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民办教育传承乡土文化浸润儿童心灵
让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
让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随着文化多样性的重视和本土文化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者开始关注幼儿园教育中本土文化资源的融入。
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社会文化的第一步,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并接受家乡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本文将探讨如何让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
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需要从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活动入手。
幼儿园应该根据家乡的地理、历史、民俗等特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教学内容,例如地方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本土食品的制作和品尝活动、家乡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们可以亲身感受家乡的文化传统,体验家乡文化的魅力,激发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还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选择符合他们认知发展规律的家乡本土文化资源。
在感知层面上,可以通过歌曲、童谣、民俗故事等形式来向幼儿介绍家乡的文化特色;在理解层面上,可以通过游戏、故事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家乡的文化内涵;在表达层面上,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绘画、舞蹈等形式来引导幼儿表达对家乡文化的喜爱和理解。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并学习家乡的本土文化,潜移默化地接受家乡的文化熏陶,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还需要教师的专业支持和指导。
幼儿园的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
在家乡本土文化资源的融入中,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本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并实施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
教师还应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认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本土文化,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让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
让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1. 引言1.1 为什么要让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而家乡本土文化资源的融入可以为幼儿园教育带来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底蕴。
家乡本土文化是一座承载着历史、传统和民俗的宝库,通过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幼儿园教育中,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家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从娃娃抓起,通过幼儿园教育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家乡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让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不仅可以丰富教育内容,还可以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创新能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这也是为什么要让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正文2.1 如何将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如何将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要考虑到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目标,即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将家乡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要了解家乡本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并找准与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契合点。
可以通过调研和考察,收集家乡本土文化资源的相关资料,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故事、民俗风情等。
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创新,将这些本土文化资源巧妙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要注重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合作。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家乡本土文化知识和教学经验。
可以通过开展师资培训和专题研讨会,提高教师对家乡本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教学创新能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也至关重要。
可以借助家长会和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家乡本土文化资源的融入。
要注重营造宽松、开放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可以通过布置丰富多彩的环境,设置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体验家乡本土文化,从而真正实现文化资源的融入和传承。
幼儿园爱家乡教育:本土文化传承活动教案
幼儿园爱家乡教育:本土文化传承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家乡是幼儿成长的根基,是他们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境。
为了让幼儿能够深刻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本土文化传承活动来引导他们。
本教案旨在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感受到家乡的魅力,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内容1. 家乡故事共享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和长辈来幼儿园,共享一些关于家乡的传统故事或者自己的童年趣事。
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幼儿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也让幼儿感受到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通过听故事,幼儿可以了解家乡的传统民俗、风土人情,激发他们对家乡文化的好奇心和向往心。
2. 家乡特色手工制作利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制作一些代表家乡特色的手工艺品,比如粘贴窗花、绘制传统服饰、编织地方特色手工等。
通过动手制作,幼儿能深入体验家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 家乡风土人情体验组织游园活动,带领幼儿去家乡的一些标志性地方,如景点、传统村落等,让他们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游戏和任务,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特色风俗等,从而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理解。
4. 家乡美食品尝在这个活动中,可以邀请家长或专业厨师来幼儿园,为幼儿讲解家乡的传统美食,并现场示范制作。
