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年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试题与答案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作品问答题部分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作品问答题部分1、为什么新闻作品研究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因为马列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无产阶级党的指导思想、行动的指南。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
新闻作品研究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以此作为分析研究新闻作品的指针,这对我们研究新闻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新闻作品做出正确恰当的评价,在读者阅读新闻作品时给以正确的指导。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人类新闻实践活动,特别是对无产阶级新闻实践活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揭示了新闻活动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指导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理论武器,也是指导新闻作品研究的理论武器。
3、为什么在评析新闻作品时,首先要从政治上,对它作出评价?因为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当是“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积极实践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捍卫者,是中华民族新的时代精神的辛勤培育者。
在从事新闻作品研究这一特殊的精神劳动时,必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对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能深刻领会和掌握,做到政治敏感、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旗帜鲜明,给人以正确的舆论指导。
4、什么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本源观”?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个观念?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本源观”:指的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对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脱离事实,就是失实。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_1
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全国2022年10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1.(单选题,1 分)下列报道中,属于现场新闻的是()A、《访“葡萄常”》B、《抢菜记》C、《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D、《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2.(单选题,1 分)西方新闻界之所以强调采用连续报道,主要是为了追求()A、接近性B、可读性C、时效性D、重要性3.(单选题,1 分)下列作品中,属于工作通讯的是()A、《祁连山北的旅行》B、《“一厘钱”精神》C、《塞上行》D、《春夜》4.(单选题,1 分)新闻报道的本源是()A、众说C、事实D、故事5.(单选题,1 分)评析新闻作品时,单纯依靠感性认识容易产生的弊端是()A、片面、肤浅B、机械、僵硬C、缺乏创新性D、脱离生活实际6.(单选题,1 分)下列著名记者中,主要以政治访问而闻名的是()A、穆青B、法拉奇C、柏生D、郭玲春7.(单选题,1 分)评析作品时,突破、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主要运用的是()A、立体思维B、求异思维C、理性思维D、宏观思维8.(单选题,1 分)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A、描写C、说明D、叙述9.(单选题,1 分)美国《费城问讯报》所刊发的系列报道《法院的失序》,属于()A、解释性报道B、大特写C、调查性报道D、电讯10.(单选题,1 分)通讯名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所运用的结构形式是()A、倒金字塔结构B、纵横式结合的结构C、时间顺序结构D、悬念式结构11.(单选题,1 分)“甲骨文是公元前l7世纪到公元前“世纪,中国商王朝的史官用刀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现行汉字的雏形,也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这一段文字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A、描写B、说明C、对比12.(单选题,1 分)就“水门事件”进行调查性报道,并引发强烈关注的报纸是()A、《纽约时报》B、《华盛顿邮报》C、《华尔街日报》D、《费城问讯报》13.(单选题,1 分)“第一代导语”最突出的特征是()A、自由、灵活、多样B、只突出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少数几个新闻要素C、活泼生动D、时、地、人、事、因要素俱全14.(单选题,1 分)1983年3月1日,《中国青年报》刊载报道张海迪的人物通讯,其篇名是()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15.(单选题,1 分)新闻写作最基本的规律和特点是()A、生动有趣B、真实准确C、结构明晰D、文字练达16.(多选题,2 分)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具有主观性,这是因为()A、这符合分析、研究思维活动发生的规律B、不同的研究者必定受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C、研究者受新闻作品的制约D、研究者个人能力有较大差异E、研究者受新闻作品创作规律的影响17.(多选题,2 分)西方新闻界认为“硬新闻”的主要特点包括()A、趣味性强B、时效性强C、重要性强D、服务性强E、语气生硬18.(多选题,2 分)下列作品中,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有()A、《上海严寒》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C、《日本签字投降》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E、《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9.(多选题,2 分)新闻作品研究坚持感性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应当防止的错误倾向有()A、唯形论B、唯心论C、唯理论D、经验论E、意志论20.(多选题,2 分)新闻语言的总体要求有()A、准确严谨B、鲜明生动C、简练明白D、专业性强E、诙谐幽默21.(简答题,8 分)试举例说明《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点。
