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史记重点句子翻译

高中语文 史记重点句子翻译

《孔子世家》1.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

孔子贫穷,又地位低下,等到成年后,曾经担任过季氏家中管仓库的小吏,把财物管理得准确公平。

曾经担任过管理牧场的小官,在他的管理下家畜繁殖,数量增多。

由此担任了掌管工程事务的司空。

不久之后离开鲁国,在齐国被排斥,在宋卫被放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围困。

2.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聪明洞察事理,对问题看得深刻,却让自己接近死地的人,是因为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

博学善辩,见识广大却使自身危险的人,是因为喜欢揭发他人的丑恶。

做孩子就要一切为了父母,不要考虑自己,做臣子就要一切为了国君,不要考虑自己。

3. 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

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过了一会儿,孔子神色严肃认真,有所深思,又表情愉快地向上望了一会儿,表现出志向深远的样子。

说:我已经了解作曲者的风范了,他皮肤黑,个子高,昂首远望,像是在全天下称王,如果不是文王难道还会是谁作的曲呢!4.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闲,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孔子是一个贤能的人,他所指责非议的东西都切中了诸侯的弊病。

现在他久留陈蔡之间,两国大夫所施政推行的措施都不合他的心意。

5.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于是他们就一起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郊外,孔子一行人走不了,断绝了粮食。

随从的人都因为饥饿生病了,没人能站起身来。

孔子仍传习诗书礼乐不停。

子路生气地去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于困厄,小人困厄之时就会胡作非为。

”6. 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史记选读高祖本纪翻译

史记选读高祖本纪翻译

译文高祖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

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

他未出生之前,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相遇。

这时电闪雷鸣,天色昏暗,太公前去看她,就看见一条蛟龙附在她身上。

不久刘媪怀孕,就产下高祖。

高祖这个人高鼻梁,上额突起,胡须很漂亮,左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

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性情豁达。

平常有远大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到壮年时,(通过)考试成为了官吏,担任泗水的亭长,县廷里的吏员没有不被他戏弄耍笑的。

喜好喝酒和美色。

常常到王媪、武负那赊欠酒,醉了就睡,武负、王媪看到高祖的上方常常有龙盘旋,认为这很奇怪。

高祖每次去买酒畅饮,店里售出的酒是平日的几倍。

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年终,这两家常常毁掉欠据,免除债务。

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役,(秦始皇)任人自由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单父县人吕公与沛县县令相交好,吕公因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作客,于是把家迁到沛县。

沛中的豪杰、官吏们听说县令有贵客,都前往祝贺。

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吏,主管接收贺礼,命令送贺礼的豪杰乡坤,说:“送礼不满千金的,让他坐到堂下。

”高祖做亭长,平时就看不起各个官吏,就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不带一个钱。

名帖递进去了,吕公大为吃惊,赶快起身,到门口去迎接他。

吕公喜欢给人看相,看见高祖的相貌,就非常敬重他,领他到堂上坐下。

萧何说:“刘季一向满口说大话,很少做成什么事。

”高祖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不谦让。

酒席将散,吕公用目示意,坚持让高祖留下。

高祖喝完了酒,留下不走。

吕公说:“我年轻时喜欢给人看相,看相的人多了,没有谁比得上你刘季的面相,希望你好自珍爱。

我有一个亲生女儿,愿意给你做打扫清洁的婢妾。

”酒宴结束,吕媪对吕公感到愤怒,说:“你起初常常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她许配给贵人。

沛县县令与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不同意,为何随随便便把她许配给刘季?”吕公说:“这不是妇女小子所懂得的。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太史公自序》(1)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

译文:孔子担任鲁国司寇,诸侯嫉恨他,卿大夫阻抑他。

(2)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

译文:考察他们所以会这样的原因,都是丢掉了立国立身的根本(礼义)。

(3)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译文:礼是在坏事发生之前加以防范,法是在坏事发生之后予以惩处;法施行的作用容易看到,而礼禁绝的作用却难以察觉。

(4)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译文:恢复已经灭亡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了的世系,补救偏颇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王道的精髓。

(5)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译文: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了愤懑,不能实现自己的主张,因而追述往事,寄希望于后来人。

