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
《爱弥儿》读书心得体会《爱弥儿》是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创作的一部教育名著,全书共三卷。
作者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出发,对现行的社会制度、风俗、道德、法律等方面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并提出了他的改革主张,特别是教育改革的思想。
在书中,卢梭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自然人,他针对过去的教育重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偏见,强调要根据人的本性进行教育,主张教育应顺着自然发展的需要进行,反对用成人模式要求孩子,力求避免在人性发展上出现的缺陷。
他主张对儿童要“归于自然”,一切都符合于自然。
读完这部著作,我感触颇深。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非常独特的,他从人性论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主张。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他主张教育要顺应自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兴趣和需要等方面进行教育,使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发展自己。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问题。
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我认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使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发展自己。
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让孩子成为我们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
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仅仅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敢于尝试、敢于创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最后,我们要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发展自己。
卢梭认为,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发展自己是最自然、最合理的。
因此,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探索、自由地成长。
《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
《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总结心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过去的决策和选择,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的成果和不足,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爱弥儿》读书心得优质7篇,供大家参考。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摘要】《爱弥儿》是一部充满教育思想的经典文学作品。
在本文中,将探讨《爱弥儿》中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以及塑造爱弥儿性格特点的方法。
通过分析爱弥儿的成长历程和与教育者的关系,我们能够深入了解爱弥儿的教育方法,并探讨这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当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还引领我们反思教育中的一些核心问题。
通过对《爱弥儿》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对教育的独特见解,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启示。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无疑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更好的教育平台。
【关键词】爱弥儿、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性格特点、成长历程、教育者、教育方法、现代教育、启示、影响。
1. 引言1.1 《爱弥儿》简介《爱弥儿》是一部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小说,于1913年首次出版。
故事讲述了一个孤单、贫困但坚强善良的农村女孩爱弥儿,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梦想和信念,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小说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乡村风光和人物形象,情感真挚动人,被誉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之一。
《爱弥儿》虽然是一部小说作品,但其中蕴含的教育思想却是深刻而具有启示性的,对于当代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剖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1.2 作者介绍《爱弥儿》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他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俄国文学的巨匠。
托尔斯泰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他在青年时期曾经在欧洲各地旅行,对社会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思考。
托尔斯泰是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他的作品中经常涉及教育问题。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他的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他对教育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被广泛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籍作家罗曼·罗兰的散文小说,反映了作者对于教育的理念和思考。
小说以法国智囊家巴尔努什为主人公,通过他与生活在一座山上的女孩爱弥儿的交往,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小说中的教育思想深刻而且具有启发性,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思考和启示。
《爱弥儿》强调了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意识。
在小说中,爱弥儿不受传统观念和规范的束缚,她坚持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展现出了极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她不愿意接受被剥夺个人自由和追求真理的权利,她坚信自己的直觉和感受,并且坚持着自己的理想。
