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09aa454cb307e87101f69690.png)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断取得经济建设现代化成就的同时,文化建设与发展也正在加深加大。
在时间文化史中,唯独“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艺术创造中最大、最复杂、最耐久的一类。
所以他能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方面,也更重要。
”“建筑是有民族性的。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然而我们现在的古建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我们应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政策走长期路线。
并响应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的号召,结合我国当今的社会和经济情况重新拟定未来古建保护的工作路线,坚持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建筑;历史文化遗迹;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一、历史是根,文化是魂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五千年文明生命不息,承前启后,不断向前发展。
至今我国已成为举世瞩目,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取得经济建设现代化成就的同时,文化建设与发展也正在加深加大。
在时间文化史中,唯独“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艺术创造中最大、最复杂、最耐久的一类。
所以他能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方面,也更重要。
”“建筑是有民族性的。
”这是建筑文化先贤梁思成先生归结的重要理念。
正是基于建筑文化含有的这种属性,所以某种特别壮丽而又显示民族特色的历史建筑,往往成为象征国家的标志。
比如:天安门。
我国向来“以礼治国”,由于礼治规范的强制性,无论建筑与环境,还是城市规划全局,整体的秩序必须主次分明,井井有条,统一和谐。
毫无疑问,我们许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是我国建筑文化讲究整体秩序最好的历史见证。
二、古建保护的历史中国向来是个重视历史的国家。
早在抗日时期,八路军为了抢救山西洪洞县广胜寺内“赵城金藏”(金代版藏经)不被日寇劫走,不惜牺牲生命,连夜抢救转移文物。
解放战争,贯彻党中央保护文物的决策,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这些大规模的成片皇家园林古建筑群也完整保护下来。
解放北平战争,本着保护历史名城的原则,解放军兵临北平城下,争取和平解放北平,即使使用武力打进去也要保护古建筑的安全。
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
![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5587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6.png)
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导语:历史文化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着各种保护与再利用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现状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历史文化建筑的再利用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历史文化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它们不仅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艺术成就,更是人们情感认同的重要象征。
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不仅能够传承历史文化,还能够推动城市发展,吸引游客与投资者,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经济效益。
二、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现状1.保护现状: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工作涉及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与社会组织的合作。
通常采取的保护手段包括物理保护、法律保护以及社区参与等。
例如,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文化遗产基金会的联合保护项目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2.再利用现状: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历史文化建筑的再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再利用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酒店和商业设施等途径实现。
然而,再利用涉及到保护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需要综合考虑历史文化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需求。
三、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方法1.综合研究方法: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需要综合考虑历史、人文、建筑和市场等多个因素。
因此,需要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建筑结构分析、市场调研等方法。
2.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具体的历史文化建筑再利用案例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一些实践经验和成功模式。
例如,英国的波特兰石岛再利用计划以及中国的杨家村案例都是成功的范例,值得借鉴和研究。
四、历史文化建筑再利用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1.经济效益:历史文化建筑的再利用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游客和投资。
例如,某些历史文化建筑通过改建成酒店或商业街,成为旅游热点,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2.社会认同: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能够增强人们对自己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增进社区凝聚力和社会和谐。
贵阳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贵阳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d8ccf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9.png)
2019年3月下半月刊贵阳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高丽泉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和破坏。
目前,在许多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开发上还是存在着较多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本文全面阐述了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基本情况,客观分析了青岩古镇历史人文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遇到的瓶颈,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青岩古镇历史人文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借鉴。
一、青岩古镇基本概况青岩古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市南郊,地处贵阳南部山地中的平川之中,古镇原有牢固城墙围合,且有城边险峻五峰的维护。
青岩古镇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
其是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
古镇中人才辈出,涌现出不少历史名人,如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等。
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和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
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曾在青岩秘密居住,青岩古镇还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
青岩四面环山,北有狮子山、簸箕山为靠,南有后坡寨与马鞍坡(为两小山)为案,东西有大苗山、笔架山等,其外有玉带河环绕,古镇东西两门均处于两山之间,其东门位于苗佬坡与关山坡之间,西门位于下寨山与黄家坡之间,这种“两山夹一门”的古镇现在很少见,所以,选址的成功造就了青岩的长盛不衰、文人辈出、商业繁荣。
在战乱年代,连寺庙都不能幸免于难,而青岩却因地理位置的特殊而保存完好。
二、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的分布情况青岩古镇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开发现状见表1。
三、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概述(一)青岩古镇总体开发概述在2017年2月25日,青岩古镇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岩古镇的开发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e0115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2.png)
