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舞蹈文化特征

合集下载

佤族舞蹈简介 佤族共有多少种民族舞蹈

佤族舞蹈简介 佤族共有多少种民族舞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佤族舞蹈简介佤族共有多少种民族舞蹈
导语:沧源佤族舞蹈除木鼓舞、蜂桶鼓舞、打歌外,10种舞蹈的流行地和动作如下:悼念舞:佤族为悼念有名望的死者及安抚死者亲属而跳的风俗性舞蹈
沧源佤族舞蹈除木鼓舞、蜂桶鼓舞、打歌外,10种舞蹈的流行地和动作如下:
悼念舞:佤族为悼念有名望的死者及安抚死者亲属而跳的风俗性舞蹈。

它流传于南腊乡和班老乡一带,舞蹈无乐器伴奏,而是由领舞者领唱、众人合唱,舞者围成圈,手拉手,面对着棺木跳舞,动作自始至终只有跺步、抬腿、身微俯及踏步、直身五个动作组成。

臼棒舞:岩帅一带为悼念对寨子有贡献的人而进行剽牛时跳的男女集体祭奠舞蹈。

整个舞蹈,竹子、铜铃来伴奏。

臼棒(用于舂米的)代表着有吃、有穿,竹子表示有住房,铜铃(马铃)表示有马骑。

伴奏是以二拍子进行。

无唱词,舞蹈动作轻巧、灵活。

拉木桥:糯良一带拉木桥过程中跳的男女集体舞蹈,它包含着风俗祭祀和娱乐两个内容,整个舞蹈由拉木桥和刀舞两大部分组成。

跳舞时舞者站成几个八字,用藤索边拉木桥边演唱边舞,无伴奏乐器。

唱词的大意就是祈祷木桥能平安地到达目的地。

大桥落成之后,杀猪剽牛时两个男性在象脚鼓、镲、铓、锣乐器伴奏下跳双刀舞。

舞刀者的刚柔、力度随着伴奏音乐节奏的强弱而变化。

刀舞:流传于班老一带的一种自卫防身的民间刀术,舞蹈属男性集体舞,从傣族地区传人。

刀舞由蹲步动、左膝跪地动,右膝跪地动,左上步左膝跪地动,右上步右膝跪地动五个部分组成。

无乐器伴奏,一般只在比较重大的节日里才表演。

三弦舞:佤族祖传的一种不分季节性的男女自娱集体舞蹈。

在月光生活常识分享。

浅谈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浅谈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

浅谈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摘要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部,集中聚集在著名的“歌舞之乡”——云南。

作为五十六个民族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佤族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艺术形式,其中佤族舞蹈更是因其特有的艺术风格而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佤族舞蹈种类内容繁多,形式众多,语汇丰富,风格独异,是佤族传统艺术璀璨夺目的结晶,它形象地再现了佤族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

讨论和研究佤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发掘民族民间舞蹈中的审美因素,将其中所蕴含的各种美展现出来,并运用于相关教学和研究中,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佤族舞蹈;风格;特点引言佤族历史悠久,佤族舞蹈也蕴含着深远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佤族舞蹈和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一样,其取材真实还原和再现了佤族人民的日常劳动、生活,是佤族文化的一种艺术体现。

每一部艺术品的诞生都能找到它所归属的社会文化,佤舞蹈也一样。

佤族舞蹈的形成,与其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有关,它与其民族的日常生活相关,有反映猎守游牧的作品、宗教祭祀的作品、欢庆聚会的作品,这些舞蹈风格的形成也与其文化息息相关。

一、佤族舞蹈的起源及种类(一)佤族舞蹈的起源佤族舞蹈的起源古老而悠远,它是伴随着佤族先民们的各种信仰和崇拜的祭祀活动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文化。

[1]传统佤族在民族活动中,由于对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无法解释,产生了迷信与天神的崇拜心理。

所以,此刻佤族人民通常会把这些活动理解为神灵起的作用,从而产生了与神灵相通的图腾元素。

古老的佤族民众常常将图腾的作用放大,在日积月累的传播中人民越来越相信神灵的作用,由此图腾的传承也尤为重要。

舞蹈便是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

舞蹈的动作展现是佤族创作者依据佤族的民族特点创作而成,由表演者借助肢体动作进行演绎完成。

[2]演绎过程中,表演者可以借助舞蹈动作表现出内心情感,进而可以表达民族的情感,人们可以宣泄情感、表达喜悦等等。

佤族舞蹈的传承与风格浅谈

佤族舞蹈的传承与风格浅谈

佤族舞蹈的传承与风格浅谈佤族作为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其不但为我国创造了鲜明且又独具特色的文化历史,还将自身热情淳朴且奔放的民族精神与外界进行着不断的传递。

千百年来的佤族人民一直以能歌善舞著称,并且由于过去交通与信息的诸多不便使得闭塞当中的佤族将其文化传统一直完整的保存至今,其中流传已久的佤族舞蹈正是佤族传统文化之一的有效传承。