正是这种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使得爱弥儿获得了真正的教育和成长。
小说告诉我们,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性,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爱弥儿》倡导了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教育方式。
小说中,爱弥儿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她通过与动物和植物的亲密接触,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她通过观察动物和植物的行为和特征,学习了很多关于生命和自然界的知识。
小说通过这种亲近自然的教育方式,强调了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只有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伟大,他们才能真正理解和珍惜自然,从而保护和维护环境。
《爱弥儿》还反思了传统教育对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限制。
在小说中,爱弥儿以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了巴尔努什很多启示和帮助。
相比之下,巴尔努什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有很多束缚和限制,他对于爱弥儿的自由和无拘无束感到羡慕。
小说通过这个对比,告诉我们,教育要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将孩子压抑在固定的观念和框架中,而是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和开放的教育环境,鼓励他们发展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意识和创造力。
教育应该是自然的、亲近自然的,并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简述尼格伦《爱弥儿》这一人物的形象
简述尼格伦《爱弥儿》这一人物的形象正如《爱弥儿》正文开篇所说,“出自自然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主人公爱弥儿分别经历了婴儿时期、孩童时期、前青春期、青春期到成年期,前三个阶段是爱弥儿进入社会之前的“自然状态”,卢梭作为爱弥儿的人生导师,在这个时期给爱弥儿的指导方法就是让他去感知自己,去感受外物的存在,去回归自然,走进自然,进入原始、自足的自然状态。
卢梭认为,只要归结于人类意见和习惯的种种能力与性格没有歪曲人的本性,那就是自然人。
“自然”是限定在“符合自然的习惯”之中的,爱弥儿不受这些偏见的影响,不牵扯个体与社会偏见或意见之间的关系,完全独立于他人的意见。
《爱弥儿》名言
《爱弥儿》名言爱弥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下面店铺整理了《爱弥儿》名言,请欣赏。
《爱弥儿》名言:童年是理智的睡眠期。
只要人活着,绝不会消失的唯一情欲是自爱。
如果你不首先培养活泼的儿童,你就绝不能教出聪明的人来。
敦厚温和的性情是产生于自爱,而偏执妒忌的性情是产生于自私。
爱弥儿名言好句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
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显出奕奕的神采。
爱好时髦是一种不良的风尚,因为她的容貌是不因她爱好时髦而改变的。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
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爱弥儿经典语录重要的是,开头就要习惯于在不好的地方也能睡觉,这是以后不怕遇到坏床的办法。
一般地说,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大为增加,而舒适的生活将是会带来无限的烦恼的。
我们首先是要对自己尽我们的责任;我们原始的情感是以我们自身为中心的;我们所有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存和我们的幸福。
所以,第一个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样对我们。
如果说爱情使人忧心不安的话,则尊重是令人信任的;一个诚实的人是不会单单而不敬的,因为,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
《爱弥儿》简介:《爱弥儿》(Émile:ouDel'éducation),亦有译名作《爱弥尔:论教育》,是让-雅克·卢梭自认为是“我的所有作品中最好、最重要的一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篇关于人类天性的哲学论文,致力于探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政治和哲学问题;特别是个人如何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保持天性中的善良。
在《爱弥儿》中,卢梭试图描绘一个教育体系,使他在《社会契约论》(1762年)中的“自然人”能在不可避免趋于堕落的社会中生活。
《爱弥儿》读书心得观后总结
《爱弥儿》读书心得观后总结《爱弥儿》是法国作家法尔昆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和自由的故事。
这是一本让人深思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爱弥儿的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在读完这本小说后,我感受颇深,下面是我对《爱弥儿》的读书心得和观后总结。
首先,这本小说给我留下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
主人公爱弥儿经历了一系列的事件,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成长为一个复杂多变的女人。
随着岁月的流逝,她慢慢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利益的交错。
她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会了适应和生存,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魅力和聪明才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无论是在爱情中还是在事业中,她都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欲望。
这种复杂的人性给了我很多思考,让我开始反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的内心。
其次,《爱弥儿》也引发了我对爱情的思考。
爱弥儿在小说中经历了一段艰难的爱情,她爱上了一个自私的男人,并为之付出了一切。
然而,这段爱情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让她陷入了痛苦和迷茫。
通过爱弥儿的经历,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还是一种利益的交换?是让人快乐和幸福,还是让人痛苦和迷茫?小说中的爱情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此外,《爱弥儿》还让我对自由有了新的认识。
小说中的爱弥儿一直追求自己的自由,她不愿意受到任何的束缚和限制。
她想要自由地生活,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然而,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她也付出了很多代价。
这让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是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约束,还是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自己的梦想?通过爱弥儿的经历,我开始思考自由的真正含义,并意识到自由并不等于无所不为。