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卷(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B)A. 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C.消息D.通讯2. 下列关于新闻作品共性与个性的表述,错误的是(C)A. 好的新闻作品要善于在所报道的人和事的特殊性屮发现个性B. 表现形式上的求新是求得新闻作品个性的重要方式之一C. 只要具备了鲜跚突出的个性,这篇新闻作品就一定是好作最D. 新潞作晶的共性包含在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规律之中3. 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合的结构是(A)A.《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C.《美丑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取下神像挂地图》4. 在消息《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的导语部分,描写美画贸易代表向口本通产大臣赠送竹刀的细节,这样写法的主要目的在于(B)A.这是整场谈判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应写入导语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阅读C. 表明两国谈判代表之闻深厚的私人请谊,展现美日两霞嚴好的合作关系D. 深化、提炼主题,表明两国闻贸易关系的紧张5. 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D)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6. 研究新闻作晶,所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要坚持(A)A.实事求是B.不断检验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7. 新闻报道追求“可读性”的主要目的在于(B)A.使报道的主题更加深入B.使报道对读者更其感染力C.使报道的意义更为凸显D.使报道中的专业知识更加通俗8. 下列关于描写手法,表述不正确的是(B)A.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现场描写等类型B. 描写的作用在于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及结果C. 好的描写可以生动有力地表现新闻随容稻主题D. 恰当地运用描写手法,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9. 下列作品中为著名记者法拉奇所写的是(C)A.《日本签字投降》B.《火葬——甘地永存》C.《英迪拉.甘地》D.《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10. 迅速辨刚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B)A.理论素养B.新闻敏感C.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11. 下列作品中,较为大塑地运用了历史背景豹是(C)A.《经济学家赶集》B.《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C.《中原我军占领南阳D.《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2. 新闻与生俱来的属性是(B)A.生动B.真实C.简洁D.深入13. 按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屠次趣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这种消您结构模式被称作(D)A.时间顺序结构B.悬念式结构C.并列式结构D.倒金字塔结构14. “载若主副食和淡水旳拖船一离码头,永天糯连的商中画海风超浪涌,拖船像一叶小舟被大海随意撼上浪尖又甩迸涌谷,使人顿觉天在旋转。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简答题和作品阅读分析题(完整版)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简答题和作品阅读分析题(完整版) 导读: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答:新闻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最迅速、一篇新闻,无一不对新闻作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新闻作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分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答:新闻作品是纷纭复杂、变化万千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新闻作品的作者的立场观点不同,即使对同一件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写出社会效果截然不同的新闻作品,在研究评析新闻作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答:新闻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最迅速、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客观事物的多样性,报道者的立场观点、认识水平、价值取向、评价标准,无一不对新闻作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因此,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新闻作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
分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答:新闻作品是纷纭复杂、变化万千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新闻作品的作者的立场观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不同,对事物就有不同的选择。
即使对同一件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往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给予不同的评价,得出不同的结论,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社会效果截然不同的新闻作品。
所以,在研究评析新闻作品时,首先要从政治上对它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的真实性包括哪些内容?答: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新闻中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事实,包括构成新闻的诸要素,引用的资料等。