而在我国较多种类的民族舞蹈中,佤族舞蹈的出现不单给予了现代舞蹈一些有效的借鉴意义,同时还丰富了我国舞蹈种类的多元化,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动态艺术品的不断发展。

标签:佤族舞蹈;传承;风格;起源在现阶段我国民族文化不断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逐渐成为了目前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中人们最为重视的工作。

而佤族舞蹈作为目前我国名族特色较为突出且浓厚的一种民族舞蹈类型,其舞蹈所表达的原生态民族特色氛围也逐渐开始感染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独具一格的表演形式,还是其所传递的民族信仰等精神都为我国民族舞蹈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促进了现代舞蹈的借鉴与革新,为中国舞蹈的持续发展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

并且,近些年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也被不断地重视,因此,人们还需将这一机会进行把握,进一步的将佤族舞蹈的持续发展与传承给予保障[1]。

一、佤族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在我国的早些年间,佤族舞蹈的传承还一直处于民族群体内部的自发性傳承,通常情况下都是在佤族举办一些风俗节气时,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聚在一起舞蹈时,才在潜移默化间完成了对下一代佤族人的传承。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民族传统文化较为感兴趣的老一辈艺术家,带着传承的心进行着不断地学习,才得以肩负佤族舞蹈的传承重任。

无论就这两种方式的哪一种而言,即使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略显差异,但都为名族特色舞蹈的传承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在这悠长的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佤族舞蹈也逐渐通过对其他民族舞蹈优秀之处的汲取,来促进了自身舞蹈的不断变革与更近,同时也在尽可能地融合着一些其他的舞蹈形式。

民族舞教程:佤族民间舞蹈概况

民族舞教程:佤族民间舞蹈概况

民族舞教程:佤族民间舞蹈概况木鼓舞甩发舞竹竿舞云南佤族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有347738人。

主要居住在沧源、西盟、澜沧、孟连、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景东、普洱、昌宁、腾冲等县以及西双版纳的部分地区。

沧源和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的佤族人口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51%,约占这两个县总人口的80%。

孟连、耿马、澜沧、双江、永德、镇康等县是侗族分布的边缘区。

佤族与汉、傣、拉祜、彝、傈僳、布朗、哈尼、德昂、景颇等民族交错居住。

据各种文献记载,侗族先民早在周秦时期便是“百濮”族群的一支,从汉到明清的文献中记载的“望”、“外喻”、“望蛮”、“古刺”、“哈刺”、“哈瓦”等,指的均是佤族的先民。

明清时期佤族社会已从狩猎采集过渡到以不稳定的农业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也就是以氏族为基础的公社形式过渡到以地缘为基础的原始农村公社形式。

近百年来,佤族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至1949年前,佤族社会经济发展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西盟为主,包括澜沧沧源部分佤族的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的阿佤山中心区;二是以沧源大部分佤族以及耿马、双江、澜沧一部分和孟连、西双版纳等地佤族组成的具有封建领主经济特征的佰山边缘区;三是已进入地主经济的镇康、凤庆佤族地区。

佤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有四种方言。

各地佤族自称不同。

孟连、西盟一带自称“阿佤”(阿卧、阿佤尔)、“勒佤卧”、“勒佤”、“拉弗”;镇康一带自称“佤”;沧源、耿马、双江一带自称“布饶克”、“巴饶克”、“巴敖克”、“巴劳克”。

布绕克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佤与阿佤也有此意,说明佤族很早就是山地居民族,并因住在山区而得名。

其他民族对佤族的称谓也不尽相同,与之交错居住的傣、汉、拉祜等民族称他们为“阿佤”或“佧佤”,“佧”是傣语,具有奴隶的意思,佧佤之称带有贬意。

建国以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意愿,统一改称佤族。

佤族居住区山岭重叠,平坝极少,故称为阿佤山区。

佤族的房屋建筑有多种:一种如“干栏”式楼房,另一种为竹木结构四壁落地房。

论文浅析西盟佤族传统舞蹈

论文浅析西盟佤族传统舞蹈

艺术论坛我国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沧源、西盟、澜沧、耿马、永德、昌宁、孟连、镇康、景东、腾冲、普洱等县,即萨尔温江和澜沧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拉祜、傈僳、哈尼等民族交错居住。

西盟佤族是最早世居于阿佤中心区的民族,与沧源佤族自治县共同成为我国佤族总人口数占据最多的地区。

西盟佤族人以“瓦”、“安瓦”、“勒佤”、“布饶克”等自称,“瓦”“安瓦”、“布饶克”意为位石山上的人,“勒佤”为看守大门的人。

1963年,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根据本民族意愿,报经国务批准,正式定名为佤族。

由于阿佤山区路途遥远且交通不发达,长时期处于封闭的状态,受外界先进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制度冲击的程度不同,佤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卷》中记载:“至1949年前,佤族社会经济发展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以西盟为主,包括澜沧沧源部分佤族的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的阿瓦山中心区;二是以沧源大部分佤族以及耿马、双江、澜沧一部分和孟连、西双版纳等地佤族组成的具有封建领主经济特征的佤山边缘区;三是已进入地主经济的镇康、凤庆佤族地区。