幼儿们可以动手参与烹饪,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从中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体味家乡的美味和独特之处。
5. 家乡主题展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绘画、手工制作、模型搭建等方式,展现自己对家乡的理解和表达。
教师可以组织相关材料和工具,指导幼儿创作,然后在幼儿园内举办家乡主题展览,让幼儿们积极参与其中,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他人介绍家乡的文化和特色。
7. 家乡文化艺术表演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教师和家长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家乡文化艺术表演。
比如编排家乡特色舞蹈、演绎传统故事等,让幼儿们在表演中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展现出自己的艺术天赋和创造力。
乡土文化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延伸与运用
乡土文化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延伸与运用在农村幼儿教育中,乡土文化的延伸与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乡土文化是指与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特定社会的人们有关的文化,它承载着丰富的知识、价值观和传统。
将乡土文化运用到农村幼儿教育中,不仅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和民族传统,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乡土文化的延伸与运用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农村幼儿通常在乡村环境中成长,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往往比城市幼儿更深入。
通过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和传统,比如家乡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民俗习惯等,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
通过与乡土文化的接触,幼儿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在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这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和人格塑造有重要影响。
乡土文化的延伸与运用有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乡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它可以成为幼儿认知和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资源。
通过了解家乡的农田、农具和农作物等农耕文化,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乡土文化中的许多传统活动和游戏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
乡土文化还可以通过音乐、绘画、手工等形式,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乡土文化的延伸与运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乡土文化是乡村社会的精神支柱和社会凝聚力,它涉及到人们的行为规范、礼仪习惯、社会交往方式等方面。
通过让幼儿了解乡土文化和民俗习惯,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尊重他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通过参与乡村文化活动和社区服务,幼儿还可以学习社交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适应能力。
幼儿园农耕文化课题研究与分享:传承乡土文化
幼儿园农耕文化课题研究与共享:传承乡土文化一、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接触教育的第一道门,承载了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传承乡土文化的使命。
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而在幼儿园中,如何通过农耕文化的引入和传承,引导孩子们热爱土地、了解农耕文化,对于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幼儿园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共享幼儿园农耕文化课题的经验和启示。
二、农耕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 农耕文化的重要性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引入农耕文化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热爱祖国、珍惜农耕文明的情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2. 农耕文化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幼儿园的课程中,农耕文化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让孩子们了解农耕文化的传统技艺、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的耕耘精神和勤劳美德。
通过积极的教学内容设计,如农耕文化的绘本故事、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等,提升幼儿对农耕文化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三、幼儿园农耕文化课题的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1.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幼儿园农耕文化课题的教学中,需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游戏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农耕文化的魅力。
2. 实施策略针对幼儿园农耕文化课题的实施策略,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田园体验活动、手工制作等,让幼儿亲身参与到农耕文化的传承中,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幼儿园农耕文化课题的实施效果与展望1. 实施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农耕文化课题的实施,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们对农耕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他们更加热爱家乡,对土地和农耕文化充满好奇和向往。
2. 展望未来,幼儿园农耕文化课题的实施将继续加强,通过与乡村学校、农耕文化传承基地等合作,拓展课程资源和扩大教学领域,使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共享工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中班幼儿教育中的乡土文化传承
中班幼儿教育中的乡土文化传承身为一名幼儿相关工作者,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还需要关注幼儿的文化教育。
特别是在我国,乡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在幼儿园中班的教育过程中,将乡土文化传承给孩子们呢?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乡土文化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幼儿完全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而是让幼儿对自己的家乡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家乡情怀,让幼儿感受到家乡的美好。
一、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环境创设中,我们可以将家乡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融入其中,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家乡的魅力。
例如,在墙面装饰中,可以悬挂家乡的特色农作物、手工艺品等;在区角活动中,可以设置家乡的主题区,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家乡的文化。
二、课程设置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家乡的民间故事、传统节日、特色美食等融入教学内容。
