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养生功法 易筋经

合集下载

易筋经本是一种养生的功法

易筋经本是一种养生的功法

易筋经本是一种养生的功法,被金庸夸大描写后,反而大家觉得其是子虚乌有。

其实它确有养生功效。

这里搜集两位老师的文字,供大家学习。

功法的图谱请点这里。

文字版本1“达摩易筋经”传说是达摩老祖的一种养生功法,练功时,必须在人少寂静的地方,刻苦锻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掌握这个功法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入门。

少林寺的功法,名称很多,“达摩易筋经”也属最早的功法之一,所以历来在民间很受欢迎,这个功法有个特点,它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

一个人难得有几十年的锻炼时间,因此就得在一、二个功法上狠下功夫,以求精通,方能锻炼出真功夫。

“达摩易筋经”确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1、韦参献杵第一式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图1)。

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图2)。

3、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图3)。

4、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图4①)。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易筋经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

易筋经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

易筋经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易筋经,作为中国武术中的经典之一,自古以来就备受瞩目。

它以其独特的锻炼方式和精妙的内功修炼方法,被誉为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的秘笈。

本文将深入探讨易筋经的训练原则以及对身体的益处。

一、易筋经的训练原则1. 内外兼修易筋经强调内功和外形的平衡发展。

通过内功修炼,可以增强身体的气血运行和精神集中力。

而外形训练则注重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只有内外兼修,才能达到身心的统一。

2. 筋骨强化易筋经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强化肌肉和骨骼。

这些练习包括拉伸、扭转和压力等动作,可以增强筋骨的柔韧性和耐力,从而创造出强壮的身体。

3. 循序渐进易筋经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初学者需要从基础动作和简单姿势开始,逐渐提高训练难度和强度。

只有在不断挑战自己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二、易筋经对身体的益处1. 增强力量和耐力易筋经的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

通过反复练习,肌肉可以逐渐增长并变得更加结实。

同时,练习易筋经还可以提高耐力,延缓肌肉疲劳的发生。

2. 提高灵活性易筋经的拉伸动作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并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这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舒适度和运动表现都有很大的帮助。

3. 增强耐受力易筋经的训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对意志力和毅力的训练。

坚持练习易筋经可以培养出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对困难和挑战的抵抗能力。

4. 提升身体协调性易筋经中的各种动作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

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整体协调性,使各部分之间的配合更加流畅和敏捷。

5. 促进身心健康易筋经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消除身体的疲劳和压力,提高身心的舒适度。

对于现代人来说,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往往导致身体和心理的不适,而易筋经可以帮助调节身心平衡,提升整体的健康水平。

结语:易筋经作为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对于强化筋骨、打造无坚不摧的身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坚持训练和不断挑战自己,可以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易筋经

易筋经

易筋经作者:章文春、张敬文、张伟杰、王斌、鲍晓雷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3年第12期章文春、张敬文、张伟杰、王斌、鲍晓雷等编写易筋经相传为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创。

“易”是变易、改变的意思,“筋”指筋骨、肌肉,“经”为方法。

顾名思义,“易筋经”就是通过锻炼来强筋坚骨、祛病延年的方法。

该功法重视姿势、呼吸与意念的锻炼,按人体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之运行进行练习,坚持锻炼,可以养心安神,疏通经络,培补元气,调和气血,强健筋骨,属中医气功中的上乘功法。

第一节韦驮献杵势歌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1.调身①左腿向左横跨一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平行或呈外八字均可),两手自然下垂,头端正,两目半开半合,平视前方,舌抵上腭,松肩垂肘,含胸拔背,收腹松胯,膝松微屈,足掌踏实,全身放松。

(图1)②两手缓慢翻转为掌心向后,慢慢地向前、向上抬起与肩平逐渐变为立掌向胸前靠拢,两掌心相对,缓缓屈肘。

(图2)③两拇指少商穴轻轻接触,合十当胸,指尖向上,松肩沉肘。

(图3)2.调息做动作①时自然呼吸,逐渐使呼吸缓、慢、深、细、匀、长,调息3~6次。

做动作②③时深吸气。

做动作③时姿势定位后开始呼气,然后逐渐变为腹式呼吸,在自然的基础上使呼吸缓、慢、深、细、匀、长,调息3~6次。

3.调心练调身①时心境澄清,神意内敛。

练调身②时,意念专注于动作、姿势。

练调身③ 时,自觉全身气脉流动后,意念随呼吸在吸气时导引气从指尖而出,进入鼻内,下沉丹田。

呼气时,意念气从下丹田上胸,循手三阴经入掌贯指。

4.操作提示动作宜缓慢,配合柔和的自然呼吸,目光注视前方,视而不见。

曲腕立掌稍用力。

意念要淡,似有若无。

第二节横担降魔杵歌诀:足趾柱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1.调身① 接上势,两掌慢慢向左右分开,至肩肘腕平,掌心向下,成“一”字形,同时足跟微微抬起,脚尖点地(功夫深了只用拇趾点地)。