”①佤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各村寨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由于佤族没有文字,本民族的历史靠口耳相传,所以“司岗里”出来以前的历史文化在佤族群众的记忆中是模糊不清的,而“司岗里”出来以后年龄较大的老人、巴猜、窝朗等能清楚地讲出自己曾经居住的地理特征、民族历史、迁徙路线等,这些重要的家庭口头传承文化,为进一步研究、分析西盟佤族社会经济历史提供重要的基础依据。

由于西盟山区的阿佤人与拉祜族、傣族交错居住,在服饰、饮食等民族文化中相互受到一定的影响。

这里山岭重叠,平坝较少,其房屋建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上下两层的楼房,另一种为竹木结构四壁落地房,房顶均以茅草遮盖并垂落于房檐。

如今,西盟新县城在政府的支持下,楼房建筑全然换上“新装”,在浅褐色的外墙上,以红、黑色等佤族传统颜色绘制的具有浓厚佤山风情的房檐,并以铝制的“铝茅草”覆盖在屋顶,别有一番民族风味。

民族舞教程:佤族舞蹈介绍

民族舞教程:佤族舞蹈介绍

系属南亚语系孟⾼棉语族佤崩龙语⽀的佤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等地,是我国⼈⼝较少的民族之⼀。

佤族先民是古代南⽅“濮”⼈的⼀⽀,⾃古与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密切的⾎缘关系。

过去⽣活在不同地区的佤族各有称谓,如镇康、永德⼀带称为“佤”;耿马、双江、沧源⼀带称“巴饶”、“布饶”;⽽西盟、孟连⼀带的佤族先民⼜⾃称“阿佤”、“勒佤”等。

直到解放以后才被统称为“佤族”。

西盟地区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都受到傣族影响。

佤族崇拜多神,在⼈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的两尊⼤神。

创造宇宙万物的“⽊依吉”神,掌握着世间⼀切的⽣杀⼤权。

佤族⼈民为了获得⽣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依吉”神为主,并⽤歌舞使其愉悦⽽祈求佑护。

另⼀位“阿依俄”神,是佤族的男⼦之祖和保护各家的家神⽽受到⼈们的崇敬。

佤族民间节⽇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祭祀,⼈们⾝着盛装,杀猪剽⽜,泡滤⽔酒、蒸糯⽶饭以⽰庆祝,热闹⾮凡。

其中最为盛⼤的要算是每年农历⼗⼆⽉,即佤历“格瑞⽉”所举⾏的“拉⽊祭祀”。

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宏⼤,⽽且由巫师“魔巴”率领下的佤族传统《⽊⿎舞》,贯穿于祭祀始终。

更重要的是,届时“⽊依吉”⼤神,将亲临盛会接受⼈们对他的崇拜和敬奉。

“⽊⿎”是佤族⼈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

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场巨⼤的洪⽔⼏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命,是“⽊依吉”神将⼀只⽊槽拯救了阿佤⼈,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直留存到今天。

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便将“⽊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的崇拜。

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便将“⽊槽”制作成形似⼥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依吉”灵魂的“⽊⿎”。

阿佤⼈认为:“⽊⿎”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槽”,是强壮母体的化⾝,⼜是“⽊依吉”灵魂的居住地,⽽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

佤族狩猎舞蹈简介

佤族狩猎舞蹈简介

佤族狩猎舞蹈简介佤族概述佤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和缅甸北部。

佤族人口估计约为40万人,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其中狩猎舞蹈是他们重要的文化表达形式之一。

狩猎舞蹈的意义狩猎舞蹈在佤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是佤族人民狩猎活动的表演,更是一种祈祷和娱乐的方式。

通过舞蹈的形式,佤族人民向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同时也展示他们的勇敢和狩猎技巧。

狩猎舞蹈的起源佤族狩猎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传,古代佤族人民经常进行狩猎活动,为了纪念猎杀的动物和庆祝丰收,他们创造了狩猎舞蹈。

