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南戏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琵琶记》与四大南戏

第四章 《琵琶记》与四大南戏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四章 《琵琶记》与四大南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琵琶记》的主题与悲剧意蕴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四大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一、南戏的兴起
南戏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在 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之后,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 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由民间艺人“以宋人词而 益以里巷歌谣”构成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的 形式搬演长篇故事,以南曲为唱腔,从而创造出 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温州杂剧”、“永嘉 戏曲”、“南词”)
第二节 《琵琶记》的主题与悲剧意蕴
一、高明生平简介
高明(1307?—1359),字则诚,号 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少时深受儒家思 想影响,后隐居于浙江宁波,以词曲创作 自娱。作品有南戏《琵琶记》、《闵子骞 单衣记》,另有诗文集《柔克斋集》。
二、《琵琶记》的主题变换及其原因
(一)从《赵贞女蔡二郎》到《琵琶记》
作品选析:琵琶记(糟糠自厌)
一、主要情节描写对塑造赵五娘形象的作用
当时农村习见的婆媳、公媳关系 相互体贴、关怀的亲情 极端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善良纯朴的美好品质 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真实可信,血肉丰满,真切动人
二、语言本色、时用比兴的特点
语言本色自然,符合各自人物的社会 地位和身份 当时习以为常的民间语言 比兴手法的运用
(二)《琵琶记》主题变换的原因 1.时代的变迁: 科举制度的兴废 → 书生地位的升降 被谴责的反面角色 → 被同情的正面形象 2.作者的思想: 儒家思想,关乎风化,合乎教化
三、《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在肯定“子孝与妻贤”的同时,却通 篇展示了“全忠全孝”蔡伯喈和“有贞有 烈”赵五娘的悲剧命运。 个人悲剧 & 社会悲剧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具有深刻性和普 遍性。

第七章_南戏与《琵琶记》

第七章_南戏与《琵琶记》

• 开场副末不是以剧中人,而以局外人身 份代剧作家或剧团向观众发言,之后剧 情方正式开始。这一独特形式一直保留 到明清传奇中,几乎没有例外。 • 副末一般念诵两首词,第一首介绍作者 创作意图,第二首叙述剧情。 南戏除第 一出副末开场外,其余每出结尾一般都 有四句七言诗,叫下场诗。下场诗可由 一个脚色独念,也可由几个角色分念。 • 再看一剧的副末开场
蔡伯喈形象的典型意义
• ——封建礼教下的知识分子典型特征 • 儒家文化熏陶下生存的知识分子,注定了他 们思想的丰富性与性格的软弱性:多思而少 行,优柔而欠断。因为他们始终处于两难矛 盾中,于无所适从中显出性格的软弱来。蔡 伯喈身上正集中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这类 典型特征。他在感情和理智,理智与现实, 现实与礼教的矛盾中煎熬着、挣扎着;其中 甚至包涵着崇高与卑微,理性与欲望之间的 激烈冲突。
南戏的脚色
• 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 其中以生、旦为主,展开剧情,其他脚色皆 为配角。生、丑是南戏独有的角色。 • 生:男主角,一般扮书生、秀才、状元。 • 末:杂剧有正末和副末,而南戏只有副末。 副末在戏中一是用以开场,二是扮演次要的 男性人物。副末也带有插科打诨的特征。
早期南戏
• 其次,在心理刻画和描摹方面卓越超绝。作 者很少用戏曲家惯用的巧合离奇的情节,而 注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多用逼真、细腻 之笔,对人物的情态心理做恰当的描摹。最 有代表性的是《糟糠自厌》出的《山坡羊》 和《孝顺歌》,托物言情,被前人称为“神 来之笔”。 • 再次,其语言明显超越了民间文艺的粗糙简 陋,提炼铸就了纯熟的艺术语言。
高明生平简介
• 生卒约为 1306~1359 ,字则 诚,一字晦叔,号 菜根道人。浙江温 州瑞安人。
• 《高则诚集》浙江古 籍出版社,1992年。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元杂剧“四大家”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1.1《窦娥冤》元杂剧“四大家”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元杂剧“四大家”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元曲四大家与元曲四大悲剧和四大爱情剧的作者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一、关汉卿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1229—1241),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1300年前后),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

关于关汉卿的籍贯,有大都(今北京市)、解州(在今山西运城)、祁州(在今河北)等不同说法。

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的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破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慷慨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南戏四大声腔名词解释