《夏本纪》(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译文:(舜)在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实在不像话,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2)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译文: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对鲧的处置是正确的。

(要点:以、诛、是)(3)女其往视尔事矣。

译文:你还是赶快去办你的公事吧!(要点:女、其、尔事)(4)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译文:于是帝舜赐给伯禹一具玄圭,用它向天下宣告大功告成。

(5) 禹伤先人父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译文:禹为先父伯鲧因治水无功而受严惩深感痛心,因此劳身苦思,在外十三年, 经过自己的家门也不敢进入。

《鲁周公世家》(1)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译文:您不会有灾祸的。

我刚接受三位先王之命,让您只须考虑周室天下的长远之计。

(2)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译文: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3)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译文:做父母者,经历长久时期创业成功,其子孙骄奢淫逸忘记了祖先的困苦,毁败了家业,做儿子的能不谨慎吗?《高祖本纪》1、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史记第二篇原文及翻译

史记第二篇原文及翻译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1],至于君臣相敕[2],维是几安[3],而股肱不良[4],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

成王作颂[5],推己惩艾[6],悲彼家难[7],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8],满则弃礼。

佚能思初[9],安能维始[10],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功成,礼乐乃兴”[11]。

海内人道益深[12],其德益至[13],所乐者益异。

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14]。

凡作乐者,所以节乐[15]。

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

以为州异国殊[16],情习不同[17],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18],以补短移化[19],助流政教[20]。

天子躬于明堂临观[21],而万民咸荡涤邪秽,斟酌饱满[22],以饰厥性[23]。

故云《雅》、《颂》之音理而民正[24],噭之声兴而士奋[25],郑、卫之曲动而心淫[26]。

及其调和谐合,鸟兽尽感[27],而况怀五常[28],含好恶,自然之势也?【段意】总论制作音乐的目的和音乐具有的作用。

指出制作音乐的目的是为了节制人们的欢乐之情,君子是以节制私欲为欢乐的。

如《虞书》和《周颂·小毖》所载:懂得节制欢乐的君主才能够居安思危、守礼修德而善始善终;君子以节制私欲为欢乐,所以能够身处安乐而不忘艰危,守礼修德能做到不受外物影响而始终如一。

为什么要节制欢乐呢?因为凡事都有个限度,不加以节制,欢乐过分势必会有倾覆的危险。

由于人们道德修养的高低而对欢乐的追求也就不同,加上乐有雅正和邪僻之分,因此乐的作用也会大不一样。

雅正的音乐可以端正民风、鼓舞士气,具有补救时弊、移风易俗和帮助推行政令教化的巨大作用;而邪僻的音乐,如郑国和卫国的靡靡之音,则使人不免会产生淫乱邪恶的念头。

音乐的作用何以会如此巨大呢?因为当声律和谐协调的音乐演奏起来时,连鸟兽都要受到感染,何况是怀有伦常观念和好恶情性的人呢!【注释】[1]虞书:亦称《虞夏书》,是《尚书》中关于尧、舜、禹三代帝王事迹的记载。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淮阴侯列传》课文翻译

苏教版语文选修史记选读 《淮阴侯列传》课文翻译

淮阴侯列传两汉司马迁1.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

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出众的德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小吏,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经常寄居在别人家吃闲饭,人们大多厌恶他。

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于是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

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

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

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2.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漂洗涤丝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给韩信吃饭。

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

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会有重重地报答您的时候。

”大娘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3.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欺侮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是个胆小鬼罢了。

”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能杀死我,就拿剑刺我;如果杀不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于是韩信用眼睛盯着他很久,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两腿之间爬了过去。

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

4.韩信和张耳率领几十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

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

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

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

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

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草食物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使营盘变得坚固,不与交战。

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

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

《史记选读》翻译复习

《史记选读》翻译复习

《史记选读》重点篇目句子翻译《太史公自序》1.“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我作为太史而不能把他们的事迹详加编辑记录,中断了天下史事的录载,我十分惶恐不安,你可要记在心上啊!”……“儿子我虽然驽钝,请允许我把您老人家所编撰的史实掌故完整地加以编辑,不敢稍有缺漏。

”2.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我想只撰述褒贬是非的言论,不如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来评判是非善恶更加深刻、明显。