易筋经十二式功法

易筋经十二式功法

易筋经十二式功法第一式韦驮献杵--韦驮捧杵身体直立如柱,两眼平视半垂帘,头悬如顶天,足立如入地三尺,两手劳宫相对,徐徐升起与肩平,两手劳宫慢慢相合曲肘,双手心相合,置于气会檀中穴处,两足与肩同宽.。

体验评论:“身体直立如柱,头悬如顶天,足立如入地三尺”气力从腰出,下到脚,上必须出于手。

四肢出筋骨随,肾气现。

顶天立地接天地气。

可见这是身体内外气的练习。

这也是天人观念,天地人相合,形正、心正、气正,三正天地气合于身。

“两眼平视半垂帘”放松身心,精神内守,更好释放经络气,发动气机。

“两手劳宫相对,徐徐升起与肩平,两手劳宫慢慢相合曲肘,双手心相合”这个是利用了关键穴位激发感应的原理,目的在于激发气。

劳宫是非常重要的内外气通道。

经络穴位左右合必开其中穴,激发檀中行气。

经常做,两手劳宫与肘都有气在互相吸引与牵扯的感觉,同时檀中穴处与双手心也有相通的体验。

这个的机理在医学上,外经雷公曰:请言心主之经。

岐伯曰:心主之经即包络之府也,又名膻中。

心包经之荣穴在劳宫,募穴在膻中。

就是说劳宫又引通心包经的作用,而心包经之气血是在檀中聚集的,从经络气走向上看,劳宫之部位之气沿着心包路线充实于檀中,这是人体的自然机能。

那么,加强劳宫天部之气,必定增加对心包经从手心到檀中的气血回流,使得心包经的墓穴汇集更多更强的心包气血。

人一身,心主之。

养身,不过养气血。

练习功夫么,也不过强气血。

那么关键是从何处入手? 这个易筋经显然是从主要处开始。

这里也最容易激发,也是养神之处,可以说立足非常巧妙。

也符合黄帝内经的气血论述---气血相依。

何况兼顾了神。

气聚则神足,神是以气和血作为基础,所以很容易体验到气血和精神的关系。

还借助气血最丰富的上肢展开激发导引。

这就是《易筋》入门练习的巧妙之处。

第二式韦驮献杵--横担降龙双手两侧分开,如展翅向上与肩平,掌心向下升降沉浮三运气,引气下丹田,然后地气上升,如青龙丝丝向上。

体验评论:双手两侧分开,如展翅向上与肩平。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十二式应当为十二势。

很多武侠小说都将《易筋经》描写为修练上乘内功的武术秘笈。

根据金庸在《笑傲江湖》,易筋经初为达摩所著。

达摩涅盘后,二祖慧可带着仍不理解的佛经与易筋经群访高僧,虽佛理明白,但武学仍无法透彻。

后,隋末唐初于长安大道上,遭遇一个武功高强的青年畅谈三天三夜,终于明白个中道理。

后来那青年成为唐朝开国将领卫国公李靖,而《易筋经》也自此发扬光大。

少林易筋经少林易筋经是一种健身目的十分明确的武术套路。

“易”的含义即变易、活动、改变,引伸为增强之义;“筋”指筋脉、肌肉、筋骨;“经”为方法。

因此,“易筋经”从字面上理解即活动筋骨,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方法。

实际上,它更是一种十分经典的气功功法。

易筋经共计十二势,其预备式为:两腿开立,头端平,目前视,口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身自然放松。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一势。

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至胸前成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10厘米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合呼吸酌情做8-20 次。

诀曰: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剑,心澄貌亦恭。

第二势:韦驮献杵第二势。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足掌踏实,两膝微松;两手自胸前徐徐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行8-20 次。

诀曰:足指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

两脚开立,足尖着地,足跟提起;双手上举高过头顶,掌心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米;沉肩曲肘,仰头,目观掌背。

舌舐上腭,鼻息调匀。

吸气时,两手用暗劲尽力上托,两腿同时用力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用力将两拳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

反复8-20 次。

诀曰: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舐,鼻能调息觉心安。

中医养生功法之易筋经——功效

中医养生功法之易筋经——功效

中医养生功法之易筋经——功效易筋经外功注重外壮,《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

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

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

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易筋经外经图说易筋经的锻炼方法有12势。

大多数采取静止性用力,呼吸以舒适自然为宜,不可屏气。

现代总结易筋经,其主要特点如下。

1动作舒展,伸筋拔骨易筋经中的每一势动作,不论是上肢、下肢还是躯干,都要求有较充分的屈伸、外展内收、扭转身体等运动。

其目的就是要通过“拔骨”的运动达到“伸筋”,牵拉人体各部位的大小肌群和筋膜,以及大小关节处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结缔组织,促进活动部位软组织的血液循环,改善软组织的营养代谢过程,提高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柔韧性、灵活性,以及骨骼、关节、肌肉等组织的活动功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柔和匀称,协调美观易筋经每势动作之间变化过程清晰、柔和。

整套功法的运动方向,为前后、左右、上下;肢体运动的路线,为简单的直线和弧线;肢体运动的幅度,是以关节为轴的自然活动角度所呈现的身体活动范围;整套功法的运动速度,是以匀速缓慢地移动身体或身体局部。

