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量利分析原理(1)

合集下载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

3、安全边际率(MSR)
MS量 MSR 100% x
MS额 100% y
安全边际值(率)越大,现有或预
计销售量(额)超过保本点销售量(额)
的数额越大,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高;
反之,则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低。
西方企业曾根据安全边际率的不同,将 企业经营的安全状态进行划分。
企业经营安全状态表
早在1904年美国就已经出现了有关最
原始的CVP关系图的文字记载,1922年美
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会计学教授提出了
完整的保本分析理论。进入20世纪50年代
以后,CVP分析技术在西方会计实践中得
到了广泛应用。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
1、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 4、变动成本法的假定 5、目标利润的假定
5、cmR = cm÷p×100%
= 60÷150×100% = 40% 6、bR = 1-cmR = 1-40% = 60% 7、P = Tcm-a = 30000-16000 = 14000(元)
单选题
1、当企业的贡献边际总额等于利润时,该企
业的固定成本( A )。
A、等于0 C、大于0 B、不等于0 D、小于0 )。
下,该企业可实现利润是( C )元。
A、1800 B、2300 C、3300 D、3800
3、下列选项中,不会受到现有销售量变动影
响的是( D )。
A、营业利润 C、安全边际量 B、安全边际率 D、保本点销售量
4、某企业的变动成本率为60%,安全边际率 为30%,则营业利润率为( A A、12% B、18% )。 D、42%
dR+MSR=1

完整版一本量利分析涵义及基本公式

完整版一本量利分析涵义及基本公式

一、本量利解析的涵义及基本公式(一)本量利解析的涵义本—量—利解析 , 是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互有关系进行解析的一种简称,它是在成本按习惯分类的基础上,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解析。

(二)本量利解析的基本公式利润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数-固定成本总数=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数(三)贡献毛益及有关指标单位贡献毛益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cm p b贡献毛益总数 =销售收入总数-变动成本总数Tcm px bx贡献毛益总数贡献毛益率 =× 100%销售收入总数单位贡献毛益或=×100%cmR =Tcm100%cm100% px p变动成本率 = 变动成本总数100% 单位变动成本100% 销售收入总数销售单价bR =bx100% b 100% px p贡献毛益率 =1-变动成本率cmR 1bR(四)保本点的确定保本点,也称为损益两平点,盈亏临界点。

企业在这一点上正好处于不亏不赚、利润为零的状态,也就是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即经过销售保证成本的补偿。

px bx a二、单一品种的保本解析(一)方程式法固定成本总数保本销售量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用字母来表示为:x ap b(二)贡献毛益法固定成本总数 a保本销售量 =单位贡献毛益cm固定成本总数保本销售额 =销售单价×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总数 a=cmR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总数 a=1 bR1 变动成本率三、本量利关系图(一)传统式的本量利解析图成销售收入线本与销利润售盈利区收总成本线入保本点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线损失区固定成本0 销售量图3—1 传统式本量利解析图(二)贡献式本量利解析图成本与销售销售收入线收入保本点总成本线亏损区变动成本线图3—2贡献式本量利解析图(三)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解析图利利润线润保本点盈利区0 利润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贡献毛益销售量亏损区固定成本贡献毛益销售量图3—3利量式本量利解析图四、多品种本量利解析(一)加权平均法①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额。

(完整版)一本量利分析的涵义及基本公式

(完整版)一本量利分析的涵义及基本公式

一、本量利分析的涵义及基本公式(一)本量利分析的涵义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简称,它是在成本按习性分类的基础上,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的分析。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 (三)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 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b p cm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Tcm px bx =-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总额贡献毛益总额×100%或=销售单价单位贡献毛益×100%cmR =%100pcm%100px Tcm ⨯=⨯ 变动成本率=%100%100⨯=⨯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bR =%100pb%100px bx ⨯=⨯ 贡献毛益率=1-变动成本率bR 1cm R -=(四)保本点的确定保本点,也称为损益两平点,盈亏临界点。