南戏四大声腔名词解释

南戏四大声腔名词解释
南戏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它源于南方,与北方的杂剧相对应。

在南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四大声腔,分别是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山腔。

1. 海盐腔
海盐腔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其名称来源于浙江海盐县。

海盐腔的特点是不用管弦乐,只用鼓、锣、板等打击乐器突出唱腔。

海盐腔在明代末年已经失传,但现在仍有人尝试恢复和传承这种声腔。

2. 余姚腔
余姚腔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其名称来源于浙江余姚县。

余姚腔是在当地的土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南戏的声腔及表演形式。

然而,早在明代末年,余姚腔就已经衰落了。

3. 弋阳腔
弋阳腔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其名称来源于江西弋阳县。

弋阳腔的特点是有帮唱、唱腔用鼓板击节,更加突出人声。

弋阳腔的腔调富于变化,容易吸收其他的曲调,因此流传到各地之后又吸收了当地民乐形成了新的腔调,在湖南、广东、四川等地影响较大。

4. 昆山腔
昆山腔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一,其名称来源于江苏昆山市。

昆山腔是在南曲的基础上吸收北杂剧法形成的一种唱腔,它在表演时主要以管弦乐为主,十分淡雅舒缓,是一种较为文雅的唱腔,受到士大夫阶层的喜爱,至今在我国一些省份都有流传。

四大南戏赏析

四大南戏赏析

《杀狗记》及作者
❖ 《杀狗记》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或者作 《杨德贤妇杀狗劝夫记》。
❖ 《杀狗记》的作者明末清初人大多认为是徐田臣 所作。徐 田臣 ,字仲由,淳安(今属浙江)人。 明洪武初他曾经受 县令的招聘任县学教官三年,因不喜欢羁绊,不喜欢羁绁, 自己就免去了自己的工作,不干了。洪武十四年(1381) 诏征秀才,他被举应诏,可是到了藩省,他又不干了,又 力辞而归。自己回来了,自号巢松病叟,葛巾野服,悠游 山水之间。《乾隆淳安县志》记他“以诗酒自放,尤工词 曲。每与客酬饮吟和,执盏立就,无不清新豪迈。” 朱彝 尊《静志居诗话》记徐田臣 自称:“吾诗文未足品藻,唯 传奇词曲不多让古人。”他自认为传奇词曲比诗文写得还 要好。
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劳大与《瓯江逸志》这些作品说《荆钗记》是作 者诬蔑王十朋之作。那么联系早期南戏中比较多的是写男子负心故事的这些作 品看来,《荆钗记》原本也可能是写王十朋负心的。后来才有人为他作翻案文 章,改写成有情有义的正面人物。
义夫王十朋
王十朋的“义”,主要表现在两件大事上: 1. 一是在他考中状元后,丞相逼婚,他不忘贫贱时以身相许的妻子的深情,
❖ 《旧五代史·隐帝记》里面也说:李后“生帝(承祐)于邺都 之旧第。” (承祐)就是咬脐郎,邺都就是今天在河北大名 附近。可见李太公招赘刘知远、李三娘磨房咬脐产子等情节 都是民间传说。
❖ 《白兔记》当是以传说入剧。刘知远和李三娘的故事,宋话 本《五代史平话》中就有叙述,它的描写很简略、很草率。 金代有《刘知远诸宫调》现在还有残存本。南戏《白兔记》 在内容上比平话和诸宫调有所增饰和改动。元有刘唐卿的杂 剧《李三娘麻地捧印》,可惜已经失传了,无从去考查它和 南戏《白兔记》到底谁先谁后,它们有什么关系,无法考查 了。

中国传统戏曲经典剧目[汇总]

中国传统戏曲经典剧目[汇总]

中国传统戏曲经典剧目(一)、宋元南戏剧目1、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张协状元》《张协状元》是一出婚变悲剧。

写书生张协在考中状元后,不认结发之妻。

后其妻被一高官收为义女又被许与张协,其妻对张羞辱一番后,夫妻和好。

这出戏反映出当时“富易交,贵易妻”的社会现实。

2、元南戏的辉煌之作──“四大戏文”指元代四出有名的南戏作品,分别为《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