综上所述,《爱弥儿》是一本很有思想性的小说,通过讲述主人公爱弥儿的经历,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读完这本小说后,我对人性、爱情和自由有了新的认识。
这本小说深入剖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同时,它也让我思考了真正的爱情和自由的含义。
学前教育名著选读之《爱弥儿》赏析
思考与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幼 儿园中的运用情况,制作ppt进行汇报。
谢谢聆听!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所谓自然教育,就是“按照 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的 发展而进行教育”。
自然教育的 培养目标
自然教育的 方法
采用实物教学 直观教学法
教育的 阶段论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所谓自然教育,就是“按照 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的 发展而进行教育”。
自然教育的 培养目标
自然教育的 方法
采用实物教学 直观教学法
《爱弥儿》摘录
•在长长的 旅途中,我 们之所以觉得旅途是十 分的艰难,完全是由于 我们的终点很遥远的缘 故;要是从我们目前所 在的地方,一天就可以 走到终点的话,我们就 不觉得旅途艰难了;如 果我们能够一天一天地 走到世界的尽头,我们 为什么要那样多赶路程 呢? •当我们把两端连起来 看的时候,我们就埋 怨这段距离是太长, 觉得最好是一下就跳 过去;可是没有想到, 如果把这段距离分成 一部分一部分地走, 那就等于是在散步, 而最后也是会达到终 点。
讨
论
读这本书,你的总体 印象如何?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
廖思斯
透过《爱弥儿》一书,我们来 看看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主要教育思想
“破” “立”
破除封 建主义 旧教育
立资产 阶级新 教育
卢梭的主要教育思想
自然教 育理论 消极 教育
儿童的保 育思想
第一卷第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 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这是他一切教育理论的基石。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所谓自然教育,就是“按照 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的 发展而进行教育”。
《爱弥儿》摘抄及感悟
《爱弥儿》摘抄及感悟
《爱弥儿》是法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作品,以下是摘抄和感悟:
摘抄:
1. "我喜欢在一个早晨看见这样一张脸庞,这张脸庞象极了一朵昙花,它给人们报告一只心在它胸中的活动。
”
2. "一个没有思想和渴望的人,活着就好比没事一样,他生存的价值等于零。
”
3. "爱情使人的灵魂在彼此的生命中醒过来。
”
4. "人们通常在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故之后,才会因此而饮下这坛苦涩可口的醇酒,才会因此而了悟到充满玄奥的存在的甜美和痛苦。
”
5. "如果你有一个梦想,你就必须放手去追求它,不然你将永远活在遗憾中。
”
感悟:
1. 这段摘抄描述了作者对于真爱的描绘,将爱情比作昙花,象征着珍稀而短暂的一瞬间,需要珍惜和呵护。
2. 摘抄中的这句话表达了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一个没有思想和渴望的人无法活得充实和有意义。
3. 爱情能够唤醒人的灵魂,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充实。
爱使人们更加完整和真实。
4. 生命中的转变和困苦,能够带给人们对存在的思考和领悟,让人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甜美和痛苦。
5. 梦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如果不去追求梦想,将会一直有懊悔和遗憾存在。
因此,我们应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让遗憾侵蚀生命。
《爱弥儿》读书笔记
《爱弥儿》读书笔记《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 1762 年。
这本书以小说的形式,阐述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书中,卢梭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天性,让孩子在自然中成长。
他认为,人在出生时是纯真无邪的,是社会和不良的教育使人性变得扭曲。
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培养“自然人”。
卢梭强调了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他将儿童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并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方法。
在婴儿期,主要是身体的养护和锻炼,让孩子通过触摸和感知来认识世界;儿童期则注重感官的训练和身体的发育,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少年期要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让孩子学会思考和劳动;青年期则要进行道德教育和爱情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爱情观;成年期则要让孩子在社会中实践,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书中还提出了“自然后果法”的教育原则。
即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的后果,从而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例如,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破了窗户,就让他在寒冷的风中感受不适,而不是一味地责骂和惩罚。
这样,孩子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卢梭反对过早地对儿童进行理性教育。
他认为,儿童在12 岁之前,理性尚未发展成熟,过早地进行理性教育会压抑孩子的天性,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相反,应该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孩子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发展自己的理性能力。
此外,卢梭非常重视劳动教育。
他认为劳动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身体,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在他看来,一个只会读书而不会劳动的人,是无法真正适应社会生活的。
在阅读《爱弥儿》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卢梭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深刻性。
尽管这本书写于两百多年前,但其中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看到家长们过度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
论《爱弥儿》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苏珊娜·尚斯特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纯真而无辜的孩子爱弥儿在社会残酷现实中的成长和故事。