随着时间的推移,狩猎舞蹈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至今。

狩猎舞蹈的动作和服饰佤族狩猎舞蹈的动作和服饰都有其独特之处。

舞蹈中的动作模仿了狩猎过程中的各种动作,如追捕、射箭、跳跃等。

舞者身穿传统的猎人服饰,包括用兽皮制作的衣物和头饰,以及手持弓箭等狩猎工具。

这些服饰和道具不仅增加了舞蹈的视觉效果,也体现了佤族人民对狩猎活动的重视。

狩猎舞蹈的演出场合佤族狩猎舞蹈通常在特定的场合进行演出。

最常见的场合是佤族人民举办的传统节日,如佤族新年和丰收节。

在这些节日中,舞者们会穿上传统的服饰,通过舞蹈的形式祈求丰收和庇佑。

此外,狩猎舞蹈也会在婚礼、葬礼等重要的家庭活动中进行演出,以庆祝和祈福。

狩猎舞蹈的意境和技巧佤族狩猎舞蹈的意境丰富多样,既有追逐猎物的激烈场面,也有祈求丰收的神圣氛围。

舞蹈中的技巧包括跳跃、转身、旋转等,舞者们通过灵活的身体动作展示出他们的力量和敏捷。

同时,舞者还会配合原始的音乐节奏和鼓点,使整个舞蹈更加有力和生动。

狩猎舞蹈的传承和保护佤族狩猎舞蹈作为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保护。

许多佤族社区都有专门的狩猎舞蹈传习所,年轻人可以在这里学习和练习狩猎舞蹈。

此外,政府和社会组织也积极组织狩猎舞蹈比赛和演出,以促进佤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结语佤族狩猎舞蹈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不仅展示了佤族人民的勇敢和狩猎技巧,也传承和弘扬了佤族的文化传统。

总结佤族舞蹈

总结佤族舞蹈

总结佤族舞蹈佤族舞蹈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的佤族的传统舞蹈形式。

佤族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和缅甸北部地区,他们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佤族舞蹈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舞蹈表达他们的情感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对佤族舞蹈进行总结,介绍其特点、类型和意义。

特点佤族舞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佤族舞蹈的一些特点:1.生动活泼:佤族舞蹈以活力四溢、热情奔放的形式表现。

舞者用身体的动作和肢体语言传达他们的情感和意图。

2.民族特色:佤族舞蹈融合了佤族的民俗文化和传统信仰,展现出独特的民族气息。

舞蹈中常常出现佤族传统服饰和饰品,彰显了佤族人民的身份和荣耀。

3.手足协调:佤族舞蹈注重舞者的协调动作。

舞者通过手臂和腿部的协调运动,展示出华丽的舞姿和优雅的身段。

4.音乐配合:佤族舞蹈离不开音乐的伴奏。

舞者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编排舞蹈动作,使整个舞蹈更加和谐统一。

类型佤族舞蹈根据内容、形式和传统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佤族舞蹈类型:1.欢庆舞:这类舞蹈常出现在佤族的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中。

舞者们身着民族服装,在欢快的音乐中跳跃、转动,表达对节日的欢庆和喜悦之情。

2.战舞:战舞是佤族舞蹈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种形式。

舞者们举起长矛或戴上盔甲,在舞蹈中模拟战斗场景,表达佤族人民勇敢、顽强和战斗精神。

3.祷告舞:佤族舞蹈也有一种宗教仪式性质的舞蹈形式。

舞者们穿着祭祀服饰,身躯起伏、回旋不止,以祈福和祷告为目的。

4.叙事舞:这类舞蹈通过舞蹈动作和故事情节来叙述佤族的历史和传说。

舞者们生动地展示了佤族的民族英雄、爱情故事或其他重要事件。

意义佤族舞蹈在佤族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以下是佤族舞蹈的一些意义:1.传承文化:佤族舞蹈是佤族人民的文化瑰宝,通过舞蹈表达佤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舞者们致力于将这一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代,以保护佤族的文化传统。

2.社交交流:佤族舞蹈是佤族人民社交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舞蹈的过程中,人们彼此交流、沟通和传递情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佤族舞蹈多元文化特质探析

佤族舞蹈多元文化特质探析

佤族舞蹈多元文化特质探析作者:李润兰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4期摘要:在我国所有民族文化中,佤族舞蹈因其独特的魅力,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就简要分析佤族舞蹈多元化的文化特征,以期为相应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佤族舞蹈;多元文化;特征佤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各个艺术家的整理、汇编以及演出,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而为了进一步将佤族舞蹈推出国门,走向世界,有必要研究佤族舞蹈的多元文化特性。

一、佤族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一)古朴的原始风貌是佤族舞蹈的多元文化基点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佤族几乎与世隔绝,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发展,但是却将古朴的原始风貌留在了佤族舞蹈中。

比如,佤族舞蹈中为祭祀而保留下来的古老舞蹈——木鼓舞,其具有一种厚重的历史积淀感[1]。

在远古的佤族,为了消除种族的灾难,得到远古神灵的保护,佤族先民用木鼓舞来表示对神灵的敬意。

木鼓舞中,一般其伴奏的乐器主要为大硭锣和木鼓两类,并且还在锣声和鼓声中融入了男女的吆喝声和歌声,进而得到了节奏和谐,拥有极强感招力的旋律。

在跳舞的过程中,男女都会赤脚,并且女子下穿裙子,代手镯,披长发,头部缠绕白带;男子下身着大裆短脚裤,赤裸胸膛,并在头部缠绕红带。

木鼓周围舞者排布的顺序由外到内依次是男女舞者,两名以内的男鼓手(持竹片或鼓锤)。

在整个木鼓舞节奏的带动下,整个舞蹈缓中有急,忧中掺喜,悲中加怒,尤其是在整个舞蹈的高潮部分,男女舞蹈着踏着整齐的步伐,一股远古气息铺面而来,夺人心魄,完美的呈现了远古时代,该民族勇敢面对自然灾害的场景以及其为生存勇于拼搏的民族精神。