《荆钗记》:写王十朋与钱玉莲以荆钗为凭订下终身。

王考中状元,因不肯娶丞相之女而被贬。

垂涎玉莲已久的孙当权以假休书骗玉莲十朋已负心,玉莲愤而投江,幸遇救。

后十朋与玉莲相见夫妻团圆。

《白兔记》:写刘知远与妻李三娘不容于兄嫂,刘去投军。

三娘在家中饱受虐待,并在磨房产下一子,托人送交刘知远。

十年后,其子外出打猎遇母,全家团圆。

《拜月亭记》:写蒋世隆与王瑞兰在战乱中相并订下终身之约,却遭王父反对,将二人拆散。

瑞兰不忘旧情,夜间拜月诉说心事。

后蒋考中状元,被王家招赘,夫妻团圆。

《杀狗记》:写孙华孙容兄弟不睦,孙华之妻杨氏杀一狗伪装成人形放于自家门外,孙华被其友以杀人罪告官。

孙荣替兄抵罪。

杨氏于公堂上说明原委,兄弟和好。

这是一出家庭伦理戏。

3、南戏的压卷之作棗《琵琶记》《琵琶记》,明初高明(则诚)所做,取材于宋南戏《赵贞女》,但变一出婚变悲剧为一出歌颂男子忠孝和女子贞烈的教化观世戏。

写蔡伯喈进京赶考,高中后被迫入赘牛丞相府。

家乡遭灾饿死了他的父母,其妻赵五娘卖发葬公婆,身背琵琶上京寻夫。

幸而牛小姐识大体,一夫二妻团圆。

(元杂剧剧目)4、关汉卿与《窦娥冤》《窦娥冤》是一出悲剧,王国维称之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为关汉卿的代表作。

写窦娥年轻守寡,与婆婆蔡氏相依为命。

波皮张驴儿欲用毒害死蔡氏以霸占窦娥,却误将其父毒死。

官府听信张之诬告将窦娥处斩。

临刑时,六月飞雪以示其冤。

5、王实甫与《西厢记》《西厢记》是一出爱情喜剧。

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府小姐崔莺莺一见钟情,其母老夫人却以张没有功名而百般阻挠。

元明清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元明清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填空题。

1、元代的戏剧类型分为:杂剧、南戏。

2、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3、中国古代最早白话小说:宋元话本。

4、说话艺术包括四大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声)。

5、元曲四大家以及代表作:白朴《梧桐雨》、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

一“白马关王(郑)”6、元末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一“荆刘拜杀”7、马致远的雅号:曲状元。

他的《秋思》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称为“秋思之祖”之作。

8、“曲中李杜”:张可久、乔吉。

9、元末最具艺术性的诗人:杨维桢。

10、唐宋派: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

一“唐王归茅”11、公安派: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一“公安三袁”12、台阁体:杨士奇、杨荣、杨溥。

一“三个杨台”13、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4、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其中《紫钗记》和《牡丹亭》属于儿女风情戏,《南柯记》和《邯郸记》属于官场现形戏或政治问题戏。

15、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

其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即: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 ^说。

16、《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一“玉女雌狂”17、吴江派:沈璟、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

18、临川派:汤显祖、来集之、冯延年、陈情表、阮大铖、吴炳、孟称舜。

19、冯梦龙整理的两部民歌集:《山歌》、《挂枝儿》。

20、桐城派:方苞、刘大魁、姚鼐。

21、阳羡词派:陈维崧、曹贞吉、万树、蒋景祁。

22、浙西词派: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龚翔麟。

23、常州词派:张惠言、周济、恽敬、李兆洛。

元代南戏四大奇书简介

元代南戏四大奇书简介

元代南戏四大奇书《拜月亭记》《拜月亭记》据关汉卿《闺怨佳人拜月亭》杂剧改编。

故事发生在金末,蒙古军队进攻中都(今北京),金国兵部尚书王镇的女儿王瑞兰在逃难时与母亲失散,邂逅书生蒋世隆,结为夫妇,后恰与其父王镇在招商店相遇,被迫与蒋世隆分离,随父回家。