作者通过爱弥儿的成长过程,传达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思想,主张以爱与宽容来培养孩子,使其自由、纯真地成长。
首先,《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爱与宽容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爱弥儿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她拥有纯真无忧的童年,与人相处时总是以善良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
爱弥儿的母亲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她鼓励爱弥儿去理解别人的苦难和需要,并将自己的爱和宽容传递给爱弥儿,让她在爱与宽容中成长。
其次,《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尚斯特认为,孩子应该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通过自由的思考和行动来探索和发展自我。
小说中,爱弥儿在父母的引导下,时常有机会去体验和了解世界,从而发展她的思维和想象力。
爱弥儿的父母没有对她施加任何限制和约束,相反,他们鼓励她独立思考和自由行动,让她尽可能地发挥她的潜能和天赋。
再次,《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理性和感性的平衡。
在小说中,爱弥儿的父亲是一个理性而冷静的人,他通过理性的方式教导爱弥儿去辨别是非、思考问题。
而与此同时,爱弥儿的母亲则注重感性的培养,她通过情感交流来引导爱弥儿理解世界,感受他人的痛苦和需要。
作者通过父母的不同教育方式,传达了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只有在理性与感性的互补下,孩子才能全面发展。
最后,《爱弥儿》的教育思想强调对待困境的勇气和坚韧。
小说中的爱弥儿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事情,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勇气,努力面对各种挑战。
她的母亲也时刻鼓励她要保持坚强和勇敢,不被困境击倒。
通过爱弥儿的坚韧和勇气,作者传达了困境中坚持和奋斗的重要性,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并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爱弥儿》的教育思想主张以爱与宽容来培养孩子,让他们在自由发展和理性感性平衡的环境中成长,并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种教育思想,既注重孩子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又强调培养孩子的勇气和坚韧,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全面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1. 引言1.1 介绍《爱弥儿》《爱弥儿》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成名作品之一,也是一部备受赞誉的儿童文学作品。
故事讲述了一个金发小王子与一只狐狸的友情故事,其中包含了关于爱、友情、责任和成长的教育思想。
该作品被誉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
通过《爱弥儿》,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人性和教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纯真情感和真实性格的呼唤。
这部作品不仅教育了孩子们如何成长,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情感管理能力,也对成年人具有启发意义,帮助他们重新审视生活的真谛。
《爱弥儿》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2 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教育被视为社会发展的引擎,也是个体成长的重要支撑。
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载着人类对于教育目的、方法和价值观的认识和探索。
教育思想不仅决定着个体的成长发展路径,更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
正确认识和引导教育思想,有助于构建健康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具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2. 正文2.1 塑造性格的教育思想《爱弥儿》中关于塑造性格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主人公爱弥儿成长过程中的塑造过程中。
小说中,爱弥儿从一个任性、孤傲的少女逐渐成长为懂得关心他人、善良宽容的女孩。
这种转变不仅是外在环境和他人的影响,更是她内心的成长和教育的作用。
教育者在塑造性格方面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爱弥儿在小说中通过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爱和引导,逐渐懂得了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智。
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塑造性格的关键,让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坚强和乐观的态度。
教育者还应该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格特质的培养。
爱弥儿在小说中虽然曾经任性冲动,但她的特质中始终保持了善良、善解人意的本质。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同理心,让他们明白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爱弥儿的名词解释
爱弥儿的名词解释爱弥儿是一个迷人而神秘的名词,它源自拉丁词根 "amor",意味着爱。
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但其真正的含义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同的人对于爱弥儿有不同的解读,对于某些人来说,爱弥儿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是一个生活态度的象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尝试探索爱弥儿的不同解释,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实际含义。
首先,我们来看爱弥儿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
在这个意义上,爱弥儿是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深深的喜爱和热情的体现。
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使人们感到幸福、满足和宽慰。
可以说,爱弥儿是一种积极能量的体现,它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火花,使人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让我们感到爱弥儿的事物,比如家人、朋友、爱好和美食等等。
人们可以通过表达爱弥儿来传递自己的情感,比如通过情感的表白、互动和关怀等方式。
爱弥儿的表达可以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让生活更加美好。
其次,爱弥儿还可以被视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