因此,易筋经呈现出动作舒展、连贯、柔畅、协调,动静相兼的状态。

同时在内含精神的神韵下,给人以美的感受。

3注意脊柱的旋转屈伸脊柱是人体的支柱,又称“脊梁”。

具有支持体重、运动、保护脊髓及其神经根的作用。

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因此,脊柱旋转屈伸的运动有利于刺激脊髓和神经根,以增强其控制和调节功能。

因此,本功法是通过脊柱的旋转屈伸运动以带动四肢、内脏的运动,在松静自然、形神合一中完成动作,达到健身、防病、延年、益智的效果。

4易筋经的养生作用易筋经能够改善练习者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对提高平衡能力、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有很好的效果;除此,还对锻炼者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对中老年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

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六字诀、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功法1 、 简介: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表示了人体呼吸的口型动作。

如“嘘”字诀的口呼动作,即为嘴角紧缩后引,槽牙 ( 即磨牙 )上下平对,中留缝隙,槽牙与舌边亦有空隙。

发声吐气时,气从槽牙间、舌两边的空隙中缓缓呼出体外。

再如“呼”字诀的口呼动作,即舌体中部下沉,舌的两侧上卷,口唇撮圆,正对着咽喉,气从喉出后,在口腔中形成一股中间气流,经撮圆的口唇缓缓呼出体外,等等。

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也表示了不同口形动作所发出的不同的音,这可以在古书中找到解释。

如《声类》曰:“出气急曰吹,缓曰嘘”。

“吹”,即快速有力地吐出气流;“嘘”则为慢慢地呼气。

在《庄子》里早有“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的说法。

在此,“呼”其义为吐气,与“吸”相对。

可见,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六个字,既表示人体对六个字的呼吸动作和六种具体的呼气口型,也表示六种不同的口型动作所发出的六种不同的音。

2 、如何理解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补”与“泻”?六字诀现存最早的文献《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

”同时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该文献中的六字与脏器虽然与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不同,但可以看出六字诀的吸气方法只有一种,用口吐气却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而这六种吐气不但可以去热、风、烦、寒等邪气,还可以散出脏器的胀满、痛闷等气结。

这说明六字诀的吸气与六种吐气,按照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它是一个祛邪泻实又扶正的吐纳调气法。

那么健身气功六字诀所具有的扶正之补与祛邪之泻,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扶正、补气主要是:发音吐气后的吸气;动作导引中两手外开、外拨后的内收、内拢及捧掌内翻;练功后的收功;练功过程中的身心合一。

第四节 易筋经

第四节 易筋经

九、作业
(一)写出内养功的概念 (二)内养功的姿势有哪几种? (三)写出内养功呼吸与意守方法
第五章 中医传 统功法养生技术
第三节 内养功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推拿研究所 王德瑜 黑龙江中医大学佳木斯学院 刘海洋
教学内容
一、内养功的概念 二、作用机理 三、练习姿势 四、呼吸方法 五、意守方法 六、临床应用 七、注意事项
导学
一、记住内养功的概念 二、理解内养功的作用机理 三、重点学会内养功的呼吸与意守 四、记于静功,是以吐纳为主的静功功法之一 该功法是通过默念字句、舌体起落、腹式呼吸、
意守丹田等方法,从而达到“大脑静、脏腑动” 的一种功法
二、作用机制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恬惔虚无,真气 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主要是通过健康的心理调整,静心守神,协调机 体内各系统生理功能,并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和功 能状态,使之呈现出双向调节效应,既“抑制亢 盛”,又“扶助虚损”
五、内养功:意守练习方法
【意守丹田法】 【意守膻中法】 【意守足趾法】
内养功之丹田规定为脐下一 寸五分处的气海穴。丹田虽为窍 穴,但守时不可拘泥分寸。即意 念活动可想象以气海穴为中心的 一个圆形面积,或是气海与关元 之间,可设想是在小腹表面,也 可想象一个球形体积,设在小腹 之内。意守丹田,则元气充足, 百病消除
四、内养功:呼吸练习方法
【第二呼吸法】
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呼—停。默念字句同第1种 呼吸法。其配合为吸气时默念第1个字,呼气时默念第2 个字,停顿时默念剩余的字。舌动配合,吸气时舌抵上 腭,呼气时舌落下,停顿时舌不动。如此反复呼吸
四、内养功:呼吸练习方法
【第三呼吸法】
呼吸运动形式是:吸—停—吸—呼。默念字句一 般以3个字为宜。如我松静等

传统功法养生保健技术—易筋经养生保健功法(中医保健技能课件)