……奖善惩恶,尊崇贤能,鄙夷不肖,恢复已经灭亡的国家,延续已经断绝了的世系,补救偏颇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王道的精髓。

3.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

受命于上天,恩泽流布无边,海外不同习俗的国家,派遣使者辗转翻译来到中国边关,请求进献朝见的不可胜数。

《夏本纪》1.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

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舜被提拔重用,代理执行天子的政务,按时巡行视察各地诸侯所守的疆土。

在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实在不像话,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对鲧的处置是正确的。

2.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禹的为人,办事敏捷而又勤奋;他的品德不违正道,他的仁心人人可亲,他的言语诚实可信;他的声音符合自然的音律,他的身体就是标准的尺度,他的教令几经权衡方才发布;他如此勤勉肃敬,可作为人所共遵的纲纪。

《鲁周公世家》1.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你们的长孙姬发,辛劳成疾。

如果三位先王在天上生病需要子孙到天上去侍奉你们,请以我旦身体代替大王姬发的生命。

2.王其无害。

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兹道能念予一人。

大王您不会有灾祸的。

《史记》选读重要句子翻译

《史记》选读重要句子翻译

鲁人版《史记》选读重要句子翻译《廉颇与蔺相如》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翻译:寻求可以做使者去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翻译:权衡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国,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翻译:我们离开亲人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高尚的品格。

4.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翻译:不过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呀。

5.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翻译: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翻译: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您欺骗从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秘密地到赵国了。

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翻译: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8.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翻译:我是个粗野卑贱的人,想不到将军您宽容我到了这样的地步啊!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强秦邪!翻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放他回到赵国,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10.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翻译:蔺相如估计秦王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的。

1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翻译: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以国家的急务为先,以自己的私仇为后啊!《晁错》1.数上书孝文,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翻译:晁错多次上书汉文帝,说道削减诸侯势力的事,以及可以修改的法令。

2.及窦婴、袁昂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翻译:等到窦婴、袁昂进言,皇上就命令晁错穿着朝衣,在东市把他处死。

3.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

翻译:晁错多次请求皇帝单独与他谈论政事,景帝每次都听,宠幸他超过了九卿,晁错修改了不少的法令。

4.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史记选读》常见翻译

《史记选读》常见翻译

《史记选读》常见翻译《太史公自序》1.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

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如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的地步。

君不象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象臣就会被诛杀,父不象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象子就会忤逆不孝。

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

2.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我作为太史都未能予以论评载录,断绝了天下的修史传统,对此我甚感惶恐,你可要记在心上啊!3.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则学者至今则之周幽王、厉王以后,王道衰败,礼乐衰颓,孔子研究整理旧有的典籍,修复振兴被废弃破坏的礼乐,论述《诗经》、《书经》,写作《春秋》,学者至今以之为准则。

4.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褒善怨恶,尊重贤能,贱视不肖,使灭亡的国家存在下去,断绝了的世系继续下去,补救衰敝之事,振兴废弛之业,这是最大的王道。

5.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我所说的缀述旧事,整理有关人物的家世传记,并非所谓著作呀,而您拿它与《春秋》相比,那就错了。

6.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些人都是心中聚集郁闷忧愁,理想主张不得实现,因而追述往事,使来者思考。

《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充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2.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

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3.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史记全文翻译赏析

史记全文翻译赏析

史记全文翻译赏析史记50章•1.《孙子吴起列传》孙子名武,齐国人。

因精通兵法而受到吴王阖庐接见。

阖庐说“:您的兵法十三篇,我全...•2.《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是田完的苗裔。

齐景公时,晋国攻伐齐国的东阿、甄城,而燕国侵略齐国黄河以南的...•3.《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是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向老...•4.《管晏列传》管仲名夷吾,颍上人氏。