新闻中概况的事实必须准确,不能夸大缩小,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要实事求是地概况事实全貌,完全同实际一致;不仅要确保具体事实本身的准确无误,还要求在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也符合客观实际,也就是说,不仅要注意具体事实的真实准确,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分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答:研究新闻作品,只有尽可能的把它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比较、衡量,才能做到既有点上的了解,又有面上的把握。
全国2021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
2021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A.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B.以领导意见为准C.和党中央保持一致D.全新全意为党中央服务2.邓小平在《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一文中指出: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A.人类命运的缔造师B.人类灵魂的工程师c.人类命运的工程师D.人类灵魂的缔造师3.尽管“倒金字塔”结构把最重要的事实首先告诉了读者,但它本身缺少A.悬念B.背景c.结尾D.话题4.分析新闻作品中的语言,还需注意的是:一般来说,记叙事实要A.文辞优美B.明快畅达c.真实客观D.客观有力5.细节看起来似乎是细微末节的东西,但是经过精心选择,恰当描写,却能细节不细,含蕴丰富,增强报道的A.可读性和耐看性B.思想性和可读性C.思想性和灵活性D.灵活性和生动性6.把新闻作品的内容反映出来的方式是A.新闻事实B.新闻主题c.表现手法D.逻辑修辞7.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理论的A.实体化B.根本内容C.具体化D.核心内容8.新闻作品研究中的差异性,反映了人们对新闻需要的A.客观性B.真实性c.多样性D.平衡性9.《生命的支柱》被读者认为是所有报道张海迪的通讯中最成功的一篇,它发表于A.《华夏文摘》B.《人民日报》c.《青年文摘》D.《中国青年报》10.新闻作品研究是一个完整的A.创新活动B.精神活动c.分析活动D.探索活动11.短通讯《钱被风刮跑之后》曾被评为当年A.全国最佳新闻一等奖B.全国十佳新闻一等奖c.全国新闻报道奖一等奖D.全国好新闻一等奖12.新闻作品既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反过来又对社会实践产生巨大的A.反馈作用B.指导作用C.强制作用D.回馈作用13.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内容上,也反映在A.实际问题上B.表现形式上c.客观现状上D.真实状况上14.新闻价值中一个可变的因素是A .新鲜性c.及时性D.迅速性15.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遵循的依据是A.权威论断B.客观条件c.客观事实D.科学理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分,共10分。
2019年10月自学考试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2019年工O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1.在西方新闻界的分类中,消费类报道一般属于A.硬新闻B.软新闻C.综合新闻D.时政要闻2.下列作品中,作者为邹韬奋的是A.《中国我军占领南阳》B.《别了,”不列颠尼亚”》C.《祁连山北的旅行》D.《华美窗帷的后面》3.迅速辨别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的大小的能力,被称为A.理论素养B.新闻敏感C.政治素养D.新闻本源4.下列新闻作品中,采用了纵横式结构的是A.《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醒来,铜陵》C.《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D.《取下神像挂地图》5.我国境内出现近代中文报纸的时间是A.19世纪30年代B.19世纪晚期C.20世纪早期D.20世纪20年代6.一般而言,新闻报道时效性和新闻价值之间的关系是A.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短,新闻价值越小B.时效性和新闻价值之间没有关联C.事实发生和新闻报道之间的时间距离越长,新闻价值越小D.所有的新闻,都是越快越好7.新闻作品分析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A.理性认识是作品分析的起点,是感性认识的基础8.感性认识是对理性认识的飞跃和深化C.二者是互不干涉的两种独立认识形式D.二者不能截然分开,相互交叉,前后互补8.下列对于新闻语言的概括,不恰当的是A.要尽可能不厌其烦地将每一个细节都交待清楚B.要做到准确严谨,恰如其分地反映所报道的客观事物C.要鲜明生动D.要简练明白,晓畅明了,通俗易懂9.《华盛顿邮报》的“水门事件”报道,其报道形式属于A.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C.消息D.通讯10.下列作品中,以“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为报道对象的是A.《相思正是吐黄时》B.《生命的支柱》C.《在烈火中永生》D.《谁是最可爱的人》∏.作品《春夜》的体裁是A.消息B.深度报道C.特写D.调查报道12.下列思维方式,属于宏观思维的是A.从微小细部入手,求得对事物的深入发掘B.努力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性思维方式C.寻找出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的思维方式D.突破、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间空间范围展开纵向和横向的思索13.《访“葡萄常”》的作者是A.梅阡B.邓拓C.穆青D.范敬宜14.在西方,重点回答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将来如何发展的一种报道形式是A.消息B.通讯C.特写D.解释性报道15.研究新闻作品,应采取的科学态度是A.实事求是B.不断检验C.去伪存真D.深入批判二、多项选择题16.决定新闻报道的题材范围广泛性的主要因素有A.新闻内容的丰富性B.新闻社会功能的多样性C.各国新闻事件的差异性D.新闻的重大影响力E.新闻表现形式的丰富性17.下列有关导语的表述,正确的有A.导语出现于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期间B.第一代导语的特点是时、地、人、事、因等诸要素俱全C.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了只突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激起人们兴趣的部分要素的第二代导语D.导语的作用在于开门见山地表明记者对所报道事件的思考与观点E.随着新闻写作的日益成熟,导语已逐渐减少使用18.下列新闻作品中,以人物为主要对象的有A.《“妈妈教我放鸭子”》B.《写在绢帕上的诗》C.《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D.《“飞天”凌空》E.《核弹元勋的“三子”》19.近半个世纪来,西方特稿写作呈现一个趋势,即在遵守客观性原则的前提下A.增强对比内容的描写B.注重衍生知识介绍C.描写新闻故事的现场气氛D.刻画新闻人物的性格E.安排新闻故事的情节发展20.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一般表现在A.鲜明的时代特色B.作品中的人与事的特殊性C.表现形式的求新性D.作品语言运用的特色E.作者的写作背景三、简答题21.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有哪些方面?22.如何分析一篇新闻作品的主题?四、论述题23.试论述《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的主要特色。