这种态度是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充满希望和热爱的生活方式。
对于那些拥有爱弥儿的人来说,他们会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他们会乐观地看待事物的积极一面,他们会热情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对于他们来说,爱弥儿是一种内心力量的表达,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的象征。
爱弥儿的人不仅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和热情,也会激励和帮助他人充满爱弥儿。
他们会通过积极的行动和言语,影响并启发身边的人,让他们也能够拥有爱弥儿的生活态度。
爱弥儿的生活态度让人们充满活力和动力,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希望,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从而达到更有意义的人生。
爱弥儿还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心的愿望和追求。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爱弥儿的追求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某些人来说,爱弥儿可以是对知识的渴求和追求,他们会不断学习和探索,以满足自己对知识的渴望。
对另一些人来说,爱弥儿是对艺术和美感的追求,他们会从艺术中寻找灵感和情感的宣泄。
《爱弥儿》名词解释
《爱弥儿》名词解释《爱弥儿》是一种源于北欧神话的精灵。
她们是一群拥有非凡美貌和超凡能力的小精灵,以她们独特的外貌和个性在文学、艺术和文化中广为人知。
爱弥儿外貌美丽,拥有纯白的羽翼和金发。
她们的眼睛充满智慧和神秘感,仿佛能洞察一切。
爱弥儿的容貌常常被形容为光彩照人,令人着迷。
她们的玲珑身材和柔美曲线更增加了她们的魅力。
爱弥儿不仅拥有美貌,她们还具备卓越的才华和能力。
她们擅长音乐、舞蹈和绘画。
她们的音乐能够打动人心,舞蹈令人陶醉,而她们的绘画则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爱弥儿们的能力常常超越凡人的想象,她们能够使用魔法和神奇的力量,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爱弥儿在北欧神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们被描述为守护自然界的精灵,保护森林和花草。
人们相信,只要一位爱弥儿守护的森林依旧茂盛,生活在其中的生物们就会幸福安康。
因此,人们对爱弥儿常怀感激之情,并尊她们为自然之神的使者。
爱弥儿不仅存在于北欧的神话故事中,她们的形象也广泛地出现在文学作品、绘画和雕塑中。
很多艺术家通过描绘爱弥儿的美丽和神秘,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她们的形象穿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不同文化艺术中的灵感源泉。
在现代,爱弥儿的形象也经常用于商业和娱乐领域。
她们常常作为品牌的形象代言人,象征着美丽、纯洁和追求卓越。
她们的形象也出现在电影、动画片和游戏中,为观众们带来无尽的想象和梦幻。
总结起来,《爱弥儿》是一种源于北欧神话的精灵,以她们的美貌、才艺和神秘力量,成为文学、艺术和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她们的形象激发了人们对美、自然和幸福生活的追求。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爱弥儿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精灵之美。
《爱弥儿》摘抄及感悟
《爱弥儿》摘抄及感悟摘要:一、引言1.介绍《爱弥儿》的作者及背景2.阐述本文的核心观点:在苦难时坚持相信爱二、爱的重要性1.爱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2.爱在人际关系中的价值3.爱在克服困难时的力量三、面对苦难时的信念1.保持乐观,积极面对困境2.坚定信念,相信爱能战胜一切3.实例证明信念的力量四、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1.关爱他人,关注身边的事物2.学会感恩,珍惜拥有的一切3.传递正能量,影响身边的人五、结论1.总结文章观点,强调爱的重要性2.倡导人们在生活中多传递爱,减少苦难正文:【引言】《爱弥儿》是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部作品中,卢梭强调了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教育理念,即通过爱的力量来培养健全的人格。
本文将围绕这一核心观点,探讨爱在个人成长、人际关系以及克服困难等方面的作用。
【爱的重要性】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它在我们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爱是个人成长的基石。
在童年时期,父母的爱使我们得以茁壮成长;在少年时期,朋友的爱让我们学会与人相处;在成年后,爱人的爱使我们更加成熟。
其次,爱在人际关系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正是因为有了爱,人们才能相互理解、包容和支持,从而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最后,爱是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
当我们面临困境时,是爱让我们坚定信念,勇敢面对。
【面对苦难时的信念】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面对这些苦难,我们需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要坚定信念,相信爱能战胜一切。
正如《爱弥儿》中所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苦难时仍然坚持相信爱。
”实例证明,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
当我们坚信爱能战胜一切时,苦难便会变得微不足道。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践行爱:首先,关爱他人。
我们要关注身边的人,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
其次,学会感恩。
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感激他人的付出。
爱弥儿 思想总结
爱弥儿思想总结《爱弥儿》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作品,它以“琴声,人声,春声,雁声”为引子,道出了爱弥儿的思想内核,并对人生的矛盾与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鲁迅通过描写爱弥儿的成长历程,展示了一个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批判了社会现实,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起了读者对自己思考的深思。
故事开始,爱弥儿年少时饱受家庭的压迫与责骂,她深感自己不符合家庭的期望与理想,内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然而,这并没有让爱弥儿沮丧与动摇,相反,她从琴声、人声、春声和雁声中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琴声让爱弥儿明白了美的力量,人声使她感悟到理解与宽容,春声让她明白了生命的力量与无限的可能性,雁声让她更加坚定了追寻自己内心声音的决心。
这些声音在爱弥儿的心中回响,不仅让她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也鼓舞着她坚持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
爱弥儿的成长可以说是一个逐渐认识自我、追求自由的过程。