中国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国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为了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进行综合研究和系统规划,充分挖掘其价值,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深入研究其内涵和特点。
中国悠久的历史给予其独特的文化资源,例如古建筑、文物、传统工艺、民俗风情等。
这些资源既是历史记录的载体,也是民族传统的体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背景、文化内涵和所体现的价值,为其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其次,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
对于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方案。
规划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资源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注重保护与开发的平衡。
规划中应该明确目标和任务,确定开发的路径和方式,制定发展的步骤和措施,以及配套的政策和支持措施。
同时,规划应注重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和不断完善,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再次,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关资源,包括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
政府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同时,需要吸引各类人才参与其中,充分发挥他们在开发利用中的作用。
另外,需要借鉴和引进相关的技术和经验,提高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水平。
最后,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开发利用中继续保护和传承。
在开发利用中应该注重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独特性,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同时,开发利用也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避免不可逆转的损害。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使其能够持续发展,并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
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d19ff55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8.png)
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引言档案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的重要见证,是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
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档案文化资源的定义与特点档案文化资源是指以档案为载体,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的信息资源。
它包括各类文书档案、图片档案、声像档案等多种形式,并以其真实、客观、可信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档案文化资源承载着一个社会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与演变,具有不可替代性与独特性。
三、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1. 档案文化资源作为历史的见证,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丰富和完善历史记载。
2. 档案文化资源作为文化的载体,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有助于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心。
3. 档案文化资源作为社会的依据,为司法、科研、政策制定和社会治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国家决策与社会管理的科学化。
4. 档案文化资源作为非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传承和利用的重要作用,对地方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亦有重要推动作用。
四、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1. 加强档案资源整理和数字化建设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是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
应加大对档案资源整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档案数字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档案的可读性和可访问性。
2. 打造专业团队与机构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需培养专业人才和组建专业团队,提高档案管理与利用的专业水平。
同时,建立专门的档案研究与开发机构,着重加强档案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利用。
3. 引入市场机制与多元化开发方式应借鉴市场机制,引入多元化的开发方式,提升档案文化资源的产业价值。
例如,可以通过档案文化展示、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等方式,实现档案文化资源的市场化运作。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9b183b6941ea76e58fa0493.png)
文
MAST£R’S l‘}王l;SlS
有的叫“红l豁竿”、“纽袄军”、“红灯照”。qj传承下来,到巾踊的革命年代,红色仍 象征羲革命和进步,并被赋予了红军、红旗、红领巾、红色政权、又红又专、…一颗 红心等积极、政治性的意义。因此,红色文化足躁革命榻关的,跟巾豳共产党及筵 建立的红色政权密切联系的,是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总结起来,宝i:色文化就怒7“ 大人氏群众在中困二}:≮产党的领导下,党和人民群众在党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到±地蘩 命、红军长征、解放战争各个时嬲所嬲下的足迹以及所取得的伟大功绩,以及在取 褥功绩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柬l!!}≈先进入物的伟大人格、革命辔迹和崇薅精神。
红色经典义怼近几年沫我瀚文化传插尼其怒.}=流文l酣簟播界探讨f{0—1个热点, 积:经扔j’一i二个}】瞳:=绝80年代的…。段传播低谷之后,从90年代至今,“红也经典”作
t印宣笳删辫妖删掀&《职搬发艘乡l:包旅游.深入好埏爱黼冬义圈节白{々绕教玎》
l
⑧ \ ./
5羲士学位论炙
MAS’I’E}之’S‘l+}{ES{S
办公厅、蕊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牝20lO年全强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红色
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图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 念地、标志物为裁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碜迹和摹命精神为内涵,缀织 接待旅游者歹1:艘缅怀学习、参鼹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发展妻l:色旅游有重螫的现 实意义。发疑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 提麓建设社会=菱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怒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呵 持续的科学发餍观的具体体现,既是…‘项经济工程,曼是文化工摇、政治工程,是 一项剃党利潮利民的重大举持。红色旅游在国家的推动和部鬻下,获锶了良性发燧。 多l:色旅游受到筹遍欢迎。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更加受到重视。不少地方通过发艘红色 旅游,对孳命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更加重视保护和肖效剥j玛宝[色资 源,劳灞i}}】必要的投入。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c84a5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7.png)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软实力——关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调查与思考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记忆和灵魂,是城市文化价值和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我市明确提出,“修缮恢复一批文物建筑,综合提升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利用好一批重点历史片区”。
近期,我围绕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本市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11万多年的人类活动史和2300多年的建城史。
本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围绕“四条主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加大保护管理力度, 深入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1.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不断完善。