蒋世隆的妹妹瑞莲也在战乱中失散,被王夫人认为义女,到了王镇府中。

王瑞兰思念蒋世隆,焚香拜月,为他祷祝,被瑞莲识破,始知彼此原属姑嫂。

《拜月亭》因此得名。

后来,蒋世隆和结义兄弟陀满兴福中了文、武状元,奉旨与王镇的女儿结亲。

于是,夫妻兄妹团圆。

关汉卿原作的结局写了王瑞兰的父亲重武轻文,将她许配武状元,而以义女许配文状元,错点鸳鸯谱,造成纠葛,反映出了女真贵族的爱好和习尚。

南戏《拜月亭记》强调的则是由于蒋世隆违背盟约,接受王尚书招赘,因而受到王瑞兰的谴责。

在宋元南戏中,这种批判男人负心的戏剧描写是很常见的。

世德堂刊本保留了这样的内容,较为晚出的《幽闺记》剧本中,大都改为蒋世隆抗旨拒婚,人物的性格较为可爱和统一。

南戏《拜月亭记》的艺术描写较诸杂剧原作也有所发展。

《白兔记》五代时,沛县沙陀村人刘知远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将继父家业花费至尽,被继父逐出家中,流落荒庙,后被同村富室李大公收留。

李大公见刘知远有帝王之相,便将女儿李三娘嫁与刘知远,而李三娘的兄长李洪一及其妻子却嫌贫爱富,坚决反对招赘刘知远。

李大公不听,还是招赘了刘知远。

不久李大公夫妻相继去世,李洪一夫妻便百般虐待刘知远及李三娘。

两人设计,令知远去看瓜园,让瓜园中的瓜精害死知远。

而知远战胜了瓜精,并得到了兵书和宝剑。

知远知道家中已待不下去了,便告别了三娘,去分州当兵。

初在岳节度使麾下做一更夫,后岳也看出知远有帝王之相,便招赘知远为婿。

后刘知远屡立战功,进职九州安抚使。

而三娘在家受兄、嫂折磨,白天到进边汲水,晚上在磨房挨磨。

因劳累过度,在磨房产下一子,因无剪刀,只好用嘴咬断脐带,故取名咬脐郎。

兄嫂欲害死咬脐郎,将咬脐郎抛入荷池中,幸被家人窦公救起。

古代戏曲史

古代戏曲史

名词解释1.南戏:宋元明在浙江,福建等地流行的戏曲形式,一般称戏曲形式为南戏,称作品为戏文。

因其最初流行在浙江温州,故有“温州杂剧”之称,后人为区别于北杂剧,简称为南戏。

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2.临川四梦:汤显祖的剧作主要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因剧中都有梦境描写,故合称“临川四梦”。

其中《牡丹亭》是汤氏的代表作,标志着明代西区创作的最高水平。

3.瓦舍勾栏:所谓瓦舍也叫瓦肆,瓦子。

是宋金城市里表演各种技艺的游乐场所,瓦舍中表演不同技艺的看棚,四周围以栅栏叫勾栏。

其中就有专供杂剧演出的剧场。

瓦舍勾栏最突出的特点是艺人以广大市民群众为消费对象,把表演作为商品论价出售。

4.临川派:人们把追步汤显祖的戏曲家称为“临川派”又叫“玉茗堂派”他们都讲究才情与文采,剧作着重刻画人物,讲究词藻,影响颇大。

晚明剧作家属于临川派的有吴炳,孟称舜,阮大铖等。

5.一人永占:李玉明末作品以《一笠庵四种》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最为著名,被称为“一人永占”都表现出了强烈的道德使命感,情节架构颇具匠心,借恶写善,以善衬恶,于善恶的对照中强化戏剧冲突,增强了作品的观赏性。

6.诸宫调:宋金元时期流行的说唱艺术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若干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杂以简短叙述,用来说唱长篇故事。

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唱相间的形式。

7.吴江派:以沈璟为旗帜,江南地区形成了一个颇有声势的戏曲流派。

其骨干成员有王骥德,冯梦龙,吕天成等,这些人有不少是沈璟的子弟或学生,因沈璟是吴江人,故称“吴江派”有因为这些人跟沈璟一样都特别强调戏曲格律的重要性,所以戏曲史,文学史上也成他们为“格律派”8.汤沈之争:汤指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沈指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