年轻时常与鲍叔牙交游,鲍叔深知他的贤能。

管仲处境贫困,常占鲍叔...•5.《伯夷列传》学者涉猎的书籍极其广博,还要从六艺中考察求实。

《诗》、《书》虽有残缺,但虞舜、夏禹...•6.《七十列传》伯夷列传管晏列传老子韩非列传司马穰苴列传孙子吴起列传伍子胥列传仲尼弟子列传...•7.《三王世家》 “大司马臣子霍去病冒着死罪再拜上疏皇帝陛下:承蒙陛下错爱,让臣下我在行伍间供职...•8.《五宗世家》孝景皇帝的儿子一共有十三人被封为王,这十三人分别由五位母亲所生,同一母亲所生的为宗亲...•9.《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刘武,是孝文皇帝的儿子,与孝景帝同母所生,母亲就是窦太后。

孝文帝共有四个儿子:大...•10.《绛侯周勃世家》绛侯周勃,沛县人。

他的祖先是河南卷县人,后来迁居沛县。

周勃靠编织蚕箔维持生活,也常...•11.《陈丞相世家》丞相陈平,武阳户牖乡人。

小时候家里贫穷,喜欢读书,家有田地三十亩,陈平仅同哥哥陈伯住在...•12.《留侯世家》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祖父名叫开地,做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宰相。

父亲名...•13.《曹相国世家》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

秦朝时是沛县的狱吏属员,而萧何是主吏,在县中他们二人都是很有权...•14.《萧相国世家》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因为通晓法令公平无枉而任沛县功曹掾。

高祖为平民百姓时,萧何多次...•15.《齐悼惠王世家》齐悼惠王刘肥,是高祖的长庶子。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司马迁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

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

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

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也。

夫天下称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召之风,达大王、王季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

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鐀之书。

于是论次其文。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累绁。

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

”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

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惲祖述其书遂宣布焉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乌呼!以迁之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极刑,幽而发愤,书亦信矣。

迹其所以自伤悼,《小雅》巷伯之伦。

《史记选读》翻译练习教师版

《史记选读》翻译练习教师版

《<史记>选读》翻译练习教师版一、《高祖本纪》1、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译】高祖每次买酒畅饮,酒店里卖出的酒是平日的几倍。

等到别人见到那种怪现象,年终的时候,这两家酒店常常毁掉欠据,免除债务。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译】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交好,因躲避仇人到县令家作客,于是在沛县安家。

3、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译】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

4、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译】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

(当时)我与诸侯约定,先进入关中的人称王,(现在情况这样)我应当在关中称王。

5、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译】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抵命,伤人者还有偷盗者依法处置。

我尽除秦国苛法。

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6、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译】高祖捧着酒杯,起身为太上皇祝寿,说:“当初大人常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二哥刘仲勤快努力。

可是现在我所成就的产业和二哥相比,那一个多?”二、《李将军列传》7、于是至汉,汉下广吏。

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译】于是回到汉朝,汉武帝把李广交给执法官。

执法官判决李广损失伤亡太多,他自己又被敌人活捉,应该斩首,李广用钱物赎了死罪,削职为民。

8、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

”【译】李广当时知道这种状况,坚持向大将军请辞。

大将军不允许,命令长史写了道文书给李广的幕府,说:“赶快到右将军的军部报到,按照文书说的办。

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史记选读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史记·高祖本纪》原文:帝建元元年,字助之,字子文,鲁伯山西秦桧之后出,夏封为衍宗,诸侯告之,而秦桧为时主。