传统功法养生保健技术—易筋经养生保健功法(中医保健技能课件)
❖ 猿戏即模仿猿的形象,猿机警灵活,好动无定。练此戏就是要 外练肢体的灵活性,内练抑制思想活动,达到思想清静,体轻 身健的目的。要求意守脐中,以求形动而神静;
❖ 鸟戏又称鹤戏,即模仿鹤的形象,动作轻翔舒展。练此戏要意 守气海,气海乃任脉之要穴,为生气之海;鹤戏可以调达气血 ,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
春夏养阳
❖ 所谓“春夏养阳”,就是要求人们顺从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长的规律
,重视保养阳气,以达到健体延年的目的。著名养生学家汪绮石在《理虚 元鉴》里明确指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长夏防湿”。 ❖ 指明了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在盛夏防暑邪;在长夏防湿邪;同时又要注 意保护人体阳气,防止因避暑而过分贪凉,从而伤害了体内的阳气,即《 黄帝内经》里所指出的“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 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2.五禽戏的练功要领:全身放松;呼吸均匀;专注意守 ;动作自然。
第二节 常用传统养生功法
学习目标
【熟悉】 1.八段锦的练功方法 2.易筋经的练功方法
八段锦
一、概 念
❖ 八段锦是由八种不同动作组成的健身术,故名“
八段”,因为这种健身功作可以强身益寿,祛病除 疾,其效果甚佳,而且体势动作古朴高雅,有如展 示给人们一幅绚丽多彩的锦缎,故称为“锦”。
课堂小结
1.运动养生原则: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循序渐进、持 之以恒。 2.运动养生特点:以祖国医学理论指导健身运动;注重
意守、调息和动形的谐调统一;融导引、气功、武术 、医理为一体;顺应自然界四时变化
第二节 常用传统养生功法
学习目标
【熟悉】 1.太极拳的练功方法 2.五禽戏的练功方法
太极拳
一、概 念
秋冬养阴
❖ 秋冬养阴 ,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谓秋冬之时,万 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 养五脏。凡有损失阴精的情况皆应避免。

【知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中医健身功法练起来!(附视频)

【知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中医健身功法练起来!(附视频)

【知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中医健身功法练起来!(附视频)中医导引是凝聚着古人智慧的运动方式。

导引可以改善气血、提升阳气,从而提高机体抵抗力,以达到健体防病的目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总结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四种中医导引功法,快和家人朋友一起练起来吧!【知识】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中医健身功法练起来!(附视频)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重心右移,左脚向左迈开一步,两脚掌心约与肩同宽,平行站立。

两手从体侧捧气向前,掌心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

手掌体前捧气上托,当两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时,在胸前翻手掌向外再向上,双臂伸直,上托于头顶,两脚踩地,停顿数秒。

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拢气,慢慢落于体侧,左脚收回。

接着重心左移,右脚向右迈开一步,重复以上动作,左右交替6~9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向左迈开一步,大致两肩宽,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自体侧拢气上升,抬至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呈剑指,右手在内握固。

接着向左做拉弓状,剑指指尖向上,转头凝视远方,拉至极致,停顿片刻。

两腿直起,两手臂伸展向下划弧拢气,还原体侧。

再换右侧,重复如上动作,左右交替6~9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重心右移,向左迈开一步,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两手捧气上升,指尖相对,置于中脘穴。

右手转掌心向下,左手上托,至胸前指尖向右,至面部指尖向前,至头侧指尖向左,至头上方指尖向后,至臂伸直指尖向右,与此同时右手下按,逐渐转指尖向前,置于右大腿侧,停顿片刻。

左手自左上方缓缓划弧拢气下落,右手顺势划弧转掌心向内,随后收回左足,两手向下划弧拢气,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还原到预备式。

再出右脚,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6~9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脚并拢,两手从体侧拢气回收,两手重叠,敷于肚脐(掌心向里,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

逐渐从上向下转动脊椎,向左侧背后望去,保持肩和胸不动,感受颈椎和胸椎形成二争力,随后胸椎从上向下缓缓向左转,保持腰椎和胯不动,感受胸椎和腰椎形成二争力,再将腰椎和胯缓缓向左转,保持脚踝不动,感受周身与脚踝形成二争力,停顿片刻。

易筋经 强筋骨壮内腑 治慢性病

易筋经 强筋骨壮内腑 治慢性病

易筋经强筋骨壮内腑治慢性病*导读:易筋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导引健身方法,是一种以改善筋骨为主要特征的健身方法。

经常练习,可以强筋骨、壮内腑,对多种慢性病均有保健……易筋经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导引健身方法,是一种以改善筋骨为主要特征的健身方法。

经常练习,可以强筋骨、壮内腑,对多种慢性病均有保健治疗效果。

*止痛练习易筋经,可使挛缩的筋肉逐渐舒展开,局部气血通畅,通则不痛,疼痛症状随之改善。

筋肉舒展,疼痛减轻,则活动受限的症状也逐渐好转。

如摘星换斗、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通过身体的扭曲、伸展等运动,可提高腰背颈肩部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人体各关节的活动功能。

另外下肢的屈伸活动可增强腰腹及下肢力量,起到壮丹田元气、强腰固肾的作用。

卧虎扑食式通过身本的后仰、胸腹的伸展,可使督、任二脉得以调养,强健腰腿,阳气充足。

*强心实验观察表明,练习易筋经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心脏后负荷得以减轻,使心脏每搏射血量增高,起到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护肺易筋经的各式动作动员了较多的肌肉参与,其中对胸廓隔肌、肋间肌等呼吸肌,以及胸锁乳头肌、腹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等辅助呼吸肌产生影响。