沈璟和汤显祖作为明代曲坛的两大巨人,对戏曲格律与文辞的关系看法不同,持论相对,发生过碰撞交锋,并把同时的许多曲论家卷入其中参与讨论。

南戏

南戏

五、南戏的市民性
古曲自《琵琶》、《香囊》、《连环》而外,如 《荆钗》、《白兔》、《破窑》、《金印》、《跃 鲤》、《牧羊》、《杀狗劝夫》等记,其鄙俚浅近, 若出一手。岂其时兵革孔棘,人士流离,皆村儒野 老涂歌巷咏之作耶? ——王骥德《曲律·杂论上》
这财礼虽是轻微,你为何将是说非?婆子,你 不晓得,那王秀才是个读书人,一朝显达,名 登高第,那其间夫荣妻贵。 王秀才虽窘,乃才学之士;孙汝权纵富,乃 奸诈之徒。才学之徒,不难于富贵;奸诈之 徒,必易于贫穷。王秀才一朝风云际会,发 迹何难?
南戏演唱形式:一人独唱 两三人对唱 多人同唱、 合唱及其帮腔;演唱不受装扮角色和人数的限制, 所有出场角色都可唱。 南北合唱 集曲(组织不同曲牌的若干乐句构成一种新曲牌 )
角色:生、旦、净、丑、外、末、贴。
生:戏中的男主角。 旦:戏中的女主角。 净:净本有正净和副净之分,南戏中只有副净。副净出 于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这一角色,故他所扮演的人物一般 也都具有滑稽打诨的特征。 丑:在戏中所扮演的人物大致和净所扮人物相同,也是 插科打诨一类的人物。 末:末也有正末和副末之分,而南戏也只有副末。副末 在戏中一是用以开场,二是扮演次要的男性人物。副末与 副净相对,盖源于唐代参军戏中的苍鹘,故也带有插科打 诨的特征。 外:扮演老年男子,或老年妇女。 贴:即贴旦。在戏中扮演次要女子。
宋元南戏
戏文、南戏文、南曲戏文、南戏、温州杂剧、永嘉 杂剧、永嘉戏曲、鹘伶声嗽、传奇
一、南戏产生的时间
明徐渭《南词叙录》: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赵贞 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 得,满村听唱蔡中郎”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 行则自南渡,号曰“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 明祝允明《猥谈》: 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 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 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

宋元四大南戏之《拜月亭》

宋元四大南戏之《拜月亭》

宋元四大南戏之《拜月亭》《幽闺记》内容简介《幽闺记》又名《拜月亭》,是“荆、刘、拜、杀”四大南戏之一。

相传是元代施惠和范居中、黄天泽、沈洪等一起合写的,明朝时期有些人说是施惠一个人的创作。

这本戏的故事流传较早,在元朝杂剧里也有过关汉卿的《幽闺佳人拜月亭》和王实甫的《才子佳人拜月亭》等作品。

《幽闺记》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喜剧之一,而《琵琶记》被列为中国古典十大悲剧之一。

虽说戏剧风格不同,但二者都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

《幽闺记》又名《拜月亭》第一出开场始末【西江月】(副末上)轻薄人情似纸,迁移世事如棋。

今来古往不胜悲,何用虚名虚利?遇景且须行乐,当场谩共衔杯。

莫教花落子规啼,懊恨春光去矣。

【沁园春】蒋氏世隆,中都贡士,妹子瑞莲。

遇兴福逃生,结为兄弟。

瑞兰王女,失母为随迁。

荒村寻妹,频呼小字,音韵相同事偶然。

应声处,佳人才子,旅馆就良缘。

岳翁瞥见生嗔怒,拆散鸳鸯最可怜。

叹幽闺寂寞,亭前拜月。

几多心事,分付与婵娟。

兄中文科,弟登武举。

恩赐尚书赘状元。

当此际,夫妻重会,百岁永团圆。

老尚书缉探虎狼军,穷秀才拆散凤鸾群。

文武举双第黄金榜,幽闺怨佳人拜月亭。

002第二出书帏自叹【珍珠帘】(生扮蒋世隆上)十年映雪囊萤,苦学干禄,幸首获州庠乡举。

继晷与焚膏,祗勤习诗书,咳唾珠玑才灿锦,养浩然春闱必取。

一跃过龙门,当此青云得路。

中都风物景全佳,街市骈阗斗丽华;烟锁楼台浮锦色,月笼花影映林斜。

礼乐流芳忝儒裔,双亲不幸俱倾逝。

止存一妹在闺中,真乃家传多富贵。

自家姓蒋,双名世隆中都路人氏。

虽叨乡荐,未赴春闱。

只因服制在身,难以进取。

家中别无亲人,止有一妹,叫名瑞莲。

年已及笄,未曾许聘。

【鹧鸪天】正是锦绣胸襟气若虹,文章才学足三冬;循循善道驰庠校,济济儒风蔼郡中。

题雁塔,步蟾宫,前程万里附溟鸿。

此时衣锦还乡客,五百名中让世隆。

【月上海棠】君子儒,文章学业驰名誉;但一心忧道,岂为贫居?十年挨淡饭黄齑,终身享鼎食重褥。

古代文学四

古代文学四

受钱谦益影响形成的诗派虞山诗派。

“四大南戏”是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也叫《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茶陵派以李东阳的籍贯命名。