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200704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我国新崛起的新闻报道体裁是()A.工作通讯B.散文式报道C.深度报道D.大特写2.以人所不能及的“理解力与文字之组织力”,为我国的新闻通讯开创了新局面的人是()A.黄远生B.梁启超C.范长江D.邵飘萍3.《中国的西北角》中的通讯文章,最初发表在()A.《申报》B.《新闻报》C.《文汇报》D.《大公报》4.包含全部“时、地、人、事、因”五要素的导语,一般被认为是()A.第一代导语B.第二代导语C.复合导语D.延缓式导语5.在新闻作品研究中,相对于感性思维,理性思维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直接性B.生动性C.单个性D.抽象性6.在新闻作品研究的诸种思维方式中,强调超越所观察的事物本身,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思索的是()A.宏观思维B.创造性思维C.立体思维D.求异思维7.毛泽东写的新闻消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其突出的个性主要表现在()A.语言B.结构C.情感D.主题8.下列不属于...新闻报道体裁的是()A.消息B.特写C.通讯D.社论9.下列报道中运用了设置悬念表现手法的是()A.《醒来,铜陵!》B.《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C.《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D.《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10.对于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节可以突出新闻作品的现场感,因此在所有新闻体裁中都应该运用细节描写B.细节是新闻作品的“最小组成部分”,应注意真实典型,同时文笔力求简洁C.相对于叙述与议论,细节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不是突出作品主题的必要手段D.消息报道以叙述为主,并不追求细节描写11.西方在新闻消息写作中,形成的一个比较固定的结构模式是()A.悬念式结构B.金字塔结构C.倒金字塔结构D.并列式结构12.《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属于()A.解释性报道B.调查性报道C.宣传性报道D.述评式报道13.“报纸的主体”通常是指()A.消息B.社论C.通讯D.述评14.下列关于特稿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B.在西方,广义上的特稿是指除了消息、评论以外的所有新闻文章C.特稿不太注重可读性、趣味性D.特稿往往从宏观切入,反映一个较大的主题15.一般而言,西方新闻记者注重使用新闻背景来说明()A.新闻事实的重要性B.新闻事实变化的过程C.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原因D.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向16.关于新闻工作中的党性原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党性原则贯穿于新闻活动的各个环节B.党性原则是阶级性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C.党性原则要求坚持真理,敢于讲真话、实话D.党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时事政治类报道中,而在体育、时尚等报道中则无法体现17.下列著名记者中曾担任过晋察冀日报社社长的是()A.邓拓B.范长江C.穆青D.邹韬奋18.下列作品中采用了纵向对比手法的是()A.《中原我军占领南阳》B.《上海严寒》C.《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D.《“飞天”凌空》19.新闻作品《华美窗帷的背后》的体裁是()A.人物通讯B.事件通讯C.问题通讯D.风貌通讯20.下列新闻作品中由通讯社首发的是()A.《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B.《“老报童”罗伊去世了》C.《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D.《日本签字投降》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23年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综合练习
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综合练习单项选择题:1.从社会需要出发,以广大人民群众旳利益为主线出发点考察新闻作品旳重要性,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鲜明旳.)A 、民主性B 、群众性C 、客观性D 、政治倾向性2.新闻作品研究旳对象是.)A 、新闻文风、语言B 、新闻旳思想性C 、新闻作品旳构造D 、详细旳新闻作品3.思维突破、超越所观测事物旳自身, 从更大旳时空范围去展开纵向和横向旳思索旳是()A 、发明性思想B 、宏观思维C 、求异思维D 、立体思维4.对新闻作品形式进行分析评价旳根据是.)A 、新闻材料B 、新闻体裁C 、新闻价值D 、新闻主题5.揭发剖析政府和公共机构及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旳弊端旳是.)A.消息 B 、特稿 C 、解释性报道 D 、调查性报道6.解释性报道做出详尽精确旳分析重点是针对.)A 、WHOB 、WHATC 、WHEND 、WHY7.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旳基本原则是.)A 、群众性原则B 、党性原则C 、真实性原则D 、实事求是原则8.《京郊出现科学热》旳新闻主体是.)A 、廉专家旳回忆B 、廉专家旳直接表述C 、廉专家旳工作现场D 、廉专家一周旳工作日程9.《华美窗帷旳背后》选自.)A 、《萍踪追忆》B 、《萍踪寄语》C 、《赤都心史》D 、《西行漫记》10.《京郊出现“科学热”》反应旳时期是.)A 、1978年B 、1980年C 、1983年D 、1990年11.《别了, “不列颠尼亚”》旳报道内容所反应旳年代是.)A 、1945年B 、1966年C 、1997年D 、1949年12.《水城威尼斯》是一篇.)A 、风貌通讯B 、事件通讯C 、工作通讯D 、经验通讯13.《英雄登上地球之颠》旳作者是.)A 、穆青B 、邓拓C 、梅阡D 、郭超人14.《华美窗帷旳背面》选自.)A 、《萍踪忆语》B 、《萍踪寄语》C 、《赤都心史》D 、《西行漫记》15.《访厕记》一文调查旳厕所重要在.)A 、北京B 、广州C 、全国旅游都市D 、全国省会都市16.《英迪拉。