(二)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佤族舞蹈多元文化的主体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其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习俗,其主要是民族先民为更好维护民族的团结,为更好适应各类环境因素,而规定了约束行为。

其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将民族更好的团结在一起,让民族内部成员具有强烈的自豪感。

佤族舞:神秘民族的特殊舞蹈

佤族舞:神秘民族的特殊舞蹈

佤族舞:神秘民族的特殊舞蹈黑黑的皮肤,无论男女都留着长长的头发,男人穿着黑衣黑裤,女人穿着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在木鼓的声音中翩翩起舞。

8月15日,在浦江神丽峡景区,一批特殊的客人在那里展现了他们美丽的倩影。

他们就是系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的佤族,同时也带来了他们民族特有的舞蹈――佤族舞蹈。

佤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等地,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

是古代南方“濮”人的一支,自古与布朗族、德昂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是一个比较神秘的民族。

过去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佤族各有称谓,如云南镇康、永德一带称为“佤”;耿马、双江、沧源一带称“巴饶”、“布饶”;而西盟、孟连一带的佤族先民又自称“阿佤”、“勒佤”等。

直到解放以后才被统称为“佤族”。

一位在神丽峡表演的阿佤告诉记者,“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

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而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

随着时代的进步,佤族人为了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语汇方面得到进一步丰富,在舞蹈中又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发”动作,所以不管是男是女,都有一头又黑又亮的长发。

而佤族人都以有黑色的肤色为美,不管男女老少都会以自己有一身黝黑的肌肤而自豪。

为的是能够让甩发舞跳起来更加的优美。

甩发舞是自娱性舞蹈。

与其他舞蹈不同,剽牛祭祀、老人死后、盖新房、婚嫁喜庆都不跳此舞。

而在其他时节,任何场合都可跳此舞。

记者这次看到他们所跳的是迎接远方客人的甩发舞。

她们穿着自己民族独有特色的服装,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

如此反复,动作规律而平稳。

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然后有节奏地甩动着长长的头发,头发在他们尽情的甩动下,变的那么的飘逸,和着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

佤族

佤族

5.毯子舞属群众性的舞蹈。不分 时节、场合,特别是男女青年, 喜欢在明月下表演。
佤族是我国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在这块古
老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佤族 文化形态齐全,特点鲜明。佤族是一个纯朴、 热情、奔放的民族,千百年来,佤族人民在 佤山这片热土上,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民族 文化。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格,再加上阿佤人 会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能跳舞的血性, 手能舞蹈、足能舞蹈、连头发也能舞蹈。歌 舞便理所当然地成了佤文化表现形式的载体 之一。
甩发方式 一、甩发舞原甩发比较单一,大多为 前后甩,近年来已丰富为多种多样的 甩法,有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 甩等。它潇洒健美,较好地表现了佤 族妇女豪放、爽朗的性格。 二、高山族:开始时,她们先站成横 排散开长发,轻摇身体歌唱,双脚下 卵石滑动的美妙之声和歌声交织在一 起,充满诗意;她们互相紧挽双臂, 俯身将长发甩至前面,边歌边进,直 至发梢触及地面后,随即微屈双膝, 用力仰头将头发甩起,使它与身体有 瞬间的垂直,再甩至身后披散开来, 如是地甩发歌舞,直至尽兴。
2.甩发舞
甩发舞是高山族原始舞蹈的遗存形式,记载 多谈表演形式,起源却未见提及,我们从 国内外有关习俗中寻找到线索。如:居住 在云南境内的佤族,其风俗与高山族近似。 西盟地区的佤族过去也有猎头的习俗,直 到20世纪50年代初,仍在存放骷髅的“木 鼓房”前进行歌舞祭祀活动。 一、甩发舞是佤族妇女自娱性舞蹈。与其它 舞蹈不同,剽牛祭祀、老人死后、盖新房、 婚嫁喜庆都不跳此舞。而在其他时节,任 何场合都可跳此舞。 二、甩发舞是高山族雅美人的女子舞蹈,具 有浓郁的海洋色彩。过去,雅美人妇女有 白天不跳舞的习俗,此舞多在月夜进行。
舞蹈作品赏析—佤族舞蹈
制作人员:许瑞、李浩宇
一、以伴奏乐器和主要道具划分: “木鼓舞”“象脚鼓舞”“蜂桶 鼓舞”“芦笙舞”“口弦 舞”“三弦舞”“毕颂舞”“竹 竿舞”“臼棒舞”“棺材 舞”“扫帚舞”“刀舞”“毯子 舞” 二、以舞蹈角色划分: “青年舞”“集体舞”“女青年 舞”“魔巴舞”“少儿舞” 三、以舞蹈功能划分: “祭祀舞”“丧葬舞”“自娱舞” “表演性舞蹈”