胸廓呼吸肌力量增长,必然改善人体呼吸机能。

如倒拽九牛尾式中,用力在于两臂的动作,人体的背阔肌、胸大叽、胸小肌、肋间肌、隔肌、腹肌等呼吸肌均要参与才能完成。

再如三盘落地式,下蹲时要求手猛力按下,起身两掌翻起,动作有力,人体的肋间肌、隔肌、腹肌、胸大肌、胸小肌等呼吸肌随两掌的起落,呈收缩状态。

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可使肌肉的最大力量提高近50%,从而达到增强呼吸肌力量和肺呼吸功能的作用。

*抗疲劳慢性腰肌劳损包括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等病症。

中医学认为其病因与肾虚、风寒湿侵袭、气血不足、慢性损伤等因素相关,是常见的疾病之一。

腰肌劳损的主要症状是腰部酸痛,劳累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在工作时要求长期保持坐或站立姿势的人群中,腰肌劳损患者更为多见。

练习易筋经,通过腰腿部位肌肉的活动,可有效改善和缓解腰肌劳损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易筋经心法

易筋经心法

易筋经心法易筋经为中国气功传统功法之一。

'易筋经'以强筋健骨为最,因此对于筋骨肢体及肾虚、阳痿、早泄、失眠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一、韦驮献杵第一势(一)口诀:立身期正下,环拱手当胸,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二)动作姿势1、预备桩功:两脚平行站立,与肩等宽,双膝微屈,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五指自然并拢微屈,两眼平视前方,继而放松,轻轻闭合,眼若垂帘。

心平气和,神能安详,洗心涤滤,心澄貌恭。

全身自上而下头颈、肩、臂、平、胸、腹、臀、大腿、小腿、脚依次放松,躯体各关节及内脏放松,做到身无紧处,心无杂念,神意内收。

继而再做内观放松,神意内收,导引气血内观泥丸,自觉头脑清新,清莹如晨露。

引气下行,内观咽喉,自觉颈项放松。

引气下行,内观小丹田,自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

引气下行,内观脾骨,自觉中焦温涧,胃脘舒适。

引气下行,内观下丹田,自觉命门相火温煦,无气充沛,腹内暖意融之。

引气下行,内观会阴,自觉会阴放松。

引气沿两腿内侧下行,内观涌泉,自觉无限生机自足下涌出。

2、拱手当胸:两臂徐徐前手举,掌心相对与肩等宽,两臂平直,再屈肘,肘节自然向下提坠,两手慢慢内收,距胸约一拳后,两手指尖相叠,拇指轻触,掌心向内。

此时要求沉肩坠时,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舌抵上腭,面带微笑。

二、韦驮献杵第二势(一)口诀:足趾挂地,两手平开,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二)动作姿势1、接上势,翻转掌心向下,指尖相对,在体前缓缓下接至小腹前,同时引气下导。

两掌左右分开,翻转掌心朝上,缓慢上抬呈侧平举意念在无限远处。

两手微高于肩,两眼平视前方,极目远眺,舌尖放下平铺,松腰松胯,两足趾抓地,似要生根之状,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排除杂念,摒弃诸缘。

三、韦驮献杵第三势(一)口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觉心安,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二)动作姿势1、掌托天门目上举:接上势,两臂上举,掌心相对,翻转掌心向上,十指相对,舌抵上腭,仰面观天,眼看九天之外,脚跟提起,足尖着地。

中医养生运动

中医养生运动

中医养生运动中医养生运动1:五禽戏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所创,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后,以模仿虎、鹿、猿、熊、鹤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来达到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

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

练法有两种:一种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用意念想着它们的活动,自然地引出动作来,只要动作的前后次序有个组合就可以了,每次锻炼的动作次序可以不完全一样。

另一种是参阅现有五禽戏的书籍,学习整套动作。

中医养生运动2:易筋经易,改变之意;筋,泛指肌肉、筋骨;经,为方法。

因而易筋经是一种改变肌肉、筋骨质量的特殊锻炼方法。

它除练肌肉、筋骨外,同时也练气和意,是一种意念、呼吸、动作紧密结合的功法。

在练功时要注意松静结合,柔刚相济,身体自然放松,动随意行,意随气行,不要紧张、僵硬。

中医养生运动3:六字诀六字诀由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正式提出,他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气,吐气有六者谓吹、呼、唏、呵、嘘、丝,皆出气也。

”在呼气时发出“吹、呼、唏、呵、嘘、丝”六个字的音,再配合吸气,来达到锻炼内脏,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练六字诀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呼吸、式子、吐音;第二阶段转到处理意念、吐字出气流。

练“嘘”字功,睁眼练,其他字可以闭目吐。

每个字吐六次。

吸气时鼓肚子,呼气时瘪肚子。

吐字呼气,吐尽吸气,嘴呼鼻吸。

预备功:头顶如悬,双目凝神,舌抵上腭,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坐胯,双膝微屈,双脚分开,周身放松,大脑入静,顺其自然,切忌用力。

中医养生运动4:太极拳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其姿势优美,动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并不受时间和季节的限制。

既能防病,又可强身,不仅我国人民喜练,而且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抟、周敦颐的“太极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

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内功心法全文易筋经,是一本强身健体的武术经典,其中包含了古传内功易筋经十二势。