7月全国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者在考察新闻作品的社会效果时,应具有()A.参与意识B.大局意识、全局观念C.批判意识D.建设意识2.《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这篇新闻作品的体裁是()A.长篇通讯B.深度报道C.大特写D.新闻述评3.下列关于新闻语言的表述,错误..的是()A.新闻语言要求准确严谨B.不同的新闻体裁对新闻语言的要求不同C.简练明了是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D.新闻要追求现场感和生动性,因而新闻语言要求以描写为主、议论为辅4.下列对新闻作品研究过程中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读者对新闻作品的认识序列,是先有感性认识,然后才发展为理性认识C.二者互相渗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D.对新闻作品标题、语言的分析,与对主题、角度的分析不同,前者主要是依靠感性认识,后者主要是依靠理性认识5.消息《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的个性,最突出地体现在()A.标题拟定B.题材选择C.背景运用D.表现手法6.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是()A.描写B.议论C.叙述D.抒情7、下列新闻作品中突出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的是()1A.《<甲骨文合集>十三册全部出齐》B.《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C.《别了,“不列颠尼亚”》D.《醒来,铜陵!》8.下列关于新闻作品主题的表述,错误..的是()A.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B.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内容的核心C.新闻主题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D.新闻作品都有其特定的主题思想9.新闻作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属于()A.人物通讯B.工作通讯C.风貌通讯D.事件通讯10.在西方,以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是()A.调查性报道B.解释性报道C.新闻特稿D.事件通讯11.社会生活、消费类的报道在西方属于()A.硬新闻B.软新闻C.社会新闻D.动态新闻12.下列不同类型的事实中,不构成...解释的事实是()A.动态性事实B.简历性事实C.环境性事实D.数据性事实13.要想获得新闻的可读性,首先应该()A.尽可能多用形容词与副词,以使新闻语言更加生动B.设法亲临一线采访,体验新闻事件,挖掘出有声有色的情节C.报道手法以描写为主,辅以客观叙述D.在写作时尽可能注入感情,以情感人14.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报道《藏匿的数十亿美元与社会动乱的征兆》属于()A.揭露性报道B.追踪性报道C.解释性报道D.现场性报道15.《中国救荒史》的作者是我国著名记者()A.范长江B.邹韬奋C.邓拓D.吴晗16.下列作品属于新闻特写的是()2A.《访“葡萄常”》B.《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C.《春夜》D.《“一厘钱”精神》17.《论联合政府》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邓拓D.毛泽东18.下列作品属于工作通讯的是()A.《并非鱼草之争》B.《华美窗帷的后面》C.《水城威尼斯》D.《春夜》19.下列作品中,记者没有直接发表议论,但“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的是()A.《英迪拉·甘地》B.《日本签字投降》C.《菜价追踪》D.《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20.《彭德怀印象》的作者是()A.范长江B.穆青C.埃德加·斯诺D.约翰·里德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报道内容所反映的年代是( )A. 1945年B. 1966年C. 1997年D. 1949年2.《京郊出现“科学热”》中所报道的主要人物是一位( )A.农民B.农业教育工作者C.农村干部D.农村基层科技人员3.“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是一篇新闻作品的开头部分提到的。
这篇新闻作品是( )A.《水面下的桥梁》B.《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C.《水城威尼斯》D.《滦河水向天津奔来》4.《从邮局看变化》的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城市是( )A.呼和浩特B.乌鲁木齐C.拉萨D.银川5.《日本签字投降》的作者,在采写此稿时所运用的主要采访方式是( )A.个别访问B.向当事人提问C.现场观察D.电话采访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中的第三篇短新闻,主要报道的是( )A.火箭发射时的情景B.打捞仪器仓的情景C.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的情景D.火箭沿着预定轨道飞行的情景7.《“飞天”凌空》中的主人公是( )A.空军飞行员B.民航飞机驾驶员C.跳水运动员D.工艺美术工作者8.消息《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一文中对熊猫的描写采用了( )A.象征性手法B.拟人化手法C.比喻手法D.夸张手法9.下列新闻作品中,表现邓拓、丁一岚的文字缘、革命情的作品是( )A.《相思正是吐黄时》B.《写在绢帕上的诗》C.《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D.《依依惜别的深情》10.播发《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的通讯社是( )A.法新社B.美联社C.共同社D.路透社11.“38×365=?”这一算式,反映了张先生对家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它出自( )A.《祁连山北的旅行》B.《相思正是吐黄时》C.《夜宿车马店》D.《华阳礁上补给忙》12.“报纸的主角”通常指( )A.言论B.消息C.图片D.版面13.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消息是( )A.《醒来,铜陵!》B.《从邮局看变化》C.《大老齐成了“香饽饽”》D.《菜价追踪》14.“抢鸭这一民间传统项目,惊险而又富有浪漫色彩……”这一段文字,出自通讯( )A.《水城威尼斯》B.《“妈妈教我放鸭子”》C.《小城风光更迷人》D.《水面下的桥梁》15.反映在多种经营中如何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问题的工作通讯是( )A.《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B.《滦河水向天津奔来》C.《并非鱼草之争》D.《小城风光更迷人》16.新闻《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中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的一个大屠场。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选择
1. 《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什么事件?香港回归。
2. 《京郊出现科学热》中出现的人的职业?大学教授廉平湖。
