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下回顾拓展二(完美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设计
1、积累自己喜欢 的节日成语; 2、积累自己喜欢 的节日诗句。
有关元宵节的诗: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 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 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 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 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 湿了春衫的衣袖。
有趣的标点
《有趣的标点》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借问酒家何处? 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
《有趣的标点》
【时间;
清明时节。 】【布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行人: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 处有? 牧童:(遥指)
、顿号 号
,逗号 ;分号 ?问号 !感叹号
。句号
:冒
——点号
“爆竹声中一岁除” 除:去掉。
译文:
在阵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 人们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
•读好这一行: •让人感受到过年时那种热闹欢乐的气氛。
“春风送暖入屠苏” 入:吹入。
屠苏: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 正月初一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这样 可以避瘟疫。
译文:春风把暖气吹入屠苏酒。翻译得更美一
元:第一、起始。
2、“元日”是什么意思?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王安石
北宋
政治家 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20
岁以前,随父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了 解到民生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 年的地方官。公元1070年被任命宰相。 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政,后 受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随即 废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 法”。《元日》这首诗就是他拜相推行 新政时写的,寄托着他执政变法、除旧 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 感。
点: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人们的心情是多么得高兴啊!
读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千门万户曈曈日”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子。 “曈”这个字和太阳有关,所以是 “日”旁。
译文: 旭日的光辉普照着千家万户。
读出:无限光明美好的前途。
“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换旧符:现指春联
译文:
每年春节人们总要拿新春联换掉旧春联。
描写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 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 念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 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 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学生默读《有趣的标 点》
体会标点的神奇 魅力:使一首七 言诗变成小令, 又变成小短剧。
……
…… 引号、书名号和括号 破折号和省略号可以放在 …… 星 期 天 , 我 对 妈 妈 说: 的前半可以放在一行开头, 一行开头与结尾,但不可 但不能放在上一行的末尾; “我 想 ” 去买书 ,能给我钱吗? 分开写在一行末尾和下一 它们的后半可以放在一行末尾, 行开头两处(即不可分开 但不能放在下一行开头。 写)。
有关除夕的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译文:
我身处的是空无广阔的乾坤,我拥有的是转眼 即逝的岁月。宇宙虽大,我却无处藏身,时间之快, 我已无力去掌握。一切都会在转眼之间就结束。末 路、风雨,穷边、雪霜,我的一生经历的是无数的 风霜和雨雪,我的命途有过的是数不完的挫折和失 败。现在是甚么都没有了,我的命运已经好像除夕, 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但这是什么的一刻呢?是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在摇曳的灯光下, 我连梦也做不成,而夜却是多么的漫长啊﹗
我
不
留 下 雨 天 留 客,天 留 我 不?留。 下 雨 , 天 留 客 ,天 留 我 不 留。 下 雨 天,留 客天 ,留 我 不留? 下 雨 天, 留 客天, 留 我 ?不留。 下 雨 天 留 客,天 留 我 ?不留。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 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 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 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 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 间了!
描写七夕节的
秋 夕
唐·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 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 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 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 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回 顾 · 拓 展
二
教学目标
能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大意,并背诵诗歌。
能够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加强语文知识的
积累。 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大致了解诗歌 的基调与意境。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
“玉颗珊珊下月轮”
译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 亮上面边撒落下来。
“殿前拾得露华新”
译文:
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
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
“至今不会天中事”
译文:
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译文:
(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
上海队胜: 广东队胜:
哥 哥 、弟 弟 被 评 为 三 好 学 生。
(两人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哥 哥 ,弟 弟 被 评 为 三 好 学 生。”
(告诉哥哥)
哥 哥 ,弟 弟 被 评 为 三 好 学 生?
(问哥哥)
“ ” 哥 哥 弟 弟 被 评 为 三 好 学 生? :
(哥哥问)
下
雨
天
留
客
天
Fra Baidu bibliotek
留
( )括号 《 》书
……省略号 ——破折号 名号 “ ”引号
——标号
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 冒号,这些点号在稿纸上都应该占一个字的 位置。 引号、括号、书名号都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分别标在文字的前和后,并各占一个字的位 置。 省略号、破折号都占两个方格,上下位置要 居中。
星期天 , 我 坐 在 沙 发 上 看 电视 。 花 儿 都 开 了 ,有 桃 花 、迎 春 花 句号、问号、感叹号、
齐读本诗
请同学们想象过年的画面,带者辞
旧迎新、欢度新年的喜庆氛,读出 作者的乐观自信的情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地点 时间 描写的事物
了解作者
生于834至839年,卒于902年以后。唐代文学家。 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 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 市)人。 公元867年(唐懿宗咸通八年)登进士第。 登第次年东游,为苏州刺史从事,与陆龟蒙相识, 并与之唱和,并称“皮陆”并属皮陆派。其后又入 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黄巢军下江浙,皮 为黄巢所的。黄巢入长安称帝,皮任翰林学士。皮 日休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因故为巢所杀,或说 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或说后至浙江依钱□, 或说流寓宿州以终。
逗号、顿号、冒号不能写 花 儿都开 了 ,有桃 花 、迎 在一行的开头。
春花
1、我们一完小学创办于1906年 , 至今有近百
年历史了。学校涌现出的名人有潘爱华 、 蒙 …… 、 吴健 兰凤 2、人们要追溯茶的历史 , 了解中国茶道,便 自然会想起中国茶史上的传奇人物 —— “ 茶 圣 ” 陆羽。
3、 这部书只是在讲一个爱情故事 《 红楼梦》
吗? 不是的 。
1、40秒钟后
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孩
的身体浮上来了 2、在我的记忆中 这里的野花 总是那么灿烂 红 黄 蓝 紫 仿佛竞赛似的 一茬接一茬 终年不断 除非水渠结冰了 雪花盖满了大地 3、老红军临终前断断续续地说 咱俩不能都牺 了 你要 要走出去 4、 哗 哗 我循声望去 原来是 位清洁工在扫地 5、我把 中国石 奉为至宝
有关清明节的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 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 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 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端午诗
和端午 【北宋】 张耒lĕi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jù能还。 国亡身殒yŭn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这既是写当时的民间风俗,也寓含着除旧 布新的意思。 •这句与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意思呼 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本诗既是写景诗,也是抒情诗。 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放爆竹、春风吹、喝屠苏酒、曈曈日、换 桃符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人们 过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 新的景象,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 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远 大的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 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 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
赏析:
这首诗描写桂花,写出了一副“夜赏月桂图”。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 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 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 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自在,毫 无忧愁。 全诗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一件事表达了中秋 佳节赏月之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 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 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 好处。同时还运用了想象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