企业在这一点上正好处于不亏不赚、利润为零的状态,也就是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即通过销售保证成本的补偿。

a bx px +=二、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一)方程式法 保本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固定成本总额-用字母来表示为:bp ax -=(二)贡献毛益法 保本销售量=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总额cma=保本销售额=销售单价×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总额=cmR a=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总额=bR1a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总额三、本量利关系图(一)传统式的本量利分析图成本与销售收入销售量图3—1 传统式本量利分析图(二)贡献式本量利分析图销售量成本与销售收入图3—2 贡献式本量利分析图(三)利润—业务量式本量利分析图利润四、多品种本量利分析(一)加权平均法 ①计算全部产品的销售额。

销售额=∑(各种产品的销售单价×销售量) ②计算各种产品占总销售额的比重。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本量利分析.pptx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本量利分析.pptx
② 基本公式: 目标利润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42
第43页/共69页
③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应确定:
保利点 =
或=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aP pb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aP cm
保利额=保利点*单价
43
第44页/共69页
[例]上例中,出版社要保证目 标利润120000元
14
第15页/共69页
1、盈亏临界点(保本点)
15
第16页/共69页
概念及表现形式
• 保本及保本状态、保本点(教材) • 保本销售量x • 保本销售额px
16
第17页/共69页
保本点的计算
图解法 方程法
17
第18页/共69页
图解法




盈亏平衡点



亏损区
Q*
总销售收入
盈利区
总成本
bx
固定成本 a
10
第11页/共69页
例:经济管理出版社明年拟出版 一种《英汉会计词典》,经过成 本估算,已知每本《词典》的单 位变动成本为24元,固定成本总 额为60000元,每本定价为30元。 现通过征订,预计明年可售出 80000册,要求:预计出版社明 年出售《词典》可获多少利润?
11
第12页/共69页
预计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px-(bx+a) =30*80000-(24*80000+60000) =420000元
36
第37页/共69页
安 全
盈利区





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

第一节本量利分析概述

三、多品种保本点的确定
(二)综合毛益率法
综合毛益率法
概 念
综合毛益率法是指在掌握每种产品本身的贡献毛益率的基础上,按各种产品销 售额占全部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并据以计算 综合保本销售额,进而计算各种产品综合保本销售额(量)的一种方法。
1.计算各种产品销售额占全部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即销售比重。
保本点涵义
保本分析一览表
指企业收支相等、盈亏平衡、息税前利润为零时的业 务量的总称。即在该业务量水平下,企业的总收入正好 等于全部成本。
表现形式 确定方法
作用
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
图解法 公式法
保本点能够帮助决策者(管理者)理清产品的销售量与 企业利润关系;企业要盈利,销售量必须超过这个业务 量水平;否则,低于这个业务量水平,就会发生亏损。
2.计算综合贡献毛益率,计算公式为:
综合贡献毛益率=∑(某种产品贡献毛益率×该产品销售额比重)
计 3.计算全部产品综合保本销售额。其计算公式为:
算 步 骤
综合保本销售额 =
固定成本总额 综合贡献毛益率
4.根据各种产品销售比重和综合保本销售额,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
额和保本销售量。其计算公式为:某产品保本销售额=综合保本销售额×
保本分析,是指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 动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保本点的计算,研究有关 因素变化对企业利润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它是本量利分析的最基本和最核心内容之一,也 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利润规划的重要手段。
二、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
(一)本量利分析
1.保本点涵义、表现形式、确定方法及作用见下表 所示。
其中:甲产品盈亏临界点销售额=50 000×80%=40 000(元)

项目三:本量利分析(1)

项目三:本量利分析(1)

这就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方程式,它 明确表达了本量利之间的数量关系。 又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或者本
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1、当企业生产单一产品时:
利润=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
售量-固定成本 即:I=px-bx-a=(p-b)x-a
2、当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 利润=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 本 =∑(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I=∑(p-b)x-a
(二)贡献毛益式模型 1、贡献毛益 (1)贡献毛益又称边际贡献、贡献边际,它是指
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以后的差额,贡献毛益首先
用于补偿企业的固定成本,如果有余额,则形成企 业的利润。如果没有余额,则发生亏损。 (2)反映了产品为企业的创利能力。 (3)具体又可以分为单位贡献毛益、产品贡献毛 益和贡献毛益总额三种形式。
项目三
任务一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模型
任务二 任务三
保本分析 保利分析
任务一:本量利分析模型
一、本量利分析概述
1、本量利分析是指在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
本法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模型与图式来揭
示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
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2、本量利分析主要包括两大内容: (1)保本分析 保本分析又称均衡分析、盈亏临界点分析,是对企业一定时期 内必须产销多少数量的产品或实现多少销售额,才能使企业保 持收支平衡而不发生亏损的研究和分析。也就是说当企业恰好 处于不盈不亏时,成本和业务量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的一种定 量分析方法。 (2)保利分析 保利分析又称实现目标利润分析,它是在保本分析的基础上, 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做的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测定实 现目标利润的途径。