完成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1-2020年)》编制工作,通过了住建部专家审查,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完成了3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和《市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市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与保护规划》等规划,制定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166+N”项目库。
各类保护规划的编制,明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与特征,明确了重点保护区域的控制要求,为保护开发利用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2.历史文化资源保护面不断拓展。
深入开展历史建筑与文物普查,完成了五批次历史建筑认定工作和多批次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
目前,本市已划定了几处历史城区,18处历史风貌区,3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6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包括3处世界文化遗产)、省级78处、市级161处;历史建筑162处(302栋);3个历史文化名村,3个中国传统村落、1项工业遗产、196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众多的商业老字号等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文化保护和展示体系。
3.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为了更好地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本市围绕建设城市特色文化,从文物修缮与发掘、历史建筑主体抢救性修缮、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提升、历史片区更新利用四个方面分步骤地推进相关工作。
世界文化遗产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世界文化遗产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cec8db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d.png)
世界文化遗产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然而,在当今社会,如何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许多世界文化遗产由于自然侵蚀、人为破坏以及不合理的开发等原因,面临着损毁和消失的危险。
因此,我们应当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包括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的范围和标准,对破坏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
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用于遗产的修缮、维护和监测。
还应培养专业的保护人才,提高保护技术水平,确保遗产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
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开发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地时,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规划应充分考虑遗产地的承载能力,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损耗。
例如,对于游客数量的控制,要根据遗产地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上限,避免过多的人流对遗产造成损害。
在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开发利用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一切活动都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
促进当地社区的参与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地居民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们对遗产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理解。
应当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来,让他们能够从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中受益。
可以通过发展与遗产相关的特色产业,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俗文化旅游等,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从而增强他们保护遗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教育和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教育,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增强保护意识。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尊重。
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如电视、网络、报纸等,广泛宣传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和保护成果,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的措施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932ae1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7f.png)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的措施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不仅代表着历史和传统,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潜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措施,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
首先,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就需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不受破坏,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
此外,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让这些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就需要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
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和开发。
比如,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文化资源的魅力;可以通过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让文化资源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可以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业,让更多的人通过旅游的方式来感受和体验文化资源的魅力。
通过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潜力,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潜力,就需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文化创意人才是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潜力的重要力量,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智慧,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让更多的人具备对文化资源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教育机构,为有志于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人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教育;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文化创意奖项和项目,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文化创意工作中来。
通过加强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可以更好地挖掘和利用文化资源潜力,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课题申报】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课题申报】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64b1672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6b.png)
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课题申报书一、课题背景与目标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然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常常受到忽视或被破坏。
