成了不好的行 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也同时给他们在心 理留下了一定的阴影。如果他们在学习或 者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我们不能有足够的 耐心去教育他们,鼓励他们,就会给他们 的内心再次造成伤害,使他们失于管教而 放任自流,学而无获。所以在对待听障孩 子时需要我们这些从事特教工作的老师应
特殊智障学生教育案例(2篇)
![特殊智障学生教育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f5c37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9.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2岁,来自我国一个偏远山区,患有智力障碍。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小明一直就读于当地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小明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流,学习成绩较差,尤其数学和语文成绩较差。
学校和家长对小明十分关心,希望他能通过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教育目标1. 培养小明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他的独立生活能力。
2. 提高小明的认知能力,使他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3. 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4. 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丰富他的精神生活。
三、教育方法1. 个别化教学针对小明的智力障碍,教师采用个别化教学,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在课堂上,教师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教学方式,让小明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 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教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穿衣、洗漱、整理床铺等,培养小明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耐心指导,鼓励小明自己完成,逐步提高他的独立生活能力。
3. 认知能力培养针对小明的认知障碍,教师从简单易懂的知识入手,如认识数字、颜色、形状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小明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在数学和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4. 社交能力培养教师鼓励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让他有机会与其他同学交流。
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小明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5. 兴趣爱好培养教师关注小明的兴趣爱好,如绘画、手工等,鼓励他参加相关兴趣小组。
在兴趣小组中,小明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四、教育过程1. 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发现小明在穿衣、洗漱等方面存在困难。
于是,教师耐心指导,一步步教他完成这些动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明的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 认知能力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实物教具,让小明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字、形状等概念。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讲故事、读儿歌等方式,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建议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8b173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b.png)
特殊教育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
建议
引言
特殊教育学生指的是那些在研究和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患有智力障碍、研究障碍、情绪障碍或行为障碍等。
他们的心理特点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了解并应对这些特点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研究和发展。
心理特点
1. 自尊心脆弱:特殊教育学生常常在研究过程中遇到挫折,容易失去自信和积极性。
2. 易焦虑:由于研究困难或被他人排斥,特殊教育学生常常感到紧张和不安。
3. 社交困难:特殊教育学生与同龄人相比,在社交交往和人际关系方面面临更多挑战。
4. 研究需求多样:特殊教育学生的研究需求因其个体差异而不同,需要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
教育措施建议
1. 建立积极的研究环境: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2. 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研究特点,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例如视觉辅助工具、个别化的研究计划等。
3. 提供社交支持:组织特殊教育学生参与集体活动,鼓励他们与同龄人互动,提供社交技能培训和指导。
4. 提供心理支持: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焦虑和挫折。
5. 家校合作:与学生的家长密切合作,分享学生在学校的研究情况和进展,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案。
结论
了解特殊教育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于他们的研究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创造积极的研究环境、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心理支持,我们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困难,实现他们的潜力。
特殊教育学校全面管理中的学生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
![特殊教育学校全面管理中的学生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3b1141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0.png)