管理会计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A公司 B公司
销售变动率为(130000-100000)÷ 100000 ×100 %=30%
销售变动率=30%
A公司 变动后的税前利润=130000-78000-30000=22000 息税前变动率=(22000-100000) ÷ 100000=120%
B公司 变动后的税前利润=130000-39000-60000=31000 息税前变动率=(31000-100000) ÷ 100000=210%
每月固定成本 F=1200+500X3+1000+400+142=4242(元)
保本销售数量=4242/(3-0.8)/30=65(碗) 2、若每月要实现3000利润,每天需要卖碗抄手多 少碗? 解: 每天需要的碗数=(3000+4242)/30/(3-0.8)=110 (碗)
管理会计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3、如果所得税率20%,要实现税后利润3000元,每天 需要卖多少碗抄手? 解:[3000/(1-20%)+4242]/30/2.2=121(碗)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备注:若目标利润设立为税后利润 因为:税后利润=税前利润×(1-税率)
所以:
税后利润
税前利润= 1-税率
固定成本总额+ 税后利润
目标利润点销量=
1-税率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税后利润
目标利润点销售收入=
1-税率
边际贡献率
管理会计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图式分析 A、基本图式
管理会计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具体计算步骤: 1、全部产品的总销售金额 全部产品的总销售金额= ∑每种产品的销售金额×该种产品的 销售数量 2、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每种产品的销售金额

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的内容

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的内容

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的内容本量利分析是指在制定经营决策时,通过对成本、销售量和售价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最优经营策略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包括成本-销量-利润关系、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和市场需求弹性原理等。

首先,成本-销量-利润关系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一。

成本是生产或提供产品或服务所需的支出,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销售的产品数量。

利润是指销售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剩余部分。

本量利分析的目标是通过改变销量、售价或成本等相关因素,以实现最大利润或最小成本。

基于成本-销量-利润关系,企业可以通过考虑不同销售量和成本水平的情况下的利润变化,制定最合理的经营决策,优化利润效益。

其次,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二。

边际效益是指每单位产量或销售量增加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利润。

这一原理认为,随着产量的增加,边际效益逐渐减少。

比如,当企业提高产量时,由于各种限制条件(如设备能力、原材料供应等)的存在,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逐渐增加,而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逐渐减少。

因此,企业在决策时需要权衡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并在边际效益递减至零时停止增加产量或销量。

第三,市场需求弹性原理是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三。

市场需求弹性是指市场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当价格变动时,需求的变化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和价格不弹性两种情况。

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很高,即价格弹性大于1,则需求被认为是弹性的。

相反,如果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很低,即价格弹性小于1,则需求被认为是不弹性的。

本量利分析中,对市场需求弹性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的潜在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的情况来制定最适合的定价策略。

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固定成本、可变成本、销售费用及税收等。

固定成本是与生产规模无关的成本,如房屋租金、能源费用等。

可变成本是与生产规模正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销售费用包括营销、广告、销售人员工资等。

税收则是企业经营活动所需向国家交纳的税款。

第4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第4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1、基本等式法
xo=a/(p-b)=a/m
So=a/cmR=xo×p
例7
2、边际贡献法
固定成本(a ) 保本量( xo) 单位边际贡献(m) 固定成本(a ) 保本额(So ) 贡献边际率(cmR ) 保本量( xo) 单价(p)
例7
3、费用法
商品流通企业成本: 固定成本——固定费用 变动成本——进价成本、销售税金、变动费用
mRi=
∑(Mi/px)
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是本量利分析中的 两个重要概念,而且由于两者可分别从绝 对数或相对数的角度反映产品的创利水平, 因此在企业决策中也常常被用做方案选优 的依据。 将边际贡献的概念引入本量利分析的基本 方程式,可以揭示边际贡献与目标利润和 固定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目标利润= 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cmR=(px-bx)/px
2.加权平均法: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及其销售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比重为已 知的情况下:
综合边际贡献率 =∑(产品边际贡献率×该产品销售额占销 售总额的比重)
cmR= ∑(mRi× tri/px)
3.全厂边际贡献率总和法: 先计算每一品种为全厂创造的边际贡献 率(记作mRi),再求所有品种的该项指标 之和,即可得到综合贡献边际率的一种方 法。 综合边际贡献率 =∑每种产品为全厂创造的边际贡献率 cmR=∑mRi 某产品为全厂创造的边际贡献率 =该产品边际贡献÷全厂销售收入×100﹪
2.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 这是假定在分析期内,业务量的变 动应保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及固 定成本总额不变的范围。因此在此 情况下,不仅业务量与销售收入可 保持正比例关系,而且业务量与成 本总额也可呈现出完全线性关系。