3. 《水域威尼斯》的开头: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水域,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今天,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
4. 《从邮局看变化》写的是哪个地方的事?时间是?1980年的乌鲁木齐5. 《日本签字投降》的采访方式是?现场观察6. 《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由四篇短小通讯组成,其中的第一句话都是对其内容的概括,其内容分别是:①记者王建国、侯业扬、钱钢自某发射场报道我国第一枚动载火箭发射情景称;②我国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在高空顺利地完成了级间分离、关机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了全程。
③从我国本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飞越了万里长空,今天在这里准备地落入了预定海域。
④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在这里重返大气层距离海面三千米至四千米高度时,装有火箭飞行重要参数的仪器仓,自动从弹体弹射出来,打开降落伞,发出无线电定向信号,穿过去层,向洋面飘落。
7. 《“飞天”凌空》中描写的人物的职业是?跳水运动员。
8. 《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可爱啊!”》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拟人。
9. 《写在绢帕上的诗》的作者是:其主题是?作者:柏生。
主题:表现了邓拓与丁一岚之间的文字缘,革命情。
10. 《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之中》是由外国哪家著名通讯社发布的?法新社。
11.求异思维是什么?是一种朝着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常常冲破思考的习惯范围,激发非习惯的联想,从而引出更多更深刻的信息,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最大的功能是求异。
12.毛泽东的作品有:《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沙》。
13.穆青的作品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水城威尼斯》。
14.《欧洲金融界进入大竞争时代》是什么类型的报道?解释性报道。
15.《巴西获得美洲杯赛冠军》的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以重要程度或受众观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较重要的往前放,次要的往后放。
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_1
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全国2022年4月自考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真题1.(单选题,1 分)下列作品中属于风貌通讯的是()A、《记鲁迅》B、《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C、《华美窗帷的后面》D、《断电使纽约陷于一片黑暗》2.(单选题,1 分)解释性报道的重点在于下列新闻要素中的哪一个要素?()A、WhatB、WhenC、HowD、Why3.(单选题,1 分)“倒金字塔结构”一般应用于()A、通讯B、特稿C、消息D、深度报道4.(单选题,1 分)下列著名记者中,以揭露清末民初官场黑幕而闻名的是()A、黄远生B、穆青C、范长江D、邵飘萍5.(单选题,1 分)下列对于新闻作品表现手法的表述,其中不当的是()A、不同新闻体裁在表现手法上并无特殊要求B、新闻作品中常用的基本表现手法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C、好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有利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D、描写手法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6.(单选题,1 分)下列作品中,以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报道对象的是()A、《别了,“不列颠尼亚”》B、《春夜》C、《相思正是吐黄时》D、《小城风光更迷人》7.(单选题,1 分)下列有关新闻主题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B、它是记者认识和提炼新闻事实的思想结晶C、所有的新闻作品,都要求有深刻的主题统帅D、它体现了新闻作品所具有的新闻价值8.(单选题,1 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报道对象是()A、张海迪B、志愿军战士C、李素丽D、人民警察9.(单选题,1 分)下列不符合新闻语言的总体要求的是()A、准确严谨B、专业性强C、简练明白D、鲜明生动10.(单选题,1 分)新闻报道《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体裁是()A、消息B、通讯C、特写D、公告11.(单选题,1 分)“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籍者见密而高蹈,浮慧者观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主要表述的是作品研究者的()A、客观性B、主观性C、发散性D、统摄性12.(单选题,1 分)“美国星际航行员阿姆斯特朗今天晚上格林威治时间2时26分成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2004年7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的括号内。
每⼩题2分,共40分) 1.《中国的西北⾓》的作者是()。
A.黄远⽣B.邵飘萍C.范长江D.邓拓 2.同⼀作品在不同时期会出现“增值”或“贬值”现象,是由于()。
A.客观差异性B.事实差异性C.体裁差异性D.主观差异性 3.西⽅新闻界将时效性弱、重要性不⾜⽽趣味浓厚的报道,称为()。
A.硬新闻B.软新闻C.严肃新闻D.黄⾊新闻 4.研究评价新闻作品不抱偏见,不徇私情,这是对新闻作品研究者提出的()。
A.政治素养的要求B.专业素养的要求C.知识素养的要求D.道德素养的要求 5.《中原我军占领南阳》的作者是()。
A.刘少奇B.胡乔⽊C.邓拓D.⽑泽东 6.《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报道的刘胡兰牺牲的时间是()。
A.1945年B.1947年C.1948年D.1949年 7.《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是()。
A.穆青B.柏⽣C.⾦凤D.何平 8.《祁连⼭北的旅⾏》⼀⽂的作者是()。
A.邹韬奋B.穆青C.范长江D.邓拓 9.《运载⽕箭飞越万⾥长空》的体裁应是()。
A.连续报道B.深度报道C.解释性报道D.调查性报道 10.《枫桥兴会扶桑客⼦夜钟鸣百⼜⼋》是⼀篇()。
A.动态新闻B.综合新闻C.经验性新闻D.述评性新闻 11.《为了六⼗⼀个阶级弟兄》是⼀篇()。
A.⼯作通讯B.事件通讯C.⼈物专访D.深度报道 12.《分清主流与⽀流莫把“开头”当“过多”》是()。
A.新闻述评B.消息C.通讯D.特写 13.《滦河⽔向天津奔来》的结构安排是()。
A.以空间为顺序B.以时间为顺序C.以时空交叉为顺序D.以事件的发展变化为顺序 14.《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是⼀篇()。
