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先行一步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先行一步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X是我国制造业的先发和典型区域,应在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方面全面展现“X高度”、尽力作出“X示范”。在新时代新战略背景下,X先进制造业惟有聚焦国际竞争,提升产业国际竞争能力,才能真正锻造出一批强大和有实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刻领会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战略要义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经贸(投资)规则也正处于密集调整期,全球制造业已进入到更多维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竞争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这一全新的战略部署是基于党中央对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主要实践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内涵和战略指向之一。

从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和产业发展基本实践来看,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体现了我国产业要摆脱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突破价值分配比例较低困境的迫切要求,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后在空间组织和地理布局上的必然选择,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按照产业专业化分工要求组建的目标一致、互惠互融、彼此衔接的先进制造业网络,并能在全世界范围内占据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高地。新世纪以来,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紧紧抓住加入WTO的战略机遇,以较低的要素成本以及较为灵活的体制机制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主动嵌入全球生产网络,在这一进程中,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若干特色优势明显、技术能力出众的制造业集群也相伴而生并迅速成长。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及深度调整,相关产业面临着资源短缺、成本攀升与环境污染等“成长中的烦恼”以及低端化、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而且,在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过程中还日渐面临着“两头在外”与“双向挤压”的诸多严峻挑战,许多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日俱增。

X作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以实体经济见长,从体量、型态和结构上来看,X制造业发展已呈现出蓬勃生机和强大后劲,但诸如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低、核

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弱、高端要素集聚与辐射能力一般、全球价值链塑造及功能性跃迁能力不足等问题始终无法回避,X制造业确实已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长远来看,X制造业所面对的市场竞争一定是国际化的,谁不抢占国际先进制造业的制高点,谁就无法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先机,更无法抓住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弯道超车。X现已建成的各类产业基地门类齐全,链条完整,布局均衡,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础是最为扎实的,X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率先实现突破,进而在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大局上“先行一步、先发一招”,努力作出“X示范”、全面展现“X高度”。

客观认识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存在的不足

空间/产业联动性不强,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间尚未真正产生“化学反应”。首先,依托原有的特色产业基地(园区)整合或拓展而成的“一区一特色”的集群大都囿于一隅,部分还继续遵循粗放式、机械式的发展取向,产业发展体系缺乏先导性、支柱性和延展性,技术、空间外溢效应不足。目前,计算机、电气机械、纺织、汽车、通用设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部门的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不理想,地域空间的产业组织结构松散。而且,一些省域中心城市的区域辐射扩散、服务带动作用不

够突出。其次,对先进制造业基地(园区)的审批、认定及考核等相关工作未能充分体现顶层设计与底层智慧的辩证统一,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管理模式、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部分集群热衷于另起炉灶,上大工程、快项目,存量改造、提升方面没有做足文章。而且,由于缺乏战略眼光与动态考量,一些发展前景好但底子不足的新兴行业常被排除在门外。再次,产业融合的推进工作不够彻底,尤其是制造业与“互联网+”“智能化”融合还不够深入。虽然众多企业将智能制造、互联网提升计划作为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方向,但过多拘泥于技术操作层面,产业生态体系打造力度不够,相关产业与区域文化的深层次融合未得到应有重视。

制造业集群发育程度不高,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未能充分显现。首先,集群发展中普遍面临多样化与专业化的两难选择,服务型制造的比例较低,一些领先企业、品牌产品距离世界级产业集群内在要求差距较大。X产业集群集中在集成电路、化纤、钢铁、纺织服装、船舶制造等领域,但缺乏世界知名企业与品牌,领先企业以及国际品牌数量的匮乏直接制约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其次,全产业链集群的打造未能很好地付诸于行动。即使有部分明星企业已是一枝独秀,但集群内的其它配套企业未能很好地在各环节有效嵌入,知识、技术等要素的外溢效应无法在集群内得以释放,从众星捧月式互动逐渐演进为群星璀璨式协同的实践例证还比较鲜见,

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未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先进制造业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韧劲与后劲。再次,集群参与全球投资的实力较弱。众多企业尤其是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长期满足于立足本市、本省,跨国扩张的意愿和动力不强,跨地区兼并重组、股权投资、生产网络构建和向内开放的意识与程度不够。即使有部分企业已经“走出去”,但更多是出于市场、资源导向,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产品相对较少。

自主创新、引领发展能力不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尚显滞后。首先,核心关键共性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点制造业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较高,例如集成电路产业的关键芯片依赖进口,合资汽车公司的研发中心大多在国外。以占比最高的装备制造行业为例,很多细分行业在系统内有一定知名度,但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现象仍然存在。其次,创新主体与区域协同创新关系有待理顺。主要表现为政产学研金用各方不能形成有效的衔接,通过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形成新的粘合剂作用有待加强。其根源则在于面向产业的创新源头不足,可供转化的专利成果少,市场环境不够优化,以及有效的跨区域协作机制和竞合关系机制缺失等。目前,多数先进制造业集群之间的链式协同创新与资源整合效应尚未显现,跨地区、跨领域、跨行业的制造业联合创新中心较少。再次,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