本量利分析法的实训报告

本量利分析法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成本控制、盈利预测和经营决策的需求日益增加。

本量利分析法(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CVP)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能够帮助企业理解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旨在通过实训,深入了解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应用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二、实训内容1. 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本量利分析法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基础,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通过分析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预测企业的盈利水平。

其基本原理如下:(1)固定成本:在一定时期和业务量范围内,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折旧等。

(2)变动成本:随业务量变动而成比例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

(3)利润: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即(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2. 本量利分析法的基本步骤(1)确定成本习性:将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2)计算单位贡献毛益: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3)计算保本点:保本点=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

(4)分析利润变动:分析业务量、单价、固定成本等因素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3. 实训案例分析以某电子产品公司为例,分析其本量利状况。

(1)成本习性分析:该公司固定成本为每月5万元,变动成本为每件产品100元。

(2)单位贡献毛益:单位贡献毛益=单价-单位变动成本=200元-100元=100元。

(3)保本点:保本点=固定成本/单位贡献毛益=5万元/100元=500件。

(4)利润分析:若该公司销售量为1000件,则利润为(200元-100元)×1000件-5万元=5万元;若销售量为800件,则利润为(200元-100元)×800件-5万元=3万元。

三、实训心得1. 本量利分析法有助于企业理解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原理
变动幅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经营杠杆系数的用途
• 能反映企业的经营风险 • 能帮助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科学的预测 • 能帮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目的:
通过举例,掌握贡献毛益和经营杠杆两个新概念在业绩 评价中的作用。
举例:
翔华公司本年度计划产销甲产品10万件,计划利润为10 万元,其固定成本总额为30万元。 该公司实际执行的结 果是产销甲产品12万件,实现利润12万元。而产品的售 价和成本水平均无变动。
• 边际贡献(Tcm)=销售收入-变动成本=px-bx •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cm·x •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px·cmR • 单位边际贡献(cm)=单价-单位变动成本=p-b • =边际贡献/销售量 =Tcm/x • 边际贡献率(cmR)=边际贡献/销售收入
×100%=Tcm/px •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 • =cm/p×100%
基本公式: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销售单价×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 利润(息税前利润 EBIT) 即:px – bx – a = P
2、本量利分析的 基本前提
*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1)固定成本不变假设 (2)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P
1 1000
10
3
3000 4000
2 50 100
40
1000 2000
3 100
50
20
2000 1000
4 1000
5
2
1500 1500
5 10
60
40
100 100
(3)经营杠杆的基本公式 及其用途(第五章)

第4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1)

第4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1)

2) 今年实现的利润=(20-14)×1000 =6000(元) 翻一番后的利润=6000×2=12000(元) 明年应至少销售:(5600+12000)÷ (20-10)=1760(件) 3) 安全边际量:1400 -560 =840(件)
例4-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去年变动成本 总额为84000元,单价为10元,变动成本率为 60%。获税前利润11000元。假定今年只需追加 2000元广告费,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计算: 1)今年的保本点; 2)实现20000元目标利润的保利额; 3)企业想保证40%的安全边际率的销售量;
和单位变动成本均不变。
要求:1)计算明年的保本点; 2)若要实现利润翻一番的目标,明年应至少销售 多少件产品? 3)若明年市场上只能容纳1400件产品,此时产品 的安全边际量是多少?
解: 1)
今年的固定成本=(14-10)×1000
=4000(元)
明年固定成本=4000+1600=5600(元)
明年保本量=5600÷(20-10)=560(件)
2)(47000 +20000)÷40%=16750(元) 3)保本点作业率=60%
销量=11750 ÷60%≈19584(件)
4)今年销量=14000×1.2=16800(件) 可实现的利润=168000 ×40%-47000
=20200(元)
四、有关因素变动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单价↑,单位贡献边际↑,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 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贡献边际↓,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 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不变,保本点↑,保利点↑,安全边际↓ 销售量↑,单位贡献边际不变,保本点不变,保利点不变,安全边际↑
1.图解法 2.基本等式法 3.贡献边际法