为了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研究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提出可行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成为当务之急。
本课题旨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关系,研究城市规划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以实现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机统一。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课题拟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问题。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从理论上探讨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分析其互动与影响。
2. 分析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城市规划的启示与意义,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发掘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潜力。
3. 研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如何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和遗址,在城市规划中保留与整修历史文化遗产。
4. 分析目前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5. 研究国内外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教训,借鉴优秀的案例,为我国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本课题将采用综合性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梳理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获取更多的实证数据和经验教训;最终形成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三、预期成果本课题预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形成关于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体系,明确二者的关系与作用。
2. 提出城市规划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与方法,为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乡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案
![乡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698546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2.png)
乡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案一、引言乡镇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宝贵的财富,对于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乡镇历史文化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本文提出了乡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案。
二、资源保护1. 建立乡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由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负责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监督实施。
2. 对乡镇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详细调查和分类,建立档案资料,确保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3.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历史建筑、古代文物和纪念性场所的保护,禁止破坏和非法开发。
4. 加强保护意识宣传教育,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提高民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三、资源开发利用1. 挖掘乡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历史文化旅游线路和景点,吸引游客和投资。
- 利用历史建筑和古代文物,修复并开放成游览点,增加游客的吸引力。
- 开发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和博物馆,展示乡镇的历史文化底蕴,提供教育和娱乐功能。
- 举办历史文化节庆活动,吸引各地游客参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2. 与当地传统产业相结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 利用乡镇历史文化元素,设计和生产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手工艺品,带动当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 通过开展历史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身参与和感受乡镇的传统工艺和民俗文化。
3. 加强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乡镇历史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业的有机结合。
- 开发乡村民宿和农家乐,提供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互动和了解乡村文化的机会。
- 设计和推广乡村旅游线路,将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风光相结合,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 培养和支持本地旅游从业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专业能力。
四、资源管理与维护1. 加强乡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养和修复工作,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指定专人负责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建立相关考核机制,对管理不善的情况进行约束和处罚。
3. 定期开展资源巡查和检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范和减少损害。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ece054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d.png)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和珍贵的财富,历史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对过去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传承。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破坏、消失甚至滥用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一、建立法律法规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我们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各级政府应当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保护方法和保护责任。
同时,应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
二、加强监督管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
建议成立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保护和利用。
这样的机构应当具备专业的人员和充足的资源,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活动,向公众传达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
此外,应当加强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他们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水平。
四、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将其封存,而应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本质的基础上合理利用。
比如,可以将历史建筑修缮并开放给公众参观,将历史文化遗址打造成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以及将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到创意产品中等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又能够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
五、国际合作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全球共同的责任和任务。
因此,国际合作至关重要。
不同国家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共享经验与资源。