她在琴声中找到了自己热爱的音乐,通过努力学习与刻苦钻研,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音乐家;她在人声中学会了理解与宽容,她明白了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复杂,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友谊与帮助;她在春声中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价值,她不再追求物质的繁华,而是用一颗平静的心感受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好;她在雁声中找到了自己追求的自由与理想,她放弃了物质的束缚,选择了追求自己内心声音的自由与独立。
爱弥儿的故事中展示了人生的矛盾与命运。
她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家庭的压迫与命运的不公,但她并没有抱怨与消沉,相反,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赢得了尊严与自由。
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生活中或许会遭遇各种不公与痛苦,但只要我们坚守内心的信念,努力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就能在困境中找到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爱弥儿》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散文作品,它通过描述爱弥儿的成长历程,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常常被物欲所困扰,追逐名利与金钱,而忽视了心灵与精神的成长。
爱弥儿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内心的平静与追求。
《爱弥儿》教育故事
《爱弥儿》教育故事
《爱弥儿》是一个关于爱与教育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爱弥儿的小女孩。
爱弥儿的父母非常忙碌,几乎没有时间陪她。
爱弥儿感到非常孤独,因为她没有人可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烦恼。
一天,爱弥儿在学校遇到了一个叫琳达的老师。
琳达老师非常关心爱弥儿,总是和她聊天,听她诉说她的心声。
爱弥儿觉得琳达老师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并且非常温暖和蔼。
爱弥儿的父母注意到了爱弥儿和琳达老师之间的关系。
他们深感愧疚,因为他们没有能够为爱弥儿提供足够的陪伴和关爱。
为了弥补自己的缺失,爱弥儿的父母决定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争取更多的时间陪伴爱弥儿。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爱弥儿的父母终于成功地调整了他们的工作时间,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爱弥儿了。
他们开始和爱弥儿一起进行各种亲子活动,一起玩耍、学习和探索。
爱弥儿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
她终于拥有了一个和自己分享快乐和烦恼的家庭,她再也不感到孤独了。
爱弥儿在父母和
琳达老师的陪伴下茁壮成长,她学会了爱与被爱,学会了尊重与关怀。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家庭和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
爱弥儿的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并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他们明白了陪伴和关怀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给予了爱弥儿一个温暖和幸福的成长环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石,父母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给予他们关心和爱。
同时,教育工作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成为孩子生活中的朋友和导师,给予他们温暖和指引。
只有家庭和教育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茁壮成长,成为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教育学名著卢梭《爱弥儿》介绍PPT
分阶段教育
卢梭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 不同的阶段,针对每个阶 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 教育。
实践教育
卢梭强调通过实践活动让 儿童亲身体验知识,认为 这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知 识的理解和记忆。
《爱弥儿》中的教育哲学
个性化教育
卢梭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 独特的个性和天赋,教育 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个性化教育
未来教育应更加关注儿童的个性发展,尊重其兴趣和特长,提供多 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方式。
培养创造力
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勇于探索 和尝试新事物。
家庭教育与社会责任
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具有重要地位,家长应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VS
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了儿童独立 思考和自主选择能力的培养,但过度 强调个体自由可能导致忽视集体和社 会责任的培养。此外,卢梭的教育理 念过于理想化,难以完全实现,在实 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困难和挑战。
实践局限性
《爱弥儿》中的教育理念虽然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 在一些问题。例如,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强调儿童天性的自由发展,但这种 教育方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对于大多数家长和教育机构来说可能难以 实现。
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了儿童天性的自由发展,反对过度干涉和强制教育。然而,在当今高度竞争 和功利化的社会中,许多家长和教育机构可能难以完全放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导致《爱弥儿》 中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操作中受到限制。
理论局限性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自然主义 教育理念具有其内在的逻辑和价值, 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和 争议。例如,卢梭认为人类天性本善, 社会文明的发展导致了人性的堕落。 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一些学 者认为人性并非本善,而是具有复杂 的多面性。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
浅谈《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爱弥儿》是法国作家卢梭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以故事的形式展示了作者对于儿童教育的思考和观点。