在本量利分析中实训报告

在本量利分析中实训报告

本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如何运用本量利分析工具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决策水平。

二、实训背景本量利分析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实训内容1.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1)本量利分析的概念:本量利分析是指分析产品销售数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利润 = 销售收入 - 成本其中,销售收入 = 销售价格× 销售数量;成本 = 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2. 本量利分析的操作方法(1)确定关键指标: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数量。

(2)计算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 = 固定成本 / (销售价格 - 变动成本)(3)分析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当销售收入大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将盈利;当销售收入等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将盈亏平衡;当销售收入小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将亏损。

3.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1)产品定价:通过本量利分析,企业可以确定最优的产品价格,以实现最大利润。

(2)成本控制:企业可以根据本量利分析的结果,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策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市场拓展:企业可以通过本量利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市场拓展策略。

1. 收集数据:收集企业近期的销售数据、成本数据、固定成本数据、变动成本数据等。

2. 建立模型: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建立本量利分析模型。

3. 计算关键指标:计算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等关键指标。

4. 分析结果:分析销售收入、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盈亏平衡点分析:通过本量利分析,我们得出企业的盈亏平衡点为1000件产品。

3第三章:本量利分析1

3第三章:本量利分析1

第三节 多品种条件下的保本分析
某公司决定生产两种割草机,单价为400美元的简易割草机和单价为
800美元的操纵割草机,营销部门认为明年能销售1200台简易割草机和 800台操纵割草机,主计长根据销售预测所编制的预计损益表如下: 简易割草机 销售收入 480000 减:变动成本 390000 贡献毛益 90000 减:直接固定成本 30000 产品毛利 60000 减:共同固定费用 税前利润 操纵割草机 640000 480000 160000 40000 120000 合计 1120000 870000 250000 70000 180000 25000 155000
•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加权平均边际贡献计算表
项目 销售单价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 销售比重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甲产品 120 160 40 20% 4000000 50% 10% 乙产品 60 36 24 40% 2400000 30% 12% 丙产品 32 24 8 25% 1600000 20% 5% 8000000 100% 27% 合计
多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
• 假设罗杰公司打算提高价格,从40元至42元,但预 计下月的销售量减少到8000台,为此,公司打算每 个月另外增加10000元来改造机器设备和加强对工人 的技术培训,预计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将会降低至22 元。 • 要求:计算上述变动后的BVP和利润。
•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加权平均边际贡献计算表
变动成本率(bR)=bx/ px×100%=b/p×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变形公式
cm=Tcm/x=p×边际贡献率 Tcm=px×边际贡献率 px=Tcm/边际贡献率
设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已知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

本量利分析应用的原理

本量利分析应用的原理

本量利分析应用的原理1. 什么是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简称CVP分析)是一种用来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制定经营决策的工具。

它通过分析销售量、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来预测企业利润的变化情况。

本量利分析能够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决策,包括定价决策、产品线决策、成本控制决策等。

2.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需要基于一些基本假设,以保证分析的有效性。

•售价恒定假设:本分析假设售价是恒定不变的。

•成本的线性假设:本分析假设成本可以被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且可以被线性表示。

•售价、成本和销量之间的关系恒定假设:本分析假设售价、成本和销量之间的关系在分析期间是恒定的。

3. 本量利分析的关键指标在进行本量利分析时,有几个关键指标需要注意。

3.1. 单位贡献毛利(Contribution Margin per Unit)单位贡献毛利是指每售出一个单位产品所贡献的余额,用于支付固定成本和盈余。

单位贡献毛利的计算公式为:单位贡献毛利 = 售价 - 变动成本3.2. 贡献毛利率(Contribution Margin Ratio)贡献毛利率是指每售出一个单位产品的贡献毛利占销售额的百分比。