通过讲故事、唱儿歌、做手工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三、实践活动幼儿园的实践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环节。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家乡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让幼儿亲身感受家乡的美;还可以开展家乡特色的民俗活动,如包粽子、做月饼等,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家乡的风情。
四、家园合作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
在乡土文化传承中,家园合作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让家长了解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注家乡的变化,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五、教师素养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自身的乡土文化素养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乡土文化教育。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乡土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传承乡土文化。
这包括学习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以及积极参与乡土文化研究等活动。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解析
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孩子们对自然和乡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浅薄。
在这种情况下,将乡土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成为了一种趋势。
本文将探讨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与作用。
一、乡土资源的定义与分类1.自然资源:如家乡的山水、动植物、气候等。
2.人文资源:如家乡的历史、传说、民俗、建筑等。
3.社会资源:如家乡的特色产业、民间艺术、节庆活动等。
二、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1.培养孩子的地域认同感通过乡土教育,孩子们可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从而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这种地域认同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乡土资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家乡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资源,开展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3.提高孩子的实践能力乡土资源教育往往需要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和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乡土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地域认同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素质对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1.引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家乡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等资源具有独特性,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孩子们开展探究活动,如调查家乡的植物、动物、民间艺术等。
2.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乡土资源教育往往需要孩子们动手操作,如种植花草、制作民俗手工艺品等。
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增强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乡土教育活动往往需要孩子们共同参与,如团队合作制作节日装饰、开展环保活动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传承家乡文化通过乡土教育,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传统,从而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
乡土文化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延伸与运用
乡土文化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延伸与运用1. 引言1.1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形成的具有独特民俗、风俗、传统、习俗的文化形式。
乡土文化承载着农民群体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乡土文化是农村社会的精神支柱。
乡土文化传承着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智慧,是农民群体对待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的准则和信仰,是他们独特的文化精神。
乡土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可以增强农民群体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乡土文化是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
乡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智慧,对幼儿的情感认知、生活体验、价值观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引导幼儿接触和体验乡土文化,可以促进他们对家乡、家庭、自然的深入理解,增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心。
乡土文化对农村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时,应该充分重视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效地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
【字数:272】1.2 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村庄的幼儿园条件较差,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
这导致了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幼儿们全面发展的需求。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许多家庭无法承担高昂的幼儿教育费用,导致部分幼儿失学或早早辍学。
一些农村地区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碰撞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幼儿教育内容与方式不够贴近当地实际情况。
农村幼儿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改善,以确保每一个农村幼儿都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
2. 正文2.1 乡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中形成和传承的文化,它包含丰富的传统风俗、习惯、传说、民间艺术等元素。
乡土文化通常具有以下几个内涵与特点:一、承载着历史记忆。
乡土文化是乡村历史的活态表现,反映了乡村社会的演变和沿革。
乡土文化:润养“有根”的特色教育
乡土文化:润养“有根”的特色教育乡土文化是指某个地方的特有文化,它是农村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传统知识的总和,是乡村社会的特征之一。
乡土文化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它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如民间传统节日、传统手工艺、民间故事传说等。
乡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人们认同乡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重要构成部分。
乡土文化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涵盖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技艺,这些知识和技艺代代相传,使得乡村文化能够得以保留和传承。