高启名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剑和箫是龚自珍反复使用的意象。

《西游记》塑造人物的特点是三性统一:人性、物性、神性。

出自《西厢记》:“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明中叶三大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王世贞《鸣凤记》。

李渔的世情小说创作最具特色的是《十二楼》《无声戏》。

《录鬼簿》的作者元朝钟嗣成。

元曲四大家:关王马白/关白马郑。

《琵琶记》代表元代南戏最高成就。

李梦阳提出“真诗乃在民间。

”《中山狼院本》作者王九思。

“曲状元”是马致远。

苏州派代表作品:《永团圆》《人兽关》《一捧雪》《清忠谱》《渔家乐》。

以因果报应之谈写社会家庭之事的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

铁崖体的创作者是杨维桢。

元代曲牌名《梧桐雨》。

四大名著:《三国志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

明代四大奇书:《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明清五部珍品:《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

明清小说六座里程碑:《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儒林外史》。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纪君祥《赵氏孤儿》。

杂剧代表作品:白朴《梧桐雨》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生活。

白朴《墙头马上》浓厚喜剧色彩,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爱情婚姻故事。

马致远《汉宫秋》王昭君出塞和亲,西汉元帝匈奴呼韩邪单于。

郑光祖《倩女离魂》题材,唐传奇,《离魂记》故事情节,王文举,张倩女。

沈汤之争:汤显祖“临川派”,沈璟“吴江派”。

临川四梦:《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

第七章宋元南戏概况与《琵琶记》

第七章宋元南戏概况与《琵琶记》
南宋诗人陆游诗云:“斜阳古道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 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中郎.” 似已流露出对蔡 二郎形象的不满.
地方戏《小寡妇上坟》(《京剧汇编》第2集)其中有如下 唱词:正走之间泪满腮,想起了古人蔡伯喈,他上京城去赶 考,赶考一去不回来,一双爹娘冻饿死,五娘抱土垒坟台, 坟台垒起三尺土,从空降下琵琶来,身背琵琶描容相,一心 上京找夫郎,找到京城不相认,哭坏了贤惠女裙釵,贤惠五 娘遭马踹,到后来五雷亟顶蔡伯喈。
元末高明在此基础上作<<琵琶记>>确 有为蔡邕洗冤,甚至“翻案”的目的.
将“三不孝”改塑成“三不从”
三不孝:身为人子,父母在,(生不能养), 一不孝也;(死不能葬),二不孝也;(葬不 能祭),三不孝也。
三不从:本不愿参加科考(辞试),父不从, (父曰:“小孝不如大孝,孝始于事亲,忠于 事君,终于显亲扬名)一不从也;(辞官)欲 归,皇帝不从(忠孝不能两全),二不从也; 不愿重婚再娶(辞婚),牛丞相不从,三不从 也。
“三不从”的关目,把旨在揭露封建统治 阶级罪恶的“俚俗妄作” (《赵贞女蔡
二郎》)中弃亲背妇的蔡伯喈改塑为“全 忠全孝”的蔡伯喈,而且就在改造之中塑 造了“子孝妻贤” ,一夫两妻,俱受旌 表的结局,宣扬了封建伦理道德的理想.
两支<<孝顺歌>>的艺术特色
这两支<<孝顺歌>>明白如话,却成为千古名曲, 原因何在?它采用了譬喻法,也就是借糠和米来譬 喻蔡家的现实遭遇,以寄托赵五娘满腹的幽怨,表 面写糠米分离,实写被丈夫抛弃,夫妻异处,先写眼 前景:糠苦难以下咽,自然流出心中情:“两苦相逢, 可知道欲吞不去”, 以糠米分离时的“吃尽控持” 联想到“悄似奴家身狼狈,千辛万苦皆经历”,再 由米贵糠贱引申出夫贵妻贱,糠米分离生发出夫 妻分离永无相见之期的无穷哀怨,两支曲子唱来 回肠九曲, 凄绝动人。再加上语言本色当行,自 然催人泪下,产生强烈的悲剧效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元曲四大家,一般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晚号已斋(一说名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其籍贯还有大都(今北京市)人,及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人等说,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另有五种是否为他所作,无定论。