贡献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贡献毛利率 = (售价 - 变动成本) / 售价 * 100%3.3. 盈亏平衡点(Break-even Point)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销售额达到零利润的销售量。

在盈亏平衡点上,总收入等于总成本,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

盈亏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盈亏平衡点 = 固定成本 / 单位贡献毛利4.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本量利分析可以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4.1. 定价决策通过本量利分析,企业可以分析不同定价策略下的盈利情况,以选择最适合的定价策略。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售价和变动成本来影响单位贡献毛利和销售额,从而实现盈利最大化。

4.2. 产品线决策本量利分析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线决策。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影响利润;
3.固定成本的变动直接会从反方向改变利润; 4.销售量的变动可通过改变边际贡献而从正方向影响利润。

上述关系是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的重要前提。
七、本量利分析图
(一)本量利分析图的涵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使用解析几何模型反映本 量利关系的图象,统称为本量利分析图。也有人
称之为保本图、利润图、盈亏转折图、损益平衡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
①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
②盈利条件下单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
③单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图
④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第二节
单一品种的 保本分析
一、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二、保本点(BEP)的确定 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四、关于保本状态的进一步研究
一、保本分析的 基本概念
保本 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收支相等、损益 平衡、不盈不亏、利润为零。 保本分析 是研究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态 时的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它是确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和进行保利分 析的基础,又叫盈亏临界分析、损益平衡分 析、两平分析、够本分析等。保本分析的关 键是保本点的确定。
一、本量利分析的 基本涵义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涵义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关系分析
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模式的基础上,以数
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销售量、单价、销售额、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
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 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二、量本利分析的 基本假定
四、单价与其他 因素的关系
在其他条件已知,求实现目标利润的单价时, 可用以下公式测算: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目标利润 单价 销售量

本量利分析法在生产型企业中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法在生产型企业中的应用

本量利分析法在生产型企业中的应用作者:朱莎莎来源:《商场现代化》2022年第20期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获取更多的利润。

因此,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预测和分析。

本文分析本量利分析法在生产型企业中的应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使得财务数据在决策、预测和控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让企业在采用该模型时能更好地进行决策管理,避免企业的损失。

关键词:本量利分析;决策信息;利润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内容1.本量利分析的含义本量利分析,也叫量本利分析,简称 CVP 分析,它的基础模型是变动成本计算和成本习性分析。

本量利分析是一种相对比较完善的分析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通过本量利分析法可以预测在保本、保利情况下应该实现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本量利分析所考虑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等。

这些因素可以用下列公式来反映:利润=销售收入-总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3.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1)保本分析保本分析也可以叫做盈亏平衡分析,它是本量利分析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指的是企业所获得的销售收入与投入的成本相等时的一种状态。

那么保本点的确定就变成了保本分析的关键内容,即盈亏平衡点。

(2)安全边际分析安全边际指的是盈亏平衡点(BEP)以上的销售数量或者销售收入,也就是企业实际或预期额销售数量或者销售收入减去保本点时的销售数量或销售收入所得到的数字,该数字表明企业某产品的销售数量、销售收入下降多少,企业才会有亏损的情况发生。