乡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文化形态,更是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的反映。
它代表了乡村社会的特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农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认同。
乡土文化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乡土文化不仅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还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乡土文化教育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乡村文化,更能够启发学生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通过乡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从小就接触到乡村生活和农耕文化,增强他们对于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乡土文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一系列重要的品质和能力。
乡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并能够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乡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智慧,学生通过学习乡土文化,能够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乡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乡土文化中注重共同劳动和团队合作,通过乡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乡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
乡土文化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通过乡土文化教育,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乡土文化教育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于乡土文化教育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力度。
教育部门要加大对乡土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发和推广力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学校要加强对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视和投入。
幼儿园教育中的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
幼儿园教育中的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接受教育的起点,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将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中,不仅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一、本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1.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将这些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有助于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幼儿园教育中的本土文化传承与创新,让孩子们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培养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动力。
3.增强文化认同感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本土文化,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体验和实践,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
二、幼儿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课程设置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中,要充分考虑本土文化的融入。
通过设立专门的文化课程,如中国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美德等,让孩子们系统地了解和学习本土文化。
同时,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他学科,如语言、数学、科学等,使孩子们在各个领域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2.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游戏、实地考察等,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本土文化。
通过实践活动,如手工制作、表演、绘画等,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传承文化。
3.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
在环境创设中,要注重本土文化的体现。
如在墙面装饰、主题活动中融入本土元素,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教育。
4.师资培养加强幼儿园教师的本土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要关注孩子们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孩子们学习本土文化的兴趣。
5.家园合作家庭是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老师。
通过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本土文化教育,让家长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来,形成教育合力。
乡土文化对农村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
乡土文化对农村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幼儿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其中的美术教育更是备受关注。
如何让孩子们在感知美的同时,深刻地理解乡土文化,是当前农村幼儿艺术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乡土文化是指一个地方固有的民间文化,它涵盖着地方民俗、地方文化、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
乡土文化对艺术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情趣乡土文化是幼儿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审美体验的来源之一。
幼儿在接触乡土文化的过程中,通过感知、观察、模仿、创作等多种方式,能够增强感知、表现和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够发掘自身的潜能和才能,丰富审美情趣。
乡土文化中的生动形象、朴素质朴的表现形式,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艺术特长的发扬。
同时,乡土文化还能够通过对孩子们身边事物的观察,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感性认识能力。
二、促进了幼儿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体验和感知乡土文化,有助于幼儿形成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通过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的指导,幼儿能够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朴素的美丽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能够帮助幼儿树立家国情怀、崇拜祖先、自爱自重,认同传统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具有较强的文化自我感知和认同感。
三、提高了幼儿的综合素质乡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而精深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理念。
在艺术教育中,幼儿通过学习乡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可以了解社会风貌、历史文化、民族习俗和民族精神等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文化背景知识和道德感等综合素质,有利于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的智力、情感和身体发展。