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孤儿女孩爱弥儿的成长历程,通过她与世界的互动和各种经历,反映了作者对于儿童教育的思考和主张。
本文将从作者对儿童的尊重、自由教育的倡导以及以爱心和耐心引导儿童成长等几个方面对《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进行浅谈。
在《爱弥儿》中,作者强调尊重儿童的独立个体性。
爱弥儿是一个有自己思想和意愿的儿童,她不被任何既定的规则和制度所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生活方式。
作者通过描述爱弥儿的行为和言语,展示了她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的尊重,让读者感受到儿童个性自由发展的重要性。
在教育方面,作者提倡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不对其进行强制性的统一化教育,而是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性进行学习和成长。
这也体现了作者对儿童天赋的认可和培养,希望通过尊重和激发儿童的个人兴趣和创造力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在《爱弥儿》中倡导自由教育的思想。
自由教育强调儿童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故事中,爱弥儿的养父母给予她充分的自由,鼓励她进行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考。
作者认为,儿童应该通过亲身实践和探索来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
这种自由教育的理念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由教育,儿童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进行学习和成长,实现个体差异化教育。
在《爱弥儿》中,作者强调了以爱心和耐心引导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故事中的爱弥儿是一个有着深厚感情的孩子,她养父母的悉心照料使她感受到了家庭温暖和爱的力量。
在教育方面,爱弥儿的养父母给予她无穷的爱和耐心,对她的行为和思想给予正面的引导和评价。
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强调了对待儿童应该是充满爱心和耐心的,不能对他们进行过度的指责和压力。
爱心和耐心不仅能够让儿童感受到安全和信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情感和社交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与他人和睦相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弥儿》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
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
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
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主张采用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方法,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与自然教育密切相联的,卢梭还主张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及早地养成支配自己的自由和体力的能力,保持自然的习惯。
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如逐步上升进行的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爱情教育。
这种分阶段进行教育的思想,无疑是一大进步,但这种分期以及把德、智、体教育的截然分开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学的。
《爱弥儿》读后感及相关研讨《爱弥儿》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
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
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我读了此书后,在此说一说我读这本书后的感受,以及一些评价。
《爱弥儿》是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卢梭写下这一本著作是为了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作为一名国家免费师范生,我将来要走上教师的讲台,终生势必要从事于教育事业,因此,阅读本书对于我来说很有益处。
虽然卢梭所处的年代相对于现在有点远,但是能够了解先人前辈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将来的教育生涯有很大的益助。
教育学论著《爱弥儿》,简述了卢梭那独特而自由的教育思想,这是一部儿童教育的经典著作,虽然卢梭在世时,曾因此书而遭受攻击,但其独到的教育思想,不但对后来的教育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其民主自由的思想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动力。
卢梭的《爱弥尔》,可以看作是一部对人性的教育。
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直以来我坚信: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幸福。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与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玩耍打闹,在游戏中培养创造力,快乐地成长。
但是,在我们国家,情况却是几乎相反的,因为由于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衡量一名学生优秀与否,往往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考虑。
这样,特别是在这几十年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高。
在城市里,特别是发达城市里,像以前那种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反而优秀的现象已将很少见了,反而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成绩大多数都很优秀,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却很多成绩很差。
当然,大学里的老师很难看到这一点,这些现象我在高中时的老师曾经谈论过。
原因虽然有很大地原因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能够安心的学习,但是在大多数家长眼中,这变成了家庭条件好就往往能够使学生在年幼时就开始“不情愿”地接受教育。
像城市里的小学生很多都是必须从小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幼儿园的小孩子就开始学英语奥数钢琴之类。
于是,早期培训就火了起来,可以说,中国现在大多数城市里的孩子的童年都要伴随着众多的补习培优。
那么农村里的孩子呢?我问过很多来自农村的大学同学,他们很多都有着如同卢梭所说的让孩子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尽情地玩耍打闹,在游戏中培养创造力,快乐地成长。
但是,跟着他的很多孩子都没有考上大学。
也就是说,在当今的中国,如果像卢梭描述地那样进行教育,是没有前途的。