民曰:“凶年乱年,以更相政,衍宗乃可”,月十八日,建高祖于司马,举其子刘恒为太子。

元年,定元日,号三山游,又下月至河阳,又至水都,位以大帝之位,辋马抹身,被衣宫衣,用六百马六百士谓太尉,左右宣言,“五帝太祖,上古贤人,天子宗父,尊号为高祖”。

若恒立,大祚殷龙,及三山十二川,朝于月至河阳,及水都礼,册帝制兩方,仍八配,授大官,皆以大臣之名也。

元朔,大河水内外毋逆将合,使及秦桧,元诰礼县大夫以及曰:“大王天子,上帝于天,下帝于地,高祖则是上帝,大王其奉高祖为天子。

”于是,秦桧止。

《史记·高祖本纪》翻译:第一年,夏桀即位建立元年,高祖出生,字号子文,出身于秦桧家族,西河鲁伯省。

当时秦桧当政,众多诸侯把高祖封为衍宗。

据说,非凶日乱日,不可更改治理之风,而封衍宗正是充分彰显了此意。

于是,十月十八日,在司马建立高祖帝位,举凡子刘恒为太子。

高祖元年,定立元日,号召三山游,月初又募兵到河阳,月底到水都,斩获重兵,自以为“大帝”,周公庙内、外的马抹身,皮袍衣衫,另外招募六百马六百士,以太尉之位受聘。

御史宣读,“五帝太祖,上古贤王,天子宗祖,崇尊号号为高祖”。

高祖进献大祚殷龙,三山十二川,月初先朝拜天子高祖,然后到河阳、到水都进行大典,颁发殊荣和大官。

同时,大河之水内外毋容弁言,使者告知秦桧:“大王天子,上帝在天,下帝在地,高祖则是上帝,大王应该奉养高祖为天子。

”于是,秦桧不再有异议。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史记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史记》选读翻译《高祖本纪》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常有远大的抱负,不做普通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于是沛公站起身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请他到上座坐下。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人都很高兴,秦军斗志松懈,于是大败秦军.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刻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的人要被灭族,聚集说话的人要处以死刑。

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我和诸侯们约定,先打进函谷关的人就以他为王,我应当在关中做王。

7、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而已: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

8、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加强自己的实力,抵抗他们。

9、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军队)经过后就全部烧毁栈道,为的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也是向项羽表示没有东进之意。

10、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在帷帐中运筹谋划,却能决定千里之外的胜利.11、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现在我所创下的家业和二哥相比,谁的多呢?《项羽本纪》1、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暗中用兵法部署组织宾客和青年,借此来了解他们的才能。

2、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楚军在诸侯军中居于第一,前来援救巨鹿的诸侯军筑有十几座营垒,没有一个敢发兵出战。

3、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今天肯定得决心死战了,我愿意为诸位痛痛快快地打一仗.4、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江东虽小,但土地方圆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可以称王。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6、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史记选读文言文荆轲翻译

史记选读文言文荆轲翻译

原文:荆轲者,卫人也。

其先乃齐人。

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

”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翻译:荆轲,是卫国人。

他的祖先是齐国人,后来迁移到卫国,卫国人称他为庆卿;到了燕国,燕国人称他为荆卿。

荆卿喜欢读书、击剑,曾用剑术游说卫国的元君,但卫元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后来秦国攻打魏国,设置了东郡,将卫元君的亲属迁往野王。

荆轲曾游历到榆次,与盖聂讨论剑术,盖聂对此表示愤怒并瞪了他一眼。

荆轲离开后,有人建议再召见荆轲,盖聂说:“之前我和他讨论剑术时意见不合,我瞪了他一眼,试一试,他觉得不合适就离开,不敢留下来。

”派人去荆轲的住处,荆轲已经驾车离开了榆次。

使者回来报告,盖聂说:“他确实离开了,我之前用眼神让他离开的。

”荆轲到了燕国后,喜爱燕国的一位名叫狗屠的酒徒和擅长击筑的高渐离。

荆轲喜欢喝酒,每天与狗屠和高渐离在燕市饮酒,酒足饭饱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在市中歌唱,彼此欢乐。

有时又相对哭泣,旁若无人。

荆轲虽然混迹于酒徒之中,但他的为人深沉,热爱读书,游历过的诸侯国,都与他结识了贤豪长者。

到了燕国后,燕国的一位隐士田光先生也善待他,知道他不是普通人。

不久,燕太子丹因秦国对其不友善而逃亡归燕。

太子丹曾在赵国作为人质,秦王政(后来的秦始皇)在赵国出生,太子丹小时候与秦王政关系很好。

等到秦王政即位为秦王,太子丹作为人质在秦国,秦王对他并不友善,因此太子丹心怀怨恨,逃回燕国。

回到燕国后,太子丹寻求报复秦王,但因为国家小、力量薄弱,无法实现。

此后,秦国不断出兵山东,攻打齐、楚、三晋,逐渐蚕食诸侯国,势力逼近燕国。

燕国的君臣都担心灾祸降临。

太子丹为此感到忧虑,向他的师傅咨询对策。

《史记》全文及翻译

《史记》全文及翻译

《史记》全文及翻译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翻译: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

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

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

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

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

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

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

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我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史记·留侯张良者》原文及翻译