最著名的是《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关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西方称之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白朴: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

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

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作家(另有一说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南戏五大传奇

南戏五大传奇

南戏五大传奇维普资讯 ////0>.一 ? ? 至 ?? 聂前丽一屙凰值寄●豢一树供镐夫妻重团。

南戏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荆钗记》、《白兔记》、《拜《荆钗记》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月亭记》、《杀狗记》和《琵琶记》等被称它通过王十朋和钱玉莲的爱情故事.为南戏五大传奇这些戏大多根据民抨击了为富不仁.为官不正的黑暗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对封建间传说改编成舞台戏.它们的内容以爱情、婚姻、家庭为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不满与控诉它歌颂了钱玉莲家庭、婚姻伦理观。

现简单介绍于下: 和王十朋坚贞不渝的爱情:对封建买卖婚姻作了有力的讽刺.谴责了嫌贫《荆钗记》爱富的势利思想但作品中又宣扬了《荆钗记》是南戏四大剧本之一。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的封建相传为元代人柯丹邱所作到明代初伦理道德和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年又有朱权的昆山腔传奇改本剧情命论思想这表明了封建社会作者思大意为:在宋朝熙宁年间,温州才子王想的局限性十朋和钱玉莲订婚约.以荆钗为聘礼. 剧本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取得结婚以后,两人感情很好。

为了求取功了一定成就王十朋是一个出身贫寒名,婚后半年,王十朋进京赶考,得中的知识分子。

但他做了官以后,仍然坚状元.简放饶州佥判.因为拒绝做万俟守“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丞相的女婿,被改调潮阳。