特殊教育学校全面管理中的学生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特殊教育学校作为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面临着独特的管理挑战。
其中,学生的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是学校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将从学生情绪特点、情绪调节的重要性和有效的应对策略等多个方面,探讨特殊教育学校全面管理中的学生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
一、学生情绪特点特殊教育学校中的学生因其教育需求的特殊性,往往表现出与普通学生不同的情绪特点。
首先,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情绪更加脆弱。
其次,他们可能因为自己的特殊需求而感到沮丧、焦虑或愤怒。
再次,他们可能由于学习或社交上的困难,而对自己感到自卑或无助。
了解学生的情绪特点,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的制定。
二、情绪调节的重要性情绪调节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达到情绪稳定和积极情绪的培养。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情绪调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情绪稳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
其次,积极的情绪可以改善学生的自我感觉和自尊心,提高学习和社交的积极性。
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将情绪调节纳入学校全面管理的核心内容。
三、学生情绪调节的策略为了帮助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情绪调节,下面提供一些有效的策略供参考:1. 创造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特殊教育学校应努力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情绪调节的基础。
这包括提供稳定的教学班级、规范的纪律要求和正向激励机制等。
同时,学校还应该鼓励学生与老师和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提升学生的情绪支持网络。
2. 提供个性化支持和辅导特殊教育学校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支持和辅导。
这包括情绪管理的培训课程、个别心理辅导和为学生提供开放、倾听的环境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3. 教授情绪调节技巧特殊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教授情绪调节技巧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例如,教授学生深呼吸、积极心理暗示、冷静思考等技巧,以应对情绪激动或焦虑的情况。
谈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
![谈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2d74736f33687e21af45a961.png)
谈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作者:郝英杰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3年第06期一、学生性格执拗的原因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性格执拗的学生。
治病要对症下药。
要教育好这类学生,先要找出病因。
那么,这类学生性格执拗的成因是什么?1.家庭的原因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占多数,家长溺爱、娇惯、放纵,很容易使子女自私任性。
个别家庭望子成龙心切,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打骂,也易强化子女的逆反心理,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执拗。
2.教师的原因不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尊重学生的个性,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讽刺,或者歧视冷漠,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师生关系尖锐对立,越发导致学生执拗偏激。
还有个别教师思想水平低、处事不公、行为不端以及不会说理,这都会使学生不信任,激起学生的对抗心理,强化学生的执拗。
3.学生自身的原因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是人生的断乳期。
这一时期,他们的思想、心理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能力迅速提高,成人意识大大增强。
追求思想的独立,总以怀疑、批判的眼光去认识生活。
对教师的教育和书本上的理论,也要先想想有无道理,喜欢对权威的观点进行挑战,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但由于知识少、阅历浅、是非辨别能力较差,他们的思想往往片面固执,导致他们对生活往往做出全是或全非的绝对结论。
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有主见”,维护自尊,他们往往即使知道错了,口头上也不认错,表现得异常固执;再加上自我控制能力差,这种偏见与固执就表现得更强烈些;而且作为独生子女,孤独感很重,更易强化执拗。
这些问题在性格执拗的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教育性格执拗学生的原则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切实做到“四要四忌”:1.要真诚,忌冷漠教育者首先要爱学生。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中都有一种孤独感,极盼望别人的接近和理解,非常渴望得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的心容易向理解和尊重他们的朋友敞开。
而性格执拗的中学生因性格原因,往往与同学的关系较僵,更渴望教师、同学的理解和尊重。
特殊教育学校全面管理中的学生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
![特殊教育学校全面管理中的学生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25166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a.png)
特殊教育学校全面管理中的学生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特殊教育学校扮演着培养和发展特殊群体学生的重要角色。
这些学生在教育环境中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