但是,如果照着“符合”我们国情的教育方法,儿童又无法得到一个幸福的童年,只能成为一台麻木的机器人那样进行着自己的人生,像大人承受着生活的压力。
而在那个年代,卢梭因为写《爱弥儿》而横遭迫害,但是并不是因为他的理论不好,他的理论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但是却因为和当时舆论截然相反而受到了政治上的迫害。
按照法国当时的习俗,一本书出版之前必须经过某些知名人士的传阅。
《爱弥儿》经过外界传阅后,顿时成为大家争论的中心。
令人奇怪的是,卢梭这本天真无邪、充满灵感和独具创见的教育学著作,反而被外界视为异端邪说,还被法国法庭列为禁书。
起初,卢梭对外界的传闻并不在意,他想这本教育学著作是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写的,怎么会遭受知识分子、教会和国家的反对呢?怎么会将他看成邪恶之徒呢?在外界的压力下,出版社也劝卢梭不要用真实姓名发表这本书,但卢梭坚持要面对那些无谓的攻击。
他想他一直服从国家的法律制度,努力做一个忠顺的公民,象其他法国人一样遵守国家法律,总不至于因热爱人类,追求人类幸福而遭受迫害吧。
但是恶运偏偏降临到了他的头上,舆论界把卢梭看成了罪犯。
一天晚上,卢梭正在床上阅读圣经,有人送信来,说法院明天就要派人逮捕他,最高法院判决将《爱弥儿》焚毁,并立即发出逮捕令,要将卢梭打入监牢。
不得已卢梭只好告别朋友,离开法国去了瑞士。
不久这个国家也命令他在一天之内离开瑞士领土,尔后卢梭又搬到普鲁士国管辖的地区。
与此同时,欧洲读者不断来信,女士、年轻人和年轻的哲学家纷纷来函,请求卢梭给予指导,这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鼓舞。
以后,卢梭又应英国哲学家休谟的邀请,去了英国,终因与休谟之间的分歧愈来愈大而离开英国。
他不得已改名回到法国,重新过隐居的生活。
流亡生涯、不安宁的岁月并未影响到卢梭的著述。
他先后著有《忏悔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山中书信》、《公民的情感》等著作。
卢梭的《爱弥儿》为什么会遭到法国反动当局如此仇视呢?原因在于,卢梭以他的《爱弥儿》在教育上掀起的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教育从来是以成人的能力和需要为标准的,卢梭却大声疾呼,要打破这个传统。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则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象练马场的马那样加以训练;必须把人象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
”(《爱弥儿》上卷第5页)这是《爱弥儿》里开宗明义的一段话,表达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那就是人之生性善良,教育应“归于自然”。
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提出的观点:要按照儿童的天性自然地发展,这句话我很赞同。
卢梭认为教育遵循自然,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对孩子横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维强加在孩子身上。
现在年轻的家长们切身感受到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唯恐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以至于将来被社会淘汰。
于是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陪伴着孩子穿梭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器乐、美术、舞蹈、英语之间,肆意侵占了孩子们的玩耍的时间,丝毫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
应该让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长。
而社会对孩子任何的干涉,都会使孩子觉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恶;任何违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孩子的畸形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
儿童并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则的“自然的存在”。
我们在教育生活中,应把儿童当作活生生的人来进行教育,任何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都是不人道的,不可能长时间存在。
“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
”因此,卢梭极力主张:在儿童的理解力尚未发达之前,要让儿童远离社会,回归自然,到自然环境中去看、去听,不接受世俗的影响。
让他们自由地奔跑,尽情地哭笑打闹。
回归自然,让孩子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这样培养出来的才是有灵性有个性的儿童。
而反思我们的教育,夜深人静时,我感觉好像是在培养应付考试的机器。
卢梭的“性善论”虽然并不科学,但它在历史上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
因为若把人象基督教那样视为先天罪犯,则必然诉之严酷惩戒,迫使人们盲目顺从而摧毁人权;不如强调人们向善发展的可能性,更有助于提高人的政治地位和保障人的社会权力。
变抑制天性的教育为尊重天性的教育,是教育上的巨大变革。
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卢梭是关键性的人物。
由“归于自然”的理论出发,卢梭主张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而实施。
他说:“处理儿童应因其年龄之不同而不同。
”又说:“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他批评封建教育不顾儿童的天性发展,抹杀了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以致不根据儿童的特点施教,硬把对成人适用的教育强加于儿童。
这种教育,在他看来,无异于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因此,他竭力主张根据受教育者不同阶段的身心特征来规定教育任务。
卢梭“归于自然”的理论体现在教育目标上,要求培养自然人;而身心调和发达的自然人,既不同于贵族豪绅和王孙公子,也不同于空疏无用的书生士子。
这比以往的和当时的教育理想跨越了一大步。
而卢梭塑造的爱弥尔,既有哲学家的头脑,又有劳动者的身手,而且有改革家的品德。
无疑,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是资产阶级新人的形象。
这正是他的思想比封建主义教育进步的地方,也是他横遭迫害的主要原因。
知识教育在知识教育方面,卢梭主张学以致用,行以求知。
在教学内容上,卢梭坚决反对书本诵习和空洞的文字说教,要求追求真正的有用的知识。
他说:陷入于咬文嚼字的书本教育,是摧残心智的。
儿童所需获得的是对于事物的真正理解,而书籍“只教我们谈论我们不懂得的事情。
”关于《爱弥儿》中有关性的教育:性的教育由于性欲发动是青春期的特征,卢梭比教育史上的其他任何教育家都注重对青少年进行性的教育。
他主张对青少年性成熟时期以适当的性道德和性知识的教育,使青少年对“性”的自然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能够“行为端正”。
卢梭既反对禁欲主义,又反对纵欲主义,主张顺应自然发展,既不盲目抑制,也不妄加激动。
为了防止性欲早熟,卢梭认为,应使青少年远离不正当的诱惑。
教师要用适宜的工作和活动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使他们的精力有发舒的出路。
谈到儿童对性的好奇心,卢梭强调应不给它以唤起的机会,更不可刺激他的好奇心,要尽可能避免涉及性生活的问题。
但如果这类问题提出来了,教师“宁可对儿童闭口不言,而不要告他以谎言。
”这样不会使儿童感到奇怪,因为教师从来就不答复他认为不适合儿童理解的问题。
如果认为有必要回答,那么“你的答复永远必须是严正、简当而确定的;不要露出迟疑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