总之,乡土文化对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不可忽视,将其融入到教学中,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丰富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自我价值感,为幼儿的艺术教育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乡土教育资源是指园区所在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资源。
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乡土教育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土教育资源是孩子们生活的原生环境,通过这些资源的运用,可以增强幼儿对所在地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教育资源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家乡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
乡土教育资源是丰富的教育素材和场所,可以为幼儿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和教育实践的平台。
1.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组织主题教育活动幼儿园可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地方传统等,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传统手工艺体验活动”、“当地特色风物绘画课”、“地方特色美食制作活动”等。
这样的主题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传统技艺的认知。
2.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拓展课程内容,引入乡土教育资源,如在科学、美术、音乐等课程中,引入当地的自然环境、建筑特色、民间乐器等内容,让幼儿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感受家乡的美丽景色和独特魅力。
在户外游园活动中,可以利用园区周边的自然景观、地方民俗等资源,开展户外亲子体验活动,如野餐、采摘、观赏等,让幼儿和家长共同感受家乡的美好,增强亲子关系,也增强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4. 利用乡土教育资源促进语言发展在语言教育中,可以设置与当地相关的主题,引导幼儿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知与感受。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有机会更深入地认识家乡。
通过乡土教育资源的深入挖掘,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以家乡风景为题材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发挥自己的创意,同时通过作品传达对家乡的热爱。
三、加强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以上仅仅是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些运用,但实际当中还有更多更丰富的方式,可以通过继续的开发和研究来深化这方面的工作。
幼儿园乡土教育心得
幼儿园乡土教育心得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幼儿阶段,乡土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乡土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
1.抓住孩子们的兴趣。
幼儿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因此我们在设计乡土教育课程时,要尽量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去公园、博物馆、传统手工艺作坊等地,让他们亲身体验家乡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
2.注重孩子们的体验。
乡土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家乡的魅力。
例如,在讲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时,我们可以邀请民间艺人来园进行表演,让孩子们亲眼目睹家乡民俗的魅力;在讲解家乡的地理特点时,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去实地考察,让他们亲手触摸家乡的土地,感受家乡的美丽。
3.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乡土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
例如,在讲述家乡的历史人物时,我们可以强调他们对国家的贡献,让孩子们认识到家乡的伟大,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4.融入家庭教育。
乡土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更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乡土教育中来,从而更好地传承家乡的文化。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家长们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家乡的传统美食,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体验中感受家乡的魅力。
5.创新教育方式。
乡土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我们应该尝试创新教育方式,让乡土教育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家乡的风景、历史、文化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观看,从而提高他们对家乡的认识。
在进行乡土教育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尊重孩子们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我们不能一刀切地对待他们。
例如,有些孩子可能对家乡的历史文化特别感兴趣,而有些孩子可能更注重家乡的自然环境。
乡镇民办儿园办园优势及特色范文
乡镇民办儿园办园优势及特色范文您要是想了解咱乡镇民办幼儿园啊,那可真是有不少独特的地方呢!一、办园优势。
1. 熟悉本土文化。
咱乡镇民办幼儿园,就像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小树苗一样,对本土文化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老师们大多都是本地人,打小就在这儿长大,他们能把乡镇里那些传统的故事、歌谣、民俗一股脑儿地带给小朋友们。
比如说,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给孩子们讲咱们乡镇过年的习俗,像贴春联、放鞭炮(当然是安全的那种小鞭炮啦)、蒸年糕这些事儿,孩子们听着可入迷了。
这可比那些城里幼儿园讲一些抽象的文化概念要生动多了,小朋友们理解起来容易,还能从小就对自己家乡有深深的认同感。
2. 亲近自然的环境。
乡镇啊,到处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咱们的幼儿园周围可能就有大片的农田、小山包或者清澈的小溪流。
这可都是孩子们天然的游乐场和学习场所呢!春天的时候,老师们带着孩子们到田野里去认识各种农作物,看看麦苗是怎么长的,油菜花是多么金黄灿烂。
孩子们可以在草地上捉小昆虫,像小蚂蚁、小蝴蝶之类的。
这种亲近自然的机会,城里的孩子可是羡慕不来的。
而且啊,新鲜的空气对孩子们的身体也好,整天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一个个都活泼健康得很。
3. 个性化的服务。
因为是民办幼儿园嘛,规模相对小一些,这就有个好处——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需求。
就像在一个大家庭里一样,老师能记住每个小朋友的喜好。
有的小朋友睡觉喜欢抱着小布娃娃,老师就会特别照顾,让他每天都能带着小布娃娃午睡;有的小朋友吃饭挑食,老师就会像妈妈一样耐心地哄着他,变着法儿地把饭菜做得更可口。
这种个性化的关怀,让每个孩子在幼儿园里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家长们也特别放心。
4. 灵活性高。
乡镇民办幼儿园在教学内容和管理方式上可灵活了。
不像一些大的公办幼儿园有那么多繁琐的条条框框。
要是发现孩子们对某个新的东西特别感兴趣,比如说最近流行的某种手工制作或者小游戏,咱们就能立马调整教学计划,把这个有趣的内容加到课程里去。
在管理上,要是家长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我们也能尽量满足。
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教案传承乡土情怀
文章标题: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教案传承乡土情怀一、引言在幼儿教育中,爱家乡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