浅谈佤族民间舞蹈

浅谈佤族民间舞蹈

浅谈佤族民间舞蹈摘要】:佤族民间舞蹈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佤族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在全国文艺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佤族舞蹈来源于勤劳智慧的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经过了悠久的历史的沉淀,融合了多种文化形成了其多元文化的特征,同时承载了佤族许多的社会功能。

佤族民间舞蹈来源于人民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以寄寓着人民群众的丰富的思想情感,有力地展现了佤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审美情趣、社会文化心理。

佤族民间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佤族民间舞蹈特征继承和发展一、佤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佤族民间舞蹈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了,从在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沧源崖画上,佤族先民狩猎、杂耍、舞蹈等画面可以得到证实。

对佤族舞蹈追根溯源可以看到,它是远古人类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获得生存的机会,在为社会及自身的发展而进行改造大自然的生产活动和其他各种生活实践过程中的需求,更是源自远古人类对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一种模仿。

进行创作的佤族舞蹈源泉是来自于人民的日常的社会的生产生活中。

舞蹈是最原始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来表达他们最激动的思想感情。

那时的舞蹈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劳动、狩猎、战争、祭祀、娱乐,可以说,没有一项重大的活动能离开舞蹈。

从沧源崖画的舞蹈图形上看,它的围圈、拉手抬腿、提襟等,与现在佤族民间舞蹈动律十分相近,许多模拟劳动生产,鸟兽动作的舞蹈,往往带有明显的狩猎穴居、围火取乐的原始痕迹。

佤族在自己漫长的繁衍生息岁月中,根据自己的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了他们伟大的创造力和艺术智慧,创造了丰富的民间舞蹈艺术,并随着佤族社会的发展,民俗事象的沿袭代代相传,从而在原始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在本民族舞蹈艺术的基础上的不断接受外来先进文化的影响,使今天的佤族民间舞蹈既有纵向传承的独立性,又有横向传播的融合性。

二、佤族民间舞蹈的特征总的来看,佤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有围圈、联袂、对称、且歌且舞,有一定程式特点;从动律上盾,有屈膝弹动、重拍向下、节奏感强(韵律感)、动作幅度大、有较大随意性特点。

佤族舞蹈调研报告

佤族舞蹈调研报告

佤族舞蹈调研报告佤族舞蹈调研报告一、引言佤族舞蹈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之一,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佤族舞蹈的调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佤族文化,同时也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本篇调研报告将对佤族舞蹈的起源、特点以及表演形式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起源与历史佤族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

在佤族民间传说中,他们相信舞蹈中的舞步和动作可以祈祷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因此,舞蹈在佤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特点与表现形式1. 佤族舞蹈的特点佤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而闻名于世。

首先是其舞蹈动作的多样性,佤族舞蹈动作丰富多样,如旋转、跳跃、转身等,给人一种轻盈、热情的感觉。

其次,佤族舞蹈注重身体协调性和舞蹈节奏感,舞者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佤族舞蹈的服饰和道具都非常独特,如佤族女性的彩色裙子、头饰和手铃等都体现了佤族舞蹈的独特风貌。

2. 佤族舞蹈的表现形式佤族舞蹈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起初,佤族舞蹈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庆祝丰收和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舞蹈表演。

例如,在佤族的“茶马古道节”和“火把节”等传统节日中,佤族舞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现代,佤族舞蹈的表演形式也开始多样化,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作和改编。

四、佤族舞蹈的意义佤族舞蹈作为佤族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

首先,佤族舞蹈是传承佤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舞蹈的表演和传播,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佤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次,佤族舞蹈能够增强佤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让他们更加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文化艺术。

最后,佤族舞蹈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佤族舞蹈的展示和交流,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五、结语通过对佤族舞蹈的调研,我们对佤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认识到佤族舞蹈在传承和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希望通过对佤族舞蹈的研究和保护,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佤族文化的魅力,从而推动佤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研究

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研究

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研究作者:王睿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8期一、深厚的文化渊源佤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她就像是我国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香味,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历史沉淀深厚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诸种社会功能佤族人民常用它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

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弘扬。

因此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不仅仅在于听、唱、跳等,结合当前社会不断大步向前发展的事实,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尤其只眷恋流行的、潮流的音乐或是歌舞,为使这项稀有度极高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财富,为佤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自己的拙见,给大家简要介绍佤族民间歌舞这朵小花,目的在于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希望大家都为之浇水、施肥,使之开得更加艳丽、芬芳。

二、丰富的舞蹈种类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13种:木鼓舞、悼念舞、臼棒舞、拉木桥舞、刀舞、三弦舞、蜂桶鼓舞、打歌、毕颂舞、跳摆、无乐伴奏歌舞、芦笙舞等。

有70多种跳法,其主要特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这些特征形成了整个佤族民间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古朴浑厚的风格。