这十二势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方法来锻炼身体的内在力量,从而达到练气、强体、健身的效果。

下面将为大家一一介绍易筋经内功心法的全文。

第一势:势必高勾引人势必高勾引人,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一式。

这一势通过高举双臂向上拉伸躯干,同时深吸一口气,将气息集中在腹部。

这个动作有助于打通气血循环,并增强背部和手臂的力量。

第二势:产长使大器产长使大器,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二式。

这一势需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弯腰向前伸展双臂,尽力触碰脚尖。

这个动作能够拉伸腰部和背部的肌肉,增强骨骼的灵活性,同时还能够调整呼吸,增加肺活量。

第三势:凡感窑洞乃通凡感窑洞乃通,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三式。

这一势需抱肘微曲,双腿膝稍屈,然后屈腰精通向前,同时深吸一口气,将臀部的力量集中,向下施力。

这个动作能够增强臀部和腿部的力量,提升下半身的灵活性。

第四势:番种今肅大难番种今肃大难,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四式。

这一势需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双臂向两侧分开,手心向上,同时注视前方。

这个动作能够调整身体的平衡,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并提升专注力。

第五势:立世大势恒殊立世大势恒殊,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五式。

这一势需双脚并拢,身体挺直,然后双手置于胸前,十指互扣。

这个动作能够强化腿部和背部的力量,改善体姿,增强气血循环。

第六势:罕慢一世根堅罕慢一世根堅,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六式。

这一势需双腿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屈膝下蹲,尽量使大腿和小腿呈90度的弯曲。

这个动作能够强化腿部肌肉,增加腿部的力量和耐力。

第七势:完如老實气元完如老實气元,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七式。

这一势需屈膝下蹲,一手放在胸前,一手置于腰间,同时眼睛注视前方。

这个动作能够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调整呼吸,平衡体内能量。

第八势:炯炯二目恒鑒炯炯二目恒鑒,是易筋经十二势中的第八式。

东方易元易筋经精华六式养生功

东方易元易筋经精华六式养生功

东方易元易筋经精华六式养生功相传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

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达摩会意后,留下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

《洗髓经》为内修之典,《易筋经》为外修之书。

拳术之内功,以易筋洗髓二经为最精纯。

洗髓一经,其高深奥妙,超乎一切武功,需经师傅开筋点穴,专业指导下,循序渐进,反复修炼。

《黄帝内经》里讲万病之源源于血,百病之由由于气。

任脉主血、督脉主气,二脉通则气血足,由经络到五脏之肾,肾主骨,骨生髓。

东方易元少林《易筋洗髓功》,是本源养生的集大成者!功法通过“吐纳、开筋、垂吊、拍打、拉伸、打坐”6 个步骤,打通任督二脉、洗涤骨髓、净化血液、激活干细胞,激发强化人体本源力量。

易筋一经,亦是奇妙无穷。

易者,换也;筋者,筋脉也。

易筋云者,盖言去其原本赢弱无用之筋,而易以坚强有用之筋也。

《易筋经》,分为六式、十二式、二十四式。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少林易筋洗髓功中,易筋经精华六式。

少林易筋洗髓功之易筋经精华六式养生功,由《古易筋经》浓缩简化而来,动作简单却又实用。

精华六式,共六个动作,采用站式,躯干、四肢保持一定的姿势,全身肌肉放松,手臂呈静力性,借呼吸诱导,舒展筋骨。

从前到后,从内到外,一个一个松,人体筋全部松了,筋脉和脏腑的功能逐步增强。

易筋一方面可以使大脑及中枢神经得到休息,另一方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各个系统的新陈代谢和调节作用,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充分的营养。

古语有云,“筋长一寸,寿延十年;骨正筋柔,气血自流。

”长寿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软的筋骨,易筋的直接疗效是祛痛、排毒、增强性功能等,间接疗效则数不胜数。

易筋使筋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于是“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病症因此消除、减缓;易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元气的通道,此脉通则肾功加强,而肾乃先天之本,精气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赖于肾功能的强大。

《传统功法——易筋经》教学大纲

《传统功法——易筋经》教学大纲

《传统功法——易筋经》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易筋经(yijinjing)学时:36学分:2•课程介绍易筋经相传为梁武帝时代印度高僧达摩所著,是一种内外兼练的导引强身法,练内名洗髓,练外名易筋。

“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净,外坚固,圣域在反掌之间耳”。

可见此功法并非全在“易筋”,而是整体性身体并练、内外兼修的一套医疗保健养生功法。

易筋经全套共十二节动作,五分钟左右可练完一套。

主要动作包括:1.拱手当胸2.两臂横担3.掌托天门4.摘星换斗5.出爪亮翅6.倒拽九牛尾7.九鬼拔马刀8.三盘落地9.青龙探爪10.卧虎扑食11.打躬式12.掉尾式。

•课程内容和要求(一)理论部分(4学时)1、易筋经起源和发展2、易筋经基本原理3、易筋经简介和习练要领(二)实践部分(32学时)1、基本姿势2、基本步法3、基本动作4、套路动作【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易筋经基本动作。