王十朋到任忘”的信念.他不受权豪势要的逼迫和饶州时,即托“承局”送信回家.接取家利诱.是一个具有正义感与反抗精神眷,一同赴任。

再说温州五马坊大门楼的人物.是一个有骨气的知识分子然阔少孙汝权,因爱慕钱玉莲的美貌.企而,在他身上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有图占为己有.就设计请“承局”到酒店不少地方变成了封建道德的传声筒吃酒,并自己偷改了王十朋的家信.说钱玉莲不为富贵钱财所引诱.她反对王十朋已经入赘相府,叫玉莲改嫁同买卖婚姻,反对豪强的凌辱.不听信谣时又勾通玉莲的姑母张氏.强迫玉莲言,忠于爱情,最后被逼投江她这种嫁给孙汝权.玉莲被迫无奈.投江自追求真正爱情和幸福生活的愿望.是尽,却被钱安抚救起,并收为义女,带可贵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色行当
南戏的角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 、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展开剧情, 其他角色皆为配角。 生:一般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以上戏中 的男主角指的是小生,一般扮演书生、秀才、 状元之类的人物。 旦:戏中的女主角,所扮演的人物一般都为青 年女子。 净:净本有正净和副净之分,南戏中只有副净 。副净出于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这一角色,故 他所扮演的人物一般也都具有滑稽打诨的特征 丑:在戏中所扮演的人物大致和净所扮人物相 同,也是插科打诨一类的人物。 末:末也 有正末和副末之分,而南戏也只有副末。副末 在戏中一是用以开场,二是扮演次要的男性人 物。副末与副净相对,盖源于唐代参军戏中的 苍鹘,故也带有插科打诨的特征。 外:南 戏中的外,扮演老年男子,或老年妇女。
四大南戏
简要概述
南戏是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 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中国戏剧的最早 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 ,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 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 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 声腔剧种,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 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 ,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 具有重要意义。 元代南戏著名的作品《荆钗记》、《白兔记》、《 拜月亭》、《杀狗记》被后人称为四大南戏,在明 清时期传演甚广,影响深远。这些剧本,明徐渭在 《南词叙录》“宋元旧篇”内有著录。“四大南戏 ”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也叫“四大传奇 ”,简称荆、刘、拜、杀。
谢谢观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赏析《荆钗记》
剧情简介 写南宋时期温州士子王 十朋,家贫却才华横溢,与 钱玉莲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玉莲拒绝豪富孙汝权求婚, 以木头荆钗为聘,和十朋结 为夫妇,并立誓永不相负。 未久,十朋考中状元,拒绝 万俟丞相招赘。万俟授意孙 汝权纂改十朋家书为休书, 玉莲接信后含冤投入瓯江自 尽。十朋得知妻亡,痛不欲 生,立誓终生不再娶。 玉莲被福州安抚钱载和 救起,收为义女,喜闻 万俟逼婚真相,却又复 得十朋病死的误传,也 立誓终生不再嫁。5年后 ,万俟遭贬,十朋擢升 吉安太守,绕道路过温 州,至江心寺追荐亡妻 ,恰逢玉莲也来寺拈香 悼夫,两人惊疑如梦。 在退隐的邓尚书热心撮 合下,当元霄千盏红灯 映亮瓯江时,夫妻以荆 钗为凭,重新团聚。
荆钗记》作者作者柯丹丘。写宋代文人王十朋与妻子钱玉莲“贫相守,富 相连,心不变”的婚姻故事,塑造了一对忠于爱情,坚贞不屈,富贵不能 动其情,威逼不能屈其志的“义夫节妇”形象。在艺术上,它的最大特色 是把主人公臵于命运的风头浪尖上进行刻画,矛盾冲突此起彼伏,情节曲 折跌宕,特别适宜于舞台演出。其次,结构颇为精巧,利用荆钗这一道具 贯穿全剧,使得关目紧凑。再次,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力较强。 据《紫 桃轩杂缀》、《瓯江逸志》记载,故事原型写的是十朋负心抛弃玉莲,玉 莲投江自尽,与《王魁》、《赵贞玉》属同一类型。今传本改为歌颂“义 夫节妇”生死不渝的夫妇之爱,与《琵琶记》改蔡二郎的不道德为蔡伯喈 的纯孝,强调“关风化”的倾向是一致的。这体现了元末把书生作为歌颂 对象的风气,也与在南方戏剧圈中,较多强调伦理道德的总体倾向相一致 。 不过,《荆钗记》在许多方面突破了儒家的价值观,像王十朋在误闻玉莲 死讯后,守情不移,甚至宁无子嗣,也不再娶,就突破了“不孝有三,无 后为大”的纲常观念;钱玉莲重才而轻财,为了自己的信念,甘赴一死, 她的“节”,虽有封建贞节的因素,但更多体现了“富贵不能动其志,威 逼不能移其情”的品质。剧中涉及如何对待贫贱,如何对待富贵,如何处 理夫妻关系、继母与前妻子女的家庭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旧时代下层民众 深为关切的社会问题。因而,它的出现,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王世贞 称“《荆钗》近俗而时动人”(《曲藻》)。所谓近俗,正好说明它具有贴 近现实生活的一面。
音乐特点
①南戏唱腔称南曲,曲调属五声音阶,多平稳进行,有其惯用的特性音调, 形成南曲唱腔绵密柔丽的特色。唱词用韵基本上以南方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 ,有平上去入之别,每套曲牌不限一韵。节奏规整舒长,字少腔多。其节拍 形式,除散板﹑慢板﹑快板与北曲相同外,还应用了一种更慢的节拍──赠 板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更为深刻细腻。 ②音乐结构形式原系民歌体,形式活 泼﹑自由,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曲牌联套结构。每套曲牌可以分为引子﹑过曲( 中间主体部分)和尾声 3部分。它虽有一定的联套程序,但在实际运用时相当 灵活,并创造出集曲和南北合套等新的处理曲牌形式及套曲结构的方法,丰 富﹑扩展了原有曲牌的表现力。 ③南曲对宫调的运用虽较自由;但作为 套曲结构,仍须考虑曲牌的前后连接在调高﹑音域及曲调方面的和谐统一。 因此,各种曲牌需要有一定的归属和类别,为编制新腔和演员的演唱提供方 便。因此,南曲的用宫调比较自由,每出每套皆不限一种宫调,这在戏曲音 乐发展过程中是一种进步。 ④南戏的各种角色均可演唱;除独唱外,还 有对唱﹑同唱及“合唱”。独唱用以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对唱﹑同唱用以 交流人物间的思想情感和促进戏剧矛盾的发展,“合唱”用以突出语意。烘 托气氛和渲染环境,这些都是增强戏剧性的重要手法。在南北曲交流中,南 曲吸收了北曲的一些演唱技巧,在演唱艺术上有很大提高。 ⑤前期,南 戏的演唱以徒歌为主。这种徒歌常以板来控制节奏和衬托唱腔。后来,以笛 ﹑鼓﹑板为主要伴奏乐器,如明代沈德符《顾曲杂言》所说:“南曲不仗弦索 为节奏。”至于加用笙﹑琵琶﹑三弦等为唱腔伴奏,可能是明代以后的情况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