同时,在国际舞台上,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推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并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来。
总之,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
我们应当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管理监督、加强宣传教育、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工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d76f15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a.png)
调查目的
全面梳理肇庆市的历史文化资 源,掌握资源的特点、价值和 分布情况。
分析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和不 足,为制定保护和传承措施提 供参考。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与传承。
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
加强肇庆市本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吸收其他地区的优秀文 化元素,丰富本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
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
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教育和 培训等工作,提高保护与传承的水平。
为肇庆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提供数据支持和建议,促进肇 庆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调查范围
肇庆市全市范围内,包括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区、四会市 、广宁县、德庆县、封开县、怀集县等区域。
调查对象包括历史建筑、文化习俗、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 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
02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肇庆市历史概述
作。
未来需要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 保护措施,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
传承和利用。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标题: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作者:张三、李四、王五
THANKS
04
肇庆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高保护意识
完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01
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范围和责任,加大对破坏
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对策
![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8f3afc0da38376baf1faea5.png)
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对策探析[摘要]通过对我国文化资源现状的分析,为保障我国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的开发者需要着力打造文化品牌,积极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坚持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制度机制。
[关键词]文化资源开发如同工业发展需要能源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同样离不开文化资源。
我国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是这种比较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对文化资源来说,谁占有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将其开发成文化精品,谁才真正拥有它,才能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着力打造文化品牌首先,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由于不同区域的区位、地理环境、民族、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乃至同一个地区的不同区域,其文化资源的类型和特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估,区别对待;要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最适合自身资源类型和特点的开发利用模式,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固定统一的开发模式。
其次,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往往最初来源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较优势。
要想上规模、上档次,要将本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
最后,打造精品,树立品牌。
文化品牌的显著特点是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价值。
要从全局出发,在了解市场信息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注重开发那些既能显示地方特色,又有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市场运作,积极做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营销创新;集中力量培养优势品牌,组建文化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文化精品,形成文化强势品牌。
许多品牌文化产品往往是从开发某一内容文化资源入手的,如美国好莱坞大片《哈利波特》和日本的动画片等,是从开发畅销小说和漫画的成功例子。
二、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当今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三网合一不断推进,移动3g等新媒体的出现,数字化与网络化已经的时代已经来临,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8745c6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e.png)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和重要载体,是民族和国家独特的精神文化和艺术创造的宝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破坏,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逐渐消失或严重受损。
因此,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是人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也是当今和未来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人类文化传承和未来发展的责任,更是人民和国家的共同责任。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保护各种文化特点的重要手段,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和分歧,促进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方法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方法有很多种,如修缮、融入旅游、展览和教育等。
其目的是让人们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重要性,并将它们与当代生活联系起来。
资金和专业技能也必不可少。
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最大意义在于使文化财富得以传承和发扬,在现代社会中保留并维护其价值。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与对策虽然许多人们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但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一定的难点,例如维护历史建筑和雕塑是复杂的项目,需要大量资金和精湛的专业技能。
此外,文化遗产的质量和意义可能受到个人或集体不良行为的危害。
另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也会对文化遗产产生损害。
对此,各级政府要制定专门的政策和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投入,以及控制个人和集体的不良行为。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案例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得到了广泛关注。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巴黎圣母院、中国的故宫等遗产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保护方面,意大利的威尼斯古城、南京的中山陵、日本的建筑园林都采用了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使其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