2 教学难点:易筋经基本步法。

【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凧基本原理,易筋经套路。

2、促进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意识,了解科学健身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4、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团结协作意识、纪律意识以及吃苦耐劳的优良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指导思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示范,寓教于乐。

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1、传授技术——接受技术阶段传授的方法是全息感知法,包括示范感知、语言感知、口令感知、电教感知和思维感知。

在需要进行分解示范时,应遵循“完整示范——分解示范——完整示范”的顺序原则。

在选取示范面时,应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选取正面、背面、镜面、侧面和斜面的一种或多种示范面。

2、组织练习——进行练习阶段练习的形式: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单人练习。

3、检查纠错——巩固提高阶段检查的方法:观察法、提问法、抽查法、测验法。

纠错的方法:慢解领做法、语言提控法、静站体验法、附设条件法、素质补缺法、讲示攻防法、对比求异法等。

易筋经的作用

易筋经的作用

易筋经的作用易筋经是中国古代武术经典之一,相传为大宋时期少林寺的一位高僧所创。

这本经书以修炼身体、强健筋骨为主题,为武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身体锻炼方法。

易筋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改善健康、增强体质、提升武技等方面。

首先,易筋经对改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身体虚弱、久坐不运动等问题,易筋经通过一系列的身体锻炼,特别是对脊椎和关节的训练,能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增强腿腰力量,改善体态,预防和缓解腰椎病、颈椎病等脊椎相关疾病。

其次,易筋经可以增强身体的体质。

易筋经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拉伸、舒筋活络,通过背部、腰部、腿部等身体部位的锻炼,可以增加韧带、肌腱的弹性,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抗打击能力。

这对于武者来说,十分重要,可以为他们在搏击比赛或实战中提供坚实的保障。

此外,易筋经可以提升武技。

易筋经的训练方法以拉伸、扭动等为主,通过这些特殊的训练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升人体的敏捷性和反应能力。

这对于武者来说,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击打速度和准确度,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躲避对方的攻击。

综上所述,易筋经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有助于改善健康,增强体质,还能够提升武技水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易筋经并非一蹴而就的功法,它需要长期坚持的训练才能够取得实效。

易筋经的修炼之路并不容易,需要武者具备毅力和耐心,才能够真正获得其中的益处。

因此,对于有志于学习易筋经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具备持之以恒的决心,并且要结合饮食、作息等方面的调整,才能够更好地享受到易筋经所带来的益处。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健康、体质和武技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

中医药养生功法易筋经

中医药养生功法易筋经

中医药养生功法易筋经中医传统养生功法易筋经易筋经是一门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中国传统功法,也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筋经健身法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

“易”有变易的意义,“筋”指筋脉。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易筋壮骨。

因此,经常练习易筋经能达到理筋舒筋强筋,健身养心的功效。

历史源流相传易筋经乃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印度佛教第二十八祖,“东土”(中国)禅宗初祖达摩所创,并经僧人般刺密谛译成汉文,但目前没有文献支持这一说法。

清代凌廷堪在《校礼堂文集·与程丽仲书》中认为易筋经是明朝天启年(公元1624年)由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而编创。

易筋经十二式首见于明末章氏辑本,咸丰八年(1858)潘蔚将“易筋经十二势”辑入其所撰的《卫生要术》,光绪七年(1881)王祖源对《卫生要术》一书重加摹刻,,更名为《内功图说》,继而流传极广,变化亦多。

在1990年出版的《达摩洗髓易筋经》中,此十二式功法又被称作“韦驮劲十二势”。

有学者分析易筋经十二势动作后认为,易筋经动作多为仿效农民的各种农活姿势,演化而成的一种锻炼方法。

如韦驮献杵势,效仿农民用木杵舂米的动作;韦驮献杵第三势,效仿担粮动作;韦驮献杵第二势,则是效仿净粮动作;再如倒拽九牛尾势,是效仿牵牛拉粮之动作;工尾势,则是躬身收粮之动作等等。

有佛家练功者,将其内容用禅宗的语言来代替,并借托达摩所创,故又有“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之说。

易筋经锻炼机理筋是人体重要的软组织,是联络关节之间的一种坚韧组织,即肌腱,它沟通里外、维系脏腑,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筋乃人身经络之外,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人的筋有弛、挛、靡、弱、缩、壮、舒、劲、和等种种情形。