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全面管理中,学生情绪调节和应对策略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这个话题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学生情绪。
学生情绪调节是特殊教育学校管理的关键之一。
特殊学生可能面临着情绪失控的难题,如愤怒、沮丧或焦虑。
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管理这些情绪,从而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因此,学校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首先,特殊教育学校可以提供情绪管理技巧的培训。
这些技巧可以包括深呼吸、冥想和放松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课程,教授学生情绪识别和表达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些培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其次,学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安全和支持的环境。
特殊学生常常需要额外的支持和关注。
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生支持团队,包括心理辅导师、社工和学业指导员等。
这个团队可以与学生建立紧密联系,为他们提供情绪支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此外,特殊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有时,学生的情绪问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学习的困惑或挫败感。
因此,学校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教学计划。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艺术活动,帮助他们发泄情绪并提升身心健康。
特殊教育学校全面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应对策略。
学校必须有清晰的应对策略来处理学生情绪失控的情况。
首先,学校可以制定紧急应对计划,对可能发生的暴力行为或其他危险情况做好准备。
这包括培训员工如何应对不同情况以确保学生和员工的安全。
其次,学校可以建立学生支持小组,为学生提供集体支持和互助。
在这个小组中,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经历,并互相提供帮助和建议。
这种支持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感到被理解和接受,从而减轻他们的情绪负担。
最后,学校可以与家长和社区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应对策略。
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dc48f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6.png)
-087-2021年第09期︵总第261期︶摘 要: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存在某方面缺陷,所以他们容易养成自闭、自卑、怯弱等性格,影响其日后的学习与成长。
文章对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多种角度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教师提供参考性建议。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其敞开心扉,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快速融入社会。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问题;解决策略中图分类号:G444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9-0087-02文献标识码:A高秀清(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甘肃 临夏 731100)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引 言在现代社会中,学生长期处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小学生的年纪小,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研究表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身体上存在缺陷,在生活中容易受到歧视或冷落,他们经常以防卫的姿态保护自己,形成自卑的心理以及胆小的性格。
长此以往,不利于他们日后的身心发展。
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特殊教育学校班级管理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当前,新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以生为本,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青春期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家长与教师应特别重视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状况,然而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始终是困扰教师的难题。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肩负重要的使命,需要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使特殊学生的心中充满温暖。
教师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其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确保更好地融入社会。
教师需要用满腔的热情给予学生关怀与信任,使其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1]。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孤僻、胆怯、恐惧等情绪,为了发泄情绪,他们往往会长时间睡觉、哭闹不止、暴饮暴食等,这就影响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对学生融入社会产生影响。
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阿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张春丽
![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阿城区特殊教育学校张春丽](https://img.taocdn.com/s3/m/9ff257e6a76e58fafbb00307.png)
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孩子两三岁后,就开始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喜欢说“不”,这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必然阶段。