通过参与爱家乡活动,幼儿可以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文将就幼儿园爱家乡活动教案的设计,探讨如何传承乡土情怀,引导幼儿树立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二、爱家乡活动教案设计1. 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培养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幼儿对家乡的情感投入。
- 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培养对家乡乡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 活动内容- 家乡地图绘制:让幼儿制作家乡地图,标出家附近的主要地标和特色。
- 家乡风景画创作:引导幼儿用画笔展现家乡的美丽风景,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能力。
- 家乡故事共享:鼓励幼儿共享家乡传统故事,传承家乡的乡土文化。
- 家乡美食制作:组织幼儿制作家乡特色美食,让幼儿从味蕾中感受家乡的美好。
3. 活动实施- 创设情境:创设包括家乡地图、传统装饰、家乡风景图片等环境,营造家乡氛围。
- 引导讨论: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共享关于家乡的记忆,激发对家乡的情感。
- 制作体验:提供具体的制作工具和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参与家乡活动内容的制作过程。
- 展示交流:组织幼儿展示家乡活动成果,互相品味、赞美并共享自己的家乡情感。
三、观点和理解爱家乡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增加对家乡的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而教案设计中应重视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认识家乡,例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历史等,并通过实践活动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入认识。
应该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幼儿能够通过亲身参与,深刻理解和感受家乡的美好,并愿意为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总结回顾:爱家乡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对幼儿的一种情感培养。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情感层面上增进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并在认知层面上有更深入的了解。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乡土教育是指在幼儿园中利用当地的物质和文化资源进行教育。
传统文化、民间艺术、自然环境等都是非常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家乡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本文将浅谈关于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1. 利用乡土资源增强幼儿认知能力乡土资源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家乡的歌谣、传说、风俗等都离不开乡土文化。
幼儿园中,引导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关注社区、家庭和自然环境等组成的乡土资源。
在园区进行篝火晚会、跳草裙舞、做手工等活动,园内还有绘画、剪纸、陶艺等艺术体验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加幼儿的知识面,还能够加深他们对生活和生态的认识。
2.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情感体验乡土资源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多情感体验的机会。
幼儿园中可以利用乡土文化展开主题活动。
比如通过赏花、观鸟等生态活动,让幼儿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当孩子们发现了一只蝴蝶、一朵野花,他们会感到十分快乐与惊奇,这些感受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3.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创造力幼儿园中可以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手工、绘画、剪纸等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以乡土为主题进行创作。
这样的活动可以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让幼儿更亲近家乡的文化。
4. 利用乡土资源增强幼儿身体素质乡土资源还可以让幼儿们学习到更多的体育知识。
比如,带领幼儿野外露营,通过大自然中难度适中的体育项目,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并且体验野外生活的快乐。
总之,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非常广泛的运用空间。
发挥乡土文化资源的优势,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家乡认同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因此,幼儿园应该加强对乡土教育资源的利用,开展更多有意义、有深度的乡土教育活动,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幼儿园乡情教育:家乡传统文化传承方案
幼儿园乡情教育:家乡传统文化传承方案1. 介绍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现代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自己的家乡,甚至对家乡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然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地区的灵魂。
为了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有所了解和尊重自己的家乡传统文化,幼儿园乡情教育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如何开展乡情教育,以及如何进行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方案。
2. 乡情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社会文化熏陶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孩子们对外界了解的第一窗口。
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乡情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家乡有所了解,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所认识,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在幼儿园开展乡情教育,首先要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包括风土人情、习俗传统、传统手工艺等。
通过课堂教学、户外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
可以组织孩子们去参观当地的博物馆、非遗项目展示、走访老辈村民等形式,让孩子们亲自感受家乡的传统文化。
还可以利用节庆活动、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孩子们亲自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比如制作传统手工艺品、学习家乡方言等。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幼儿园乡情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乡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灵魂,了解和尊重家乡传统文化,可以让孩子们树立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通过乡情教育,孩子们也能够培养对多样化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我认为幼儿园应该重视乡情教育,制定具体的传承方案,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了解和尊重家乡传统文化。
总结幼儿园乡情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从小开始,幼儿园应该制定具体的方案,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亲身感受和体验家乡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家乡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家乡有所了解和尊重。