《史记·留侯张良者》原文及翻译

《史记·留侯张良者》原文及翻译导语:《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史记·留侯张良者》原文及翻译。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居下邳,为任侠.项伯常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日:“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汉六年正月,封功臣.群臣争功,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多谏争,未能得坚决者也.吕后恐,不知所为.人或谓吕后日:“留侯善画计策,上信用之.”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日:。

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日:“始上数在国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日:。

为我画计.一留侯日:“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

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敌遮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以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劝也.于是吕后令吕泽使人奉太子书,卑辞厚礼,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候所,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佯许之,犹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齿,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日:“吾求公数岁,公辟选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日:“陛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日:“烦公幸卒调护太子.一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威夫人指示四人者日:“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节选自《史记》译文:留侯张良,他的先人是韩国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经过此地的各路将领很多,我看沛公是个 经过此地的各路将领很多, 德行高尚忠厚的人。 德行高尚忠厚的人。
6、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总之,我到这里来的原因,就是要替父老们 总之,我到这里来的原因, 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 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
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万户,吾为若德。 若德 我听说汉王( 黄金千斤,封邑万户 万户悬赏 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 我的脑袋,我给你这个恩惠 恩惠。 我的脑袋,我给你这个恩惠。 其私智而不师 8、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经营天下 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自己夸耀功劳, 一己聪明而不师法古人, 夸耀功劳 师法古人 自己夸耀功劳,逞一己聪明而不师法古人, 称霸王之业,想要靠武力征服来达到治理天 称霸王之业,想要靠武力征服来达到治理天 征服来达到治理 下的目的,最终五年 自己国家灭亡 五年使 灭亡了 下的目的,最终五年使自己国家灭亡了。
3、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不肖 知我不遭时也。 知我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 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机会。 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机会。 4、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 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 名不显于天下也。 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以小的 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 过失而感到羞愧, 感到耻辱。 感到耻辱。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 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 屈平 之蔽明也 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 之不容也, 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 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奸 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 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 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 危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 朝廷所容, 危害国家,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所以 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 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屈平正道直行 可谓穷矣。 可谓穷 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 道德端正品行正直, 屈原道德端正品行正直,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 他的国君,却被小人诬陷,可以说是处境很困难 他的国君,却被小人诬陷,可以说是处境很困难 诬陷 了。
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 、管仲贫困, 贫困 鲍叔,鲍叔终善遇 为言。 为言。 管仲家里穷,处境艰难, 管仲家里穷,处境艰难,经商时常常占鲍叔牙 便宜,鲍叔牙始终友好地对待他, 便宜,鲍叔牙始终友好地对待他,不把这种事 对外人说。 对外人说。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 管仲既用 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 以霸 一匡天下 管仲之谋也。 天下, 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凭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凭借(管 而称霸,并多次召集诸侯会盟, 仲)而称霸,并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 了天下,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了天下,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翻译: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翻译:字字落实,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梁父即楚将项燕, 秦将王翦所 者也。 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就是被 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 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就是被 秦国将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 秦国将领王翦所杀戮的那个人。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 悉引兵渡河 2、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 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就率领全军渡河,都沉掉所有船只, 率领全军渡河 项羽就率领全军渡河,都沉掉所有船只,砸破 饭锅用具,烧掉营垒,携带三天的干粮, 饭锅用具,烧掉营垒,携带三天的干粮,借此 向士卒表示决一死战, 向士卒表示决一死战,不让一个人有后退畏缩 之心。 之心。