他的白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白主愿望,喜欢做的事情,不希望别人来干涉。
此时若不了解原因就对孩子训斥、惩罚,则会伤害孩子的白尊心和白信心,使他变得更爱发脾气。
对于性格固执的孩子的教育经常使我们的父母感到挠头,同样也困扰着我们一线的教师。
对性格顽固的学生开展教育工作,真的是一件非常艰难、很费心思和功夫的事情。
因为这种学生性格形成原因很复杂。
在特殊教育学校像下面情况的孩子很多,我们应该怎样对其进行教育,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如何成功地教育固执学生,关键是班主任如何转换教育角度,寻根探底,切中要害。
下面我结合我们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各位老师进行一下交流。
小林,唐氏综合症,性格执拗、任性,随意性很强,上课同学们都起立向老师问好,她就坐着不动,老师讲课同学们都听,她偏拿出本子写字,强硬地命令她,或是温和地劝他收起本子,她都跟没听到一样我行我素,把她的本子收上来,心情好时她就再拿一本接着写,心情不好时就放声大哭,任你怎么哄都没用,严重影响到老师的正常授课。
小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执拗,从不听大人的话。
经常和同学发脾气。
常常白己不带橡皮,去拿别人橡皮。
别人不给她,她就把班级里同学们的教科书都撕坏了,还动手打人。
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小飞就马上躺到讲台桌里、或是钻进课桌下不起来,引来同学们的围观。
任课教师来上课也要想尽办法才能把她从桌里拉出来,弄得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头疼。
聚焦四:硕硕,脑袋就像被问号所填满,课上不管老师讲得怎样精彩,他脑袋里的问题会随时出现,抓住一个问题刨根问底,没完没了的问。
老师在上〈〈蜘蛛结网》这节公开课播放课件时,他突然问老师“为什么蜘蛛能织网,我不能织网? 老师耐心地解答,谁料他竟然固执的抓住这个问题,一节课上站起来问老师十多次。
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
由于孩子的执拗和任性,已经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不便,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孩子两三岁后,就开始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喜欢说“不”,这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必然阶段。
他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有了自主愿望,喜欢做的事情,不希望别人来干涉。
此时若不了解原因就对孩子训斥、惩罚,则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变得更爱发脾气。
对于性格固执的孩子的教育经常使我们的父母感到挠头,同样也困扰着我们一线的教师。
对性格顽固的学生开展教育工作,真的是一件非常艰难、很费心思和功夫的事情。
因为这种学生性格形成原因很复杂。
在特殊教育学校像下面情况的孩子很多,我们应该怎样对其进行教育,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如何成功地教育固执学生,关键是班主任如何转换教育角度,寻根探底,切中要害。
下面我结合我们平时的所作所为与各位老师进行一下交流。
小林,唐氏综合症,性格执拗、任性,随意性很强,上课同学们都起立向老师问好,她就坐着不动,老师讲课同学们都听,她偏拿出本子写字,强硬地命令她,或是温和地劝他收起本子,她都跟没听到一样我行我素,把她的本子收上来,心情好时她就再拿一本接着写,心情不好时就放声大哭,任你怎么哄都没用,严重影响到老师的正常授课。
小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非常执拗,从不听大人的话。
经常和同学发脾气。
常常自己不带橡皮,去拿别人橡皮。
别人不给她,她就把班级里同学们的教科书都撕坏了,还动手打人。
只要下课铃声一响,小飞就马上躺到讲台桌里、或是钻进课桌下不起来,引来同学们的围观。
任课教师来上课也要想尽办法才能把她从桌里拉出来,弄得老师和同学都十分头疼。
聚焦四:硕硕,脑袋就像被问号所填满,课上不管老师讲得怎样精彩,他脑袋里的问题会随时出现,抓住一个问题刨根问底,没完没了的问。
老师在上《蜘蛛结网》这节公开课播放课件时,他突然问老师“为什么蜘蛛能织网,我不能织网?”老师耐心地解答,谁料他竟然固执的抓住这个问题,一节课上站起来问老师十多次。
在我们特殊教育学校,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
由于孩子的执拗和任性,已经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了不便,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为此,我和我的课题小组,经过了多次的观察、实践、论证、交流,最终形成了“性格执拗学生的教育与疏导”策略,现总结如下:一、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个别教育计划“是源自美国的,我们国家在法规的层面还没有做出明确的实施规定,但个别教育计划的观念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我们的同行所接受。
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现状分析、该生应达到的短期目标和年终目标、干预强化的方法与手段、衡量目标实现的标准和评估手段。
首先对性格执拗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然后为他制定了“个别教育计划”,并设定了短期发展目标和年终发展目标,每当他能够减少语言重复性时,就尝试用赞美的语言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鼓励他。
同时保证每两天与他谈心一次,告诉他如果在课上再有问题想要问老师就写下来,在课下与老师交流。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和强化周硕的“抓住一个问题刨根问底”的毛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当然我的这个计划还在试验当中。
刚才田老师提到的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我班韩晓飞生活在单亲家庭,性格内向,对学习缺乏兴趣,与同学缺少应有的沟通。
虽然很少惹祸,但每当我看到他祈盼的目光时,我的心都会为之一颤。
做为她的老师,我有责任让他的学习与生活充满阳光。
所以我从语言表达、认知水平、生活自理、社会交往方面进行了全面观察、了解,并为他制定了小而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了相应的教学内容,采取了能够激发他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从他课堂、课下表现和各项记录描述中,可以看出:韩晓飞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正确完成作业,遇到不会的作业题,能够寻求同伴的帮助,与同学主动谈话的次数逐步增加。
当然,这里面也包含我采用鼓励性语言或是物质奖励激励他的成长。
对于韩晓飞的变化,感触最深的就是他的母亲。
她每每看到我,都会欣慰地告诉我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愿意上学了。
二、“正强化”行为矫正无论是“用赞美的语言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鼓励他”,还是物质奖励,其实这些都是行为矫正方法中的正强化。