希望幼儿园能够重视乡情教育,让孩子们在欢乐学习中认识家乡的传统文化,继承家乡的美好传统。
乡土文化对农村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
乡土文化对农村幼儿艺术教育的影响乡土文化是指乡村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传统等文化元素。
乡土文化在农村幼儿艺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培养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乡土文化能够提供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
乡村地区保留着许多古老的手工艺、传统乐器等艺术形式,这些传统艺术是农村幼儿了解、体验和学习的重要资源。
通过接触和学习乡土文化,幼儿将能够培养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乡土文化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乡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智慧,通过学习乡土文化,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和灵感,对于艺术创作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将乡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乡土文化能够培养幼儿的文化自信心。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和体验乡土文化,幼儿能够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他们能够学会尊重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自己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
乡土文化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乡土文化中强调家庭、亲情、友情等价值观念,通过学习和体验乡土文化,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价值观念,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
他们能够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乡土文化对于农村幼儿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传承和培养乡土文化,能够提供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应该积极推动乡土文化在农村幼儿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让幼儿能够充分受益于乡土文化的丰富红利。
幼儿园家乡特色文化传承方案 幼儿园文化传承
家乡特色文化对幼儿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独特性不仅能够激发幼儿们的兴趣,增加他们对文化的认知,而且也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下面就我认为幼儿园家乡特色文化传承方案进行一些讨论。
一、收集家乡特色文化资料需要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收集整理。
这些文化资源可以包括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民俗活动、传统节日、戏曲、音乐、美食等。
同时也可以邀请当地的老人和文化传承人,为幼儿们讲述有关家乡文化的故事和历史,让幼儿们通过真实的场景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传承家乡特色文化。
可以在幼儿园内开展家乡文化周活动,组织幼儿们亲身体验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学习唱家乡的民歌,了解家乡的地方特色美食等。
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开展主题展览等形式,使幼儿们能够从多方面深入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
三、融入课程教学还可以将家乡特色文化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之中。
在语言、数学、美术等各科教学中,可以通过故事、诗歌、游戏等形式渗透家乡特色文化元素,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和体验家乡的文化。
四、举办家乡文化节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对家乡特色文化的认知和感知,可以定期举办家乡文化节。
在这个节日里,可以安排各种有趣的活动,比如文艺表演、特色美食展示、手工制作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们由外在而内化地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
五、培养学校文化传承队伍要培养学校文化传承的队伍。
可通过制定文件,建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培训专职教师和家长义工,利用各类正式和非正式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家乡文化传承意识和参与家乡文化传承活动的热情。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家乡特色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幼儿园的一部分,对于传承家乡文化更是义不容辞。
要加强家乡特色文化传承工作,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生活中,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让幼儿们深入了解和感受家乡的文化魅力,从小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使其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乡土文化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延伸与运用
乡土文化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延伸与运用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村的文化逐渐消失。
为了让幼儿认识、了解和传承乡土文化,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延伸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延伸乡土文化可以增强幼儿的文化认同感。
在教育中引入乡土文化,让幼儿从小就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根源,肯定和爱护自己的家乡文化,从而有更强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运用乡土文化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内容。
在教育活动中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内容,比如让幼儿学唱当地民歌、看当地戏曲、认识当地节日等等,能够增加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再次,延伸乡土文化可以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幼儿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观察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丰富幼儿的人生经验和文化阅历,培养幼儿立足本土、拥有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
最后,延伸乡土文化可以促进幼儿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乡村文化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乡村文化是维护地域文化传承不断,促进乡村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
通过教育幼儿了解和参与乡村文化活动,让他们成为乡村文化的推动力,融入社会生活,为乡村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延伸和运用乡土文化是农村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有助于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也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当今教育中重要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长之窗民办教育《传承乡土文化浸润儿童心灵》