A.时政新闻B.科技新闻C.经济新闻D.外事新闻 15.“榜样的⼒量是⽆穷的”这句话出⾃哪篇⽂章()A.《从邮局看变化》B.《京郊出现“科学热”》C.《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D.《领导⼲部的楷模-孔繁森》 16.《访厕所》所写的事发⽣地在()。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展开全文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0661一、单项选择题1.对我国通讯文体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正式奠定了通讯文体在报纸上的地位的著名记者是A.刘少少 B.徐铸成C.黄远生 D.邵飘萍2.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郭超人的代表作品是A.《英雄登上地球之巅》 B.《华美窗帷的后面》C.《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D.《谁是最可爱的人》3.以简洁的文字、简明扼要的方式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文体是A.消息 B.解释性报道C.评论 D.深度报道4.《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一文的作者是A.胡乔木 B.陆定一C.郭超人 D.范长江5.常用来对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事实或人物的有关背景材料进行介绍和解说的表现手法是A.叙述 B.议论 C.描写 D.说明6.下列关于新闻重要性的表述,错误的是A.新闻的重要性,是由它所蕴含的意义决定的,不单纯取决于题材的大小B.重要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可变因素C.考察新闻的重要性时,出发点应该是报道者对该事件的理解和评价D.由于新闻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不同,作用不同,因此会导致人们对新闻重要性在认识上的差异7.关于退缓式导语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它是第一代导语 B.它是第二代导语C.它出现于19世纪中期 D.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8.《祁连山北的旅行》一文的作者是A.范长江 B.邹韬奋 C.邵飘萍 D.埃德加·斯诺9.下列关于西方新闻文体中的“特稿”,表述不当的是A.特稿是西方新闻写作中的一种特殊文体B.特稿的主要作用在于迅速、简明地报道最新事实C.特稿是以形象生动的手法,将新闻事件、人物、场景、气氛等具体、生动地再现出来的报道形式D.在广义上,西方的特稿包括除消息、评论外的所有新闻文体10.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是指A.报道刊发的时间要最大限度地接近于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B.报道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与采访对象尽可能在心理上接近,以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C.新闻事实与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越接近,新闻价值越大D.新闻报道的主题要和通过采访收集的事实材料贴近11.“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今晚在日内瓦以坎特向桥本赠送一把竹刀的戏剧性场面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年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试题与答案全国2002 年4 月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与答案课程代码:00661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别了,“不列颠尼亚” 》的报道内容所反映的年代是( )A.1945 年B.1966 年C.1997 年D.1949 年2.《京郊出现“科学热” 》中所报道的主要人物是一位( )A.农民B.农业教育工作者C农村干部D.农村基层科技人员3.“它的美是水和桥构成的”是一篇新闻作品的开头部分提到的。
这篇新闻作品是(A.《水面下的桥梁》B.《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C.《水城威尼斯》D.《滦河水向天津奔来》4•《从邮局看变化》的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城市是( )A.呼和浩特B.乌鲁木齐C拉萨D银川5《. 日本签字投降》的作者,在采写此稿时所运用的主要采访方式是( )A.个别访问B.向当事人提问C现场观察D.电话采访6•《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中的第三篇短新闻,主要报道的是( )A.火箭发射时的情景B.打捞仪器仓的情景C.火箭准确落入预定海域的情景D.火箭沿着预定轨道飞行的情景7.《“飞天”凌空》中的主人公是( )A.空军飞行员B.民航飞机驾驶员C.跳水运动员D.工艺美术工作者&消息《大平夫人看望“欢欢”,“长得多么可爱啊!”》一文中对熊猫的描写采用了()A.象征性手法B.拟人化手法C上匕喻手法D.夸张手法9.下列新闻作品中,表现邓拓、丁一岚的文字缘、革命情的作品是()A.《相思正是吐黄时》B.《写在绢帕上的诗》C.《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D.《依依惜别的深情》10.播发《周恩来总理逝世北京沉浸在悲痛Z中》的通讯社是()A.法新社B.美联社C.共同社D.路透社11.“38X365二?”这一算式,反映了张先生对家乡的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它出自()A.《祁连山北的旅行》B.《相思正是吐黄时》C.《夜宿车马店》D.《华阳礁上补给忙》12.“报纸的主角”通常指()A言论B消息C图片D版面13.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主题的消息是()A.《醒来,铜陵!》B.《从邮局看变化》C.《大老齐成了“香饽饽”》D.《菜价追踪》14.“抢鸭这一民间传统项目,惊险而又富有浪漫色彩……”这一段文字,出自通讯()A.《水城威尼斯》B.《“妈妈教我放鸭子”》C.《小城风光更迷人》D.《水面下的桥梁》15.反映在多种经营中如何保持自然生态平衡问题的工作通讯是( )A.《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B.《滦河水向天津奔来》C.《并非鱼草之争》D.《小城风光更迷人》16.新闻《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中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的一个大屠场。
这个集中营设在( )A.波兰B.奥地利C德国D捷克17.人物专访《英迪拉?甘地》一文中的主人公英迪拉?甘地夫人,是一位曾任国家总理的政坛名人。