当孩子做出某种正确行为或反应时,教师给予相应的某种奖励,就使良好行为得到强化。
常用的正强化物包括:消费性强化物:如糖果、饼干等。
活动性强化:如做游戏、看电视等活动。
操作性强化物:包括玩具。
拥有性强化物:如奖章、漂亮的粘贴等。
社会性强化:如表扬、微笑等。
其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对孩子进行评价时,经常会用到正强化。
比如当孩子能够回答提出的问题时会说:“你真棒!善于思考,什么事都难不到你,老师佩服你!”;他们能在四线格中写出拼音我会说:“老师真喜欢你写的字。
”;语言训练中我会对孩子说:“你的声音能不能再大一些,让老师能听见。
”“请你再试一试,相信你一定能进步!”。
同时为了促进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只要孩子们集中精神听课保持3分钟,我就奖励他一颗小红星。
只要他们每个课间打闹不超过3次,我就奖励他两颗小红星,如果能够集齐10颗红星就会得到我为他们买的糖果或饼干。
我还会鼓励他们说:“今天你真了不起,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感到非常高兴。
”强化物的使用对低年级孩子的行为矫正可以说能够受到很大的成效。
随着年级的增长,应当逐渐的减少强化物的使用,逐步让孩子们实现自我控制。
在减少强化物的同时,可以利用间歇强化来巩固孩子们良好的行为。
三、“换位思考”的策略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窗边的小豆豆》。
书中的小豆豆,和我们教育的孩子很相似,她上课时总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
明明被罚站了却还刨根问底:“老师,我被罚站了,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坏事吗?”。
但调皮的小豆豆却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校长。
小林校长能够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 小林校长的的话震憾着每一个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教师的心灵,最大启示就是:请不要用成人世界的语言和他们沟通,无论是说还是听,如果想和他们真正沟通,请使用孩子们的语言。
因为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很佩服这位小林校长,他能够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保护了孩子好奇心和自尊心。
四、“支持性”情感疏导支持性心理治疗,这种方法和日常生活中的谈心和说理十分近似。
最常用的方法为倾听、鼓励、安慰、抚摸拥抱疏导。
那么抚摸拥抱传达的是心灵沟通的语言,包含着心理暗示的因素,表达着我们彼此之间的亲情、友情和无限的关爱。
用我们的双手、脸颊和身体传达给孩子温暖和关爱的信息。
会给孩子一种心灵上的抚慰,传达给孩子一些关爱的信息,在他们情绪不稳定或遇到困难需要特别关注的时候,抚摸拥抱能够有效稳定情绪给予他们心理莫大的安慰和有力的支持。
吉吉,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存在障碍,经常借助攻击性行为来发泄心中的负向情绪。
入学时,他就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他会突然起身用手掌或拳头攻击别人。
我时常拍拍、摸摸、抱抱他,让他时刻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以消除他心里上的障碍。
现在他的攻击性行为次数明显的减少了,情绪也趋于稳定。
说道这里我还要向王老师表示歉意,记得吉吉刚入学时,有一次情绪发作,我们一起安抚他,在这个过程中吉吉给了王老师一个耳光,而王老师当时丝毫没有顾及到自己,一直坚持到帮我把孩子的情绪稳定住。
无论是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时老师的细致观察与思考;自己为孩子买来各种强化物进行行为矫正;还是为了避免负行为效应而试着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灵;冒着被孩子攻击的危险用自己真诚的拥抱去温暖孩子那颗孤独的心,这一点一滴、一言一行无不体现出我们对这些性格执拗学生在教育与疏导方面付出的浓浓师爱。
作为班主任,我们每一天教育学生的时候都发生着无数真实感人的故事,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抓住教育的契机,在这里我想用我刚刚参加工作时一篇案例结束我的交流。
案例:要做严慈相兼的班主任(一)背景分析:孙健同学是独生子,个性突出张扬、好斗呈强,脾气暴躁,对周围同学常常报着敌意的态度。
什么事他说了算,和同学的关系紧张,很容易由小事发展到吵架,甚至打起来。
学习成绩比较差,对待学习的态度极其不端正,拖拉作业是他的家常便饭,上课好动,扰乱课堂纪律,所以看到他,老师就头疼。
他虽然有诸多缺点,但也不失可爱的一面。
他喜欢表扬,对批评表面上无动于衷,但内心仍存有不安。
他思想单纯,淘气的样子常常让你又生气又好笑。
他还特别喜欢参加班级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总是表现得异常地积极。
(二)初步原因分析:1. 性格冲动,独生子女气严重,遇事不冷静,欠思考;2. 生活中自卫反应强烈,对并非恶意的批评也极为敏感,抵触情绪强,总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3. 意志薄弱、行为习惯不良,主观不努力,对学习没有兴趣。
(三)主要做法:1.针对孙健的情况,我平日里做了很多工作,多次的单独谈话交心。
不管是专门等无人时在办公室的私下交谈,还是在校园内相遇时的问题交流,我都希望能让他感受到关心和重视,用爱触动他的心灵。
2.与同学们共同努力,走进他的心灵世界,让同学用爱帮助他,让他在玩耍、交谈中接受大家的建议,但是收效甚微,这孩子身上似乎天生有种逆反心理,总喜欢和大家对着干,在集体的成长里表现出不和谐。
3.对其特殊性的特殊处理,充分尊重他的自尊心,不在同学面前对他进行批评,即便需要单独批评时也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更多的希望,尽量维护到他的面子;对其优点号召大家学习。
4.加强家校的联动,我与他妈妈联系,一让她配合学校积极教育,帮助孩子改正缺点5.在学习、生活中给予关心,帮他辅导作业,和他一起包书皮,送给他笔记本等等。
我想尽一切办法让他改变,可是事情往往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对于这些他好象认为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直到那次事后,他开始变了。
契机: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班上有同学跑过来告诉我,班上出事了。
我三步并两步地跑过去看,看到体育老师拉下脸气呼呼地说:“这课没法上了!他和同学打架,我去制止,结果他把我的教棒都夺走了……”当时我也气极了,虽然表面平静。
他还振振有辞地辩解,因为他可能认为我喜欢他,肯定会原谅他这次这么有理由的行为。
我没有给他更多狡辩的时间,终于我也火了,虽然不是平生第一次,但这次的厉声责训,好似几吨炸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吓呆了。
工作第一年就让我碰到这样顽固、任性的学生。
当我再次坐下改作业时,我怎么都不能平静下来,我想:好不容易和他走近了点儿,这次火一发,是不是又还原了,以前的功夫是不是都白费了?甚至比以前还恶劣?但是我也不能任着他来,岂不是非不分,黑白不明了吗?我决定将计就计,让他在没有老师的以前的那种关心下检讨、反省。
我希望是这样的效果,我默默期待着……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他就像没看到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