沧源佤族舞蹈除木鼓舞、蜂桶鼓舞、打歌外,十种舞蹈的流行地和动作如下。

1悼念舞:佤族为悼念有名望的死者及安抚死者亲属而跳的风俗性舞蹈。

2臼棒舞:岩帅一带为悼念对寨子有贡献的人而进行剽牛时跳的男女集体祭奠舞蹈。

整个舞蹈,竹子、铜铃来伴奏。

臼棒(用于舂米的)代表着有吃、有穿,竹子表示有住房,铜铃(马铃)表示有马骑。

3拉木桥:糯良一带拉木桥过程中跳的男女集体舞蹈,它包含着风俗祭祀和娱乐两个内容,整个舞蹈由拉木桥和刀舞两大部分组成。

跳舞时舞者站成几个八字,用藤索边拉木桥边演唱边舞,无伴奏乐器。

民族舞教程佤族舞蹈介绍

民族舞教程佤族舞蹈介绍

民族舞教程佤族舞蹈介绍民族舞教程:佤族舞蹈介绍佤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以及缅甸等地。

佤族的传统文化中,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并且在社区生活和庆祝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为您介绍佤族舞蹈的特点和基本教程。

一、佤族舞蹈特点佤族舞蹈以欢快活泼、热情奔放为特色,通常表现出佤族人民对丰收、团圆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以下是佤族舞蹈的几个特点:1. 身姿优雅:佤族舞蹈注重舞者身体在空间中的动态演绎,舞姿多变、优美流畅,带有一定的柔美感。

2. 节奏鲜明:佤族舞蹈常伴随着鼓乐和打击乐器的声音,舞者以独特节奏的动作来配合音乐,节奏感强烈。

3. 手语丰富:舞者用手指头、手臂或整个上肢的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或表达情感,手语动作灵活多变。

4. 多样性:佤族舞蹈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包括线状舞蹈、环状舞蹈、对手舞蹈等,每个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舞步和动作。

二、佤族舞蹈基本教程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佤族舞蹈的基本教程,希望这些简单的步骤能够帮助您了解和学习佤族舞蹈:1. 热身运动:在开始学习佤族舞蹈之前,先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旋转肩膀和腰部的动作。

2. 学习基本步骤:佤族舞蹈的基本步骤包括前踏、后踏、侧步、旋转等。

先从站直的姿势开始,逐渐学习每个步骤的动作和节奏。

3. 练习手语动作:佤族舞蹈中的手语动作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模仿舞者的手势动作进行学习。

可以练习一些基本的手指动作,如张开、合拢、摆动等。

4. 配合音乐:佤族舞蹈往往伴随着特定的音乐,学习时可以选择一段佤族音乐来进行配合。

将舞步和手势与音乐的节奏相结合,可以让舞蹈更加生动有趣。

5. 增加舞蹈元素:在掌握基本步骤和手语动作后,可以尝试增加一些舞蹈元素,如旋转、跳跃等。

这可以给舞蹈增添更多的动感和表现力。

6. 练习和演出:学习佤族舞蹈最好的方式是多加练习,并有机会在团体演出或庆典活动中展示。

通过与他人一起练习和演出,可以提高舞蹈的协调性和整体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西盟佤族民间舞蹈的几点认识
西盟县民族小学实习教师:
摘要:
佤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她就像是我国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香味,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历史沉淀深厚,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诸种社会功能.佤族人民常用它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

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弘扬。

因此,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不仅仅在于听、唱、跳等,结合当前社会不断大步向前发展的事实,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尤其只眷恋流行的、潮流的音乐或是歌舞,为使这项稀有度极高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财富,为佤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自己的拙见,给大家简要介绍佤族民间歌舞这朵小花,目的在于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希望大家都为之浇水、施肥,使之开得更加艳丽、芬芳。

虽然之前我做过教师,但我没有教过音乐,同时也不再从事教育工作,可我从小就耳濡目染着佤族的歌舞文化,从小就被这高亢、深沉、粗狂并能让人为之振奋、为之醉的音乐舞蹈而深深打动。

我也是一名佤族,我深深的爱着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
开发、挖掘、继承和弘扬这项文化的工作当中。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早在唐、明代就有望蛮、哈瓦、古刺、哈刺、哈杜等记载,这些均为佤族祖先的不同称呼。

自古以来,佤族就繁衍、生息在祖国西南边疆的阿佤山区(主要聚集在西盟县境)。

由于历史等原因,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形态不仅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

解放前,佤族社会始终停留在带有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的奴隶社会,只有少部分杂居区进入封建社会初期,佤族聚集区的社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

广大劳动人民仍然过着“身穿兽皮芭蕉叶,吃的是山茅野菜枇杷果”的悲惨生活。

尽管如此,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以及聪明才智总结出来的经验,创造出了带有浓重民族地方特色文学和歌舞艺术。

就文学而言,就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叙事长诗、抒情长诗、短歌、民谣、谜语、谚语等。

而在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裁中,歌舞形式则感情充沛、容丰富,所要表达的容比较形象、生动、具体,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独到一方。

诸如佤族的婚丧嫁娶、喜怒哀乐,以及生产劳动、上山打猎、下河捉鱼、进新房等等,都有自己的歌舞展现形式,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佤族——逢事必歌舞,歌舞必逢事。