(3)目标利润分析目标利润分析指的是企业为了能够达到预期制定的战略发展目标时的利润而进行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贡献边际=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边际总额/销售量 =销售单价×贡献边际率
可编辑ppt
8
贡献边际率(cmR)
贡献边际率是指贡献边际总额占销售 收入总额的百分比。
贡献边际率=贡献边际总额/销售收入×100% =单位贡献边际/单价×100% =1-变动成本率
可编辑ppt
9
变动成本率(bR)
变动成本率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 的百分比。
22
保本作业率指标
保本作业率现有保 或本 预量 计销售10量0% 保本额
现有或预计销售 10额0%
安全边际率+保本作业率四、关于保本状况的进一步研究
◆不盈不亏 ◆收支相等 ◆利润为零 ◆贡献边际等于固定成本 ◆安全边际各项指标均为零 ◆保本作业率为100%
企业一定 处于保本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原理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第二节 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 第三节 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第四节 单一品种条件下本量利分析的其他问题 第五节 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第六节 保本点的敏感性分析 本章重点问题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本量分析的基本涵义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
保利量 保利额
可编辑ppt
26
保利点计算公式
保利量 固单 定位 成 目 贡 本标 献利 边润 际 保利额 固定 贡成 献 目 本 边标 际利 率 保 润利量 单价
可编辑ppt
27
二、保净利点及其计算
保净利点又称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
保净利点
保净利量 保净利额
可编辑ppt
28
保净利点计算公式
保净利量 固定单成位 本 1目 贡 所 标 献得 净 边税 利 际率 润 保净利额 固定贡 成献 本 1目 边 所 标际 得 净率 税 利率 润 保净利量 单价
贡献边际总额 单位贡献边际 贡献边际率 变动成本率
可编辑ppt
6
贡献边际总额(Tcm)
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变 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
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销售量 =销售收入×贡献边际率 =固定成本+营业利润
可编辑ppt
7
单位贡献边际(cm)
单位贡献边际是指产品的销售单价减 去单位变动成本后的差额。
可编辑ppt
3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成本性态分析的假定 ★相关范围及线性假定 ★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的假定 ★变动成本法的假定 ★目标利润的假定
可编辑ppt
4
三、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保本保利公 式以其为基
础推导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可编辑ppt
5
四、贡献边际及其相关指标的计算
状态
可编辑ppt
24
第三节 盈利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保利点及其计算 保净利点及其计算 保利成本及其计算 保利单价及其计算 利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可编辑ppt
25
一、保利点及其计算
保利点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情况下, 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记作TP)能够 实现,而应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统称。
保利点
可编辑ppt
收支相 等、损 益平衡、 不盈不 亏、利 润为零
12
二、保本点的确定
保本点(BEP)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 的业务量的总称。
单一品种的 保本点表现 形式
保本量(BEP量) 保本额(BEP额)
可编辑ppt
13
单一品种保本点的确定方法
图解法 基本等式法 贡献边际法
可编辑ppt
14
图解法
可编辑ppt
19
安全边际计算公式
安全边际 计 现 量销 有售 或量 预 销 保售 本量 安全边际 计 现 额销 有售 或额 预 销 保售 本= 额安全边际 单量 价 安全边际 现 率安 有全 或边 预际 计量 销 10售% 0量 现安 有全 或边 预际 计额 销 10售% 0额
可编辑ppt
20
安全边际指标越大 越好
可编辑ppt
2
一、本量分析的基本涵义
本量利分析( 简称为CVP分析)是成本—业务 量—利润关系分析的简称,是指在变动成本计算 模式的基础上,以数学化的会计模型与图式来揭 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价、销售额 、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为会计预 测、决策和规划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的一种定量 分析方法。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1-贡献边际率
可编辑ppt
10
第二节 单一品种的保本分析
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保本点的确定 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关于保本状况的进一步研究
可编辑ppt
11
一、保本分析的基本概念
保本分析就是研究 当企业恰好处于保本状 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 定量分析方法。
可编辑ppt
16
贡献边际法
保本量
固定成本 单位贡献边际
保本额
固定成本 贡献边际率
可编辑ppt
17
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安全边际指标 保本作业率指标
可编辑ppt
18
安全边际指标
安全边际是指现有或预计的销 售业务量与保本点业务量之间
的差量。它们是正指标。
表现形式: ★安全边际销售量,简称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销售额,简称安全边际额 ★安全边际率
(1)画销售收入线 (2)画总成本线 (3)交叉点为保本点
y (元) BEP
销售收入 线y=px
总成本线 y=a+bx
可编辑ppt
x (件)
15
基本等式法
在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的基础上,根据保本 点的定义,先求出保本量,再推算保本额的一种 方法。
保本量
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保本额 1固 变定 动成 成本 本率 保本量单价
可编辑ppt
29
三、保利成本及其计算
可以在本量利分析基本 公式的基础上直接推算
保利成本是指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 下,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特定成本应 当达到的水平,包括保利单位变动成本和 保利固定成本两项指标 。
可编辑ppt
30
四、保利单价及其计算
可以在本量利分析基本 公式的基础上直接推算
保利单价是指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 下,为保证目标利润实现应当达到的单 价,又称为目标单价。
安全边 际率
安全程 度
企业经营安全性检验标准
10%以 下
危险
10~ 20%
值得注 意
20~ 30%
比较安 全
30~ 40%
安全
40%以 上
很安全
可编辑ppt
21
保本作业率指标
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 点业务量占现有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 分比,该指标是一个反指标,越小说明 越安全。
可编辑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