9、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 八尺余,力能扛 才气过人, 过人 子弟,皆已惮籍矣。 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能举起大鼎, 身高八尺有余 举起大鼎 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能举起大鼎,才能勇气 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已敬 超过常人,即使是吴中当地的年轻人也都已敬 项籍了。 畏项籍了。 10、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 卒困于此 非战之罪也。 10、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 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使我灭亡, 终于被困在这里 使我灭亡 不是作战的过错。 不是作战的过错。 11、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 嗔目而叱之 11、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 里。 项王睁大眼睛大声责骂他, 睁大眼睛大声责骂他 项王睁大眼睛大声责骂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 受到了惊吓,退避了好几里 了好几里。 受到了惊吓,退避了好几里。
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度则六亲固。 度则六亲固。 百姓仓库粮食充足了就懂得礼义道德; 百姓仓库粮食充足了就懂得礼义道德;百 姓衣食丰足了就能分辨荣辱, 姓衣食丰足了就能分辨荣辱,统治者遵循 法度, 六亲”才能够稳固。 法度,“六亲”才能够稳固。 6、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 诸侯由是归齐。 之,诸侯由是归齐。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与曹沫的约定, 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与曹沫的约定,管 仲却趁机劝说他使他信守盟约, 仲却趁机劝说他使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 都归顺齐国。 都归顺齐国。
7、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 项羽乃止。 项羽乃止。 恰巧项伯要救张良,在夜里来到沛公军营见张良, 恰巧项伯要救张良,在夜里来到沛公军营见张良, 趁机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来劝告项羽, 趁机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来劝告项羽,项羽这 才作罢。 才作罢。 8、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项羽策封有功的部将,却偏偏让你到南郑去,这 项羽策封有功的部将,却偏偏让你到南郑去, 是流放你呀。 是流放你呀。 9、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 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战败逃走, 楚军因此全部崩溃。 楚军因此全部崩溃。
12、 彼不言, 12、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不愧于心乎? 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他们不说什么 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13、然羽非有尺寸, 13、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 起陇亩之中,三年, 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由羽出, 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 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然而项羽并没有什么权势等作凭借, 乘势兴 然而项羽并没有什么权势等作凭借,却乘势兴 起于民间,三年之后, 统领五国诸侯灭掉秦 起于民间,三年之后,就统领五国诸侯灭掉秦 分割天下而封授王侯,政令由项羽发出 由项羽发出, 国,分割天下而封授王侯,政令由项羽发出, 号称“霸王” 地位虽然没有长久, 号称“霸王”,地位虽然没有长久,但是近古 以来还不曾有过。 以来还不曾有过。
•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 因家沛焉。 沛焉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县令要好,为躲避仇人投奔 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 到县令这里来作客,于是就在沛县安了家。 •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 高祖为亭长, 诸吏, 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 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 进见的名帖上谎称。 进见的名帖上谎称。 • 3、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 高祖就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干脆就坐到上座去, 没有一点不安。 没有一点不安。 • 4、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因目固留高祖 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 吕公于是向高祖递眼色,让他一定留下来。
12、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 12、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 为其以 反我为 齿故反我为魏。 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是一定不能忘记的, 丰邑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是一定不能忘记的, 只是因为当初丰邑人由于雍齿的缘故反叛我 因为当初丰邑人由于雍齿的缘故 我只是因为当初丰邑人由于雍齿的缘故反叛我 帮助魏国才这样的 魏国才这样的。 而帮助魏国才这样的。
3、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十余壁,莫敢纵兵。 十余壁,莫敢纵兵。 这时,楚兵奋勇当先 诸侯之首 勇当先居 之首。 这时,楚兵奋勇当先居诸侯之首。巨鹿城下 救援的诸侯军有十余座营寨 有十余座营寨, 救援的诸侯军有十余座营寨,没有哪一个敢 放兵出战。 放兵出战。 于是已破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 已破秦军, 4、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 无不膝行而前 莫敢仰视。 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在这时已经打败秦军 项羽召见诸侯的将领, 已经打败秦军, 在这时已经打败秦军,项羽召见诸侯的将领, 他们进入辕门时,没有一个不跪在地上用膝 他们进入辕门时,没有一个不跪在地上用膝 盖前行,没有人敢抬头仰视。 盖前行,没有人敢抬头仰视。
5、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 壮士骑从者 项王乃上马骑 余人。 余人。 在这时项王就翻身上马 项王就翻身上马, 马跟从的部下有 在这时项王就翻身上马,骑马跟从的部下有 八百多人 6、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 所击者服, 、 七十余战, 遂霸有天下。 败北 ,遂霸有天下。 亲自(参加 了七十多次战斗,抵抗的敌人都 参加)了七十多次战斗 亲自 参加 了七十多次战斗,抵抗的敌人都 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都降服, 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都降服,从来没有 于是称霸,据有天下。 失败过 ,于是称霸,据有天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