总结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是保护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a5719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ea.png)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如同深藏在大地中的宝藏,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情感和价值。
它们不仅是过去岁月的见证,更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地区来说,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历史文化资源涵盖了众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古老的建筑、传统的技艺、经典的文学作品、独特的风俗习惯等等。
这些资源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比如,北京的故宫,那宏伟的宫殿建筑、精美的文物藏品,展示了古代皇家的威严和奢华,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而,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过度商业化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粗暴的改造和利用,使其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和内涵。
比如,一些古老的街区被改造成千篇一律的商业街,充斥着各种同质化的商品,原本的历史风貌荡然无存。
另一方面,保护意识的淡薄也导致了许多历史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流失。
一些珍贵的文物古迹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在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下逐渐损毁。
一些传统技艺由于后继无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开发理念。
我们应当认识到,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文化,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资源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其次,要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加强对文物古迹、传统技艺等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守护者。
再者,要创新开发利用的方式。
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人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还可以将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如文化创意饰品、动漫作品等,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现状如何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现状如何](https://img.taocdn.com/s3/m/101ab1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7.png)
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现状如何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数字化保护方面的进展和成效存在差异。
许多发达国家在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欧洲为例,法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卢浮宫、凡尔赛宫等。
他们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这些建筑和馆藏文物进行了高精度的三维扫描和建模。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文物建立起精确的数字档案,方便后续的研究和保护,还能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以虚拟的方式参观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英国同样在数字化保护方面表现出色。
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其大量的藏品进行了数字化记录,并建立了在线数据库,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和浏览这些藏品的信息和图像。
此外,对于一些易损或珍贵的文物,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研究和展示,减少了对文物的直接损害。
在北美地区,美国在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例如,对于一些历史建筑和遗址,采用无人机航拍和激光扫描等技术,获取精确的地理信息和建筑结构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用于保护和修复工作,还为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然而,数字化保护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技术和资金是两个主要的制约因素。
对于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缺乏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数字化保护工作进展缓慢。
即使在发达国家,高昂的技术设备和维护成本也给相关机构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数字化过程中的数据质量和准确性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扫描和建模的精度不够,或者数据采集过程中出现遗漏和错误,将会影响到后续的研究和利用。
同时,数据的长期保存和更新也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和标准。
知识产权和隐私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在数字化过程中,涉及到文物的版权、相关人员的隐私等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法律纠纷和社会争议。
文化遗产现状及问题保护措施
![文化遗产现状及问题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444c65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2.png)
文化遗产现状及问题保护措施【摘要】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但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
当前文化遗产存在受损、盗窃等问题,加之文化保护工作不力,导致许多珍贵文物濒临失传。
虽然已有一些保护措施,但仍不尽完善。
为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我们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如加强监管、提高公众意识等。
国际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传承文化,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未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合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让其发挥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文化遗产、现状、问题、保护措施、保护建议、国际合作、重要性、发展方向、利用、经验交流1. 引言1.1 文化遗产现状及问题保护措施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智慧,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在快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许多文化遗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和腐蚀,有些甚至濒临消失。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缺乏专业的保护人才、保护经费不足等。
为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现有的保护措施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势在必行。
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国际合作和经验交流也至关重要。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只有加强保护措施,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2. 正文2.1 当前文化遗产的状况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宝贵的财富,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标志。
由于现代化的影响和城市化的发展,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一些古建筑、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濒临失传,古代文献和历史遗迹遭受破坏或丧失。
在中国,诸如故宫、长城、丝绸之路等重要文化遗产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保护,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研究者。
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如何平衡开发与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如何平衡开发与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d49d4c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b.png)