这里,我仅以个人的拙见并结合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初浅谈一谈对佤族民间歌舞的一些认识。

西盟县境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影响。

佤族崇拜多神,在人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木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力的两尊大神。

创造宇宙万物的“木依吉”神,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杀大权。

佤族人民为了获得生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木
依吉”神为主,并用歌舞使其愉悦而祈求佑护。

另一位“阿依俄”神,是佤族的男子之祖和保护各家的家神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佤族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祭祀,人们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水酒、蒸煮米饭以示庆祝,热闹非凡。

其中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

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率领下的佤族传统《木鼓舞》,贯穿于祭祀始终。

更重要的是,届时“木依吉”大神,将亲临盛会接受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敬奉。

“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

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

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

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大,便将“木槽”制作成形似女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

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

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

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两米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

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为母子关系的两只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为舞蹈进行伴奏。

这两面“母子木鼓”,所发出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不同音色的阵阵鼓声,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而令人浮想联翩。

佤族舞蹈《木鼓欢歌》、《木鼓舞》由四部分组成,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魔巴”的一路领唱下,由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地拉木前进直达村寨的歌舞。

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拉木鼓”,气氛神圣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崇拜意味。

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现的“进木鼓房”,集中以模拟舞姿来表述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劳动过程。

结束于新“木鼓”诞生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木鼓”进入“木鼓房”的庄严过程。

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热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

全段以娴熟的击鼓技巧和粗犷舞姿,集中展现了表演者模拟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逻、报警、作舞等情景为容的多种舞蹈套路表演。

舞蹈开始由一至二人击鼓进行表演,鼓点的音色与节奏随舞蹈容的变化而改变。

当舞蹈进入高潮时,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绘鼓槌的剽悍男子进入场地,边击鼓,边围鼓旋转、跳跃,将“敲木鼓”的欢腾气氛推向极致。

人们在以此欢愉神灵,求得来年的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

“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

随着历史的进展,佤族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新兴的科学文化取代了旧社会的封建迷信,但作为具有民族传统祭祀性的《木鼓舞》并没有消失。

它以一种不失民族传统风的崭新面貌,成为阿佤人认同并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形式。

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跳起《木鼓舞》来。

人们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翩跹起舞。

他们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

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动作以甩手
走步和跺脚为主。

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

如此反复,动作规律而平稳。

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

歌词多以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生活等方面为容。

整个歌舞表现了佤族人民制作木鼓过程和木鼓落成时的喜悦心情。

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强烈地表现了佤族人民纯朴的乡土情感和执着追求“求生存、图发展”的民族精神。

现在,人们在舞蹈中又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发”动作,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语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而成为佤族的代表性舞蹈。

除木鼓祭祀活动外,各种各样的“祭鬼”活动也有舞蹈,丧葬仪式也有舞蹈,如“棺材舞”、“竹竿舞”等。

他们以歌舞来迎神驱鬼。

他们认为,人死后要为其“超度”,要让他高兴兴地去,要以唱代哭,让死者的亡灵高兴。

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佤族的祭祀活动逐步减少,其祭祀舞蹈也逐步从原始愚昧的信仰中解脱出来,赋予了新的容,使这类舞蹈逐步演变为自娱性质。

佤族民间舞蹈较多的是自娱性舞蹈。

佤族自娱性舞蹈以模拟鸟兽动作的组合最为形象和丰富,它通过各种动物的虚拟动作来诱发真情,以此表示狩猎有获的喜悦。

这些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可追寻到佤族先民狩猎生活的轨迹。

除模拟鸟兽动作的舞蹈外,表现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舞蹈也极为生动形象,它朴实地模拟生产生活动作,简单形象地表现生产生活过程,除自身的娱乐功能外,还具有一定传授生产知识的作用。

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世代相袭的佤族民间自娱舞蹈风格独具。


沧源崖画的舞蹈图形上看,它的围圈、拉手,抬腿,提襟等,与现在佤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相似,许多模拟劳动生产,鸟兽动作的舞蹈,往往带有佤族先民狩猎穴居,围火取乐的原始痕迹。

佤族社会独特的生产方式以及古老遗风,使流传至今的佤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原始色彩。

甩发舞是佤族妇女自娱性舞蹈。

与其它舞蹈不同,剽牛祭祀、老人死后、盖新房、婚嫁喜庆都不跳此舞。

而在其他时节,任何场合都可跳此舞。

甩发舞原甩发比较单一,大多为前后甩,近年来已丰富为多种多样的甩法,有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

它潇洒健美,较好地表现了佤族妇女豪放、爽朗的性格。

西盟地区还流传象脚鼓舞、大鼓舞,沧源地区流传芦笙舞等。

这些舞蹈有与周围傣族、彝族等民族交流借鉴的因素,多年来,经佤族人民的融合吸收,已具有了佤族舞蹈的特征,也己成了佤族人民喜爱的、自娱性的、群众性的民间舞蹈。

寓娱乐于祭祀活动之中,寓教育于娱乐之中,这是佤族民间舞蹈的特殊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