这个国家是( )A.巴基斯坦B.印度C斯里兰卡D.尼泊尔18.如实地陈述客观事实,通过事实表达作者意见观点的新闻写作方法叫( )A白描B.缘物寄情C议论D.用事实说话19.1995 年,我国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的改革开放伟大时代的领导干部楷模是()A.蒋筑英B孔繁森C邓稼先D徐虎20.以事实的重要程度或受众关注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事实的结构模式叫()A.金字塔式结构B倒金字塔式结构C纵式结构D.平行式结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下列新闻作品中,写外国题材的有()A.《别了,“不列颠尼亚”》B.《水面下的桥梁》C.《世界最佳急诊室》D.《华美窗帷的后面》E.《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22.有的新闻作品为了叙述节奏的需要,常常运用双线式布局方法来安排结构。
下列属于双线式结构的新闻作品是()A.《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B.《世界最佳急诊室》C.《断电使纽约陷入一片黑暗》D.《圣海伦斯火山突然爆发》E.《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23.为了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有的消息也运用白描的手法,得消息有形象感。
下列作品中有形象感的是()A.《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B.《别了,“不列颠尼亚”》C.《日本签字投降》D.《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E.《陕北有煤海》24•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军事报道的是()A.《桌上的表》B.《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C.《核弹元勋的“三子”》D.《英雄登上地球之巅》E.《中原我军占领南阳》25.新闻作品常见的表现手法有(A描写B抒情C叙述D.说明E议论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6.简析《从邮局看变化》一文以小见大的写作特色。
27.《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一文中有大量的数字。
简析数字在本文中的作用。
28.新闻的真实性,主要包含哪几方面的要求?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 分)29.结合实际论述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的专业素养。
30.联系具体作品,分析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0 分)31.分析《夜宿车马店》的写作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虚实结合,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不少于600 字的评析文章,自拟标题。
夜宿车马店刘云山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今年获得历史上最好的收成,粮食总产2.2 亿多万斤,比去年增长二成;油料总产4000 多万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十多。
全旗350 多个穷队,今年面貌都有很大变化。
农村的繁荣,给集镇也带来了兴旺。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这个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生动地感受到了社员们丰收的喜悦。
记者在暮色苍茫中来到车马店的时候,老远就听到里面传出庄户人爽朗的笑声和牲口的叫唤声。
进店一看,宽敞的院子被进城来卖粮卖油的车辆挤得水泄不通。
店堂里灯火通明,满屋子的人拉呱得挺热火。
车马店的老炊事员周二旦一边飞动着菜刀,一边乐呵呵地说:“俺在店里干了十多年,天天跟庄户人打交道。
过去庄户人眉头上挽着疙瘩,如今,个个膘得脸上放光。
那些年住店的,多数人拿的是红(高粱)黄(玉米)面窝头,舀两碗开水就着吃;现在可不一般了,拿着白面馒头还嫌不顺口,还要到街上买块豆腐割斤肉,打二两白干,人家就图那个美气哩!”“那算啥美气!”坐在菜案旁的一位叫贾满贵的瘦高个老汉有点不服气地说,“上一次进城来卖公粮,俺把儿媳妇、小孙孙、老姑娘一齐拉了来,饭馆里的烧麦、馅饼、锅魁,娃娃们想吃的都尝遍了。
服务员一算帐,俺一次掏给他十几块。
俺今年一家打了1 万斤粮食,8000 斤油料,光卖给国家的粮食油料就是1 万斤,进钱3500 块,那场面才叫美气哩! ” “贾大个子,如今你肚圆了,兜鼓了,可前几年记得你进城拉返销粮时,在店里光吃点窝点。
”车马店服务员丁大叔“揭底”了。
这时,来自黄河边上十六股村的青年后生高兴宽接上话茬:“过去队里年年不分红。
有次俺爹进城,说要领俺去开开眼。
到了街里,一不敢进商店,二不敢进饭馆,兜里空空,怕看了眼馋。
这回俺进城,一3000次就卖了多斤油料。
”说到这里,高兴宽拍拍自己鼓囊囊的上衣口袋。
“小伙子买啥好东西了,叫众人看看。
”不知谁这么说。
高兴宽倒实在。
他打开一个大大的包袱,里边全是衣服,有媳妇的,有妹妹的,有老父亲老母亲的,什么涤纶、涤卡、弹力呢,都是时兴货。
青年后生说他还打算买台切面机,给村里人加工切面,让庄户人也能吃上城里人吃的饭。
满屋子的人好象都是老熟人,越谈越起劲,越拉越高兴。
车马店的火炕似乎也烧得分外热,更显得店堂里温暖如春。
(新华社呼和浩特1981 年11 月30 日电)全国2002 年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6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1.C 2.B 3.C 4.B 5.C6.C7.C8.B9.B 10.A11.B 12.B 13.B 14.C 15.C16.A 17.B 18.D 19.B 20.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BCD 22.BE 23.ABCE 24.ABE 25.ABCDE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26.这是一篇反映新成就、新变化的动态消息。
记者选取邮局这个特殊窗口,抓住内地往新疆寄食品包裹大量减少这个事实,反映了新疆同全国各地一样发生的可喜变化,视角独特,构思巧妙,小中见大,小窗口反映了大主题。
27.(1)运用数字,具体说明“最大” ,突出其新闻价值。
(2)文中数字,具有实证性,使消息更具可信性、权威性。
(3)通过白鹤数量不断增加的一组数字,反映了当地各级党组织、政府和人民群众对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关心、重视。
28.真实性包含三方面的要求:(1)具体事实必须完全真实,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2)概括事实必须准确。
(3)注意在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 分)29.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1)熟悉新闻学基础理论;(2)熟悉和掌握新闻采写业务知识,并力求获得一定的新闻采写实际体验;(3)较强的新闻敏感;(4)掌握分析比较的科学方法;(5)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
30.分析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1)注重报道的接近性;(2)重视使用背景材料;(3)注重现场和可读性;(4)注重进行式报道;(5)语言简洁明快等。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0 分) 31.(1)宏观着眼,微观落笔。
(2)构思巧妙,主题突出。
(3)语言生动,特色鲜明。
(4)选材典型,以一当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