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现状研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为了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关于生态化发展的运动,环境保护的口号也逐渐深入到各社会各阶层,城市是人类主要的生存空间,为了使城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城市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已成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以人为本更要以自然与人的协调发展为根。一、生态城市理论产生过程

生态城市的正式提出虽然仅有二十几年,但这一概念的历史渊源却已很久。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的源泉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最初的生态城市理论来源于生态学,但是从二十世纪起算,城市问题的研究以及城市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学术界也先后出现了三次研究的高潮,将这一问题和理论推广至全世界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首次探讨。从此以后,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衍生出的绿色城市、园林城市以及环保模范城市等名词也不断涌现。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这一会议的召开预示着国际对城市发展前景的关注已经转移到获得社会、经济和环境共同发展上,1975年,由理查德·雷吉斯特等人创建的城市生态组织的成立及其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国际影响,使得城市生态理论的研究不断发展,国际影响也继续扩大。继1990年这一组织在巴克利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投身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探讨工作中,各种著作的出版把这一理论的内涵不断的充实与丰富,其影响也扩大到全球范围。虽然至今仍未有对这一概念的统一定义,但是生态城市是公认的建立在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理想良性循环区域,达到了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境界。

前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把生态城市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型,并保持城市的自然条件与技术条件充分融合,同时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

理查德·雷吉斯特(美国生态学家)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以聚居地为基础的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发展形态,即生态健康城市。

黄光宇教授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基于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将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系统相协调,对自然资源和能源进行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以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能力,加强资源的在生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惠共生。

黄肇义等人对生态城市的理解是人类所追求的一种理想人居环境,基于生态学原理而建立的自身具有人文特色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在全球生态系统中作为可持续子系统。

Rodney R White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现代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和

表现入手,以独特的角度对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生态学剖析。他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建造的最持久的,并具有合理紧凑的经济生活功能多样性的居住地类型,是一个重要的人类发展目标。White教授不仅论述了发展生态城市的急迫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内缘性,还根据目前生态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的途径,其观点新颖、洞察力独特的思想,对今后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国外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

国外对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早,自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报告中向世界人民提出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后,各地学者都积极研究其学术思想,并将这些思想充分融合到生态城市的概念之中,虽然国际上对生态城市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从广义上说,生态城市是指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优越的社会关系,达到可持续的利用环境资源,发展新型的生活方式。狭义上对生态城市的解释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对城市进行设计并规划,建立和谐、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地。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这一定义也在不断得到补充,虽然至今生态城市的定义仍没有得到统一的认可,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以及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等研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研究过程中更注重对生态城市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做好发展目标规划,发展到如今其理论体系正走向成熟。国外学者往往注重研究如何解决城市建设中某一问题或几个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探索建立生态城市的实例中有许多成功的典范,能顺利的解决许多城市建设正的实际问题,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研究者追求的脚步没有停止,并正在不断加快步伐,不断地完善生态城市发展理论。

国外的很多国家都在尝试建设生态城市,一些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建设过程中不但要求以“绿色城市”为目标,增加绿色空间和绿色要素,还制定了生态城市的标准,如英国的米尔顿•凯恩斯市。全球有许多国家都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制定了符合本地区实际状况的一些具体要求和具体标准,这些成功的实例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已经在生态城市建设上取得了成果的国家有瑞典、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丹麦、印度等。

1、德国的Erlangen生态城市建设

德国南部的Erlangen市距离慕尼黑只有200公里,虽然它只是一个拥有10万人口的小城市,但从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生态城市的建设,发展到如今,这个小城市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是在制定城市发展的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相互影响取得的效益及建设过程中的需求。其成功的经验如下:

①将可持续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在景观规划的基础之上。

②为保证人们到达绿地的需求得以满足,城区内、周边地区建设尽量多的绿地

和绿化带。

③积极宣传和开展节能、节水活动,让公众参与决策的制定,广泛的听取公众意见。

④高度重视城市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工作,保证包括森林、河谷、湿地等自然植被在内的生态区域面积占城市总的土地利用面积的40%。

⑤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保证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并在城市规划中充分尊重生态限制。

⑥保证行人、自行车与汽车行驶的权利是同等的,实行步行、公交优先的交通政策。

⑦运用各种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广泛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减少并制止水、气、土壤污染。

2、澳大利亚怀阿拉市生态城市建设

怀阿拉市政府于1997年4月1日,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的决议,并承诺为市民建造理想的人居环境。这一项目融合了各种可持续发展技术,例如污水的在使用、城市设计原则、能源保护和替代、建筑设计等方方面面。其生态城市建设包括:

①形成了一体化的循环网络和呈线状分布的公园带。

②设计并实施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计划。

③在城市土地开发的政策上实行强制的方式。例如,对新建住宅楼房和城市更新楼房强制性的要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政府对那些自主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住户给予奖励,实行财政刺激的措施。

④建立能源替代研究中心,例如研究如何在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上改进能源效率等。

⑤坚决执行21世纪议程中对城市环境规划的要求,开展多种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如宣传优良的、可持续的节能环保产品和建筑技术的活动等。

3、新西兰Waitakere生态城市建设

新西兰的Waitakere是第一个完成21世纪议程的城市,其生态城市建设是由社区居民实现的,而不是由市政府的议会实现的。例如建立绿色网站、实现清洁生产、建立合作伙伴、减少固体垃圾等,都是其取得的重大成果,并且主要是以公平的、动态的以及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建设为目标,如表1.1所示:

4、巴西库里蒂巴生态城市建设

库里蒂巴位于巴西南部,被誉为巴西生态之都,是全世界公认的与生态城市最相似的地方,也因此受到了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库里蒂巴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有三项措施获得了国际性的奖励,包括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能源保护项目和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其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