为充分发挥地区教育资源优势,近年来,我园立足于丰厚的乡土文化资源,致力于开发园本课程,使幼儿在乡土文化的浸润、熏陶下获得了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实现了持续发展,幼儿园实现
了内涵发展。
筛选整理本土“课程资源库”
我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历史悠久,秦代即在此置县,迄今已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沂蒙精神发祥地之一。
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成就了独特的人文景观,浓厚的地域
文化特色。
无论是独具风味的乡土特产,还是抑扬动听的本土童谣、趣味盎然的民间游戏,抑或是勤劳朴实的沂蒙精神,都可成
为教育幼儿的优秀资源。
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园本课程资源,我们确定的目标是:构建贴近幼儿生活、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本土课程内容,弘扬
本土民间文化,培养具有传承、发展、创新本土文化意识和审美
能力的一代新人。
遵循本土性、兴趣性、生活性、活动性、发展
性等五个基本原则,即:梳理本土文化特点,挖掘丰富教育资源;立足幼儿认知特点,遵循幼儿兴趣爱好;贴近幼儿生活实际,关
注幼儿身边事物;重视进行自我构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着眼
长远持续发展,奠定人格发展基础。
我县乡土文化原本不成体系,大多散落在民间,要想作为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就需要下力气进行搜集整理。
我们组织老师到
文化馆查阅《沂水县志》《年鉴》《二十五史》《沂水文物简志》等文献资料,利用双休日到彩虹谷、天上王城、地下大峡谷等旅
游景点以及厂矿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走村入户探访民间老人,发
动家长搜集民间故事和谚语。
我们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细致地筛
选分类整理后.建立了庞大的“课程资源库”。
内容涵盖“沂水
历史名人”“沂水旅游名胜”“沂水食品加工”“沂水布鞋产
业”“沂水机械行业”“沂水物产特产”“沂水民俗风情”等七大类,每个大类又包含特色鲜明的篇章,如“沂水历史名人”篇目下有李逵、孟母、吕洞宾、红嫂,“沂水旅游名胜”篇目下有雪山彩虹谷、地下画廊、地下大峡谷、天上王城等,“沂水民俗风情”篇目下包含穿着、用具、住房、饮食、童谣、工艺、民间游戏等。
“课程资源库”的建立和完善,理顺了乡土文化资源的内在关系,让散落在城市、乡村、企业、民间的文化资源,变成了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也让零散的文化现象有了进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平台。
营造乡土文化“教育大空间”
幼儿最初的认识是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获得的。
“课程资源库”建立起来了。
在开展日常活动时,我们就充分利用这一宝库,创设富含教育价值的活动环境。
营造乡土文化“教育大
空间”。
让幼儿走进这个环境中,与环境亲密接触,与环境有效
对话,从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
我们非常重视乡土文化对幼儿的直接刺激。
张贴在教室外墙上的装饰图片或手绘作品,既有沂水历史名人,也有沂水山川风景。
还有特色纷呈的旅游景点;教学楼内的走廊里,悬挂着兼有“美”与“教育意义”的传统手工艺品,如风车、虎头鞋、鞋垫、荷包等。
孩子们目之所及,都是我们的大美沂水。
每个细微之处
的摆设、累积,都创造并反映出属于沂水的特殊文化现象,都显
示出幼儿园的本土文化艺术品位和对美的追求。
教室内的分区布置更是各具特色。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能更好地满足幼儿发
展的需要。
在区域活动中,表演区的幼儿可进行民谣、秧歌、快
板等民间文艺的表演;美工区的幼儿可利用稻草、麦秸、高粱秆、玉米皮、种子、泥巴等自然材料进行各种美术创造和编织活动;
在游戏区,幼儿可利用沙包、长绳、细线、橡皮筋等材料进行民间游戏。
幼儿边操作边游戏,充满了创作的乐趣,也在动手中认识事物,体验民间文化的韵味,接受乡土文化的滋养。
大班的老师们在充分挖掘沂水名胜古迹等教育资源后,制作了《沂水名胜古迹》PPT课件。
丰富精彩的画面牢牢吸引了孩子们探求的目光,课后还在争论不休,完全沉浸在对名胜古迹的想往中。
根据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老师生成并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探究活动:搜集沂水名胜古迹资料——投票自己喜欢探索的名胜古迹——游游天上王城——拍拍天上王城——画画天上王城——说说天上王城。
参加这些活动,孩子们特别积极主动,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
孩子们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为什么,让我们明白,在乡土文化教育的大空间里,孩子们不但亲近了家乡,而且开始主动探索家乡。
民俗是特有的文化现象。
我们开展“民俗风情”主题活动时,请家长带幼儿到东皋公园游玩观赏,到县城内的街巷里走访,然
后上网查找资料,一起动手制作民俗风情展板。
在开展“品家乡茶”主题活动时,我们请家长一起搜集有关茶叶的资料,带领幼
儿到茶园里调查,让幼儿听听炒茶工人的介绍,看看茶叶炒制的
过程,午点时间,我们跟幼儿一起品茶,然后,“小小茶庄”的
角色游戏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蒙山云
雾茶”这个具有浓厚本土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不仅呈现了广阔
的教育空间,也在幼儿心灵里播下了“本土文化”的种子。
实现幼儿园师幼“立体全发展”
本土课程资源的挖掘,需要时间、精力及毅力,如何实施乡土文化教育,更需要不断进行集体研讨。
在具体的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有两个教案:一个是初案,就是教师个人
独立思考制作的教案;另一个是修正案,就是经备课组集体讨论
修改后形成的实施教案。
在热烈地研讨甚至激烈地争辩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质的提升,教育思路得到无限扩展。
新的教育理念为教师营造了自主发展的空间,教师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注重对幼儿需要、兴趣和爱好的研究,自主选择主题生成活动,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开发的主题活动“亲亲大自然”“神奇的油顶”“饼干是怎么做成的”“鞋子的历史”等。
得到了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不但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打造了幼儿园的教育品牌。
我们把幼儿当前的需要与兴趣,作为生成课程的重要来源。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征的孩子,表现自己兴趣的方式有很大差别,但孩子们有着共同的、突出的外在表现形式,那就是热衷于一件事,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比如,在“家乡的鞋”主题活动中,幼儿在参观布鞋城时,对安全鞋的防水、防电、防酸、防刺穿等功能产生了浓厚兴趣,不停地追问其
中的原理。
面对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老师不是给孩子现成的答案,而是顺着孩子兴趣点,开展了“奇妙的鞋”“夸夸家乡的鞋”“‘鞋’思妙想”等系列活动,与幼儿一起参观鞋厂、查找资料、组织交流,师幼一起寻找答案。
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记录、查找并分析资料。
教师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了解,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幼儿善于发现、勇于探究、敢于表达的品质:而教师自己也锻炼了敏锐捕捉教育契机和有效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实现了师幼共同发展。
家长是开展本土教育活动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他们不同的知识储备、技能特长和职业背景,给幼儿园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教育资源。
我们的乡土文化教育行动,引发了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共鸣,他们纷纷加入到各种活动中,推碾子、摊煎饼、买特产、听介绍,和孩子们一起做手工、玩游戏。
许多家长还收集了第一手的图片资料、声像资料、手工艺品、书籍奉献给幼儿园。
大一班
许博文小朋友的爸爸是广告设计师,他利用业余时间,把沂水著名的风景制作成宣传画。
挂在教学楼的走廊里。
在大班“特色经济——家乡的布鞋”主题活动中,同样是孩子家长的布鞋城集团经理主动请缨,从联系车子、设计参观路线,到企业介绍、参观制鞋车间,一条龙全程服务。
家长的热情参与,既让自身接受了乡土文化的浸润,更丰富了我们的园本课程资源,让幼儿园有了更高的品位,呈现出旺盛的生机与强劲的活力。
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园本课程,让我们的孩子在乡土文化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让我们的教师在不断历练中快速成长,更让我们的幼儿园在提升办园水平的道路上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