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如何平衡开发与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先辈智慧的结晶,是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记忆和深厚的价值。
然而,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平衡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开发文化遗产具有诸多积极意义。
通过合理的开发,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文化遗产的魅力。
例如,一些古老的建筑被改造成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这不仅能够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还能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开发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
门票收入、相关旅游产品的销售等,可以为遗产的修缮、维护以及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但另一方面,过度的开发也可能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一些开发者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对文化遗产进行盲目地改造和扩建,破坏了其原有的风貌和结构。
比如,某些历史街区在商业化的浪潮中,被大量的现代建筑元素所充斥,失去了原本的古朴韵味。
此外,过度的游客流量也可能超出文化遗产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恶化、文物受损等问题。
那么,如何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的关键点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
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是基于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充分尊重和理解。
在进行任何开发活动之前,必须深入研究和评估文化遗产的内涵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
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种经济资源,而忽略了其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其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至关重要。
政府应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明确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标准和界限,对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同时,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法律法规能够得到切实的执行。
再者,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包括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物保护专家等。
通过培养和引进这些专业人才,可以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适度原则。
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拥挤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历史文化资源在传承过程中存在问题解析
![历史文化资源在传承过程中存在问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81fada52ea551811a68771.png)
历史文化资源在传承过程中存在问题解析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如何处理历史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针对于现实中存在的各类文化传承与商业发展二者过程中的二元悖论式表现形式,通过国内成功与失败的例子来阐述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既要发展好经济又要做好传统文化景观因素的传承。
标签:历史文化传承问题由于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进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客观存在,历史文化自然而然的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不断地消逝与再生,同时,对于存着的历史文化起到决定作用的不仅仅是前期的规划设计蓝图和相应的决策者,更多地是各式各样的社会集团和他的基层受众,因而公众的广泛参与对已形成或者将要形成的历史文化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规划设计领域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来。
在我国,为了适应愈演愈烈的旅游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的建设中仿古性建筑成了营造旅游氛围的杀手锏,尤其是现在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仿古商业街。
随着这里建筑和营销模式的滥觞,许多设计师主张对于这类“假古董”应该彻底的抵制,从历史文化在现实中的物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很多设计师是打着发扬传统文化的旗号来破坏、曲解传统文化,假的传统文化还不如消逝的传统文化。
当下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构建过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各类仿古街道与仿古建筑的营造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使营造的空间文化与传统文脉直接割裂开来。
比如说一个地区它所主打的文化品牌是属于先秦文化的范畴,在建设过程中大量的运用唐宋乃至现代欧美的建筑表现形式,从风格上就与所营造的物理环境严重相悖,如此延续传统构建文化只会让人大跌眼镜。
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区划分出来一小片区域作为古建筑环境的保留区,或者在某一区域进行传统的再现,再现的主要表现形式只是把破旧的民居或者伟人故居修葺一新,而不去关注周围环境的融合,不去考究历史的形因,这种再现与保护只会助长形式主义的滋生,只会让人陷入商业主义的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暑期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调研团:刘莹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内江市和河南省沁阳市主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主要点,以县级市小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为面,依托历史文化景区的旅游商业物业开发,主要论述了历史文化资源对当今社会各地旅游发展的决定因素及其重要性问题,并描述了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
在考察了旅游环境保护的种种制约因素基础上,借鉴西方学者关于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旅游持续发展和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以及旅游环境质量的全面管理和保护设想,以期充分依据旅游资源特性,深度挖掘文化,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寻求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景区的旅游商业物业开发;旅游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持续发展;地方经济一、前言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生活过程中的遗存”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人文旅游景观的荟萃之地。
现存的各种古建筑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是一部用特殊文字书写的历史书卷,记载了不同时代的民族智慧和精神风貌。
历史文化资源对现在的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文化、考察古代城市体系规模和民俗风情、研究古建筑艺术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其他人文旅游景观所无法比拟的。
加之许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观优美,极具旅游吸引力,成为中外游客争相前往的旅游热点地区。
近年来,城市休闲市场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内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开发机会,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期待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市场中体现出它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和河南省沁阳市主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这类开发既有着明显的商业房地产特征,更具有特殊的旅游经济性和历史文化性。
为更好也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应该充分依据旅游资源特性,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深度挖掘文化内涵,选择合理的开发模式,将弘扬民族历史文化寓于旅游产业之中,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城市型历史文化景点的商业开发现状及主要问题1、开发现状及特征从对四川省内江市和河南省沁阳市主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调研汇总结果来看,由于景点的保护需求及对周边地价的提升作用,城市型历史文化景点的商业物业在景点内、外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差异。