筋壮则强,舒则长,劲则刚,和则康,拥有健康的筋就会拥有健康的肌体。

[气功]黄氏易筋经

[气功]黄氏易筋经

黄氏易筋经本功法是内壮养生气功,又名“凹腹气功”,是“易筋经”流派的一个体系。

此功法刚柔相济、动静相兼、意守丹出、神形合一,具有腹肌收缩、膈式呼吸、鹤式吐纳、肌群缩紧的特色。

可治疗多种慢性病,且可健美形体,老而不衰。

注意女性习练时不可收腹。

功法预备功:一、并立式:两脚并拢,脚趾抓地,脚心供起。

两膝后挺,两腿后裹,伸脊直颈,头顶喉松.腹肌收缩,胸肩下压提肛缩肾,两手握拳两臂扭紧如螺旋形下插于两股外侧。

两眼微眯,不可大张。

二目内视,不可乱看。

耳听呼吸,不可杂闻。

吸气时舌尖轻抵上颚,暗示气息循督脉而上升,至人中穴接任脉而下降。

呼气时舌尖平放放,内沉外括.力贯命门。

气沉元海后停息(不呼不吸),默念:炼我体魄,保卫祖国;气壮河山,反抗压迫。

(以下各式导引姿,除上下肢有变化外,均应按此要领行功。

)二、齐弓箭式:左腿为弓,右腿为箭。

左脚尖向右摆,上体向左扭,两手握拳扭紧下插(注:左张张抗)三、右弓箭式:同左弓箭式,只是两脚交换,方向相反。

四、外八字骑马式;两脚向左右各开半步,两手*腰,拇指在后,其余四指在前,上体下坐成外八字骑式。

五、内八字倒斜式:两脚分开各半步,上体略向后仰,头和上体至膝关节成一斜直线.两手握拳抵压腰眼(气堂)。

六、鹤立式:左脚独立,右脚膝关节弯曲,以右脚脚背贴紧左脚弯(委中穴).屈肘,屈腕,手指撮拢向下,两肘贴紧两肋,每十息两脚交换一次。

以上各式,呼吸十息*吞咽一次。

吞咽时头耍偏左*如吞硬物状,意送脐中。

各式至少反复练两次,半个月后再加鹤式吐纳法。

第一式:压腹式屈膝,二字桩,两掌踏于膝盖上,二指四指分别扣膝眼,上体略向前烦,头往上顶。

调息以后.猛吸—口气,全身即行下落,臀部距地面约寸半,往返一起一落,至不能忍受时,停止起落,口猛吐—口气,调息以后又如前行动,至少反复二次以上。

此式功能:压迫五脏蓄血人大循环。

第二式哼哈功—、两脚向左右分开,趴离约二尺.成人字桩。

两手*腰,鼻吸不呼。

二、上体尽力下俯三次,两臂分别向背后,十指同时伸直,手心向后,上体下俯后手心实际是向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传统养生功法
易筋经
易筋经是一门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中国传统功法,也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筋经健身法是一种以强身壮力为主的锻炼方法。

“易”有变易的意义,“筋”指筋脉。

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内静以收心调息,外动以易筋壮骨。

因此,经常练习易筋经能达到理筋舒筋强筋,健身养心的功效。

历史源流
相传易筋经乃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印度佛教第二十八祖,“东土”(中国)禅宗初祖达摩所创,并经僧人般刺密谛译成汉文,但目前没有文献支持这一说法。

清代凌廷堪在《校礼堂文集·与程丽仲书》中认为易筋经是明朝天启年(公元1624年)由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而编创。

易筋经十二式首见于明末章氏辑本,咸丰八年(1858)潘蔚将“易筋经十二势”辑入其所撰的《卫生要术》,光绪七年(1881)王祖源对《卫生要术》一书重加摹刻,,更名为《内功图说》,继而流传极广,变化亦多。

在1990年出版的《达摩洗髓易筋经》中,此十二式功法又被称作“韦驮劲十二势”。

有学者分析易筋经十二势动作后认为,易筋经动作多为仿效农民的各种农活姿势,演化而成的一种锻炼方法。

如韦驮献杵势,效仿农民用木杵舂米的动作;韦驮献杵第三势,效仿担粮动作;韦驮献杵第二势,则是效仿净粮动作;再如倒拽九牛尾势,是效仿牵牛拉粮之动作;工尾势,则是躬身收粮之动作等等。

有佛家练功者,将其内容用禅宗的语言来代替,并借托达摩所创,故又有“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之说。

易筋经锻炼机理
筋是人体重要的软组织,是联络关节之间的一种坚韧组织,即肌腱,它沟通里外、维系脏腑,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筋乃人身经络之外,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

人的筋有弛、挛、靡、弱、缩、壮、舒、劲、和等种种情形。

筋壮则强,舒则长,劲则刚,和则康,拥有健康的筋就会拥有健康的肌体。

筋弛则病,挛则瘦,靡则痿,弱则懈,缩则亡,筋的病变会导致机体多种疾病。

易筋经之“易”,可以解释为改变或变换,据易筋经之旨意,此处可延伸为增强、修复之意。

“易筋”就是把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
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从而将痿弱的“筋”修复成强壮的“筋”,并且延缓“筋”的衰弱。

“经”则是指方法。

易筋经就是通过特定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身、调息、调心的锻炼,修复、增强经筋机能,达到调整脏腑功能,培育正气的目的。

易筋经训练要点
易筋经十二势练习中强调调身、调息和调心,锻炼过程中要求达到气盈力健,骨劲膜坚,刚中有柔,柔中有刚,静中求动,动中含静,意力统一的境界。

易筋经锻炼时,既不能按图索骥,空摆架势,也不可随心所欲,改变程式。

应以意领气,意守丹田。

做到松、静、自然、舒适。

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练功的时间、次数、姿势的选择及动作的强度等都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一般以练功后微微出汗为宜。

衣服要宽松适度,以免妨碍锻炼和出汗着凉。

易筋经十二势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