以沁阳市神农山风景区为例,景点内部的商业活动多为大型的纪念品零售、餐饮住宿业务和小商户服务型产业,形式单调;而景点外部的周边地区商业活动多种多样,形式丰富。
从总体调研情况的汇总结果可看出:景点内,商业内容以相关历史文化商品和纪念品零售为主,辅以配套型服务业,主要利用既有的空闲建筑(非文物、非吸引物建筑)开展商业活动且商业具有主题突出、氛围浓厚、环境幽雅、规模较小、形态单一,管理较为落后等特征。
此外,商业的设置重视对景点吸引物和环境的保护,管理者大多为景点员工或对外承包经营,物业的所有权属于景区。
相比之下,景点外由于土地所有方式的灵活和复杂,商业内容显得丰富多样,小至特色商铺、大至形成综合性的城市中央游憩区,但均围绕着景点自身的历史文化核心而发展且由于景点的带动作用,其外部商业具有规模较大、数量较多、管理较灵活和先进、业态丰富、商业氛围相对浓厚、商业竞争激烈等特征。
近年来随着整体旅游市场的升温,历史文化景点作为城市文化精神的体现,其稀缺性更促进了景点旅游商业的发展。
景点内,商业形态愈加丰富和充实;景点周边,商业发展更具规模,大批旅游文化街、主题商业街区的得以开发,许多城市中央游憩区雏形初现,成为了景点重要的外围补充。
2、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旅游商业快速蓬勃的开发同时,很多问题也开始凸现,并直接影响城市旅游商业及旅游商业房地产的正常发展。
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和河南省沁阳市主要历史文化景点的调研,我们发现虽然两地相距较远,但或因同为小城市,两地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大体相似的特点,也可部分反映当今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景点内商业形态单一、业态落后,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难以为景区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大部分景区的收入还是以门票销售为主。
2) 景点的质量(级别)差异造成了明显的门票差异,形成了明显的客源分化,大部分高质量、高级别景点本地居民绝少涉足、而质量和级别较低的景点也无法吸引外地游客。
客源的分布不均对于依托景区的商业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不完全发展态势。
3) 客源分化造成高质量景点商业的消费季节性明显,低质量景点商业的消费额低、地价低的两极分化特征,直接影响景区周边商业的正常发展,均不利于形成有价值的综合性城市游憩中心和游憩节点。
4) 景点商业的不完全发展使商家难以调和团队消费和散客消费、外地游客消费和本地游客消费、大众消费和主题消费之间的多重矛盾,加剧了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的单一性缺陷。
有缺陷的商业格局与单一的商品形成了恶性循环。
5) 不完全、不稳定的旅游商业消费使很多大型旅游商业楼盘开发和经营矛盾难以调和,加大了这些物业的开发和经营难度。
6) 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商业经营内容严重脱节,形成了游客甚众、消费甚低、地价虚高的地产形态,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和开发资金的浪费。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景区资源开发程度浅、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商业结合不足,商业开发思路陈旧、旅游经济与城市商业脱节、开发过程粗放等直接导致了以上问题的出现。
三、影响城市历史文化景点商业开发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和河南省沁阳市主要历史文化景点的实地调研结果分析汇总,我们归纳得到影响城市历史文化景点商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个:1、游客来源因素影响要素本地游客外地游客游憩方式休闲、娱乐参观、考察、朝圣季节性较弱,收益稳定较强游玩时间较灵活较固定、较短游玩频率较高低个人消费额较低、主要集中于餐饮休闲较高、主要集中于门票和纪念品景点内商业业态小型、经济型餐饮休闲为主纪念品零售为主周边商业业态餐饮休闲为主的城市型商业业态住宿、休闲、娱乐为主对周边地价的带动相对较弱相对较强2、景点的区位因素影响要素中央商业型周边商业型游客数量较大,外地散客和商务游客数量较多较少,外地散客和商务游客数量较少游玩时间较灵活较固定个人消费额外地散客和商务游客消费较高外地散客和商务游客消费较低周边商业业态丰富、兼容大量城市商业业态较少,主题商业业态较多,可容纳社区商业业态。
周边地价高低投资风险较低较高投资额高较低3、景点的历史文化因素影响要素历史文化遗存类民风民俗类宗教类游玩时间较短较长较长游玩频率较低较高较高,特别是本地游客个人消费额门票消费以外较低门票消费以外较高门票消费以外较高景点内商业业态较单一丰富较丰富周边商业业态主题性较强,种类较单一参与性较强,种类丰富主题性强,种类单一对周边地价带动较强强较弱四、历史文化旅游及其制约因素历史文化旅游是指以历史文化为内容展开的旅游活动。
但需注意的是,历史文化旅游所涉及的并不是历史文化的全部,它主要是在历史文化遗存上或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层面做文章,通过对历史文化载体的赏析来获得心灵的愉悦及知识的积淀,而历史文化的载体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体现着一个时代的发展程度,因此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凝结着当时人们的聪明智慧,其本身往往就是一种艺术品。
这种艺术品以古雅见长,以历史文化为载体,是历史与文化的结晶,集中反映着民族的特色与风貌。
因此,历史文化旅游不仅能使游客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能够使游客的精神受到洗礼。
通过对四川省内江市和河南省沁阳市主要历史文化景点的游客及两地市相关管理部门的走访调研,汇总调研结果后可以发现影响历史文化旅游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规模: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规模往往对游客的历史文化旅游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一般而言,历史文化资源规模大、分量重的旅游景点往往对历史文化旅游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那些历史文化资源规模相对较小、分量相对较轻的景点则很难激起游客的兴趣。
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情况: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得好坏,往往会对游客的历史文化旅游心理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想搞好历史文化旅游,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其次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做好景点开发工作,优化景区参观氛围。
历史文化旅游固然是以历史文化为其内涵,但它毕竟与历史文化研究不同,从某种意义上看,历史文化旅游者寻求的是一种美的历程,在享受历史文化的美感过程中获得文化知识与心灵的愉悦,或可说在历史文化旅游中,寻求心灵的闲适与人生的安逸是第一位的。
因此,历史文化旅游载体的形式美是不可或缺的。
3、导游的文化素质:导游的文化素质对游客历史文化旅游心理影响较大。
因历史文化景点往往蕴涵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相对专业的知识,对普通游客而言,由于不具备相关的文化素养,虽可以通过眼睛对它外在的形式有所了解,但对其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不甚了解,所以感触并不深。
在这种情况下,导游的作用就显得相当突出。
优秀的导游往往能够以浅显生动的语言把历史文化景观的内涵展现在游客面前,从而激发起游客浓厚的兴趣。
4、旅游者的个人素养:一般而言,文化素养比较深的人因自身文化素质较高,较容易接受历史文化且具有自觉地从历史文化中接受知识、汲取精神营养的愿望,较之其他人对历史文化旅游更感兴趣。
而很多人文景观对旅游者自身修养要求也高,只有凭借深厚的文化知识才能读懂景观背后的文化。
五、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旅游环境是指在旅游活动特定的区域或范围内各种因素的存在状况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就范围而言,它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和相关的旅游依托地;就内容而言,则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状况以及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发展旅游,保护旅游环境作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作为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
1、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的矛盾对立众所周知,旅游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环境;而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环境的脆弱性,旅游发展又给旅游环境带来破坏和影响;因此,对旅游环境不妥善管理和系统保护,势必影响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
例如:我国的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等,都是深刻的教训。
经过我们对调查结果的汇总得出,旅游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①旅游对环境的破坏:旅游开发和发展对环境的损害可归纳为如下三点:首先,旅游部门只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做过度性、掠夺性的开发;其次,是对景区环境的粗放式管理,对旺季游客过分集中的现象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疏导或价格调控等管理手段;再次,旅游发展过程中,景点开发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病态膨胀的趋势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